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2月30日電,據新德里電視臺(NDTV)援引印度海軍向該國議會提交的報告內容報道,印度計劃建造24艘潛艇,其中6艘為核動力潛艇。
8
回覆列表
  • 1 # 魂舞大漠

    山河煮沸的歲月繁華,印度裝備凡進口時,都是自視為最滿意的,也是被人看作世間最好的,比如潛艇,這事值得好好說說。

    現在手中21艘常規潛艇,具體型號是,4艘德制209型、11艘俄製“基洛”(一艘被當作靶子擊沉)、6艘法制“鮋魚”。

    核潛艇方面,1艘中國產“殲敵者”,因為忘關艙門,進了大量海水,而處於報廢狀態;還有租借俄羅斯的2艘“阿庫拉”級核潛艇。加在一起,應該說有模有樣,擁有了一支強大的水下力量,可是印度並不滿意。

    去年底的訊息,俄羅斯願意向印度轉讓該級潛艇全部技術,印度高興,一口氣打造18艘,完全沒有問題。不過,計劃歸計劃,現實卻要骨感得多。此前209,海軍嫌它落後,早就說要以二手艘出售;11艘“基洛”,事故頻發,也失去了興趣;手中唯一好用者,只剩下60億美元購來的法國“鮋魚”,因為太貴,直弄得有點吃不消,並且處於有艇無彈的狀態。印度感到,要實現一款真正實用能用的潛艇,只有國造,(只要俄羅斯真心轉讓技術),轉讓又是一大筆錢,何況“阿穆爾”的技術狀態不夠理想,正是俄羅斯一再改進“基洛”的原因。所以個人的結論,印度版“拉達”,並不容易。

  • 2 # 輕舟一號

    如果說單純購買,24艘潛艇通過幾個國家同時引進,可以在預期的時間內完成,但是印度自造幾乎不可能,基礎工業能力決定了這個國家的造船能力的現狀,一時半會兒也改變不了。

    印度缺乏堅實的造船工業基礎

    印度的造船業在世界處於規模小、技術落後的狀態,對於工期、質量的把握能力比較差,這也就是諸如印度中國產航母歷經十年依舊是雛形、加爾各答級驅逐艦經過十年建造才交付海軍,這放在其他國家是不可思議的,但這就是印度的現狀。

    當前的印度對於潛艇的研究還處於比較初級的狀態,不具備獨立研發潛艇的能力,需要從其他國家購買關鍵零部件,比如推進系統、指揮通訊系統、潛射武器等等,其他國家的供應狀況會成為成為潛艇製造的重要制約因素。此外,多國零件相容的問題會成為印度難以有效解決的桎梏。

    印度目前走他國授權生產的道路,印度的工業製造水平會嚴重拖累這種進度

    以法國的魷魚級為例,高價簽訂了引進合同,並獲得授權在國內組裝,但是組裝完成之後發現和法國原廠生產的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噪音極大,用人耳就能探測到。這就證明了印度的工業製造水平的落後不是引進能解決問題的,需要長時間的提升和改進,依靠引進只會延緩工業製造水平提升的過程。

    印度民族喜歡仰望星空,難以做到腳踏實地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優點和缺點,印度民族優點在於仰望星空,古代印度的宗教、哲學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成為佛教、印度教、耆那教等宗教的發源地。與此同時,印度的民族的缺點也在於此,仰望星空的同時不習慣腳踏實地,導致印度製造業的水平始終很難上去,質量低劣、工期延誤成為“閃亮”的代名詞,造船業亦是如此。因此,印度造船業水平提升之後才能有效支撐它的潛艇自造計劃,這24艘潛艇的目標很難如期完成,甚至會成為交給下一代人的任務。

    總體而言,印度的基礎工業能力、造船業水平、民族性格的缺陷將導致印度無法如期完成上述軍事裝備計劃,時間甚至可能成倍的拖延,腳踏實地制定一個比較可行的計劃才是印度的當務之急,好高騖遠只會害了這個國家、這個民族。

  • 3 # 愛之育之

    痴人說夢

    花錢買不到軍事現代化

    印度所謂自制軍事裝備

    實際上是採購各國名義上的先進軍事元件

    自己生產些通常部件

    隨後組裝湊合在一起

    形成名義上的新軍事裝備

    實際效果

    差強人意

    第一他國提供的當時號稱為最先進的元件

    實際上是出口型

    與自用款不同

    第二將多國武器元件硬弄在一起

    效果並不理想

    第三建造週期太長

    當時看似先進

    等造好後

    已不敢恭維

    故,印度大動干戈

    花巨資生產的軍事裝備

    許多都成為擺設

    凌遠長著

  • 4 # 河東三叔

    歲末年終又到了新一年要預算的時候,據印度新德里電視臺12月29日報道,印度海軍計劃建造24艘潛艇。在印度海軍向議會提交報告中指出,目前有15艘常規潛艇以及兩艘核潛艇,由於常規潛艇使用年限在25年,因此下一步新建潛艇將包括18艘常規以及6艘核動力攻擊型潛艇。

    一次造這麼多潛艇說明印度海軍需求很迫切,在現有潛艇中包括德國209型、俄羅斯基洛級、法國鮋魚級,還有租借自俄羅斯的阿庫拉級核潛艇和自產的殲敵者號。來自印度海軍的報告還指出,由於新造潛艇專案的推遲印度還需要先對較老的潛艇進行中期延壽升級,要不然沒等新艇造出來舊艇已經不能使用。

    不過一看到上面這麼多國家潛艇一起使用,總是能想到印度充當冤大頭的場景,對於來源這麼雜的潛艇要實現有效升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然這還只是延壽升級,如果以新建自研為主打造新潛艇面臨的問題更誇張,以殲敵者號核潛艇為例雖然令印度成為第六個擁有核潛艇國,但測試期間問題頻發。甚至因為人為事故發生海水倒灌入輪機艙事故,導致全艇被迫進行開膛破腹大修。

    近年印度謀求在三軍裝備各個領域實現突破,包括中國產航母、五代機、核動力潛艇等,不過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由於基礎工業實在差,再加上獲得外部技術太容易最後所謂的中國產自研都成了萬國組裝貨。對於現在這個幾十艘潛艇的打造計劃,從表面看連核潛艇都能造了應該問題不大,但實際情況有可能又是新一代的三十年磨一劍“光輝”戰機好看不好用。

  • 5 # 尖刀出鞘

    大國實現本土化軍事裝備建造,向來都不是一蹴而就,首先需要的是國家意志以及持續不懈的努力,而印度的民主制度以及國內的工業問題,讓其實現起來都不容易;“光輝”戰機研發三十年而不成,阿瓊坦克重達58噸,印度國內大部分橋樑根本無法承擔該重量,除了組裝之外,核心部件(發動機、120毫米線膛炮)都依賴進口,中國產航母先後三次下水後毫無訊息,所以印度的本土軍事裝備建造向來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工業基礎薄弱的印度,實現本土軍事裝備的建造相當困難;分析如下:

    ---只用於閱兵的印度阿瓊坦克----

    工業基礎是大國軍工強盛的關鍵,所有軍工大國也都是工業大國;

    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大國,中國產軍工裝備比例幾乎都達到70%以上,可以說完全實現軍事武器的自給自足,是判斷一個大國軍隊是否強大的標誌,而美俄兩國不僅本國軍隊完全依靠中國產武器,還大量出口國際佔據軍工市場,而中國也在近二十年的努力下,實現了軍事武器裝備的中國產化道路,而這一切的實現,其實都需要依靠一個強大工業基礎;

    ----印度三十年磨一劍的“光輝”戰機,服役即落伍-----

    目前印度在世界上潛力十足,國土面積300萬平方公里,人口十三億,礦產資源豐富,可耕種面積多,無論是市場還是人口規模,都讓印度能夠有潛力成為下一個世界大國,但是印度的工業,在世界佔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重工業方面更加慘不忍睹,這對想要成為世界大國的印度來說,第一步就是打造自己的本土武器裝備,但工業能力的弱小,直接限制了印度進一步成為世界大國的能力,所以說目前的印度只能依靠買買買來維持自己的區域霸權;

    ------印度宣稱已完工的中國產航母-------

    本土軍事裝備的建造,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的投入;

    在近五年的發展當中,拋開中國來說,印度的經濟發展還是相當不錯的,有了經濟的支撐,那麼印度軍費也水漲船高,在軍事預算上面來看,已經突破全球前5的行列,在2018年超過沙特、俄羅斯成為全球第四,而一個國家本土軍事裝備的建造,首先依靠的就是本土市場的大小,而印度本身素有大國雄心,致力於打造一支全球作戰部隊,所以在部隊裝備的投入上向來不遺餘力,而到位的軍費數量,也給了印度無限的遐想;

    印度的軍費比例雖然上來了,但是打造一支強有力的全球軍隊(或者區域投送部隊),都需要的是長久或者數十年的投入,而印度也僅僅是在近三年,軍費投入才跨入全球前五,而本國的研發體系建設,軍工人才培養,都需要長期的積累,這些不僅僅是印度一兩年就能完成的,而現在的印度也因為對外的過多幹預,本國的各種內耗(種姓歧視問題、經濟改革問題、跨邦稅收問題、國內人力資源教育低下問題),都讓印度的軍費投入上杯水車薪,無法做到長期有效的大規模投入,這樣就無法形成良性迴圈,去建造一支具備製造、研發的軍工團隊;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經手維修後的又一架墜毀飛機現場-----

    軍費需要投入到本國裝備研發,印度對外戰爭消耗嚴重,而軍費流入本國工業比例過小;

    印度作為南亞區域大國,一向喜歡以南亞老大居首,對於周邊小國內政的干涉太過嚴重,以至於印度對外的軍費消耗不小,而且與南亞區域“二號大國”巴基斯坦關係常年緊張,雙方在前線經常發生大規模的區域性熱戰,雙方在克什米爾地區的爭奪,不僅耗費了彼此上百億美金的人員、裝備的消耗,而且還在持續的軍事投入對抗當中,雖然印度2018年軍費已達506億美元,排名世界第四,但印度與中國相似,軍隊現代化建設起步晚(比中國已經晚將近十年),而且人員基數比例大,軍隊老式裝備佔比大,這些都需要耗費大量資金去建設更新,而且不僅僅是一次性投入就能解決的,軍隊的打造緯度往往需要數年、數十年的建設,而印度也是近幾年的軍費比例逐步提高,歷史欠課太多,但是目前印度的軍費消耗,有將近1/3是耗費在與巴基斯坦的對抗當中,購買的都是基礎的槍支彈藥;

    有限的軍費,已經有一半是給軍人開工資、後勤補助,而剩下的一半又需要拿出很大一部分用來與巴基斯坦的對抗,這樣能夠用來購買新裝備的錢本來就不多,而剩下購買武器裝備的錢,又先後被歐美俄等國的軍工瓜分殆盡,流入本國軍工企業的比例可能不到1%,因為本國軍工生產的武器裝備實在難以滿足印度軍隊的“胃口”,而且往往不好用還貴,這樣就進一步造成印度本土裝備製造能力的下降,無法提升本土裝備的研發能力;

    綜上來看,印度此次計劃本土建造的24艘潛艇,其中6艘為核動力潛艇的計劃,我認為後期肯定也是不了了之,或者說專案進度長期落後,多年以後能夠下水一兩艘,但這個多年是多久,我們就具有無限的遐想空間了;

  • 6 # 使用者一個人

    很難實現。印度基礎工業和核心技術研發比較差。武器裝備以購買國外和引進組裝生產線為主。引進的武器裝備技術,核心技術外國根本不轉讓。就像蘇30,發動機一直靠俄羅斯進口,導彈也是。就連蘇30空射布拉莫斯也是俄羅斯給改裝的。所以印度軍事裝備看起來很先進,卻沒什麼自主能力。就是自研的LCA實際也是個組裝貨。而且印度外購武器裝備和技術來自不同國家,標準不同。給保養供給帶來了更大的麻煩。

  • 7 # 九品侍衛

    不要說是容易實現了,印度想要建造大型軍事裝備簡直就是痴人說夢。雖然近些年印度在軍事領域砸的錢真的是夠多了,按理說投入了那麼多的錢應該會得到些回報才是,可事實卻截然相反。

    如果印度肯塌下心來一步一個腳印專心搞研發和技術攻關,估計印度早就該有一型雖然不是多麼先進,但卻屬於百分百的中國產裝備了。可是印度總想著彎道趕超將大量的金錢全都砸在海外購買上。

    其實只要是理智一點的都能明白,花錢是買不來自己國家的軍事現代化。雖然用錢堆出了強大的海空軍,但終歸是紙老虎一碰就完。可印度總是自顧自認為只要能夠熟練使用這些大型裝備,加以時日摸透就能夠自行建造,這想法簡直可笑之極。

    一般情況下外國為什麼敢把先進裝備賣給你,就是知道你肯定吃不透內部的結構,也不可能自己仿製的出來。再加上一味的購買外國裝備,本國研製就會被放置一邊,久而久之對於外國裝備就會越來越依賴,搞到最後自廢武功。

    雖然這次印度海軍雄心壯志的提交了一份大型建造計劃,但也僅僅只是計劃而已,想當初印度海軍也曾提交過自主建造一支航母戰鬥群的計劃。可是現在呢?就連第一艘中國產航母都還沒有建造出來,而時間已經過去了14年之久。

    雖然印度的夢想是很大的,但現實就是那麼無情殘酷,它不會允許你偷奸耍滑。你想用錢砸出一支現代化軍隊?沙特軍隊就是最好的例子。一個國家沒有自主研發建造武器裝備的能力,即便再有雄心壯志也是別它國宰割的一塊肥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雞需要怎樣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