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讀歷史就是讀人心

    自魏晉以來,青樓文化逐漸興起,唐朝得到飛速發展,在宋代達到頂峰。

      1.青樓狀況

      青樓,大抵沿襲唐制,有官妓、營妓、市妓之分。京師官妓隸籍教坊,地方市妓屬州郡管轄,名為“樂產”。

      2.文人與青樓女子

      首先,文人沉迷青樓已經成為當時的風氣。對於當時的文人來講,去青樓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柳永遊於青樓而“奉旨填詞”;子瞻戲於青樓而識朝雲等等。

      其次,青樓女子普遍與北宋詞人有著深厚的情意。當時社會對青樓女子要求是“色藝雙絕”,對文人要求“文情並茂”。

      再有,青樓的存在為北宋詞人的詞作傳播提供了平臺。詞經過“俚俗”到“文雅”的轉變之後,在當時的地位宛如現代的流行歌曲一般。

      最後,詞人與青樓女子的互動過程中往往能產生大量的作品。

      二、青樓詞作

      宋詞作中涉及“青樓”或與青樓相關的詞作更是數不勝數。而其中題材主要以感時傷懷,風花雪月,或者是對青樓女子的讚賞以及對愛情的吟唱。

      雙蝶繡羅裙,東池宴,初相見。

      朱粉不深勻,閒花淡淡春。

      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雲。

      ——《醉垂鞭》張先

      與青樓相關的詞作還有很多,其題材也是豐富多樣的。

      三、青樓對宋詞的影響

      詞人留戀青樓在當時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而青樓女子也往往以其獨特的魅力使得大量詞人為其填詞歌唱。

      青樓場所是一個專門吸納“色藝雙絕”女子的場所,拿什麼來歌,拿什麼去舞,則成了整個青樓發展的重中之重。北宋是一個文人發展的時代,註定了大量的文人參與其中。詞作需要流傳,恰好青樓就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平臺。

      在當時並沒有什麼書刊報紙雜誌的年代,青樓也就自然而然地以一個傳播媒介的身份獨立其中了。

  • 2 # 李典戲說三國

    幾乎99%的人,都一直認為青樓是妓院。如果你現在還這麼認為,這個概念,到今天為止打住。兩回事!以後不要再亂說了啊。

    妓院全世界都有,這並不是漢族的特有文化。而青樓提供的是很高階的服務——愛與自由。

    在秦以前,愛與自由是漢人不缺乏的,而從儒家正統時代的漢族皇朝以後,這兩種東西嚴重的缺失。愛的缺失源於包辦婚姻。男人直到結婚後,才知道女人長什麼樣,這跟由荷爾蒙造成的熱情奔放的愛情是一定有大區別的。“自由”的失去,是在儒家統治下,尤其是“士族”階層,由於長期受到儒家教育,接受了儒家禮教,四點鐘跑步上朝,回家對老婆要行周公之禮。完全失去人性本身天然的自由。所以,士族也就成了青樓的核心顧客群體,其他階層幾乎不可能去青樓。而青樓對於士族來說,有愛情、有自由、鈿頭銀篦擊節碎,喝完酒還可以醉駕馬車。對於士族來說簡直就是一個最自由的地方。

    青樓女首先要有範兒,就是氣質,品味。然後是要有技藝,琴棋書畫至少會兩樣,最後才看外觀容貌。老闆在選到智商情商夠高的,容貌較好的女子後,相當於今天經紀人給你請一堆老師,培訓青樓女舞蹈、彈琴、寫詩。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培訓,是培訓懂“愛情”有風情。也就是知道男人需要什麼,怎麼才能讓男人神韻顛倒。經過這一番的培訓包裝之後,才有了歷史上青樓那些名女!

    青樓與妓安院的規模排場,是完全不在一個檔次的。寄願是路邊攤的話,青樓就是大酒樓。在青樓中,一個大院子,只住一位女子,一切生活質量都是最高的。她們絕對不會站在窗前攬客——嗨,後面的觀眾,你們好嗎?

    每位客人想進入青樓消費,是有嚴格的篩選過程的,首先就是旗樓賽詩。客人進門後,先要把你寫的詩,寫到旗樓的影壁牆上,服務生看到要抄下來,拿進去給小姐看。如果小姐看不上詩的文筆,直接拒絕客人入內。如果小姐見過這首詩,知道非詩作者,有人代筆,直接轟走。小姐見多識廣,天天的工作就是讀詩、談戀愛。如果一看,是原創、充滿才華的詩,嗯,這個有才!這個可以進來。進來後,不是隻叫這一個人,一般一次叫3、4個這種過了初試的人,參加第二關——打茶圍。也就是要賽茶,要識茶、品茶,要有優秀的談吐表示,此關,小姐依然不現身,只是在簾子後面聽這些人的發言。這哥兒幾個,就要開始比文化,比知識,比腦筋急轉彎,吟詩作賦,對對聯等,但最後,也沒有人能在第一天就見到小姐。就算小姐已經認可某男,也不會見面。高曉松認為,歷史上最快能見到青樓女子的,就是趙佶了。徽宗第一次去見李師師,是在天快亮了的時候,凌晨4點多吧,李師師出來了,彈了一曲平沙落雁之類的曲子,然後就回去了。其他大部分人,完全見不到小姐。

    見不到人,不能著急,如果有人敢因為交了錢,見不到人,就投訴,這院子裡除了小姐是一個人外,還有100多保鏢。有人敢鬧場子,直接暴打一頓扔將出去。所以,必須特別有風度的留一首詩,然後打賞之後,才能離去。整個院子所有服務人員,包括老鴇烏龜茶壺保鏢,至少一人一兩銀子。只是茶錢,就需幾千錢。這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離去時,身形要有風度,其實小姐就在繡樓上看著客人,他必須走著瀟灑的臺步,前後有書童僕人,醉駕馬車顛了。第二天,他又來了,又開始重複前一天的步驟,寫詩,打茶圍,離開。因此還催生了一個行業,替人寫詩,杜十娘,就是愛上了門口替人寫詩的窮書生。

    所以,客人一天天的來,實際上就是財力和才力的比拼,直到有些人堅持不住,銀子也花光了,也寫不出詩了,就敗下陣去,直到剩下最後一個人,這時,小姐才輕搖慢步出來。

    接下來,開始面試,首先對對子,然後出些題,或彈些曲子,或揮毫潑墨,或拿出國畫鑑賞,透過思想文化的交流,一來二去,產生感覺,最後透過寫馬屁詩,捧的小姐春心萌動,這才算是ok,這時小姐會希望客人包下來。也就不見別的客人了。

    古代中國,識字的比例只有2%,就是士大夫階層,剩下98%的人都不認字。更別說寫詩了。當然,除了我沒有提的那件事外,青樓女跟客人實際上,是真正有共同的精神追求的,可見,青樓女子,是當時中國最有文化的女子群體,青樓女才華到什麼程度呢?

    唐代四大女詩人,一半出自青樓。也就是魚玄機和薛濤。成都現在有薛濤祠,薛濤井。

    薛濤【卒於公元834年,唐代,長安人】是烈女,是那種,我等你兩年,你不回來找我,我投井。

    魚玄機有大才華,她化妝成男人考科舉,完全能考上【這裡補一句,曉松沒注意,科舉考試,是要驗身的,不是化妝就可以矇混過關的——編者】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魚玄機。

    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是寫一位年老的青樓女的。香山居士也是著名的泡在青樓裡的大名士。他筆下的青樓女,年輕時: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到老了,只能是:“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今景德鎮)買茶去”。

    為什麼說青樓、鏢局、科舉是中國古代漢文化的三種特產呢?少數民族跟西方都沒有。少數民族彪悍,不需要鏢局。少數民族自由奔放,山歌一唱就走婚了,完全不受儒家禮教的束縛。西方一直有自由戀愛的傳統,但是皇帝只能娶一個老婆。因為有上帝管著,英王如果想再娶一個老婆,必須把前面一個殺掉。歷史上有英王斬殺好幾個老婆的情況。但是,戀愛是自由的,所以西方不需要青樓,不需要愛和自由的服務,只需要生理服務。

    偶爾歐洲上流社會也會出現一點類似與我們青樓女的名女,比如——茶花女。但是茶花女的才華也明顯不夠。跟我們的薛濤差距太大了。只是在公侯之間賣賣笑而已,可是每個女人有自己的選擇,有的不希望過度燃燒愛情,就平淡的過一輩子,15歲嫁人,等年老了,看著子孫滿堂,跟丈夫白頭偕老,想要這種幸福。古代女人也不能管丈夫,丈夫隨時可以休了老婆。甚至在宋朝,女方家長還需要買休。也就是花錢來把女兒買回去。女兒就像財產,如果孃家不買,丈夫可以選擇把老婆賣到青樓。老婆在那時是沒有地位的,她們還不像青樓女,有自己選擇男人的權利,她不喜歡你,可以把你轟出去,甚至根本見不到她。有的是外邊排著隊來的公子名士,你表現不好,給我滾。皇上本人都會來,還有什麼男人選不到?

    當然,有一個名女跟好幾個名士好過的,薛濤就跟初唐的幾位名士都好過。反過來,也有一個大名士跟好幾個名女好過的,比如冒譬疆,董小宛年輕就嫁給了他,然後他還跟陳圓圓好過。這種人,高曉松是非常羨慕嫉妒恨,他認為這種人就應該受鞭笞。董小宛為了討他的大老婆二老婆歡心,在家裡殫精竭慮,做最乖的小媳婦。結果28歲就死了。就是這個下場。

    所以說,老天給女人的東西是公平的,他不會讓你年輕時可以燃燒熱情,然後年老還有幸福的晚年。高曉松覺得如果真有這種情況,老天爺就瞎了眼。善終是留給那些年輕時沒什麼愛情,丈夫也去青樓,她在家相夫教子,他丈夫總會回來嘛,最多帶一個青樓女回來做老五或者老七,大紅燈籠高高掛裡就有一個是青樓女。但是,大老婆可以跟丈夫白頭偕老,死後可以跟丈夫合葬在一起,但是小老婆就不行,不能合葬。選擇那種人生,平淡但是晚年幸福。那麼青樓女其實是知道自己的未來的,所以,她們的青春就會更猛烈的燃燒。而且,如果趕上了,青樓女還可以為國家效力!

    舉幾個例子:宋江同志,就是鑽到李師師床底下,他安排108將里長的最帥,最會勾闌之事的燕青,來勾引李師師。李師師就把宋江安排到床底下,等趙佶來了,正跟李師師那美呢,宋江從裡面爬出來,說我就是那個梁山的宋江,我其實是想招安的,是蔡京童貫他們攔著。結果,徽宗明白了,梁山招安,李師師起了關鍵的串聯作用。

    還有就是著名的李香君、柳如是。她們都跟自己的愛人說,堅決不能投降清朝,名士最重要的就是氣節,如果你連氣節都沒有了,你憑什麼讓我愛你?所以她們都是充滿了民族氣節的名女。再近的還有小鳳仙。小鳳仙保護蔡鍔。跑到雲南起義了。

    天下人都知道蔡鍔愛美人,不愛江山。

    還有賽金花,她更有文化,會說一口德語,她做青樓女時,嫁給了一個外交官,跟著去了德國生活很多年。等外交官死後,回到國內,繼續回青樓。八國聯軍來的時候,總司令是一個德華人,他在體驗中國文化時,遇到了會說德語的賽金花。在賽金花堅決反覆的說服和阻攔下,最終沒有進行大規模屠殺。本來八國聯軍想跟之前燒圓明園的英法聯軍一樣,進行在北京的搶劫。但是在賽金花的勸說下,避免了一場慘劇。

    看今天,也很類似,娛樂圈裡的女孩,不能只有外貌,也需要包裝、學習、掌握歌舞技藝,包括愛情也是需要教育。愛情這玩意是越愛越有,多談幾次戀愛,才能越來越會戀愛,越來越深情,越來越有真情。所以你看這些青樓女,很多是有真情的,高曉松最喜歡的一首青樓女寫的詞,就是:是一個宋朝叫嚴蕊的青樓女。她為她的愛人,收到牽連,被抓進官府。戕害她的就是程朱理學的那個“聖人”朱熹。朱熹當時要用政治鬥爭手段害人,跟現在一樣,把你二奶抓起來,嚴刑逼供,交代你的貪汙行徑。嚴蕊就被下了大獄,但是無論如何拷打,就是不招。後來主審官換成了岳飛的第三子嶽霖,他覺得這個案子可能有冤情,提出來重審。他提出如果嚴蕊是青樓女,應該會寫詩,要求她立即寫一首詩來自辯,如果你能寫出來,讓我覺得你是冤枉的,我就放了你。

    嚴蕊立即作了一首詞,卜算子——“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這是高曉松最喜歡的一首詞,詞寫的非常好,所以當庭釋放。

    青樓提供的服務,就是這兩項“愛與自由”。

    青樓女的命運,自己很難掌握。一旦愛你,就拼了,為了跟你,燃燒青春。這跟現在也很像,那些現代女子做了小三,開始也有愛情,真愛。也企圖扶正,但是被傷了幾次心後,也就成了完全是騙男人錢了。現在雖然沒有青樓了,但是很多好女子也一樣被人追逐,被金錢和各種誘惑吸引,最終淪落。當然,南韓是最明顯啊。經紀人的培養,跟當時的青樓女沒什麼區別。南韓的女演員,經常被要求陪酒。所以最終導致自殺的我們經常聽到。

    最後,隨著中國科舉制度的廢除,青樓也就逐漸消失了。沒有科舉,就沒有士大夫階層了,也就沒有愛與自由的需求。民國時候,逐漸變成了交際花。《日出》裡的陳白露就是交際花。

    陸小曼有爭議,但是一直到解放前還保留青樓傳統,出色的交際花還是一個人一個大院子,社會上的名流,也都紛紛慕名而來。然後大家在一起聊天,開沙龍,開Party,徐志摩、劉海粟,都是在陸小曼家認識的。

    在同一時代,青樓、鏢局、科舉,一起湮滅了。

    最後,大家要知道,青樓不是妓院,裡面的女人,不是妓女。青樓裡是中國古代當時社會上最有才華、最有文化、最漂亮的一些女人。而且,她們是文化傳承的重要環境。如果沒有青樓,如果古代一直掃黃打非,我們的那麼多詩詞,連那一點點的音樂,可能就不會創作出來,更不會流傳下來。連柳永,關漢卿的這些偉大的文學遺產都流傳不下來。

  • 3 # 不空色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區別“青樓”這個詞的兩個詞義,一個是人們慣常認為的妓院和人們不太熟悉的豪門大院。

    根據清代袁枚《隨園詩話》中說:“齊武帝於興光樓上施青漆,謂之青樓”,並指出:“今以妓院為青樓,實是誤矣。”可見,“青樓”原先乃是帝王之居。故三國時曹植有詩云:“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這裡的青樓更多的是指用紅磚青瓦所建造的帝王或者王公貴族的高樓大院。

    人們熟知的妓院,則是春秋時期的齊國管仲改革的產物,中國娼妓之起源,大概胚胎於周襄王時代,齊國管仲之設女閭,即始作者。《戰國策》二卷“東周”引周文君雲:“齊桓公宮中女市女閭七百。按周禮——五家為比,五比為閭。則一閭為二十五家。管仲設女閭七百,為一萬七千五百家。管仲設女閭,等於後世之有花捐也。......中國娼妓制度,既自“女閭”開其端,自此以後,無代無之。

    後世將娼妓的工作場所稱為妓院,或者以“怡紅院”等這類來作為招牌,古代妓女中只有娼妓是賣身的,歌妓,舞妓等妓女一般都是不賣身的,稱為清倌人,所以這類妓女所在的場所更多稱之為青樓。當然也有兩個都賣的,稱為紅倌人,所以稱為紅樓。到了唐宋之後不再更多的區分統一叫做青樓!

  • 4 # 希望星晨58298869

    “青樓”這個詞,本意並非骯髒的妓院,而是指幽雅、奢華、精巧的屋舍。

    中文名 青樓 拼音 qīng lóu 含義 青漆塗飾的豪華精緻的樓房 引申含義 指帝王之居。

    帝王之居起碼是高Azera貴的房屋,與現在的詞義有天壤之別!

    晚唐現實主義詩派客家詩人邵謁之《塞女行》有:“青樓富家女,才生便有主。”,就是佐證。如果是妓女生出的女子,會有生俱來的“不愁嫁”嗎?

    那麼,為什麼精緻而高雅的青樓一詞後來演譯成齷齪的煙花柳巷之地呢?眾所周知,行院、章臺曾是妓院的別稱,但顧名思義容易令人聯想到肅穆、莊嚴、正規的政府辦公場所,而叫青樓則有朦朦朧朧的形象感,多了一絲文明、風雅、貼切,含蓄的氣息!

    中國元朝,具體來說是1355年(元至正乙未十五年),詞曲作家夏庭芝出版了一本叫《青樓集》的書,書中記述元大都、維揚等地110多位歌妓、藝人的事例,百多名女子各有千秋,都有特殊的藝術造詣,此書有一定的影響力。

    公元1616年朱元亮校正、張夢徵匯選刊印了名為《青樓韻語》的一本書,原名《嫖經》,或稱《明代嫖經》。這部書從多方面反映出士人和妓女的心態。編輯摘錄了大量本朝及古代妓女詩詞,輯選了從晉代至(中間包含南齊、梁、隋、唐、宋、元、)明朝約180多名妓女的詩詞韻語共五百多 首,作品各有千秋,不同凡響。

    到了清朝光緒年間,懷才不遇,落魄潦倒的文人俞達成書《青樓夢》,原名《綺紅小史》,作者是江蘇人,一生功名不遂,經常出入妓院。《青樓夢》裡的主人公金挹香原形就是他自己,他用《青樓夢》來放歌理想。一時得到廣泛流傳,影響力頗大。

    當代有一本妓女回憶錄即《我的妓女生涯》,原名叫《青樓恨》(作者姑且忽略吧,或許還健在?)。這部小說在上世紀90年代曾經風靡全國、熱銷一時,是一部由妓女自己根據回憶撰寫的親身從妓經歷。描述的故事中,作者用血淚書寫了自己從妓的悲慘歷程,揭示了身為青樓女子的無奈,淒涼與苦難,告訴了世人一入青樓就真正身陷水深火熱之中的真實狀況。由於是紀實性作品,情節真實,感染力很強,使得閱讀量爆增。曾引起再版發行與續集出版,閱讀量之大可見一斑。

    至此,青樓才演譯成妓院的別名與雅稱。

  • 5 # 禪史倌兒

    青樓正式登上歷史舞臺是在春秋時期,當時的宰相管仲為了拉動齊國的經濟,成立了歷史上第一家妓院場所。

    當時的這些官營妓院,竟然發揮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稅收提升,國庫充盈,拉動經濟的目的達到;其次,這種新穎的方式再一次轉移了人們的注意力,人們不去關注社會是否動盪,自己的生活是否哪裡不稱心,因為他們已經醉倒在溫柔鄉,所以妓院保證了社會的安定;第三,隨著口碑的傳開,很多有識之士也來體驗下這樣子的娛樂場所,彙集了大量人才;最後,將這些官妓送給敵人,還可以和平談判。

    自此之後,各國竟然也紛紛仿效,這一風氣迅速擴充套件,後世也流傳至今。

    但是青樓一開始其實並不是妓院的名稱。青樓原是富貴的代名詞,是瓊樓玉宇的代表,後來妓院興起,社會一傳再傳便傳出了紕漏,陰錯陽差下,青樓也開始代指妓院,後來竟很少人知道這一歷史了。

    說到底,妓院也是歷史壓力下的產物。在古代,女性依附男性生活,妓院是她們營利的很好的方式。而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現代女性也可以自力更生,妓院這樣子的方式實在有違社會道德旋律。

    管仲雖是一代名相,但這一作為實在不能成為功績,也算是一道敗筆吧。

  • 6 # 清風楊柳

    青樓,就像是古月之上蒙上了神秘的面紗,忽而清晰可見,時而朦朦朧朧,像是籠罩上了一層煙霧。就讓我們一起探尋古代“青樓”

    “青樓”,其實最開始並非所指妓院,而是指比較華麗的屋宇,有的時候也作為豪門高戶的代稱。

    在宋代的《太平御覽》上是這樣解釋“青樓”:

    《齊書》曰:東昏侯後宮起仙華、神仙、玉壽諸殿,窮盡雕塗,以麝香、雜香塗壁。時世祖於樓上施青漆,世謂之青樓。帝曰:“武帝不巧,何不純用琉璃。”

    由此可知,在樓房上以青漆裝飾之,就叫青樓,在當時這樣的樓房就已經比較奢華,但還是比不上用純琉璃裝飾出來的華麗。

    在《晉書·卷八十九·列傳第五十九》中記載著:麴允,金城人也。與遊氏世為豪族,西州為之語曰:“麴與遊,牛羊不數頭。南開朱門,北望青樓。”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青樓”與“朱門”含義相似,實屬於“大宅院”、“高戶”也,有不少詩歌也是提到這樣的“青樓”。

    傅玄《豔歌行》中的:“青樓臨大巷,幽門結重樞。”

    曹植《美女篇》中:“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

    江淹《西洲曲》:“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等等

    從以上詩歌中可以看到,最開始“青樓”一詞,與地位、權勢有關,與酒色並無關係。

    而唐朝之後,“青樓”一詞才開始指煙花之所,

    元代時有一本書,是記載妓女平生事蹟的,則叫《青樓集》。明代有一本叫《青樓韻語》的書,實際上是《嫖經》的易名。清代有一本俞達著作的小說,名字則叫為《青樓夢》。當代則有一本叫《青樓恨》的書,是為妓女回憶錄。

  • 7 # 冰哥聊史論古今

    青樓的來歷與特定的歷史背景相關,李白或許也進過這種“高雅”場所。

    中國歷史上很多詞語的出現都有特定的歷史背景,本身“青樓”就是古代封建社會的產物。“老鴇”“大茶壺”這些詞語也都是有著特定的背景,而且要遠遠晚於“青樓”一詞的出現時間。

    “青樓”一詞在三國魏晉時期就有了,比如《晉書》中便有“南開朱門,北望青樓”。一直到唐朝,青樓裡還多是賣藝不賣身的高雅場所,青樓女子要能歌善舞、吟誦詩詞,進出這些場所的也大都是達官貴人或者風流才子。比如李白就曾作詩“綠樹聞歌鳥,青樓見舞人”,透過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來李白很有可能也進過這等風雅場所,但是這些女子裡確實有才女,李白即使進過這些場所也並不丟人。但是到了宋朝以後,青樓便開始特指煙花柳巷之地了。不過在古代,這些煙花柳巷之所還曾是封建王朝國庫的重要來源,比如管仲就曾經設立官府壟斷的經營場所,掙的錢自然也是朝廷的。

    伴隨青樓出現的還有一些詞語,最典型的兩個是“老鴇”和“大茶壺”,但是這兩個詞語的出現都比青樓要晚很多。“老鴇”其實是在明代以後才出現的,比如在明朝小說《醒世姻緣傳》中就有這樣的描寫:“卻也古怪,從來老鴇子是填不完的坑”。藝術源於生活,透過對明朝小說的研究,我們發現老鴇一般指的是管理青樓的女性,而且經常為了斂財採取各種極端的手段,比如在前段時間熱播的《紳探》一劇中,老鴇子就從孤兒院領養女孩培養成青樓女子,可謂是不擇手段。

    “大茶壺”這個詞語的來歷就更晚了,是清末才出現的,民國更是普遍出現。大茶壺一般指的是在青樓服務的男僕,也就是端茶倒水的夥計,社會地位很低。大茶壺這個名字的由來,不僅僅是因為夥計手裡拿著的是大茶壺,也與光臨的客官有關。青樓都是一個一個的房間,房間裡面男女幽會,夥計不便直接推門就進。但是房間裡的茶水喝盡了怎麼辦呢?茶壺上面有個疙瘩,客官拿著疙瘩,咣噹咣噹地敲茶壺,當夥計聽到敲茶壺的聲音時,便急忙進房間倒水,所以才被稱為“大茶壺”。

    中國的語言文化博大精深,很多看起來稀鬆平常的詞語,卻都是歷史的產物,從中也可以窺見當時社會的風貌。好在青樓在解放後就已經取締了,這些詞語也便成為了歷史。

    我是兵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 8 # 歷史寶藏

    提起古代社會,一個重要的娛樂場所就是青樓。

    這裡演繹了太多的才子佳人風流倜儻的故事。

    那麼青樓到底有什麼樣的來歷呢,為什麼叫“青樓”這個名字呢?

    首先要看看歷史上最早關於的“青樓”記載。

    《南齊書·卷七·東昏侯本紀》:“世祖興光樓,上施青漆,世謂之青樓。”

    原來是宋齊梁陳南朝之時,齊國有個國君,建了一座高樓,上面漆了青色的漆,所以世人就叫這個樓為青樓。

    因為是皇家建築,皇家生活奢靡,三宮六院的美女無數,於是外人就認為這青色的大樓裡必定是綠葉紅花無數,美女如雲,所以就將青樓與美女眾多這兩個意象聯絡在一起。

    清代的文人袁枚在《隨園詩話》中有言:“齊武帝於興光樓上施青漆,謂之青樓”,還進一步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今以妓院為青樓,實是誤矣。”由此可知,“青樓”原指帝王之居,和之後的娛樂場所青樓是不一樣的含義,清代人就知道了。

    在三國魏晉之時,以青樓代指帝王之居,也指代美人居住的地方。

    三國曹植《美女篇》有言:“借問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北周庾信在《春日觀早朝》有記:“繡衣年少朝欲歸,美人猶在青樓夢。”《晉書》記載:“與遊氏世為豪族,西州為之語曰:麴與遊,牛羊不數頭,南開朱門,北望青樓。”在南梁詩人劉邈的《萬山採桑人》中,有“娼女不勝愁,結束下青樓”之語,這時候的青樓,已經和“娼”這一群體聯絡起來了,就有了現在所言特殊娛樂場所“青樓”的意思了。
  • 9 # 沂溪風

    最早把妓院和青樓聯絡起來的,應該是南朝梁時的詩人劉邈,他在《萬山兇採桑人》詩中,首句就說:“倡妾不勝愁,結束下青樓。”這裡的“青樓”指的就是風月場所。

    實際上,最早妓院和青樓是兩樣事物,青樓相當於現在的高階娛樂場所,它的特點就是貴,不僅消費價格高,而且顯得比較高貴,青樓的女子從小又要接受培養,她們不僅人要長得漂亮,還要多才多藝,甚至還要具備一兩項絕技,不能顯得太俗。她們一般賣藝不賣身,所以很多文人墨客也喜歡涉足青樓,找這些美女談論詩詞歌賦,而往往青樓,也可以使詩詞歌賦廣為流傳。

    純粹的妓院就不一樣了,他們做的是單純的皮肉生意。妓院雖然也要花錢,但不如青樓有高階感。

    也許正因為如此,青樓才慢慢的取代了妓院,成為通用的名稱。

    何況,宋代開始,朝廷嚴禁公務員嫖娼,明清抓得更嚴,但是如果只是聽曲觀舞,也不算違反規定,既然市場需求出現了變化,賣藝不賣身的高階妓女,就越來越多。

    這樣,在心理需求和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下,青樓這個名稱就越來越通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飛機上不可換座位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