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歲月靜好我心安然
-
2 # 桃李微言
三年級的孩子應該10歲左右。想讓他知道讀書的重要性,還得簡單有效,可以嘗試給他做幾個小實驗,然後激發他的探索欲和求知慾,最後把一本這樣的書放到他面前:自己看。
試驗法 把他最喜歡的一雙小白鞋用一大滴濃濃的墨汁染得黑黑的,最好把他惹哭。然後你領著他到市場買來一個六分熟的西瓜,用那個西瓜上的西瓜霜一點點地塗鞋子上的墨汁。然後,奇蹟出現了:鞋子上的墨汁一點也看不見了!
其他的小實驗你可以在網上找,知識解讀先要準備好。不然你就被自己挖的坑坑到了。
生病法 當他生病如感冒咳嗽哮喘時,領他看一個優秀的中醫,中醫的處方箋讓他讀,肯定有的字念不出來;再把藥的功用以小孩子能懂的方式講講;最後張仲景與六味地黃丸的故事與《大宅門》電視劇一起看,激發他的求知慾。一次兩次這樣的體驗,會使他產生深刻的心靈體驗,而讀書只是助他心靈成長的鑰匙。
還有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叫“裝窮苦行法”,不只對三年級小孩子管用,甚至對高中生來說,都是立竿見影重拾書本了。網上例:富爸爸為了教育嬌生慣養的孩子,與媽媽共同唱起了雙簧,說自己家族生意破產,搬到老家山裡居住。
山裡的日子,沒電視沒書本沒網路,一家三口圍著老屋周圍的幾畝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累得孩子晚上睡覺都直叫苦,吃的是大鍋飯,連紅燒肉都見不到。
孩子手裡除了以前的教科書再就只有爸媽愛看的《讀者》,此外看不到任何別的書,憋的他一遍遍地讀裡面的小品文,還與爸媽分享讀後感。
我小時候之所以愛讀書,是因為父母只要看我在讀書,就躡手躡腳地做家務,還不吩咐我做家裡的雜七雜八的事情。
現在想來,我父母是在激勵我讀書。
他們用的是“暗示法”。其他的不一而足,可以充分發揮你的想象力,只要讓孩子愛上讀書,又無傷大雅,都可以嘗試。
-
3 # 孤獨了一百年的高粱
你的孩子三年級應該只有8到9歲,這個年齡是屬於身心發展階段,你首先是要確保孩子身體得到最大的成長,然後才去注重學習,孩子在學校就是一種學習。你說的讓孩子認識到看書的重要性,其實你只要自己經常看書偶爾買書,你也不需要強制去要求他看書,你只管自己看,然後偶爾給他解析一下他看的動畫片的大背景,比如哪吒,你就把這個內容給他說清楚,認他覺得你懂很多,但是你懂的是你從閱讀中得到的,但你對於他閱讀要求並不是強制,而是遵從他的愛好,孩子的成長閱讀是很長的路,並不是一年兩年就可以做到,大人都做不到,何況一個孩子,所以有意無意的閱讀影響才是最重要的,最後想說兒童閱讀應該是在五年級開始的因為他經過了前面的認字,感情等的培養,對世界有一個認知,對於很多人很好奇,才會去閱讀去探索!
最後用盧梭《愛彌兒》裡的一句話收尾:當孩子根本不喜歡讀的時候,讀書對他有什麼用處?不能讓還不喜歡讀書學習的學生對讀書發生厭惡的心情。不能讓他體會到讀書的苦味,以免過了青年時期他還覺得讀書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
4 # 流浪的雁哨
不用講太多道理,聽不進,未必懂。只需讓他看幾個不讀書的現例項子,比如不讀書幹什麼活,過什麼生活。這些例子,不一定在身邊找,上抖音,有影片,一樣觸動。這招實地教育法有效!
-
5 # 新天地啄木鳥
十年樹木,百年育人。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培養孩子一定要有耐心。
如果說,讓三年級的孩子明白讀書的重要性,如果說有簡單有效的辦法,那就是 ——閱讀。
家長首先要學會給孩子提出他能聽懂的問題,當孩子回答不上來時,就帶孩子閱讀有關的書籍,從書裡面找出答案,家長要長期堅持,只要孩子有想要問的問題,就讓孩子到書裡面找答案。久而久之,孩子就明白了,有問題去讀書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
書籍自然就成了孩子最好的夥伴。讀書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望多指教。
我是一位熱愛教育,喜歡打太極拳的老師,希望得到大家更多的關注。
回覆列表
首先我想說的是“簡單有效”四個字,說明什麼?其實,暗含著家長希望透過快速的、好操作的方法,讓孩子立刻就能愛上學習,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家長從此以後可以少操一些心,孩子學習成績呢,從此也可以更上一層樓。
這個願望是非常美好的,但是實施起來卻是不可能簡單的,效果也不可能立竿見影。為什麼這麼說呢?孩子的教育從來都不是一件非常輕鬆的事情,相反的,我覺得她是需要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
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一個嘗試。
第一點,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至關重要!昨天上網課的時候,和一個初中的孩子交流,爸爸媽媽對你的關心和影響,想想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可以寫一下。然後那個孩子非常直接了當地說:“沒有!”
我說:“你稍微想一想,比如說你現在在上課的時候,爸爸坐在旁邊陪著你呢?”
結果孩子一臉不屑的說道:“他才沒有陪我呢?他坐在沙發上玩手機呢?”
交流的結果就是他始終沒想出來,爸爸媽媽對他到底有怎樣的關心和影響?這樣的結果讓我也比較的遺憾吧!我想每個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是竭盡全力的給予他愛,但是孩子卻並不能很好的去感受父母的愛。
究其原因,我覺得可能和日常生活當中,父母沒有注意的一些小細節,是密切相關的!
比如,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你拿著手機在旁邊玩,孩子可能會很自然的心理不平衡!覺得為什麼我在學,你就可以在那裡玩呢?那既然你都在玩手機,你又憑什麼讓我去懂得學習的重要性呢?
如果這個時候爸爸能夠拿本書坐在旁邊看,這種無聲陪伴,孩子的心態可能又會不一樣!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愛,除了在生活上對他無微不至的這種關心,也需要在學習上讓他體會到:學習,對人的一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就連爸爸媽媽這個年紀,他們也都在每天的看書學習,我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呢?
其實,孩子如果能夠產生這樣的一種自我認識,那麼它的學習,自然父母就不需要再操很多心。因為他能從內心裡去認同,學習是他自己應該做的,而且必須做好的一件事情。而不會覺得是一種強加給他的負擔,從一種被動學習的方式,變為主動學習的方式,那麼你還用擔心他的學習成績嗎?
第二點,充分的利用生活當中的一些小事,讓孩子明白學習對整個人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我覺得這一點,有點類似於在生活中去積累寫作的材料!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透過非常簡單的平凡的一些小事情,讓孩子意識到原來世界上有那麼多東西,是我不明白,不懂的!我必須抓緊時間,抓緊機會去學習,讓自己能夠積累更多的知識,變成一個有學問的人!
比如,我的孩子,有時候會問我一些,我一時也難以回答出來的問題!像一些關於醫學類的,或者需要做實驗去驗證的一些問題!那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會真的和他去進行一些小實驗,然後告訴他最後的結果。
關於我實在不懂的,我有時候會帶著他一起查一些資料,有時候也會告訴他,這個媽媽也不清楚,因為我對這個不專業。如果你真的想知道答案的話,那你以後長大了,可以多學習相關的知識,去研究這一類的問題,你就會明白!
孩子現在五歲嘛,然後他就會很認真的說:“哦,我知道了,那我以後長大了,就好好的去學!”雖然我也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把他教育成那個樣子,但我想應該讓他現在就有這樣一個意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