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數茫茫A
-
2 # 三農孺子牛
蜜蜂是怎樣找到幾公里以外的蜜源的?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蜜蜂出巢採集花蜜的原則。
我們先打個比方,比如我們人需要一件東西,如果十米以內有,你絕對不會跑到100米以外去尋找。蜜蜂也一樣,如果符近有蜜源,幾公里外有蜜源,蜜蜂首先選擇就近原則,先在符近蜜源處採集。遠處蜜蜂很少去了。蜜蜂很聰明,知道如何節省體力而採集到最多的花蜜。
蜜蜂到遠處採集,是符近三公里沒有蜜源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去。那麼蜜蜂是如何尋找到遠處的蜜源的?發現遠處的蜜源不是所有蜜蜂都去尋找,而是先由偵察蜂尋找到,然後回到巢箱以兩種舞蹈形式告訴其它蜜蜂。
一種是圓形舞,偵察蜂在巢脾上,一次向左,一次向右,重複轉圈,表示蜜粉源在符近,出去飛行一會即可找到。
二擺尾舞。偵察蜂在巢脾上,一邊搖擺腹部,一邊繞行8字舞圈,既表示方向也表示距離。轉的快表示近,轉的慢表示距離遠。方向以太陽角來確定。巢箱門到太陽的直線距離和巢箱到蜜源的直線距離稱"太陽角"。蜂頭向上行進,表明蜜源在順太陽的直線方向。蜂頭向下,表示蜜源在揹著太陽的直線方向。
超過三公里以外的蜜源就算蜜蜂找到了,大部分蜜蜂也很少去採集,因為路途遠,蜜蜂蜜囊也裝不了多少花蜜,一邊飛行一邊還要吃,回來了花蜜也吃的所剩無幾了,而且非常消耗體力。得不償失。
蜜蜂一邊飛行一邊要認識飛行過的標記物,並且記憶在腦中。不致於迷路回不了家。如果蜜蜂連回巢的本領都沒有是很難在自然界生存下去的。就算真的有小蜜蜂迷路了,它也要想辦法在空中尋找自己記憶中標記物,慢慢回家。如果真的迷路回不了蜂巢,蜜蜂是群體生活,一隻小蜜蜂在外隨時都有危險,要不被敵害吃掉,要不餓死凍死在荒郊野外。必死無疑。
蜜蜂是最勤勞的昆蟲之一,它們成年後每天都會進出蜂巢,忙碌著各種工作。那麼它們出巢後,在返回的途中會迷路嗎?事實上,蜜蜂出巢後,的確有迷途的這種情況。迷途後的它們,情況可能就比較慘了。如果它們找不到回巢之路,肯定會凍餓死於荒野之中。不過這種情況很少,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蜜蜂的活動,一般都有一個半徑,而在這個活動半徑內,它們是可以透過視覺,嗅覺等尋找到自己家的。
蜜蜂在近處活動的時候,一般是透過嗅覺尋找到自己的巢穴。因為每個巢穴都散發著不同的資訊氣味兒,特別是蜂王分泌的蜂王資訊素。 這種資訊素在蜂群中作用巨大,而且每個蜂王分泌的蜂王資訊素,都有細微的區別。蜜蜂們很容易尋著這種味道,找到自己的巢穴。
當然,這種資訊素的味道不能傳的太遠,所以蜂群在遠處活動時,這種氣味也起不了作用。而蜜蜂在遠處活動時,蜜蜂是可以透過它的視覺,來找到自己的巢穴位置的。不過,蜜蜂的視覺可不是太發達。它們只能透過太Sunny線與物體位置的關係,大的山型地貌特徵等,來辨別巢穴所在的大致方向。找到巢穴的大致位置後,然後它們才透過嗅覺,找到巢穴的具體位置。因此,只要蜜蜂在自己活動的範圍內活動,基本上都不會迷失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個狹小的場地,住著眾多的蜜蜂,若沒有明顯的標誌物。蜜蜂們也會迷失方位,而且蜂場附近如有高壓線,也能影響蜜蜂對方向的判斷,從而影響它們返回巢穴。
一般來講,蜜蜂是不會在幾公里外去尋找蜜源的。我們最常見的中華蜜蜂,一般在2km左右的範圍內覓食,而義大利蜂,則在2.5km左右的範圍內覓食採集。當然,蜜源枯竭,蜂群又極度缺乏食物時,它們的採集活動範圍,可能會有所加大。
它們尋找蜜源,一般會派出許多的偵察蜂,去尋找蜜源。尋找蜜源的蜜蜂,一般都是根據蜜源所散發出來的氣味兒,找到蜜源。找到蜜源後,偵查蜂會把蜜源的資訊,帶回到蜂群中。
當然,它們的這種資訊交換,不是透過言語,而是透過它們特殊的舞蹈動作來完成。有點兒類似於我們人類的“啞語”或“旗語”。例如,蜜蜂在巢脾上快速左右轉圈(跳圓舞),就是在告訴它的同伴美食就在附近。而蜜蜂在巢脾上沿直線快速擺動腹部跑步,然後轉半圓回到起點,再沿這條直線小徑重複舞動跑步,並向另一邊轉半圓,回到起點,(跳“8”字舞),說明蜜源還在較遠的地方等。當然,蜂群收到偵查蜂的這些資訊後,它們就會趕到(偵查蜂帶領下)蜜源所在的地方,進行採集,然後將食物搬回家。
蜜蜂的世界,也是一個充滿了奧妙的世界,值得人們探索。其實它跟人類的世界也差不多,它們也是社會性很強的昆蟲。一個蜂群就是一個社會,它們能夠在這個星球上繁衍生存,肯定就有它們特殊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