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種多少公分
23
回覆列表
  • 1 # pengyue770

    馬鈴薯(學名:Solanum tuberosum,英文:potato),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別稱地蛋、洋芋、土豆、山藥蛋、洋番薯、馬鈴薯、饃饃蛋等。土豆的人工栽培地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的秘魯和智利一帶。安第斯山脈3800米之上的的的喀喀湖區可能是最早土豆被栽培出來的地方。在距今大約7000年前,一支印第安部落由東部遷徙到高寒的安第斯山脈,在的的喀喀湖區附近安營紮寨,以狩獵和採集為生,是他們最早發現並食用了野生的土豆。

    最重要的土豆栽培種是四倍體種。四倍體栽培種馬鈴薯向世界各地傳播,最初是於1570年從南美的哥倫比亞將短日照型別引入歐洲的西班牙,經人工選擇,成為長日照型別。

    十六世紀中期,土豆被一個西班牙殖民者從南美洲帶到歐洲。那時人們總是欣賞它的花朵美麗,把它當作裝飾品。1586年英華人在加勒比海擊敗西班牙人,從南美蒐集菸草等植物種子,把馬鈴薯帶到英國,英國的氣候適合土豆的生長,比其他穀物產量高且易於管理。後來一位法國農學家——安·奧巴曼奇在長期觀察和親身實踐中,發現土豆不僅能吃,還可以做麵包等。從此,法國農民便開始大面積種植土豆。1650年土豆已經成為愛爾蘭的主要糧食作物,並開始在歐洲普及。

    17世紀時,土豆已經成為歐洲的重要糧食作物並且已經傳播到中國,由於土豆非常適合在原來糧食產量極低,只能生長莜麥(裸燕麥)的高寒地區生長,很快在內蒙、河北、山西、陝西北部普及,土豆和玉米、番薯等從美洲傳入的高產作物成為貧苦階層的主要食品,對維持華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1719年由愛爾蘭移民帶回美國,開始在美國種植。

    十八世紀初期,俄國彼得大帝遊歷歐洲時,以重金買了一袋土豆,種在宮廷花園裡,後來逐漸發展到民間種植。

    土豆的形態特徵為草本,地下莖塊狀,扁圓形或高15-80釐米,無毛或被疏柔毛。莖分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長圓形,直徑約3-10釐米,外皮白色,淡紅色或紫色。薯皮的顏色為白、黃、粉紅、紅、紫色和黑色,薯肉為白、淡黃、黃色、黑色、青色、紫色及黑紫色。由種子長成的植株形成細長的主根和分枝的側根;而由塊莖繁殖的植株則無主根,只形成鬚根系。地上莖呈菱形,有毛。初生葉為單葉,全緣。隨植株的生長,逐漸形成奇數不相等的羽狀複葉。小葉常大小相間,長10-20釐米;葉柄長約2.5-5釐米;小葉,6-8對,卵形至長圓形,最大者長可達6釐米,寬達3.2釐米,最小者長寬均不及1釐米,先端尖,基部稍不相等,全緣,兩面均被白色疏柔毛,側脈每邊6-7條,先端略彎,小葉柄長約1-8,毫米。傘房花序頂生,後側生,花白色或藍紫色;萼鐘形,直徑約1釐米,外面被疏柔毛,5裂,裂片披針形,先端長漸尖;花冠輻狀,直徑約2.5-3釐米,花冠筒隱於萼內,長約2毫米,冠簷長約1.5釐米,裂片5,三角形,長約5毫米;雄蕊長約6毫米,花葯長為花絲長度的5倍;子房卵圓形,無毛,花柱長約8毫米,柱頭頭狀。馬鈴薯圓球狀,光滑,綠或紫褐色,直徑約1.5釐米。種子腎形,黃色。花期夏季。

    馬鈴薯性喜冷涼,是喜歡低溫的作物。其地下薯塊形成和生長需要疏鬆透氣、涼爽溼潤的土壤環境。對溫度的要求:塊莖生長的適溫是16℃~18℃,當地溫高於25℃時,塊莖停止生長;莖葉生長的適溫是15℃~25℃,超過39℃停止生長。用塊莖繁殖,把土豆按芽眼切成塊狀,壟播,3月份或9月份播種,平均溫度超過25°C時,地下塊莖停止膨脹。大概三個月左右就可以成熟了。

    所以,你對土豆有初步瞭解了嗎?

  • 2 # 火娃說農業

    帶幅80 cm划行,高起壟,壟高30 cm,壟呈“八”字型,壟基60 cm,壟面寬40 cm,壟溝20 cm,壟幅80 cm,然後用寬80 cm,厚0.008 cm的地膜在壟上覆蓋,每隔2~3 m橫壓土腰帶防止大風揭膜。

    壟上種兩行馬鈴薯,行距40 cm,株距32 cm,壟間形成自然通風透光的通道,有效解決了田間鬱閉的問題,並且增加了種植密度,667 m2保苗由原來的4 000株增加到了5 300株左右

  • 3 # 付老師種植技術團隊

    馬鈴薯的種植密度因氣候、土壤狀況不同,全國各地農戶種植有不同的差別,不過相對差別不是很大。

    常用的馬鈴薯種植行株距為,行距60cm,株距20〜25cm,每畝4446〜5557株;

    地膜覆蓋的馬鈴薯種植lm的寬壟,每壟播種雙行,株距20cm,每畝6667株。

    不同地區,不同馬鈴薯品種,不同的農戶種植方式,單作或間作套種等馬鈴薯種植密度和行株距差別很大。

    馬鈴薯種植密度過稀,日光透過葉片空隙射到地面,不能充分利用光能;馬鈴薯種植過稠,田間葉片相互遮蔽,下部的葉片因光照不足而發黃。馬鈴薯合理密植使田間葉片上下分佈合理,充分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積累大量的養分,馬鈴薯才會獲得高產。

    另外種植馬鈴薯的地塊土壤肥沃,水肥條件充足,中晚熟馬鈴薯品種,枝葉繁茂的馬鈴薯品種,馬鈴薯整薯播種等,應適當稀些;

    種植馬鈴薯的地塊土壤肥力差,水肥條件不足,馬鈴薯植株較矮、分枝少、生育期短的馬鈴薯早熟品種,切塊播種的,應適當密些。

    不考慮土壤與氣候差別,馬鈴薯不同種植方式行株距及密度的參考數值:

    1、馬鈴薯早熟品種,切塊種植

    行株距/cm:60X20

    密度/(株/畝):5557

    2、馬鈴薯早熟品種整薯種植,中早熟品種切塊播種

    行株距/cm:60X27

    密度/(株/畝):4115

    3、馬鈴薯早熟品種切塊播種

    行株距/cm:67X40(—穴雙株)

    密度/(株/畝):4975

    4、馬鈴薯山區一季種植,中晩熟品種

    行株距/cm:67X27

    密度/(株/畝):3685

    5、植株矮小的馬鈴薯早熟種及種子田

    行株距/cm:60X17

    密度/(株/畝):6535

    6、馬鈴薯早熟種與玉米間作套種

    行株距/cm:133X20(寬窄行.每壟2行)

    密度/(株/畝):5030

    7、馬鈴薯早熟種與棉花間作套種

    行株距/cm:104X17(寬窄行,每壟2行)

    密度/(株/畝):4796

    8、馬鈴薯山區早熟種與玉米間作套種

    行株距/cm:107X20(寬窄行,每壟2行)

    密度/(株/畝):6189

    9、馬鈴薯早熟種留種田

    行株距/cm:80X20(每壟2行)

    密度/(株/畝):8337

    10、馬鈴薯地膜覆蓋早熟種、早熟栽培

    行株距/cm:100X25(每壟2行)

    密度/(株/畝):5336

  • 4 # 農業小胖

    你好,植物種植時的間距對植物生長以及產量的形成影響極大。間距間距過小,會加劇競爭,影響個體生長和發育,同時也會降低經濟性;間距過大,則又可能影響植物產量,同時也會降低生態與使用功能。

    土豆,他的學名為馬鈴薯,在有些地方,比如是甘肅,山西,山西,也有稱之為洋芋的。但是真真的學名為馬鈴薯。馬鈴薯是中國廣泛種植的一種農作物,其產量高、營養豐富、味道佳,深受大眾喜愛。在中國的甘肅以及新疆的霍城縣種植的較多,且品質較好。馬鈴薯是喜涼作物,在地溫低於25℃時可以播種,秋季播種時一般選擇生育期較短的品種。關於土豆種植株距行距,建議開溝50-60釐米的壟距,溝深大約為10釐米,並且在溝內施肥,同時施用有機肥。不同的品種,其標準不同,按照馬鈴薯品種要求的密度播種,早熟品種株距為20釐米,中熟品種株距為25釐米。覆土達6-10釐米厚。中等地力條件下,保證每畝種植5000穴以上。大田播種完成後,在地頭、地邊的壟溝裡播一定量芽塊,以備大田缺苗時補苗用。秋馬鈴薯的田間管理主要是抗旱排澇,查苗補苗,除草施肥等,秋季病蟲害比較活躍,因此要特別加強防病防蟲管理。

  • 5 # 薯界風雲

    古人說,文無定法。土豆種植的株距行距也沒有統一的標準,主要以機械作業、水肥條件、光照、通風以及品種特性、用途等因素來確定。

    甘肅定西是馬鈴薯的主要種植區,因地域條件限制,一小部分合作社採用小型機械化種植,老百姓還是以傳統的牛馬耕作種植為主。因此,在定西地區,合作社的種植株距一般在30公分,行距在50公分。滴灌區株距25公分左右,行距依然是50公分左右。此外,隴薯系列品種相對抗旱,株距還要小一些。老百姓種植主要以旱作、粗放種植管理為主,株距行距通常都在50公分以上。

    內蒙古烏蘭察布以及河北壩上地區是中國馬鈴薯農場化種植的優秀代表,其種植模式全部採用機械化、起壟種植。壟與壟之間的行距為90公分,株距因品種不同、結薯情況不同也不盡相同,通常採用的株距是20公分,這樣便於光照和通風。

    東北的黑龍江、吉林兩省也是馬鈴薯的重要種植區域,尤其是黑龍江的齊齊哈爾市和北大荒。東北地區的壟距多為63公分或67公分,株距多為25-30公分為主。一些結薯多的品種還有早熟的品種株距還要略大一些,晚熟品種和結薯率小的品種株距要更小一些。

    新疆伊寧地區是除烏魯木齊東三縣之外的又一馬鈴薯主要產區,主要集中在昭蘇縣、農四師的75團、76團、77團。當地馬鈴薯種植的壟距都為80公分,這是由機械操作決定的,他們對馬鈴薯種植的機械設定的壟距為80公分,株距因品種不同也略有差異。其灌溉模式以大水漫灌為主,因此株距更小,一般為15公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法醫秦明》女主是誰,還演過哪些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