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金武俠

    楊過為瑛姑排難解紛,來到百花谷,欲逼出老頑童,使得二人相見一面。這次交手,似乎未盡全力,讓人不禁猜測,若全力以赴,周伯通能否取勝。其實此番交手,楊過斷臂,可謂極其的不利。同時老頑童左右互搏,已經進入化境,在此情況下拆招,貌似晚輩吃虧。然而楊過武功已非當年,如今雖已斷臂,可實力絲毫不遜,老頑童稍微相讓,必然會處於下風,再鬥將下去,楊過技勝一籌。

    斷臂的楊過,會受到影響,但絕非任人宰割。老頑童左右互搏固然精妙,能使人眼花繚亂,不過楊過斷臂的衣袖,仍能化解一半攻勢。普通的衣袖,楊過甩動開來,夾帶勁力不容小覷。從表面分析,楊過缺少一隻手臂,難與周伯通相抗,可這衣袖的威力,能化解各種招式,而且還能出其不意,令對方手忙腳亂。故而缺少一臂,周伯通討不到便宜的原因,就在於衣袖。在百花谷外相見,周伯通一抓,居然抓空,楊過輕而易舉,便將其化解。由此可知,這十六年來,武功勤練不輟,能在電光火石間做出反應,這是相當重要的。恰巧在這個時候,楊過施展鐵袖功,隨即周伯通凝神迎戰,但這一抓,卻露出些許破綻,楊過無比巧妙,輕鬆的化解這招。神鵰時期的裘千仞,練就一雙鐵掌,而楊過的衣袖,如今練成鐵袖,更是勁力非凡。

    周伯通的空明拳,虛虛實實,若有若無,楊過不敢心存輕視,以潮汐之力招架。如果說在谷口屬於友人見面的招呼,只是寥寥數招而已,那麼這次交鋒,便是雙方的試探。老頑童七十二路空明拳,從頭到尾打了一遍,且絲毫沒有相讓。這裡有一個細節,那就是楊過並未拼盡全力,只是藏而不發,唯恐傷了這位鬚髮花白的老翁。換言之,周伯通的前六招,楊過一直在相讓。對於絕頂高手,這六招意味先機與生死,否則遭到壓制,必然處於劣勢。然而楊過巧妙化解,將這些招式抵擋下來,證明要強過周伯通。而在原著中的旁白,點明楊過內力無窮無盡,這是何其的恐怖,側面說明周伯通已然不及。雖然以精妙的空明拳,攻向斷臂的楊過,可結果仍是未佔上風。巧妙的招式配合前六招,以老頑童的功力,足以戰勝諸多高手,為何無法取勝楊過。

    楊過只是左閃右避,就已將空明拳全部破解,待老頑童左右互搏,才漸感不適。然而此時的楊過,並未施展黯然銷魂掌,仍然以普通招式拆招。等周伯通大伏魔拳法使出,楊過方才使出黯然銷魂掌中的心驚肉跳。僅僅是一招,周伯通已然處於下風,雖然這一拳只有三成力道,然而楊過卻將其化解。如果周伯通運起十成功力,我想以楊過的內力,亦能達到無傷之境。黯然銷魂掌在於一個奇字,每一個招式,都暗藏變化,稍不小心,就會敗於掌法之下。況且十七式的掌法,不遜色降龍十八掌,更具有一個奇字,裡邊包含各種名家武學。即便周伯通再強,又如何與楊過相抗。其實這掌法極其霸道,周伯通不敵,也在情理之中。畢竟掌法中含有林朝英,以及東邪、西毒、北丐、中神通的招式,更有打狗棒法和九陰真經。

    周伯通神功並用,利用左右互搏配合空明拳,亦無法取勝。而且楊過的掌法,本身就已精湛無比,施展開來後,可謂密不透風,這些都是巨大的優勢。一旦招式上面,無法力挫楊過,那麼比拼內力,更是略有不及。楊過正值壯年,而周伯通已然英雄遲暮,內力勢必不及當年,出現年老力衰的情況。如此這般,勝利的天平,會傾向於楊過,論招式,周伯通的全部武學,都奈何不得楊過。可以說這些招式在楊過面前,都彷彿似曾相識,正是集合各家所長,故而化解招式,已是得心應手。老頑童的招式,能與五絕持平,可五絕融合後,威力定是不可同日而語。楊過揚長避短,以內力壓制,亦非等閒之輩。

    其實周伯通的招式,已經登峰造極,除了楊過,不懼任何高手。但這套黯然銷魂掌,還有潮汐內力,屬於楊過的殺招,同時玄鐵重劍,能力發千鈞,令人避無可避。尤其重劍達八十一斤,揮舞起來,力道非凡,其勢不可阻擋。楊過的所用武功,都基於潮汐內力,恰巧自己內功深厚。甚至一燈大師,都坦言楊過勝過年輕時候的自己,可見內力何等精深。當與周伯通比拼內力,加之重劍揹負於身,勁道非同凡響。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一種可能,楊過以內力取勝周伯通。當老頑童招式不及,內力稍遜後,如何憑藉自身武學擊敗楊過。故而百花谷一戰,楊過已至巔峰,數門武功齊用,老頑童或能招架,但若比拼內力,定然楊過更強。

  • 2 # 獨不醒

    谷曰百花,人若桃花。頑童空明,西狂銷魂。

    百花谷之戰,將情感寓於武功之中,武功又昇華了情感,畫面感十足,而又情感纏綿,讀起來心醉神迷,歎為觀止。

    老頑童隱居於此,養蜂為樂,固然痴迷於武學不綴,實則逃避對瑛姑的感情,曰痴。

    楊過攜郭襄而來,恰是為了卻瑛姑心願,暗合楊過對小龍女的期許,可謂一往情深,曰呆。

    小郭襄隨大哥哥而來,前番經歷已是心曠神怡,不能自已,待聽了老頑童的荒唐往事,楊過的似海深情,更是神魂顛倒,曰迷。

    神鵰載小郭襄而來,看似為扁毛畜生,實則為百年神獸,經歷過多少刀光劍影,愛恨情仇,卻也對此情此景不以為然,曰傲。

    此痴呆迷傲三人一鳥相聚於百花谷中,與其說武功對壘精彩紛呈,不如說情感波濤跌宕起伏。有些因緣於此了結,有些苗頭在此生根,人生如百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讓人不勝唏噓。

    至於武功孰強孰弱,對於兩個絕頂高手來說,其實並不太重要。

  • 3 # 路留星

    周伯通、楊過屬於金庸先生武俠作品《神鵰俠侶》中的人物,在小說最後周伯通成了中頑童,楊過成了西狂。那百花谷二人相鬥時孰強孰弱?我認為楊過要強於周伯通。

    第一,拳怕少壯,周伯通年紀上不佔優勢。《神鵰俠侶》是射鵰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老頑童周伯通在射鵰三部曲第一部《射鵰英雄傳》就有出現,周伯通可謂是其中的元老級人物。周伯通是和前五絕同時期的人物,只不過前五絕,尤其是中神通王重陽太過耀眼,以至於老頑童的名聲不如其他人響亮。而楊過是楊康的兒子,郭靖的侄子,可以說老頑童大楊過好幾十歲。根據拳怕少壯的說法,楊過絕對強於周伯通。

    兩人激鬥將近半個時辰,周伯通畢竟年老,氣血已衰,漸漸內力不如初鬥之時,他知再難誘楊過使出黯然銷魂掌來,雙掌一吐,借力向後躍出。

    第二,功力剛猛醇厚上週伯通不如楊過。周伯通年紀越大越喜歡遊戲人間,在百花谷主要是養著小龍女給的蜜蜂玩,練習指導蜜蜂之術,對於武藝當然有些耽誤了。而楊過在荒谷中間接接受了獨孤求敗的傳承,學會了獨孤的剛猛內力和重劍劍法,自己更是創造出黯然銷魂掌,集合五絕功夫之長,剛猛內勁除了去世的洪七公和襄陽郭靖幾乎無人能比。

    看到尼摩星的屍身和雙杖之時,沉吟半晌,向郭靖道:“靖哥哥,你說是誰?”郭靖搖頭道:“這股內力純以剛猛為主,以我所知,自來只有兩人。”黃蓉微微頷首,道:“可是恩師七公早已逝世,又不是你自己。”

    第三,角色光環上週伯通不如楊過。百花谷的情節是屬於《神鵰俠侶》中的情節,而此書的主角是楊過,周伯通只是一個配角,從這一點來講周伯通就差得多了。雖然在和楊過打鬥時,沒想佔便宜,但是在看到楊過的黯然銷魂掌,一直纏著楊過全部使出來,不過楊過用多種招式化解,偶爾用用過的黯然銷魂掌中的招式,任老頑童如何出招都逼不出黯然銷魂掌其他招式。在之後和黃蓉談話更是直接說最佩服楊過的黯然銷魂掌。

    周伯通搖頭道:“不是,不是。近年來最好的武功,是楊過那小娃娃所創的‘黯然銷魂掌’,老頑童自愧不如。武學一道,且莫提起!”

    筆者從年紀、剛猛內力、角色光環角度談了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認為楊過要強於周伯通。以上是本人的看法,如有不足,歡迎補充交流。

  • 4 # 2255874

    對於這個問題,我按我的觀點來述說。

    因為我本身也是金庸武俠迷,從小就有一個大俠夢,而且小時候看電視劇《神鵰俠侶》的時候,就非常喜歡楊過的個性,一副桀驁不馴的樣子,又不失真誠。

    至於百花谷一戰,其實我們不難看出,這個階段的楊過已經是中年時期了,少時浪蕩不羈,中時成熟穩重。

    楊過來百花谷的目的是想讓周伯通去見瑛姑,老頑童一聽是瑛姑,當然不願意,楊過知道老頑童的性子,就以一個小小的賭約來定老頑童的去留。

    兩人一陣切磋,老頑童心驚:“這楊過這麼多年未見,竟然有如此高深的內力。”

    連老頑童的七十二路空明拳都用手了,卻奈何不了楊過半分。

    看過電視的或者小說的都知道,此時的他最強武學當屬自創的“黯然銷魂掌。”而這套掌法招式越到最後威力就越大,還有一個必要的因素,心底處達到一個傷心欲絕的地步。

    當時楊過與老頑童對戰之時,他並未使出“黯然銷魂掌”的全部,老頑童就招架不住了,而楊過也就適當的收手了。

    到了這個年紀的楊過,不會像少時那般衝動,更多的是為他人著想,如果按照楊過少時的性子,那麼百花谷這一戰,老頑童就算輸了不肯去,也會被楊過五花大綁給綁了去,而這個階段的楊過已經懂得了,做什麼都會給對方留有餘地,明明自己武功已經超過了老頑童,並沒有施展出來而逼迫老頑童。

    楊過心裡明白,既然老頑童如此怕見一個人,自然是有他怕見的理由。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楊過不是那種強求別人做他不喜歡事的人。

  • 5 # Sunny0221

    我很喜歡金庸先生的作品。對這個問題談一點拙見:至於百花谷一戰,其實我們不難看出,這個階段的楊過已經是中年時期了,少時浪蕩不羈,中時成熟穩重。

    楊過來百花谷的目的是想讓周伯通去見瑛姑,老頑童一聽是瑛姑,當然不願意,楊過知道老頑童的性子,就以一個小小的賭約來定老頑童的去留。

    兩人一陣切磋,老頑童心驚:“這楊過這麼多年未見,竟然有如此高深的內力。”

    連老頑童的七十二路空明拳都用手了,卻奈何不了楊過半分。

    看過電視的或者小說的都知道,此時的他最強武學當屬自創的“黯然銷魂掌。”而這套掌法招式越到最後威力就越大,還有一個必要的因素,心底處達到一個傷心欲絕的地步。

    當時楊過與老頑童對戰之時,他並未使出“黯然銷魂掌”的全部,老頑童就招架不住了,而楊過也就適當的收手了。

    到了這個年紀的楊過,不會像少時那般衝動,更多的是為他人著想,如果按照楊過少時的性子,那麼百花谷這一戰,老頑童就算輸了不肯去,也會被楊過五花大綁給綁了去,而這個階段的楊過已經懂得了,做什麼都會給對方留有餘地,明明自己武功已經超過了老頑童,並沒有施展出來而逼迫老頑童。

    楊過心裡明白,既然老頑童如此怕見一個人,自然是有他怕見的理由。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楊過不是那種強求別人做他不喜歡事的人。

  • 6 # 月醉風輕

    我覺得很難區分上下,楊過是晚輩,自然不會下狠手對付老頑童。老頑童本身對輸贏不在乎的童真天性越發,與世無爭,淡泊名利。當然了,我喜歡老頑童的形象,更不希望他輸

  • 7 # 小島知風

    百花谷一戰其實在表面上看來楊過是和周伯通打成平手,實際上楊過的黯然銷魂掌並未使出全力,而且他的黯然銷魂掌必須在悲痛傷心黯然欲絕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出最大威力,所以楊過未使出全力的黯然銷魂掌與周伯通用盡全力打成平手,孰高孰低,讀者心裡應該也都瞭然了。

    楊過在最後拼盡全力使出的黯然銷魂掌直接戰勝了練成十層龍象波若功的金輪法王,可以想象他這套掌法的威力,其實在《神鵰》後期周伯通、郭靖、金輪、黃藥師、一燈以及裘千仞這六人武功應該相差不多,其中裘千仞比其餘五人略微弱點,周伯通又比其餘五人略微強一點,基本算是一個檔次,而楊過則明顯是比這六人都強一點。

    周伯通練成了九陰真經又有絕技空明拳和左右互搏術,基本在《射鵰》和《神鵰》裡都屬於無敵的狀態,但是唯獨在《神鵰》後期周伯通百花谷和楊過一戰,明顯能看出來他實在是稍遜於楊過一點。

    《神鵰俠侶》:楊過心想:“自練成這黯然銷魂掌以來,所遇強敵當以此翁為最,若要勝他,委實不易。倘欲真分勝負,非以內力比拼不可,那時若不是一死一傷,便如洪七公與我義父比武那般,鬧個同歸於盡,卻又何苦?”

    從這段楊過內心描寫就能看出,他和周伯通的武功比到最後可能是就是要到拼內功的地步,所以楊過不使全力,而且他當時的心態也發揮不出黯然銷魂掌的最大威力。所以楊過如果像最後打金輪法王那樣發揮出黯然銷魂掌的最大威力,恐怕周伯通也難以招架。

    主要在於楊過畢竟當時正在壯年,而周伯通當時已經九十餘歲,正所謂拳怕少壯嘛,在周伯通當時的年紀他的精力和體力都相對要遠遜於壯年的楊過,所以周伯通當時的實力肯定是要比楊過略遜一點。

    說白了就是楊過在當時正是巔峰狀態,內力非常深厚在書中基本已經無敵手了,而周伯通卻是暮年,實力相對走了下坡,如果同樣在壯年時期,周伯通可能真是和楊過是平手級別,但是在書中這時期暮年的周伯通肯定要略遜於楊過一點。

  • 8 # 雲中之筆

    雲中答題,相互學習。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下事情的經過,百花谷一戰出自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

    西山一窟鬼前往倒馬坪,赴神鵰俠楊過之約,途中經過萬獸山莊時與史家兄弟發生衝突。後楊過現身一聲長嘯震懾眾人,化解了雙方的爭執,並答應史老三捉九尾靈狐為其療傷。隨後帶著郭襄展開輕功去了黑龍潭,奈何瑛姑以死相逼不願交出九尾靈狐。此時一燈大師與徒弟慈恩已等候了七天七夜,用“千里傳音”的上乘功夫求瑛姑相見化解恩怨。

    楊過得知後用“驚濤駭浪”之力逼的瑛姑現身,當一燈大師告知慈恩便是當年殺死她兒子的裘千仞時,正欲下手遭到楊過阻止。一氣之下哭天喊地哀求的說:“你們只要把他找來陪我說一會話,那麼要九尾靈狐也好,要裘千仞化解恩怨也罷,我都聽你們的便是。”

    一燈大師告訴楊過,瑛姑說的“他”是指老頑童周伯通。

    瑛姑道:“此去向北百餘里,有個山谷,叫作百花谷,他便隱居其間,養蜂為樂。”

    ——《神鵰俠侶》·修訂版·三十四回

    隨後,楊過與郭襄暗瑛姑所指路徑,轉過兩個山拗眼前一亮,但見青青翠谷點綴著或紅或紫或黃或白的鮮花。與百里外的黑龍潭相比儼然像換了一個世界。兩人走進山谷又轉了幾個彎,耳聽得嗡嗡之聲不絕無數玉蜂在松樹間穿進穿出。楊過朗聲說道:“老頑童,小兄弟楊過攜同小朋友來找你玩兒啦!”

    話聲剛停從松樹中鑽出一人,哈哈大笑說道:“楊兄弟,怎地到今日才來找我?啊哈你戴這鬼臉嚇誰啊?”而此人便是隱居在百花谷中的養蜂人周伯通。

    世上有兩個人就是殺頭周伯通也不見,一個大理段皇爺,一個是劉貴妃瑛姑,而楊過的來意正是為了其中一個。當說出瑛姑的名字時,周伯通厲聲警告的說:“如再提一句就請立即請出百花谷,不然休怪我老頑童翻臉不認人。”

    楊過大袖一揮說道:“想請我出去,沒那麼容易吧?”周怕通笑道:“嘿嘿,難道你想跟我動手不成?”楊過道:“正要領教!

    隨後兩人開始動手。

    瞭解事情經過後下面我們來看問題,百花谷一戰周伯通與楊過究竟誰更強?

    其實,透過上面對劇情的回顧,楊過與周伯通在百花谷也談不上“一戰”之說,頂多算作是個小切磋。且切磋還都是蜻蜓點水,讓人看的意猶未盡頗為闌珊,不過高手過招除北丐、西毒等人,因功力半斤八兩動不動成百上千招的比拼外,其餘但凡存在差距的高手,孰高孰低數招之內便見分曉。百花谷周伯通於楊過相見,此時兩人的武功都已達到巔峰。

    周伯通的武功乃“五絕”之首王重陽的嫡傳,其內功是武林中公認的玄門正宗,在射鵰前期,便已是僅次於“五絕”的上乘高手。與其同重量級對手的屈指可數。後來在桃花島的十五年,又自創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左右互搏之術”以及道家武功心法為根基的“七十二空明拳”,並在傳授郭靖武功的同時學會了“九陰真經”。

    桃花島上,周伯通內功精湛用雙手將經書瞬間壓成碎片,身法之快可輕易躲過黃藥師十成功力的擒拿,自縛雙手面對二十招的“落英神劍掌”進退自如。

    只見周伯通慢慢站起身來,……若是雙手齊上,黃老邪,你是打我不過的。”黃藥師知他所言非虛默默不語。

    ——《射鵰英雄傳》·十九章

    射鵰裡的“五絕”除了中神通王重陽略勝一籌外,其餘東邪、西毒、北丐、南帝都是五十步笑百步。華山上歐陽鋒與洪七公大戰幾天幾夜不分伯仲,後來拼盡內力大笑而亡。既然東邪預設打不過周伯通,那麼西毒、北丐、南帝也應該如此。周伯通雖然不是全真派道士,但深受全真教清靜無為淡泊玄默教旨的薰陶,武學悟性高兼之“九陰真經”中所載是純道家之學,與畢生所學本是一理相通。

    另外,周伯通天性純真無憂無慮,在內功的修煉上可做到心無旁騖,帶著一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優勢,功力與境界自然高於他人。周伯通也是橫跨“射鵰”與“神鵰”的人物,最後一次華山論劍接替師兄之位,被封為新五絕之首的中神通。

    楊過的武學功課一直學的比較雜,少年時學了歐陽鋒的“蛤蟆功”,終南山隨小龍女練習古墓派武功以及“九陰真經”,華山上洪七公傳授了打狗棒招式,東邪黃藥師又傳授了“彈指神通”、“玉簫劍法”。直至襄陽城被郭芙砍掉胳膊,山谷中發現了獨孤求敗的劍冢,在神鵰的協助下武功方才大成。一把玄鐵重劍橫掃重陽宮,逼退蒙古國師金輪法王。

    斷腸崖與小龍女分別後,又回到了山谷與神鵰為伴。因思念小龍女形銷骨立,一日在海邊悄立良久,百無聊賴之中隨意拳打腳踢輕輕一掌便將岩石打得粉碎,由此深思創出了威力無比的“黯然銷魂掌”。酒樓上,黃藥師稱其此掌法只有小婿的“降龍十八掌”可媲美。

    黃藥師道:“老弟這一路掌法,以力道的雄勁而論,當世唯小婿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可以比擬。老夫的落英神劍掌便輸卻一籌了。”

    ——《神鵰俠侶》·修訂版·三十七回

    百花谷中,周伯通也對黃蓉說:“近年來最好的武功是楊過小娃娃所創的‘黯然銷魂掌’,老頑童自愧不如。”而一套掌法能得到當世兩大武學宗師的認可,其實力自然無需多言了。三次華山論劍楊過與中神通周伯通、東邪黃藥師、北俠郭靖、南帝一燈大師並列新五絕。

    百花谷周、楊二人切磋,周伯通使的“七十二路空明拳”、“左右互搏之術”以及九陰真經裡“大伏魔拳法”,而楊過用的波濤中練的掌法與“黯然銷魂掌”。最初本打算使計誑走周伯通,奈何對方執意不見,楊過沒辦法只有用強,可當真動手比武自己也實無勝算。接了一掌空明拳便暗暗吃驚,因擔心周伯通年老力衰受不住自己剛猛的掌力,出掌均是一發即收,但拆了幾招感覺對方內力深厚拳法更自己之上,只要稍一不慎便會敗在對方拳下,於是全力應戰再敢不留半分餘力。

    周伯通見數十年的“空明拳”奈何不了楊過,突然招式一變展開雙手兩用之術。楊過以單掌對雙手頓時落了下風,之後聽郭襄之言周伯通以單臂應戰,不過招數仍然神妙無比,楊過還是感覺艱難吃力。心裡不禁疑惑自己正當盛年,與年近百歲的老翁拆到一百餘招仍是不能取勝,十多年來的功夫練到哪裡去了?

    隨後,使出了“黯然銷魂掌”,武功雖然讓周伯通大吃一驚,但都被對方一一化解。老頑童左手使“空明拳”右手“大伏魔拳”兩下衝擊各自退出數步,雙方齊聲喝彩各自佩服。楊過自練成“黯然銷魂掌”,周伯通是遇到的最強對手,楊過也承認想讓打敗對方實屬不易。

    所以,僅從百花谷切磋來看,周伯通與楊過是難分高下,若非要辨出個雌雄,正如楊過所言除非像歐陽鋒與洪七公一樣比拼內力。

    倘欲真分勝負,非以內力比拼不可,那時若不是一死一傷,便如洪七公與我義父比武那般,鬧個同歸於盡,卻又何苦?”

    ——《神鵰俠侶》·三十四回

    周伯通的優勢是修為深厚內功純正,於天下武學背的滾瓜爛熟,對陣臨敵的經驗也頗為老辣。缺點是年近百歲精力不支,雖然頭髮變黑有返老還童之象,但畢竟那是外在有點回光返照之意。

    楊過的優勢是正值年盛精力充沛,內力也相當渾厚,兼有集百家而大成的“黯然銷魂掌”。缺點是單手迎敵,這可以說是楊過存在的短板,一旦周伯通用左右互搏便不易招架。

    故綜合分析得出如下結論,就百花谷周楊二人切磋,如果在招式上楊過很難打敗周伯通。倘若像西毒與北丐比拼內力,終究是楊過更勝一籌。

    有道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儘管老頑童已年近百歲,但天性純真屬於天然的返老還童,沒有俗事牽纏不為紅塵所擾,相比年紀差不多的東邪、南帝,威力還是不減當年。然江湖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楊過作為崛起的後浪人物註定會波濤洶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中語文怎麼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