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佳木馨香
-
2 # 幼師歡歡的小日子
你好,每個孩子會有成長的煩惱,像我們大人一樣也會有煩惱,這個時候孩子就需要找到一個釋放自己的方式,但這時候我們去打擾她,嘮叨她,她就會產生這樣的心理。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與孩子平等的溝通。
在於孩子溝通我們大多數家長會以一種過來人的高高在上的態度去跟孩子談論這件事。當我們總是以這樣的去溝通,這樣的溝通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壓迫。
怎麼樣平等去交流?
以這個例子為例:當老師告訴孩子今天在學校犯錯了,請你明天去學校。
大多數家長還不明白緣由就先入為主認為是孩子的錯誤。
不給孩子交流溝通的機會,對著孩子一個勁炮轟孩子。
責怪孩子在學校為什麼不好好學習,勁犯錯還請家長去學校等等各種責怪孩子的話語。
那我們應該怎麼溝通?(觀察、理解、瞭解事實)
孩子回家後先觀察孩子狀態,孩子犯錯後告知請家長他本身狀態不佳,他內心也被這事折磨了一天。我們適當理解。當孩子回家後長時間不談論讓你去學校的事,你可以側面出擊。你可以說一說孩子媽媽工作粗心,把一個數據弄錯了,導致我們團隊捱了上級批評。我現在有點難過。當你主動說出後孩子也會把他今天的事告知你。那麼你們接下來就可以一起想解決辦法?分析為什麼會犯錯?怎麼樣做才能不再次犯這個錯?等等。
第二、給孩子樹立榜樣,以身作則。
當我們大人遇到困難事的時候,大多數家長會用一下消極的方法來處理自身的情緒。
比如發脾氣在自己家人身上、與丈夫或者妻子吵架、責備自己孩子不聽話等等。
當我們自身有不好情緒時,一定要學會控制情緒。你處理情緒的方法孩子會學習,如果你經常透過與你愛人吵架大吼大叫來排解你的情緒你覺得孩子不學習嗎?肯定會,並且會慢慢叛逆。
第三、積極面對生活壓力,不要做抱怨的那個人。
家長很多時候會抱怨自己的生活,抱怨自己的愛人不夠體貼,抱怨自己孩子不夠乖。
我媽媽就是一個愛抱怨的人。
她抱怨工作辛苦,我要什麼都給我買,我為什麼還不聽她的話。
她抱怨爸爸不夠體貼她,家務活都不會做。哪裡都需要她。等等一系列她為家的付出。
我談了一下為什麼家長特別是媽媽不要抱怨生活壓力。僅僅是我媽抱怨這些對我的感受:
1、我會覺得很煩,她的抱怨也會傳染到我身上,這個時候她批評我,我就會產生逆反心理,與她博弈。
2、我會對我父親的神聖感降低,覺得父親很沒有用,父親批評我我會產生不屑。從而影響父親在我心中地位。
-
3 # 韓修會老師
要解決叛逆期困惑,我們首先需要重新定義叛逆期。
叛逆期=探索期
為什麼要叛逆?
因為孩子渴望被成人的世界認同,渴望透過叛逆的行為來向世界昭示自己已經長大了,再也不是父母眼裡的小孩子了,再也不是可以隨便操縱的“棋子”了——存在。
孩子從來都是獨立的個體,只不過他需要我們的撫養和監護。所以,對於孩子來說,他有能力去創造自己的生活。所以,他有權利提出自己的要求,也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意願做決定。只不過,在他擁有的資源不完狀況的時候,作為爸爸媽媽你有權利滿足或者拒絕他。然而,不管滿足或者拒絕,我們都需要讓他意識到一點,這是他自己的生活,他需要為此付出努力。
所以,用我們全新的態度重新定義叛逆期的時候,我們可以稱它為“探索期”。在三個探索期內,孩子分別會探索:
我的世界有什麼?
我可以得到什麼?
我可以怎麼做?
當我們用全新的態度去對待孩子在這些階段成長的時候,我們會驚訝地發現,孩子逐漸變得自信、Sunny、有擔當。
雖然他們不是成熟的,但要作為成熟的人去對待。
而作為家長,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的成年人狀態,尊重孩子的獨立。我們允許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鼓勵他有更美好的願望。我們為孩子創造寬鬆、積極的成長環境,讓他為自己的願望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同時,哪怕我們不同意,我們也激勵孩子堅持自己的選擇。
有這麼一個故事:
兩個即將成年的孩子,分別向他們的父母提出要搬到外面去住的要求。一個孩子的父親說:咋啦?家裡容不下你啦,好好給我待著。
另一個孩子的父親卻說:“好啊!需要我幫什麼忙嗎?”誰知,結果卻恰恰相反,反對孩子搬出去的父親不但沒能阻止孩子從家庭中走出,還和孩子發生了深深的矛盾。支援孩子搬出去的父親反而使孩子留了下來。
出現這樣出人意料的結果,原因就在於第一個孩子聽到父親那麼武斷地阻止他,覺得在家裡也是沒有意思的,不如早些搬出去。另一個孩子則完全不同,當他提出搬出去住的時候,父親不但沒有阻止,反而問他需要什麼,這讓他感到了親情的溫暖,覺得其實在家裡也很好,於是決定不搬出去住了。
可見,孩子有了獨立的想法,渴望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其實是可喜可賀的事情,如果他凡事都依靠父母那才是令人擔憂的事情呢!
也有許多父母擔心,這樣的教育會不會就是放縱,任其為所欲為了呢? 其實,我們一點都不必擔心我們的孩子不受制約,正如前面例子中所顯示的,真正的制約並不完全需要強權或是威嚴。
由於孩子正在掙扎著長大,最需要他人對自己的角色認同,正是自我觀念的成形,思想的啟發階段,所以最容易受影響。
所以,面對孩子的叛逆,最重要的就是認清事實的真象; 並不是誰叛逆了誰,頂多只有一個倔強的孩子悄悄“離開”我們而已。我們當然覺得痛苦,但憤怒則大可不必。
如果,他走向正確的方向,我們就該以生命傳遞者的心情樂觀其成;若他誤入墮落的深淵,我們就該立即趕過去,陪他一塊爬起來。
親愛的粑粑麻麻,希望以上內容而已幫助到你,願我們一起成長。祝生活愉快。
-
4 # 曼哈頓上東城私校日常
孩子都有叛逆期,但有的表現得很明顯,有的卻不明顯,因為父母對他們的態度不同。想讓孩子不那麼叛逆,父母親應該首先把自己放在和他們平等的位置上,大多數父母總覺得,你是我的孩子,你就應該聽我的,我們都是為你好。父母把自己的位置放得比孩子高,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上就會容易命令和管制,這讓青春期的孩子覺得反感,自然就會和你對著幹。另外,孩子大了,越來越有自己的思想,這是好事,我們也希望孩子獨立思考以後獨立生活,所以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自己處理事情的機會,這時候我們應該多傾聽他們訴說,遇到問題和他們討論,給他們好的建議,鼓勵他們多思考,學會自己處理事情。
-
5 # 快樂庭院
很理解題主面對青春期孩子的焦慮,這是很多家長遇到的問題。
那怎麼引導青春期孩子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一個五歲的小女孩在一副藝術作品之前駐足,被眼前的作品深深吸引了。她天真地對身邊的媽媽說,“我也要畫出這麼美的畫!”
她怎麼才能畫出這麼美的畫呢?是不是某個畫家告訴小女孩怎麼畫就,小女孩就能畫出來呢?
當然不是。
她需要從基礎學起,不斷地學習練習提高自己的繪畫技術,當然這還不夠,她還需要學心習更多的內容,積累自己的多方面的能力。也就是是說,她得先具備這種能力。
家長要引導自己青春期孩子一樣,首先家長自己要具備這種能力。
一個人無法做到自己都不會的事情,無法給予還孩子自己都沒有的東西。
題主問怎麼引導青春期孩子。引導青春期孩子,沒有妙招,唯一的路徑就是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能力,切切實實的作做好自己。
做好自己,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是一個系統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自我修煉,是在生活中一點一滴連起來的一個過程,不是三言兩語,幾篇文章就能完成的。看了很多答主的回答,都很有道理,不過如何把那些道理和生活現實結合起來,這是題主需要做的第一步,也是真正有效的一步。
總結一句話就是,要想給予青春期孩子一個很好的引導,青春期家長自己要先開啟自己的學習,從提升自己的能力開始。
-
6 # 蒹葭微藍
孩子變得不聽話了?家長管不住了?難不成是孩子變壞了?!
上述困擾,小夥伴兒是不是也覺得感同身受呢?這是孩子的叛逆期。今天小藍就來和大家說一下正確應對叛逆期的決策。
首先,我們來認識"孩子人生中的三個叛逆期 "——
1.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
2.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
3.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在這裡小藍要強調一點,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發育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也要不同哦。
1.父母想要在教育孩子上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首先得讓自己得到孩子的信任。當孩子信任我們時,就會相信我們說的每一句話,自然而然就不會叛逆了。不過我們更需要彼此信任。家長朋友們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很優秀,當他們犯錯誤時不要一味的指責,而要耐心的教他們做事的方式方法。給孩子更多的關愛與信心,他們才會變得更好。
2.平常,我們要用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孩子,把自己美好的形象展示給他們。即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多不如意,情緒再糟糕,我們也不要在他們面前表現出來。這樣的家庭,這樣的環境,對孩子成長才是最有利的。
3.當孩子有反常的跡象時,我們要儘快與其溝通,這樣也會拉近我們與孩子心與心的距離。當然,不同的溝通方式也會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小藍建議家長朋友要注意交流的方式哦,同時還要學會換位思考,這樣就不會片面地看待孩子的行為了。
4.我們還要記住一點:不可以對孩子過於溺愛,即使家裡就這一個獨生子女。因為溺愛會讓孩子形成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認為自己最重要,從而理所當然的接受別人的包容。
5.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或障礙時,我們要及時為他們提供解決的方法,同時鼓勵、引導他們走出困境。這時千萬不可以給他們施加太大的壓力。
6.轉變自己的說話語氣和表述方式,由命令變請求。跟叛逆期的孩子交流,家長朋友的語氣要非常注意,同樣的事情,如果轉變語氣和表述方式,效果會完全不一樣。
7.制定規則,減少囉嗦和廢話。當我們看到孩子不聽話時就容易囉嗦個不停,實質上,囉嗦是無用功。
那有什麼好辦法呢?其實,我們可以在做事之前跟孩子協定好規則,當孩子不按規則辦時,我們也不用嘮叨,就按照規則處理,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
8.給孩子緩衝的時間。當我們不想讓孩子繼續某件事時,往往會立即打斷他,但是對於身處叛逆期的孩子,這樣做不僅不能讓他妥協,反而可能讓他更加惱火。
-
7 # 彭華勇家庭教育
要想知道孩子叛逆是怎麼變好的?我們首先要知道孩子的叛逆是怎麼來的,從根本上找到原因就能夠解決孩子叛逆的問題,讓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
那一個孩子的叛逆究竟是怎麼來的呢?他為什麼會叛逆呢?一個孩子叛逆一定是家長採用了不當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長都打壓(如:打、罵、諷刺、冤枉,恐嚇,嘮叨等方式。)過孩子,當你打壓他的時候,他也想反抗,但是力量沒有你強大,於是這種力量就會積聚在孩子心裡,有一天當他長大了就會爆發,出現你眼中的叛逆行為。
一個孩子的叛逆行為是經過一段時間累積而成的,一般經歷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吸引關注,當我們經常用錯誤的教育方式去打壓孩子的時候,孩子缺少自信,他要證明自己,於是很多孩子會紋身,甚至抽菸,甚至早戀這都是在吸引你的關注。
越是內心沒有力量,越要證明自己的力量。
第二階段是叛逆階段,所謂叛逆就是你讓他向東他偏要向西偏要和你對著幹,因為曾經你的打壓,讓他內心的負面力量爆發出來,等他有能力的時候他就要反抗你。
第三階段是報復階段,當一個孩子無法吸引你的關注就會進入報復階段,如果你沒有很好地引領孩子的時候,他很有可能會出現報復,報復父母曾經惡劣的對待,甚至他會用傷害自己的方式來報復你。
第四階段是放棄,他從此放棄自己的人生放棄自己的學業,放棄自己的一切。
所以一個孩子要想叛逆階段變好,甚至不出現叛逆這樣的一種情況,作為家長應該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注意我們的言傳與身教。多給孩子建立自信多給孩子做好的榜樣,多給孩子正能量的話語肯定,讓他內在的力量是正能量,我們的孩子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如果孩子已經出現叛逆,要讓孩子變好的方式,只能從自我做起,改變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用正確的理念引領孩子,孩子也一定會變好。
回覆列表
常言道:子不孝,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可見從古至今孩子的教育都離不開家長和老師。在我的孩子沒有上學之前,我一直認為我是一個好老師。孩子本來就聰明,我甚至預期的孩子的美好未來,讓而每個孩子從懵懂到形成獨立思維這一局的是需要好的方法引導的。如果引導不斷對孩子的一生是災難的。孩子剛上學那會兒成績一直很好。我和孩子爸爸認為很滿意,就一直沒盯著,孩子成績好,家裡老人也喜歡儘量的寵著,第一次發現還是不對,是因為成績,現在想來,分數衡量的孩子也限制著我們,一個好的孩子,不僅僅是因為分數,其他方面不好的孩子也不可能有好的分數。孩子初中成績持續下降之後,我發現他從以前明事理髮展到了會狡辯,從以前的乖乖仔變成了謊話連篇,孩子放棄了自尊,破罐子破摔,全家都失去了耐心。說孩子重了還是爺爺奶奶不高興,說輕了孩子根本不理會,還是寶寶生氣的吼幾句還是生氣就走了?全家人開始找孩子,找過了無數次的網咖,檯球廳,KTV之後,我看到那麼多問題的孩子聚集在一起,我害怕了,這些孩子打遊戲抽菸喝酒不去上學,最主要的是每個孩子都沒有正確的價值觀。無法無天微薄的認知承載著他們無知而又年輕的生命。於是我就想改變孩子,我對教過優秀孩子的家訪,最後總結出一套簡單的方法。1、一味報補習班惡補課程,經常粗暴的打罵孩子等會讓孩子更加驗血和叛逆。2、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愛搞小動作,等習慣長期以後造成感覺綜合失調。3、不加糾正就會容易養成打架逃學等惡習。影響師生關係引發親子矛盾。後來慢慢的訓練,孩子現在變化越來越大,有時候有一些心裡話也會跟我說了,我真的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