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司大勇
-
2 # SME科技故事
電影《永無止境》中神乎其神的NZT-48,主角只服用了一粒就能在一夜寫完數萬字的稿子,甚至靠著它輕易爬上了華爾街的頂層,讓人看得心癢癢。
然而,這些虛構作品當中能提高人智力的藥物已經出現了,而且在歐美已經有不少人高頻率的服用。
這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學生,據調查,美國高校約有11%的大學生服用“聰明藥”,這一比例在重點院校如常春藤聯盟高校(指的是由美國東部地區的八所高校組成的聯盟,全為美國一流名校)會更高,達到20%!
“聰明藥”的出身一般都是有確切用途的處方藥,其流行的種類也是在不斷地變化的。最早出現的所謂“聰明藥”是吡拉西坦,20世紀60年代由比利時的醫藥公司研發。
吡拉西坦可以促進磷醯膽鹼和磷醯乙醇合成,提高大腦中ATP/ADP的比值,從而使大腦中的蛋白質和核酸合成增加。
吡拉西坦分子結構
主要用於治療輕度或中度的血管性痴呆、老人痴呆以及腦外傷引起的失憶和智力受損。
當時人們認為這種藥既然可以讓人恢復智力,那對於正常人來說應該也是有效的吧,實際也確實有一些效果,服用的人會感到大腦明顯地興奮,增強記憶力。
不過它的副作用不那麼好忍受,經常可以引起皮疹、胃部不適,還有睡眠異常。
吡拉西坦能顯著增強腦部的血液流動
後來利他林佔據了“聰明藥”的市場,這種藥物同樣可以引起大腦的興奮,其藥理是提升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多被用於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多動症)的治療。
然而利他林在結構和藥理上都與可卡因有相似之處,其成癮性與安非他命類似,可以用作可卡因成癮治療中的替代品,可以理解為沒什麼快感的毒品。
因此,利他林在“聰明藥”界的地位很快就不保,沒人像因為提神就染上毒癮。
而現在在歐美廣泛流行的“聰明藥”是莫達非尼,一種年紀和大學生相仿的藥品,1994年才在法國上市,1998年在美國獲准用於發作性睡病的治療。
莫達非尼原本只是一種治療嗜睡症,或者輪班工作導致的睡眠障礙,但在使用的過程中,人們發現這種藥有神奇的提神功效,並且幾乎沒有什麼副作用,很快就流行開來了。
雖然作為處方藥受到管制,但實際上獲得莫達非尼並不困難,只要讓持有處方的患者多開一些藥,又或者裝作患者要求醫生開藥即可。
由於效果顯著,而且售價低廉(亞洲產的每片只要1-5元),莫達非尼很快就在學生圈子裡流行開來了,如今非法使用的莫達非尼的青少年已經超過了吸冰毒和吸可卡因的人數了。
-
3 # 憨愚
我沒有吃過聰明藥,也不敢給孩子吃。
世界上真有聰明藥嗎?我不相信有這種藥,我只相信勤奮好學是聰明的資本。
也有天分很高的孩子,那是與遺傳有關,與聰明藥沒有關係。
大腦的發育需要營養,只聽說吃核桃補腦,至於真假沒人驗證。
說起聰明,一直認為南方人比較聰明,做生意很在行,這可能與遺傳和地裡位置有關。
是我孤陋寡聞呢?還是我們這裡沒有這種說法,沒有人賣聰明藥,只有賣補腦的營養品。
至於補腦的營養品我也不相信,也沒給孩子買過,我只相信五穀雜糧最有營養,水果蔬菜是人生存的保障。
豬媽:一位快樂的全職媽媽,期刊寫手。豬媽每天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爭取每天進步一點點。 -
4 # 遊戲時光機TMG
結果是,一點療效也沒有,並沒有感覺自己記憶力或智商有什麼提高,該沒精神還是沒精神,只是起到了一種安慰作用。
所以說,大家還是不要輕信這類產品的廣告,指望靠藥物提高智商以及記憶力等那是不現實的。
-
5 # 湖南醫聊
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對考生們來說,高考不僅僅是一場考試,也是一場決定命運的挑戰,所以大家都鼓足了勁,準備全力以赴。
與此同時,望子成龍的家長們都在到處打聽:吃什麼能讓孩子思維更敏捷?吃什麼能讓孩子營養更均衡?
“專注達”便在高考家長群裡被瘋傳起來了,這到底是什麼神藥?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心身疾病及成癮醫學科楊棟主任說,最近幾天已有幾位家長諮詢專注達這種藥物,網上叫作“聰明藥”,基本都是與高考和中考有關。家長想透過服用這種所謂的聰明藥來提高孩子的成績。
楊主任說專注達與非尼、利他林、擇思達等藥品同屬於神經中樞興奮藥,都是需要嚴格控制的精神類藥品,這些藥絕對不能亂吃。
因為這類藥物是治療兒童多動症的藥,正常人服用這種藥物會加重焦慮情緒,甚至導致行為異常,依賴成癮,副作用也很多,提升多巴胺能後會出現厭食、失眠、狂躁、興奮等症狀。
這些藥物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興奮性跟所謂的提高記憶力、智力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家長們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耽誤了孩子的前程。
如果發現考生有嚴重的焦慮、抑鬱等症狀,請及時來醫院諮詢就診。遠離毒品以及藥物濫用!請在醫生診斷與指導下合理使用藥物。
對此,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心身疾病及成癮醫學科健康管家韓丁丁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和提醒:家長們可以透過飲食、學習休息環境等方面為考生做好準備工作。
(網路圖,僅供參考)
飲食:1、考慮到孩子疲勞、緊張、胃口差,考前的食物攝入要多樣化,烹調一些對大腦有益的天然的健腦食品,做一些考生熟悉的、平時喜歡吃的、開胃的食物,有助於考生放鬆心情,提高營養。
如:蒜和醋涼拌小菜,還有核桃、黃豆、黑豆、蛋黃、海帶海藻、河蚌、豬肝 、動物腦及牛奶等。
2.、早餐吃好、中餐吃飽、晚餐吃清淡些,不暴飲暴食和盲目節食,按時按量有規律進餐。
3.、注意飲食衛生,避免油炸和易過敏食物的攝入,不到街邊無證經營的攤販購買食品以免造成腸胃不適。
(網路圖,僅供參考)
學習與休息:1、營造良好的學習和休息環境,學習和睡眠環境一定要清淨、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2、學會運用心理方法調整心態,不要把對考試的恐懼和焦慮帶到複習中,可以間歇做深呼吸,聽一些輕音樂或適當冥想。
3、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不要睡得太久,儘量早起。養成適當午睡習慣,但不要太久。
4、在學習之餘換一種心情,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
(編輯AA)
-
6 # 科壇春秋精選
這是典型的偽科學,是騙子的個人行為,根本就沒有國家權威醫療機構認定的“聰明藥”。
說起聰明,必須要提到今天比較熱門的腦科學研究工作。目前我們的腦科學研究不斷進行著,慢慢地開始揭示人腦中的各種秘密。大腦是由大量神經細胞構成的網路系統。神經細胞與神經細胞之間的相互聯絡依賴於突觸,這些透過突觸彼此聯絡的神經細胞構成一定的神經環路才能發揮腦功能。科學家們正在找到各個神經環路的工作機制,希望治療一些疾病。腦子聰明不聰明,和這些突觸的執行也許有關係,但是到底有什麼關係,科學家都說不上來。另外,在基因研究中,我們也從來沒有發現過有聰明基因,至今為什麼有的人的智商和智慧就高於常人,還是一個謎團。因此目前市場上所有號稱可以讓孩子變聰明的藥物通通都是騙局,這些人利用家長望子成龍和投機取巧的心態,兜售無效的假藥,目的是獲得暴利。有些假藥吃了沒有副作用倒也罷了,就怕在這些藥中摻了激素或者興奮劑之類的藥物,給人體造成後續的傷害。
古往今來,人們都是非常崇拜聰明人的,狀元情結依然根深蒂固,每年的中考和高考都是家長最為緊張的時候,也是各種騙子比較活躍的時候。今年的高考即將來臨,中考也在下個月開考,希望家長們和考生們還是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不要盲目相信騙子們的謊言,要想取得好分數,還是要在平時下功夫,另外還要在考場上認真做好每一道題,這才是取得高分的途徑。
-
7 # 酷炫腦科學3種常見聰明藥
利他林(哌醋甲酯)是學生中最流行的一種聰明藥,它透過作用於大腦的前額葉來實現提高專注力的效果。這種藥在青少年中被濫用,導致這些孩子在不同任務之間轉換的能力、記憶力受影響,產生了得不償失的反效果。
另一種較為流行的聰明藥是莫達非尼(嚴格管控藥物)。種藥物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睡眠障礙。莫達非尼能提高神經元之間的多巴胺分泌水平,從而實現增加記憶力和其他的認知能力的目的。熱而,長期服用這種藥物也會帶來類似利他林的副作用。莫達非尼是一種選擇性多巴胺再攝取抑制劑,說人話就是增加多巴胺在神經元之間的作用強度。對於無睡眠問的人,它可以增強注意力;對於睡眠不足的人,它可以提高畫質醒程度,執行功能和記憶功能,減少疲勞。因此不難猜到這種藥物主要用於治療嗜睡症、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和輪班工作睡眠紊亂問題。但是莫達非尼有一系列的副作用,在1/3的臨床案例中,有頭痛的反饋;1/10的人出現了噁心的症狀。這種藥物的其他諸多副作用還包括了神經質、腹瀉、失眠、焦慮、頭暈和胃腸道問題。莫達非尼一些比較少見但是後果相對嚴重的副作用包括面板免疫反應(如多形性紅斑或者史蒂夫約翰遜綜合症)。
做安帕金(ampakines)是另一個人們也較為熟知的聰明藥。美國軍方也正在做相應的研究來挖掘這種藥的效能,目的在於尋得想提高士兵的覺醒程度的方法。安帕金的原理是作用於大腦神經元的AMPA受體,提高神經元的反應,令得神經元間的連線變得更加緊密。已有研究中,安帕金成果提高老鼠和健康人的記憶力和認知能力,也屬於相對安全的聰明藥。然而,濫用安帕金同樣會過度啟用神經系統,造成神經元的損傷甚至是凋亡。
各位看到這裡請先按捺住要去百度這些藥物的興奮,因為長期使用“聰明藥”會有明顯的副作用。長期使用興奮劑會削弱大腦的可塑性,而大腦可塑性對於我們的學習、決策和環境適應都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神經可塑性神經可塑性體現在大腦受到外界刺激影響而隨時產生的修改上,也就是說如果人們長期練習某一種大腦功能,那麼負責這個功能的腦區的神經連線就能不斷生成和發生鞏固。比方說,你每天堅持練習彈鋼琴,那麼你的大腦中負責手指活動的腦區就會長出更多的神經纖連線,同時你手指在大腦中的“地盤”也會隨之變得更大;同理,你每天學英語,你的大腦語言皮層中負責英語讀寫的區域也會越來越大。
但如果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興致高時就練琴/學英語,然後在就下來幾天就躺在床上什麼也不幹。這樣一來,你大腦中剛起步的“鋼琴神經網路“或”英語神經網路“的鞏固工程就會因此擱置,隨後如是不及時重新啟動,那麼一些微弱的神經連線甚至會被修剪掉。俗話說,三個月不練琴,行家知道;三天不練,自己知道。幾天後,當你重拾鋼琴/英語時,你就會倍感生疏。
總結就是:我們的大腦終生具有可塑性,這種神經可塑性對環境有著積極的適應。兒童和青少年的大腦處於高速發育的時期,所以神經可塑性最高。大腦可塑性就是學習的能力的本質,長期使用興奮劑會影響這種能力。
參考文獻:
Kimberly R. Urban, Wen-Jun Gao.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at the cost of potential brain plasticity: neural ramifications of nootropic drugs in the healthy developing brain. Frontiers in Systems Neuroscience, 2014; 8 DOI: 10.3389/fnsys.2014.00038
-
8 # DrX說
目前認為的“聰明藥”,包含兩大類,一類是治療多動症的,在國內常用的鹽酸哌甲酯。藥物的商品名稱叫做“專注達”。國外常用阿得拉(Adderall)、利他林(Ritalin)。
這也是最早是用來治療多動症的藥物。專注達,聽名字就知道,這類藥物可以讓人更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有人把這種感覺形容為突然大腦對事物的反應變得極其清晰、精準,似乎外界的時間都變慢了。然而患者也提出了這樣的反饋——多動症的孩子一天忘記服藥,在學校就因為調皮搗蛋被老師叫了家長。
一類是針對睡眠障礙的,也有人把它命名為“不夜神”,如莫達非尼(modafinil),本身是用來治療發作性睡病的。發作性睡眠,我後面會詳細介紹,這是一種可以在任何時間突然進入睡眠的疾病,讓人無法勝任日常工作。
而透過藥物,可以讓人長時間地保持清醒,不至於突然睡去。其藥理機制是一種選擇性的、相對較弱、非典型的多巴胺再攝取抑制。藥物的作用當然是讓人長時間地保持注意力、保持清醒,並能在長時間熬夜時不疲勞。
這種聰明藥在歐美的管控並不嚴格,一項匿名的研究報告指出,在美國的被試青少年中,服用過1次以上“聰明藥”的人居然達到了30%。在美國獲得這種“聰明藥”,實在是太容易了。它不僅僅便宜,而且四處都是渠道:向身邊具有處方的朋友購買、透過非法的途徑獲得,或者是去找某些醫生就可以將藥品拿到手。
在中國,這類藥物屬於一類精神藥物,被嚴格管制,不僅需要找精神科醫生開具,還要提供身份證,在藥房報備,留下你服用藥物的記錄。
聰明藥真的能讓人變聰明麼?
讓人歐美人趨之若鶩的“聰明藥”效果如何呢?
這些藥物的作用其實是讓人更長時間地學習,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藥物真的能改善學習能力,還是給人造成一種變聰明假象,還不得而知。尤其是從長時間看,大部分學者並不支援藥物的作用。
這些藥物的作用只是提供人為的專注力延長而已,可以讓人更長時間地工作和學習。我必須承認,專注力對於一次考試前的突擊確實是有作用的。
但是從長遠開來,這些多出的學習時間就未必有用了。有的人每天需要睡9小時,有的人只睡6小時,難道睡覺6小時的人,多出3小時的學習時間,就一定會比睡覺更多的人成功麼?
專注力並非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唯一決定因素。智商、見識、視野、堅持和耐心,這些成功的關鍵因素是無法透過藥物獲得的。
一個曾經服用過聰明藥的男孩子說:“一旦你初嘗禁果,開始服用這類藥物的時候,這事就變得不再可怕了——尤其是你還能拿到好成績的時候。”
這個男孩就是從一粒聰明藥開始,然後是兩粒,然後是三粒,然後開始追求更多更多的刺激,然後是海洛因…
這些藥物的成癮性不容忽視,尤其是對於成人來說,精神的成癮性更加難以控制,如果不吃藥物,他們會降低自我認知,感覺遲鈍和睏倦,原本可以勝任的工作,也變得難以完成了。
快樂不僅僅是多巴胺,聰明更不僅僅是專注力。
就像精神毒品一樣,從短時間來說,它能給人們帶來多巴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
但是從長時間來看,吸毒的人會比普通人的幸福指數高麼?
-
9 # 矮胖子聊天下
危害不小: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所謂的“聰明藥”,指望吃“聰明藥”就可以變聰明,這是異想天開的想法,這是基本常識。所謂的“聰明藥”,由於主要成分是哌醋甲酯,這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是一種治療兒童多動症的精神藥物,能起到提升注意力提升和降低疲勞感的作用,能促使患兒增強自我控制能力。
但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哌醋甲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服用以哌醋甲酯為主要成分的“聰明藥”,可能會引起胃腸道不適、嗜睡、心慌、心跳加快等症狀,嚴重時可能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長期服用還會成癮。換句話說,長期服用“聰明藥”,不但不能讓自己變得聰明起來,反而讓自己變成“癮君子”。
涉嫌違法:
然而,有如此嚴重副作用的“聰明藥”,卻在電商平臺上可以輕鬆買到,成為很多中小學生嘴裡的流行食品,出現人們濫用“聰明藥”現象。從法律角度說,輕鬆買賣“聰明藥”行為,實質上涉嫌違法犯罪,是極其不負責任的市場行為。
相關規定如下:
按照原衛生部頒佈的《精神藥品品種目錄》,哌醋甲酯被列為第一類精神藥品。根據《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的規定,國家對精神藥品實行定點經營制度。藥品經營企業不得經營第一類精神藥品原料藥。第一類精神藥品不得零售。藥品生產企業需要以第一類精神藥品為原料生產普通藥品的,應當向所在地省級藥監部門報送年度需求計劃,由省級藥監部門彙總報國務院藥監部門批准後,向定點生產企業購買。具有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資格的執業醫師,根據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對確需使用第一類精神藥品的患者,應當滿足其合理用藥需求。《藥品管理法》則規定,未取得手續經營藥品的,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藥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的藥品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怎麼解決:
“聰明藥”的濫用,尤其是濫用“聰明藥”現象已經存在多年,究其根源,是監管當了“笨蛋”,讓買賣“聰明藥”行為基本上處於監管真空狀態,才進一步放縱了“聰明藥”的無序銷售。因此,要終結“聰明藥”濫用現象,關鍵是監管要發力,特別是執法手段跟上電商時代的步伐。首先,監管部門要直接約談國內各大電商平臺、即時通訊工具平臺,強制要求電商平臺、即時通訊工具平臺直接封殺“聰明藥”。其次,對違法違規銷售“聰明藥”的商家,市場監管部門與公安機關必須聯合執法,依法按規予以嚴懲,不能輕饒。再者,衛健部門要加大“聰明藥”副作用常識普及教育工作,引導廣大家長正確認識“聰明藥”,不再盲目購買“聰明藥”給孩子服用。
-
10 # 精選神號
現在一種只要900元就可以成為會員,同時就有資格發展下線的減肥產品藤黃果在全國非常火爆,說什麼獲得美國專利了,和安利,嘉康利一樣又打著美國專利的名義來矇騙華人錢了,這個藤黃果每天朋友圈要收到很多案例,還都是現身說法,只要吃了這個藤黃果每天都會排出來幾斤毒垃圾,中醫已經出來闢謠了,說這款產品實際上裡面添加了人工膠質粉,進入體內自然就會形成各種各樣的膠質狀 排出來就非常像垃圾毒素,那些傳銷者就是利用這個假像來哄騙消費者,中醫院醫生說了,人自身本來就有免疫排毒功能,不能刻意的去破壞這個系統,要不然得不償失,而且人體怎麼會有那麼多的毒素,如果真的那樣,人早就沒有生命特徵了,希望大家擦亮眼睛,不能再上當受騙了,國家監督管理部門也該有所行動了
-
11 # 兒科醫生鮑秀蘭
聰明藥其實是個統稱,包含了幾種能夠醒神、提升注意力的神經興奮劑。它們都是處方藥,其實是主要用來治療ADHD(俗稱多動症)的藥物,包括利他林、莫達非尼等,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有助振奮精神、緩解抑鬱以及減輕疲乏的效果。一些高考的學生、大學生和企業管理人員服用類似於興奮劑的藥物,來增強記憶力,使思維更靈活。但實際上,沒有研究證明這些藥物具有這樣的功能。
以利他林為例,它被用於治療多動症已經近 60 年,是受管制的精神藥物,在國內被列為“第一類精神藥品”,和冰毒同等級別。而這些藥被冠上這個名頭,還有一個原因——在很多國家(特別是美國),它們已經被年輕人濫用了。
但並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聰明藥真的對智力有幫助。這些藥被濫用的原因是,它們不僅對病患有效,對沒有病症的健康人也同樣起作用。只要願意付出一點“小小的”身體代價,就能換來高度集中的工作或學習狀態,為什麼不呢。
氾濫到什麼地步?
《自然》科學期刊 2017 年調查的結果是,全球透過合法與不合法途徑服用聰明藥的人數比例,在 20 % 左右。
兩年過去,這個數字還在增長。
美劇《矽谷》裡開玩笑說,只要你揣著錢出門,在街上隨便找一個小孩兒,就能從他手裡買到 Adderall(聰明藥的一種,含有安非他命)。
-
12 # Ahaschool第二課堂
小時候,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個叫“生命一號”的口服液?
它的廣告語,至今我都耳熟能詳:補充大腦營養,促進骨骼生長,提高記憶力!
就像當年的“恆源祥,羊羊羊!”,和神曲“小蘋果”一樣洗腦。
那時候,如果家裡有親戚的孩子要高考,十有八九會送“生命一號”,彷彿喝了它,高考就有了保障。
相信如今已為人父人母的80後中,有不少人也喝過吧:
網友“浩天”說:80後的我,高中時吃過生命一號。當年賣得很貴,媽媽還是咬咬牙給我買的,為了不讓媽媽失望,我每天都喝。後來光長肉不長個,高一長了30斤,就不敢再吃了。
網友“琴”說:記得我高三時也買過當時很火的一款,吃完後成績不升反降,而且整天暈暈乎乎地,沒精神,現在想想真後怕!
網友“瘦瘦”說:之前甄子丹演過一部電影《大師兄》,裡面的雙胞胎哥哥就是為了考試而服用所謂的“聰明藥”利他林,最後受不了副作用,跳樓了。
“瘦瘦”說的那個電影我也看過,原以為只是影視效果,藝術手法的誇張,沒想到相似的一幕,竟真實地發生在我們身邊……
01.一個高三女孩的淪陷故事要從新京報的一條新聞說起。
就是這樣一片指甲蓋大小的白色藥片,曾是田靜一家備戰高考的全部希望。
吃第一顆時,田靜覺得沒有什麼變化。但隨著服用次數的增多,田靜感覺自己的課堂專注度提高了,聽完物理課,做做練習,相比於之前,這次很容易就學會了。
兩個多月後,田靜在月考上重新衝進了班級前十,當老師誇讚田靜時,她還在班會上分享了進步經驗:好好看書,多做題。
但真正的秘訣,她沒有說。
為了保持自己的物理成績,她開始不斷加大自己的用藥量。
一名閒魚賣家展示瑞士諾華生產的“聰明藥”——利他林
然而,悲劇開始發生了。
田靜因為服用藥物開始產生副作用,脫髮、抑鬱、狂躁,甚至產生幻覺,總感覺有人跟蹤自己,要殺害她,每天放學要媽媽來接才敢走。
更可怕的事發生了,當媽媽察覺到藥物不對的時候,田靜居然已經上癮,為了能吃上藥,說話向來輕聲細語、從不跟父母吵架的田靜,開始和媽媽大聲爭吵:
“當初是你給的我這個藥,現在為什麼不讓我吃!”
在遭到媽媽的拒絕後,田靜開始花高價在網上買「聰明藥」。
誰也想不到的是,田靜在網上購得的白色“聰明藥”,竟是利他林,一種治療兒童嗜睡症的精神類藥品,這種類似於興奮劑的藥物上癮性極大!
後來田靜近似瘋魔,又換成了網上的紅色藥丸。經調查,這個紅色藥丸居然是搖頭丸。
田靜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彌足深陷的……
父母的無知,往往會毀了一個孩子。
有網友感嘆:條條大路通羅馬,怎麼能為了高考給孩子吃不了解成分的藥?孩子一次次的要錢,完全不正常,當爹媽的怎麼這麼粗心就沒發現?
02.「聰明藥」,真的能讓孩子變聰明嗎?電視上曾放過一款叫“腦某新”的保健品廣告。
“腦某新”號稱可以快速提高記憶力,提高成績。
結果,有學生在購買服用後,發現不僅沒有宣傳的效果,甚至還產生了副作用。
在歐美,這種「聰明藥」已經非常流行。除了利他林外,在歐美的高校圈還流行一種叫阿得拉(Adderall)的藥品。
因為學業壓力,或者不甘落後,不少學生紛紛動了利用聰明藥提神的念頭。
對他們來說,“聰明藥”是一個捷徑。
據不完全統計:
國外大概有1%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應該靠藥物學習,而實際上學校裡大概每8個人就有1個人靠吃藥來輔助學習,或者只吃藥不學習。
一位準備報考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高材生克里斯,在自家後院準備看書的時候服用了阿得拉,結果因為藥效的作用,鬼使神差的割了一下午的草。
可見阿得拉提高專注力的功效,有多恐怖!
它會激發人空前的專注力,毫無一點雜念的敏銳和專注,然後讓你專注於眼前的任何事物,一名服用該藥的患者,把眼前準備吃的草莓子全部挑了出來。
更恐怖的是它的副作用,無論是阿得拉還是利他林,其成分都含有安非他命,具有成癮作用。
那麼,普通的保健品就萬無一失了嗎?
答案也是否定的。
廣州兒科醫生歐茜在微博上說:自孩子出生後的三萬天,就不應喂服保健品。
對此,有網友評價說:
“與其說是藥販子毀了孩子,不如說是這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計後果的父母毀了孩子!可悲可憐……”
03.焦慮才是背後隱形的兇器有人要說了,處方藥我們不碰,“生命一號”這樣的營養品總行吧?
為了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湖南一位家長像吃糖一樣給孩子喂。去年,湖南省兒童醫院急診科,這位家長的女兒因服用超量維生素AD,引發中毒現象,不得不接受洗胃治療。
2015年有一項統計說明,80後和90後消費者,其中7成女性,佔據了兒童營養品消費的2/3。
營養品有效嗎?
上海同濟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學碩士吳萍說:
中國孩子需要的營養,全都可以透過平衡膳食得到,不需要額外補充任何保健品。
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研究員陳學存指出:
人體對微量元素的需求甚微,一般正常飲食的健康兒童就可以獲得足夠的微量元素。
可見,哪怕是營養品,任何元素過量都會造成不好的結果。
而很多時候父母費盡心力為孩子做的,都源於內心的焦慮。
焦慮使得父母提高對孩子的標準。
焦慮的媽媽容易高標準,而高標準的媽媽也一定會做出高強度的坑娃行為。在高標準下,孩子們也會被迫調整自己的步伐去達到媽媽的標準,這看似一種成長,實際上是變相的綁架。
焦慮使得父母失去判斷能力。
一邊痛斥欺騙老人錢的保健品,一邊給孩子買更多所謂的“聰明藥”。明明昨天還在拳打無限極,手撕權健,可一旦涉及自己家孩子,都會選擇性暫時失聰。
在變化無窮的激烈競爭下,越來越多的父母深感焦慮,而焦慮又驅使他們帶著孩子“病急亂投醫”。
04.如何破局?不要讓魚硬上樹
所有的焦慮都源於不確定性,而教育正是最具不確定性的事物之一。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溫蒂布朗博士曾說:
每個父母都絞盡腦汁的希望孩子能在競爭中出類拔萃。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固然不錯。
錯的是,有些父母把所有美好的嚮往,都建立在“歪門邪道”上,本末倒置。
試想:魚會上樹嗎?
既然勉強沒有好結果,那麼該怎麼破局?
焦慮其實是一種資訊,當它出現的時候,家長首先要把它給翻譯出來。
多問問自己:
“我是怎麼想的?”
“我的觀點一定是正確的嗎?”
“換一個想法情況會不會改變?”
不要人云亦云,因為急功近利而放棄思考。
畢竟,作為孩子的監護人,父母的任何一個選擇,都可能會對TA產生遠超乎想象的影響。
每到考試前,各種“聰明藥”必火。而國家食藥總局表態,“國家從未批准過補腦、提高智商等功能的保健品”。這些聰明藥你吃過嗎?還敢給自己的孩子吃嗎?
回覆列表
大家都知道,隨著對大腦和思維過程的不斷研究,在科學家的努力下,未來必將開發出很多改善智力、增強人類認知思維能力的藥物。目前,市面就已有一些有名的“聰明藥、神經增強劑、益智藥”。平時學習的時候,考試之前的關頭,吃這種藥真的成熟有效麼?能放心給孩子和大人吃麼?這裡我簡要介紹一下。
利用藥物來提高腦力的科學研究,可以追朔到80多年前。二次大戰中,為了激發勇氣,保持清醒。德國和日本給士兵服用苯哌啶醋酸甲酯,英國和美國則給士兵服用苯丙胺。這些藥物能調節情緒,讓士兵覺得自己很棒。
1956年,科學家發明了利他林 ,也叫苯哌啶醋酸甲酯、哌甲酯,這是一種現在比較流行的所謂聰明藥,其實是一種神經興奮劑。到了90年代中期,醫生開始用利他林治療注意力缺陷多動症,因為它能夠提高多動症兒童的學習成績。隨著研究的增多,發現這藥能讓很多人在某些方面暫時變得聰明點,當然同時因為太興奮,也容易出錯。這樣,利他林作為聰明藥就流傳開來了。但是在中國,根據《2013年中國精神藥品品種目錄》,屬於一類管制精神類藥物,即便醫院處方也要限量。為啥限量呢,因為它不良反應極多,發生率>1%的不良反應有失眠、焦慮、精神低落、不安、神經質、厭食、頭痛、頭暈、感覺異常、多汗、心動過速、高血壓等等。。。。。可見長期吃得不償失。
另一種常見的所謂聰明藥,莫達非尼,一般用來治療嗜睡症和睡眠呼吸暫停。它對腦內多巴胺轉運體有一定的親和性,能夠影響腦內多巴胺等神經遞質的量(帕金森綜合症就是因為腦中某處多巴胺不足),使得大腦能夠長時間的處於覺醒狀態。莫達非尼同樣屬於處方藥。短期可能沒事,但是我們大家都知道,長期缺少睡眠,會導致機體紊亂,所以長期服用這個藥,可能會得不償失。
莫達非尼的化學結構。
總之,如果考試前臨時抱佛腳,吃一點也許可以考慮,但是長期服用,有害無益。空口無憑,下圖是文獻:長期服用利他林,對學習成績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