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志看生活

    一顆麥子磨粉 去了皮以後 最外面的一層就是高筋粉 中間的就是最普通的粉 最中心的就我們以前叫富強粉的 也就是低筋粉 。麵粉越裡面的就越白 筋性也就越低 。 通常低筋粉是80%免費+20%澱粉,高筋粉一般是頭道研磨出來麵粉,質量比較高,但是色澤就不是很白,而低筋粉則顏色很白,勁道不足

  • 2 # 三峽表哥

    麵粉對於以麵食為主的北方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可對於不經常下廚房的人,高筋麵粉、中筋麵粉、低筋麵粉你真的能區分開嗎?今天小編就教你快速區分。我們通常所說的麵粉是指小麥麵粉,按麵粉中蛋白質含量的多少可將麵粉分為:高筋麵粉、中筋麵粉和低筋麵粉。

    一粒小麥從外往裡分為三層磨,越往裡韌性越高。最外層麩皮磨出來的是低筋麵粉,適合做不能有筋的蛋糕、曲奇。中心磨出的高筋麵粉最筋道,適合做麵包。中層磨出的就是中筋麵粉,也就是我們平常做饅頭、麵條所用的麵粉。從顏色上看,低筋麵粉最白,高筋麵粉則發黃。

    高筋麵粉

    高筋麵粉是指蛋白質含量平均為13.5%左右的麵粉,通常蛋白質含量在11.5%以上就可以叫做高筋麵粉。高筋麵粉是由硬麥磨成,它是麵筋形成的主要原料。

    高筋麵粉顏色較深,本身較有活性且光滑,手抓不易成團狀。因蛋白質含量高,所以筋度強,常用來製作具有彈性,有咀嚼感的麵包、麵條等。在西餅中多用於在鬆餅和奶油空心餅(泡芙)中。在蛋糕方面僅限於高成分的水果蛋糕中使用。

    其實,高筋麵粉裡面還有一種特高筋麵粉。特高筋麵粉含有約14%以上蛋白質,是所有面粉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因此不論筋度及黏度,都較一般的麵粉高;最適合用來做油條、通心麵及麵筋等咬勁十足的麵食點心。

    中筋麵粉

    中筋麵粉即普通麵粉,在中國被使用的最廣泛,一般市面上無特別說明的大都是中筋麵粉。中筋麵粉蛋白質含量在8.0-10.5%之間,介於高、低粉之間,顏色乳白,呈半鬆散型,一般中式點心裡都會用到,如包子、饅頭、麵條等。

    低筋麵粉

    低筋麵粉蛋白質含量較低,平均在8.5%左右,麩質較少,因此筋性較弱。顏色較白,用手易抓成團。比較適合用來做蛋糕、鬆糕、餅乾、酥皮類點心等蓬鬆酥脆口感的西點。

    無筋麵粉

    無筋麵粉中蛋白質含量比一般低筋麵粉更低,是專門提供工廠生產特別配方的產品或特別的健康食品,如對面粉麩質過敏、由於健康原因或需要減肥等人群適用的低麩質食品。

    此外,還有快速分辨高、低筋麵粉的竅門。用手抓起一把麵粉,然後用拳頭緊捏成團,然後鬆開,用手輕輕掂量下這個粉團,如果粉團很快就散開,就是高筋麵粉;如果在輕輕掂量的過程中,還能保持形狀不散,則是低筋麵粉。另一方面,蛋白質高的麵粉顏色上要比蛋白質低的要稍微深色一點,也可以從這方面來區分。

    由於麵粉有呼吸作用,在此建議您將麵粉放到通風良好,乾燥的地方,妥善儲存。

  • 3 # 雙兒1980299

    麵粉在全世界都是比較普遍應用來製作麵食、糕點的主要材料,除去現在一些帶有一點噱頭的“XX專用粉”.不過蛋白質含量是沒辦法用眼睛直視麵粉就看出來的,好在現在的麵粉包裝上很多都會註明是“高筋麵粉”之類的筋性字樣可以直接選擇。如果沒有寫的話,可以自己去檢視一下成分表,按照蛋白質含量選擇就好了。如果一個包裝好的麵粉沒有成分表的話,那麼最好就不要買了。

    其次有個小方法可以比較直觀的區分高筋和低筋麵粉,相對的中筋麵粉就是一種半鬆散的狀態,這個就不太好判斷了,需要點經驗。它們各自適合做什麼美食,高筋麵粉:麵包、泡芙、油條這類的,相對比較有“咬頭兒”,成品比較需要結構支撐的美食。

    低筋麵粉:蛋糕、鬆糕這類比較鬆軟的,後者是蛋撻皮這樣蓬鬆酥軟的,都可以用低筋麵粉來做。中筋麵粉:其實就是我們一般意義上的普通麵粉,也可以稱作“萬能粉”了,其實很多家常的包子、饅頭、燒餅之類的都可以做。

    麵粉,在麵點中,作為重要的原材料也是主料,所以在做點心的時候都是比較注重的,不管是產地、品牌、還是麵粉的級別都是比較重要的,這直接關係到做出的作品的品質,在製作的過程中的操作手感,或者直接影響著作品的成功與失敗等等。

    高筋粉,一般是用硬小麥製作的,磨製之後想對顆粒感要強一點,或者說如果我們用手抓一把去使勁的捏一下,這手上的麵粉一把都會散開,不會成坨。低筋粉,一般是採用軟小麥磨製而成的,相對比較細膩,或者說我們有手去抓一把捏的話,當手鬆開的時候一般麵粉在手上會有成塊的感覺,這種麵粉一般應用於儘量筋力降低的品種,比如所蛋糕類,或者是油酥麵糰中的油心的製作等。

    中筋粉,一般結餘中間,我們中式點心中應用的比較多,包子饅頭和餃子都可以應用。當然以上都不是規定死的,只不過有些麵粉相對更適合一些做法而已,不是完全不能串換著用。比如舒芙蕾這種比較難搞的甜點,我也見過不管高筋還是低筋麵粉都能做的人,雖然稍有差別,但是都是那個甜點啊,所以也不用太糾結了。

    簡單說,麵粉是由麵筋(就是蛋白質)和澱粉(就是小麥澱粉)組成的。比如我們自己用麵粉洗涼皮吃,最後洗出來有空洞卻又連成一體的就是麵筋,洗筋水裡沉澱的白白的東東就是澱粉。由此可見,如果你用的麵粉筋度含量越高,洗出來的麵筋團越大,水裡的澱粉就越少;反之亦然……筋度越高的麵糰成品,我們會覺得這面片吃著更有勁道更有嚼勁兒;筋度越小的麵糰成品,吃著覺得更鬆軟或軟爛一點。

    低筋麵粉相對最沒有筋(勁)道,因為麵筋(蛋白質)含量相對較少,所以成品相對更加鬆軟。西式點心可做蛋糕餅乾泡芙等。中式點心可做起酥類點心的油酥層,非常鬆軟不用酵母發麵的棉花包等也可用低粉。

    高筋麵粉當然是麵筋含量相對較高的一種了。如果你想饅頭包子麵條餃子皮更勁道一點,當然可以用高筋麵粉。可以做披薩餅皮。麵包一般用高筋麵粉,筋力大漲發力大。西方國家賣的bread flour或pizza flour就是高筋麵粉了。我們中式麵點操作,很多是中筋粉和低筋粉配合使用,比如酥餅類的水油皮和油酥。有些麵包也會高粉和低粉配合使用。麵點產品千變萬化,地區差異也大,主要看你自己喜歡怎樣的成品口感了,以上只是一些基本感受僅供參考。

  • 4 # 一直在十字路口_

    一顆麥子磨粉 去了皮以後 最外面的一層就是高筋粉 中間的就是最普通的粉 最中心的就我們以前叫富強粉的 也就是低筋粉 。麵粉越裡面的就越白 筋性也就越低 。 通常低筋粉是80%免費+20%澱粉,高筋粉一般是頭道研磨出來麵粉,質量比較高,但是色澤就不是很白,而低筋粉則顏色很白,勁道不足

  • 5 # 平南李st

    你好,麵粉一般來說,按蛋白質含量區分,可分為三種類型。

    1,高筋粉,蛋白質和麵筋含量高,蛋白質含量為12%-15%,水分14%,色較深,多用作做麵包和點心。

    2,中筋粉,蛋白含量8.5%,水分13.5%,色乳白,一般家用麵食。

    3,低筋粉,蛋白含量7%-9%,水分13.5%,因其筋力較小。通常做作餅乾蛋糕及各種摻加玉米粉之類的糕點甜酥餅。

    麥子經過風機吹雜,清水濾塵稍晾後,開始去皮,最外層的是高筋粉,二層是中筋粉,中心層是低筋粉,磨粉機並不是一開始就把整個小麥打成麵粉,而是先打碎,從外層用輥磙高速磨碾,所以最先磨成粉的是去皮小麥的外層,第一遍麵粉是高筋粉,第二遍是中筋粉,第三遍是低筋粉。把麵粉分出高中低三個等級三個價格,比混合在一起的價格收益要高出不少,而且區分了消費目標人群,也只有市場經濟這隻無形的手才能作到。由於高筋粉受到多數人眾的晴睞,人們加大了從源頭運作的力度,從小麥育種開始就分出了強筋小麥和高筋小麥,這就是大家所知道的紅麥和白麥,紅麥的價格也因此一路走高,並且第一時間被面粉加工企業搶購一空。雖然紅麥的產量沒有白麥的產量高,但就單位收益來說和白麥基本持平,農民們普遍種植這種強筋粉小麥的熱情是可以理解的。謝謝你的提問。

  • 6 # 小生意人老張

    低筋麵粉:小麥粗蛋白質在7%到9%之間,水分13.8%,顏色最白,其筋性弱,容易蓬鬆狀態。中筋麵粉:小麥粗蛋白在8.5%以上,水分13.8%,顏色乳白稍微有一些黃,處於半鬆散狀態,介於高低筋粉之間。高筋麵粉:小麥粗蛋白質11.5%以上,水分13.8%,顏色比較深,有活性並且比較光滑鬆散。最簡單的分辨方法是:用手抓一把麵粉,攥緊後鬆開,輕掂一下面團,散開就是高筋麵粉,不易散開就是低筋麵粉,麵糰散開不徹底就是中筋麵粉。如回答合您心意,請點贊或加以關注,謝謝!

  • 7 # 農網我和你

    農村磨麵粉,最好的面是一百斤小麥,留三十斤麩皮,七十斤麵粉,也可以留二十五斤麩皮,二十斤夫妻,麩皮就的越少,麵粉就越不好

  • 8 # 小芳先生

    在製作中,麵粉通常按蛋白質(或麵筋)含量多少來分類,一般分為三種基本型別。

    1、強筋麵粉(Strong flour)

    強筋麵粉又稱高筋麵粉,蛋白質和麵筋含量高,蛋白質含量為12%-15%,溼麵筋值在35%以上,最好的強筋麵粉是加拿大產的春小麥麵粉,強筋麵粉適合製作麵包、帕夫起酥點心等。

    2、弱筋麵粉(Soft flour)

    弱筋麵粉又稱低筋麵粉,蛋白質和麵筋含量低,蛋白質含量為7%-9%,溼麵筋值在25%以下,英國、法國和德國的弱筋粉均屬於這類麵粉,弱筋麵粉適合於製作蛋糕、甜酥點心、餅乾等。

    3、中筋麵粉(Medium flour)

    中筋麵粉是介於高筋和低筋之間的一類麵粉,蛋白質含量9%-11%,溼麵筋值為25%-35%,美國、澳洲產的凍小麥麵粉和中國的標準粉等普通麵粉都屬於這一類,中筋麵粉用於製作重型水果蛋糕、肉餡餅等家常麵食。

    目前國外發達國家根據不同烘焙產品的要求在高筋和低筋麵粉中還有一些專門面粉或特製麵粉。例如特製蛋糕麵粉是由軟質麵粉經氯氣漂泊處理過的一種麵粉,專門用於蛋糕,具有很好的效果,北京一些專門供應西餐原料的商店有售

  • 9 # 愛說的大叔字字暖人心

    我們北方是適宜種冬小麥的地方,同時農民們也就當它為主要吃食了。

    小麥必須要經過機器加工才可以成為麵粉,在加工的過程中人們習慣的把破碎後頭遍面分離開來,這叫頭白麵,按標準說法叫精粉、也叫特一粉。第二遍叫一混面,按現在的說法叫標準粉。第三遍就叫機器面,按現在的說法叫富強粉也叫全麥面。頭白麵是用來蒸饅頭和包餃子、拉麵用的,二次面做法很普遍,至於第三次面,就成了下等面了。它不僅面黑,而且還沒筋骨,以前小孩子不願意吃這種面,他們的父母就摻和些高梁、玉米、豆麵做成各種麵食就遷就的吃完了。

    最後說一下吃雜糧和帶麩皮面的營養吧,我覺得過去的生活過的非常拮据,每天吃粗茶淡還不滿足,可那陣的人兒特別健康強壯,每天捆綁在地裡幹活也不覺得勞累。相比今兒的人們,吃上了精粉、肉蛋奶了,卻渾身沒勁了,每天總有個大病小病的,每天去藥店買藥的人川流不息,真實的很納悶費解。

  • 10 # 麗江小小張

    高筋粉:顏色較深,本身較有活性且光滑,手抓不易成團狀;比較適合用來做麵包,以及部分酥皮類起酥點心,比如丹麥酥。在西餅中多用於在鬆餅(千層酥)和奶油空心餅(泡芙)中。在蛋糕方面僅限於高成分的水果蛋糕中使用。

    中筋粉:顏色乳白,介於高、低粉之間,體質半鬆散;一般中式點心都會用到,比如包子、饅頭、麵條等。(注:一般市售的無特別說明的麵粉,都可以視作中筋麵粉使用。呵呵,且這類麵粉包裝上面一般都會標明,適合用來做包子、餃子、饅頭、麵條,對照一下中筋粉的用途,沒錯吧?)

    低筋粉:顏色較白,用手抓易成團;低筋麵粉的蛋白質含量平均在8.5%左右,蛋白質含量低,麩質也較少,因此筋性亦弱,比較適合用來做蛋糕,鬆糕,餅乾以及撻皮等需要蓬鬆酥脆口感的西點。

    再簡單一點說,你用手抓起一把麵粉,然後用拳頭攥緊捏成團,然後鬆開,用手輕輕掂量這個粉團,如果粉團很快散開,就是高筋粉;如果分團在輕輕掂的過程中,還能保持形狀不散,則是低筋粉。

    說到麵粉,必然要說到小麥(廢話,麵粉是由小麥磨出來的,呵呵)麥粒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麥麩包裹在外約佔粒重的18%-25%;麥粒賴以發芽的麥胚只佔1%-2%;胚乳約佔80%。胚乳與麥麩之間還有糊粉層粘連。麥粒經過制粉工藝加工使麥麩、麥胚和胚乳分離並將胚乳磨細製成人們食用的麵粉。麵粉加工是物理分離過程並不改變小麥胚乳原有的化學特性和水和後的麵糰流變學特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受欺負不敢爭辯是一種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