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畜禽養殖學堂
-
2 # 玩兒轉田園
玉米禿頂又叫禿尖,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如下:
1,品種因素。紅軸系品種天然不抗高溫,如玉授粉期持續高溫,會影響授粉造成禿頂,所以禿頂現象常出現在紅軸系品種上。
可選擇適合本地區的白軸系品種,或授粉期前噴施碧護、s-誘抗素等,增強其抗高溫能力。
2.氣候因素。如果授粉期持續高溫或陰雨,會對授粉造成嚴重的干擾從而形成禿頂。
在選擇品種時,其授粉期要能和本地的高溫多雨期錯開。
3,營養因素。缺鋅會造成穗尖生長受阻,缺硼會使花粉發育不完善或雌雄花成熟不同步,缺氮磷鉀會使尖部缺營養而癟粒。
這種情況就是注意補充相應肥料。
4,倒伏因素。玉米一旦倒伏很難授粉。要注意控旺補鉀增強抗倒能力。
-
3 # 果農小周
玉米禿頂是指玉米果穗頂端不結實,籽粒不飽莢的現象,俗稱禿頂或禿尖,嚴重影響玉米增產。禿頂原因除玉米品種的遺傳特性外,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營養缺乏。土壤中缺磷影響細胞分裂。特別是在花絲伸長期,缺磷花絲伸長緩慢而影響授粉。如果穗頂端籽粒癟小,呈不正常的白色,則表現為缺磷、鉀,特別是缺鉀。
二是小穗退化。果穗頂端小穗、退化畸形,有時出現雌雄同花或雄花發育而雌花不發育。影響玉米的正常授粉而難以結實
三是花絲髮育晚。果穗頂端花絲髮育晚,吐絲延遲,往往與雄花抽花時不配對授粉,使之不能結實。
四是乾燥缺水。玉米在開花授粉期間遇到乾旱,雄花和雌花開花間隔時間拖長,導致花絲中伸出時錯過雄穗散粉盛期,造成授粉不良影響結實。
五是過度密植。種植密度過大造成玉米生長後期通風、透光條件不良,影響玉米的正常生長。六是土壤缺微肥。土壤缺硼時對玉米雄花花粉的形成和授粉時的活性,均有不利的影響。缺鋅時老苗葉片出現白色斑點,並迅速擴大,形成區域性的白色區域和壞死斑,節間縮短,也易使果穗生長髮育畸形,導致禿頂。
-
4 # 雲南黑木
玉米禿尖的原因:
1、密度過大造成營養不良。
2、雌穗分化後期出現乾旱或者陰雨寡照等不利因素造成頂部小花分化不好或退化不育。
3、抽雄前遇高溫乾旱造成雌雄花期不遇而造成頂部花絲不能授粉。
4、授粉後期遇陰雨天氣,造成頂部花絲無法授粉而禿尖、缺粒。
5、缺硼引起。
玉米禿尖是造成減產的主要因素,減產幅可達10%~15%甚至更多。建議玉米種植戶提前做好防治措施,保證玉米有個好收成。
-
5 # 研究員話三農
玉米禿頂是指玉米果穗頂端不結實,籽粒不飽莢的現象,俗稱禿頂或禿尖,嚴重影響玉米增產。
一·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品種遺傳特性。由於玉米花絲從苞葉中抽出的順序有所不同,頂部的花絲抽出最晚,如果頂部花絲抽出時恰逢大田花粉量不足或散粉末期,花期不能正常相遇,造成頂部花絲授粉不良,形成禿頂。
2、陰雨天氣。玉米散粉時,如果遇到陰雨等自然災害,易導致玉米雄穗不能正常散粉,雌穗吐絲不暢,即使吐絲,花絲容易徒長、老化,也會造成玉米禿頂。
3、乾旱缺水。玉米一生需要大量的水分。據研究,土壤溼度越大,玉米出現禿頂的機率越小。尤其是抽雄期遇旱,會造成花粉生活力減弱甚至喪失,花絲延緩抽出或者抽出後容易喪失生活力、壽命縮短,從而造成結實率下降,形成禿頂甚至空杆。
4、密度不合理。玉米屬高稈作物,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通風條件。密度過大,容易造成個體營養髮育不良,田間鬱閉,通透性差,使果穗頂部籽粒得不到足夠的營養,且授粉時部分花粉難以落到柱頭上,形成禿頂。
5、缺乏營養。玉米生長後期缺肥,籽粒發育到中途便停止生長,使雌穗頂端秕粒增多而變成禿頂。玉米缺鋅俗稱“花白苗”,即葉脈之間出現淺黃色或白色條紋,莖杆細弱,抽雄、吐絲延遲,果穗發育不良,也會形成禿頂或稀癩棒。
6、病蟲害。危害玉米造成禿頂缺粒的病蟲害主要是大、小斑病和玉米螟,尤其是雄穗和雌穗頂部很容易遭受玉米螟危害,造成粉源不足和花絲受害,從而形成禿頂缺粒。
針對以上情況可以採取以下挫施進行防治:
1·是精選良種。要選擇適合本地栽植的高產、籽粒飽滿、生活力強的包衣種子,而且在播前要用晾曬以及用新高脂膜拌種等措施。種植密度一般在4000株左右,肥力較差的田適當增加株數,肥力較好的田適當減少株數。同時,最好採用寬窄行栽植,以免因肥、水、光不勻而出現弱苗。
2·是合理施肥。施肥應氮、磷、鉀配合,並配合適當施用微肥。肥力低的地塊要重施追肥,但要注意前重後輕,防止貪青晚熟。苗期要控制澆水,促進幼穗分化和縮短抽雄吐絲的間隔時間,增加授粉機會。在施肥上做到:重施底肥。儘可能一次施足農家肥、磷鉀肥。中等肥力田塊,每畝應施入優質農家肥750-1000公斤、尿素6公斤,過磷酸鈣50-60公斤,硫酸鋅1.5-2公斤,肥力較差或肥力較好的田塊在此基礎上適當多施或少施。巧施穗肥。在玉米抽穗前10天,也就是常說的大喇叭口期,一般每畝追施碳銨25-30公斤,雌穗開始吐絲時,每畝追施尿素3公斤。噴施鋅肥。在玉米拔節期用2%硫酸鋅溶液,進行葉面均勻噴霧。
3·是澆抽雄開花水。玉米抽雄前15天對水敏感,遇旱土壤含水量低於田間最大持水量80%時,應立即澆水。及時噴施壯穗靈有利於玉米授粉和灌漿。四是人工輔助授粉。玉米開花盛期,應抓緊時間在上午露水乾後,雄花開始大量散粉時進行。可採用拉繩法或搖株法,每隔2-3天進行一次,連續2-3次,可防止禿頂發生。4·合理密植。根據品種特性,合理密植,是授粉期通風透光良好,雌雄穗發育正常,授粉正常。
-
6 # 曉埂說稻
1、玉米孕穗期或穗發育期遇乾旱或缺肥
2、玉米拔節後期小穗分化期(小穗形成期)遇到極端氣候(如低溫、高溫等)
3、受粉期遇持續高溫,花粉活力不足或花絲功能下降
4、受粉後乾旱缺肥
-
7 # 農人先鋒
玉米禿尖除了品種和倒伏這兩個因素之外我認為主要有下面三種是比較常見的原因:
一干旱引起的禿尖,表現在尖部有乾癟的籽粒,但由於乾旱沒有能正常的生長髮育。
二陰雨造成的禿尖,表現在整個玉米棒一般除尖部沒有籽粒外,下面也會出現很多不結實現象。
三高溫引起的禿尖,主要表現在尖部沒有乾癟的籽粒,下部結實比較好些。
-
8 # 優閒農業科技
玉米禿尖問題主要有3點:
一、生理性禿尖:玉米天穗開花一般比棒子吐絲早1--3天,而且棒子吐絲是從幫助下部1/3處開始,逐步往棒子的兩端吐絲,棒子上部的授粉的絲最後才吐出來,所以會造成一部分生理性禿尖,解決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在大喇叭口期14.16片葉前後,噴施以蕓薹素、誘抗素、調環酸鈣等調節劑、氨基酸液肥、微量元素肥等葉面肥、配伍保護類殺菌劑吡唑醚菌酯、治病藥劑戊唑醇嘧菌酯、氟環唑等殺菌劑組合成的大增長類套餐藥劑等,調節棒子的吐絲儘可能集中,並延長上部天穗花粉的活力2-3天,就能大大減少玉米禿尖數量和禿尖的長度,大幅度增產!
2.卡脖旱造成玉米大量禿尖,出天纓前後遇到乾旱一定要澆水,若果澆的是井水,最好在晚上澆,避開中午高溫時段,防治因中午上部高溫和井水低溫溫差過大,給玉米授粉和生長造成更大的傷害!
3.個別品種的特性!
-
9 # 難擇只路
玉米形成禿頂缺粒原因有:1)品種本身遺傳性狀不佳;2)栽培土壤肥力水平差,植株生長細弱,或後期嚴重脫肥;3)土壤乾旱缺水,尤其在抽雄前後嚴重受旱,阻礙吐絲受精;4)開花期高溫乾旱,影響受精;5)種植密度過大,光照嚴重不足,也會造成禿頂缺粒。
-
10 # 我的農村我的田
造成玉米禿頂的原因可能是,密度過大田間鬱悶,不通風光照不足,還有就是夏季氣溫過高,造成玉米花粉 活力下降,也可導致禿頂,還有玉米授粉期 遇連陰雨天氣,也可導致玉米禿頂,以上只是本人種植 總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11 # 玲姐的鄉村生活
玉米禿頂跟天氣有很大的關聯!在玉米授粉期遇到高溫,大風,強降雨,乾旱等等都是玉米禿頂的重大因素。另一部分跟玉米品種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買到適合在某種區域種植的品種就可以避免玉米減產!
-
12 # 四格
玉米禿頂指的是玉米頂端無粒,造成這種情況有各方面原因。
1.天氣乾旱,水分不足,玉米籽粒無法成型,這和人不喝水一個道理,無法提供給玉米足夠的水份,就會造成頂端部分無法結粒,如果太過乾旱還可能會形成空穗。
3.土地肥力不夠,這種情況也會出現頂端無粒,和天氣乾旱一樣,屬於營養跟不上。
4.授粉期雨水過多,這種情況出現的機率不是很多,但是也會出現,雨水影響玉米授粉。還有就是結粒的時候雨水過多也會這樣。
其實在農村,玉米禿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乾旱和玉米種的太稠了,導致土地肥力不足。其他事情很少發生。
-
13 # 種業威少德啵嘚
玉米雌小花分化、吐絲及籽粒形成始於雌穗的中下部,以後則由此處向上或向下同時進行,最後在頂部結束。遇有環境條件不適,頂部的小花或受精胚常因養分供應不足而發生敗育。
發生原因:
1、土壤貧瘠,水肥供應不足,營養跟不上,或偏施氮肥,植株養分供應失調,莖稈生長過旺,往籽粒供應的養分不足。2、密度過大,田間通風透光性差,植株間相互遮擋,影響正常授粉和養分的供應。
3、遇到高溫乾旱、連陰雨、無風或風力過大等極端天氣,花期不遇或花粉和花絲喪失活力,影響正常授粉。
4、病蟲危害。病蟲害危害莖葉和雌穗,使養分、水分傳輸受阻,造成灌漿不飽滿、植株早衰,花粉活力減弱或敗育,嚴重影響結實。
防治方法和解決措施:
1、加強田間管理,合理運籌肥水。種肥以緩控釋肥為主,追肥以氮肥為主,主要在喇叭口期進行。在大喇叭口期遇旱及時澆水,遇澇及時排水,促進雌穗發育。2、適時早播。使玉米授粉期提前,避開高溫天氣。
3、人工去雄或輔助授粉。在抽雄期適當去雄,可削弱玉米頂端優勢,促進雌穗發育,人工輔助授粉,提高授粉結實率。4、防治病蟲害。在玉米抽雄吐絲期,注意玉米螟、蚜蟲等蟲害的防治,防止養分的無效供應。
5、合理密植。按照品種要求的種植密度播種,有利於通風透光,提高光合效能。
-
14 # 蜜汁林
玉米頂部籽粒癟或未結籽粒,稱之為禿頂,農民朋友又稱之為“禿尖”。這是玉米生產中的常見現象會導致玉米減產10%,嚴重的甚至會達到20%以上,因此生產中應採取有效措施減少和防止禿頂的發生。禿頂是很多原因造成的。
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玉米禿頂的原因1)品種本身遺傳狀態不佳。
2)栽培土壤肥力水平差,植株生長細弱,或後期嚴重脫肥。
3)土壤乾旱缺水,尤其在抽雄前後嚴重受旱,阻礙吐絲受精。
4)開花時高溫乾旱,影響受精。
5)種植密度過大,光照嚴重不足也會造成禿頂缺粒。
針對玉米的禿頂可以採取以下防治措施1)選用良種,玉米有緊湊型半緊型和平展型三大類。應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和種植密度選用適宜品種型別,最大限度發揮優良品種的增產作用。
2)適時播種,玉米喜溫暖,不耐低溫,生育期要求比較高的溫度,播種過早則出苗細長,在地溫12度以上播種較為適宜,夏玉米在6月底,不低於6月底播完。
3)查苗補苗,在玉米出苗後及時查苗補苗可以在地塊邊緣隨向隔行或十字交叉補種,保證雄穗頂端的受粉期不被錯過,實踐證明採取該措施,比普通地塊的禿頂率減少10~15%以上。
4)合理秘植,適當增加密度,是提高玉米產量的措施之一,可以根據氣候因素,灌溉條件和土壤肥力及品種等型別確定密度,使群體中的個體都能接受通風透光。
回覆列表
玉米禿頂是非常常見的,主要是玉米的尖部沒有結滿籽粒,生產當中我們又叫做不滿尖,是玉米減產的常見原因之一。如果說這種現象發生一畝地至少減產5%左右,有一些嚴重的土地玉米接出來的籽粒稀少。玉米禿尖主要是由以下的幾種原因引起的。
原因分析①品種遺傳:如果說頂部的花絲抽出的時候沒有大風,沒有花粉等很容易造成禿頂的現象,這主要是由於受粉不良引起的。但是頂部的花絲抽出的早晚卻和遺傳有著非常大的關係,因此不要選擇一些玉米禿頂的品種。
②天氣因素:天氣因素和這個有非常大的關係,根據一些實驗表明,如果土壤的溼度比較小,玉米出現禿尖的機率就比較大。尤其是遇到洪澇災害以及乾旱的天氣時,登海605在乾旱的天氣以及高溫的天氣突間的現象就會比較明顯,最高的減產可以達到30%以上。
不僅僅和這些因素有關係,而且還和缺乏營養以及病蟲害有著非常大的關係,如果後期的微量元素缺乏就會出現禿尖的現象,尤其當玉米缺鋅的時候就會長出白苗,從而影響他的結籽粒,病蟲害影響也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