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剛日讀史

    “削藩”,是一把威懾諸侯的利劍,但什麼時候舉起、什麼時候落下,要看天下形勢,也要看當朝決策者的能力和眼光。

    明朝的“靖難之役”,完全是來自於三個讀書人紙上談兵的“削藩”鬧劇。

    (方孝孺、齊泰、黃子橙)

    一:“分封”有弊也有利,得看形勢。朱元璋分封諸子並沒有錯,可參考西漢劉邦分封。

    劉邦分封諸子,在漢景帝時代爆發了“七國之亂”,但西漢最後還是成功地“削藩”了。

    從劉邦分封開始,到漢文帝的“無為而治”和漢景帝的“厚積薄發”,再到漢武帝的北擊匈奴,成功地集權於中央之後,西漢“削藩”大計才算是完美收官,但這一個時間段就跨越了上百百的時光。

    不能只說劉邦分封諸子有危害,也要看“分封諸子”在當時帶來的好處。漢朝初建,由於中央的統治力還不能遍及全國,這才有了分封,才有了“七國”。但“七國”長存了上百年,這讓七國之地、七國之民也承認了劉氏江山的統治,這就是它的益處。

    (民族認同)

    天下一統,以前的什麼“秦趙世仇”、“燕趙世仇”,“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慢慢地被時間所消融瓦解。楚人、齊人、趙人,也不再自稱楚人、齊人、趙人了,經過了百年時間的同化,他們也自稱“漢人”了,這就是漢朝初建時分封同姓諸侯的好處。

    所以說,朱元璋分封諸子判斷他有沒有錯是要根據歷史背景來看。朱元璋到底還是平民出身的皇帝,這一個出身,導致了他和“地主”這一個階層,不會那麼快地就能融合到一起。

    因此他分封諸子,也是考慮到明朝初建,中樞統治力不足於駕馭整個國家的原因。再加上朱元璋一系的治理貪腐行為,更是加速了“官僚”和“地主”這些精英階層與他的離心離德。

    分封了諸子,也就能大大的把控了整個天下,再加上有“錦衣衛”這個強力部門,所以朱元璋雖有諸多殘暴,但也穩穩地坐上帝王之位。

    (明初分封)

    二:朱元璋的這個“分封”所衍生出來的權力,沒有秦漢時期“分封”來的那麼大。

    燕王朱棣坐鎮北平是個特例。他不僅要起到鎮懾地方、加速地方與中央融合的作用,並且還要起到防衛邊疆的作用,因此他的軍權也特別大。

    所以,方孝孺等人的“削藩”看是無差別攻擊,但最終還是朝著燕王朱棣砍去的。但沒有軍權,朱棣就沒辦法保衛邊疆,一旦北方異族入侵,那麼最終損害的還是大明朝的利益。

    依我看來,一旦防禦戰爭失敗,那麼最終的責任應該還得由明朝中樞來承擔,因為歷來都是由中樞制定決策,而大將征戰四方的,或許朱允文就沒有看到這一點。

    所以,朱允文和朱棣之間,這就需要一個“合作”。誰破壞了合作,國家就遭難,誰就有錯。

    (朱允文削藩)

    三:至於明初的削藩為什麼失敗了,個人認為,這和黃子澄、齊泰、方孝孺三位帝師有關。

    朱玩璋臨走之前,給朱允文高配了黃子澄、齊泰、方孝孺三位帝師。但很可惜,朱元璋一死,三位帝師就急吼吼地提出了“削藩”,要破壞朱元璋“分封諸子”的政治格局,這不知道是“居心叵測”,還是一廂情願了。

    中國歷史上,名臣賢相不計其數,但是每一任能者上位把控實權之後,他們都不甘心做棋子,這也是歷代朝令夕改,動盪衰亡的原因。上位者不是清算前任,就是提出各種各樣的新法令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恨不得要做出一番大事業來,讀書人往往就會抱著這樣的一個心態。

    (靖難之役)

    誰都想當“蕭何”,誰都不想當“曹參”,這是個大問題。但大國執政,往往就在一個“穩”字,以穩定來推進和平,以穩定來謀求發展,應該就要像“蕭規曹隨”一樣。

    見於《史記曹相國世家》:惠帝二年,蕭何卒。。。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百姓歌之日:蕭何為法,顯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無失。載其清淨,民以寧一。

    “穩定”,是大國執政的最高要求,也是曹參位列名相的原因。曹參為相他沒有急吼吼地要搞這搞那,因此西漢能平穩過渡了,而明朝卻亂了。

    (方孝孺)

    從此看出,朱元璋分封諸子並沒有錯,但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人,都犯下了古代讀書人的通病,他們一上位就急吼吼地推翻了朱元璋的晚年佈局,要用“削藩”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靖難之役”,南京滿朝公卿最終卻被一將軍幕府所代替,這能力問題真是讓人很難想象。但怎麼說,朱允文身死,這一切都是因為“急功近利”所惹出來的災禍啊!

    文——千古

  • 2 # 文史芒果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把自己的兒子們都分封到了戰略要地為王,最要命的一條就是,朱元璋分封的這些藩王,當皇帝身邊出現奸佞之臣時,他們有權利起兵清君側。朱元璋這件事情上實則聰明反被聰明誤。他大肆分封藩王,在一段時間內的確能夠鞏固皇權。但時間長了,藩王的勢力發展壯大後問題就來了。因為勢力大增後的藩王勢必會對皇權構成威脅。

    朱元璋分封各皇子為手握重兵的藩王,是因其疑心,朱元璋不信任非朱家的人,更是疑心跟他一起打天下的那些開國功臣。也因其私心,朱元璋透過各皇子手握重兵來壓制那些開國功臣,他也只相信朱家的人,才會對朝廷忠心,只有這樣朱家的天下才會穩固。

    歷史上因“封藩制”導致國家大亂的事件教訓太多了,例如在西漢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雖然在三個月之內叛亂被平定,西漢也因此傷了元氣;西晉“八王之亂”,是古代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室宗親內亂,這場內亂持續了十六年之久,十六年內西晉朝政混亂,社會動盪不安,致使西晉滅亡;此外還有漢武帝時期的淮南王之亂等藩王內亂的事件發生。基本上歷史上只要分封藩王的朝代,沒有哪個朝代沒有藩王叛亂的。

    朱元璋一生雄才大略,他在世的沒有哪個藩王敢造反。可是他沒有想到的就是,他的後世之君,會像他一樣對藩王的控制力度,也不會想到藩王們會像效忠他一樣,忠於後世之君。就算朱標沒死,朱標可以震住這些藩王,可是朱標的兒子呢,還能震住這些藩王嗎?朱標的兒子能震住,朱標的孫子呢還能震住這些藩王嗎?隨著後世之Regal望降低,自然對藩王控制力減弱,藩王實力壯大之後,自然有了野心,勢必會對朝廷構成威脅。可以看到凡是分封了藩王的朝代,後世之君削藩,都是很艱難又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

    而當時在朱元璋分封藩王的時候,朝廷中就有一位大臣叫葉伯巨的,葉伯巨就在《奉詔陳言疏》中主要提出分封太侈,沒想到最後卻招來了殺身之禍,被朱元璋按個離間他的骨肉親情的罪名,關到了刑部的監獄裡,終受盡虐待後,活活餓死在了監獄裡。

    果不其然,朱元璋去世後將皇位傳給了皇長孫朱允炆。但朱元璋屍骨未寒,那邊北京的燕王朱棣就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造反。結果剛統一全國沒多久,百姓才過了幾年安定幸福的日子,卻因為當初朱元璋的意氣用事,舉國上下又迎來了一場長達4年的兵禍,百姓深受其害。而且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難之役後也不知去向。

    朱元璋聰明反被聰明誤,錯就錯在他選了太年輕,沒有政治經驗,震不住朝臣的朱允炆來繼承他的皇帝位置,看似對朱允炆的寵愛,其實是害了他。把一個朱允炆承擔不起的千斤重擔強壓給他。朱元璋錯就錯在他沒有給朱允炆留下像霍光或者周亞夫這樣強大的輔政班底,導致朱允炆削藩失敗。錯就錯在太相信朱家人對朝廷的忠心,而沒看到歷朝歷代凡是封藩王,必會造成動盪的歷史教訓。

  • 3 # 史曉生

    分封諸子的目的,就是為了朱家天下長治久安,這沒有錯!朱允炆為了鞏固自己統治削藩,同樣也沒錯,錯就錯在削藩的方式和辦法!

    公元163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次年對諸多兒子進行分封為藩王,分封的同時,對藩王的權力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並在《皇明祖訓》中予以明示,朱元璋分封諸子的最終目的,就是將自己的兒子們派往全國,駐紮重鎮或要塞,形成拱衛京師的格局,同時逐漸替換掉明初那些非嫡系的開國功勳們,將大權牢牢的掌握在自家手中。

    而靖難之役,是由明建文帝削藩導致的明朝皇室內部權力爭奪的戰役,起因正是因為朱允炆登基之初就強硬削藩,燕王朱棣不願坐以待斃,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造反,最終將建文帝朱允炆趕下皇位,自己做了皇帝。

    這兩個事情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從表面上看,如果朱允炆不強硬的削藩,可能朱棣就不會造反,或者換一種說法,就是如果朱元璋不設立藩王,朱允炆就不會削藩,也有可能不會發生後來的事情。

    那麼,是不是朱元璋就錯了呢?是他設立藩王才導致靖難之役的發生嗎》其實並不然,容我細細道來:

    1、朱元璋設立藩王的目的

    設立藩王,說白了,就是要將明初那些功勳重臣手中掌握的兵權逐步收回到自己人的手中,從而集中權力,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

    朱元璋共二十六子,長子朱標為太子,剩餘二十五子,除一子早夭外,剩餘皆封為藩王,其中以秦、晉、燕、寧四王為長,這四王,封地均在明朝邊境要塞,手下也掌控著為數眾多的部隊,朱元璋的用意,就是要這些藩王去首位大明的邊疆,保衛大明周全。

    而形成眾王拱衛京師的格局,朱元璋整整花了近二十年的時間,為何不直接安排這些藩王就藩鎮守邊疆呢?這與明初的真個局勢有很大關係。

    首先,大明立國之初,各地以及邊境還不時有戰火發生,這其中主要是元朝的殘存勢力作亂,與此同時,開國之初的功勳舊臣們正值壯年,朱元璋還需要他們繼續出力,再加上兒子們大多年齡尚小,且經驗欠缺,朱元璋正是考慮到還要繼續用那些功臣們來管理中央以及地方的諸多政務,以及將明初不穩定的軍事力量逐一剷除等目的,因此在繼續沿用舊制的同時,不斷地培養自己的兒子抓緊上手,以便日後逐一將那些功臣們取而代之。

    在時機逐漸成熟後,朱元璋就開始了收回權力的動作,將那些功臣或貶職,或誅殺,將原本授予他們的權力逐一收回,明初四大案中的藍玉案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藍玉驕橫跋扈是其次,主要原因就是朱元璋要將軍隊的權力下放給藩王,所以才做出的舉動。

    這些手握重權的文臣武將被誅殺,就可以順利的將軍事權力交接給自己的兒子。軍權的轉移和交接,是明初整個政治局勢最根本的目的,這其中被殺的文臣武將大多冤枉,最終受益者,則還是朱家的眾多藩王,而朱元璋利用罪行來殺人,就是要為藩王掃清障礙,一舉兩得,著實是高!

    2、朱允炆失敗的削藩

    在朱元璋的設定下,藩王們按部就班守衛在大明帝國的哥哥要塞重鎮,保衛著大名的邊境安全,朱元璋對這一切很滿意,在他看來,有這些自己的子弟們在,無論繼任皇位的是誰,只要不胡來,都可以江山永固。

    對於朱元璋的這種考慮,實際上也沒有錯誤,因為他是從個人角度來衡量這些事情,但他的目光卻是短淺了一些,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朱元璋能做到,其他皇帝未必能做到,換而言之,明朝只有一個朱元璋。

    至少朱允炆做不到!

    雖貴為皇帝,但從長幼次序講,朱允炆面對這些藩王,還是子侄輩;從綜合素質而論,鎮守邊疆要塞的皇叔們,個個都是身經百戰,軍事才能和統帥能力,絕非朱允炆可相提並論的。這些對於朱元璋來講,根本就不是什麼問題,但卻成為朱允炆的心頭大患。

    因此,朱允炆登基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削藩,也是為了鞏固他的統治,畢竟這樣一群人實在是一個巨大的隱患。這本身也沒有錯,誰不為自己的以後考慮呢?但是他錯在削藩過於操之過急,以及方式不對。

    要知道,這些藩王都是朱元璋的兒子,其中還有幾位是親身參與了大明的建立,面對朱元璋不敢造次,但面對朱允炆就不一樣了。朱允炆的強勢削藩,造成了周王全家被逼自焚而死,激起了藩王們同仇敵愾的心理,從道義上,這些藩王已經不站在朱允炆這邊了。

    另外,朱允炆過於聽信如方孝孺、黃子澄等人之言,以為依靠祖宗法制和國家律法,藩王們就會乖乖就範,結果呢,燕王朱棣就給了他不一樣的答案。

    所以說,靖難之役的起因並不是因為藩王制度,而是因為朱允炆的錯誤操作,才導致經難得發生,相對於削藩來講,朱棣在登基後進行的削藩,就做的更隱蔽,更從容。

    總而言之,朱元璋在登基後所分封的藩王,完全是符合常理的,也符合歷朝歷代的規矩,靖難之役的發生,和分封藩王沒有直接聯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朱允炆的策略和操作,才導致了戰爭的發生,當然,朱元璋在最初賦予藩王過大的軍事權力,也是這整個事件隱藏的導火索,正是藩王的勢力過大,才使朱棣有實力進行造反,從這一點上來講,朱元璋有一定的責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的醜的男生,要怎樣才能追到自己心怡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