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致遠語文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讓我這個語文戰線的老教師來回答一下。

    老師怎樣從作文週記當中瞭解自己的學生呢?

    老師首先要善於閱讀學生的作文和週記。這裡的閱讀不是說對文字的閱讀,而是老師要藉助自己已有的經驗,對學生的生活、思想、心理乃至心理上的突發事件進行生活對接的閱讀。透過學生在作文當中透露出來的蛛絲馬跡,能夠及時地捕捉到學生的思想、心理、性格的發展動態。這就為進一步做好學生的思想心理工作奠定了前提。

    如果發現學生在作文和週記當中有思想、心理、性格上的特殊表達,尤其是一些苗頭不好的現象,教師就要及時的跟進,與學生透過積極有效的溝通,瞭解學生在生活、思想和性格上,究竟是否存在這樣的問題,透過平等真誠和諧地交流,讓學生信任自己,相信自己。

    然後要根據學生在作文和週記當中所表達的具體情況,做出積極有效的跟進指導。這種跟進指導一定要有針對性和具體性,不能泛泛地談大道理,談大道理學生在思想和心理上是很難接受的。一定要讓學生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你一支招,他就會了,聽了你的指導,就有具體應對辦法的心理感受。

    從學生的作文和週記當中瞭解學生的情況,老師僅僅有愛心是不夠的,還要對學生的一切活動做到敏感細緻,善於觀察,善於指導應對,你才是學生心目當中最值得尊敬的老師。

  • 2 # 一嗟一嘆絆人心

    寫作是以手寫我心的,每一個文字,一個標點,都代表著寫作者當時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傾向。作為一名教育者,瞭解學生,進而讓學生有歸屬感,有被尊重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身為一名教育者,要思考出很多瞭解學生的途徑,利用寫作和寫週記是非常重要的途徑。老師在教寫作的目的和意義的時候,教育學生寫作是生活的延伸,每週一次的寫作是情感的表達,寫作是思想的源泉,不是為了考試能得多少分。寫週記也是為了吾日三省吾身,為了更好的認識自己,瞭解自己,進而提升自己。這樣,學生寫的週記作文會更是他自己。

    第二:要學會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知識,透過學生寫的文字,瞭解藏在文字背後的冰山。有一次,看到有個孩子在週記裡寫:此時的我,只想要安安靜靜,想要一束Sunny,只想要一個擁抱,然後是幾十個省略號,透過文字,透過那個時間,透過平時對這個女生開朗性格的瞭解,應該是家裡有些問題,那個時間點,要麼是家長吵架,要麼是家長打麻將。第二天,我安排了一次家訪,旁敲側擊地瞭解到,原來是家長有爭吵,和家長溝通好家庭和諧的重要性,現在孩子的心理變化,過幾天,孩子的笑容又回來了,週記裡滿是Sunny。這樣,即可以拉進師生關係,也可以促進家校關係的和諧,從而達到家校共育。

    第三:要學會批閱學生的作文和週記。對週記的批閱,我是採用比較輕鬆的文字和圖畫進行的,有時候畫一些簡筆畫,有時候畫一些誇張的表情包,有時候畫當時文字裡提現學生心情的學生畫像,學生文字比較消極的時候,有時候畫一個擁抱,一個糖果等,有時候,寫幾句調侃的流行語,有時候寫一首打油詩,有時候夾一張心願卡。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世界的理解,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包容和關心。

    第四:面對學生週記裡寫的內容,老師要放平心態,要冷靜理智地看待文字裡可能出現的每一個問題。有一次,一個孩子在週記本最角落的地方,用很小很小的字型寫著:老師,活下去的意義是什麼呢?我找不到。剛看完這些文字,我有些緊張,怎麼辦怎麼辦,孩子思想這麼消極,給自己三分鐘時間冷靜。冷靜下來之後,在她的週記下著了《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並且畫了她的笑容的素描,畫了一個擁抱。立馬瞭解學生的家庭環境、朋友圈、學習成績。並且裝作沒有看到地找了許多人聊天,瞭解情況。心裡有譜之後找她聊天,她說,覺得自己什麼也做不好,學習也學不好,又不清楚怎麼和朋友溝通。我首先肯定她的能力,給她看我她勞動時我拍下的照片,肯定她學習的努力,她對老師的真誠交流,說明老師已經是她的朋友了。後來,她慢慢地喜歡找我聊天了,勞動委員這個工作也做得越來越好,並且她在週記裡寫著:老師,有您這個朋友,我很幸福。這就是學會處理學生週記問題帶來的良性迴圈。

    第五:瞭解學生,教育學生是老師持之以恆地必做之事,一直學習,一直改進,唯有愛孩子的心不變。

  • 3 # 潺潺輕流的小溪

    我用寫日記的方式、透過和學生互動來增強彼此的瞭解的。

    每接手新班,就要求學生寫日記。學生當然的有點小不高興,這可是個負擔啊。我說,沒事的,不難。寫什麼都可以的,看到什麼有趣的東西可以寫,有什麼不好的也可以寫;可以寫人記事,也可以寫感悟想法;有話可以多說,無話也可以少寫;體裁不限,篇幅隨便。從週日到週四,晚自習課後交。

    我們是住宿學校,學生週日的日記基本上寫的是家裡發生的事,對全面瞭解學生有很大幫助。

    晚上交,可以利用下晚自習到查寢這一段時間看一些,其他的爭取第二天上午評完,學生午飯後就可看到反饋。

    拿到學生的日記,我邊看邊勾畫,有話就在旁邊寫一下,一個簡單的句子或一個詞,那是對那句話的看法,多是鼓勵的話。完後再在後面寫把自己的意思完整表達,有時我寫的比學生寫得還多。

    學生看我在他們的日記上寫了許多,特稀奇,特喜歡,因為這是不會尷尬的面對面交流,沒有心理負擔,而且多是輕鬆的話。

    這一開始,他們就喜歡上了這種方式,每天中午的發日記,那就是個期盼。寫日記呢,更不是負擔。當然,對於我來說,用了許多時間。

    有人做了好事,自己有了煩惱,又有學生表現不好,老師冤枉哪個了,寢室裡哪個又違紀了等等等等。這不但瞭解了學生,整個班上的情況,都在掌握之中了。

    對於學生在日記中反映班上的不好的方面,涉及到具體學生,要注意班上的團結和諧,方式要得當。

    從作文中瞭解學生很少,資訊不夠,最多瞭解學生寫作水平有多高,閱讀量大不大之類。透過週記瞭解學生,相對來說資訊一點,瞭解也就多。不過要讓他們寫真事談真實想法,老師面對一些不太好的現象的處理要講究技巧,不然,那上面就會沒有多少真實的東西,而是應付了。

  • 4 # 夢想語文

    語文老師,有一個瞭解學生的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批閱學生作文或週記。另外,要讓學生作文有話可說,寫真情文字,語文老師可從以下方面著力。

    一、最佳化命題。

    無論作文或週記,要讓學生有話可說,老師的命題十分重要。

    怎樣的命題才是好題目?

    1.命題關注生活。

    命題直指學生當下熱點生活,班級熱點事件,學生關心的熱點事件。

    比方說,現在宅家戰疫情,線上學習,就是熱點話題。

    2.多自由作文。

    特別是週記,更應少限制,多自由。

    3.多結合課文學習、考試等學生關注的重點來命題,畢竟,讀書學習是學生的重頭戲。

    4.多話題、半命題作文。

    因為你完全不給題目,有些學生可能就無從下手,不好動筆。

    5.多組命題。

    每次不是出一道題,由於班級人數少則三四十,多則七八十,一道題肯定不能適應所有學生。

    所以,每次可擬定四至八道作文題,儘可能照顧到所有的學生。

    二、多講評分享

    學生作文也好,週記也好,寫好批完不管,其作文讀者就老師一人,於學生來說,不在班上分享展示,那會挫傷了學生作文的積極性,老師應該想盡一切辦法,儘可能提供多種展示的平臺,讓學生的作文能夠在班上讓更多的學生讀到他們的文章。

    1.專門的經典作文分享課。一起聽,一起評。借這個機會,引導學生多寫現實的生活。

    2.利上班級牆壁,張貼學生的美文佳作。激發學生作文興趣。引導他們寫生活,反映生活。

    三、保護隱私。

    有些學生作文,涉及學生的個人隱私或小秘密,那老師就要為之保密。如大白於班上,下次就沒人敢吐露心聲了。

    四、去保護殼。

    學生作文,雖費心不斷引導,有些學生還是不敢在作文中展露心跡,核心原因是有顧慮。

    為此,老師可以多分享這方面的案例。哪個學生的作文如何如何,哪個大文豪怎樣怎樣。用榜樣的事例,引導學生去除自我心理防護殼。

    五、解決問題。

    學生作文、週記中反映的疑難、心病,老師閱後,或批語,或面批,引導學生、幫助學生釋疑解惑。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不斷在作文或週記中,藉機求助老師。

    這樣一來,師生之間的交流就通暢了,定會有困難,借作文、週記求助了。而老師,也就借作文與週記,建起了一道文字友誼大橋了!

    更為重要的是,也引領學生作文走向“我手寫我心”的康莊大道了!

  • 5 # 輕言教育

    老師透過學生的作文、週記,可以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課堂紀律、心理健康、人際交往、活動參與……凡是發生在學校、家庭、社會上的,有一定教育意義的素材,都可以架起師生溝通的橋樑,也是教師教育學生最鮮活的素材。

    個性化的問題或涉及個人隱私的可以單獨找學生面談;共性化的問題而且事情比較緊急的,可以利用當天的課堂時間及時疏導;不太緊急但有普遍性的問題可以利用每週班會統一解答。

    其實,我更傾向於學生寫日記,能更及時記錄生活點滴,還原真實情境,抒寫真實感受。因為一週後再回憶,和第一時間事情剛發生時相比,由於心境不同,時間的沖淡或其它因素的干擾,可能已事過境遷、物是人非,不利於老師及時跟進教育。

  • 6 # 佳音謎

    我曾是一位被作文老師讀懂的學生

    如今我是一位讀懂學生的語文老師

    “從她的文字裡看,這孩子骨子裡流淌的和她外在表現出來的完全不一樣,她並不是一個沉悶膽小的女孩子……”這是我14歲時作文班宋老師對我的評價。

    迄今為止最懂我的人,不是父母,不是老公,是那個以前每天批改我文字的宋老師!如今成為老師的我,會時常運用當年宋老師的方法瞭解學生。

    文字書寫觀性格

    一個人的字型往往藏著一個人的個性特質,其實這是在國外已有三百多年曆史的筆跡心理學。

    19世紀末德國耶拿大學的心理學教授Wilhelm Preyer提出了著名的“筆跡乃心跡”之說。

    例如:

    筆畫直重,表明學生精力充沛,行為果斷帶有毛邊的慢筆畫,表明學生懶惰也可能身體不適橫行向上傾斜,表明學生樂觀積極,但也可能急躁,情緒不穩

    當然老師並不是專業的筆跡分析師,所以我們大致瞭解再結合實際情況分析效果更好!

    文字內容明心境

    自古以來,文字都能折射出筆者的心境。

    “客舍青青柳色新”體現王維的依依離情“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裡高牆上的四角天空。”體現《少年閏土》中“我”對舊制度不滿和對豐富多彩的生活的嚮往“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體現席慕容濃濃的鄉愁

    用心去感受,像賞析古詩和範文一樣去看他們的作文、週記,你會發現學生的喜、怒、哀、懼都在字裡行間流露。

    不過分解讀

    往往我們帶著很強的目的性去做一件事,效果卻並不理想

    就好比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倒U型曲線”表明中等動機水平,效率最高。

    放平心態,不過分解讀文字,少用腦,多用心去感受文字背後的靈魂!

  • 7 # 修煉女神

    我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

    成年人尚且如此,沒有足夠的勇氣,更何況未成年人,還是給老師教的作文,週記,老師又能從中獲取什麼資訊?

    我只有從老師身上獲取足夠的信任和安全感,才願意向他傾訴,讓他了解我的內心世界。

  • 8 # 人生大語文

    老師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作文和週記最能反應問題了,首先從書寫的工整度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好的同學的書寫一定是乾淨整潔的,反之要建議學生端正學習態度!

    然後就是看作文的內容,作文的內容是否真實 一看一揣摩就能揭曉,真實的內容反應了孩子的用心度和觀察力 ,只有養成勤觀察,肯動腦的好習慣,學習成績就不會很差了。

    最後要看看習作中的寫作技巧了,立意中心有嗎,正確嗎?素材的組織如何?結構層次條理清楚嗎?語言表達效果如何?

  • 9 # 飛鷹作文

    我認為老師是從作文和週記中瞭解孩子很多的,具體如下:

    1、瞭解優點:

    老師可以透過作文和週記瞭解孩子的寫作優勢,給予及時鼓勵,從而讓他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

    2、瞭解問題:

    因為孩子大多是寫作初學者,有著這樣那樣的毛病都屬正常,老師可以透過他的作文及時瞭解,加以引導。

    3、瞭解潛力:

    每個孩子閱讀興趣點、知識結構都不盡相同,比如說有的孩子歷史書看得多,有的孩子旅遊見識廣,有的孩子情商高,還有的孩子是小動物飼養達人,這在他們的作文和週記都能夠體現出來。把他的潛力引導好了,發掘充分,就有可能發展成為他寫作擅長的領域。

  • 10 # 大唐遠家

    第一,有針對性的佈置話題週記及作文

    第二,關注文字中流露的情感

    第三,還要用心觀察學生日常

  • 11 # 仁者無敵24779966

    從作文和週記中只能瞭解部分學生的部分側面,現在有些學生作文留於程式化和任務的應付,週記留於流水化,所以不能準確瞭解學生。瞭解學生主要還在於老師的責任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十年樹人。身正為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 12 # 冰魚媽媽

    這個要求老師有一雙慧眼哦!

    我接觸過一位語文老師,真的是具備這個慧眼的。她每週看學生的週記,然後可以看到學生週記下面想表達的意思。比如這個孩子的理想是什麼,平時喜歡什麼,看什麼型別的書,世界觀和人生觀是怎樣的等等。週記裡都能體會出來。還有就是老師對學生也比較清楚。

    我沒有這樣的本事,畢竟這個也是多觀察的結果。但是我從自己喜歡寫的週記來說,我會把我的喜怒哀樂全部放到日記中。比如我開心,那麼寫的東西肯定就是很舒服的;比如我鬱悶,我的筆下也是暗淡的。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綠色的夢。那麼讀完肯定就知道了我的理想。不經意間我還會透露比較喜歡誰,不欣賞誰等等。

    所以如果老師能把週記用好,觀察細緻到位,那麼可以從中窺探很多孩子的心理,也有助於更好地因材施教。

  • 13 # 一禾0814

    讓學生“用我手,寫我心”。大多學生都會很樂意把平時難以表達的內心話訴諸筆端。老師自然而然地拉近了師生間心靈的距離。這種習作與點評其實也是師生間另一種有效的溝通。

  • 14 # 翠翠老師講語文1

    一,從孩子的字詞句的工整程度可以看出這段時間是否努力認真的學習!

    二,從文章的結構思路可以瞭解孩子對問題的思考深入程度,孩子的思維方式等。

    三,從遣詞用句可以看出我們的孩子是否在認真讀書,在大量積累。

    總之從作文週記我們可以瞭解到學生的許多情況,在這裡就不一一舉例了!

  • 15 # 粵看越好運

    學生的作文週記很多時候不會寫自己的真實想法,老師要想從作文和週記中瞭解學生的想法,不是這麼容易!建議多以學生溝通。或者從學生身邊的同學側面瞭解,這樣得到的才是更真實的想法。

  • 16 # 欽老師怎麼教

    “唯分數論”的意識出現以來,孩子在作文中很大程度上都是“虛情假意”,很少能看到他們真實的想法。高中生已深諳“說假話”帶來的高分快感,所以樂此不疲。而剛接觸文字表達的小學生就特別容易表達真情實感。作為老師,想從作文、週記中瞭解學生的想法,首先要擬好相關練習題目。如筆者最近對小學生語文授課時,課上講到“用人物的感官去表達生活中的細節”,一些孩子不約而同的寫出爸爸媽媽真實的生活場景,如“我媽媽很喜歡買包,爸爸不給她買她就假裝委屈地哭,而我和爸爸每次都看出她在假裝”,再如“爸爸總是喝完酒就回家,每次回來臉都紅紅的,我看到他就躲進自己房間裡”等等。孩子在寫作時不會想得很複雜,只會按老師要求寫出對應內容,但同時,孩子的真實心理已經躍然紙上,瞭解小學生的想法並不困難,困難的是老師是帶著怎樣的目的,是“好奇窺測”還是“善意觀察”?師者,需慎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攝影最大的樂趣是什麼,說說你是如何堅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