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馬猴燒不出酒
-
2 # 夢之覺
有的人有事情時總是會胡思亂想,其實還是缺乏安全感造成的!從小到大一直在父母爭吵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極度缺乏安全感,因為長期的恐懼造成疑心重!有些心理障礙,但是要努力改變思想,多看一些心理方面書籍,增加自信,另外想辦法轉移注意力,生活中有許多有意義的事情或聽音樂靜下心來,慢慢的會調整過來的!
-
3 # 幻清靈
那不是心理有問題,而是一種人的思想包袱太沉重了!需要排出思想的壓力,認為周邊的人和事情好像不對稱,不是你想向的那麼完美,不肯相信別人,只有你把主權掌握在你的圈內,好像心理才能平靜安心也沒有哪麼多的思想問題,其實疑心重無非就是我們不太確認在別人心裡自巳到底算不算是一位優秀能幹善解人意的人呢!也許我說的有問題,這只是個人的見解,人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也許有更好的分析就這樣吧!謝謝邀請!再見!疑心重我認為
-
4 # 小K說
首先明確一下哈: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不同。
或多或少,我們都有心理問題。就像身體有時候會生個小病一樣。
疑心重,心理學稱之為“疑慮心理”,便是因為猜疑引起了焦慮焦慮。一般平常的猜疑,是不會焦慮的,比如你看到外出的孩子身上的衣服髒了,會猜疑他是不是在外面摔了一跤。這是每個關愛孩子的媽媽的最正常的不過的心理。當你看到丈夫身上有別的香水味,有口紅,會猜疑他去了娛樂場所或一夜情。這是每個愛丈夫的女人因愛與嫉妒產生的猜疑心理,也正常。
但是,當猜疑心理變得過分敏感,變成了“疑慮”,就成了心理問題了。比如丈夫的偶然一次外出就讓你十分懷疑是否他有了小三然後和她大吵大鬧甚至離婚;家裡的狗隨意叫了一聲你就懷疑是不是有賊進了家門然後全副武裝,甚至抬出了菜刀。三國時期曹操因為看到要殺豬的呂伯奢家人猜疑他們要謀害自己便殺掉了世交呂伯奢全家。疑慮心理,發展到極端著實讓人害怕。
這時候,如果一些與你猜疑的事情有較少聯絡或幾乎沒有聯絡的事情,都會引起強烈焦慮,便形成了心理疾病,需要心理治療了。
-
5 # 暖心理
猜疑心理是人性眾多弱點之一,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會有一點,但如果不過度就不會對生活造成影響。
可是疑心太重的人一般都有思慮過度,凡事都往壞處想的特點,很多時候他人往往是說者無心,他卻聽者有意常常誤會別人的意思,以致給人際關係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這,可能就是走的朋友。
從精神動力學理論來分析,疑心重的人是缺乏對自己和他人的基本信任感!而一個人的信任感始建於一歲半以前,所以,良好的母嬰關係就是關鍵點了。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個足夠好的母親,她就會給自己的孩子一種恆定的愛,孩子在這種穩定的無條件關心愛護,無條件接納抱持的氛圍中成長,就會覺得母親是可靠的,值得信任的,自己也是可愛的,值得被愛的,於是就會產生對他人和對自己的信任感。
相反,如果一個母親情緒不穩定,或者反覆無常,對嬰兒時好時壞,就會讓嬰兒琢磨不透,認為這個母親不可靠,不值得信任…同時也會認為自己不可愛,不值得被愛…於是嬰兒開始懷疑這個世界!
-
6 # 貓咪不肥有違天理
猜疑心重是對他人言行過分敏感,多疑,是對對方的不信任也是自己不自信的表現。
最近挺火一個電視劇《老男孩》裡洲洲媽媽不就是猜疑心很重,重到不可理喻的狀態,那種嚴重的都屬於精神方面的問題了很嚇人。
猜疑心一般是在戀人中存在,是對愛人的猜忌不信任,有了猜疑心也就是感情破裂的開始,所以猜疑心可以看作感情結束的預兆!一般是自己不自信,對愛人不信任,總是擔心對方出軌,各種猜測各種心理戲各種補腦的畫面,然後越來越嚴重。
猜疑心就是不自信!
-
7 # 烏格
每個人或多或少多有猜疑心,誰都不是心態放的很好的。難免心情失落的時候都會有猜疑心重,這都可以說是正常。如果長期過度的猜疑心重,那麼就會對自身心裡有害,就是所謂的心裡疾病。 當我們意識自己已有這種心態時,說明你還是清醒的。問題不算嚴重,那就要做要一些預防了,比如說多和性格開朗或比較有正能量的朋友談心了,還要多鍛鍊身體,多看一些有正能量或內容比上進書籍、電影之類的。還要學會自我心裡暗示自己是健康的,多關心親人和朋友,主動幫助他人,那麼身心就會得解放。 人如果過於的空閒就胡思亂想。
-
8 # 梵音心理瑜伽
猜疑心,不屬於心理疾病,屬於不健康心理問題,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猜疑心,人都是有慾望的,有自私心理,所以說多多少少有猜疑心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不要放在心上,也不要有什麼心理負擔,平常心看待
但是猜疑心過重,影響了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例如說失眠,情緒低落,復仇感,負罪感,這樣慢慢會演化為心理疾病,往往心裡疾病不是單一存在的,它是複雜性的多樣化
萬物生存講究一個原則,心理講究一個度,如果打破這個原則,打破這個過度,就會呈現它原本不應該呈現的,是很危險的一種訊號,
什麼是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指一個人由於精神上的緊張,干擾,而使自己思維上、情感上和行為上,發生了偏離社會生活規範軌道和現象。心理和行為上偏離社會生活規範程度越厲害,心理疾病也就愈嚴重。心理疾病是由於個人及外界因素引起個體強烈的心理反應(思維、情感、動作行為、意志)並伴有明顯的軀體不適感。是大腦功能失調的外在表現。疑心病太重的人往往都缺乏安全感,自信感,性格內向,自私,要想改變多疑心,需要從性格入手,看看你的多疑症屬於哪種性格演變而來的,慢慢去改變。
-
9 # 壹號線
謝謝邀請,我不知道猜疑心重算不算是一種心理疾病,但是猜疑心重的人應該會導致心理疾病。想當年的曹操就是猜疑心重,然後把救自己的親戚全家都殺掉了,還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願天下人負我。從另一方面看出猜疑心重得人心胸也很狹窄,那心胸狹窄人也會有心理疾病,再比如當年的周瑜,就是因為心胸狹窄,妒忌諸葛亮,最後被諸葛亮氣死,就在最後死的那一刻心都不甘。“既生瑜,何生亮”一句話就能說明一切。
-
10 # 冷小文
首先我們要看,這個疑心是屬於什麼範圍的疑心,我們很多人都會有疑心,我覺得很多時候這個疑心都是正常的,因為我們每個人因為成長環境的不同,對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認識,比如說小的時候父母的一些話語以及一些戀愛經歷我們可能會對愛情充滿疑心,自己其實覺得疑心自己的另一半是很不好的,總想起看對方的手機,而看完了發現他真的是無辜的你會覺得內心很愧疚,這都是屬於正常的心理範圍。不過這種行為都是不太好的,如果繼續下去肯定會影響你們之間的感情,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改正。
當然,疑心也會有其他方面,比如說懷疑同事下屬,朋友等等,這都是屬於正常的範圍。
疑心過重也是有對應的心理疾病的,不過說的比較明瞭,就是我們所說的精神病,準確一些說叫做精神分裂症或者妄想症。我們很多人以為精神分裂與人格分裂是同一個東西,其實他們基本上沒什麼關係,人格分裂就是身體裡多一個人格,另一個人格做了什麼事情主人格是不知道的。精神分裂則是幻想為主,也就是疑心過重,妄想症也是很類似的,都是會想象出來很多東西。
他們的區別就是妄想症只是猜疑,比如說,我覺得有人要害我,有人要暗殺我,有人在監視我,而精神分裂則是有身體上的感覺,他覺得有人監視,會覺得自己的耳朵裡有什麼監視器什麼的,會把自己的想象,延伸出身體上的感覺,這就是精神分裂。
所以說,疑心重不是病的,不過我們還是要了解自身問題去改善,可能因為無端的猜疑失去朋友愛。
-
11 # 青音約
心理疾病就是指的精神疾病,猜忌肯定不是精神疾病的範疇。猜忌心有這麼幾種情況,一就是人格特質,有些人格的人本身猜疑心就重,但是這個重不重是相對的。比如三國演義裡曹操,生性多疑,這就是說的天生的人格特質原因。
還有一種原因是家庭環境的影響,因為依戀關係的不安全,與父母的關係中沒有感到安全和愛護,就可能在成長中有較多的猜疑心理,因為覺得很多事情都不可信,人都不可信,所以容易對人產生猜疑心。最後就是自主的行為,比如一個環境,本身就是很有挑戰如履薄冰,讓你時刻得關注自己的行為,這樣的情況下自然很在意別人的看法,所以就可能在這一段時間又較多的猜疑心。然後雖然不在這個環境了,但是這個行為習慣這個思考模式已經被你習得了,也就是學習到了,很多情況下會自動的猜疑,即使這個環境和情況不是像之前那麼如履薄冰了,你也還是會自動化的這樣加工思考。
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調整自己的心態,正確認識。首先猜疑不是多麼不好的品質,誰都有這樣的情況,我們的目的是減少它的發生和對心情的影響,這是認知的基礎。其次就是不要有心理負擔,之後還這樣想也很正常,但是不要沉浸在裡面,儘快的讓這個念頭過去,不要繼續不斷的猜疑。最後,可以再有猜疑想法時候去做事,轉移注意力,這樣慢慢就會好很多了。
-
12 #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才是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分三種層次,最嚴重的是精神上的障礙,也就是說的精神病,第二種是輕點的心理障礙,比如:長期處於恐懼、焦慮等,它是一種社會功能和心理功能紊亂的結果,第三種是一般性的心理問題。
疑心重是一個心理狀態,也就是說明這個人不太容易相信別人,信任能力低。習慣對他人或者事情總是持懷疑的心態。要判定它是不是心理疾病,得看它實際狀態符不符合以上三種情況。疑心重是一種心理問題,所以也算是心理疾病。
我們生活中真正有精神病和嚴重心理障礙的人是少數,但是大多數都是有一般性心理問題,真正完全心理達到健康標準的很少。因為只要是人就有各種煩惱,有煩惱就會出現心理問題,關鍵要看自己有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需要完善。
如果一個人有心理問題,但是他本人完全意識不到,那這樣的人也不可能認同自己有心理問題,更談不上完善自己。如果意識到疑心重是心理問題,影響到了自己的人際關係,自己的心理感受,那麼可以透過學習成長完善這個問題。讓自己更加了解自己,對自己有辦法,當您走上一條自我探索的成長之路時,就已經在慢慢的走向心理健康的路上!但願所有人都走上心靈成長的道路,遇見那個更好的自己!
-
13 # 馬民哲
要看你對什麼事情了,如果是朋友之間麼利益……倒是如果是夫妻之間麼也要分很多種,倒是既然你意識到了就說明不是心理疾病
-
14 # 鵜鶘心理陳小康
猜疑心重是指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過分的認為別人針對自己,覺得別人的言語行為都和自己有關,對他人非常敏感、多疑。嚴格來說,單純的猜疑心重並不是一種可診斷的心理疾病,但它可能構成一般的心理問題,如果還有其他的表現,也可能導致發展成為心理疾病。
生活中猜疑心重的人可能會給自己帶來一些困擾,比如他們可能不相信別人,因此會與他人保持距離,甚至懷疑別人會說自己的壞話;別人態度冷淡一些,就會覺得別人討厭自己。會對別人無心的言行思考很久,並自己給出一個負面的解釋。久而久之會讓自己在人際交往中很緊張,不能建立真誠的關係,甚至悶悶不樂,鬱鬱寡歡,嚴重者會發展出情緒障礙和適應困難。
猜疑心重的人其實內心是不自信的,懷疑別人也是懷疑自己,有些人覺得別人會看不起自己,實際上正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現。這樣的人在與人交往時缺乏安全感,害怕被拒絕,所以不敢靠近別人,從而造成與他人之間的距離。當然還有人是曾經受騙或因為太相信別人而遭受創傷,此後就會比較小心翼翼,處處提防,是為了避免再次受傷。
其實敞開心扉後你可以收穫不一樣的體驗,將心比心,別人也會感受到你的真誠。當你出現猜疑心的時候,做出反應之前,可以思考一下事情是否真如你所想,剋制情緒,綜合評估這個人的表現,將不合理的猜疑消除於萌芽。可以慢慢嘗試擺脫自己在遇到事情時做出的猜疑假設,深入瞭解後再做出判斷。再有就是培養自己的自信,當你看到自己的優點,充滿自信的工作生活時,也會給人留下好的印象。
-
15 # 鵜鶘心理
題主既然提出這個問題來,我想可能你也發現這種心理狀態對自己的社會發展帶來不好的影響了,或許都影響到自己的日常情緒。猜疑心重,如果走向極端點,這就變成多疑或者是疑心病,在心理學上被劃入一般心理問題,而不屬於心理異常。也就是這種心理狀態和我們常見的自卑、怯懦、狹隘等是一個級別的。
多疑這是一種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人格表現缺陷。通常來說,具有這種心理的人有這麼幾種狀態出現,一是會把偶然發生的事情當成必然發生的事情。打個比方几個同事沒事聊天,你過來時他們正好聊天結束,你會以為是你自己被他們排擠,或者在懷疑他們是不是說自己什麼壞話等等;二是把若干孤立的事情,當做是有整體聯絡的事情。比如說你到辦公室沒看到一個人,後來得知張三去銀行、李四在外面溜圈、王五也去幹什麼了等等,真好前一天,你跟王五鬧過矛盾,你就想是不是王五聯合他們孤立自己;三是從不利於自己的角度去考慮生活中正常發生的事情。把無意當有心,把善心當惡意。我們知道事物總可以從正反兩方面去論述的,就像可以說一個人勇敢,也可以說他魯莽一樣的道理。而多疑的人則比較歡喜從不利於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當一個人帶著敵意去看問題時,自然也就得不出什麼好結論來了。
同時,如果僅僅是猜疑的話,這和多疑還是有一定區別的。猜疑只是一般性的懷疑,這份懷疑可能會毫無道理,純粹是神經過敏,但也可能有一定道理。多疑則是猜疑的極端狀態,絕大多數是無端生疑慮的。這不僅僅表現在量上,還表現在質上的毫無根據性的判斷。
-
16 # 南山小竹
猜疑心理
芳芳總覺得大家都在故意與自己作對。就先說說老師吧,明明自己個頭很矮,視力又不是很好,可老師偏偏把自己的座位調到後4排,這分明是不重視自己。還有朋友小云,她怎麼能和其他同學一起去逛街而不叫上自己呢?再有就是班上的男生李強,每天都在盯著自己看,然後就和其他男生在一起討論什麼,難道他們在說自己的壞話嗎?
這一切都讓芳芳覺得很生氣,很傷心。芳芳是個15歲的女孩,只有一個叫小云的朋友,因為,她老是覺得同學們都在用“異樣”的眼光注視著自己,所以,她乾脆和別人劃清界限,可是現在連小云都在疏遠自己了,芳芳怎麼能不難過呢?
芳芳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老師挺喜歡她的,還經常當著同學們的面表揚她。可是最近芳芳有一門功課的成績稍微有點下降了,老師似乎就不太喜歡自己,這不,把她的座位換到了後面,只有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才會在後面坐的。芳芳就是這麼想的。
她自從坐在後面後,再也沒有專心聽過一節課,心裡總在自怨自艾。就這樣,學習成績下降得很快,芳芳想,這下完了,以後只能永遠在後面“堅守崗位”了。
課間時,芳芳還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她可不想和別人一起到教室外面去玩,因為,大家可能也不歡迎她。就在這個時候,討厭的李強走了過來,問了她一道數學題,芳芳的數學成績向來不錯,她起初不想幫李強解答的,可是李強卻在那裡不停地請求,芳芳只好答應幫他解答了,許諾放學後把解題過程告訴他。可當芳芳好不容易把這道題解出來的時候,李強卻說,自己已經想出結果了,謝謝她的幫忙。芳芳覺得這不是在把自己當猴來耍嗎?越想越氣,越氣越想,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一般流個不停。
芳芳把自己關在了房間裡面,再也不想去上學了,她覺得大家都在和她作對,她告訴媽媽必須幫她轉學,要不然再也不去上學了。這可急壞了媽媽。媽媽把芳芳的情況告訴了老師,這時,老師才明白芳芳最近為什麼如此反常了。
這天老師帶著小云、李強一起來到芳芳家。芳芳看到這三個人,很驚訝也很生氣,難道他們是來看自己的笑話的嗎?芳芳拒不和他們見面、說話。老師無奈,只好給芳芳留下了一封信。信是這樣寫的:“芳芳,老師沒有注意到你是個敏感的女孩,沒有注意到你最近的情緒變化。對不起,這是我的疏忽。老師把你換到後面去坐,主要想讓你幫助一下你的同桌,因為你的學習很好。可是沒有明白地告訴你原因,讓你誤以為老師不喜歡你了。”
你的好朋友小云也沒有和你疏遠,是你自己不願意理她的,她總是和大家說,你是個很容易相處的女孩,希望大家和你做好朋友。那天她和別人去逛街,那是因為他要替你選擇生日禮物。”
原來是這樣呀。芳芳捧著信哭了,她心裡面已經下了決心,明天去學校時,要向大家道歉,並告訴大家,我也要和你們做朋友!
芳芳出現的多疑、敏感等現象其實與其處於青春期有關,青春期是兒童到成人的過渡時期。矛盾、敏感、多疑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突出的心理特點。有很多特別的心理問題集中出現在孩子的這一階段。也有很多孩子,就因為在青春期走錯了幾步,導致走錯了整個人生,由於此期間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發生的巨大變化,他們最容易產生各種心理障礙。而同時,這又是人在成長過程中最關鍵的一個階段。所以我們不得不注意。
青少年自我意識增強,特別珍視自我形象,很關心外界對自己的評價。有的人比較敏感和多疑,看到別人在一起說話,就懷疑是背後議論自己,心裡感到緊張和不安。
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確實周圍的人都不喜歡你。如果真是這樣,家長和老師就要告訴孩子不要緊張和焦慮,應該冷靜地從自己的為人態度、性格特徵、思想方法等方面找原因。要鼓勵孩子與同學們溝通,請他們幫自己找找原因。只要態度誠懇,相信總會有願意伸出友誼之手的同學。
除了這些常規的方法以外,還可以透過讓孩子進行體育運動來舒緩孩子的那些不良情緒。適度的體育運動能加強新陳代謝,疏洩負性心理能量。換言之,一個人長期不參與體育鍛煉,其心情就會越來越糟。另外我們知道,運動最主要的效果還是有助於增強體質,產生積極的心理感受,能較快地提高情緒、消除青春期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狀。
猜疑心理是一種非常不健康的心理,它是由主觀推測而對他人產生不信任感的複雜情緒體驗。猜疑心重的人往往整天都疑神疑鬼、無中生有,每每看到別人議論什麼,就認為人家是在講自己的壞話。更可怕的是,那些總是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風捉影、節外生枝、說三道四、挑起事端,這樣造成的結果只能是自尋煩惱,害人害己。
猜疑心理是人際關係的蛀蟲,這樣既會損害你正常的人際交往,又十分影響你個人的身心健康。
要想了解猜疑心理,先要知道猜疑心理的產生原因:最主要的來源就是一個人錯誤的思維定式。那些喜歡猜疑的人,總是以某一假想目標為起點,凡事都是用自己的一套思維方式,依據自己的認識和理解程度進行迴圈思考。這樣就很危險了,這種思考從假想目標開始,又回到假想目標上來,如蠶吐絲做繭,把自己包在裡面,死死束縛住,這樣遭殃的就只會是自己。
有一些人會比較容易受流言蜚語的影響。聽信謠言,也會產生猜疑心理。在團隊中相互間缺乏信任。一個人對別人越缺乏信任,產生猜疑心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另外有一些人具有不良的心理品質。猜疑心理重的人通常也是狹隘自私、自尊心過強、嫉妒心強烈的人。不管怎樣,都會對自己造成不良的影響。既然猜疑心重這麼有害,我們當然要對其進行調理。
首先,你應該培養理性的思維維,防止感情用事,猜疑者在消極的自我暗示心理下,就會覺得自己的猜疑順理成章、天衣無縫。中國自古就流傳有“疑人偷斧”的故事,這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因此在現實中,我們遇事要保持冷靜,多觀察、分析和思考,克服那種當局者迷的認知錯誤。這是消除自己猜疑心的重要途徑。
除此之外,還應該學會培養自信心,我們每個人都應當看到自己的長處,相信自己的長處,相信自己會與周圍人處理好人際關係,會給你身邊的人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當我們充滿信心地進行工作和生活時,就完全不必擔心自己的行為,也完全不必隨便懷疑別人是否會挑剔、為難自己。自信心培養起來之後就應注意加強交流,拉近心理距離。要做到人與人的交流是心與心的交流,其實並不是容易的事。瞭解是信任的基礎,不瞭解,是無法信任的。信任是感情的紐帶和猜疑的墳墓。在與他人交流的時候,應該注意加強互相的交流、相互瞭解、相互信任,這樣在情感上才能產生共鳴,才會有效地消除猜疑。
在這一切準備好之後,最好還能學會自我安慰。自我安慰,是對自己的一次精神撫摸與放鬆,一個人在生活中,難免會遭到別人的非議和流言、也難免與他人產生誤會,這其實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在一些生活細節上不必斤斤計較、完全可以糊塗些,這樣並不會失去什麼,卻能使你避免自己煩惱。如果覺得別人懷疑自己、應當安慰自己不必為別人的閒言碎語所困擾,不要太過在意別人的議論、做好自己。
-
17 # 暖心理
看到題主的提問,我的腦中首先浮現出這樣一個場景:兩個同事在小聲的議論著什麼,當你走近想要加入話題時,他們的交流卻戛然而止了,留你一個人在原地尷尬的站著,你的內心不由自主的會泛起小嘀咕:為什麼我一過來他們就不說了?他們是不是故意的?難道他們其實是在議論我?就這樣,你越想越煩,越想越糟糕,不單單是懷疑別人的品行連自己都未能倖免。在這種猜疑他人和自我懷疑中,你越來越不自信,這樣的事例在生活中很常見,而這種猜疑發展到最後必然是自我否定與否定他人。不論是哪一種都會對我們的心理造成負面影響。那麼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這其中的原因,首先先確定一件事,這種猜疑是一種心理疾病嗎?我們需要確定一些標準,比如它影響你正常的工作生活以及社交了嗎?持續的時間有多久?主要的症狀有哪些等等?很多時候它只是會影響我們的心情,那麼它此時應該歸於一種心理困擾。第二,我們來看一下原因,首先猜疑源於對原因的不明確與未知,因為不瞭解對方的想法,不明白自己的在他人心中的印象,甚至不確定自己的能力,所以我們透過猜疑來試圖找到一個肯定的答案,在這場猜疑中,自信的缺失與對他人意見的重視是猜疑成長的沃土,因此想要拜託猜疑的擴散,我們也可以從上述的兩點著手。與其不著邊際的猜疑,不如大方去求證,坦然的面對意見好過自己自怨自艾,建立自信,不再患得患失,或許你會找到快樂的自己。
回覆列表
疑心重的人每天疑神疑鬼,充滿猜忌。一個朋友,她的母親在小時候因為父親貪汙遭遇了非常嚴重的家庭變故。從那以後,她的母親就變得疑神疑鬼,把錢視若珍寶,結婚後也由她全權掌握經濟大權。自己的丈夫需要用錢,她不給。自己的女兒在銀行上班需要借一天大數額的資金以完成該月的業績,她的母親依然不肯。
對自己最親近的家人毫無信任可言,這樣的母親也經常讓她的女兒非常無語。她表示她的母親因為經常懷疑別的老師在背後說自己壞話,在學校裡也是一個朋友也沒有。
這種疑心重的人,已經不是單純正常人該具有的懷疑心了。這已經是病態的極致了,是由於小時候的安全感缺失所導致的,當然對於一個50歲的人而言,重建安全感已經不大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