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眼嘚吧嘚吧
-
2 # 神山莊山神的神叨
我看著你們,滿懷敬意。向你們的專業態度致敬,你們正在把傳統的變成現代的,把經典的變成流行的;把學術的變成大眾的,把民族的變成世界的;你們把自己的熱愛變成了一個和成千上萬的人分享快樂的事業,向你們的自信致敬。
弱小的人,才習慣嘲諷和否定;內心強大的人,從不吝嗇讚美和鼓勵。向你們的大氣致敬,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與共,和而不同。更年輕的身體,更容得下多元的文化審美和價值觀。
回 溯歷史,心懷感恩,放眼未來做好自己,盡己所能,不虛此生。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必盡的責任,只是你選擇擔當還是選擇讓別人擔當!致敬長輩,致敬我們,致敬青年們,致敬幼兒園的“我們”,致敬盡己所能的每一位!加油,“我們”的當下就是最好的“時代”!加油!
-
3 # 鮮榨盲腸汁
最近,何冰老師關於後浪的影片火了,看到很多人都對影片有所感受,我也打算來寫寫。
何冰老師表達的觀點分為了三個板塊,滿懷羨慕、滿懷敬意、滿懷感激。在我看來,是否是一種獻媚於“後浪”?作為中年人,應當莊重嚴肅,難道你希望看到中年人在向青年人諂媚的樣子嗎?我認為不夠莊重。當然為了迎合五四青年節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考到勞老師認為有一種諂媚年輕人的看法確實贊同,你可以贊同年輕人,而不應該為了迎合五四青年,就帶有諂媚的因素。現代年輕人和1919年5月的青年先烈可不一樣,我不感激,但卻著實羨慕。
作為90後,如同何冰老師說的那樣,我們站在了時代的前沿,是科技的享受者,我看到T大同學寫到自身出生於縣城,我和他一樣,都是出生在93年,自嘲為非典型90後。雖然我比T大同學的文章中出生於縣城的條件好了一點,但是事實上,我出生在一個城鄉結合部。山東的十三線城市的農村區域。我記得高中開學的時候,我一個縣城來的同學說這裡還不如他們縣城好。好基友給我轉發了這個連結,問我如何看到這個影片,然後自然而然就討論到了“階層固化”。我心裡想,這真是一個恐怖的命題,他說著自己慶幸自己走出來了,可能再過幾年就更會嚴重了。我表示贊同。
何冰老師說,後浪們享受著時代的福利、科技的成果展示在後浪們眼前,可以從小就不惑,明確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我心裡就在想,這個和我有什麼關係???我從小都是和哥哥們炸牛糞的傻逼快樂中長大的,怎麼會和科技掛邊??可能是因為我出生在農村地區吧。城市的小朋友們已經開始學習使用計算機,我在門口和哥哥用尿和泥巴,別人開始學習英語,我在門口和泥巴。我的童年好像和科技沾不上邊吧。
對於“不惑”,我對他的適用範圍產生了疑問,查詢到字典上說,不惑是用來形容人到中年能夠明辨是非而不受迷惑,可見影片小編量詞的時候迷糊了。(在平常裡,我經常性會關注詞的用法是否準確和是否是病句,這可能是因為變態的山東高考,以至於我經常在學習法律的過程中糾結於此句是個病句難以自拔。題外話,請放棄糾結)對於喜歡的東西,我是真的被迫放棄了。我在小學初中的時候,加入了興趣小組,學習國畫和素描之類的,我自身很喜歡這些東西,我記得應該是初中的時候,我拿到了山東省什麼杯的國畫繪畫二等獎,獎勵我一個成語詞典,我可開心了。我深信自己能夠成為一個藝術家,然後明明不花錢的興趣班,還是被我母親叫停了,因為他認為,買這些顏料毛筆鉛筆之類的東西很花錢,並且也浪費時間。你看,我並沒有選擇的權利,我覺得何冰老師說的後浪,應該是和我一樣參加比賽,在旁邊吃著月亮船雪糕的城裡小孩。我估計這輩子都不會忘了在威海二小的學校裡一元一支的月亮船巧克力味。估計也是因為如此,我才超級愛吃甜食,導致我現在成為了肥仔。
“可以自由學習一門語言”。我覺得何冰老師在開玩笑。我記得放學之後,就要幫助爹媽幹活,後來好了,城鎮化了,就不用幹這麼多的活了。
我對於語言真的沒有天賦。我記得我學了日語之後,英語就不在6了,比如腦子裡明明想著“什麼”的時候,應該說英語的嘴巴脫口而出就是nani。就算是學習日語,也是我到了大四的時候才開始的事情。那是因為,我在大學裡申請了交換生(慶幸我能夠離開家鄉,去到了大城市北京學習)。但是就算是學習日語,也是抱著學著玩玩的態度學的,記得剛下飛機,日本助教問我你喜歡我畫的歡迎條幅嗎,我說喜歡,說成了討厭,kirei和kirai就是一個a和一個e的區別,讓助教的臉黑了一路。等我到了T大讀研究生的時候,我專門學習日語,在校外報了輔導班,課程我記得應該是11000多,我在T大二手交易平臺上買了二手的,花了2200軟妹幣,我都特別心疼,學習的時候才發現,後浪們真的好有錢,1萬多的課程,5萬多的留學中介費,說交就交。一句話,我真窮。
何冰老師說後浪們可以隨便去旅行,說走就走的旅行。我真想過,沒有實踐過。我去交流,在日本的一個小縣城,帶著我N大全額獎學金去的,到那裡的第三個月,我就木有錢了,就開始了打工。而其他的後浪們,真的就是全日本旅行,上至北海道,下至沖繩。就連過年那一天,我都在打工,刷盤子,打掃衛生,疊被子,肝各種雜貨。我也想去旅行,可是我沒錢啊!!只能透過自己賺錢才能實現小玩一下日本。這也為我第二次去日本、第三次、第四次埋下伏筆。
何冰老師說,後浪們可以將自己熱愛的轉換成一種事業。然後影片中出現了電子競技。我就想起王思聰。電競事業,作為一個非典型性90後,我真的不明白是幹什麼的,就是大家組團打遊戲,就可以賺錢??對於我而言,直到初中三年級,才有了家裡的第一臺電腦,而且巨慢,總是崩潰。所以自小我就與遊戲無緣。我認為,將自己熱愛的東西做成一項事業,太困難了,我覺得現在的80後,作為社會中流砥柱,有幾個能夠將自己的熱愛和賺錢放在一起的?純屬玩笑。沒有深厚的家庭條件能夠玩得起自己的熱愛的東西。2013年我剛剛上大學,生活費一個月1000塊,我舍友來自省城濟南,一個月生活費5000塊,到了T大讀研究生,我自己透過各種手段實現了經濟獨立,一個月差不多生活費3000多,然後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我的閨蜜,他說,這還多,現在他就是5000塊。我驚愕,隨著時間推移,我透過家教實現經濟獨立,但是也比不上人家家裡的生活費,我才越發注意到差距和階層。後來的一天,我發現閨蜜開著保時捷來上學。還是階層,還是真窮。
到最近找工作,我發現了一個事實。和我一起進入北京國企工作的人,有一部分並非來自所謂的嚴格學歷篩查。我記得第一輪面試的時候,一組11個人,我清楚的裡面有2個清華碩士,4個北大碩士,還有若干人大外經貿,等到第二輪的時候,就剩下我還有外經貿了,等到正式簽約的時候,冒出來的淨是澳門、澳洲、英國一年的水碩,就更不用提本科了。當然我也不是唯學歷論,面試的時候,大家水平都差不多,為什麼最後都刷了?可能他們身上確實有過人之處,但是你作為央企總部,就是這樣採人用人讓我很不敢苟同。因為什麼原因,我想大家都明白。這就讓我想起來高中的哥們,在北京畢業之後,就回到了老家縣城, 父親給他找好了工作,過的舒心安逸。每個階層的父母都在為自己的孩子鋪路,這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就造成了不公平,我們這一代的不公平。
我的親戚朋友就會說我你為啥不回來,北京壓力多大,房子多麼貴!我在心裡想確實可以考慮,但是我覺得這不是我的終點。我沒有人脈關係,很難往上爬,雖然舒服,但是日子一眼就看到了頭。我舒服了,我的後代還要重走我的路,對於這樣,我覺得我沒有實現改變,所以哪怕是我在北京終其一生買不起房子,但是我想我的後代也能在大都市開開眼界,即便是北京待不下去,還有別的可以選擇的國家和地區。我要想要在相對公平的環境裡奮鬥。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的道理,我明白。我也想讓我的後代將來站在較高的平臺上努力。讓他成為真正的後浪。趁著階層固化未到來的時候,還能努力一把。我記得之前打工的時候,問了一個一起打工的初中生,想去哪個大學,他說腦子不聰明,早早打工賺錢就好了,大學沒有想過,也不敢想。這就是素質教育下階層嚴重固化的日本。可能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中國貧窮青少年的未來。
何冰老師的後浪,是缺乏內涵和外延的。我認為需要進行解釋,這裡的後浪是實體上經濟生活富裕,生活充足幸福的家庭裡的孩子。我個人認為,我充其量能夠稱為“鹹水”,是翻不起何冰老師的浪花。當然也是一種自嘲,大家隨意看看,當個樂子就好,不要當真。
-
4 # 眺望畫心
《後浪》
I那些口口聲聲
一代不如一代的人
應該看著你們
像我一樣,我看著你們
滿懷羨慕
人類積攢了幾千年的財富,
所有的知識 見識 智慧和藝術
像是專門為你們準備的禮物
科技繁榮 文化繁茂 城市繁華
現代文明的成果被層層開啟
可以盡情的享用
自由學習一門語言
學習一門手藝
欣賞一部電影
去遙遠的地方旅行
很多人
從小你們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興趣
很多人
在童年就進入了不惑之年
不惑於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人與人之間的壁壘被打破
你們只憑相同的愛好
就能結交千萬個值得幹杯的朋友
你們擁有了我們曾經夢寐以求的權利
選擇的權利
你所熱愛的就是你的生活
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
但是時代更有幸遇見 這樣你們
我看著你們滿懷敬意
向你們的專業態度致敬
你們正在把傳統的變成現代
把經典的變成流行的
把學術的變成大眾的
把民族的變成世界
你們把自己的熱愛變成了
一個和成千上萬的人分享快樂的事業
像你們的自信致敬
弱小的人才習慣嘲諷與否定
內心強大的從不吝嗇讚美與鼓勵
向你們的大氣致敬
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美美與共 和而不同
更年輕的身體
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
審美和價值觀
有一天我終於發現
不只是我們在教你們如何生活
你們也在啟發我們怎樣去更好的生活
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
應該看看你們 就像我一樣
我看著你們滿懷感激
因為你們這個世界會更喜歡中國
因為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
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
因為你們
這世上的小說 音樂 電影
所表現的青春就不再是憂傷迷茫
而是善良 勇敢 無私 無所畏懼
是心裡有火 眼裡有光
不用活成我們想象中的樣子
我們這一代人的想象力
不足以想象你們的未來
如果你們依然需要我們的祝福
那麼 奔湧吧!後浪!
我們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I
我和女兒一口氣連看了三遍《後浪》,也許女兒正是何斌老師口下的後浪,他說的也正是我想告訴女兒的,但威懾力和直擊心靈的力量遠比我對女兒說出來更能打動人心!
B站在五四青年節推出《後浪》,節點卡的非常好,經過這場病毒疫情,別說年輕人了,連中老年人都覺得頹廢,大家突然一下不知所措,所有的計劃全被打亂,迷茫中透著焦慮甚至恐懼!這個節點《後浪》無疑是給了我們所有人勇氣和力量。
儘管我已是前浪,但我想和千千萬萬的後浪們一樣,我們都要發揮自己的光和熱,照亮自己的同時溫暖別人!活成自己想象中的樣子。
奔湧吧!前浪和後浪們!
回覆列表
試著回答一下,不當之處請指正。
後浪推前浪,B站用後浪討好00後,自己反被拍,80.90.00三分網路流量,80已成家立業,但卻是接觸網路最早,受影響最大的一批人,90正當青春,00剛剛萌芽,思維爆發。網際網路自媒體其實已經好多年了,只是這兩年流量釋放出來了,平臺也多了,炒的也熱了,而且成了創業的風口,記錄生活,工作,還可以賺錢,這樣就沒有年代的差別了。
後浪成為熱詞,話題性強,正直五四青年節,又觸碰到了幾代人的痛點,成為熱詞很正常,熱詞年年有,無非就是新鮮,形象,概括,時尚,B站二次元的朋友多。炒熱一個話題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