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騎著毛驢上戰場

    像這個“禁止倒垃圾”,它能給人美的感受,但它真的不是書法。

    能給人美感的東西有很多,像畫作、一盤圍棋的黑白排列甚至很多隨手揮就的符號、雜亂無章的塗鴉在看著怪異的同時又透露著別樣的韻味而給人以美的感覺。

    現在的書法大家追求醜書,就是以為給人美感的作品都是書法。很多的人執著地認為那不是醜書而是很好的作品,也是因為陷入了同樣的邏輯誤區。那些捧臭腳的人認為別人都不懂得欣賞,無法領略其中的高深之處。就是因為他們能感覺到醜書的美感,既然有美感,他們也就想當然地贊同某些醜書是一幅好的書法作品,甚至相互吹捧。這些吹捧的人確實比一般人能更加善於發現美的存在,也同樣能輕鬆地創造出他們認為的美來。那是不是他們認為的美根本不存在?不是的,確實是存在的。就好比華人能欣賞書法,而外華人欣賞不了,因為外華人不認識漢字也不瞭解漢字的書寫規則。同樣,那些認為醜書美的人在心底是真實認可其美的。

    但我認為這些書法家真是走了岐路而不自知。傳統的嚴謹的書法因其章法鮮明而給人以美感,甚至有些極具章法的書法作品可能缺少美感。而部分書法家發現按照一定的排版、佈局、別緻扭曲的筆畫等等寫出的與傳統書法大庭相徑作品也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於是就有了醜書。甚至將這些所謂的“醜書”與書法混為一談。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好比什麼叫“長跑”,長跑能從起點a跑到終點b,很多人日復一日地從起點跑到終點。某一日,有個聰明人發現開車也能從起點到達終點,於是他再也不用雙腿來跑了,每天開車從起點駛到終點,但這樣做還能叫長跑嗎?同理醜書有些雖然很有韻味但已經不是書法了,稱之為“繪畫”可能更加恰當。

  • 2 # 不二齋

    醜書的關鍵不是醜啊,而是書。醜書也是書法啊。不是信手塗鴉,這是關鍵啊。

    不是所有寫的醜的都可以叫醜書,你首先要是書法才行,然後寫的醜,才能叫醜書。

    人參果再醜,吃了也能長生不老。

    醜書的魅力來自它的筆墨、章法、字形的誇張和變化。

    有些人認為用筆至上,他們不管結構了。從書法的用筆中也能感覺到美啊。

    總之,他有他的魅力所在。假山上的石頭,要是都切成了豆腐塊,還真沒什麼意思了。

  • 3 # 仲剛51

    每個層次的人審美觀是不一樣的。這和職務、職業、名氣無關。所以不能讓所有人評價一件事。實際上文化還是有層次的,看錶現就行。

  • 4 # 砭石5839582439

    醜書肯定是書法。

    書法是中華民族對漢字的書寫藝術的稱謂。漢字與書法是共生的。書畫同源,在刻契陶文之前,畫即是字即是書,到了殷商甲骨文時字畫就開始分離,後來字就是字,畫就是畫了。而醜書多半可理解為字畫,所以又稱怪胎。因為醜書它還是以漢字及詞句為主體骨架的,仍然以筆法為內力在表現的,故當是書法的範圍。

    書法是大眾藝術。即便是小學文化的人,也會常說"我的書法不好,字難看。″十三億人寫字,就那麼幾個人是書法,除非鬼才信。所以說,字美也好,字醜也罷,但都是書法。這裡"禁止倒垃圾”幾個字也是書法,是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的醜態書法,其稚幼醜肢與語境場地是符合而貼切的。如果用二王字來替代它,不一定就比它更好,這就是書法深層次的東西。民間早已把美術字與新魏碑體不看作書法,專業書法界甚至把館閣體也不看作書法,這也是書法上的深層次的東西。同理,醜書古即有之,現在書人對古之醜書總是評說:只能有一不可有二。即便醜書大家鄭板橋自己也自詡自己的字為″六分半體”,不主張別人學,這是自知自明。可今之醜書先生們大布其道,大量收徒,甚至不寫醜書就是不懂書法。這種搞得書法界烏煙瘴氣的行為要不進行遏止,中國的書法這門藝術就將毀在這些人手裡。尤其是書協對這種逆流起了推波助瀾的壞作用。所以民間就要求取消醜書為書法,要果斷的把醜書開除出去,讓它走進圾垃堆。

    書法及書法家有責任把漢字向美的正確的傳統的地方去寫。要百花齊放,不要狗屎成堆。要走向大眾,要向世界展現我們的漢字最美!

    本人也臨寫了七年的醜書,現來一幅臨作,請批評。

  • 5 # 子衿書法

    先說點題外話。大家都喜歡音樂,音樂的種類很多,古典,現代,搖滾,爵士,輕音樂,重金屬,交響樂,室內樂,絃樂,銅管樂,打擊樂,管絃樂,……還有很多地方性音樂數不勝數。第一次進劇院看電影,是我很小的時候,看的是鋼琴伴奏紅燈記。幾十年過去了,聽到鋼琴就噁心想吐。這不是鋼琴的問題。你可以用它演奏如泣如訴的Kiss The Rain或者致愛麗絲。也可以去演奏紅燈記,當然,也能不停的重複彈奏35214321讓你聽到吐都不停止的爵士樂調調。噪音,除了你自己離開,無法阻擋。而不能離開也無法選擇的情況下,面對噁心的音樂,只能忍受。

    言歸正傳,書法的美醜,和音樂很相似。在自己看來直接就吐的垃圾,卻有人奉為圭臬。這個極端的美醜對比,尚且有人追捧。而一些正統的,僅僅是風格不同的作品,卻被人無情的鞭笞。比如館閣體,其被現代人批得最慘不忍睹的,莫過於此。館閣體真的毫無美感,一點欣賞價值也沒有嗎?在崇尚現代創新者的眼裡,法度森嚴,一絲不苟的館閣體,無疑是最大的絆腳石。批評館閣體的人,看他們的作品就會發現有一個共同點,濃烈的重金屬味搖滾。在夜場,這種音樂風格的追隨者,佔絕大多數。美和醜,因人而異。跟著蒼蠅找廁所,跟著蜜蜂找花朵。何必去與他人計較?尋找什麼東西,完全是自己的自由。廁所,花朵,沒有人強迫

  • 6 # 春天有約67492931

    醜就是醜,美就是美。現代有些人偏要把醜說成美,這是一種怪現象。他們也許的理由是“醜到極至便是美”,這話有些情況不假,比如人物漫畫,有的畫得奇醜卻讓人忍禁不俊;比如講話,有人說的話很怪,很“醜″,但能讓人捧腹。何能如此,因為畫出了神韻,因為講得傳神。書法一樣,不管字的表現形態多麼有異,筆畫結構如何不同,它給人傳遞出一種神韻,一種力量,一種美感,世人就不但不會否認它,而且還會讚美它。但如果放蕩狂爛,胡亂塗鴉,無論怎樣看都看不出美感,那不管你如何賣力,篇幅如何之大,就得另當別論。恕人直言,那就是一堆雜亂無章的垃圾,是醜不是美,沒有人能說它是“書法”,有,那也是極少數人的偏見,註定沒有價值,註定短命 (不可否認,當今也有醜書公然上了大雅之堂,這就是書法界的怪現象)。書法是書寫漢字的最高境界,是藝術 ,是送給世人最美好的享受。醜和美是一種感覺,醜變成美,前提一定是要傳遞出美感,沒有這個前提,醜就是醜,醜變不成美!那為什麼有的人以醜當美,也許因為這種人往往做事不喜歡規則,厭惡約束、慣於胡亂揮灑,用這種超自由所謂“爽”的心態來看待自己的作品,而旁人把它當美,是因為這類人從來就沒有是非標準,書法界的混亂和標準降低就源於此。想起環衛工人,他們天天風雨無阻,鼓搗垃圾,世人稱讚他們美,他們自己也感覺美。而世人的讚美和他們的自我感覺,並非垃圾本身,而是對社會的光榮付出和卓越奉獻。我們有的人遠不如環衛工人和普通大眾,他們在讚美垃圾!

  • 7 # 肆工齋

    醜書者,無章無法,無根無源,無美可言,更無藝術可談,傅青主說過寧醜勿媚,寧拙勿巧,寧支離勿安排,這裡所說的醜,拙,支離是天真,稚拙,返璞歸真,率性而為,非今日之無皮無臉,無羞無臊之輩,胡塗亂抹,混充藝術。

  • 8 # 老墨樵

    這個問題好回答也不好回答。如果說醜書者和欣賞讚美醜書者不對不好不講究,立馬會有人又噴又罵又發瘋。所以我只能這麼說:他們認為很美很有韻味那是他們的事,就像我們都知道糞便又贓又臭,可蒼蠅和屎克郎就覺得很香很美,離開了這東西它們簡直沒法存活,那麼就尊重它們的選擇權利,只是我們離遠點便是了。魯迅說過有人把爛瘡說成是豔若桃花,把婆娘臭腳視作三寸金蓮那別人又何須與其爭辯呢?

    “最大的輕蔑便是無言,甚至連眼珠都不轉過去。”魯迅先生是這樣說的。

  • 9 # 釣魚行j

    現在到處都在談書法與寫字的區別,其實個人認為書法界至今都沒有明確的規則和標準為書法立法,所以大家談書法與寫字的區別只是在為個人意認或個人、群體的書寫能力爭辨。

    我舉個例子,眾所周知人類的球類運動行為,從廣義上講,不管玩什麼"球"用什麼方式玩都可以視為"玩球",如職業運動員玩的各類聯賽、錦標賽,國際國家等團體辦的業餘運動會,個人之間玩的球類運動還有所謂街球,成人有組織有目的"玩"球,少年兒童自然天性釋放的"玩“球統統都叫著玩球或打球。而狹義上講打球又是很規範的運動,而且細分,如打藍球,踢足球、打乒乓球、水球、Golf、檯球等等,這些運動都有著很特出的共同點,玩法有很詳細的規則,如場地、人數、規定動作、甚至還強調性別…。這例子可以讓我們借鑑理解書法與書寫,我個人理解書法就是有技巧、有法則、有個人能力體現的漢字書寫。現在書法界並沒有明確的上述規範,所以因為書法也是一種藝術並不沒有統一標準,而是取決於大眾小眾的問題,書法與書寫其實是一回事,只是在書寫過程中寫字是為傳達意思而做,寫的過程中大多是隨意行筆。而所謂書法在寫的過程中個人主觀技巧用的較多而已。再講"醜書",有些是書寫者已有相當的書寫功底和對寫字藝術造化而主觀自發創作出來的。而有些就是無太多功底只是率意除鴉。這才是本質區別。

  • 10 # 一齋宋供應

    書法的藝術元素越多,技術的含金量越高,空間矛盾對比越豐富,(不明白其中玄機的人謂之為醜書)嚴格意義上應該稱之為破體,破體者,各種書體的筆法及結構皆在其中也。非初學者以及寫單一書體的人所能理解矣、、、罵“醜書”的人應該自問一下;你對中國書法理解多少?古人曰“無知者無畏”就是說的這種人、、、

  • 11 # 文化產業訊息報

    是“拙”感。屬於原始“古樸”行列!這需要一定的書法造詣和欣賞水準,才可以看出來的美~但,對於“倒垃圾”這三個字來說,我個人承認它具有一定的“拙”與“古樸”感,卻非具有多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而是被一些社會“垃圾人”書法者,為了表現自己對藝術欣賞水平有多高的造化,透過社交媒體分享滿屏移動客戶端,活生生地自以為是地扯上去高度!所以,不值得關注!就“倒垃圾”吧!

  • 12 # 冀之筆

    當以醜為美成為一種時尚和追捧的時候,真正的美就會被淹沒和消失。醜書不是信手塗鴉,更不是無底線地瘋狂舞蹈,它也是有章法和筆法的,也是有勢的,是在追求完美、和諧基礎上出現的一種另類追求、探索和嘗試。這從古今一些書法大家的作品種可以領悟和感知到,比如康有為的書法、賴少琪的書法、李鐸的書法、黃琦的書法等等。這絕對是正能量,至於街頭巷尾書寫在牆壁、電杆上的禁止小便和禁止傾倒垃圾之類那就不是書法了,充其量只是塗鴉罷了,別把書法想得那麼簡單和隨便,那樣豈不人人都成了書法家,想一想也是覺得很可笑的。

  • 13 # 風也紅了

    醜書是書法嗎?小編的問題本身就是誤導。首先我們應該對醜書有一個定義,何為醜書?在大部分人眼中,不能勻稱的書法就是醜書,在學習過各種碑帖後的人眼裡要嚴謹的多,對自己看不懂的書法往往也不會貿然定義某書法作品為醜書。總之,學習書法越久,眼中的醜書就越少,對書法的流派涉獵越多,眼中的醜書也會越少,畢竟自己不會寫字,全靠蒙的書法家還是極少的,現代醜書起源於日本,主要是受西方繪畫影響,畢竟在不認識中國字的老外眼裡,中國書法就是線條藝術,所以他們極盡誇張。國內的書法家純粹學習老外那套的極少,大部分勵志於創新的,往往也是以傳統為根基,最起碼,線條上是繼承了傳統的,對結體章法佈局往往會以北碑為根基,吸取國外的美術理念,追求自然爛漫,創新精神可嘉,畢竟是在摸索,或許會偏離了我們的傳統文化理念,或許會因為故意追求,反而會顯得做作,說實話,我們大部分人是理解不了的。所以說,在不同的人眼裡的醜書是不同的。我認為醜書不是書法,但讓我界定什麼是醜書呢?首先我要說印刷體不是醜書,它們應該歸結於美術範疇,是美的但不是書法。第二,無筆力,線條柔弱的是醜書,第三,結體散亂,章法無照應的應為醜書(當然對結體散亂,章法如何這問題需要長久的書法訓練薰陶的人對這點最有發言權)。學習書法最好不要死守一家,只有多接觸,多瞭解,才能更好的開拓視野,提高自己的審美觀,這樣才能有助於我們認出真正的醜書。

  • 14 # 星之海30

    “醜書”是當代書法人強加給書法藝術的一個新概念。已經“醜”了——那就壞了!古人說得是拙,但,是拙中藏巧的,裡面大有文章。書法創作離開功底,以及個人的字外修養,是“拙”不起來的。為了突出自我,就容易真正的“劍走偏鋒”,出現實實在在的醜陋不堪的面目了!而外形看起來“醜”,卻很有內涵,很耐看的字,在當代很少見。這種特點也不能搞一窩蜂,形成一種流行體,因為書法的最終的表達,來源於書者各自的積澱和不同的思想,已經精神品位——怎可能千人一面呢?像鄭板橋的書法,離不開他深厚的傳統功力,還有他獨特的修養和人格,所以他是成功的——但,有人說,他的風格只可有一,不可有二——說得特別經典!醜書盛行的時代,意味著這是一個狂熱、浮躁、輕薄的錯誤的時代!

  • 15 # 千年蘭亭

    所謂醜書,大約有兩類,一是一些書法家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上,進行的一些探索性創作。二是一些人為怪而怪,基本筆法沒掌握,盲目地亂寫。

    若論醜書,顏真卿被稱為醜書之祖,這是米芾所言。因為顏的筆法與當時王羲之的筆法有較大不同,出現之時完全是反傳統的。

    現在有種不好的現象,很多人動不動就以醜書噴人,這其中既有確實與傳統不一樣的作品,但更多的是繼承不太常見的法帖的傳統作品。

    此外說一句,現在比較有名的醜書代表,如王冬齡、胡抗美先生,他們的傳統書法寫得都是非常不錯的。

    最後,上一張作品吧。

  • 16 # 倚天劍寒

    雖然美醜沒有統一標準,但以賞心悅目為美的標準應該沒人反對。

    關於醜,並不僅僅是外貌的,品格低下,品味低俗,才是真的醜!

    至於有的外貌粗糙,而內涵豐富,或韻味濃厚的,則是另一種風格的美,不能把之歸為醜書。這當然是需要文化涵養才能具有的眼光。

    譬如徐渭和傅山的個性,應該從整體氣韻和風格上看它的美感,而不應該從點畫線條的區域性去看。

  • 17 # 起源之地

    其實就是大眾審美的缺失與異化。看看大街上多少奇裝異服,怪髮型,爛裝扮。不以為醜反以為美,只知新奇特,不知美雅韻。悲哀!

  • 18 # 周到影記

    醜書是“大師”寫的雞爪字,因為沒有本事把字寫好,乾脆利用自己壟斷的資源先入為主自定標準睜眼瞎掰將之定為“寶”,一些趨炎附勢之徒昧著良心瞎起鬨,所以就成今天誤人子弟、混淆視聽的局面。

  • 19 # 遼南印社隋邦宏

    用醜書來批評那些俗媚的字是不準確的。美和醜是對立並存的,是書法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來批評江湖書法要把概念弄清楚~

  • 20 # 廣軍A

    醜書這種說法就是帶有偏見的,現在大多認可比較工整的字型,來至於明清兩代比較盛的館閣體,館閣體的工整是官方的規定,比如科考,大臣的奏章,個人的理解可能是便於閱覽,當權者的喜好,但是在此之前的時期的書法都是相對自由的,具有個人的風格,那個時代遺留下的書法墨跡並不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觀賞,也可能是書信,個人抒發,也更沒有書法家的概念。當然藝術價值的高峰也就在那些時期。在文人看來所謂的醜實際上是具有節奏韻律美感的,或圓潤,枯瘦,纖細,干涉,千變萬化,渙然天成。古時的文人大多都愛石,這是為什麼?太湖石真的美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學習狀態很低迷怎樣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