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哨聲
-
2 # 白璧青錢
冗官有兩個原因,不是隻因為分離制度。
還有一個原因是為了招攬天下讀書人,大量錄取進士,造成了大量官員的產生。
原來在宋仁宗時期,張元,吳昊這兩個落第的書生,本來想去西北投軍,報效國家,但是軍隊不要,於是二人投靠了西夏,作為李元昊的謀主,尤其是張元,在西夏建國時期與北宋的三次戰役中,三川寨之戰,好水川之戰,定川寨之戰中,多次為李元昊出謀劃策,讓宋朝吃盡了苦頭,並且對於西夏立國,也多有建議。
這兩個大宋書生投靠西夏造成的巨大影響,震驚了宋朝。
有鑑於此從宋仁宗嘉佑二年開始,也就是公元1057年,北宋改革了當時科舉進士中的殿試實行末尾淘汰的錄取制度,而對凡是中了進士之後的人一律授以進士出身!即使那些科舉成績可能不算太好的,也授以“同進士出身”儘量防止再出現文人叛逃為敵所用之事。
進士一多,加上分離制度,官員自然就多了,如果招攬的進士沒有那麼多,即使再實行分離制度,官員也不會冗官,因為從根本上沒有那麼多官員可任命。
即使這樣,到了北宋後期,還有很多進士都安排不了官職,比如上一年中的進士,到這一年都沒有安排掉,因為沒有空缺,就像清朝末年一樣。
當然,分離制度肯定也是一部分原因。
但是不是隻因為分離制度,大量的開科取士也是原因。
-
3 # 劉工227459850
那個時代人笨,皇上不懂什麼叫制橫,搞二套班孑。包拯為開封府尹,再給他配個書記罩著他,看他還敢殺陳士美不。官員多增加財政負擔也沒什麼了不起,多印鈔票啊,用銀子當貨幣出門兜裡釘唱響多不方便。
-
4 # 吳鉤的鉤沉
從官員數量、官民比例來看,宋朝的官員規模確實比較大,以致有人認為宋朝存在嚴重的冗官現象,宋人自己也承認,“秦並六國,郡縣益眾,降及漢魏,以至隋唐,雖設官寖多,然未有如本朝之繁宂甚也。”
也有人認為宋朝冗官現象是官職分離制度造成的。但是,我想說,歷朝都有冗官現象,但其他王朝未必有官職分離制度,官職分離制度並不是造成冗官的主要原因。
造成冗官的原因有很多。我們來看看宋朝人怎麼說。有宋朝士大夫描述了當時“機構膨脹”的過程:“開寶中設官至少,……一州止有刺史一人、司戶一人,當時未嘗闕事;自後有團練推官一人;太平興國中,增置通判、副使、判官、推官,而監酒、榷稅算又增四員,曹官之外,更益司理。”他們希望朝廷裁撤冗官,地方政府不需要設那麼多官職。
然而,隨著社會的演進、經濟的發展,政府勢必要處理更多、更復雜的公共事務,宋朝有長官感嘆說,“年光過眼如車轂,職事羈人似馬銜。”可以想見彼時公務之繁劇。如此情勢下,政府怎麼可以還維持國家草創初期的那種簡樸狀態?偌大一個州郡,怎麼可以不設通判、判官、推官、司法官、監酒官、榷稅官?從這個視角來看宋代的“冗官”問題,我們會發現,宋朝官員數目龐大,其實也是政府配置比較完備、政府職能比較發達的體現。
-
5 # 韶溪漁夫
北宋王朝的機構臃腫及冗官現象
北宋王朝建立之後,官員冗濫現象越演越烈,官場越來越臃腫,幾乎成了災難。《宋史·食貨志》說:“承平既久,戶口歲增。兵籍益廣,吏員益眾。佛老外國,耗蠹中土。縣官之費,數倍於昔。百姓亦稍縱侈,而上下始困於財矣!”宋朝的冗官、冗兵、冗費極其突出,到宋神宗熙寧年間,國家財政收入為5060萬,但開支也達5060萬,國庫完全空虛(參見清代趙翼《廿二史札記》)。造成官僚機構臃腫及冗官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宋太祖趙匡胤制定 “恩蔭制”的祖宗之法。這也是宋神宗下決心起用王安石實行變法的背景之一。
趙匡胤“陳橋兵變”篡奪稱霸五代十國的後周皇位後,汲取後周皇帝將江山社稷拱手禪讓他人的教訓,採用宰相趙普“杯酒釋兵權”的謀略,將共同打天下的功臣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等將軍的兵權收歸自己,封給他們高管厚祿,並制定“恩蔭制”,讓封給他們的官爵可以世襲,世代相傳。而且還有蔭補制度。凡遇喜慶節日按照官職大小可以蔭補家人、子孫、親戚、甚至門客、僕人等。少者數人,多者幾十人。尤其對皇室、親信更為優寵,隨意授官。皇朝宗室男孩七歲便可以授官,有的甚至在襁褓中也有官階,並領取俸祿。每年成千上萬的人湧入官僚隊伍。唐代太宗時,曾將中央政府官員從兩千多減至六百三十四人;在宋仁宗時代,中央內外屬官已超過一萬七千人,而當時北宋所轄疆域僅為唐疆域的二分之一。除“恩蔭制”外,唐代每屆取進士僅三四十人,而宋朝動輒四五百人,多的時候一次就超過千人。北宋建國的公元960年至淳化二年(公元991年),朝廷取士總計竟達一萬七千三百人。大量的開科取士,選拔人才,賜給官職俸祿,這也是造成北宋冗官現象的另一個原因。
冗官現象與機構臃腫是相生相伴,互為因果。伴隨冗官現象,機構臃腫也是北宋王朝的另一個特色。宋代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機構,可謂一塌糊塗。漢代初期的地方行政制度只有郡、縣兩級,唐代地方行政也只有州府和縣兩級,漢代從中央往地方派刺史實行監督,唐代從中央派往地方監督的是觀察史和節度使(後來節度使演變成割據一方的“藩鎮”,唐王朝遂滅亡)。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在州府上面又加了一級政權叫“路”,竟然設定了四個行政長官即帥(安撫使)、漕(轉運使)、憲(按察使)、倉(常平使),分別掌管軍事、財政、司法、救濟等要務,且四個長官直接向皇帝負責,互不從屬。這樣,州縣從過去只承奉一個頂頭上司,變成需承奉四個頂頭上司衙門,簡直不堪重負。宋代中央機構也是疊床架屋,職責不清,清代王士禛在《池北偶談》卷三“宋官制”中說:“宋初至元豐以前,官制最為繁猥,六部九寺皆為空官,特以寄祿秩、序班位,而別以他官判職事。如兵部事歸樞密院,戶部、工部歸三司。設審官院、三班院,流內銓判吏部之事。設判禮部、判貢院,判禮部之事。設判審刑院及評議官,判刑部之事。又有使,有權使,有權發遣使之名。他如太常歸判司禮院,太僕歸群牧司,鴻臚歸客省之類。官自官,職自職,名實舛互。”
宋仁宗慶曆年間,范仲淹、韓琦、蔡襄等有識之士就看出吏治弊端,實行“慶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長官”等措施。但是由於觸犯了龐大的官僚集團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極力阻撓,范仲淹、韓琦等人的謗議愈來愈甚,終被排擠出中央政權,仁宗皇帝屈服壓力,推行不到一年的新政即被明令廢黜了。後來宋神宗時期的王安石變法,作為“慶曆新政”的繼承和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於觸犯了豪紳官僚的利益,宋神宗一死,新法也全部被廢除。宋一代冗官的現象一直未能克服,吏治敗壞,社會缺乏活力,國家積貧積弱的情況始終沒有得到改變,連對遼國和西夏也只得連年納貢求和。冗官與冗兵、冗費問題是北宋最終被金國滅亡主要原因。
回覆列表
原因很簡單啊,真正的事務就這麼多,真正能用的職位也是有限的。官多職少,僧多粥少,就會吃不飽,就會出現厄官的現象。
官是品級,職是真正有權力的職位。有官無職,每年所得到俸祿僅僅夠養家餬口。有官有職,才能一來讓自己收入過得去,養家餬口不成問題,二來發揮自己的能力。
官多職少,造成厄官,造成兩個後果:一、一大批人整天沒事幹,沒事就批評朝政一統,以博出位任職,是宋朝黨爭的一個潛在因素;
二、沒有職位的官,朝廷每年都要給他們俸祿,這些白給的俸祿,就造成宋朝不得不加重賦稅,以支援自己龐大的官員俸祿開支和軍餉開支,造成北宋財政負擔沉重。這就是為什麼宋朝年收入這麼高(不高怎麼發官員工資)、商業貿易發達(只靠農業那點稅收,如何發得起官員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