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心6877
-
2 # 孫梓堯國學教育
因為,提前讓孩子學習文言文能更好的幫助孩子理解閱讀的含義。也能提早的鍛鍊孩子的分析能力。這些都是有助於孩子成長的。文言文博大精深,意義非凡。文言文還是中華文明的代表,如果一個學生能喜歡中國古典文學,能喜歡文言文這是非常可貴的精神!
因為中國文化有很深的底蘊,提前讓孩子學習文言文是非常有必要的!家長不僅要要求孩子多讀書,更重要的是要讀懂書。因為中國古典文學大多還都是文言文,只有學懂精通文言文才能從本質上理解中國文化。只有培養下一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將中國傳統文言文精髓永遠的傳播下去。只要孩子願意閱讀,喜歡閱讀,家長就應該義不容辭的支援他,幫助他找素材,為孩子今後鋪路。從小了說,這是一個家庭的榮耀,從大格局來看,這是一個國家的驕傲。國家也會因為能有這樣的人才而驕傲!
-
3 # 我是耿直姐
有條件的話,我認為小學低年級孩子,也可以接觸一些語意鮮明,簡短上口的文言文。
首先,一、二年級學生正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文言文也是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些古詩,一些簡短的文言文讀來並不拗口,有利於學生體會漢語的節奏美。精煉概括的語言,會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其次,從品德行為培養的角度來看,簡短的文言文往往包含著生活哲理,做人美德。一、二年級學生適當接觸文言文,由老師家長幫助其理解大體的含義,有助於學生從小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養成好習慣,培養好品德。
-
4 # 聞魯生
隱藏於文言傳承中的莫大密碼:但凡五歲至十五歲的、秉持象形文字的中國伢兒,天然具有驚世駭俗之黃金記憶 —— 會吟詠背誦,即會著文垂辭。
可惜,廢除科舉制度,覆倒汙湯濁水,也一併將歷時千四百年的私塾啟蒙教育,棄若敝屐。難道不是嗎?伢兒一旦失去了“之乎者也”語感訓練,也就失去了詩詞歌賦之天然稟賦,又與先天殘疾何異?
-
5 # 南山子曰
我教過大學生,教過中學生,後來進入書院講習國學,教授古詩古文,傳播傳統文化,面對的孩子以小學生為主。
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接觸古文(文言文),非常有必要。
為什麼英語可以走進小學,甚至幼兒園?我們的母語文言文卻行艱難?實際進入初中才正式開始學文言文,我以為太遲了?
早日接觸文言文,不僅為今後的文言文學習打下接地氣的知識基礎,也為今後做人成為腹有詩書氣自華,身有經典勢自強打下接地氣的文化基礎。
早日認識文言文,就意味著早早浸潤於中國傳統經典書香中,薰陶於溫良恭儉讓與忠孝義勇智之仁禮文化中;影響於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之龍馬精神裡,使得孩子逐漸生成一種具有君子氣質的精氣神
當然,文言文學習與白話文學習還是不一樣的。雖然同是中國字,但二者表情達意句式結構差別頗大。
小學階段,不宜從語法句法詞法等文法知識角度學習古文,要將其作為“玩具”,從培養人格角度,遊學於其間,聲讀於其中,修身於其裡,獲得文化基因與氣質。
按照孔子的啟蒙教育方針:志於道,居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學習文言文:
1、儀式化
讀書儀式化,會讓孩子對書籍有恭敬心。
古人讀書,從來就有,席不正不坐,手不潔不書之規矩。
從孩子走進教室迎接經典那一刻起,就要有規矩抑或儀式。司馬光讀書前,要洗手。翻書時,小心翼翼。誦書時,要站起。讀畢,小心翼翼合上書,並鞠躬敬禮,把書放歸原處。
我們可以借鑑參考。老師要先示範讀,然後再帶領大家讀。讀時,大家要起立。眾人讀畢,要請每個同學上臺來讀。
孩子上講臺時,面對大家要鞠躬。雙手莊重捧書,一字一句,讀聲琅琅。若讀錯了要重讀,少讀或多讀皆要重讀,讀畢下臺前,要鞠躬。拿書放書,要輕手輕聲。
總之,老師家長可以根據情況,設計讀書的儀式並嚴格執行。
2、遊戲化
讀書遊戲化,會讓孩子對書籍有熱愛心。
教學遊戲化,2500年期的孔子老師就提出來了:遊於藝。
文言文往往給人以深奧、古老、僵化,死板之感。其實,這不是古文的問題,而是教授古文的人的問題。如果讀《論語》,我們會發現孔子上課,遠比我們現在的課堂活潑的多,做到了: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如何讓孩子喜歡並明白所讀那些不苟言笑的講大道理的文言文?形象、活潑、好玩的教學形式是不二的選擇。遊戲化教學是最佳首選。
孔子的文言文課堂教學活潑有趣幽默,會讓我們覺得儒家經典《論語》很是親切,願意走近它。
小學生學文言文,以誦讀為主,遊戲為輔,生活為的。
古人作文非常重視韻律,作文如作曲般,故古文讀起來琅琅上口,如唱讀。除誦讀文言文外,還可以表演文言文,就是把所讀文言文改編成可以表演的小品或者故事。
《論語》的對話格式文體,特別適合改編成小品。以遊戲方式學《論語》,會大大煥發2500年《論語》老人的青春,拉近和孩子們的距離。
要注意,遊戲要有規則,規則一定要遵循,否則會讓童心遊離,道理戲言。
生活才是學習的目的。
3、生活化
讀書生活化,會讓孩子對書籍有同行心。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不要死讀死,會讓人枯燥無聊的。要活學活用,由此讓人心生歡喜。課上學了,課下用了,會讓孩子覺得有用,以後就會不知不覺帶入生活中,與自己同行。
生活中,從待人接物,到衣食住行;從應對進退,到言談舉止,老師家長要時刻提醒、督促孩子把所讀的文言文相關內容,有意識的應用其中,做到知行合一。
最幸福的學習莫過於學習與生活合一。下面,讓我們看一幕孔子的理想學習生活片段: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呼舞雩,詠而歸。
溫馨提示:
文言文是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其實,我們學習文言文,就是為了學習傳統文化,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做一個有文化的華人。
孩子對課本上的內容已經掌握的很好了,現在想為孩子增加一些課外閱讀,一直感覺我們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想他多少了解一些的文言文,您感覺會不會有些過早,有必要麼?
回覆列表
很有必要!
第我覺得應該像孩子從小學習英語一樣開始重視起孩子對文言文的興趣培養和學習。有的孩子的國學班裡會涉獵了一些文言文知識,這是好事。
為什麼應該重視起來?首先,文言文在語文學習中佔著很大的比重,雖說到初中孩子才能真正接觸到文言文,可提前培養孩子的語感,文言文的基礎知識,積累一些字詞句式,會對以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孩子能把文言文這塊兒抓好,少失分,甚至不失分,會對她以後乃至高考都有很大的幫助。且,文言文的學習較現代文的學習要容易的多,初中,高中的文言文選擇幾乎都是名篇,並不晦澀難懂。如果孩子能在這上面佔有優勢對以後升學大有裨益!當然這一點說的有著功利性了,可也是現實。其次,文言文是中國的文化瑰寶,對語言文字的學習怎麼能離得開文言文呢,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古代哲人的思想,優美的表達,都蘊含其中。讓孩子多接觸一些,聽,看,誦讀……當中都能潛移默化的讓孩子體味到它的美,也能提升孩子的文化氣質,審美情趣!再次,像低年級的孩子,更加適合對文言文的瞭解和薰陶。任何語言的學習都提倡從小抓起,文言文也不例外,在給孩子報各種學習班,輔導班的時候別忘了還有文言文的學習,你抓住了就比別人早出發一步。相信,多年後,你會發現它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