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深圳團建拓展小詩

    媽媽知道寶寶出生後有聽力篩查這回事嗎?寶寶出現什麼行為就要去做聽力障礙檢查?日常生活哪些行為會導致聽力受損?這些我們做媽媽的都瞭解嗎?我有一位朋友,他的寶寶就是因為聽力障礙,跟人溝通有問題,導致性格內向,不敢去交朋友,入學難,找了好多學校都不適合。直到5歲才做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這才解決了入學問題。所以為了寶寶,我們做媽媽要學會更多育兒知識。積累更多育兒經驗。這樣能更好的幫助寶寶成長。

    寶寶在出生出生後48~72小時內接受新生兒聽力初篩 “先天性聽力障礙”是新生兒疾病篩查病種之一,所有新生兒都應接受聽力篩查,並非強制性。家長可根據個人意願自由選擇聽力篩查專案。如寶寶由於特殊原因未能進行聽力初篩,家長應在寶寶0~3月齡內,儘快帶寶寶到醫院聽力中心接受聽力篩查。那如果新生兒聽力篩查沒透過怎麼辦?家長不必過於擔心,篩查未透過並不一定代表有聽力障礙,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來醫院複查即可。因為寶寶出生後,外耳及中耳會有殘留的羊水、胎脂等,影響聲音的傳入,有可能是因為這些原因導致的聽力篩查不透過。

    聽力正常的寶寶在第1個月會非常注意人類的聲音,尤其是音調較高的“兒語”。當你跟他說話時,他會扭頭尋找你的位置,然後仔細傾聽你發出的不同音節和字詞。如果仔細觀察,你甚至會發現,他的手腳會隨著你的說話聲微微晃動。寶寶對噪聲也很敏感。如果你在他耳邊發出很響的敲擊聲,或將他帶到一個很多人的嘈雜房間,他可能會“停機”,變得好像什麼都沒聽到一樣,沒什麼反應;但也可能非常敏感,甚至會被驚嚇得突然大哭起來,還會努力扭動身體試圖遠離噪聲(很敏感的寶寶在強光下也會哭)。將聲音換成輕輕的搖鈴聲或安靜的音樂,他會機靈起來,頭和眼睛會轉來轉去地尋找這種有趣聲音的來源。

    正常寶寶的聽覺與言語發育大致會有以下這些特點:

    1個月:1、聽覺完全成熟。2、能識別某種聲音。3、聽到熟悉的聲音或人聲時會扭頭去看。

    1—3個月::1、聽到媽媽聲音時會笑。2、開始模仿聽到的一些聲音。3、聽到聲音時會將頭轉向發出聲音的方向。4、開始牙牙自語。

    5—6個月:1、對各種新奇的聲音都很好奇,會定位聲源。2、聽到聲音時,能咿咿呀呀地迴應。3、高興時會發出“咯咯”笑。4、對音量的變化有反應。

    9個月:1、聽到叫名字會轉頭。2、被批評時會住手或哭出聲音。3、能區分音的高低,如在和寶寶玩擊木琴時,寶寶有時會專門敲高音,有時又專門敲低音。4、會發出mapaa等聲音。

    10—12個月:1、寶寶的聲音定位能力已發育很好,有清楚的定位運動,能主動向聲源方向轉頭,也就是有了辨別聲音方向的能力。2、能理解“給我”“過來”對說“拜拜”有反應。3、會模仿大人說話。能模仿語的某個部分。

    那如何辨別寶寶是否存在聽力障礙?

    3個月以下時,對於突然而來的巨大聲響絲毫沒有反應。

    3—6個月時,對出現的聲音不會尋找聲源。

    9—12個月時,不會跟隨大人的指示去做。

    12—15個月時,不會叫爸爸”、媽媽”。

    15—18個月時,對於爸爸媽媽講的話無法理解,叫不出爸爸、媽媽”。

    18—24個月時,不能說出兩句或兩句以上的兒歌。

    24個月後,語言障礙及反應遲鈍明顯,如聽不見小鳥叫,對電話鈴聲、門鈴聲無反應等。

    貼心提示:

    1、當小兒2歲時還不會表達自己的需要,也不能理解大人的話,很可能存在著聽力問題。

    2、有聽力障礙的小兒如能被及早確認,便可早日得到治療和訓練,並在治療上也比較簡單。可使一些小兒的聽力完全恢復,即或利用殘餘聽力學習語言,也不至於日後不會說話。

    3、所有診斷有聽力缺陷的幼兒需在6月齡時進行醫學干預,診斷明確後,都應在6月齡內實施干預,包括助聽器治療。對雙側重度耳聾患兒,如果使用助聽器3-6個月無明顯效果,建議儘早實施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寶寶出生後日常生活可能導致聽力受損,那如果避免呢?

    1、外傷:頭部外傷可能會傷及鼓膜、聽小骨及聽神經,導致鼓膜穿孔、聽小骨斷裂、聽神經異常,繼而導引起聽力下降,應儘量避免。

    2、感染:寶寶的抵抗力較弱,易受病菌入侵,有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時易引起中耳炎,出現耳痛、耳堵、頭痛、發燒等症狀,同時引起聽力的暫時下降。某些病毒感染也可影響聽力,如腮腺炎、麻疹等;應積極預防和治療。

    3、藥物性聾:有些耳毒性藥物可以引起聽力障礙,比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慶大黴素)、奎寧定、水楊酸等,它們對聽力的影響程度與使用的劑量和用藥時間的長短有關,應儘量避免使用此類藥物,如無可避免,應定時監測寶寶的聽力情況。

    4、噪聲性聾:長時間接觸較強的聲音會對內耳產生機械性損傷,可引起永久性的聽力損失,應避免給寶寶長時間聽大強度的聲音,選擇適宜的音量,避免使用耳麥。

  • 2 # 耳科趙醫生

    (耳趙問答200215)聽力檢測有很多種方式,大體可以分為主觀測聽和客觀測聽,主觀測聽需要被檢查者能正常、主動配合,就好比測視力時看視力表一樣;而客觀測聽不需要被檢查者主動配合,只要能被動接受不排斥就可以,類似於腦電圖檢查。

    對於新生兒來說是無法進行主觀測聽,但是可以透過客觀聽力檢查來評估其聽力狀態是否在正常範圍。因為檢測儀器的特殊性,客觀測聽存在一定的誤差,尤其是很難向主觀測聽那樣準備反應聽力水平,更多的是評估聽力是否處於正常範圍。

    PS:耳聾基因檢查是一種病因檢查,是否攜帶耳聾基因和實際聽力狀態並無必然關聯。

  • 3 # 靜海惠耳助聽器

    聽力檢測有很多種方式,大體可以分為主觀測聽和客觀測聽,主觀測聽需要被檢查者能正常、主動配合,就好比測視力時看視力表一樣;而客觀測聽不需要被檢查者主動配合,只要能被動接受不排斥就可以,類似於腦電圖檢查。

    對於新生兒來說是無法進行主觀測聽,但是可以透過客觀聽力檢查來評估其聽力狀態是否在正常範圍。因為檢測儀器的特殊性,客觀測聽存在一定的誤差,尤其是很難向主觀測聽那樣準備反應聽力水平,更多的是評估聽力是否處於正常範圍。

  • 4 # 聽覺有道滕州驗配中心

    新生兒耳聾能測出來的,現在新生兒都有聽力篩查,能更好的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新生兒聽力篩查分五個階段:即初篩(出生後2天)、複查(出生後42天)、全面診斷評估(出生後3個月)、聽力干預(出生後6個月)和長期隨訪。

  • 5 # 南京ZSDL

    目前新生兒聽力的篩選已經為全新的耳聲發射檢查所代替。寶寶在出生出生後48~72小時內接受新生兒聽力初篩 “先天性聽力障礙”是新生兒疾病篩查病種之一,所有新生兒都應接受聽力篩查,並非強制性。家長可根據個人意願自由選擇聽力篩查專案。如寶寶由於特殊原因未能進行聽力初篩,家長應在寶寶0~3月齡內,儘快帶寶寶到醫院聽力中心接受聽力篩查

  • 6 # 育兒知識200個

    是可以測出的.去醫院做新生兒聽力篩查.在寶寶出生一歲左右做相關的基因檢測,並根據檢查結果進行及早的干預治療,也是可以有效避免耳聾的。

  • 7 # 波波醫生談健康

    可以檢測新生兒的耳聾:首先在新生兒的生後72小時內有一個耳聲發射檢查,這個檢查是檢查耳蝸功能是否正常的,這個在國際國內早已開展了,並且有的城市像我所在的城市都給免費篩查了,另外一個檢測是AABR,這個是對早產兒,高危人群進一步的篩查其聽覺中樞功能的檢測,如果這兩個其中任何一項沒有透過,3個月時需要複查ABR聽覺誘發電位等近一步確診,如果診斷出耳聾就必須在6個月內治療干預,才能防止近一步語言落後,除了以上檢查,還有耳聾基因檢測,它是檢查新生寶寶是否有耳聾基因突變,家族遺傳,很多後發聾及藥物性耳聾的非常好的方法,以上檢查對耳聾的預防和治療意義重大!

  • 8 # 浩然的日記

    在家裡的話可以試試這個方法測測孩子聽力:用紙盒裝些米粒,然後放到距離寶寶耳朵10釐米的地方左右晃動。正常情況下,寶寶會將頭轉向小盒子。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多觀察寶寶,寶寶哭鬧時如果聽到媽媽的聲音,寶寶立刻停止哭鬧;如果媽媽的聲音停止,又會繼續哭鬧起來。從這些生活小細節中觀察寶寶。

    寶寶出生後寶媽可以有意識的訓練寶寶的聽力,例如播放一段旋律優美、舒緩的音樂,聲音要小哦;可以跟寶寶說話,唱兒歌,刺激寶寶聽覺。

  • 9 # 安旭寶媽

    能,出生三天就會做聽力篩查,一定要安靜環境。配合醫生的檢查。我的二寶是第二次透過的。出生二十天後。有的小孩很敏感

  • 10 # 產科佳育苓蘢

    耳聾是一組由於聽覺傳導通路上的器質性病變或功能性病變導致的不同程度聽力損害的疾病總稱。一般可以分為先天性耳聾和後天獲得性耳聾。

    耳聾是影響人類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於嬰幼兒及兒童時期是耳聾患者聽力及言語發育的最佳時期,因此在新生兒出生後儘早發現和治療耳聾是非常重要的。

    新生兒期能夠檢測出的耳聾主要是先天性耳聾,主要是指胎兒自身遺傳物質異常或胎兒在妊娠過程、分娩過程中的異常因素造成的耳聾,包括了多種型別的異常:

    1.遺傳因素

    胎兒攜帶有父方或母方的耳聾基因、或來自雙方的耳聾相關基因,導致聽覺傳導通路的結構和功能異常、發育畸形等,均可能造成先天性耳聾。

    2.藥物因素

    孕期母體接觸了具有耳毒性的藥物或治療(如慶大黴素、奎寧、深度麻醉治療等),藥物透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導致胎兒聽神經損害。

    3.疾病因素

    父母中的一方患有某些疾病(淋病、梅毒等)或者母體在妊娠前三個月內發生病原體感染(風疹、弓形蟲、病毒等),均可經胎盤引起胎兒的內耳發育畸形而導致耳聾。

    4.分娩因素

    分娩過程中產鉗使用不當可能會損傷新生兒聽覺器官。如果新生兒本身攜帶耳聾易感基因(如SLC26A4基因),在新生兒處理過程中的操作不當(如頭部劇烈活動、撞擊等)也可能導致其耳聾,另外,新生兒出生體重過低(小於1500g)、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嚴重窒息、新生兒化膿性腦膜炎等也可能導致耳聾。

    由此可見,新生兒耳聾的原因和致病情況是極為複雜的。

    目前中國政府和地方人民政府已經全面開展了新生兒出生後早期的新生兒聽力篩查和耳聾基因篩查。透過這幾項篩查,能夠查出一大部分患者;在篩出後可以儘早對該患兒進行聽力的保護和聽覺、言語的干預。但是,始終有部分患者無法透過一次篩查檢出,這就需要監護人對新生兒進行進一步的深入觀察。

  • 11 # 海之聲重慶袁家崗中心

    是可以的 新生兒出生一般都是會做聽力篩查的 如果三天沒有透過的 建議是42天時再複查一次 確實有聽損且建議儘早進行干預

  • 12 # 南京莫愁湖聽力師

    大部分是可以的,寶寶出生後有一項檢查是必須做的,叫“新生兒聽力篩查”。

    一般是在寶寶出生第 3~5 天進行初次聽力篩查,醫生會用專門的儀器給寶寶檢測聽力。初次篩查的結果有“透過”和“未透過”兩種。

    如果寶寶初篩沒透過,爸爸媽媽要在出生 42 天之內帶寶寶進行復查。如果複查仍然沒有透過,則要在寶寶滿 3 個月之前轉到專門的聽力障礙診治機構接受全面評估。

    如果確診有聽力障礙,要在滿 6 個月前儘快接受干預,並且還要每半年至少複查 1 次。

    但是也有一部分沒有測出,後期在和新生兒的互動中發現,然後去醫院診斷。

  • 13 # 海之聲HYS天津

    可以的,出生三天內就會給新生兒做聽力篩查。未透過的新生兒需要繼續做聽力篩查一個月,3個月。如果有聽力損失,建議6個月內佩戴助聽器或考慮植入人工耳蝸。首先要確診是何種原因引起的耳聾,生活中的注意事項是什麼。有必要的到孩子大一些要參加語訓康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公和前任藕斷絲連,又不想和我離婚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