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漂亮獅城
-
2 # 翰家大少
靖康這個年號,是宋徽宗禪位給宋欽宗之後,所取的一個年號,寓意很好,可是沒想到,靖康未能挽救北宋的頹勢,竟然造就了靖康之恥,北宋滅亡。
我泱泱大宋,被金攻破汴京,劫掠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字畫、園林宮殿被毀,全世界最富庶繁華的汴京,幾乎成了一片廢墟。
其實,北宋完全有能力也有實力打敗金兵,統治者昏庸無能,奸臣當道、被金兵打怕了,統治者一昧的想求和,明明戰爭打贏了,還想求和。
靖康恥發生以前,金南下侵宋,一路南下勢如破竹,短短時日,竟然兵臨汴京城下,宋朝統治者大驚失色,宋徽宗更是禪位給自己的兒子,南下巡遊(實際上是逃難去了),宋欽宗繼位以後,更是毫不作為,軟弱無能,拒絕各路勤王之師進京,金兵圍攻汴梁數月有餘,宋欽宗怕了,想要求和,可金提的求和條件太苛刻,即便傾舉國之力也付不起,可是宋欽宗還是給湊齊了,宋欽宗命令士兵開啟汴梁城門,放金軍入城,北宋就這樣荒誕的滅亡了。
連金都沒想到,北宋竟然如此的不堪一擊,本來金南下侵宋,只是為了給宋一個教訓,沒想到就這樣輕易的攻破汴京。
靖康恥發生之後,北宋朝廷為了滿足金人的胃口,不顧百姓死活橫徵暴斂。
不得不說,北宋的滅亡,是因為統治者無能,奸臣當道,大好機會拜拜錯過。
-
3 # 雙人魚說歷史
靖康之恥前後,北宋的皇帝和朝廷的作為?用一句話可以來概括,就是已經貪汙腐朽到了極致!
皇帝和朝廷
宋徽宗酷愛書畫,他本人在藝術領域尤其是在書畫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他用自己手中的權利推動書畫的發展,只要是有點藝術細胞的大臣和宦官都受到了重用,奸臣當道,殘害忠良,比如蔡京和太監童貫。就連朝廷開科取式選拔人才也在四書五經的基礎上加上了畫舉一科(就是選拔畫家)!宋徽宗本人喜歡花石崗,奸臣們曲意逢迎,從中得利,讓各級州縣千里迢迢向朝廷運送巨型花石崗,不愛惜民力,在壓送花石崗的途中死傷的百姓不計其數!百姓身受其害,弄的是民怨沸騰!
經濟上
由於國庫空虛,宋微宗竟然設立專門的機構讓奸臣去搜話民脂民膏,各種苛捐雜稅、巧立名目、橫徵暴斂。他們大興土木,建造豪華宮殿為自己享用。土地兼併現象嚴重,加上自然災害,失去土地的人民越來越多,不堪重負的人民紛紛揭竿而起。
軍事上戰備鬆弛,重文輕武。
宋朝自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以後,將領們只有統兵權,沒有調兵權,一個將領不能長期呆在一個地方,軍事上頻繁的調動,大大削弱了自身戰鬥力,北宋末年的宋徽宗不思進取,無視北方遊牧名族金國的崛起,一門心思的攻研“書畫之作”!大力發展文治,整個繁華東京的背後早就隱藏著“滅國之患”!
無遠見的外交政策
當時崛起起於東北長白山的金國,正在轟轟烈烈的打遼國,北宋竟然派兵和金國前後夾擊遼國!而不是維持這種以遼國為大宋北方屏障去對抗金國!因為誰都知道金滅完了遼國,下一個就是進攻大宋!
直到“靖康之恥”的反生,金軍攻破汴京,俘虜宋徽欽二宗、宮女、嬪妃3000多人向北而去,北宋滅亡!
-
4 # 白衣入劍南
北宋是自殺的滅亡,宋欽宗相信術士做法會引來天兵天將自己主動開啟城門,金兵不費出灰之力攻下外城,而他自己不顧大臣和百姓的勸阻執意到金營請罪談判,導致被扣押
-
5 # 隨意言之
“靖康之恥”前後期間的跨度應該由北宋宣和七年,金國正面進攻宋朝開始,一直到靖康二年,金國攻下北宋國都汴梁,擄走徽、欽及皇室、朝臣,並掠奪走當時天下最富庶的城池,北宋都城汴梁的所有財產,這個時候可以算作結束。
而在這一段時間裡宋朝又做了一些什麼呢?
一、宋徽宗退位,宋欽宗登基:
在《宋史》中對於這一事件的記載是這樣的:宣和七年十二月戊午,除開封牧。庚申,徽宗詔皇太子嗣位,自稱曰道君皇帝,趣太子入禁中,被以御服。泣涕固辭,因得疾。又固辭,不許。辛酉,即皇帝位,御垂拱殿見群臣。是日,日有五色暈,挾赤黃珥,重日相蕩摩久之。乃引道君皇帝出居龍德宮,皇后出居擷景園。以少宰李邦彥為龍德宮使,太保、領樞密院事蔡攸、門下侍郎吳敏副之。是時,金人已分道犯境。壬戌,赦大逆、反叛以下罪,進百官秩一等,賞諸軍,立妃朱氏為皇后,以太子詹事耿南仲籤書樞密院事。癸亥,詔太傅燕王、越王入朝不趨,贊拜不名。詔非三省、樞密院所得旨,有司勿行。甲子,斡離不陷信德府,粘罕圍太原。詔京東、淮西、浙募兵入衛。太學生陳東等上書,數蔡京、童貫、王黼、梁師成、李彥、朱勔罪,謂之六賊,請誅之。丙寅,上道君皇帝尊號曰教主道君太上皇帝,皇后曰道君太上皇后。詔改元。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宋欽宗登基初期這一段時間,北宋中央政府所做的幾件事。
一、每代皇帝登基後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大赦天下,加封官職,關於這件事情,雖然說在危急萬分的北宋做的毫無意義,但歷來的法理如此,也確實無可厚非。
二、詔“京東、淮西、浙募兵入衛”客觀的說,這件事情做的也還可以,京城陷入危機,詔地方軍隊進京勤王,而且所詔的淮、浙一帶也不是作戰前線,京東路所處的位置雖然說可以起到抵擋金軍長驅直入的作用,但也並非主力戰場,金國進軍的東西線也都沒有以山東這條線路為主攻方向。
三、太學生陳東等上書誅殺六賊,這件事起到的作用是兩個。第一個清楚宋徽宗在朝中的勢力,鞏固宋欽宗的皇位穩定,第二個,平天下士人之口,穩固民心。說起來也算是合情合理,沒有什麼可以詬病的地方。
宰相欲奉帝出襄、鄧,李綱諫止之。以綱為尚書右丞。辛未,以李綱為親征行營使,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曹曚副之。從這一段中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出來當時北宋朝廷中所持有的兩種態度。
一個是讓皇帝離開汴梁,這個提議被李綱制止了,李綱制止之後做的事情是“親征行營使”也就是說李綱要主動出擊。在遷都和作戰之間李綱選擇了作戰,而這個時候宋欽宗也是持有支援作戰的態度的。可以說這個時候的宋欽宗並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麼懦弱。
那麼當金人真正兵臨城下的時候又有什麼樣的表現呢?金人犯京師,命尚書駕部員外郎鄭望之、親衛大夫康州防禦使高世則使其軍。詔從官舉文武臣僚堪充將帥有膽勇者。是夜,金人攻宣澤門,李綱御之,斬獲百餘人,至旦始退。甲戌,金人遣吳孝民來議和,命李梲使金軍。金人又使蕭三寶奴、耶律忠、張願恭來。以吏部尚書唐恪同知樞密院事。乙亥,金人攻通津、景陽等門,李綱督戰,自卯至酉,斬首數千級,何灌戰死。透過這一段的記載我們或許可以看得出來,李綱的積極作戰還是起到了效果的,分別有百人和千人的作戰成績。
其實,當時的勤王兵已經到來,完全可以主動與金軍作戰,但讓大跌眼鏡的事卻發生了。《金史》中記載癸酉,諸軍圍汴。甲戌,宋使李梲來謝罪,且請修好。宗望許宋修好,約質,割三鎮地,增歲幣,載書稱伯侄。戊寅,宋以康王構、少宰張邦昌為質。北宋竟然要議和,割地賠款,這其實就與殺雞取卵、飲鴆止渴沒有什麼區別了。
在這之後發生的事就更是讓人出乎意料了,在這次與金軍作戰中立功的人卻受到了打擊。《种師道傳》中有這樣的記載李綱罷,太學諸生、都人伏闕願見種、李,詔趣使彈壓。師道乘車而來,眾褰簾視之,曰:果我公也。相率聲喏而散。
而朝中的有識之士對這件事也有自己的表態,金師退,乃罷為中太一宮使。御史中丞許翰見帝,以為不宜解師道兵柄。上曰:師道老矣,難用,當使卿見之。令相見於殿門外。師道不語,翰曰:國家有急,詔許訪所疑,公勿以書生之故不肯談。師道始言:我眾彼寡,但分兵結營,控守要地,使彼糧道不通,坐以持久,可破也。翰嘆味其言,覆上奏謂師道智慮未衰,尚可用。於是加檢校少師,進太尉,換節鎮洮軍,為河北、河東宣撫使,屯滑州,實無兵自隨。這個事情我們可以看出來,當時的北宋還是有支援抵抗的,而宋欽宗雖說抵抗意識不強烈,但也並沒有說完全不抵抗。
但這個抵抗的意識,卻被主和派的人一點點消磨掉了,師道請合關、河卒屯滄、衞、孟、滑,備金兵再至。朝論以大敵甫退,不宜勞師以示弱,格不用。這是《种師道傳》中的記載,本來要積極防守的种師道,提議要防備金兵再至,結果卻被朝廷覺得這個是勞師,不去採納。
种師道的預料沒有錯誤,果然金軍又大舉進攻,這一次的局面更加危機。看《种師道傳》中對於這次前後的一段記載既而師中戰死,姚古敗,朝廷震悚,召師道還。太原陷,又使巡邊。次河陽,遇王汭,揣敵必大舉,亟上疏請幸長安以避其鋒。大臣以為怯,復召還。北宋已經面臨無法抵抗的危機,种師道的建議雖說保守,但也可行,結果卻被人以為怯懦,又拒絕了。
當然,這一次最後的結局大家也都知道了,就是“靖康之恥”宋徽宗、宋欽宗都成了金國的俘虜。我們整體來看一下這件事的前後我們其實可以知道一個情況,就是宋欽宗一直在戰與和之中搖擺不定。在有優勢的情況下沒有把握住機會,在完全劣勢的情況下,也不聽從意見。雖然說也有過一些還算合理的動作,但終究無法有效的堅持和貫徹,自己的個性問題,和朝中主和派居多的現象,最終一次次喪失了機會,導致北宋滅亡。
-
6 # 史道驛站x
靖康之變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它直接導致了北宋的滅亡。在這個事件裡,有兩個關鍵人物,一個是宋徽宗,另一個是宋欽宗。作為北宋的當家人,他們對北宋的滅亡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北宋命運的悲慘,也讓宋徽宗和宋欽宗被後人貶評。
金人畢竟是北方的少數民族,怎麼能夠讓北宋如此狼狽呢?在靖康前後,宋徽宗和宋欽宗到底做了些什麼呢?
靖康二年(1127),金軍攻破宋朝都城,北宋皇室盡擄,唯有康王趙構僥倖躲過一劫。宋徽宗和宋欽宗以及公主、后妃都做了金國的俘虜。雖說當時宋朝軍隊沒有戰鬥力,但還是不缺乏像李綱這樣的抗金名將,只是宋徽宗和宋欽宗沒有重用他,一味地被動接受金人的挑釁,宋徽宗在金人屢屢來犯時,不是積極的組織軍隊抵抗,而是禪位給兒子宋欽宗,從而坐失良機,但宋欽宗並不硬氣,也是個無能之輩。
不過在靖康之變前,宋徽宗不經意做了一件事,讓趙宋得以延續。
靖康之變時康王趙構並不在都城。北宋滅亡後,康王趙構在宗澤等人的擁立下,於應天(今河南商丘)稱帝,開啟了南宋政權。重新整合了宋朝軍隊,在長江以北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用以抵禦金人。宋高宗趙構沒有與將士們一起,一雪靖康之恥,而是南逃,直到逃到臨安(今杭州)才算穩定下來。
臨安成為了南宋的都城,江南物資豐富,又有長江天險,臨安成為了南宋的中心,同時也成為了南宋軍隊的大後方,可以為前線將士提供足夠的糧草和武器。因此南宋皇帝趙構得以在臨安苟安。這樣的環境就是宋徽宗給趙構創造的?
靖康之變的前幾年,臨安還是在方臘的控制下,當時方臘手下有幾十萬軍隊,割據浙江、江蘇、安徽和江西很多地區,這些地區經濟相對來說比較富裕。方臘是北宋的一大隱患。宣和三年,宋徽宗派兵征剿方臘,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平定了方臘起義,收復了方臘控制的地區,這也為後來的南宋留了一席之地。不然的話,真不知道宋高宗趙構會逃向何方,可以說宋徽宗在靖康之變前做的這件事,讓宋朝得以延續了一百多年,也許宋徽宗自己也沒有想到。
靖康之變後,宋徽宗和宋欽宗被擄到北方,家人也受盡磨難。看著北方月朗星稀的天空,宋徽宗和宋欽宗父子真是感慨萬千。他們都寄希望於宋高宗趙構,盼望有一天,南宋大軍直搗黃龍,救出他們。
可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他們也沒能盼到這一天,直到在憂鬱中先後死去。靖康之變對宋朝來說是莫大的恥辱。按理宋高宗趙構在臨安安定下來後,應該想方設法救出父親宋徽宗和哥哥宋欽宗,可趙構並沒有這樣做。前期在巨大的壓力下,宋高宗也是重用主戰派積極抗金,可當秦檜被金人放回之後,宋高宗的態度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轉彎,消極應對金人,議和成了南宋對金人的國策。對於宋高宗這種表現,我一直認為是自私的表現,他怕宋徽宗和宋欽宗迎回之後,自己沒有了立足之地。
回覆列表
靖康之恥前,北宋的社會狀況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君昏臣庸、奸佞當道;軍備廢弛、重文輕武;統治階層窮奢極欲、花天酒地、夜夜笙歌;老百姓災難深重、苦不堪言、怨聲載道!
僅花石綱一項,就已經弄得民怨沸騰,很多家庭傾家蕩產、家破人亡,再加上土地兼併嚴重,天災人禍不斷,北宋社會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就算金國不入侵,北宋也會發生大規模民變,內戰不斷!
靖康之恥之後,由於金兵攻破汴梁,北宋滅亡,金國統治者更加殘暴兇狠,老百姓更是雪上加霜!南宋統治者為了不被滅亡,加強了軍備,訓練出了一支強悍的精兵!不過,由於整體實力打不過金國,在紹興和議之後,南宋統治者仍然是過著奢靡豪華的生活,這跟北宋沒什麼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