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積累ing1

    為什麼一個高考知識點,有的人總是記不住,而有的人一次便牢牢記住了呢?或許你會說,這很簡單啊,因為記不住的人是記憶力差嘛。真的是這樣嗎?科學研究表明,每個人的大腦不同,所以他們感受世界的方法也不同,有的人靠眼睛洞察這個世界,有的人靠耳朵聆聽這個世界,而有的人用面板感受這個世界。因此,人的學習型別是有差異的,大致分為三種,視覺學習型,聽覺學習型,觸覺學習型。你是哪種學習型別的人,一起和點知小編來看看吧!

    1、 聽覺學習型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屬於聽覺學習型?可參考以下幾點:

    清晰地記得對話的內容或者講座的內容。

    詞彙量非常豐富,喜歡文字,語言表達能力非常強,學習外語非常快。

    擅長演說,比較健談,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

    在音樂上頗有造詣,能夠聽得出音調,節奏和音中每個單獨的音。

    個性特點:愛說、愛講、愛插嘴、愛扎堆,喜歡透過聽覺來記憶,語言表達能力強,注意力不集中

    適合職業:演講者、廣告人員、作家、老師等

    2、 視覺學習型

    視覺學習者的特徵有:

    擅長記憶圖表,圖片上的資訊。

    學習時喜歡想象,彷彿可以看到學習的內容。

    能在內心描繪出非常生動的畫面。

    空間技能非常強:尺寸,形狀,紋理,角度,視角等。

    可以透過肢體語言來閱讀人的內心。

    對環境非常敏銳,比較欣賞美學,藝術以及其他視角媒介。

    個性特點:比較安靜,不愛動

    適合職業:畫家、設計師等

    3、 觸覺/動覺學習者

    這一型別的人喜歡透過觸控、感受來獲取資訊,通常觸覺學習者的特徵有:

    擅長掌握那些可以實踐的內容,透過移動,做事情,觸控等來感受到知識的真實性。

    說話的時候喜歡用手勢。

    能夠記住發生了的事情,而不是聽說過的什麼事情。

    擅長畫畫,做飯,建築等一些列需要手工操作的事物。

    比較有冒險精神,比較好動,注意力容易被幹擾。

    不喜歡呆坐著,喜歡可以隨意站起來,走動走動。

    個性特點:超級愛動、不守規矩

    適合職業:運動員、外科醫生、技工修理、手工製作、雕塑家等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不難理解文章一開始提出的那個問題了,因為每個人先天屬於的學習型別不同,所以擅長的也不一樣。知道了自己的學習型別,下一步就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了。

    你可能更容易掌握條理化清晰的內容,雜亂的知識點一頭霧水,那麼你就需要學會梳理自己學過的知識點;你可能擅於聽老師講,自己看書效率低下,那麼你一定要抓住上課有限的時間高效的掌握;你可能需要一邊聽一邊勾勾畫畫寫寫,純粹的聽純粹的看都不會讓你注意力集中等等。找到自己學習上的一些特性,這樣才能有效有針對性的解決。

  • 2 # 付小成

    來說說我的閱讀方法:

    1,觀點關鍵詞法

    書的內容要表達的觀點是什麼,此觀點是否有據可依,此據可溯源到什麼層面,此觀點的源點是否有被其他人從其他視角解讀過,是屬於第一性原理範疇,還是針對當下環境的新思想。第一性原理範疇內,我會連同周邊的參考書籍一併閱讀,也確保自己能深刻的理解此觀念;如果是當下新思想,大概閱讀序言部分,目錄及主要章節即可。

    2,作者追蹤法

    正常來說,一個優秀的作者,有自己的課題研究方法。自然是在一個點上深挖。當發現一個作者的觀點很不錯時,可以把該作者以前的書都拿來翻閱一遍,感受作者的思想成長路徑,是一大快哉之事。再者,作者都有自己的良師益友圈,這些人會在ta的書中被提及,或者在推薦序裡出現,人名追蹤過去,可以更加立體的瞭解作者這個人及ta的觀點。

    3,領域鑽研法

    從行業領域出發,去收集儘可能多的資訊,去找從業人員的各種視角,拼湊出此領域的大致框架,找理論填空後再結合作者追蹤法和觀點關鍵詞法來找第一因。

    另外,有4個閱讀方法原則要弄清楚。 (湛廬文化的閱讀指導原則)

    二八原則。 一般來說,一本書的80%精華價值可能僅佔20%的頁碼。

    集中優勢精力原則。攻讀20%頁碼內容的時候,保持高度的專注力和集中力。

    遞進原則。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閱讀,再從興趣點擴充套件到其它部分。激發自身主觀能動性。

    好為人師原則。多分享自己獲取的知識點,能加深自身的理解和運用。

  • 3 # 幻世魔王

    首先沒有什麼學習方法是最好的,你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因為每個人的強勢,和弱勢都不一樣。

    比如說你的文科相對而言比較好而已,理科相對而言差一點,那麼這個時候以做題為主,並且進行預習複習就是一個很有效的方式,但是如果你的相對記憶方面的東西差一點,就應該花更多的時間進行背誦。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看一看單科學習好的人他們的方式是怎麼樣的,尤其要注意那些,並不是班上第一第二名的人,而是其他人,他們的學習方式,往往第一第二名,他們有著天賦,他們的學習方式往往並不適合你。

    比如說有的人從小就在上英語的興趣班,並且堅持了很多年,那麼這種從小打下來的基礎,是很難在短時間內進行超越的,或者說有的人上了奧數班,那麼他們也有一個非常好的數學的嗅覺,這也不是短時間能夠超越的,這個時候你要去看一看,其他的人他們是怎樣考高分的。

    當你看過別人的經歷之後,結合自身的經歷,形成一套良好的學習方法,就可以了。

  • 4 # OK智慧教育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學習其實是反人類的一個行為。

    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威林厄姆在其著述《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中說,我們的大腦其實是為了避免思考而存在的,但學生在學校裡總要接收新知識,透過思考將其掌握內化,這個過程對大腦來說極其痛苦。這是孩子不願意上學的根本原因。

    所以我們想要很爽的學習方法不如說,去掌握讓我們能夠接受的學習方法,這點更加重要。

    因為只有你真正接受了這種學習方式才能夠長期持久的堅持下去。

    「智慧學習方程式」中賈雲海老師就提出,衡量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不能用從單一的角度說智商高和低,每個孩子都有其擅長的一面和不擅長的一面。

    這點其實也切合了美國教育學家、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慧理論,他認為智慧其實是多元的,每個人身上至少存在七項智慧,即語言智慧、數理邏輯智慧、音樂智慧、空間智慧、身體運動智慧、人際交往智慧、自我認識智慧;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也有自己不擅長的地方。

    在「智慧學習方程式」中有個例子就很有趣,一個女生很早就來到學校,短短的三句話,卻翻來覆去的背誦了好幾遍,卻依然是放下就忘,放下就忘,反而身邊路過的同學卻能在短時間內把她要背的內容給複述了出來,女孩深受打擊,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

    這種情況非常常見的,甚至在我們身邊也時常發生,別人家孩子一兩個小時就能搞懂的學習,放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卻需要兩三倍的時間才能搞定。

    賈雲海老師就指出:這個時候,並非是你的孩子能力或者水平不行,其實是家長對於多元智慧的認知還缺乏瞭解,

    每個孩子的智慧傾向不同,未來從事的職業方向也不同,及早找到孩子擅長的多能智慧方向,才能更加有效的學習。

    賈雲海老師建議,當出現學習困難的時候,想一想你的孩子是誰?你的孩子擅長什麼?你的孩子未來能做什麼?

    是不是擅長更擅長與別人打交道?那可以和老師多面對面交流學習,

    或者是更擅長去邏輯化想問題?那相信一本有系統有邏輯的書籍能給幫助他

    又或者是在空間、自然、音樂、運動等方面有超出常人的地方?

    只有弄清楚這個,才能夠更好更快的去學習,畢竟千人千面,每個人的學習亦是如此。

  • 5 # 專注海洋APP

    愛因斯坦:“所謂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東西。”在十幾年的學生生涯中,學到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所謂的“剩下的東西”:獨立思考能力、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

    如果你找到了一套高效學習方法,你就相當於有了一技之長。畢業之後,你無論學什麼知識,都會很快。

    所以,如何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顯得非常關鍵。

    一、參考周邊同學的學習方法

    比如你身邊的學霸學伸,他們之所以成績那麼厲害,絕大部分是學習方法上和別人不太一樣,畢竟要成為某個領域裡的1%,不僅僅靠天賦就能夠成為的。

    開始學習模仿別人的方法之後,就要在模仿的過程中不斷的調整、完善,最後形成一套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二、研究較為出名的學習方法並進行嘗試

    任何的學習方式是否適合自己都是需要一步步進行嘗試,最初可以先從較為出名的學習方法進行嘗試。

    1)費曼學習法(目前最著名的學習方法)

    費曼學習法最簡單的實踐方法:

    a. 拿出一張白紙,把你想要學習理解的內容寫上去。

    b. 複述一遍白紙上的內容,然後嘗試理解。

    c. 找到一個人,把你理解的內容教給他。

    d. 教會他,等於你完全理解了內容,如果教不會,你可以再去理解,然後繼續教他,可以多次迴圈,直到教會他。

    2)魚骨筆記法

    基本用法:將資訊整理成魚骨形狀,按照基本順序進行書寫

    具體流程:

    (1)魚頭【主題,左邊或右邊】(2)魚的背骨【沿著魚頭向右畫一條線】(3)魚的大刺【主題3~8個副主題】(4)魚的中刺【詳細的內容補充】(5)魚的小刺【更加詳細的內容補充】(6)魚的毛刺【進一步書寫詳細內容,可更加細化】

    筆記流程

    (1)明確目的【閱讀解決什麼問題】(2)確認圖書【目錄、前言、後記、附錄】(3)魚頭和背骨【“解決問題”或書名為魚頭】(4)大刺【將各章的標題或自己總結出關鍵詞】(5)小刺【書籍內容獲取的關鍵詞】

    3)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簡單易行的時間管理方法,使用番茄工作法,選擇一個待完成的任務,將番茄時間設為25分鐘,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然後進行短暫休息一下(5分鐘就行),然後再開始下一個番茄。每4個番茄時段多休息一會兒。目前針對番茄賬工作法的話專注海洋可以完美的做到這些.

    原則

    1)一個番茄時間(25分鐘)不可分割,不存在半個或一個半番茄時間。

    2) 一個番茄時間內如果做與任務無關的事情,則該番茄時間作廢。

    3)永遠不要在非工作時間內使用"番茄工作法"。(例如:用3個番茄時間陪兒子下的棋、用5個番茄時間釣魚,等等。)

    4)不要拿自己的番茄資料與他人的番茄資料比較。

    5)番茄的數量不可能決定任務最終的成敗。

    6)必須有一份適合自己的作息時間表。

    具體流程

    1、每天開始的時候規劃今天要完成的幾項任務,將任務逐項寫在列表裡(或記在軟體的清單裡)

    2、設定你的番茄鍾(定時器、軟體、鬧鐘等),時間是25分鐘。

    3、開始完成第一項任務,直到番茄鐘響鈴或提醒(25分鐘到)。

    4、停止工作,並在列表裡該項任務後畫個X。

    5、休息3~5分鐘,活動、喝水、方便等等。

    6、開始下一個番茄鍾,繼續該任務。一直迴圈下去,直到完成該任務,並在列表裡將該任務劃掉。

    7、每四個番茄鍾後,休息25分鐘。

    END

    諸如此類的好的學習方法還有很多,同學們可以多做嘗試,或者挑選最契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並加以消化改良。總有一天會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 6 # 天津房產諮詢專線

    1.跟學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所以,做為一個學生,首先先跟著老師學,上課,下來總結、歸納、記憶、實戰、運用。所以,認清熟記老師教授的知識,根據教學大綱、考試大綱,堅定不移滴跟上老師教授的步伐,一定會有一個不差的成績的。

    2.效學

    效學,即為高效地學習,只有提高學習效率才會讓成績繼續有上升的空間,這裡和大家提出三點高效學習的方法:

    【一】超腦力學習記憶法

    ①開發大腦潛能、眼睛潛能、身心潛能等

    ②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如:閱讀速度、理解記憶、聯想記憶,活躍思維、集中精力、整體感知

    【二】根據自己規劃學習

    ①剖析自我——認識到自己的弱勢學科

    ②確定目標——合理規劃,查缺補漏,提升成績

    【三】人以群分找志同人

    ①固定的學習小組可以相互促進,互相成長

    ②優秀的人總會帶動整體的學習總成績,形成正向迴圈

    3.自學

    學習本生就是自己的事情,只有積極主動滴參與開啟學習中,才可以真正全身心投入從而體驗一種別緻的快樂滿足感。

    ①從內心深處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②階段性總結學習情況,進而調節和完善自我

  • 7 # 考試預報

    我是位初中數學老師,教你三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一)明白學習的具體目的,也就是讓具體需求來促使我們去想辦法。比如計劃今天要學會函式壓軸題,我們可以不斷查資料,問同學、問老師,對比不同的方法,再結合自身的狀態和基礎,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二)愛上學習,使自己的學習更主動更快樂,我們也稱為興趣使然。不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會讓我們易疲倦,效率低。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會讓我們感到學習的趣味性。

    (三)制定學習計劃。每天留出一部分時間專注新的事情。

    人活一輩子,活到老學到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

  • 8 # 佐羅160434105

    俗話說:"學無定法,貴在得法"。處在飛速發展、知識更迭日新月異的新時代,對每一個人來說,終身學習將會是一種必然選擇,所謂好的學習方法也是因人而異。一是要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樹立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二是要堅持"活到老、學到老"終生學習的定力,三是養成"三人行、必有吾師"的優秀學習品質,四是根據個人的生活習慣,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俗話說的好"鞋合不合適,腳知道",五是擯棄“鄭人買履、刻舟求劍"固化思維方式,做到活學活用,六是遵循"學以致用"的原則,專有所攻,但也要廣泛涉獵。

  • 9 # 貓蛋兒狗蛋兒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確認自己以下兩個實際情況,現在不爭的事實是:人的情商可以提高和改變,但智商確是與生俱來。一是先確定自己的真實智力水平,二要明確自己對學習是否感興趣,是否一提到學習就壓力倍增,心理不適,如果是這樣,再好的學習方法都無濟無事,即使你坐下來看了一天書,練習了一天的技能,但那都是“低端的勤奮”,只會讓你在心理上得到一絲安慰,對於自己水平的精進沒有任何提高。對於第一種情況,如果確實天資平平,閱讀能力一般,對於小初高階段的學生,學習壓力主要是成績與升學,那麼學習方法上堅持“勤”字當頭,記性不好,理解力不強,我就多強化多練習。如果天資聰穎,有很好的先天條件,在學習方法上可以有更多的彈性,在保證學習好文化課的前提下,可以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兼顧興趣愛好。對於第二種情況,如果對學習實在提不起興趣,那就先解決思想上的“總開關”問題,找出任何值得為學付出的理由和回報,激勵自己,只有做到這一點了,才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像學英語一樣,有人天性喜歡背誦,那他可以背出一口流利的口語,有人天性喜歡朗讀和閱讀,有人喜歡聽力,但有一點是一樣的,他們對英語都是痴迷的,所以都獲得了成功。

  • 10 # 慧心空間

    大多靠自我體驗領悟總結,如果幸遇良師就可以走捷徑了。

    總之,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 11 # 精進學堂

    以我多年人格心理學的研究來看,不同的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行為和學習方式,所以要想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學習方式好,首先要先了解自己是什麼性格,之後根據自己的性格培養屬於自己的學習方式,這樣學習起來就會非常的自在舒服。還有就是要懂得一個道理,就是要以終為始,不要為了學習而學習,要明確為什麼而學習,這一點非常的重要!加油,祝你好運

  • 12 # 明明如月學長

    從小學到研究生畢業,讀了十幾年的書,有一點體會,在此拋磚引玉發表點自己的看法。

    什麼是適合自己的方法?

    我個人認為,高效的學習方法就是適合自己的方法。

    比如有些學生對圖形非常敏感,學習計算機理論的時候文字可能忘掉了,但是圖形記得非常清晰,可以跟進架構圖,原理圖清晰地回憶出相關理論和原理,這就是好的方法。

    比如有些學生單詞記不住,接觸到以往規律方法,反覆的記憶,並且不強迫自己記住。短期效果不明顯,但是一兩個月之後效果非常明顯,而且整體體驗沒有任何透過,這就是好的方法,適合自己的方法。

    是什麼阻礙了你?

    很多人總是想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但是真正阻礙自己的是不願嘗試新的方法。

    比如死記硬背也可以讓你得到還不錯的成績,你就認為這個方法也“適合你”。

    我看到的更多的學生是:有各種好的方法在你面前,你沒有嘗試就認為不適合自己,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習慣而不是結果導向來判斷一個方法的好壞。

    拿記英語單詞來說,有很多種方法,學校老師教的大多數是常規的做法,比如下節課聽寫,然後學生每節課前突擊記憶應付檢查,然後遺忘,然後期中期末前又突擊記憶,效果可想而知。

    如果學生不是為了應付老師,而是真正想學好,可以嘗試諧音記憶法,同義詞反義詞記憶法,詞根詞綴記憶法,單詞圖形記憶法,甚至遺忘規律記憶法。

    總有一種方法,自己更喜歡,效果更好。這就是適合自己的方法。

    要適應科學的學習方法而不是讓方法適合你

    還有一個觀點是要去適應科學的方法,而不是讓方法適應你。

    比如遺忘規律是人類的記憶規律,幾乎所有人都符合這種規律。

    那麼有計劃有目的的重複記憶,是形成長時間記憶的關鍵。

    但是如果你只是喜歡短時記憶,應付老師。如果你認為剛開始用效果不明顯就放棄或者妄下結論“不適合你”,那麼你錯過了一個好的方法。

  • 13 # 李小汪老西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呢?題主的問題確實有一定的代表性。

    現在網上有很多學習方法,但是很多人都有疑問,這些方法到底適合自己嗎?我應該從哪些方向入手呢?

    庫博學習圈

    在分析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之前,先來說一下,非常著名的一個學習理論——庫伯學習圈。

    心理學家庫伯認為,很多人學習效率低下,並不是缺少經驗,而是不能夠對過去的學習經驗進行反思,分析出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沒用的,然後在反思的基礎上,把有用的部分概括為知識和方法,以方便在後續的學習中進行驗證,不斷的最佳化自己的方法。

    雖然庫伯學習圈,說的是如何把經驗昇華為理論,然後用理論來指導實踐,但是任何學習背後的道理都是相通的,這個理論同樣也可以用來指導,我們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借鑑庫伯學習圈的理論,結合我自己輔導學生的經驗,在我看來,要想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必須要經過下面4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讓你的努力前功盡棄。

    這4個環節分別是“借鑑——嘗試——反饋——總結。”

    在英語中,學習和模仿是同一詞源,任何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模仿式學習的初步步驟。

    很多人在想學一門知識或者想學一門技能的時候,會想到去請教同學請教老師,但是在尋找學習方法時,卻沒想到要想比自己做得好的人學習,很多人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隨意的學習。

    那麼可以向哪些人借鑑學習方法呢?

    第一,參考大師的學習方法。

    王小波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活在世上什麼都不必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夠了。

    而那些能夠成為大師,成為大學者的人,他們在學習上肯定有很多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方法,而這些方法既然能夠流傳下來,那就證明這些方法,被很多人嘗試過是有用的。既然如此,那麼為什麼我們不借鑑呢?

    比如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學習英語,學了英語之後,也不知道如何去用。

    林語堂在《英語學習方法》中說:“英語學習唯一的正軌,不出模仿和誦讀,仿效是要整句、整句的仿效,誦讀仿效必迴環練習。”

    可能很多人覺得,如果英語學習的方法就是誦讀,那不就變成死記硬背了嗎?

    且慢,他接下來又寫了這麼一段話:背誦法有活法與死法之別,鸚鵡能言的背法是無認識,而無用的。正當的背誦應當與體會同為一事,再閉書,再體會,再嘗試,這是正當的背誦方法”。

    可能很多人看完這兩段文字之後,不知道說這是什麼意思。

    這些讀起來確實有點拗口,用一個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學習英語最重要的是要背誦,背誦的過程中要整段整段的背誦,當你背誦完之後,要合上課本去反思一下,回顧一下,並且要反覆不斷的用,每天把你背誦的句子用幾遍,直到這些句子真正融入到你大腦回路里,當你不再是簡單的背誦,而是能夠脫口而出時,這些句子、句法,你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

    第二,向身邊的人尋求幫助。

    可能大師的學習方法和學霸的學習方法,並不適合所有的人,但是在任何一個班級,即便是這個班級的整體成績不太好,總有一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比你好,而他們就是你學習的物件。

    你可以把他們筆記借過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記筆記的。或者是跟他們交流一下他們平時是怎麼預習的,上課是怎麼聽課的,課後是怎麼複習的等。

    第三,借鑑腦科學的研究成果。

    腦科學可能是最近幾十年發展最迅速的一門學科,這門學科的很多研究成果,讓人類重新理解了自己是怎麼思考的,怎麼學習的。

    之前,你的父母和老師會告訴你,要學就學個踏實,要玩就玩個痛快,但實際的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叫做茲格尼克效應。

    心理學家茲格尼克做過一個巧妙的實驗,他給128名學生布置了一項作業,然後讓其中一組孩子完成其中部分作業,而另外一組學生,在作業進行到一半時命令他們停止。

    過了幾個小時之後,紫格尼克要求所有的學生回憶作業的細節,結果發現,那些中途停止的學生,能夠清楚的記得剛才寫的作業內容,那些已經完成作業的人則印象比較模糊,很多人記不起來剛才的內容了。

    這些試驗成果也被很多人用到學習方法改善上。

    比如學習要有一定的時間間隔,最好是每個科目可以交叉著複習,這樣會記得更牢固。

    再比如,學習一個新的知識是不要期望一次能夠掌握,而是每隔一段時間要重新回來學習一次。

    嘗試他人學習方法時的一些注意事項。

    雖然,模仿說起來很容易,但是真正能做好的人卻非常少,很多人要麼是堅持不下來而半途而廢,要麼是嘗試一下,看不到任何效果,就覺得別人的方法不管用,還是自己的方法最有用,然後又回到低效的老路上。

    在開始模仿的過程中,儘量能夠全盤接受,包括一些細節也不要放過。

    模仿別人學習方法的初期,看似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你慢慢積累之後,你就能夠明顯的感覺到自身在成長和進步。

    嘗試以後要給自己製造反饋

    掌握了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最關鍵的是要給自己製造反饋。

    有一個心理實驗叫做定位速效實驗,這個試驗說的是,學習者及時的瞭解學習效果,有助於強化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在學校裡面其實非常容易製造反饋,當你學一個知識之後,就要立馬給自己來個測驗,在自我測驗的時候,儘量模擬真實的考試環境。

    透過測驗看這些知識,你掌握沒有?哪個地方還存在著漏洞?如何存在著漏洞,那就及時的去查漏補缺。

    另外還有一個小的技巧,就是養成記錄的習慣。

    就以高考數學為例,高考數學下面有很多模組,每一個知識模組下面有有很多知識點,那麼你可以列一個列表。

    你可以把模組的名稱,對應的知識點,都寫在一個表格上。而任何一個學習無外乎就是預習、複習、聽課、做題和考試這幾個環節。在每個知識點後面,分別列上預習、聽課、做題、複習、考試這幾列。

    每次學完這個知識點之後,如果上課聽懂了,那麼就打個對勾,如果這個知識點的題目會做了,那麼再打一個對勾,如果在大型考試中也會了,再打一個對勾。還可以在每個知識點後面自我評個分。

    在給自己製造反饋之後,你就會立馬知道哪些方法,對你是有用的,哪些方法對你沒用。

    總結遷移

    有了反饋之後,接下來就要總結一下,要結合過去一段時間的學習經歷和學習記錄,去尋找一下對你有用學習方法,背後的核心邏輯是什麼?

    然後把這些方法遷移到其他科目的學習當中。

    如果發覺別的同學,或者是網上還有其他更好的學習方法,然後就按照這個迴圈再做一遍。

    我是“升學與考試”---分享學習方法,關注教育時事,指導升學規劃。期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 14 # 教化學的清華博士汪

    你好,我是一名清華在讀博士,當過6年高中生家教。從2013年進入清華大學起我就開始幫助高中生學習,發現大多數同學學習時毫無章法,沒有規劃,導致學習效率低下。

    根據高中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我寫了一本書《中等生高考衝刺筆記》,書中明確指出了高中生在學習中存在的誤區,也分享了20位中等生在各科目逆襲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幫助高中生找到學習漏洞,提升成績。

    其實大多數同學存在的首要問題就是在學習態度上,對待學習三心二意,不能持之以恆,導致成績上出了問題。

    其次才是學習方法上,沒有明確的目標,不擅長總結與思考,盲目學習,耗費大量時間而學習效率低下。

    最後就是學習心態上,遇到問題就退縮,逃避,不能夠主動的去解決問題。

    面對這種情況,學生必須要想明白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什麼?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怎麼實現這個目標,只有清楚了學習與自身的關係,學生才能夠端正學習態度,充滿動力的去學習。

    其次,達到目標的第一步就是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結合自身的學習情況,把距離目標院校分數分配到各個科目上,然後在針對自己在各個科目上存在的學習問題,制定明確的任務目標。比如語文和英語的學習,貴在積累,可以要求自己每天背誦20個單詞;閱讀半個小時的文章等;數學則可以根據老師講得章節內容,做具體的練習題。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期限,不要拖延。

    最後,就是要正確的認識到學習。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一下子就能提高的,需要你不斷堅持,不斷積累才能慢慢提高的。

  • 15 # 半隻文藝貓

    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第一、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分四個時間段進行閱讀,練習,做題;看那個時間段的學習效率最高~第二、閱讀時務必帶上筆和筆記本,將你認為優美、有意思的詞,句子,段落;用你喜歡的方式勾劃出來或者摘抄下來;之後看看自己是否能仿寫出來~第三、刷題勿以做題為做題。目的在於吃透這道題,吃透這型別的題。a.學會將試題進行分類,板塊化,章節化,型別化。b.學會解題,化題,改題,變題和造題。第四、記憶。你可以採用思維導圖記憶,聯想進行記憶,理解記憶,故事記憶等!第五、業餘時間多去做一下自己喜歡的事。第六、將興趣愛好、經歷與學習相結合,找出他們的共同點與不同點;然後進行套用,化用;取長補短。

    ……

    學習方法有很多,但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只有一個。祝你早日找到真正適合你自己的學習方法~

    未來未知,唯有前行。我是龍梟,愛學習,愛生活,也愛和你一起探討學習中的風風雨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皇馬再次輸球,本賽季還有希望拿聯賽冠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