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莫言1473322

    我認為這沒什麼啊?比如我個人就不希望自己把孩子寵殘廢了!身邊有很好的例子,閨女嫁出去後第一個新年吃泡麵,為什麼?因為婆婆媽兩個兒子,嫁過去後嫌棄媳婦懶去跟大兒子了!小兩口也是奇葩,都不會做飯,媽的,吃怎麼就會了呢?

  • 2 # 說吧1234

    我認為這樣的家長就是自以為是。孩子在幼兒園幫忙擦桌子是很正常的事,這也是在鍛鍊孩子的生活能力。就是孩子在家裡也應該讓他參與到做家務勞動中來。一味的溺愛孩子、害孩子,還自以為是心疼孩子。現在不想讓孩子參與勞動,以後也別讓孩子工作了,工作更累!到時候又該說老闆、領導不是好人了。

  • 3 # 凌兒媽媽

    孩子在幼兒園或者學校幫老師做事是很正常的,我也很支援。多讓孩子參加到勞動中去,是對孩子有好處,不會讓孩子少一塊肉,卻可以鍛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長如果把孩子保護得太好,那對孩子以後走上社會是沒有幫助的。我家孩子現在上了二年級,也經常幫老師擦地板,擦桌子,我覺得這沒有什麼。

  • 4 # 心理諮詢師趙迪

    幼兒園老師讓孩子擦桌子也不會是真的是為了偷懶而讓孩子幹活,是想讓一個幼兒園小孩幹活,又跟他說明,再看著他、糾正他的時間和精力,自己早幹完了。

    老師這樣做是為了培養孩子勞動意識和動手能力,而且小朋友其實是很願意學著大人的樣子做這些事情的。

    這位家長實在是想多了。

  • 5 # 搬書回巢

    孩子在幼兒園擦桌子,很正常啊。

    我們孩子幼兒園每天都有值日的孩子,吃中午飯前會擦桌子,會端飯給其他孩子。

    大家輪流值日,所以每個孩子都會有服務他人和被他人服務的機會。

    這既鍛鍊了孩子的勞動能力,也提高了孩子的責任心,我們家長都很贊成。孩子們也很自豪,輪到自己值日那天都很重視,有時還會自己挑衣服穿去學校,因為值日時老師會給拍照發給家長。

    如果因為孩子擦擦桌子,就覺得老師不是好人,這樣的家長眼光太短淺。

  • 6 # 33得6159270406

    我覺得沒什麼,我兒子(小班)他都跟我說,媽媽,下午吃點心的時候,老師讓我給其他小朋友發勺子,還說勺子要放在小朋友的碗裡。我問他是不是每天都發啊,他說沒有,有一天發,有一天沒有。我就跟他說,那你就好好做啊,老師都是讓乖的小朋友做這個事的

  • 7 # haixiaoya

    我覺得孩子應該適當勞動,幹些力所能及的活兒也是對孩子的鍛鍊,比如掃地,擦桌子,擦門,當然這個是能夠著哪就擦到哪,只要沒危險的孩子能幹的活兒,就可以交給小朋友,孩子成長需要幹活兒。

  • 8 # 九皮皮

    孩子在幼兒園擦下桌子,就認為老師不是好人,你這位鄰居三觀也太扭曲了吧。他上學的時候沒有掃地打掃教室過嗎,難道那時候他爸爸媽媽也認為老師是壞人?太可笑了。

    讓孩子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恰恰說明這個老師不錯,知道從哪些方面去培養孩子,讓孩子有成就感、有價值感,讓孩子有自信。

  • 9 # Ali2017

    就最簡單的一件事,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回到家並不會主動幫忙做家務,也並不會覺得自己哪裡不對,事實上也不能全怪他們,正是因為從小教育的就沒有包括做家務這一項。

    從小我們就被家裡的長輩耳提面命不要動碗不要動盤子摔碎了怎麼辦,不要掃地你也掃不乾淨,不要拖地會弄得到處是水,不要洗東西你洗不乾淨等等等等,最簡單的家務長輩都會覺得小孩子根本做不好最後還要重新收拾,

    但事實上如果你從小培養孩子生活基本技能,這對他們是有幫助的,也許第一次會把碗摔碎幾個,也許第一次掃地會掃不乾淨,也許擦桌子會擦的到處都是水,但是第二次就會進步,第三次也許就能自己獨立動手,做家務變成基本技能,長大以後也不會當成懶人。

    現在的小朋友幫老師擦桌子等等有兩種情況,一是自己主動要求,大部分幼兒都會特別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就算是幫老師倒垃圾都會覺得是一件美差,二是老師安排每天的值日生,這也是在鍛鍊孩子的手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 10 # 忘憂草70102379

    很正常好吧,我丫頭現在也在上幼兒園大班,老師經常會讓孩子們飯後幫忙搽桌子和午睡起床後自己疊被子,有時老師還會讓孩子們午飯後去給小班的小朋友們幫他們脫衣服蓋被子哄她們睡覺,我覺得這樣鍛鍊孩子很好啊

  • 11 # 美羊媽咪

    這個幫忙擦桌子太正常了吧,在家裡孩子也會幫著乾點力所能及的事。到小學了打掃衛生都是孩子們的事,這也可以提前鍛鍊他一下。老師叫幫忙,肯定不是天天叫的,估計每個小朋友都是輪流著來的。讓孩子學會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不好嗎?這樣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依賴別人,以後父母不在身邊了,自己也能夠獨立起來。

  • 12 # 親子陪伴蘭怡C

    我覺得他對老師有偏見,孩子從小養成做家務的習慣,對孩子是有幫助的。

    孩子從小應該幫家裡人做能所力及的事情,而不是什麼都不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如果什麼都不做的孩子,長大了也不會有什麼出息,他會覺得東西來得太容易了,可以不勞而獲。

    幼兒園老師要求孩子幫忙擦桌子,也就是讓孩子從小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所以我對這位家長是有偏見的,他的思想觀念應該改變過來,孩子多做事是有好處的而不是他認為的老師不是好人。

  • 13 # 冉冉媽媽

    我覺得沒事啊,現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小公主,小皇帝,衣來生手,飯來張口的,孩子說什麼就是,有的孩子不好好吃飯,大人追著喂孩子吃飯,有的甚至為了讓孩子吃點飯,答應孩子無理的要求。

    孩子在學校好好吃飯,飯後還擦桌子,這個表現值得表揚,起碼孩子,吃完飯還知道擦桌子,送孩子上幼兒園讓孩子學會自立,這也是大人想看的不是嗎?在家大人老覺得孩子還小,這些事不是這個年齡段孩子該做的事那麼你的孩子在你面前永遠也不會成長

  • 14 # 妮雅在澳洲

    孩子在幼兒園擦桌子,這個要分情況的吧?作為家長,我想,大多數的人都是更擔憂的是孩子在成長曆程中,沒有受到公平對待。 就這件事來說,我的理解是,首先作為家長, 要弄清楚,是幼兒園老師只讓某些小朋友擦桌子,還是所有小朋友們都在擦桌子,幫忙做整理呢?在幼兒園裡,這首先要弄清楚老師有沒有搞歧視。

    如果說班級裡的孩子,只要是健健康康在幼兒園裡的孩子, 每天輪值式,或者大家一起在放學前,把玩具歸類,整理好放在玩具箱理, 或者是搞力所能及的衛生,比如擦桌子,這樣對孩子們來說,肯定能起到鍛鍊家務能力,自理能力的幫助。我們都知道, 大多數的孩子,日常起居都是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代勞, 連吃飯都是要做好了,再催促孩子上飯桌吃飯,更別說吃完了還懂要收拾了。久而久之,孩子的自理能力就變得很差,七八歲了還不能完成獨立穿衣穿鞋的都不在少數。所以說如果孩子能在幼兒園裡動手,對孩子來說其實也是一種合作分工的樂趣,從中學習到團隊精神,自理能力。

    話又說回頭,如果是老師因為孩子的出生,家庭狀況,或者孩子在班級的表現,而歧視孩子,對這樣的孩子實施勞動體罰,這就必須要跟孩子的老師好好談談,這樣的好處是,第一,給了孩子父母之愛的支援,這點對孩子以後的成長路上,給孩子建立安全感很重要。 第二也可以警告幼兒園的老師,孩子是有父母給他撐腰的,幼兒園老師不能隨便就欺負孩子。

    一個健康成長的孩子,不能沒有父母的愛與支援。

    小孩子的世界很單純,所以作為父母所以我建議要跟孩子好好問,讓他說清楚,是怎麼一個擦桌子,再來做支援孩子的下一步。如果是涉及到歧視,要側面瞭解一下這個老師的個人情況,有沒有什麼恩怨在裡面。或者她的人際關係這方面。

  • 15 # 卟離卟棄78870724

    家長多心了,老師會叫上來幫忙的孩子,那這個孩子在老師眼裡,一定是優秀的,因為老師相信這個孩子可以做好這件事情,換位思考一下,你也不會叫一個不會做的孩子上來幫倒忙吧?我們幼兒園裡的家長,還會要求我,安排他們的孩子幫忙做事呢,家長們覺得孩子聽老師的話,安排她們做事可以鍛鍊她們的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事實證明確實如此,那些經常會動手的小朋友,她們的自理能力都比較強,而有的家長就不同的教育方法,孩子在家裡什麼都幫他們包辦好,來幼兒園,也什麼都交代老師,一來,就就叫我,老師,他剛吃完早餐。等下幫我倒水給她喝,老師,上廁所幫我給她脫褲子,穿褲子,老師,等下幫我摸摸她的背有沒有出汗,出汗了就幫我給她脫衣服,等等等等,其實不是我不幫忙,也不是抱怨,我們是中班了,大部分孩子都已經滿四歲,喝水,她們可以自己在杯架上拿杯子,自己倒水喝,,但有的家長從來不教孩子,什麼都是叫老師,這種家長教出來的孩子自理能力比別人差好多,她們不會自己穿脫衣服,不會穿鞋,就是有時去戶外活動回來,或者起床了,我會叫所有小朋友都要喝水,他們就拿個杯子給我,意思要我幫忙倒水,其他的小朋友都知道排隊自己接水喝,哎,好多好多,就不一一舉例了。其實幼兒園的老師不會安排孩子做什麼危險的事,就是幫忙收發玩具,幫忙把老師洗好的杯子擺放在杯架上,有時會叫她們把自己的外套和鞋子,脫下,然後自己穿回去等等,現在社會上虐待兒童的老師有,但畢竟是少數,大部分老師,不敢說有多好,但肯定是正常的,會負責任的老師,你的孩子在家當寶貝寵著,可能在老師眼裡,每一個都是公平對待,不會專寵你家寶貝,我覺得這也沒什麼吧!所以啊,大家互相溝通,你覺得你家孩子小,不適合做的事情,可以和老師溝通,千萬不要對老師有誤會

  • 16 # 太原樂悠悠親子會

    我覺得很正常,老師會邀請一些孩子來做自己的小幫手,比如收拾飯桌,擺放桌椅,或者說分發碗筷,其實這些我認為和合理,因為孩子需要有一些鍛鍊,而且這是和我們生活相關的,也沒有什麼危險性的,老師認為在幫忙打理的過程中鍛鍊了孩子,獨立性,自主性,其實也是一件好事。

    另外,作為孩子來說,他們覺得這是一種榮耀感,可以當老師的好幫手,孩子是不會介意的,而且從眾多人當中“”脫穎而出“,孩子也非常高興。所以家長不妨側面打聽一下孩子的看法。聽聽他們面對這件事情的態度,或許孩子並不以為然呢。

    第三,從家長層面來說,我覺得更多的應該“穩”住,和老師溝通,和孩子溝通,這件事情說不定就迎刃而解了,不用自己猜測,這樣的猜測也會影響到孩子在幼兒園的狀態和情緒。幼兒園也是一個小社會,你的態度,決定了孩子在幼兒園的狀態,所以放寬心,。

  • 17 # 青檸檬150447845

    我在想這個家長是不是有神經病,我見過的可以說所有的孩子是非常喜歡在學校幫老師做事的,他們感覺很有成就感,比如孩子們常搶著擦黑板,發作業,拆卷子等,而老師會讓小朋友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兒子有一段時間非常喜歡倒垃圾!另外我想說,老師選擇一些小朋友來幫忙,不光看孩子是否機靈,還要看他的家長是不是講道理,如果都是這鄰居這樣的奇葩,認為自己孩子做點事就是吃虧,老師是不會讓他的孩子幫忙的。

  • 18 # 妞兒媽媽

    他家孩子不適合這樣的普通幼兒園,應該去一家貴族幼兒園,把她孩子當祖宗供著。幾個老師伺候一個孩子,啥也不用她孩子做。

    小了不捨得用孩子,等回頭孩子長大了。也別怪孩子懶,啥都不知道幫父母做。

  • 19 # 草雨田67825852

    我兒子上幼兒園,是被封賞了“小班長”的稱號(主要是我家孩子長的壯實,力氣大),才有機會幫老師搬桌子,凳子,幫小朋友排放碗筷……讓孩子從小學會獨立,養成有動手的能力!多好!!!

  • 20 # 長安安安

    孩子上幼兒園家長一定要明白我們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是為了什麼?如果是覺得有人可以幫忙帶孩子了,那您一定要再好好想想我們的目的是什麼、孩子從三歲開始進入幼兒園,加入集體生活,對於幼兒來說,幼兒園學習最主要的是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和基本的生活能力培養。從而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提升自己的獨立能力為後面進入小學的學習打下基礎。

    在很多幼兒園老師都會把班級的一些事務分給孩子們一起玩成,比如在吃飯的時候為大家分碗筷,遊戲結束後配合老師整理玩具,孩子午睡自己穿衣服等,都是對孩子個人能力的一個很好的培養,同時透過這些活動會讓孩子對於自己的行為和職責有一個明晰的辨識,對孩子的成長很好。朋友的孩子上幼兒園一個學期之後,他回家會主動要求自己洗襪子,媽媽幹活的時候他會說自己是媽媽的小幫手,要幫忙,後來朋友仔細觀察,發現孩子在幼兒園老師會刻意讓孩子參與一些班級事務,孩子就像個小組長一些會規劃一些事情,我們常說要培養孩子的領導能力,透過這些孩子的領導能力也在提高,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思維更加發散,他會想的更加全面。

    不知道這位家長為什麼會覺得老師不是好人,孩子的生活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是透過這些小事情慢慢培養出來的,所以我倒覺得這個老師能夠注重培養孩子們的獨立能力是一個很不錯的教育者。家長其實更加應該配合老師,讓孩子把在幼兒園養成的好習慣在家裡得以繼續,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秋補#腫瘤患者在進食量小的情況下,如何加強營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