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這裡,家長不是客氣話,而是真的希望老師狠狠教訓一頓孩子,有一次,我問家長:你說打孩子這件事情,沒什麼技術,只要有體力就可以幹好,你體力不錯,卻多次叫我體罰你孩子,你為什麼不自己來? 家長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請各位幫忙分析看看,提出這個要求的家長的各種可能的心態是什麼。
23
回覆列表
  • 1 # 中國小文

    你好!

    我覺得這是一種希望引起老師注意的想法。

    家長都希望老師能夠對自己的孩子關照有加,但又不方便明說。

    家長透過鼓勵老師狠狠教育他們的孩子,一來是希望自己能在老師面前留下印象,下次老師看到自己的孩子便會想起家長曾經說的話,老師對孩子的印象也會更加深刻。

    二來家長希望藉此減少自己與老師之間陌生人的距離感,從而進行進一步的交流。

    三來也是問題的關鍵,以我小的時候為例,我在家會跟家長頂嘴,但在學校卻格外聽老師的話。在老師教授學生知識的時候,學生會對老師產生崇拜感,學生的年齡學小,這種感覺越強,進而使學生對老師的言語和行為會思考更多。

    也就是說,孩子更聽老師的話。

  • 2 # 錢德鑄

    當前的家教情況,確實有的家長鼓勵老師要狠狠教育他們的孩子,包括動手體罰;還有一些家長自己卻不願動手體罰孩子。這兩種情況應該屬於兩種不同的家長群,很難或者說很少體現到一個家長的身上。

    我們先說“自己不願動手體罰孩子”的那批家長的大致情況。

    1,他們深信打罵不是教育、打罵好叛逆的教育理念,所以他們很少或者基本不動手體罰孩子。

    2,過於寵愛孩子到了溺愛程度的一批家長,他們捨不得體罰孩子。

    3,還有一批家長,有教育孩子的先進理念,但也根據教育需要,適當適量懲罰教育孩子,也包括一定的體罰。

    這樣的一批家長,一般自主意識比較強,護犢意識也濃厚,一般不會允許外人(包括老師)“打(孩子)欺主”。

    我的體會是:孩子千千萬,他們的個性特長萬萬千,有的孩子一路滔滔自成人,有的象難扶的樹苗,修來理去疙瘩多。家長和老師都要善待。教育孩子,有效就是硬道理。

    我們再來看看“鼓勵老師要狠狠教育他們的孩子”這樣的家長。

    1,這樣的家長比較實誠,比較尊師重教,比較相信老師能“傳道授業解感”,說的是他們心裡的實誠話。

    2,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傷透了腦筋,而且也快沒了辦法,就把教育孩子轉變的希望寄託並授權給老師。

    3,有的家長由於忙,平時很難顧計到孩子的教育,只好把孩子託咐給老師嚴管。

    按道理講,鼓勵老師嚴管孩子的家長,一般不應該有什麼更復雜的心理,更不應該去做什麼“套子”。至於你描述中講到“你問他為什麼自己不體罰孩子,他不答”,我想他應該是不好回答,而沒有明說。

  • 3 # 昕愫

    鼓勵老師去體罰孩子是家長還懂得尊師重道。只是家長缺失了根本文化的教育束手無策的一種方式而已。細細去閱讀弟子規家長並且去立行,您會不再覺得孩子必須要捱打了。

  • 4 # 浮塵微草

    現在的父母多心疼自己的孩子,生怕孩子在學校受老師的歧視,或挨老師的批評。但就有些父母懇請老師狠狠地管教自己的孩子,甚至體罰,為什麼呢?

    一種可能是,這類父母以往太過溺愛孩子,孩子已經嬌慣成性,不服管教,在家裡無法天,任性自由,父母實在拿孩子沒辦法。父母已經認識到了自己溺愛的危害,卻對孩子束手無策,只好求救於老師了。但令人擔憂的是,老師也很難管教這類問題孩子。你想想,這類孩子形成任性的習慣後,不只是不服從父母的管教,可以說誰的管教也不服?所以這樣的父母還是應明白,自己的孩子還得自己管教,只有自己狠下心來,對孩子負責,配合老師,家校聯合,才有可能扭轉孩子的不良習性。

    二是一些父母也不溺愛孩子,但恰恰父親和母親脾性都過於軟弱,再加上對孩子的愛,對孩子就是“硬不起來”,形不成慈母嚴父或嚴父慈母的配合格局,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這樣的父母也較為理智,知道是由於自身性格的缺陷,造就了孩子的任性,沒有給孩子立下很好的規則意識。所以迫切希望老師夠代替自己管教孩子,讓孩子改掉一些壞脾氣,好讓孩子成材。

    三是父母本身就崇尚棍棒教育,對孩子和管教就非常嚴厲。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這類父母自然信奉嚴師出高徒,所以希望老師能對孩子嚴加管教,好讓孩子有所出息,將來出人頭地。這種情況主要是父母望子成龍的思想在作怪。

    但不管怎麼說,在當今父母普遍慣子愛子的風氣下,在尊重孩子、嚴禁體罰學生的教育時代,在老師早已失去戒尺威嚴的前提下,能夠懇請老師狠狠地管教、甚至體罰自己的孩子的父母,我還是舉雙手稱讚的。因為沒有規矩,難成方圓,這是孩子成才的基本規律。對孩子一味地放任、遷就,這是沒有責任感和擔當意識的表現,是反對棍棒教育的另一極端。不管什麼,只要是極端,就不符合辯證法,就是要不得的。

  • 5 # 田戈教育

    現在,孩子是越來越難教了,主要是孩子聽不聽話。孩子不聽話,家長就把教育孩子的期望寄託在教師身上。所以,就叫教師狠狠教育他們的孩子。

    反觀現實生活,分析這話的家長,主要有這幾種:

    一、管不住孩子型的。

    有些家長實在管不住孩子,孩子把家長的話當耳邊風。這類家長一般是雷聲大雨點小。對孩子的存在的問題,不是幫孩子分析問題,而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以訓斥了之。動不動,大發雷霆,來句“要不,我打死你!”僅是嚇唬嚇唬而已。有時候,無奈也會打幾下。但打了就打了。打完之後,也就當教育完事,並沒有想到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之後,孩子怎麼樣,依舊是不管不顧的。如此,以訓斥,或是懲罰代替教育,僅停留在這上面,並沒有具體的、切實可行的措施,或跟蹤教育。孩子也當是受了訓斥,或懲罰以補過,也就了事,對存在的問題,可能並沒有得到真正解決。於是,依然如故,並無改觀,以致教育效果甚微。

    二、當“甩手掌櫃”型的。

    一些家長不重視教育,把教育孩子推託給教師。以為孩子在學校上學,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兒,自己當甩手掌櫃。自己不教育孩子,懶得教育孩子,就讓教師來“狠狠教育他們的孩子”。

    這一類家長,教師向他們反映孩子的問題,就來句:“我怎麼講(教育他),他就那樣,氣得會吐血!”然後,來句“老師,你大膽教育,狠狠教育,留在學校裡,看他還敢不敢!”老師向他反映問題,他倒好,非但不教育,還教起老師怎麼教育他孩子。對這樣的家長,我往往來句,“留下,可以!但你自己來看孩子!”,家長卻不做聲,了事!

    三、自棄自暴型的。

    一些家長對教育孩子,採取無所謂的態度。自以為,自己已經投入那麼多精力教育孩子,卻教育效果甚微,就對教育孩子失去了信心,對孩子怎麼樣就不管不顧了。老師對其反映問題,就說,“那熊孩子,我是沒辦法的,老師你多擔待,狠狠教育他!”對這樣的家長說教育孩子,幾乎等於白說。

    四、寵愛放縱型 的。

    一些家長過於寵愛孩子,對孩子過於信任,老師反映的問題,總先幫孩子解脫,或找理由幫孩子圓事,比如,向家長反映,他的孩子打了人家。家長卻反問,人家不要惹他,他怎麼會打他?孩子沒有完成作業,總有一堆原因等等。家長被老師說得沒辦法。就“哦、哦……”再就來句,那就狠狠教育他吧!

    總結:

    綜上述,家長對教育孩子持的態度是多種多樣的,教育效果也是不一樣的。由此可見,教育孩子難度之大。但無論什麼原因,只要家長對教育孩子採取科學的態度,針對孩子的情況,採取持之以恆的教育措施,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還是會有效果。

    如果家長對教育孩子重視的話,加上老師的教育,相對而言,還是比較有效果的。

    如果家長不重視的話,僅把希望寄託在老師身上,這樣的教育效果,往往是收效甚微的。

    有些家長總以為,孩子是怕教師的,會聽老師的話的,但實際情況並非這樣,孩子,連家長都不怕,能怕老師麼?或許,孩子在老師面前,表面上是唯諾諾的,但一離開老師,就扮個鬼臉,竊笑著離開,並不當回事。其實,靜心一想,教師能有多大什麼本事?僅是說說而已,而家長可採取的措施,要比教師多得多!

    建議:對教師說——

    作為教師而言,千萬別被家長的言語所迷惑,真的大膽教育孩子,狠狠地教育孩子,甚至有肢體接觸。現在的孩子嬌嫩得很,如果心理脆弱,教師如果口無遮攔,過於嚴厲,孩子一時衝動,給教師反而來個下馬威,看你怎麼收場?或孩子承受不了,有什麼意外閃失,教師,是不是吃不了兜著走的。

    如果教師真的聽了家長的話,如果有了肢體接觸,而之後,孩子有了什麼反應,比如,本就生病什麼的,或留下什麼教育留下的肢體痕跡等。家長一心疼孩子,來個追根究源,想到了老師的教育行為,這時候,教師就是百喙莫辯。一些家長就此大做文章,其後果,對教師而言,可能是難以承受的,腸子悔青都有可能。

    可見,教師教育孩子要遵從教育規律辦事,要依法施教,要因材施教,千萬別意氣用事。無論家長說什麼,都要三思而後行。

    教師教育孩子,僅能做教師應做之事。家長教育孩子事兒,對教師而言是無法替代的。教師要分清職責,做自己應做的,盡職盡責做好教師的本職工作。如果教師越位,甚至做不該做的,可能吃力不討好,徒勞無功。當然,如此說,並非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或對教育,可以袖手旁觀的。其實,教育,不分大小,旺旺需要從細微小事入手,防微杜漸。

    教師,要重視家校聯絡,取得家長的配合,如此,對學生的教育才會有比較好的效果。否則,僅憑自己一方使力,一翼振翅難高飛!

    對家長說——

    作為家長也別迷信教師教育。教師的教育效果相當有限。教育孩子關鍵還是靠自己。教師可以傳授給孩子知識,教孩子方法,讓孩子懂得去如何去獲取知識。但孩子的良好學習生活習慣的習得,關鍵要從小培養、習得。單憑教師努力,往往是效果甚微。需要家長關注重視。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並且是最為重要,影響最為深遠的老師。孩子,終究會長成怎麼樣的人,關鍵靠的是家庭的教育。教師僅是起輔助,推動作用。

    因此教育孩子,關鍵還是家長自己多上心。要多和教師溝通,做好家校配合,齊心協力,共同教育,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

    反思:

    從家長拿孩子沒辦法,究根追源還是對孩子從小的教育上存在問題。俗語言,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教育孩子得從一出生就開始重視。越早重視越好。很多人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事,長大了自然會好。然而,壞習慣一旦養成,之後是難以改變的。

    所以,從小就要讓孩子知道怎麼做,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不能做的,決不能做;能做的,規矩做。做到說話算數,令行禁止。培養孩子責任心,懂得自尊、自主、自立、自強,做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人。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家長在孩子身上從小種下什麼,長大了就會收穫什麼。但一定要趁著孩子小時才好。待大時,就可能來不及了。

    切己,從孩子剛出生時,就不要過於寵愛孩子,學會放手,學會引導,讓孩子越早獨立越好!

  • 6 # 江山165940261

    說實話,家長不願意動手體罰孩子,卻把責任推給了老師,這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做法!

    教育孩子,不能僅僅依靠老師的一己之力,需要家長的通力合作。家長才是孩子最直接的老師呢,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請家長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經常聽到有家長對老師說:“孩子不聽家長的,光聽老師的。老師,您放心管就是了,該打就打,該罵就罵,我們不反對。”每次聽到這樣的話語,我就心驚肉跳,天哪,這不是存心慫恿老師犯錯誤嗎?

    孩子是你們生的,你們養的,明明知道孩子犯錯了,自己不管不問,卻把責任推給老師,這……這不會是開玩笑吧。以後千萬別開類似的玩笑,嚇人哪。

    一位老師與班裡的一位學生家有親戚,開學第一天,家長拉著老師的手再三叮嚀:“這下我可好了,把孩子交給您就放心了。孩子要是不聽話,您儘管打他,我不會生氣的。”這孩子仗著與老師有親戚,調皮搗亂惹事生非,老師氣不過,想起了家長的話,把這學生拉過來噼裡啪啦一頓打。學生哭著回家了,家長怒氣衝衝找到學校。老師滿臉委屈:“你……你不是說……孩子不聽話就打嗎?”家長氣憤地說:“我那是嚇唬他的,哪裡真心讓你打!我都不捨得戳他一指頭,你倒好,揀根雞毛當令箭。”老師怔怔站在那兒不知所措。

    體罰與變相學生是老師頭上的一把利劍,任何人都不能以身試法。即便教育主管部門賦予了懲戒權,也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記住那句老話“小心駛得萬里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又見一簾幽夢》裡你最喜歡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