-
1 # 坤龍老師
-
2 # 舒雍
社群團購模式,他其實就是基於無數個同一片區的“預售+團購”模式。有實體店的粘性更好。
但是,從社群團購公司來說,就要招團長,聯合無數個有實力的團長來做大銷量。長遠來說,社群團購模式是拼供應鏈。
如果我們的方法得到了驗證,有許多人賺錢了,我以後會分享給大家。
-
3 # 覺賢法師
首先要做一個區分,社群分為網際網路社群(線上為主),社群社群(線下為主)
如果做線上,首先考慮的事物流成本,物美價廉以後還有有個物流時間,走網際網路的產品最好具備四個特點,體積小,利潤高,易儲存,耐運輸,不然都會增加很多變數和成本。
如果做線上宣傳,線下成交或者同城配送,這個成本就相應降低,利潤也好控制。
也就是說水果店(確定不是水果批發)比較適合走社群社群。具體方法如下:
每天在群裡釋出最新水果和群友購買報價,最好配個紅包,馬上購買還有贈禮或者優惠;
做好同城配送,將水果按新鮮度,標上進貨日期,進行分類。比如:蘋果,最新鮮的,價格
要高於市場水平的20%;一般新鮮的,價格與市場一樣;不新鮮的,價格低於市場水平20%。一定要誠實按進貨和新鮮度進行分類。切記。
每次賣出水果,多給客戶一個。比如:一個客戶,要了一斤蘋果。在付款後,你再多送一個小桃子。記住,一定要在付款後。(心理學,這個時候是最讓客戶感動的,因為這時候客戶在內心已經感覺與你的交易已經結束,你的更多付出將直接體現為一種感恩心情)
過期水果處理。對容易爛的水果,進行限時贈送。與其爛掉,不如送給客戶。比如:第一天上午12點前,全價;下午開始至18點,買一斤送一兩。第二天,買一斤送三兩等等。記住,不要直接打折,要保持原價,但用額外贈送的方式。
鼓勵群友辦充值卡,比如充100送10元,或者送贈水果,進一步鎖定消費者;
這樣做好一家店,就可以去複製另一家店了,一旦口碑有了,跟客戶建立了信任,其他一切都好做。
-
4 # 財商幫
蟄伏了多年的社群團購在今年呈現了野蠻生長的態勢,經過這兩年的發展,如今的社群團購已經得到了一線資本的認可和青睞,這足以說明了社群團購這個模式的確是有很大發展潛力的。
如今,生鮮產品和社群團購的結合比起傳統電商來說是更有競爭力的,為什麼呢?
因為水果是高頻消費品,而水果店與社群的結合能夠以低價取勝,並且節省了消費者的時間和精力,滿足了他們隨時隨地購物的需求。
水果店如何利用社群實現銷量倍增?
一、做好客戶留存
二、啟用客戶、產生裂變
三、發展線下的“團長”拓展社群銷路
如今很多團購平臺都會去發展線下的“團長”,水果店也可以複製這樣的方式。一來“團長”可以避免大量囤貨的風險,二來社群團購可以滿足忙碌的都市人群隨時購買的習慣。招募“團長”後,水果店可以以門店為中心,輻射周圍幾公里的社群人群。透過微信團購的方式統一由門店進行水果配送,最後再由“團長”完成最後一公里的發放即可。社群團購這樣依靠熟人口口相傳的方式更容易讓消費者信賴。同時。生鮮產品的購買主力主要是老年人,比起網上購物來說,微信購物更容易讓老年人接受。
-
5 # 種了一棵果樹
90年代以前,流量就是線下門店,位置好,才能人流多。有了流量就有收入,網際網路出現後,尤其在移動網際網路迅速發展後,
線上流量異軍突起。
但2015年起,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流量紅利就開始逐漸消失。
以前傳統的營銷方式特指網際網路線上的營銷,對於當下線上線下差距不明顯的今天,
一定要把線上與線下結合起來發展,不管是以前線上做主導的企業還是線下做主導的企業,
都要認識到轉型的重要性,爭取實現線上線下的一體化,
企業早點透過一些途徑實現自己的轉型,讓自己能夠在這個時代下面發展生存。
創業者和營銷人切身感受到以下幾個困局:
1. 流量少
該有手機的人都有了,網際網路流量增速逐年放緩。
2. 流量貴
巨頭已經形成,各個流量源的巨頭壟斷,導致流量費用高,獲客成本持續攀高,而一些的小企業突圍很難。
3. 流量陷阱
可能只有300多個真實閱讀,讓廣告主觸目驚心。
流量問題之下,我們的企業如何營銷破局?
企業營銷不僅要品牌傳播,更要轉化效果。在移動網際網路上,營銷必須追求品效合一。即企業在做營銷時,既要看到品牌的聲量,又要看到效果的銷量。
所謂急功,是要快速建立品牌,打響知名度,切入市場,獲得流量。
所謂近利,是在獲得流量的同時,快速轉化成銷量,帶來實際的效果。
我們網際網路各種人員要時刻跟的上時代的步伐,不斷的做出相應的變化。
在快節奏時代和碎片化時代,使用者的精力變得特別有限,他們沒有耐心去看不知道對自己有沒有用的作品,
因此需要在碎片化的時間裡面佔領使用者的認知,讓使用者接收比較精簡化的營銷內容,
儘量減少用廣告的宣傳來征服消費者。做一個有情商的網路營銷者。
-
6 # 大美黃岡
首先我要說明的是,我這個是我自己的個人的經驗啊,不是說要大家按按照我這樣做,而是說給大家一個借鑑啊,如果說做的不好或者是給大家造成誤導,請大家原諒一下,網友們就不要噴了。
我們第1個小區和第2個小區是同時進行做的,都是找的那種社群裡面的那個開便利店的老闆,跟他的分成利潤是10%,給他提成。這是銷售額的10%,還還還不錯啊,因為首先剛開始的時候,你要給他有利潤空間,他才會去賣力的給你推,我們第1次做社群團購的產品是那個山竹。我們拿的那個是3a的山竹,當時拿貨價是128塊錢一件,然後我們當時做的是免費送的活動啊,只要是掃了二維碼就直接送山竹一個,嗯,這個當時是做了做了1000多個粉絲。第2個團購我們團購的是那個蘋果,當時拿的那個80左右的蘋果,嗯,蘋果是三塊錢一個,我們當時談了應該是團了五六百多單吧。
我們對這個團長的管理是我們自己來建建群,然後群主要自己來做,微訊號是由我們這邊來出,然後小區的那個便利店老闆他只是負責管理群,他是沒有這個微信的擁有權,只有使用權,因為這個必須要掌控在我們自己手上。還要注意一點的是水果是屬於損耗比較大的產品,我們必須讓客戶團購了要馬上取單,不然糾紛比較多。
回覆列表
很高興跟你分享我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他在微信上賣水果,3天賣出3623單,流水近35萬,銷量增加10倍》,案例的主人公就是透過社群賣水果,新店開業也能3天內賣出3623單,流水近35萬,希望他的獲客營銷方式,能給你一點啟發。
二、具體怎麼送呢?
這兩個時間段是小區業主送小孩上下學的時間,多點跟他們拉家常,或者帶些水果零食什麼的,送給小朋友吃,打好關係。
三、顧客來了,怎麼做營銷?
比如這個水果店老闆是這麼發的:
1、發一個火龍果的照片,切開那種,參考文案:“多吃火龍果,清熱解暑還可以美白減肥”。
2、北海道櫻桃:“聽說這個比玻尿酸好,強力補充VC,天然產品吃澳洲櫻桃,小孩比一般小孩聰明”。
四、透過互動遊戲吸引客戶參與
群內搞個「一元奪寶」的遊戲,直播抽獎價值200元的水果,每個來購買水果的客戶,多給門店一塊錢,就給他一個抽獎號碼,在一週結束時直播公佈抽獎結果。
假如有200個客戶參與,也就是說老闆募集了200塊錢,最後一天門店直播抽獎的過程,抽到哪個號碼,就可以中價值200元的水果。
別小看這1塊錢,他會充分調動客戶的參與激情,每週開獎前後,都是水果銷售的高潮,並不是為了中獎,就為好玩。
五、透過砍價、拼團小遊戲鎖定顧客多次消費
1、在日常推文中發表拼團或砍價的資訊文章;(標題要明顯突出是拼團或砍價,以迅速抓住顧客眼球。)
2、文章裡嵌入拼團或砍價小程式;(什麼水果?需多少人砍價,砍完什麼價格?一目瞭然)
需要注意的兩個地方:
1、所有拼團或砍價的商品都需設定“到店自提”。
這樣做有2個目的:①讓他們知道你的店在哪裡,吸引他們到店消費;②自提水果時送他們一些小驚喜,比如一杯鮮榨果汁,讓他們覺得驚喜,促進連帶銷售。
六、銷售會員和加工過的水果拼盤除了售賣散貨,他們還提供加工好的標準包裝的水果拼盤、水果禮盒等。
水果加工區域採用透明式玻璃對外開放,顧客可以看見水果加工的任何一個場景,讓美味和品質可以看得見。
此外,搭配環境優美舒適的會員休閒、閱讀、活動區,現場為顧客配備榨好的果汁,讓顧客充分沉浸在閱讀和玩樂的世界裡,滿足“懶人式”的生活需求。
每週還透過開設會員主題活動,比如鮮果品鑑會、生日趴、水果實驗室等,來提升會員店人氣。
透過這些方法,這個水果店在激烈的競爭中業績還不斷增長起來。
開業活動三天,線上線下取得了訂單數3623單,流水近35萬。
最後用一個公式給大家總結下這個水果店的銷售流程:引流→成交→復購→轉介紹。無亂賣什麼產品,都需要包括這幾個過程,業績才能長做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