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成都人在大阪

    南韓和日本真沒有關係,我建議你可以去了解下日本首相安倍和美國特朗普的關係 嘿嘿!!

    看圖吧

    本人是居住在大阪的留學生

  • 2 # 興海亭

    都是美國的“盟國”,唯美國的馬首是瞻,日本明顯一些,公開接受美國“保護”,南韓名義上正常國家但是和美國有抗美援朝時期簽訂的軍事同盟條約。從這個角度講他們是“哥倆好”。但是,他們之間又是有厲害衝突的。首先二戰期間,日本是侵略者,南韓是被侵略的受害者,所以中國舉行慶祝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時,南韓總統朴槿惠親自出席,而且在聯合國為慰安婦申請“受害者追悼日”。實際上,日韓矛盾要追溯到清朝末年,當時北韓半島的李氏王朝本來是接受大清帝國保護,清朝有軍隊駐守半島,袁世凱曾任“監國大臣”,幫助北韓兩次趕走日本侵略軍。後來日本發生明治維新,出兵打敗清軍,北韓不得不接受日本的“保護”,實際上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侵略中國,北韓半島人民必須出錢出糧出人,還被迫強徵“慰安婦”。所以南韓百姓又是痛恨日本侵略者的。日本和南韓就是這麼個關係吧。

  • 3 # 63350106375

    謝邀!如何評論日本和韓國的關係?日本和韓國是一種非穩定因素的玄浮關係,受領導層面的各種影響,韓國時有依附美國的過激行為,國內造成不安全變遷。但是日韓兩國都受到美國的遏制,所以就日韓關係的本質而言,日韓沒有過大利害關係的衝突,各走各的路,利害相加都是易反易復暫時的情緒極端。

  • 4 # 冬星

    1."南北韓"人は、「本來自分が世界の中でいるべき地位やあるべき姿」と「現実の弱々しい"南北韓"」との間の埋めがたいギャップに苦しんでいるのですね。世界は"南北韓"なんか見ていません。東アジアでは、一に中國、二に日本。世界中の人々の眼中に入っていないので、自尊心だけは一人前の"南北韓"人は「こんなはずはない」と感じ、文化を盜むなどの奇行を働くのでしょう。 "南北韓"人為“本來自己應該在世界上的地位”和“現實的弱小的"南北韓"”之間的差距而痛苦。世界根本沒有看到"南北韓"。在東亞,第一是中國,第二是日本。由於"南北韓"根本沒有進入全世界人的眼中,單純由於自尊心,自認為了不起的"南北韓"人認為“這是不正常的”,於是開始作出了盜竊文化的令人稱奇的行為。

    2.國家経済の総合力はたった數社の大企業だけでは計れません。"南北韓"経済はホントに脆い。日本人でさえグローバル経済の中で生き殘ることに必死なのに、サムスンや(弱小)現代自動車ごときをもって、"南北韓"経済を強いと信じ込む馬鹿"南北韓"人は何もわかっていないようですね。現在深刻化している不動產と株のバブルにはくれぐれも気をつけて下さい。 國家經濟的綜合力量只不過就那麼幾家大公司。"南北韓"經濟實際上非常脆弱。連日本人都為了在全球化經濟中生存而拼命奮鬥,但是隻有三星和(弱小的)現代汽車,就認為"南北韓"經濟很強大的傻瓜"南北韓"人什麼都不懂。希望"南北韓"人能對日益嚴重的不動產和股票泡沫加以注意。

    3.確かに日本から見て経済力?軍事力の強大な中國っていう國は脅威であり、重要な存在だよ。アメリカ?ロシア?EUにとっても中國は大切。中國やインドはもう世界経済に不可欠な存在だから。中國経済には成長し続けてもらわないと世界中が困る。でも、"南北韓"は。。。。あまりに影響力がないから、正直、地球上から消えてもみんな2、3日で忘れるかも(笑)。 確實,從日本來看,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都很強大的中國是一個威脅,是一個重要的存在。對美國、俄羅斯、歐盟來說,中國也非常重要。中國和印度是世界經濟不可或缺的存在。如果中國經濟不持續增長,全世界都會受損。但是,"南北韓"······由於沒什麼影響,即使從地球上消失,兩三天也就被人們忘記了(笑)。

    4.在日の方?サムスンのことを言ってらっしゃるのでしょうか?確かサムスンの営業利益は日本の主要電機メーカーの営業利益の合計よりも上だったんじゃないのかな。「sony」や「toshiba」は、「そのうち追い越される」のではなく、「すでに追い越されている」のです。でも、サムスン製品ってほとんどすべて日本製の部品でできていますよね。 是在日本的"南北韓"人吧?又拿三星說事。確實三星的營業利潤超過了日本主要電機廠家營業利潤的綜合。索尼和東芝已經不是要被超過,而是已經被超過了。但是,三星的產品可幾乎都是用的日本產的零件喲。

    5."南北韓"は全ての文化、民族の起源である。 國王もイエス?キリストもマラドーナもかつては"南北韓"人である。 中國は元を正せば"南北韓"人の領土であり、中國には楽浪郡が設定されて?いた。 "南北韓"人はベトナムに派兵し治安維持に勵む平和な民族でもある。 こんな事を書く日本人はいないよ。

    書くのは恥知らずの北韓人だけ。

  • 5 # 明天的歷史

    謝謝朋友信任。國家之間的關係,我覺得好像與人們之間的關係類似。日韓之間的關係基本就是鄰居之間那樣的情況。關鍵是歷史上有被欺負的隔閡,有美國共同的盟友。這樣的關係就錯綜複雜了。對外,共同利益決定了他們的態度。而牽扯到他們國家之間的利益時,歷史加上現實的考量,就讓美國盟主有點不舒服了。可以這樣說吧,關係微妙,遠近結合,打拉同時糾結著。不知道這樣理解是否妥當。只是朋友之間的聊天吧

  • 6 # l湖湘客

    韓日由於歷史原因,本應是世仇,卻在美國的高壓下,成為貌合神離的夥伴。就如一對捆綁成親的夫妻終日同床異夢。但有一點共同之處便是反華,反俄,反朝,也正因為如此,才與美國結成盟友關係。

    歷史上日本多次入侵北韓半島,近代,日本對北韓半島的殖民奴役,使半島人民對日本恨之入骨。特別是二戰期間的慰安婦問題,永遠是半島人民心中的痛。更何況有領土糾紛,南韓稱獨島日本稱竹島的領土至今沒有得到確認和解決。朝韓日都宣稱擁有主權。試想韓日會成為真正的戰略伙伴和盟友嗎?

    可以說,目前美國尚能掌控局勢,一旦美國衰敗下去,韓日聯盟會瞬間土崩瓦解直至大打出手。

  • 7 # 石軒木屋7

    韓日有共同利益。

    日本二戰後,戰敗,在美國主導下,制定和平憲法。廢除了軍隊,盡留自衛隊,由美國駐軍,全面控制日本。

    南韓在朝韓戰爭後,美國軍隊就沒有離開,南韓軍事指揮權都美國主導。

    韓日在美國領導下,在亞洲有共同對手,共同戰略利益,經常在美國帶領下,組織聯合軍事演習,以應對共同敵人,捍衛共同利益,韓日,在這點上有共同利益。

    韓日間有矛盾。

    歷史原因,日本曾經侵略南韓,是南韓人心中永久的痛。侵略問題,“慰安婦”問題,日本由於拒不承認道歉,讓南韓民眾很受傷。特朗普這次出訪南韓,文在寅專門安排特朗普會見,曾經“慰安婦”受害者催銀珠。讓日本民眾,媒體很不爽。雖然安培就慰安婦問題專門和南韓玩了個協議,賠了點錢,但日本侵略這個事,是南韓人心中摸不去悲傷憤怒。

    南韓和日本,因“獨島”等有領土爭議,特朗普這次出訪,南韓專門安排一道菜“獨島蝦”,以表示對獨島佔有。

    在對中,俄,等關係上,日韓也有分歧,日本和俄羅斯有“北方四島”領土糾紛,關係一直緊張,南韓和俄羅斯關係相對融洽。包括這次南韓明確拒絕,日美韓三國軍事演習,就是不想刺激俄羅斯等。

    日韓之間即有矛盾,也有共同利益。

  • 8 # 蕁ing

    1、抗美援朝時期,日本跟著美國侵略中國,那時中國的時代特徵是抗日扶興中華民族,而受害者南韓與日本關係是緊張的。

    2、隨著中國的復興與強大,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多國實施邊交合作,進入和平年代,日本與南韓關係緩和,但沒有什麼進一步發展。

    3、現在中國是社會新時代,很多國家對中國迅猛的發展感到驚訝,當然也有恐懼,但中國一直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日本與南韓關係應當有所進一步發展,但是日本領導人政策與其社會性質,而阻斷這和交的機會。

    4、政治學中:國家的根本利益是國家關係的決定因素,時代潮流與領導人政策是國家關係的重要因素。

    所以日本、南韓的關係如何,與國家利益、時代潮流、領導人政策有關。

  • 9 # Destiny71454990

    日韓屬於打著嘴仗,但是依舊存在著高強度貿易合作的交流了的呢。

    日韓這些年包括中國在內都搞明白了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日本需要南韓的科技技術支援,南韓也需要日本的製造裝置支援。

    至於說日韓有什麼絕對的仇恨,這玩意就可以這麼說,仇恨再大也大不過歐洲人民群眾亂成一鍋粥的二戰,任何戰爭充其量二十年化敵為友,日韓現在對於戰爭的恩怨其實就是那麼一回事了的呢,北韓戰爭幾年就乾沒了幾百萬南北北韓人,對於日本不過是那麼一回事(○`ε´○)。

  • 10 # 大飛的日常生活記

    日本與南韓是天生的宿敵,並非是近代才造成了,而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兩國關係不好,主要是歷史原因與地緣政治造成。

    第一,歷史上日本不止一次入侵北韓半島(雖然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給北韓半島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傷害;

    第二,獨島等領土問題;

    第三,美國的介入與干涉。

    日本從還被稱作“倭奴”的時候就一直不安分,一直不甘心偏居在島嶼之上,妄圖對亞洲大陸進行染指,甚至近代妄想移民成為真正的“大陸國家”,而距離日本最近的北韓半島就首當其衝。

    從古至今,日本多次入侵百濟、入侵北韓王朝等,攻入其王京宮殿,明朝時代,整個北韓半島幾乎被夷為平地。近代北韓半島又淪為日本殖民地數十年,給北韓半島居民造成了巨大損害,同時,日本又偏偏敢做不敢認,讓南韓在內很多國家非常鄙視。

    甚至,著名的“三八線”就是當年日本與沙俄為了劃分勢力範圍而首次劃定的。

    如今,日本與南韓在領土問題上也是一直齟齬不斷。尤其是著名的獨島問題,兩國紛擾不休。日本強勢,但南韓也是不依不饒,死守著獨島毫不鬆口。

    而地緣政治的因素影響也非常重要,畢竟日本、南韓乃至整個東亞實力都不可小覷,一旦化解恩怨連成一體,對於美國的霸權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很多關鍵時候,又會出現變數。

  • 11 # 優質影片剪輯師

    關於日本人的起源,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20世紀70年代末,日本學者鳥越憲三郎提出“日本人的發源地在雲南”的假說。還有日本先祖為徐福和北韓人等各種版本,各種說法不斷崛起各自據理,使人眼花繚亂但又無法證實,相信隨著時代的發展會盡早被證實;說南韓人的祖先是湖北。笫一種說法,南韓先祖來自楚國,據歷史學家考證,當年的確有一分支楚國王室成員被秦始皇趕到南韓去了。南韓人估計有很多是楚國的後裔。眾所周知,湖北省是古代楚國的核心地區。笫二種說法宋元戰爭的影響,蒙古滅宋將大量湖廣地區的戰俘屠殺或流放,其中包括流放到元朝的徵東行省,也就是當時的高麗國(現在的北韓和南韓)。

  • 12 # 老文110

    日本與南韓的關係;/,從地理位置上是隔海相望,一衣帶水.人員,經貿,交流學習往來十分頻繁..2,從文化上日本與南韓是傳承了中華儒家文化,因此都是十分優秀的民族.吃苦耐勞,勇於創新.甲午戰爭以前,南韓一直都是中國的番屬國.南韓國王就位前,必須到宗主國中國報到,申請.從中國皇帝哪裡取得封號,金印.然後回南韓舉辦國王的就職典禮,他才能成為合法國王.得到本邦人民的承認.才能行使國王的權利.因此,它就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甲午戰爭後,中國敗於日本.南韓被日本吞併,直至二戰結束.一百年來.南韓被日本經濟上殘酷壓榨.政治上歷屆南韓國王被軟禁於曰本,當作人質,而真正統治南韓的是太上皇日本人.文化上,曰本迫使南韓人學習了一百年的曰語,南韓人幾乎就變成了曰本人了.天下再也沒有比南韓人更慘痛的了.一百年的亡國奴生活.使南韓人對日本人那是恨到骨子裡的.而日本這個國家.很有特色.十分善於學習中國.消化吸收後變後變成了自己的財富,更加合理實用.真是教會徒弟,餓死師父.可以說是日本足足喝了中國一百年的鮮血,而養肥了自己.3,隨著冷戰的到來.在美華人的支援扶持下.南韓與日本在經濟上快速崛起,特別是日本.至今都在世界上相當多的領域一直保持領先地位.然而,由於日本在韓犯下的罪行太刻骨銘心.眼面前的島嶼爭端.慰安婦問題.南韓對曰本是才下眉頭,又上心頭,有看法,沒辦法,無可奈何花落去.雖然同在一個屋沿下.卻經常是矛盾不斷,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肯定是永旡終期了.如果沒有美國看管著,兩國肯定是你死我活的打了多少戰爭了.經過多年各方面交往,又形成了互相依存的局面.這就是目前日本與南韓的關係.

  • 13 # 凡

    有句話叫:“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也許現在韓日因為慰安婦的問題關係不好,但是也不排除以後因為共同的利益問題,關係變好。

  • 14 # 流星聊扶桑

    日本和南韓有點兒像一對兒冤家,歷史上就有不少恩恩怨怨,南韓(廣義上應是北韓半島)不少人認為作為中華文明的傳承者,北韓半島將先進的大陸文化傳到了日本,有一種文化優越感(一部分南韓學者認為日本最早的天皇就是北韓人)。在“北韓通訊使”的作用上,日韓兩國也各有說辭。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將北韓半島作為對外擴張的重要目標(比如說徵韓論),雙方的勢力對比也明顯傾向於日本,甲午戰爭的初期階段實際上也包含著清朝和日本爭奪北韓的因素,清朝戰敗,日本將中國“趕出了”北韓。北韓別無他法,“引狼入室”試圖用俄羅斯來制衡日本,於是又爆發了日俄戰爭。日本險勝後,北韓徹底落入日本之手,也就必然走向了亡國之路。1910年,日韓簽訂條約,日本正式吞併北韓。在隨後對北韓半島的統治中,日本可謂想盡辦法要從文化上根除北韓的歷史(比如北韓人改姓、在半島埋鐵樁斷北韓民族的脈)。

    二戰後,半島重獲獨立,但卻被冷戰和北韓戰爭一分為二,而日本卻因為“北韓特需”(美國將日本作為北韓戰爭的後期基地)刺激了經濟復甦。隨後,在美國的壓力下,日韓建交併解決了賠償問題(南韓並不樂意),此後日本向南韓提供了大量的政府開發援助(ODA),客觀上幫助南韓發展了經濟。在朝核問題上,美國也多向南韓施壓,要求日韓進行軍事合作。同時,歷史認識問題上雙方糾紛不斷,最近雙方關係將至冰點的重要原因就是南韓在慰安婦問題上不再遵守雙方曾經簽過的協議試圖推倒重來。因此,雙方很難說是敵是友,歷史恩怨和現實需求交雜在一起,國家利益和民族感情也難以割捨。

  • 15 # 李建秋的世界

    很不好,非常不好。

    日本人對南韓人有種族歧視,歧視程度甚於對華人歧視。

    南韓和日本關係能惡劣到什麼程度了?再舉個例子,武藤正敏,是日本前駐韓大使,按道理說作為一個國家的駐外大使,是用來調和與駐紮國之間的矛盾的,而這位武藤正敏回國就寫了一本書:

    這本書的意思是《幸虧我不是南韓人》,連續幾周都佔據著日本亞馬遜外交·國際關係類書籍的銷量第一位,可見日本人對南韓人的那種歧視幾乎到骨子裡面了。

    如果說中日關係已經差到沒有再差的了,在日本最大的論壇2CH到處都是歧視性話語,但是有一點日本人自己也是承認的:中國是日本的文化養母,日本文化大量受著古代中國文化的薰陶,這一點無論是日本左翼還是日本右翼都承認的,但是對於南韓則沒有那麼好脾氣,基本上是無休止的謾罵。

    自甲午中日戰爭起到1945年日本戰敗,這期間日本發起過一場運動用來說服南韓人,他們認為日本人和南韓人屬於一個祖先,用來軟化南韓的民族主義情緒,稱呼為“日鮮同祖論”,這是當年的宣傳

    然而實際上沒什麼用,南韓民族主義反抗極其強烈,在中國東北抗聯有大量的北韓族同志很多都是從北韓半島來的,在同化企圖失敗後,日本人變得絕望並採取暴力措施,進一步加強了南韓人抵抗日本帝國主義和爭取獨立的決心。

    除了歷史問題以外,還有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在日本的南韓人很多是暴力團伙。尤其是所謂的彈子房,所謂的彈子房,其實就是賭博用的,很多是在日南韓人經營的,山口組盤踞的兵庫大阪京都,有一半的在日南韓人。

    這些人是哪來的?實際上當年日本吞併北韓半島後,南北北韓的人不少移民到日本,既然是已經吞併了,那當然算成一華人,但是1945年大日本帝國已經土崩瓦解了,這些人怎麼辦?就成了這個

    這部分人由於暴力問題經常上日本新聞的版面,加上歷史的仇恨,導致韓日兩國迄今為止關係依然很差。

  • 16 # 樹大才能招風

    矛盾利益並存,相互傷害又相互依賴,政治外交冷淡,國民之間旅遊火熱,雖然同是一樣的人種,但面和心不合。如同草原上狼和野狗的關係。

  • 17 # 復旦大學徐靜波

    看了幾個回答,實在不敢恭維,不敢恭維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少回答顯出了對歷史和現實的無知,回答錯誤百出。

    在歷史上,韓作為地名或國名,據中國《三國志魏志東夷傳》的記載,在三世紀後半期的半島南部,曾出現過馬韓、辰韓、弁韓三個部落國家,後來在馬韓地區誕生了百濟,辰韓地區誕生了新羅,與北部的高句麗一起構成了三國時代的半島。918年,高麗王朝徹底統一了半島,成了半島上第一個與現在領土基本相一致的完全統一的王朝國家,取代高麗王朝的,是1392年成立的北韓王朝(或者稱北韓王國)。南韓作為一個正式的半島國家,有過兩次。一次是在1897年,甲午戰爭後,日本用武力驅逐了中國在北韓半島的勢力(歷史上,自漢武帝在半島設立漢四郡一直到近代的北韓王國或李氏王朝,中國在不同的程度上一直擁有宗主國的地位)後,北韓王國在1897年改名叫大韓帝國(包含整個半島),簡稱為南韓,但日本的勢力不斷在半島擴充套件,並試圖控制整個半島,1905年日俄戰爭日本勝利後,徹底驅逐了俄國在半島的影響力,並透過一系列條約控制了大韓帝國的內政外交,直至1910年吞併了南韓,南韓或北韓這個國家就在世界地圖上消失了,成了大日本帝國的一部分。一直到1945年8月,日本戰敗,日本勢力被徹底逐出了半島,半島光復。但這時半島上尚無法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根據美國和蘇聯在1945年雅爾塔會議上達成的秘密條款,日本戰敗後,以北緯38度線為界,北部由蘇聯接受日本的投降,南部則由美國來接受。由此造成南北兩種不同的政治勢力,1948年在半島上先後建立了大韓民國和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兩個國家,一直延續至今。

    因此,今天人們所談論的日本和南韓的關係,主要指日本與1948年建立的大韓民國的關係,但它的淵源,則可追溯到大韓帝國時代。由於二戰以後冷戰格局的形成,南韓和日本一同列在西方國家的陣營,他們在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安全保障等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1950-53年間的半島戰爭,更拉近了日本與南韓之間的距離,雖然日本吞併南韓的歷史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清算。自1952年開始日韓之間開始進行了七輪會談,終於在1965年6月達成了《日韓條約》,兩國恢復邦交關係,各個領域內的關係開始正常起來。日本在1950年代後期開始經濟起飛,南韓在1960年代中期開始經濟大踏步發展,並在1980年代初期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兩國間關係進一步密切,在應對社會主義陣營方面也有著基本共同的利益。這一時期,兩國合作多於競爭。1990年代初,冷戰格局瓦解,南韓的經濟繼續突飛猛進,漸漸,日本與南韓之間,在不少領域,經濟上成了競爭的對手(電子技術、汽車製造、文化產業等)。1998年金大中當選南韓總統,標誌著南韓民主化程序的基本完成,金大中在同一年訪問日本,表示結束過去的不愉快歷史,共同面向新世紀。但是由於日本對半島的殖民地政策對許多半島人民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半島人民對日本的怨恨並沒有消失,以慰安婦問題為代表的摩擦也不斷髮生,再加上獨島的領土問題、在日半島人問題等,兩國之間始終難以建立起親密無間的睦鄰友好關係。同時,也必須看到,日韓兩國在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價值觀、安全保障等方面有著很多的共同語言,再加上美國力量的強大存在,有美國的斡旋和調解,日韓兩國的關係,應該不會走向嚴重的惡化,兩國間,是共同利益大於區域性分歧。作為鄰國,日本對於半島南北關係的改善,其實心情十分矛盾。和緩之後,來自北部對日本的武力因素將會大為減輕,但同時,日本又不願意看到一個團結同心的半島出現。半島團結統一的話,一個強大的半島,日本人也許會覺得將會對日本構成更大的競爭力。

  • 18 # 鐵木真165163663

    南韓與日本,兩國之間存在領土爭議。就是人們俗說的南韓獨島日本稱為竹島,兩國因為獨島問題,長期發生不愉快的事,還有南韓慰安婦銅像問題。也是困擾著韓日兩國之間改善關係的重要一環。雖然韓日作為美國亞太地區的重要同盟國,兩國之間很多重大問題,或者存在重大分歧。作為兩國之間的老大美國,每次都會出來調停,讓日韓兩國的關係不至於搞到很僵,因為不利於美國在亞太的利益。美國是需要日韓協作,共同打造北約版的防卸體系,也需要日韓作為美國亞太地區的重要抓手,來破壞東亞經濟一體化,自由貿易體系的形成。所以日韓在美國的一再敦促下,兩國之間基本保持正常關係,還沒鬧到,不可開交的地步。因為日韓兩國的所有事情,或者重大分歧需要看美國老大哥的臉色,不然就會失去美國老大哥的關心與支援。

  • 19 # 稻門YAO

    同樣的問題我也問過我的南韓朋友,如果把歷史拉遠一些,似乎就能看得比較清楚。自從半島從朝貢體系中被日本拉出去之後,日本儼然成了南韓新的宗主國,後來推動了所謂的“日韓合併”,正式吞併了南韓。雖然我們體會這種亡國之痛,但一個事件中有受害者,當然也就有獲利者。不少南韓人喊著“大日本帝國萬歲”的口號,開進了中國東北,其中就有後來的總統朴正熙。

    這個利益團體,似乎比較穩定,即使在二戰之後也沒有根本的變化。三星的董事長,畢業於日本的早稻田大學;樂天的董事長,也是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在南韓接受採訪時,居然堅持用日語回答。對他們來說,日本並不是單純的國仇家恨。看看對岸,其實也是這樣。蔡“總統”的父親,在偽滿洲國為日軍修理飛機;李“總統”兄弟倆,更是為日軍鞠躬盡瘁,不久之前還去沖繩弔唁。也就是說,與日本對抗是“民族大義”,這一點在臺面下,任何南韓政黨都不敢違背。但從情感聯絡和利益結構來看,“反日”並不一定是個必然的選項。否則,僅僅10億日元,怎麼就能讓南韓朴槿惠政府同意“完全終結”慰安婦問題了呢?

    當然,這裡有涉及到南韓的政治分野,目前的進步派政府對日本的態度是比較負面和對抗的。這也不奇怪,他們都是民間的草根,也不是日本殖民時期受益者的後代,跟日本沒有太多心理上的連結。看看日本的媒體就會發現,對文在寅的批判十分猛烈,將其塑造成一個十惡不赦的“反日者”形象。文在寅為慰安婦問題翻案,用“獨島蝦”招待特朗普,紀念抗日活動,都被日本視為不友好的行為。

    被完全殖民的國家,必然會面臨這種利益的糾葛,這不是單單用民族感情可以解釋的。而日本一方面對半島問題的改善表示樂觀,也對進步派在南韓的掌權心生不滿。長遠來看,南韓保守派的迴流似乎更符合日本的利益。

  • 20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在漫長的古代歷史中東亞地區形成了以中國為核心的宗藩朝貢體系:當時日本和北韓半島國家都深受中華文明影響,所不同的是歷史上北韓半島國家與中國一直被視為是宗藩朝貢體系下的最佳典範,而日本則始終遊離於這一體系的邊緣。事實上在漫長的古代歷史中日本真正向中原王朝稱臣朝貢的時間是極為短暫的: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當時日本的聖德太子就遣使向隋煬帝遞交了一份寫著”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的國書,這標誌著日本正式向以中國為核心的宗藩朝貢體系發起挑戰,要求獲得與中國平等的國際地位。隋、唐兩朝儘管日本遣使頻繁,但一直極力將這種遣使行為同藩屬國對宗主國的納貢行為區別開來。儘管如此日本仍不可避免受到中華文明的輻射,連日本的語言文字也不可避免受到華夏文明的影響,由於兩國在國力上的不對等性,以致於日本儘管極力將自己的遣使行為同納貢區別開,可在當時東亞各國眼中日本遣使行為仍近似於一種朝貢行為。公元894年眼見晚唐藩鎮割據亂象的日本自認為已無學習效法唐朝的必要,於是終止了近三百年來一直延續的向中華隋唐帝國遣使的既定國策。此後歷經五代、兩宋、元代中日之間的官方外交關係始終沒恢復,取而代之的是民間經濟文化的交流。直到明成祖朱棣在位時期日本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才接受朱棣冊封的”日本國王“稱號,由於這一時期日本出現了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天皇與實際執政者幕府將軍的二元並立格局,因此一些日本民族主義者堅持認為這是足利義滿的個人行為而非日本對中國稱臣,然而在當時而言如果身為日本實際統治者的足利義滿都不能代表日本的國家行為,那麼反倒是足利義滿手中的提線木偶——虛有其位的天皇能代表嗎?足利義滿死後其繼承人不再接受明朝的封號,而隨後日本進入戰國亂世使中日之間的勘合貿易也被打斷,日本再次遊離於宗藩朝貢體系之外。長期遊離於宗藩朝貢體系邊緣的日本卻仿照以中國為核心的宗藩朝貢體系打造屬於自己的宗藩體系:在宗藩朝貢體系下王和皇的界限是分明的,只有中原天子才有資格稱帝,而藩屬國君主一律只能稱王。在當時中原的邏輯話語中天子所統治的不是一個國家而是整個天下,天下各國皆為天子的藩屬。而日本統治者稱天皇,自稱神國,實際上日本並非以國家自居,而是自認為一個縮小版的”天下體系“。

    日本作為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而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又使日本飽受火山、地震、颱風、海嘯等自然災害的肆虐,因此一直以來日本就始終存在著一種“大陸情結”——對富庶遼闊的亞洲大陸充滿了豔羨之情。這種大陸情結同在中原文明影響下形成的天下體系思維觀結合在一起使日本一直對東亞大陸存有擴張野心:公元四世紀六十年代尚未完全統一日本列島的大和王朝就出兵北韓半島並在所征服的地區設定“任那府”進行統治。對此朝、韓兩國的學者不僅不予承認,甚至聲稱當時的九州島上存在著臣服於新羅王國的部族。公元1592年日本關白豐臣秀吉策劃了以北韓為跳板進攻中國的侵略計劃,由此引發了萬曆三大徵之一的抗倭援朝。1855年當日本自己還在異國黑船的威脅下戰戰兢兢之時吉田松陰就明確指出日本應當透過對亞洲鄰國的侵略來彌補因西方列強入侵而損失的利益,用吉田松陰在《幽囚錄》中的原文來說“一旦軍艦大炮稍微充實,便可開拓蝦夷,曉喻琉球,使之會同朝覲,責難北韓,使之納幣進貢,割南滿之地,收臺灣、呂宋,佔領整個中國,君臨印度。”這就是日本近代史上侵略亞洲鄰國的大陸計劃,在這一計劃中中國東北地區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整個日本的侵略計劃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東亞,欲征服東亞必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而北韓則被視為橫渡滿洲的橋樑。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訂徹底終結了中國與北韓半島之間持續上千年的宗藩朝貢關係,也為日本干預北韓事務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自1644年清軍入關以來李氏北韓王朝以繼承華夏正統自居,視清王朝為蠻夷之邦,儘管迫於現實而不得不在外交上以清王朝為宗主國,可在北韓士人心中建元稱帝一直是一股潛在的暗流。隨著近代清政府的積貧積弱以及近代化國際關係的影響刺激就使北韓國內湧現出脫離傳統的宗藩關係的民意:當時的北韓高宗就對使用中國冊封的“北韓國王”這一稱號極為不滿,光緒八年(1882年)《朝美修好通商條約》簽訂以來北韓與西方列強及日本訂立條約之時不再使用“北韓國王”,但也沒敢公然稱帝,而是代之以含糊不清的“大君主”稱號。北韓的這種心態被日本敏銳捕捉到了,所以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的理由之中就有一條:促使清國放棄與北韓的宗藩關係,代之以西方式的條約外交,從而實現北韓完全意義上的獨立自主。應該說日本的這一理由極具煽動性,以致於當時北韓國內一度湧現出主張依靠日本的力量脫離宗藩關係的開化黨,由於其明顯的親日態度甚至於被有些史料直接稱為“日本黨”。1884年12月4日開化黨甚至在日本駐朝公使的支援下發動甲申政變,結果被時任清政府駐北韓總督的袁世凱鎮壓。由於《馬關條約》終結了中國與北韓半島之間持續上千年的宗藩朝貢關係,於是李氏北韓王朝第26代國王北韓高宗李熙於1897年10月12日自稱皇帝並改國號為“大韓帝國”。這件事被現代的南韓史學界稱為“脫清獨立”,視為是民族獨立精神的象徵,實際上這次稱帝之舉倒更像是一出鬧劇,因為北韓在當時根本不具備稱帝的實力,這完全是中、日兩個大國博弈所導致的偶然性事件,用不了多久這個新生的“帝國”就將失去其獨立性。新生的“大韓帝國”試圖利用當時沙俄與日本的矛盾在外交上左右逢源,然而1905年沙俄在日俄戰爭失利後與日本簽訂了《朴茨茅斯和約》,俄國勢力至此退出北韓半島。事實上當時的北韓根本無力守護自己的獨立地位,完全是在大國博弈的夾縫中求生存,隨著中國和俄國的勢力相繼退出半島之後日本吞併北韓半島的時機已然成熟。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韓帝國總理李完用與日本帝國代表寺內正毅於1910年8月22日簽訂了《日韓合併條約》,以此為標誌日本正式在北韓半島建立起長達36年的殖民統治。

    日本在殖民北韓半島期間推行一種所謂“內鮮一體”的政策——“內”指日本本土內地,“鮮”指北韓半島,說得通俗直白一些就是對北韓半島推行同化政策:日語被確定為國語,學校以“日韓同祖”的名義只教授日本神話傳說中的神武天皇開國,而絕口不提北韓民族的起源歷史。日本還與北韓王室和兩班貴族精英階層通婚聯姻,試圖從人種血統上進行同化:1907年11月19日北韓純宗李坧下詔將太子李垠送到日本留學,拜伊藤博文為太子太師。日韓合併後李垠被授予日本皇族待遇並迎娶日本皇族女子梨本宮方子為妻,二戰期間李垠甚至以日本陸軍中將的身份作為日本宣傳“內鮮一體”政策的典範。與之類似的還有曾任南韓總統的朴正熙——他曾以“高木正雄”之名被授予日本陸軍少尉軍銜,直到戰爭即將結束的1945年1月他還因“清剿”抗日武裝力量而晉升中尉。事實上朴正熙的例子絕非孤例——當時日本在北韓半島推行所謂“創氏改姓”政策,一時間李、金、樸等北韓民族的傳統大姓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宮本、高木、北島......事實上在當年的侵華日軍中就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於北韓半島,甚至當日本軍國主義已陷入窮途末路之時純粹作為犧牲品的神風特攻隊中也有相當數量的北韓人。當1945年日本投降時據美國軍隊記者的回憶記錄稱:在1945年的南韓街上痛哭和自殺是隨處可見,因為這些人已將自己視為日本人了。日本對北韓半島的奴化教育取得了相當的成果,當然也不能否認一個基本事實——在日本殖民北韓半島的36年間各種抗日鬥爭也是層出不窮的:1909年10月26日安重根在中國哈爾濱的火車站開槍刺殺了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1915年申採浩、李東輝等人在俄國海參崴倡議成立的“光復會”是日本統治初期最有影響力的抗日團體,這個組織最初致力於在中國東北和俄國遠東建立武官學校以培養軍事人才,後來以秘密結社的形式深入北韓內部。1917年金亨稷在平壤組織了地下反日組織北韓國民會,後來金亨稷為躲避日本軍警的搜查帶著家人轉移到中國東北,他的兒子金成柱成為了一名抗聯戰士,他的另一個名字也許更為人熟知——北韓光復後的第一代領導人金日成。1919年3月1日上午10時獨立派人士以悼念已故的北韓高宗李熙為契機在京城(今南韓首爾)塔洞公園舉行民眾集會並當眾宣讀了《己未獨立宣言》。三一運動迅速席捲整個北韓半島,但在日本殖民當局的鎮壓下到1919年6月失敗。三一運動失敗後獨立派人士不得不遠走異國他鄉,試圖為他們的復國之路尋求外部援助。1919年流亡在中國的南韓獨立運動領導人們齊聚上海法租界,在這裡他們達成一致意見:在實現民族獨立後應當建立一個主權在民的國家。因此他們宣佈廢除君主制,建立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並選舉出了歷史上第一任總統、第一任總理和第一任所有部長級長官。1932年1月8日出席完陸軍閱兵式的日本天皇裕仁在返回皇宮的路上遭遇一男子投擲手榴彈,儘管天皇本人未被炸傷,但這一發生在日本本土的直接針對天皇的刺殺事件仍引起了日本方面的高度重視。日本軍警很快了解到刺殺者是來自北韓半島的李奉昌,而派遣他執行這次刺殺天皇任務的正是金九。一·二八淞滬抗戰結束後日本外相重光葵來到上海並決定於“天長節”(日本天皇生日)在虹口公園舉行“中日淞滬戰爭勝利慶祝大會”。這種侵犯中國領土、殺戮華人民後又在中國的土地上舉行慶祝大會的做法激起了舉華人民的同仇敵愾。時任行政院副院長兼京滬衛戍總司令陳銘樞秘密來到上海同蔡廷鍇、蔣光鼐等十九路軍將領和當時上海灘的斧頭幫幫主王亞樵等人商議對策,最終確定了搗毀此次慶祝大會一雪國恥的方案。日本方面為確保慶祝大會的安保禁止華人入內,但日方對已被日本佔領的北韓、臺灣等地之人則並未視為華人,同時日本方面為顯示自己同這些地區人民的親善允許他們入內參加慶祝活動。王亞樵敏銳覺察到日方安保方面的漏洞,於是讓自己的弟弟王述樵同金九於靜安寺路滄州飯店秘密會面。經過洽談後金九同意配合王亞樵的暗殺行動併為王亞樵引薦了致力於北韓半島獨立運動的尹奉吉。4月29日被日方視為日本人的尹奉吉順利潛入會場投擲炸彈,成功將日本關東軍上海派遣軍總司令白川義則、日租界商會會長崗村洋勇等人當場炸死,日本外相重光葵則被炸斷了一條腿。如果我們現在去看當年日本在密蘇里號戰列艦簽署投降書的實況錄影會發現簽字的日本外相瘸著一條腿,這就是這次事件所致。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美、蘇兩國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佔領北韓半島南部和北部。1948年8月15日以李承晚為總統的大韓民國在美國的扶植下得以在北韓半島南部成立,同年9月9日北韓半島北部成立了以金日成為內閣首相的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在美、蘇冷戰的格局下日、韓兩國都被美國納入到遏制自己在亞洲的戰略對手的同盟體系之中。1950年6月25日北韓戰爭爆發,南韓軍隊在戰爭中一觸即潰,戰爭打響僅僅三天漢城(今首爾)就被北韓人民軍佔領,韓軍一路撤到半島最南端的釜山地區。在這種形勢下美軍介入了戰爭並全面接管了南韓軍隊的指揮權,這使南韓對美國的依賴程度進一步加深,迄今為止南韓政府仍沒能從駐韓美軍手中收回本國軍隊的戰時指揮權。正因為南韓對美國的高度依賴性,所以南韓的外交路線在相當程度上其實是要受美國影響的。美國出於自己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利益自然不希望看到作為自己亞太盟友體系中兩個重要成員的日本和南韓大打出手,但其實美國也並不希望看到日韓之間出現親密無間的現象。這其實和古代帝王的馭人之術是一個道理:大臣們公然對立弄得朝廷雞飛狗跳自然不是皇帝樂意見到的,可臣子們過於親密以致於暗中結黨也不是皇帝所願看到的。美國對日、韓態度正是如此:既不能讓日、韓處於全面對峙狀態,也不能讓其團結猶如一體,只有日韓之間保持適度的矛盾才更需要美國居中調停,從而使美國的利益最大化。然而南韓獨立之後民族意識被重新喚起,歷史問題成為橫亙在日韓之間的矛盾根源。然而除了歷史問題之外南韓政府也必須考慮現實層面的國家發展問題:上世紀五十年代南韓的經濟水平與黑非洲的迦納大約處於同一水平,被視為是全世界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也許我們今天已很難想象的一個基本事實是當時北北韓的經濟水平是領先於南韓的,直到1960年南韓的人均GDP只有北北韓的1/3左右,要到1970年南韓的人均GDP才勉強與北北韓持平。面積比中國浙江省還略小的南韓受制於資源稟賦、勞動力、國內市場等方面的先天缺陷,因此對美日市場高度依賴。1965年6月22日在經歷長達14年的談判過程後南韓與日本建立了外交關係,兩國關係開始解凍。南韓的漢江奇蹟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依靠財閥締造的經濟奇蹟,而作為南韓財閥典型代表的三星恰恰是在日本殖民時期成立的具有親日背景的財閥勢力,作為南韓五大財閥之一的樂天同樣有深厚的日本背景。事實上南韓經濟對日本市場的依賴程度是極深的,同時鑑於日、韓背後的美國因素,兩國關係不可能走向全面對峙狀態。儘管如此日韓關係也絕對談不上融洽。

    南韓獨立後民族意識被重新喚醒,慰安婦問題等歷史問題成為日韓關係中繞不過去的沉重話題。尤其是南韓在經歷四十來年的經濟高速發展之後躋身發達國家行列,這使南韓的民族主義情緒更為膨脹。在這種情況下南韓同中、日兩個鄰國的關係都比較糾結——用網上比較流行的語言就是”中韓關係靠日本,日韓關係靠中國,中日關係靠南韓“。南韓作為受美國控制、又高度依賴美日市場的國家總的外交路線是秉承親美方針的,然而出於同日本的矛盾又時不時和中國採取合作立場。事實上當初中韓建交的目的之一就暗含有牽制日本的作用,現實也的確證明儘管南韓是本質上奉行親美路線的國家,但在共同反對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等問題上的確存在合作基礎。2015年可能是中韓關係相對較好的一年:這一年南韓參加了中國的抗戰紀念活動並同中國簽訂了雙邊自貿協定,然而緊接著中韓關係就迎來了重大的波折。究其實質南韓之所以在2015年一度試圖與中國建立親密關係主要是基於當時日韓關係緊張的現實,而之後中韓關係出現的波折則是南韓風險親美外交路線的本質表現。南韓和日本的緊張關係首先當然是源自於歷史問題,不過除此之外現實層面的獨島問題也是造成兩國緊張關係的原因之一。

    獨島是位於北緯37°14′12″,東經131°51′51″的2個島嶼和礁岩群,鬱陵島東偏南94公里處,面積0.186平方公里。據南韓文獻記載:在大致相當於中國唐代的新羅王朝時期這裡被當成是鬱陵島的附屬島嶼,這被視為獨島歸屬南韓的最早歷史文獻記載;日本古籍中稱該島為松島,舊時為隱岐國番地,德川幕府時期為伯耆國番地。綜合雙方的文獻證據來看:日、韓兩國都曾一度控制過該島。1905年1月28日日本內閣會議正式決定將過去的“松島”改稱為“竹島”,在行政上隸屬於島根縣管轄。1906年當時的大韓帝國議政府參政大臣樸齊純在得知該島被劃為日本領土後於1906年5月20日指出“獨島劃為日本領土純屬詭妄,此事狀況及發展如何尚須調查。”1910年8月22日《日韓合併條約》簽訂,北韓半島被日本吞併為殖民地,關於獨島的爭議也因此暫時平息。二戰後北韓半島從日本的殖民統治下獨立出來,隨即在美、蘇兩國的支援下分別在半島的南部和北部成立了大韓民國和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根據二戰後期盟國《開羅宣言》的規定:日本的主權範圍被限定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至於其它離島則由盟國認定是否歸屬日本。根據這一精神在戰後將獨島移送給了駐韓美軍政府管轄。然而在1951年美國撇開中、蘇等國擅自以盟國代表的名義與日本私下籤訂了《舊金山和約》,正是這一和約在東亞地區埋下了釣魚島和獨島兩處領土爭端的伏筆——因為在和約中美國刻意迴避了這兩島的主權歸屬問題。事實上這是美華人的一貫的兩面派手法,我們可以設想如果美國明確獨島是南韓領土,那麼作為戰敗國的日本壓根就不敢提這事,然而美國沒這麼做就證明了我在上文所說的美國有意在日韓之間保持適度矛盾的說法。1952年1月18日南韓首任總統李承晚發表“關於毗連海域主權的總統宣告”,該宣告劃定了南韓領海的範圍,這其中也將獨島包括在南韓海域內。這引起了日本方面的抗議。1953年5月日本趁北韓戰爭仍在酣戰之際曾派兵一度佔領了該島。得知這一訊息的鬱陵島居民自發組成“獨島義勇守備隊”並在前南韓海軍士兵洪淳七的領導下於1953年7月12日登陸獨島,驅逐了島上的日軍守備隊。至此獨島處於南韓的實際控制之下——南韓將其歸為慶尚北道鬱陵郡鬱陵邑獨島裡1-37番地管轄。當然日本方面自然不甘心這樣的結果,於是不斷派兵前來爭奪獨島。為強化對獨島的控制,1956年李承晚政府派出海上警察守備隊接替“獨島義勇守備隊”這一民間組織駐守獨島,此時洪淳七已帶領“獨島義勇守備隊”獨自守衛獨島長達3年8個月之久。自1957年開始南韓在獨島修建永久性建築物,如今獨島東島上韓方設有1無人燈塔、2個瞭望哨所、3間房子以及各種天線和石碑等設施。1981年底南韓海軍人員還在島上修建了守島工事。自1954年以來不甘心的日本每年都向南韓政府遞交外交抗議檔案,共計50多次,指出獨島是日本領土,南韓必須立即撤出該島。而南韓方面則始終堅持獨島為南韓領土。如今南韓在獨島常年派駐34名武裝警察,同時配置了驅逐艦、快艇、直升機並已開始在獨島興建永久性的碼頭。而日本從來也沒有放棄過對該主權的宣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樹需要嫁接才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