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夢飛

     1、經典故事類的繪本:《紅狐狸和小鴨子》、《蓬蓬頭教授的萬靈藥》、《蘇和的白馬》、《神奇小老鼠》系列、《巴巴爸爸》系列等。

      2、童話、寓言和成語故事類:《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伊索寓言》、《成語故事》等。

      3、哲學啟蒙類:《一片樹葉落下來》、《風中的樹葉》、《風到哪裡去了》、《石頭湯》、《搖搖晃晃的橋》、《驢小弟變石頭》、《100萬隻貓》等。

      4.職業啟蒙教育類:《小朋友的職業體驗》系列。

      5.數概念培養類:《階梯數學》系列、《生活數學遊戲》系列等。

      6.科普類:《十萬個為什麼》《小小少年·科普文學館》系列、《神奇的生命》叢書、《聰聰科學繪本》叢書等。

      7.有助於建立自我認同感的讀物:《不起眼的小象》、《袋鼠寶寶小羊羔》、《小不點》、《我愛當河馬》和《小恐龍》等。

      8.橋樑書類:介於繪本和純文字之間的“橋樑書”類讀物,比如《長襪子皮皮》等。

  • 2 # 亦有所思

    不可以!

    懇請題主一定要看我的回答,因為可能是唯一正確的答案。

    論語和孟子是經典,書裡都講仁愛之道,由於是文言文,你在引導背誦時難免要為孩子解釋一些話的含義。由此可能帶來一系列的“惡果”。

    這個“惡果”就是孩子變得善良友愛,但這種善良友愛卻非常脆弱,而且沒有任何保護。

    你只暗示孩子看到路上有老人跌倒就要義無反顧地扶起來,卻忘了告訴他看一看周圍有沒有監控或者有沒有證人?

    《論語》裡面的人和《論語》外面的人不一樣!

    看到許多新聞都有小學生扶老人然後被倒打一耙的事例,事情並不大,但每個人都可以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會受到多大的衝擊。

    他在書上看到的價值觀被沖塌了!

    那麼,應當如何教孩子學論語或孟子?

    把角度翻成一百八十度,比如孝,你告訴孩子,孝道是一種擔當,是一種責任,是一種感恩。但同時也得暗示孝道的另一面。比如《孔雀東南飛》裡的焦仲卿和劉蘭芝,比如《釵頭鳳》裡的陸游和唐婉。

    甚至還可以拿歷史故事對橫向或縱向的對比。一方面告訴孩子孝順的正面事例,另一方面告訴孩子負面案例。比如《鄭伯克段於鄢》裡武姜利用孝道逼迫兒子無休無止地善待弟弟,比如秦始皇的母親趙姬逼迫秦始皇滿足她的私慾,比如竇太后利用孝道去壓迫漢武帝,還有宋仁宗連自己想娶的女人都娶不到一切都因為他的母親從中作梗。

    論語或孟子中的所有道理都是美好的,可是這種美好卻沒有刀子保護。論語告訴我們要做君子,可是如果不做君子,又能如何?

    所以,與其讀論語,孟子,三字經,弟子規這類東西,不如給他講歷史故事,好的,壞的,對的,錯的,開心的,悲傷的,快樂的,痛苦的。

    人間沒有那麼美好,但也沒有那麼墨暗。

    身為父母,要做的不是讓孩子成為一個赤身裸體的好人,而是應當讓他成為一個擁有鎧甲和鋼刀的好人。

  • 3 # 社會生活博覽

    6、7歲的孩子,可以讀誦《論語》《孟子》等國學經典了。

    孩子學國學不論年齡大小,有的家長從小就會讓孩子要學一些,比如先學習一些簡單的“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道德經”,古詩詞什麼的,當然,在孩子還不識字的時候,只是讓他們先聽一聽,再跟著讀一讀等一些最簡單的學習方法。這些都比較通俗易懂,3~4歲的孩子完全可以跟著學了,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學習能力是很強的。

    中國古典經典對孩子的潛移默化的薰陶是很長遠的,r所以對於一些經典的國學文化的濫觴,不要怕孩子被蠱惑,可以讓孩子當作文學作來品讀,當孩子多接觸了不同的文化思想後往往會會有所悟有所得,所以孩子在幼小時就領悟國學是不用擔心的。一般來說,孩子學習不同國學的年齡大致如下:

    1、半歲的孩子,就可以經常聽一些《論語》等經典的錄音,這樣當他們會開口說話的時候,往往就可以說出一睦經典的句子來了。

    2、孩子3歲的時候,可以經常引導他們讀誦一些經典的國學,如《弟子規》“三字經”“論語”等,但學習量不要太多,每天100字左右即可,並且要用愉悅的語氣來引導,也可以用CD不斷播放薰陶,這個時候孩子的吸收能力最強,聽力最好,往往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3、4-6歲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讀誦《千字文》、《老子》、《論語》等一些節奏感強,易記的國學經典了,為了幫孩子解決識字問題,可以先讓孩子讀《千字文》,之後再學習其他的。

    4、7-9的時候,可以讓學習《大學》、《孟子》、《莊子》、《中庸》等,對孩子的性情情操影響深遠,可以讓孩子在良好的土壤裡茁壯成長。

    5、讓孩子學習國學經典的年齡,最後在10歲之前,因為一般9歲或10歲之後,他們的心思就開始散了,思想的變化發展就複雜了,這時候就比較不容易引導了。國學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所起到的幫助真的很大,比如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行為、習慣等,可以讓孩子變得誠實、好學、尊師、積極、善良及責任感等,無論是做人、做事,還是學習,對孩子都有積極的督導作用。

  • 4 # 明貞

    欲以引導需真懂論語者予以指導,否則以訛傳訛害人不淺。比方善為完善圓滿無漏之意,非以身飼虎四歲讓梨等無奈及造作。儒家的精髓是自強不息圓德成道,不是矯柔造作如紅夢寶玉之郎情妾意。

    德即生存延續進而成道之正義有效途徑及知能,道即永生永恆,照金明懷古,道德可傳成。

  • 5 # 霍然開朗號

    6歲半的孩子是可以背誦四書經典的,但是,要把這些經典作一些白話處理,既讓他背誦原文,也要把譯文用兒童語言表述出來,只有這樣,孩子們對於內容的認知才會更加全面,對於背誦才會不牴觸;其實,《論語》和《孟子》的內容,完全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給孩子講解出來,裡面可以插入孔子周遊列國的故事,孔子與弟子對話,身教言教弟子的故事,以及孟母三遷的故事等等。這些故事會讓孩子們更加具象的瞭解內容背後的東西,更全面的體會文字的魅力。

  • 6 # 家有萌寶美潼

    給孩子多看一些傳統文化的書籍,比如《弟子規》可以給孩子看這些電視,推薦一款動畫片名字叫《中華弟子規》

    《老子》《孟子》的書籍,文章都可以,老子的道德經不錯,做成大事之前,先學會做人,都可以看,這是老祖宗的東西,為什麼不能看呢?

    “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本就是善良的,所謂的“惡”都是後天環境因素造成的,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孩子的內心比較的單純,純潔,好像一張白紙,你給她什麼教育,她的內心就會出現什麼色彩。

    做人要做到,互敬互愛,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弟妹,愛惜朋友,哪怕是陌生人也不要表現的那麼冷漠,因為,茫茫人海中,你怎麼確定他不會和你有任何交集呢?

    但是,有愛心是好事,在教育孩子有愛心的同時,要告訴孩子忠奸善惡,好人和壞人的定義,讓孩子學會用智慧去處理人際關係,用慧眼去識破這個社會的好與壞。

    中華傳統文化,真善美,是做人的道理,我不是一定要說學習西方文化不好,但是,都覺得西方文化好,那麼中華傳統文化誰來傳承呢?那麼多老祖宗留下的東西,都被人遺忘了,都去學習西方文化了。其實,有些時候覺得西方文化好的同時,外華人卻在學中國的老子,孟子,這說明什麼?說明中華傳統文化再外華人的眼裡,他還是有吸引力的,還是會值得學習的地方。

  • 7 # 丹心傳藥醫

    回答問題,不可以,理由是孩子還小,理解不了論語,孟子,高深的道德仁愛的含義,學好當今課件就可以,待到孩子成人後,他自己有了鑑賞能力時,再學不遲!

  • 8 # Yuki老師有聲繪本故事

    關於國學的問題,我很樂意與您探討一下。

    6歲的孩子是可以引導背論語和孟子的。我想您能有這樣的提問,證明你是一個對孩子有規劃的家長。並且規劃很細緻到背誦科目上。能選擇國學進行背誦,也證明您看到了國學的精華。

    孩子在早期教育的時候,讓他儘量多誦讀一些中國古代的經典是有很大好處的:

    1、可以激發提高孩子的記憶的能力;

    2、培養孩子對經典的興趣和熱情;

    3、培養孩子學習與自我學習的能力;

    4、薰陶孩子對中國文化的感情、並有助於個人品格的早期形成。

    當然,在孩子的理解能力和知識儲量並不是很好的時候,別說論語、老子,就連三字經、唐詩三百首等啟蒙讀物,孩子也領會不了其中主旨。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知識越來越豐富、理解能力越來越強,孩子腦海裡的經典會不斷被喚醒,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我想您也是看到了並且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這些進步而選擇背誦國學。

    就拿論語來舉個例子

    首先熟讀論語裡的名句,會增加孩子的表達能力。

    熟讀論語,可以在無意間培養孩子的社會公德意識----比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比如人不知而不慍,比如智者自知,仁者自愛。

    熟讀論語,可以塑造人文情懷,比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熟讀論語,可以讓孩子懂得敬畏,避免無知者無所謂的情況出現。

    其實論語乃至整個儒家學說,歸根結底,就是“君子學”。孩子小時候不理解,只是死記硬背,但是長大了,有了生活的經歷,心裡就會有所領悟,指導他的人生。

    並且反回來想,論語、孟子也就是古時候人們的教科書嘛,如果有這麼多可學的好處,何樂不為呢。相信一節的選擇吧。加油

  • 9 # 風乘教育夜話

    您想讓孩子背誦《論語》《孟子》,應該是想讓孩子學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這非常好。中國文化非常需要從小培養的。但是,需要把握好兩點,一是經典的選擇,二是適合的講解。

    說實話,對6歲的小孩子來說,《論語》和《孟子》都不適合。《論語》雖然簡短,但是不好懂,而且比較枯燥。6歲的孩子還處於幼兒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的特點是,對情感、生活、美有著很強的感受力,也適合於接觸富有情感、富有生活、有著美感的事物。所以這階段的孩子,需要玩,需要興趣引導,需要有生活,需要培養對萬事萬物的情感,孩子也是在這個時候,打下情感、生活、美的基礎的。哪怕是道德的教育,也是以情感為基礎的。

    《論語》和《孟子》顯然不符合這個特點。《論語》難懂,而且枯燥。雖然孔子是一個最講情感的人,《論語》裡最重要的仁和禮,背後也都是人心中美好的情感。但是《論語》太簡要,文字本身也並不優美,和今天有著巨大的時代隔閡。如果要讓孩子讀《論語》,需要家長或老師,有著強大的引導能力,能將孔子這個人和他的時代,用很通俗生動的方式,幫孩子還原出來,讓孩子能進入。這也要求孩子能有這樣的理解接受能力。6歲的孩子,還不具備。大一點了,小學中高年級了,便可以了。

    《孟子》好懂一些,裡面故事比較多。和《論語》的簡要相比,是完整的而且很生動文章了,讀起來也蠻有氣勢。但是《孟子》裡的文章,並不是6歲的孩子能懂的。6歲的孩子能懂的,只能是裡面一些寓言性質的小故事。而《孟子》真正的精華,自然不是這些寓言小故事。是背後的時代,是孟子這個人,是他的思想觀點和執著而艱難的人生,是我們在今天要怎樣學習孟子。這也需要大一些的孩子,才能理解的。6歲的孩子,理解不了這些。

    孩子不能理解,也難以覺得美,還要背誦,那就只是在完成任務了。《論語》短,還好背。裡面警句非常多,或許有些用,日後學習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也許能明白意思。《孟子》長,都是長文章。對文章來說,理解永遠是第一位。我們背文章,只是為了培養語感。背《孟子》,或許能培養一點古文的語感。《孟子》裡也確實有很多很優秀的古文。但這麼小,就去背,太難為孩子。而且估計大一點了,就會忘光。

    想學習中國傳統經典,有適合小孩子的經典讀物。回答裡也有人說了,這就是《千家詩》。《千家詩》本來就是古人選給小孩子讀的經典詩歌,以春夏秋冬的季節來編排,所收錄的詩絕對都是古詩中的經典。而且情感,生活,美,三者都具備了。今天人們想讓孩子學習傳統文化,習慣拿古代的蒙學讀物直接來學,比如《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其實,這些都不符合小孩子情感、生活、美的特點。拿這些給孩子學,是相當省力而且偷懶的一種辦法。也是今天很少有人能對少兒的傳統經典教育有研究有探索有創造的無奈之舉。

    孩子是被動的,你給他什麼他就得學什麼。我們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給孩子最合適,最能給他生命滋養的東西。中國傳統文化那麼豐富,沒有能給小孩子生命滋養的東西嗎?當然有,但需要我們去研究,去再創造,在傳統和現代,在古典文化和孩子之間架起一座橋樑。6歲的孩子,還是和他一起讀一讀《千家詩》吧,跟他講一講《千家詩》裡優美動人的故事。《三字經》《弟子規》不用讀。《論語》《孟子》大一點了,我們再讀。當然,也是需要講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道》拍的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