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請問書畫裝裱有哪些形式?具體都是什麼樣子的?
32
回覆列表
  • 1 # 小文128210395

    書畫完成後常用帛、綾、麻、布(古時多用)以及絹、宣紙等,將作品裝裱成豐富多彩之形制,使之成為一件更加完美的藝術品。在這裡介紹幾個基本的。

    第一類,立軸

    立軸是最常見的一種

    書畫裝裱款式

    ,又稱“條幅”、“掛軸”,可以自上而下掛著供人觀賞,為長條形單幅張掛。立軸除畫心外,一般有邊(圈檔)、隔水、天頭、地頭、驚燕、天杆、地杆、軸頭;包首、籤條、背紙、搭杆(腳絆)等構成。

    根據畫心及裝裱尺寸的大小,立軸又分為大軸和大中堂。一般情況下三尺(1米)以下的畫心裝裱成的立幅稱為立軸;四尺(1.3米)以上的畫心裝裱成的立軸稱為大軸,俗稱中堂;特大者稱為大堂或大中堂。另外,根據裝裱款式和材料的不同,又分為一色裱(裝、式)、二色裱(裝、式)、三色裱(裝、式)、宣和裱(裝、式)、和紙鑲綾(絹)邊裱(裝、式)等。

    ​第二類,屏

    屏條,是貼壁懸掛的成組的條幅,由隋唐時“屏障”、“屏風”形制的基礎上演變而成,有獨景屏和多景屏,到宋代的時候漸漸流行,明代是多扇屏流行時期。

    通常四幅以上成雙組成,有四條屏、六條屏、八條屏、十二條屏、十八條屏、二十四條屏等。題材多按春、夏、秋、冬景;梅、蘭、竹、菊圖;書法的正、草、隸、篆等分幅連貫成一套,或按十二個月分幅連貫成一套。

    屏條的尺寸按照宣紙尺寸分為四尺屏條、五尺屏條、六尺屏條等。還有一種形式稱為通景屏。是以數幅筆意和構圖相連的屏條組成一個整體畫面的連屏。又稱“海幔”、“海幕”,是屏條款式中的一種,將同一內容畫面或多幅直式畫面分裱成同一格式的多幅屏條,這種形式盛行於清代。

    其構造是,除畫心外,在完整畫面的起首和末端鑲有綾邊(中間畫面對接處不鑲綾邊,僅在畫心背紙上隱一條細綾絹條,增加畫邊的牢度,起保護畫心的作用,使其組成一個完整的畫面),亦有天、地、杆、軸等。

    通景屏一般不裝軸頭。

    ​​第三類,對聯

    對聯一曰楹聯、對子。對聯字數少則三言、四言、七言、十言不限,多則有百言之多。書贈對聯要寫出上聯,下聯為作者簽署名字和鈐印的地方。文字較多要烈軍屬兩行或數行,上聯由右至左,下聯由左至右,此格式稱"龍門對"。有見兩聯均從右至左書寫者,此叫"順龍門"。

    ​第四類,手卷

    手卷亦稱長卷、圖卷。為橫幅,畫面窄長,不能懸掛,用手展閱,故名手卷。蓋自秦直至五代之末,所有手書墨跡,其收藏之法,均用手卷。由於舒捲、檢閱不便,自宋代漸少。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即為手卷裝裱。

    手卷是一種不能張掛、而是邊舒捲邊欣賞的

    書畫裝裱款式

    ,亦稱“長卷”、“卷軸”、“橫卷”、“橫軸”、“手軸”、“卷子”等。

    為橫式裝裱,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和書畫裝裱最早出現的一種裝潢形式。在所有的裝裱形式中結構最為複雜、裝裱難度最大的一種款式。其主要結構是:前有天頭、隔水、引首,中間是作品(畫心),與作品兩頭相連的是隔水,後有拖尾等。手卷全部捲起時,露在外面的是用仿宋錦製作的包首。此外,還有米貼(楣杆)、八寶帶(紮帶)、骨別子、軸片。

    天頭起裝飾和保護畫心作用,一般用深色綾絹料鑲成,引首是用來題寫手卷名稱的,一般採用灑金箋,或用仿古箋紙鑲成,拖尾用染色或白色宣紙,是留給鑑賞者用來題詞的,還可以加粗手卷的軸心,有利於保護畫心。

    手卷按照其鑲接方式分為撞邊式手卷轉邊式手卷包(套)邊式手卷等形式。

    手卷按照其裝裱設計品式又分大鑲手卷小鑲手卷兩種形式。

    大鑲手卷其引首、畫心和拖尾的部分都鑲綾框並與天頭一起以隔水相連,其格式是:天頭——副隔水——隔水——引首——隔水——副隔水——隔水——畫心——隔水——副隔水——隔水——拖尾,引首、畫心上下都有邊。

    小鑲手卷的格式是:天頭——隔水——引首——隔水——畫心——隔水——拖尾,引首和畫心上下沒有邊。

    ​撞邊卷、套邊卷

    第五類,冊頁

    冊頁源於唐,當時稱"葉子"。書畫中的冊,由清頁或通頁連在一起經裝潢成冊,又誤用之冊葉(頁)。活頁,單片,如四尺宣紙八開,其形有長方和正方。通頁,有"推篷式"、"蝴蝶式"之形制。但不論活頁、通頁,每頁稱為一開,統取偶數。少則四開、八開、十開、十二開,多則十六開、二十四開為止。裝裱十分講究,一般封面、封底版面用錦緞鑲包,前後新增副頁。因畫芯較小也稱小品。冊頁內容,有全部是畫或全部是字。另一面字,一面是畫,稱為對題冊。

    經摺

    推蓬式,蝴蝶式

    第六類,鏡片​

    裝裱的開始基本步驟:

    制糊

    託綾

    託畫心(1,溼託 2,復託 3,飛託)

    上牆(壁)

    方裁

    然後,在按照選定的樣式

    上局條

    接搭綾子

    轉邊

    復背

    上杆(裝框,等等)

  • 2 # 卯卯12

    工藝裝裱有—套完整工藝過程,操作時須按要求進行。其過程首先是材料的託和染,

    包括:

    ①託綾、絹,將綾絹正面合案鋪平,用排筆蘸清水將其刷透,後用乾毛巾將水份吸乾,使綾絹緊繃案面,平直無皺,再刷漿糊,後將卷好的紙對齊綾絹,邊展託紙,邊用漿刷刷實,完後再以棕刷排實,揭去,晾在牆上。另外還可將顏料放入漿糊中調勻,刷至綾絹,上紙,晾乾,即連託帶染色,稱渾託。

    ②託鑲料紙、裱背紙,大多託3層。先

    將第1層紙鋪開,用稀漿水將紙刷平刷勻,加託第2層,對齊邊口,展紙,刷實。再用漿

    水加託第3層,步驟同上。3層託好後,再用棕刷刷一遍,晾乾。

    用水浸泡化開,把所染紙絹綾反扣在畫案上,往上刷顏色水,要均勻,先刷託紙,後刷紙絹綾的正面。後上牆晾乾。

    接著託裱畫心包括:

    ①溼託法,用於不掉色的畫心。把裁方的畫心反鋪於畫案,潤潮展平,上漿水,沿畫心四邊刷上局條,後把託紙刷上,再用棕刷由上而下刷住託紙。

    ②平託法,用於易擴散或掉色的畫心。其法是託紙上刷漿水,畫心覆其上。有飛託、覆託之分。

  • 3 # 古籍與歷史

    手卷 上圖就是手卷,手卷由天頭,地腳,拖尾,隔水等部分構成長約三到五米,寬約二三十釐米

    立軸 立軸就是常見的掛軸,一般由天頭,地腳和畫心組成

    片是鏡片 就是把畫放在框內外面覆以軟玻璃片進行保護

    冊就是冊頁用於小型書法作品

  • 4 # 3H易住

    中國書畫裝裱的物件,可概括為軸、卷、冊三大類,這些按照畫件形體規定的式樣即為裝裱形制。而每一類中不同的裝裱式樣又稱品式或裝式。即是同一形制中,也還有相對獨立的裝裱形式,如軸類之對聯、屏條等。另外,尚有暫不歸類的橫披、鏡心等。(一)立軸。立軸亦稱掛軸、掛幅、條幅、豎幅、條山、軸子;特別窄的有人稱其為“琴條”。懸掛在廳堂正中的大幅字畫還稱“中堂”。由於歷史等原因,以及人們欣賞習慣的影響,立軸成了最普及、款式最多的一種裝式。立軸常見的傳統裝式有:一色裝、二色裝、三色裝、宋式(宣和)裝、詩堂裝、半綾裝、紙鑲綾邊裝、綾鑲絹邊裝、集錦裝、錦眉裝、間隔一色裝、框二色裝、軸背等。(二)屏。屏亦稱扇屏、屏□(此字上為“戶”部,下為“衣”部)。並以張掛的不同環境,稱其炕屏、臥屏、吊屏及御屏(指用於宮廷的屏風)。原為用於遮擋、裝飾的實用物,通稱屏風。其正面貼上絹畫。而屏條是在立軸的基礎上,將豎幅形式與屏風相連的特點結合在一起的、以套或組為單位的獨立裝式。屏主要分為屏條和通景屏。(三)對聯。對聯亦稱楹聯、門聯、字聯、書聯、對子、門對、楹貼。雙行長句還稱龍門聯。對聯是由二條字數相等、內容相連、畫心尺寸與裝裱規格完全相同的書法作品而組合的。排掛時,右為上聯(亦稱出句),左為下聯(亦稱對句)。二條為依副。(四)卷軸。卷軸亦稱手卷、橫卷、軸卷、橫軸、橫看、手軸、卷子、行看子。橫式裝,是一種古老的裝潢形式。卷軸體積較小,輕巧且宜收藏。但只能平放案頭,不便張掛。卷軸是由天頭、隔水、引首、尾子將畫心連線而成的。其裝式雖有所不同,但各部位的要求、規格基本是一致的。  卷軸一般分為:撞邊卷、轉邊卷、套邊卷和卷背。(五)橫批。橫批亦稱橫掛。橫式裝。橫批解決了橫幅書畫不便張掛的矛盾。

    (六)鏡心。鏡心亦稱鏡片。以夾放在鏡框內而得名。與早期的屏風畫,以及清宮的“貼落”(一種貼在宮殿牆壁上的簡易裱件)同屬一種型別。橫、豎式皆可。是一種簡易、方便的裝式。

    (七)冊頁。冊頁亦稱葉子。是受書籍裝幀影響而產生的一種裝式。  冊頁的裝式主要分為:蝴蝶裝、推篷裝、經摺裝、平開冊頁、轉邊冊頁等。但無論有幾種,均不外乎橫豎兩種型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訓練能刺激寶寶味覺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