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趙說彩
-
2 # 清作分享
座標:合肥
職業:銷售
疫情狀況:疫情期間小區確診3人,封閉2個月,最嚴重的時候不能下樓,工作也是線上辦公。
工作內容:線上培訓➕客戶溝通
工作狀態:階段一(喜悅)➕階段二(無聊)➕階段三(平靜)
階段一因為疫情影響,假期不斷延長。剛開始還是有點興奮,有了很多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工作地點在客廳,聽課、筆記、聯絡客戶都在2個平方大的地方。感覺效率還是挺高。
對著電腦工作,不知不覺的都不知道在想什麼了。
客戶也聯絡的差不多了,總不能天天閒聊吧。
一切開始變得無聊,即便努力的去剋制自己,也不能很好的去調整。
一天的時間,浪費在手機上的比例明顯提高。
階段三時間過於充裕,如果沒有計劃,就很容易荒廢過去。
我相信大家都在找方法讓每天的時間過得充實,這樣工作才能有狀態,平靜的去面對每一天。
我有三個方法,讓自己每天計劃的很滿,工作也不會心不在焉,恢復了平靜。
方法一:做美食 ,每天有計劃。
方法二:跑步,每天有自律。
方法三:寫作,每天有心得。
感受疫情期間,會出現頹廢的情況是正常的。有的人選擇安於現狀,有的人選擇去找方法調節。
不同的選擇,就會有不同的工作狀態。
疫情期間的工作狀態,對現在正式上班的工作狀態還是有影響的。
-
3 # 心生喜悅9
假期裡的工作狀態多多少少有點兒鬆散。
首先,“家”和“單位”環境差別明顯。家,被稱為溫馨的港灣,設計擺設更讓人放鬆,想躺一會兒就躺一會兒,想吃零食也隨手拿來,想看電視玩手機更是無人約束,再加上家庭成員的熱鬧,更是沒有心思工作。
其次,在“家”難以“慎獨”,你會有各種理由說服自己等會兒再工作。尤其家裡有孩子,無形之間多了很多幹擾。
第三,沒有“同事”、“領導”、“客戶”面對面的溝通,氛圍感缺失,工作效率確實下降。
但是,一味地散漫,是對自己職業生涯的不負責,等開工那天非常容易後悔假期的不努力。人到中年,各種壓力出現,工作,現在其實很重要,養家餬口的關鍵,所以,我們要想各種辦法逐漸恢復對工作的熱情,明確任務目標,提高效率。
我是一個老師,孩子一歲半,她正是纏媽媽的年齡,即便爸爸在旁邊,她也依然鬧著讓我陪。疫情之下,假期延長,再加上小孩子在身邊,工作顯得效率不高。一段時間後,我意識到這樣下去等開學會很被動,所以自己給自己設計了任務:早起(6:30前起床),讀書(客廳臥室陽臺都有書,隨看隨拿,做好心理暗示),練毛筆字(每天一到兩頁,趁孩子睡覺的時候)。如果做到,獎勵自己美食。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情況好多了,對工作的態度不是那麼鬆散了。
回覆列表
首先題目不太準確,題目應該寫《在家辦公的工作狀態是怎樣的?》在家辦公可能會比在單位裡效率差點,不過也不會很差!注意力肯定會有分散!保證完成每天公司任務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