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早安菇涼
-
2 # Well兒童口腔醫生
題主問的問題,其實是一名合格的兒童口腔醫師正確的決定!這個決定完全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齲壞情況、以及顧及了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行為特點!
如果一開始就上麻藥、噴水、吹風、滋滋滋、咚咚咚、轟轟轟得,請問您孩子下次還敢來嗎?
下面我們可以具體來分析下——
“3歲孩子,………”
這個年齡的孩子有什麼特點?溝通困難3歲孩子,尚處於溝通困難,理解能力欠佳的階段!尤其是還沒有進行幼兒學前教育(託兒所、幼兒園)的孩子!有的孩子與醫生第一次見面,就可能會產生不信任感、甚至懼怕感。當醫生進行檢查和問詢的時候,也無法準確地配合以及進行溝通。這使得低年齡段兒童的口腔治療非常困難!
兒童口腔醫生對於兒童行為管理的基本做法是“tell—show—do”模式,即“告訴—演示—操作”。如果最主要的溝通都沒有建立,那麼後續的步驟都將難以進行!因此,兒童醫生在對低年齡兒童治療前,往往都會花上超級多的時間進行溝通和演示。家長應該理解,不能急於求成!
需要適應新的環境
3歲孩子,由於平時常期處於家庭環境,一旦進入陌生環境之中,會有比較大的不適應感。更不用說醫院這樣的環境,萬一隔壁診室哪個孩子哭了,這下即使家長安撫也會沒有效果!所以,對於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會有一個明顯的適應過程!
兒童牙醫會先讓孩子熟悉醫院的環境、熟悉診室的環境,包括醫生和助手的熟悉!然後,如果孩子能夠平靜地坐上牙椅,那麼醫生就會循序進入下一個環節;如果仍舊有懼怕感,那麼有的醫生會透過做遊戲、看動畫片等方式,來進行行為誘導!
配合度差、配合時間短3歲的孩子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同樣配合治療的時間也相對較短。即使再聽話、溝通再充分的孩子,也無法忍受長時間(超過半小時以上)的口腔治療!這絕對是經驗之談!
因此,千萬不要忽視前期的溝通建立和環境熟悉,也不可盲目地急於求成,這都是整個治療是否成功的先決條件!
“牙齒爛了4顆…”
這個蛀牙的程度厲害嗎?對於3歲的孩子來說,爛了4顆牙,我認為已經屬於非常嚴重的情況了!
如果蛀牙的位置是前牙區,那麼治療的難度相對會降低一些;如果蛀牙的位置是後牙區,那麼治療的難度會非常大!
我們知道,3歲的孩子,吞嚥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當我們進行後牙區治療時,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不是感。有的孩子會噁心、有的孩子會感到呼吸困難,這都會給治療增加難度!
此外,牙齒治療的方式,基本是由蛀牙的嚴重程度來決定的!如果情況確實嚴重,那就可能會需要局麻治療、牙髓治療,甚至拔除治療等等!相信,家長光是聽了這幾個治療方式,就會頭皮發麻,更不用說孩子了。所以,那能心急嗎?安安心心、好好的一個個治療不香嗎?
“……先補爛得較輕的牙齒,最後補爛得厲害的?”這個治療方式效果好嗎?前面我們提到了孩子需要熟悉診室的環境,需要熟悉醫生和護士。同樣地,醫生也需要了解孩子的配合程度,以及接受能力!
那什麼方式最能達到這個目的?沒錯,從簡到難!
孩子容易接受
首先,對於孩子來說,循序漸進的治療,會讓他更能明白治療的過程、體會治療的感覺!如果我們先從簡單的治療入手,比如口腔檢查、洗牙、塗氟等無痛手段,慢慢過渡到簡單補牙、再到複雜補牙,那會比較符合孩子的接受認知!假如,反過來,先從複雜的入手,很有可能,孩子會潛意識地認為所有的治療都是難受的、讓人痛苦的。這樣,醫生很難再去解釋和溝通之後的治療計劃!醫生容易判斷
其次,對於醫生來說,循序漸進的治療,也會讓他們更加了解孩子的接受程度!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個體,有的孩子是膽小、有的孩子會亂動、有的孩子容易噁心、有的孩子需要家長安撫……如果醫生選擇簡單的、容易控制的牙齒先開始治療,那麼就有充分的準備來了解孩子的各項情況;反之,先從難的開始,那麼既要考慮治療方式、又要顧及孩子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狀況,最終十有八九會影響治療的效果!
如果就想一次性全治療,怎麼辦?有時候,家長就是希望一次性全部治療,那該怎麼辦?
方法也是有的——全麻治療!既不用擔心孩子配合的問題,也能一次性完成全部治療!但說實話,每次我建議“要不全麻下一次性全部治療了?”,家長都會猶豫和咀嚼,所以麼…………
結語:其實題主的問題,是許多家長共有的問題!但是作為專業的兒童來說,家長需要明白孩子的治療,和成人的治療是不一樣的。我們不僅需要解決疾病的問題,更要考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同時,我覺得家長與其擔心治療的繁瑣和痛苦,倒不如好好監督、幫助孩子完成日常口腔清潔任務,從源頭控制蛀牙的產生,總比補牙、拔牙來的輕鬆吧!
回覆列表
很簡單,爛的輕牙齒,好比下載了百分90的電視,差百分之十就可以了,也就是說牙齒的這個百分之十很快也很完美的在最短時間修復好,
而爛的最厲害的牙齒,已經不好修復到完好無損了,只能盡力的去修復,不讓情況變得更壞,這樣也最大程度的減少牙齒繼續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