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貓眼看數碼
-
2 # 你居然得罪了方丈
好到爆炸,最重要一點就是你不會再被卡頓這件事困擾,進了坑就再也回不去了
至於上面寫的備份那些東西,這還不簡單,qq同步助手啊通訊錄簡訊全移過來了。現在那麼多雲盤,你還怕你的照片丟失?
對了,提醒你別買蘋果殘廢版16G的,最好就是每代中間那個容量,價效比高,因為蘋果的app比安卓大
-
3 # 風神水晶
我覺得自己還算客觀吧,說一下感受
1.在中國使用iOS的安全性確實比安卓要高,這點毋容置疑。原因是蘋果稽核非常嚴格。可以最大程度的限制流氓軟體(比如百度全家桶之類的)。但是也有缺點,比如安裝軟體不方便(不說破解軟體的事兒)。舉個最近的例子,我去日本旅遊,要下載雅虎日本開發的換乘軟體,安卓用google play解決。iOS要切換到日本區,還要繫結信用卡(我一看要繫結信用卡就放棄了)。最後只好用安卓查。當然總體來說這點上iOS優點大於缺點。
2.關於流暢性。在國內使用安卓,流暢性跟iOS沒法比。但是隨著安卓的進步,好不少,偶爾的卡頓都在可忍耐範圍內。
3.關於功能。請iOS使用者舉一個安卓無法實現的功能吧。這點安卓完勝。
4.作為一個開發者,iOS的限制太多,很多API沒有,搞起來很麻煩,舉個例子,錘子釋出會給訊飛做廣告那次,很多人去下載了訊飛,結果iOS使用者發現iPhone沒法使用訊飛的語音輸入。。。。好尷尬(現在已經能支援了)。
5.我說一下iOS沒有的功能,可能iOS根本不知道手機還能實現這些功能,他們一般都會選擇忍著,或者用別的方式。
檔案管理器。可以把下載的音樂,照片,文件,電影,放在手機裡,可以隨便選擇用哪個軟體開啟。比如看MKV格式用mxplayer,rm格式用暴風影音。我喜歡用QQ音樂下載歌曲,因為曲庫最全,但是我聽歌的時候喜歡用網易雲音樂。OTG。我出去旅遊,帶單反出門,但是相機照片跟手機傳輸照片不方便,但是我可以用OTG直接把讀卡器插上去,直接讀取SD卡的內容,相機裡的照片隨時可以發到朋友圈。iPhone使用者只能選擇帶電腦。返回鍵。雖然蘋果也有返回,但是效率真的不能比,特別是對plus使用者來說,單手返回的時候簡直是折磨。雙卡雙待。因為移動的號碼用了很多年,綁了很多服務,不能隨便換號。但是移動的流量實在太貴,又辦了個聯通卡,專門上網用。題主提到的自定義鈴聲啊,主題啊之類的問題。這個不用細說了,iPhone完敗。家庭NAS。因為有檔案管理器的存在,並且對影片的支援比較完善,可以用NAS下載電影,手機觀看,字幕也好載入。i隨著這幾年安卓的進步,iPhone的優勢已經基本消失殆盡了。iPhone的流暢性相對於現在基本很少卡頓的安卓來說已經可以忽略不計(千萬別拿低端機對比,OV使用者那種低配高價用一年開始卡的也不要出來說),安全性啦許可權問題啦這方面因為google play的缺失,確實是差點(政策原因,其實不能算在安卓頭上,但是確實是安卓需要面對的問題)。
最後就看個人愛好了,看誰的缺點你不能忍。對於我個人(一個程式設計師)來說沒有檔案管理器的手機堅決不能忍。
-
4 # 根本岸久
這麼多年沒有用過安卓 不知道現在中國產機是不是進步很大 應該還不錯吧 習慣用iPhone 就任由習慣
-
5 # 漢字的序順不影響讀閱
之前一直用安卓機,後來買了臺i7嘗試一下新的系統,iPhone的確是流暢,開啟軟體的速度很快,掃碼也很快,但是毫不誇張的可以用一個“瑜不掩瑕”來形容這臺手機。
1.系統封閉,把自己老手機的檔案拉到iPhone,很費力
2.軟體之間檔案不通用,我下載一個酷狗,一個網易雲,有些歌是隻有酷狗有的,但是在網易雲不能聽,沒有檔案管理器
3.WiFi問題,不知道為什麼,感覺iPhone的WiFi特別難連線上,息屏後還會自動斷開
4.小外掛很少,雖然簡潔,但是不方便,有nfc居然不能充羊城通~
5.耗電比較快,特別是玩遊戲
6.操作不方便,側滑返回上一層經常劃不到的情況
7.最在意的指紋識別問題,速度相比中國產機慢很多,而且稍微有一點油,一點水都不行,要擦乾淨才行
8.螢幕很容易劃花,之前裸奔2星期,螢幕2條大劃痕,現在貼膜了
9.沒耳機介面,充電聽歌不方便
10.螢幕畫素太低了,之前用2k的三星A屏,剛用i7的時候,感覺滿螢幕都是畫素點,現在用久了就習慣點了
-
6 # Tonycx59
除了有些外掛用不了,許可權比較多,都是不錯的,體驗都非常好,印象深的還是蘋果音效卡,唱歌效果特別的好,續航,一般般吧,正常使用也得一天兩充,手感還行,還有就是買東西費勁,不像安卓直接微信支付,再就是訊息通知,有點不習慣,總的來說蘋果手機還是非常喜歡的,系統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但是我不用,唉,如果能改善雙卡雙待,快充就完美了,當然蘋果快充路比較長,它的充電介面受限制。以上純手工,希望採納
-
7 # 仁愛醫院精神科賈主任
終於有發言權了。本人手機發燒友。ios從4s開始到7,安卓用過中國產,親兒子345,魅族pro6。
先說說iOS的缺點
1,iOS其實換個角度想想,不越獄的情況下只能在AppStore裡下載軟體難道不是一個很大的缺點嗎?根本不方便好嗎!
2,iOS沒有雙卡,臥槽我好歹也是成年人,一張商務卡一張家庭卡不是很正常呢嗎。這難道不是iOS一個很大的缺點嗎?
3,自由度著實不高,雖然現在因為年紀問題,不太倒騰手機,可我仍然希望手機上可自定義的東西多一點,這iOS無法滿足我。
4,充電也很捉急好嗎,現在至少一天兩充我說你能不能充快點,現在安卓都快充了,蘋果你能不能走點心。
5,一些細節,比如返回,每次要返回都要在左上角點,真的不方便。這種不方便的細節真的挺多,一時間想不起來太多,但真的有很多,只是因為他是蘋果,反人類的設計就被說成是有品牌個性,不迎合,。難道用起來不舒服我還要舔臭腳嗎?
6,bug也真的不算少。以前我忘了,但從ios8.x開始,真的是每個版本都有一些小問題,毛病不大,總覺得膈應。
接下來說說優點
1,流暢,不卡機。這個倒是真的很優秀,不管是因為什麼封閉也好,不開源也好,反正我用著的確流暢。
接下來我要為安卓洗地
1,真的不卡,真的不卡,真的不卡。安卓卡這對我來說是安卓4.0之前的事,4.0以後真的就很好,並且越來越好,越來越流暢,蘋果在這方面,實在是沒什麼優勢。
2,能滿足現在我的所有需求,這一條就夠了。
所以我現在選擇安卓。並且不打算繼續入坑蘋果。
-
8 # Julian我自己
現在全民電子商務時代。
我碰到過以下安卓手機發生的事情。
有一次坐uber,下車的時候。那哥們手機宕機,強制重啟還是宕機,應該是需要刷機去了。喂喂喂,你刷完機我是不是賬單論千了?
昨天,在飯店裡吃飯。老闆在和餓了麼小哥和客戶爭執。客戶反覆說我已經取消訂單了。餓了麼小哥說四十分鐘不接單我要罰款,老闆說我手機上沒有接到申請。後來我和他說,你把app強退出去再進來。一下子進來好多資訊。
我一直勸告很多人,如果你的手機是你的生產力工具,請一定要用iPhone。這是投資。別因為省這幾千元錢遭到更大的損失。
-
9 # 等你來等我
我就從小米轉到水果7P的,我保留了小米手機因為照片懶得轉,因為小米有云服務,而且這個軟體iOS上也有,所以轉移通訊錄就方便了。
最重要的通訊錄轉移有了完美解決方案,但是app就只有重新下了。一開始用Appstore感覺它很不友好,還好7P有指紋,不過每下一個軟體就要識別一次,軟體一旦下好了,iPhone用著也就自然了,也就是每個軟體都要重新登入賬號。
然後就是去設定裡搞通知管理,網路限制,後臺重新整理等等。這些都搞好了之後,基本上用著也就順了,平時也沒啥需要設定的東西,app基本不會因為本身體積(快取和資料之類的)增大而變卡。
總的來說,蘋果一開始用著是比較不友好的,但是前期設定做好了之後,用著就省心了。反正我現在用著感覺比我的小米Note頂配和小米5以及小米Note2舒服,因為小米的這些手機,有時候我開啟X寶app會卡死……但是水果開app都是很順暢,我還沒遇到過卡頓。
-
10 # 極果網
其實極果君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多年的重度安卓使用者使用 iOS 系統最大的感覺應該是被禁錮。畢竟蘋果系統是個相對限制較多的系統,開放性遠遠沒有安卓好。可一旦你用久了就會發現,蘋果手機很好用。也正是它的這種封閉性讓手機不再慢吞吞的,安卓有自己的優勢,蘋果也有自己的優勢。這個真不能說誰好用誰不好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
11 # 我獨醒10
截止目前手機還是打電話居多,所以我覺得最主要的問題,是iPhone沒有快捷撥號功能,像類似於安卓機的T9撥號,就算是類似的APP,功能過於不完善。我訪問了很多iPhone使用者,大部分都是下拉搜尋和siri太out了。
使用iPhone的使用者你們呢?
-
12 # 夢航數碼
安卓轉蘋果是個什麼體驗?
本人之前就是安卓的玩機達人,前段時間也恰好換了臺蘋果手機,感覺區別還是挺大的!
總體來說有點“又愛又恨”吧。
1.就是資料備份問題。
安卓和蘋果的資料不相通,所以剛開始還是挺麻煩的,電話之類只能一個個錄入,音樂影片靠雲同步。
2.遊戲、續航
大多數遊戲安卓蘋果賬號都不能通用,要打遊戲的話只能重新開始,這對遊戲黨來說也是很扎心的。還有就是續航,相對大多數安卓手機來說,電池都有3500+但蘋果手機最多有也才2800左右(p版),沒p的更少,只有不到2千,要是重度遊戲的話一天起碼得兩至三充,出門帶個充電寶也是必須的。
3.系統穩定性、流暢度
相對安卓來說,蘋果的系統穩定性和流暢度好不少。而且不用清理後臺,不用經常重啟也能保持系統的流暢度。不亂更新系統一兩年也能保持流暢。但安卓如果後臺多了,或者太久沒重啟,運存佔用大了就會卡。
4.不能像安卓一樣玩機。
5.配件比安卓貴
不知道為什麼,蘋果的配件一般來說都比普通安卓貴上個十塊錢左右(例如資料線,手機殼,鋼化膜等等),原裝耳機一百五,轉接頭六七十等等。是看買蘋果的人“人傻錢多”呢?還是物有所值呢?具體也不清楚。
-
13 # 科技大話
就好像身處在太平洋(代表安卓)和大西洋(代表iOS)的交界處。都是水,顏色就是不一樣。船(使用者體驗)在兩邊的感覺也不一樣↓
2.還有一些人說安卓和蘋果之間資料遷移難,於是我索性就不遷移資料了,啥資料照片也就不要了……這也是一個體驗,資料遷移比較麻煩。
3.打遊戲,看電影,聽音樂什麼的體驗都非常良好,尤其是打遊戲流暢度是我那臺安卓機不能比擬的,打王者開高幀率什麼的完全沒有壓力。遊戲體驗比安卓好些,打起來非常舒服,簡直不要太爽
4.蘋果流暢度好,雖然手上的這臺安卓機也很不錯,但是始終覺得安卓系統的流暢度還稍微遜色於iOS系統,日常使用者體驗較好
7.自由度低,沒有主題,沒有個性化字型……
有這次蘋果手機的體驗之後,怎麼說呢,真正用慣了安卓機的人轉蘋果機是有不習慣的,對於一些應用和系統較陌生,沒有像中國產廠商經過本土化的安卓系統(公交卡……)那麼接地氣,不過還好。慢慢習慣了就行。
-
14 # 金大毛
我現在左手iPhone7,右手榮耀V9,算是有發言權了。
榮耀V9用了一年多,說沒有卡頓是不可能的,但是很久才會卡一次,卡的時候清理下後臺就流暢了,比iPhone7差不到哪裡去。
至於iPhone就不一樣了,iPhone的軟體質量很高,只要登入了貼吧,再點個人中心也無需重新登入。
唯一的遺憾就是,iPhone充值什麼的都比安卓貴好多,所以我每次需要充值都是去淘寶或者安卓充值的
至於說蘋果的體驗,我這個人比較喜歡研究電子產品,所以我雖然是第一次用iPhone,但還是很快就適應了,有的朋友比我用iPhone更早,卻還要請教我怎麼用呢
至於你自己是什麼樣的性格,對iPhone有什麼樣的體驗,還得你自己親自上手才能知道了
-
15 # AI研究所
其它回答在效能方面說的已經很多了,這裡從安全形度來說一說。
相比於安卓手機,iOS的封閉式系統使得蘋果可以更方便管理使用者的隱私。
為什麼開放和封閉系統有區別?先從裝置識別碼說起:
它們中的幾個代表,是:IMEI,即國際移動裝置識別碼,也就是常說的手機序列號,透過這個可以定位唯一的這臺裝置;mac地址,即區域網地址,包含了wifi 和藍芽的地址,用它可以獲取你的位置。無論安卓還是iOS,都少不了以上幾位。
除此之外,iOS系統還有UDID和openUDID,相當於手機的唯一認證標誌,以及第三方應用對手機使用者的標識。都有著身份證的意義。
這些識別碼在開放的系統如安卓中,就會很容易被洩露,iOS則直接禁止這些標識的獲取權,並安排了IDFA、IDFV兩種標識作為對企業的折中方案。前者供廣告商標記追蹤使用者,使用者也能在設定中關閉與重置;後者供開發商分析使用者在應用內的行為,解除安裝APP會重置。
而安卓是從6.0版本開始,加入對應的許可權管理系統,但許可權還是有其不便的。
首先每次安裝一個應用,就會在要求開啟的一系列許可權:
然後,很多人又因為“許可權又多又亂,看不懂的誰管啊,急著裝了用呢!”就匆匆點了允許。
於是,在你忽視的某個許可權中,可能就埋下了洩密隱私的套——
讀取手機狀態和身份:洩露手機號和手機後臺ID;
錄音:洩露電話或語音聊天資訊;
大致位置:洩露個人所在地
……
更令人頭痛的是,有的許可權如果不允許,應用又無法執行,這就讓每次使用應用時都有種“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感覺。
相比之下,蘋果就會輕鬆許多,統一從APP下載,把所有的隱私問題都提前卡住了。
如果真要說有隱患,那就是iCloud。
還記得“橘子哥”嗎。這位來自中國廣東的哥們,買了一臺二手iPhone,並用它拍攝了一系列照片,包括數張自己和橘子樹的合影。
接著,高能來了。遠在大洋彼岸,這臺iPhone的原主人(失主)馬特,發現自己新買的iPhone相簿中莫名出現了一堆來自東方的神秘男性照片……
其實,不僅橘子哥的照片可以被馬特看到,馬特的一些特定資訊也能與橘子哥的手機同步。這背後,就是蘋果手機的iCloud所蘊含的風險。
對於初次使用蘋果裝置(非二手)的使用者,都會要求註冊一個Apple ID,這個賬號可以讓你登入蘋果官網、App Store、iTunes等,並使用下載應用、音樂、影片等服務。同時與這個賬號一起生成的,是你的iCloud。
iCloud其實就是你的專屬蘋果雲盤,可以自動同步你的照片、備忘錄、聯絡人等。當你更換iPhone或iPad後,在有網路的情況下就無需資料線和電腦即可完成原裝置資料的同步匯入。
看到這裡,很多人應該發現為什麼有問題了:
如果我的手機掉了/被偷了,如果我的賬號沒登出,那我新老手機上的照片、聯絡人等有一點變化,那個誰不都是可以看到嗎?如果我的賬號被盜了我又不知道,那我不就一直被人給監視了嗎?不過,在知道這個問題後,部分人(比如我)出於保險心理可以選擇關閉了iCloud的自動同步功能。同時現在蘋果已經增加了安全密保,遠端解綁裝置以及登出、格式化等多種補救措施,所以整體上iCloud的問題只要注意即可。
-
16 # 清宵kj
我既是iOS使用者,也是安卓使用者。日常使用iOS,玩遊戲安卓。總的來說,我還是比較偏向iOS的系統風格,簡約不花哨,APP不會在後臺隨意獲取許可權,且系統本身也沒有一堆用不到但又無法解除安裝的APP,同時系統也能對APP進行限制,不會總是收到一些亂七八糟的APP推送,強大的生態驅使應用開發商能更好的適配系統,過渡動畫流暢不生硬的同時也久用不卡,以及apple各個裝置之間的無縫銜接。我既不喜歡那些不實用的所謂黑科技(指關節截圖,隔空攢拳截圖,螢幕發生,虛擬音量鍵等),也不喜歡華而不實的曲面屏。iPhone用起來足夠讓我省心,所以即便iPhone訊號不夠優秀,充電速度也不夠快,我也都能夠接受。而安卓儘管這幾年突飛猛進,但系統體驗和最佳化上永遠都是治標不治本,自帶UI圖示和第三方永遠不協調,不給許可權APP就立馬歇菜,不管你怎麼遮蔽,通知欄總是能給你推送一些亂七八糟的通知,或系統或APP本身。繁瑣雜亂的系統和APP,使我日常使用過程中無法對安卓產生好感。但是玩遊戲麼,安卓對於第三方外設配件有更好的相容性,遊戲模式對遊戲的體驗最佳化也更能使人沉浸,遊戲高耗電過程中快充能加速回血等等,這些也都是iOS比不了的。所以安卓轉蘋果的體驗,主要還是看你的錢包是否足夠鼓,你又是否對安卓那些五花八門功能時刻保持新鮮感,如果你買手機僅僅只是為了用著方便省心,那蘋果無敵的生態,絕對是首選。
前天剛入手一隻iPhone7,平心而論,手感和流暢度的確槓槓的,但是當我想設定自定義鈴聲的時候,問題來了 設定自己喜歡的鈴聲要經過,選擇,切割,轉換,改字尾,新增,同步等繁雜的步序……做完這些的我感覺很崩潰。
回覆列表
安卓轉蘋果首先遇到的就是一個資料匯入的問題,雖然蘋果iOS系統可以匯入安卓手機的聯絡人、簡訊、照片、影片等使用者資訊,但是手機鈴聲和簡訊鈴聲是無法自動遷移的,有時候需要藉助第三方軟體才能繼續使用安卓手機的自定義鈴聲,設定起來比較複雜。
另外蘋果手機不支援儲存卡擴充套件,所以安卓手機如果使用了大容量的擴充套件卡,同時蘋果手機的記憶體空間又不夠的話,就必須捨棄一部分資料了。安卓手機上128GB的儲存卡也就不到三百塊錢,128GB的iPhone 7卻足足比32GB的貴了1600塊錢,這個差價足夠買5張128GB儲存卡了。雖然蘋果也提供了iCloud的方式用來擴充套件空間,但是國內訪問iCloud的速度很慢,而且這項服務是收費的。最坑爹的是,如果超過180天不訪問iCloud,你儲存在空間中的資料就會被清除。
蘋果手機不支援雙卡雙待,所以如果你是雙卡使用者,在換了蘋果之後千萬不要把舊手機扔了,因為你仍然會繼續使用到它。
大部分安卓手機都有呼吸燈來提示未讀資訊,但是蘋果iPhone從來沒有這個功能。
很多中國產安卓手機的充電時間都在90分鐘之內,但是蘋果手機只能慢充,從沒有電到100%需要2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因此你需要更多的耐心。
蘋果手機使用的都是Lighting介面的資料線,所以過去安卓手機的資料線無法繼續使用了,但是充電器是通用的,可以繼續服役下去。
iPhone 6s及以上的蘋果手機雖然支援NFC,但是隻能用於ApplePay在少數雲閃付的POS機上使用,無法用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蘋果手機不具備紅外遙控功能,也沒有收音機。
如果你從OPPO、vivo等品牌的手機換到最新的iPhone 7系列,會發現手機上沒有耳機孔。過去高價入手的發燒級耳機需要透過轉接線才能繼續使用。
除了《爐石傳說》等極少數的手遊之外,大部分手遊的iOS和安卓系統使用者資料無法共通,也就是說你在安卓手機上辛辛苦苦練到100級的手遊帳號,到了iOS平臺需要從零開始。
由於iOS系統和Mac系統都是蘋果的,所以你同時使用iPhone、iPad、MacBook三件套的話,會發現通訊錄可以在三臺裝置上共通,甚至可以用Macbook接打電話。
雖然AppStore中的應用和遊戲很多都要收費,但是內容比安卓應用市場豐富得多,你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內容,包括書籍、音樂、電影甚至電視劇。
大多數應用和遊戲都會專門針對蘋果手機最佳化,AppStore中下載的軟體不會有相容性問題。
不過AppStore偶爾抽風,一週內總有一天會出現無法訪問的情況,而且應用和遊戲的下載速度也不如安卓應用市場。
iOS系統有統一的訊息推送機制,應用軟體不會佔用記憶體和系統後臺資源,因此iOS比安卓更加省電。
iOS系統不會胡亂推送廣告。
蘋果手機的網路頻段非常豐富,即使出國也可以直接使用當地的手機卡。安卓手機中只有極少數能夠做到這一點。
iPhone 7系列支援IP6/7級別的防水,但是進水不保修。只有三星、索尼少數安卓手機支援高級別的防水,同樣進水不保修。
最後,由於蘋果一年只出一兩款手機,所以相關的配件非常豐富,無論是貼膜還是手機殼,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買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