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公子皇鋣

    謝謝邀請,我感覺趙國長平之戰的失敗是多方面的,首先最重要的是這是雙方國力的比拼,雙方基本都是傾全國之力去打這一仗,最終秦國國力佔上風,趙國國力不如秦國頂不住趙孝成王才急於求戰;其次是雙方的君主意志,秦昭襄王明顯比趙國趙孝成王要堅定,在雙方都很艱苦都要山窮水盡的情況下趙孝成王率先頂不住壓力,急於求變臨陣換帥,致使後面的失利;第三是雙方統帥的選擇,由於趙孝成王頂不住壓力才換主張出擊的趙括為將,臨陣換將本來就是大忌,更何況趙括本來就不如廉頗有經驗、有聲望,初臨戰陣怎麼敵得過百戰名將白起,第四是朝堂之上謀略的比拼,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也是政治智慧的角逐,趙國朝中大臣明顯不如秦國看的遠,也沒有秦國內部團結,這才輕信謠言換趙括為主將接替廉頗。多種因素彙集導致了趙國在這場幾乎決定兩國國運的戰爭中大敗。

  • 2 # 心空由子

    長平之戰趙國失敗秦國勝利的根本原因是趙國君主趙孝成王太昏庸,太沒有膽識。如果該戰時趙國君主是趙武王或者趙武王、趙肅侯、趙代王、趙襄主等等,趙軍統帥廉頗就不會被撤職,則趙國繼續採取消耗戰術,白起就不敢上陣,即使白起上陣也無可奈何(白起從來沒有打過名將,根本就不是廉頗的對手)。最後結果是,秦國傷亡過大(趙括之前的廉頗時期,秦國傷亡過大,十多歲少年都強徵入伍了,按照歷史記載,廉頗戰法使秦國傷亡達三十多萬人了,而趙國只傷亡5萬人不到)與糧食供應不上而慘敗(白起可能悄悄撤兵避免秦國慘遭滅亡)。

  • 3 # 木牛流馬

    秦趙長平之戰,趙國的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趙括“紙上談兵”,只是其中之一。

    一,趙國決策失誤。

    公元262年秦昭王採納範睢“遠交近功”的策略,先攻魏而後攻韓佔領了南韓野王,使南韓上黨17城與南韓本土徹底阻斷。韓桓恵王急命上黨郡守馮亭,向秦獻城求和,誰知,這馮亭並非善輩,來了個假禍於人,一箭雙鵰的計策,派人使趙,要將上覺17城獻於趙國。趙孝成王不聽平陽君趙豹的勸阻,而聽信了平原君趙勝的蠱惑,中招接收了上黨17城。秦昭王聞聽,氣急敗壞,急命一路人馬攻佔南韓緱氏,綸氏等,一路由王齕統領,佔領上黨後,大軍直逼趙國長平城下。試想,當時趙孝成王不中招接收上黨17城,也就不會引火燒身,而致長平之危了。至少和秦國有個迴旋的餘地。

    二,外交失誤。

    秦帥王齕兵臨長平城下。亷頗連吃幾次敗仗,趙孝成王認為,連廉頗都無法取勝,只有議和了。具體怎麼操作?屬下樓昌認為:秦軍長途奔襲,只要我們多帶些財物。再派一位地位高的官員,表明誠意就可了。虞卿則認為:秦兵銳氣正盛,志在必得,使秦之前,必先使楚,魏,齊,爭取聯盟,後再使秦講和,使秦懼楚魏齊援兵,講和才有可能成功。這個趙孝成王,在這關鍵時刻,扔掉了唯一的法碼,遣使直接向秦昭王求和。秦昭王熱情招待來使,假意同意,麻痺趙國,有恃無恐的暗裡策劃著下一步的屠趙計劃。是不是,這步外交棋走的很失敗,夢想著,一隻羊在無援兵的情況下,在狼口裡逃生,可能嗎?

    三,臨陣換帥,用人失誤。

    廉頗守長平以來,吃了幾次敗仗,就堅守不出,準備和秦國打消耗戰。可是城裡的糧草己不多,而秦兵的糧草,透過滑河水路,源源不斷,秦兵又常襲擊趙國的運糧隊,秦耗得起,越卻耗不起。廉頗堅守不出,趙孝成王很是惱火。加之,秦昭王派人到趙國境內散佈:廉頗老啦,不中用啦,怕死不敢出戰,秦軍根本不怕廉頗,只怕趙奢的兒子趙括,趙孝成王聽之,立馬讓趙括馬上換下了廉頗。就在趙國向秦國求和之際,秦昭王己經神不知,鬼不覺的秦軍換上白起為帥,王齕為副帥。趙括年少氣盛,一出城,白起佯敗,趙括追之,不知不覺中,趙括就被分割包圍,悲劇就發生了。你說,冤也不冤,40多萬人說沒就沒了。

    四,君臣配合的好。

    秦國君臣配合好,使之勝的快,趙國君臣配合好,而敗的快。秦昭王派人到趙散佈謠言,蠱惑人心。使之臨陣換帥。在秦百分百券在握的情況下,還不忘親自督糧,組建援軍。而趙孝成王呢,只能越幫越亂,越幫,只能敗得更快。

    綜上所述,說了這麼多,趙國長平之戰的失敗,誰都不怪,關鍵是怪一個人無能,那就是:趙孝成王

  • 4 # 勇者行動

    一點拙見,戰爭終是國家之間國力,人員素質,激賞制度及戰略戰術的比拼,這幾者間顯然秦國更勝一籌,況且趙國並無有利後援。

  • 5 # 知未是也

    客觀上,趙國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不如秦國強大,這是導致趙國長平之戰失敗的客觀因素。從主觀和內因上看,一是趙國沒有從戰略上做好打大仗打勝仗的思想和物質準備,這是導致趙軍大敗的根本原因。居安不思危,壓根就沒想打仗。當秦國舉兵侵略時,才傖促應戰,導致初戰失利。在這種情況下,不是積極從思想上外交上軍事上物力財力上做好迎敵準備,而是派使者到秦國求和,讓秦軍有機會做好進一步進攻的充分準備,使趙軍失去了反擊秦軍的大好時機。二是趙國在戰術上急於求成,速戰速決,是導致趙軍大敗的主要原因。按理秦強趙弱,在戰術上不宜速決速戰,而應採取積極防禦堅守戰法,遲滯消耗秦軍,待秦軍銳氣受挫,供給困難,戰力消耗,困難多多之時再進行有力地反擊,方能扭轉戰局,反敗為勝,但趙軍沒有這樣做,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變防守為主動出擊,結果被秦軍分割包圍,徹底打敗。三是趙王臨陣換帥犯了兵家大忌,這是導致趙軍大敗的直接原因。廉頗根據秦軍和趙軍態勢,釆取的堅守戰法對抗秦軍,無疑是科學正確的,符合趙軍實際情況,有利於遲滯消耗秦軍進攻。但趙王用廉疑頗,把趙軍初戰失利責任全部歸罪於廉頗出戰不力,消極應敵,關鍵時刻用趙括取代廉頗,導致趙軍失去了最後戰勝秦軍的機會。四是白起驍勇善戰足智多謀是趙軍大敗的重要原因。反間計、佯敗誘攻計的成功使用,是長平之戰趙軍大敗的關鍵所在,加之秦軍乃虎狼之師,誰勝誰敗不用言表。謝邀!

  • 6 # 孚比斯

    由於趙孝成王貪心,接受了南韓上黨郡,激怒了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上黨孤立出來的秦國,為趙國招來了秦軍的攻擊。

    自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實行了軍功爵䘵制,這使秦軍士氣高昂,秦軍的武器裝備,從材質、構造、做工,以及制式水平,都要高於六國軍隊。所以,即使是身經百戰的趙軍,野戰也不是秦軍的對手。趙軍主帥廉頗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採取修築壁壘,堅守不出的戰術,意圖消耗秦軍銳氣,等待時機反攻。

    由於兩國都是傾舉國之力打這場戰役,所以都感到壓力山大。趙孝成王認為廉頗堅守不出是怯畏戰,再加上這種消耗戰使趙國後勤供應備感艱難,所以有換將的打算;秦國在久攻長平不下,國力損耗嚴重,政治壓力倍增的情況下,使用反間計,放出風,說秦國不怕廉頗,只怕趙括--這使趙王下定決心,起用趙括,換下廉頗。

    決定戰爭勝負的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統帥的素質。而趙括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父親--趙國名將趙奢曾說,戰爭是極兇險的,應極慎重地應對,而趙括談起戰爭來卻是滔淊不絕,極其輕鬆。所以趙奢是不看好他的。試想,戰爭程序是由許多不確定因素引導的,每一個環節都有許多種可能。而趙括在一個不確定的推論的基礎上又匯出下一個推論,這就像在沙灘上建高樓一樣,毫無根基。

    趙王決定讓趙括取代廉頗以後,趙奢的母親勸阻趙王的一番話能讓我們更多地瞭解趙括。她說,趙奢當年領兵時,打了勝仗,得了賞賜,都會給將士們全部分掉;趙奢常常與將士們一起吃住,一起探討軍事問題,上下級關係融洽。而趙括,每次因為沾老子的光得了賞賜,全部拿回家,一毛不拔;每天城裡四處遊逛,看到好的房產,就花錢買下;對待下級十分威嚴,以至於下屬們不敢抬眼看他。老太太最後說,趙括他爸早就說過,趙括不是帶兵的料,若把軍隊交給他,必敗無疑。

    但是趙王堅決地要用趙括,並且答應,如果趙括戰敗,不誅連家屬。於是趙括率領趙軍勇敢地衝進了秦軍佈下的口袋陣,左衝右突,無法脫身。終於在糧盡援絕的情況下,趙括戰死,趙軍全軍覆沒。

    長平之戰趙軍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趙孝成王無知人之明,棄百戰名將廉頗而用紙上談兵的趙括。從趙括接過趙軍指揮權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趙軍戰敗的結局,所不確定的只是如何失敗而已。

    如果趙王沒有換上趙括而是讓廉頗繼續指揮趙軍,在秦軍銳氣受挫,國力消耗嚴重的情況下,排除擊退秦軍的可能。雖然秦統一六國的程序很難逆轉,但保住了有生力量的趙國,又可以苟延殘喘很多年了。

  • 7 # 竹海印象

    戰爭有勝有負,在戰國那個互相征伐的年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公元前260年,在秦趙長平之戰中,秦將白起破趙括軍40餘萬,除將年幼者240餘人放回用以震懾趙人之心外,其餘全部坑殺。同時,長平之戰是趙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趙國長平之戰的失敗,趙國統治集團的決策失誤難脫干係,不能僅僅歸咎於趙括,與趙國的決策失誤及秦趙力量對比都有密切關係,其中有個很關鍵的原因是趙王。

    一.君王決策

    在秦趙兩國爭鬥中,趙孝成王遠沒有趙惠文王的遠見卓識,貪戀土地,作戰指揮十分冒進,根本無視秦國強盛而趙國勢弱的戰鬥形勢。

    1.一味地求勝,在廉頗固守不出的時候,非常生氣

    在公元前260年,秦趙兩軍交鋒數次,趙軍都失利了。秦強趙弱,趙軍失利很正常,廉頗深知這一點。而趙軍有一點優勢,就是佔據了有利的地形,完全可以以逸待勞。但是趙王看不到這一點,反而認為廉頗不出戰是因為廉頗膽怯。

    2.戰爭初期,不與楚、魏結盟,採用合縱的方式一起對抗秦國,非要跟秦國議和。

    3.中秦國離間計,調趙括為主將

    秦國假意打贏了議和,同時使用離間計,讓趙王認為秦軍懼怕的是趙括,於是趙王中計換回廉頗,調趙括為主將。

    (注:趙括的啟用是趙國迫於難以支撐持久戰的巨大消耗而欲謀速戰的需要)

    二.國家實力

    1.戰力對比

    趙國與秦國在開戰前的準備上就有區別。雖然兩國兵馬的武力值相差不大,但是秦國約有兵馬60萬,趙國是45萬左右,這在數量上有了一定的差異。

    2.經濟對比

    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國內的經濟得到發展,而趙國在經濟和農業上則稍顯滯後。因此,在戰爭所需的物資方面,趙國的儲備並不充足。

    三.將領

    趙括缺乏實戰經驗,年輕氣盛,行事輕率,指揮確有失誤,給趙軍帶來了滅頂之災。

    1.缺乏實戰經驗(地利)

    趙括此人雖熟於兵法,但卻非常缺乏實戰經驗。戰爭初期,在丟失了晉西南戰略要地後,倉促應戰。

    秦軍屯兵於戰場西南的山谷之中,地勢險要,其勢猶如掘坑待虎。趙軍駐紮大軍於長平以北的平原地帶,無險可憑。秦出山谷攻趙易,趙入山谷圖秦難。趙大軍如若入山谷攻秦軍,秦軍只要封閉山谷,斷趙軍後路,趙數十萬大軍便成甕中魚鱉。

    2.年輕氣盛,行事輕率

    長平之戰,秦國暗中起用名將白起,並制定了誘其深入,分割包圍、積極打援、聚而殲之的作戰預案的情況下,趙括竟全面推翻廉頗的既定固守方案,變更了防禦部署及軍規,更換將吏,組織進攻,準備同秦軍決戰。

    3.指揮失當,突圍過遲,貽誤戰機

    在趙軍被圍之初,趙括如若趁趙軍兵力雄厚,士氣尚在之際,組織全軍皆盡全力,拼死突圍,趙軍突圍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至少可以有部分部隊突出重圍,不至於被秦軍全殲。但後期,為防止趙軍內外聯合破圍,秦昭襄王親赴河內盡徵十五歲以上男子從軍,徹底阻斷了邯鄲與長平之間的一切聯絡。至九月底,長平趙軍被圍,斷糧已達四十六日,趙軍內部割死屍,宰戰馬,殺傷兵為食,人心浮動,瀕臨絕境。

    (注:趙括臨危授命,勇氣可嘉,對國對君忠心耿耿。在趙軍陷入重圍後,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的極端不利的條件下,親自率軍英勇頑強地同強大的敵人戰鬥了四十九個日夜,最後被亂箭射死)

    四.其他五國的態度

    對於長平之戰,其他五國最希望的是秦國和趙國兩敗俱傷,因為不管是秦國還是趙國贏得了這場戰爭,都將會對這些國家的安全形成威脅。

    假如趙國取勝的話,吞併南韓魏國,然後進一步打擊秦國,並統一天下,也是非常有可能的。當然,在趙國慘敗後,秦趙之間的平衡被打敗,信陵君竊符救趙,也是符合唇亡齒寒的道理。但是,在秦趙勝負未分,貿然支援哪一個國家都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總結:

    無論趙國在人數,士兵素質,綜合國力,武器裝備上都弱於秦國而且加上用人不善,造成趙國慘敗全軍覆沒的下場。其實當時的情況消耗戰和速戰速決對趙國來說都不太適合,因為兩軍對陣主要還是拼綜合國力。趙國不能利用外交手段力促魏楚兩國援趙,反而在初戰不利的情況之下,派使赴秦僥倖求和,戰和搖擺不定,實乃又一大敗筆。

    秦軍大獲全勝,趙國元氣大傷。長平之戰,趙國數十萬將士的傷亡讓趙國驟然陷入虛弱的狀態,再也不復和秦國對抗的實力了。

  • 8 # 司文郎中

    趙括的確應當為戰敗負一部分責任,但是他選擇主動出擊在戰略上沒有問題,趙國戰敗並非敗於主動進攻,而是敗於戰術、外交、綜合國力等多個方面。

    局勢逼迫趙國必須主動求戰

    儘管在長平之戰初期,廉頗統率的趙軍同秦軍有過遭遇戰,但總體上採取的是“固壁不戰”的防守戰術。因此表面上看秦軍取得了“斬趙裨將茄”、“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的勝利,但始終沒有殲滅趙軍有生力量,由名將廉頗指揮的堅固防線後的數十萬趙軍仍是一支不可令人輕視的力量。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都不敢貿然發起大規模進攻,於是在長平前線形成對峙,戰鬥開始轉為比拼後勤的持久戰。

    在農業社會,最能體現一個國家戰時後勤能力的就是農業發展水平。更先進的農業生產力代表著可以提供充足的糧草、養活更多的人口,就說明軍隊規模可以更大、進行長期戰爭的能力也就越強。

    此時的秦國已經經歷了商鞅變法,土地私有制的確立和重農抑商思想的貫徹讓秦國農業生產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又佔有四川、漢中、江漢、河東四大糧食產區,後勤保障無憂;軍功爵制的實施又讓本就尚武的秦人“勇於公戰,怯於私鬥”,軍隊被稱為虎狼之師。相反,趙國是一個“商家錯於道”的商品經濟發達的國家,民眾“設智巧,仰機利”,經商氛圍濃重。而在古代社會,商品經濟發達就意味著民眾精明而不願參軍,嚮往商業而輕視農業,導致後備兵源不足,且當農業勞動力出征在外、國內剩餘勞動力又較少地從事農業生產時,一但戰爭陷入持久戰,該國後勤就會出現嚴重問題。

    因此,在廉頗固守後期,趙國國內生產已經受到戰爭的較大影響,農業勞動力嚴重短缺,農業生產難易繼續支撐社會運轉和長期戰爭。趙國此時只能主動出擊、速戰速決。

    失敗的外交、錯誤的戰術導致趙軍全線崩潰

    在廉頗被撤換前,趙國就曾考慮過求援、議和之事。最後因為來往路程太遠等原因沒有直接向楚、魏求援,而是派使者出使秦國議和。秦王抓住這一時機熱情款待趙國使者,以使其他國家在秦使者以為秦趙已經議和,從而阻止其他國家援趙。秦王的舉動表明秦國拒絕議和,賭上國運以圖一舉擊垮趙國,而事實上這也的確斷絕了趙國求援和議和的希望。

    議和無果後,早對廉頗不滿的趙王聽信秦國謠言用趙括換下廉頗(即便沒有謠言,趙國起用趙括的可能性也很大),因此趙括主動出擊除了是他個人的決定外,應該還有趙王的意思在裡面。

    趙括上任後“悉更約束,易置軍吏”,下令出擊。秦軍隨後佯裝敗退,吸引趙軍追擊至秦軍防線前,由於秦軍防線堅固,趙軍屢攻不克,秦軍牢牢把握主動權。之後兩萬五千名秦軍從後攔截趙軍糧草,切斷趙軍退路;一支五千人的輕騎兵則插在趙軍出擊部隊營地和趙軍防線中間,徹底斷絕趙軍後撤希望。而後趙軍就完全落入秦軍股掌之中。

    其實從這裡可以看出,趙括是做好了進行決戰的準備,因此全軍傾巢而出。但問題是趙軍幾乎沒有預留一支預備隊,也沒有為虛弱的大後方留下足夠的兵力把守。誠然,站在今人的立場上批評古人的戰術有馬後炮的意味,也不能要求趙軍預料到秦軍的意圖。但趙括貿然率領全軍出擊,是否應該預料到秦軍或許不會選擇硬碰硬?區區兩三萬人如入無人之境一般潛入趙軍後方,是否說明趙軍太急於求戰而忽視了大本營的防守?這些鍋或許只能趙括來背。

    三.除去上述內因外,外因也不可忽視

    內因是根本原因,外因影響相對較小,但也不可忽略。一方面,作為初出茅廬就統率幾乎全國軍隊的小將,趙括自身經驗不足,而他的對手是出道即巔峰的戰國一流名將白起。面對這樣的對手,且不談從沒上過戰場的趙括,即便是其他將領也難說能從白起手中佔什麼便宜。另一方面,秦國綜合國力十分強大,在長平之戰激戰時還能抽調一支軍隊來攔截趙國援軍和糧草,戰爭潛力實在驚人。加之秦國下定決心吃下長平趙軍,可以說趙括面對的是一個類似二戰日軍那樣的殺紅了眼的戰爭機器。這一切都讓趙國的失敗看起來早有預兆。

    但是,決定事物的終究是內部因素。趙國比秦國差勁的後勤能力才是導致趙國戰敗的根本原因。明明趙國離戰場更近,結果不但沒有發揮距離優勢,還因後勤問題迫使前線軍隊主動出擊,最後在各方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全軍覆沒。可以說,千百年來,本應負次要責任的趙括在“紙上談兵”的罵名下為全體趙華人承擔了他不該承擔的責任。

  • 9 # 躍馬吟鞭

    主要原因是彼時的綜合國力秦國已經比趙國強很多,再加上地理方面的原因,秦國地處西陲,自穆公時用由余霸西戎,惠文王用司馬錯並巴蜀,當然最重要的是孝公用商君變法,廢井田、開阡陌,關中平原沃野千里,實行土地私有,獎勵耕戰,利出一孔,實行二十等軍公爵制等,秦國已然是一部強大的戰爭機器!

    反觀趙國,四戰之地,與各國攻伐不斷,自趙武靈王之後就一直走下坡路,長平之戰,秦勝趙敗,主要是在綜合國力上實力相差懸殊。就算是秦國不用間,趙國不用趙括換掉廉頗,秦國還是會勝趙國還是會敗,因為打持久戰趙國更拖不起。如果非要為秦國戰勝找點理由的話,應該是第一秦國善於用間而且有用間的傳統,第二是秦國有人屠武安君白起。

    我一直都覺得趙括挺冤的,當了兩千多年的背鍋俠!至於那些拿紙上談兵來取笑趙括的,只不過是後人以成敗論英雄的瞎扯罷了,因為戰國時期紙還沒發明出來呢,那時文字都是刻在竹簡上的!

  • 10 # 靜逸堂堂主

    長平之戰是戰國曆史上規模最宏大的攻防戰,雙方投入總兵力加上後勤部隊人數超過200萬人。爭端的起因是,南韓把虎狼之師秦國窺視已久的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趙國國內一時分兩派,一是以平原君趙勝為代表的主戰派,主張接納上黨十七城認為這是趙國發展的好機會而秦國不會和趙國死磕。另一派是以皇叔趙豹為首的主和派反對接納十七城,認為接納十七城無異於和秦國提前開戰,現在趙國還沒有和秦國一決雌雄的實力。趙王認為趙國在胡服射騎之後全民尚武,軍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有和秦國平分秋色的能力,另外趙國想要稱霸中原秦趙兩國必有一戰,只是時間早晚的事。最後趙王接納上黨地區,也就是和秦國提前開戰了。好了我們先來看一下開打前秦趙兩國的實力對比。

    人口:

    秦國出兵60萬,而後秦昭襄王徵召年滿15歲青年作為後備軍集中到長平,總兵力接近100萬,此時秦國總人口也就是600多萬,全國六分一的人都到了長平。

    趙國出兵50萬,戰爭末期徵召15歲青年軍15萬左右,最後未能到達長平,未能參戰。趙國當時總人口240萬左右。戰爭動員人口接近四分之一

    糧食:

    當時秦國國內到處都有“萬石一積”的糧庫,櫟陽的糧倉是“兩萬石一積”國都咸陽的糧倉居然達到了恐怖的“十萬石一積”。並且擁有四大糧倉:陳留倉,琅琊倉,成都倉,宛倉。每一個倉庫存糧數十萬石十分強悍。

    趙國當時的糧倉也就一個大糧倉邯鄲倉,雖然有河套平原這樣的產糧大戶,糧倉規模最多頂得上秦國的巴蜀倉。

    裝備

    秦國武器製造很發達,是第一個使用鐵器的國家,鐵比青銅器好太多了(作為新式武器在長平戰場上得到應用),秦弩:射程達到300米,有效殺傷距離150米。

    趙國的武器還在廣泛是使用青銅器,雖然趙國的步兵在六國之中是出了名的強悍,但是在秦弩的面前,弱點暴露無遺,趙國弓箭有效距離不足百米,無法和秦弩相提並論。

    看完以上三點,結果一目瞭然,趙國根本就沒有機會贏。

  • 11 # 經典守望者

    此外,就是天下大勢的走向已經明確,諸侯再也無力苟延殘喘。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煊赫一時,當時的趙國確實可以和當時的秦國一決雌雄。可惜的是,當時的韓趙魏三家都沒有把秦國作為自己主要的競爭對手反而是將視線放到了東面的齊國,空耗國力但是卻沒有任何收穫,這就讓秦國又了做大的可能。從秦孝公開始至秦昭襄王數十年的時間,秦國的國力已經遠勝於六國,已經不是可以透過一場戰爭來扭轉的了。

    其實趙括的戰法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對上秦國就不是太合適了。在長平之戰以前,趙國的對外戰爭幾乎都是以這種騎兵的快速衝刺,打亂敵人的陣型來克敵制勝的。可是此次戰役起因在趙國私自接受了原屬於南韓的上黨郡內的十七座城池,趙國在道義上本來即失去了先機。加上雙方已經對峙了非常長的時間,士氣已經大衰,趙國如想取勝只能是穩紮穩打,讓秦國不戰自退。可惜這一點是趙括沒有洞察到的。

  • 12 # 陸小雞讀歷史

    趙國會輸,原因很多,其中比較重要的原因有三點,如果說因為趙括,那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個原因。秦國趙國兩國交戰已經三年了,戰爭已經進入了拼消耗的階段。

    01

    臨場換將!

    根據《史記趙世家》記載,長平之戰的守將本來是廉頗,秦國方面的將軍是王紇,廉頗是保守主義的將領,雖然打不過秦國,但是不至於慘敗。

    秦國王紇雖然是也是最優秀的指揮官,但是面對廉頗避而不戰,他也是沒有辦法。兩個人在陣前鬥雞眼,誰也擰不過誰。

    但是他們後方的老闆坐不住啊,秦昭王要彙集全國的資源不斷的送到長平前線,後方吃緊,趙國方面也是一層又一層的刮地皮,國力已經大減。

    這個時候,秦王心計了,暗中把戰神白起送到長平前線,前去指揮大軍,趙孝成王也心急,想要快速結束戰爭,派了一個年輕的趙括,目的是想用他的銳氣,殺退秦軍。

    兩軍臨場換將的結果,一個是戰神,一個是毛頭小子,根本就不是一個能量級別的,對戰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02

    後勤保證!

    秦國的後期方面,秦昭王在秦國境內,把秦國的15歲青壯年都送到了前線,趙國方面更是殘忍,把13歲的孩子都拉去上戰場送死。兩個國家兵員消耗上是產不多的。

    秦國的糧食 關中地區的糧食基本上被搜刮完了,但是秦國還有一個天然的大糧倉,那就是巴蜀,有了這個地方,糧食源源不斷。

    趙國方面地處華北平原,雖然也產糧食,但是產量上跟巴蜀比起來,那就差了好多,再加上其他五國諸侯都在觀望,誰也不想參與秦趙兩國的戰爭,趙國沒有後援。

    再看前線糧食,秦國白起把趙國軍隊切割成兩塊,一點一點的消滅,趙國軍隊不能互相接應,糧食從後方送不過來,只要秦國圍困住趙軍,趙軍只能活活被餓死。

    一對比就可以看出,陷入消耗戰的時候,趙國已經糧食枯竭,失敗是遲早的事,果然趙國軍隊斷糧46日,。

    03

    情報失誤!

    兩國國家打仗,情報是最終要的。《孫子兵法》的最後一篇就是用間篇,間諜的作用在戰爭中,起決定性作用。我來來看看秦趙兩國的間諜使用情況。

    對於秦昭王來說,他是捨得投資的,花重金收買趙國政壇的高層,要求其對趙王進言,說秦國不怕廉頗,只害怕馬服君的兒子馬服子。

    並且在邯鄲成散佈這樣的謠言,趙孝成王信以為真,才換了一個毛頭小子做指揮官的。

    而趙國在秦國的政壇,缺乏這樣的間諜。

    趙孝成王顯然在戰爭狀態下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只是在戰爭結束以後,到秦國賄賂範睢,讓範睢搞死了戰神白起,算是報了長平大戰失敗之仇。

    總結

    秦趙兩個國家長平對戰,歷經三年,趙國慘敗,秦國慘勝,趙國失敗的原因不僅僅是趙括一個人的錯,各方面的原因都應該加以考慮。

    本文參考資料《史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湖人為何會放棄奪冠陣容?只因有詹姆斯,百搭任何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