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漢武帝,唐太宗?
22
回覆列表
  • 1 # 寶寶食堂

    您所問的全部是東亞地區古代人們對君主的不同稱呼,也就是“諡號”和“廟號”兩大體系。

    有的皇帝稱帝,比如漢武帝,那是他的諡號或是諡號的簡稱。中國古代乃至中國周邊的越南、北韓、日本等國有地位的人死了以後必然用諡法來評定一個人的是非功過,得到的那個字就稱為諡號。一般認為諡號始於周朝周公時期,但也有人認為是周孝王后才有的。總之有三千餘年的歷史了。比如齊桓公的諡號是“桓”漢武帝的諡號是“孝武皇帝”(漢朝皇帝諡號都有孝字)等。如果你想知道古人如何用諡號來評定,就去查查“諡法”吧!

    有的皇帝稱“祖”稱“宗”,那是他的廟號。所謂廟號,就是皇帝死後在宗廟中專門用一間房子來祭祀他,這個房子的稱號叫做廟號。廟號比諡號還悠久,在商朝就有了。比如商王太甲的廟號是“太宗”,武丁的廟號是“高宗”等。周秦之時沒有廟號。漢朝再度恢復,比如漢高帝劉邦廟號“太祖”,漢武帝的廟號是“世宗”等。但是在商朝和漢朝,有廟號的皇帝較少,因為當時有廟號的皇帝必須是對王朝有貢獻的,也是一條特殊享受。評判標準是“‘祖’有功,‘宗’有德”。但西漢以後有廟號的皇帝越來越多,連昏君都有。到南朝時,皇帝稱“宗”已濫,唐以後除被廢為庶人和部分末代皇帝以外無帝不稱“宗”。

    我們可以發現,隋朝以後的皇帝幾乎全部用廟號來稱呼(也就是稱“祖”稱“宗”),而之前是用的諡號(即某“帝”)。這個原因一則是上面說過的皇帝幾乎全部有了廟號,二則皇帝諡號用字越來越多。過去全部是一個或兩個字,而唐以後卻發生改變。比如唐玄宗的諡號是”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如果你用某“帝”來稱呼唐玄宗,那不是要拗死你的嘴巴!而且到明清時期皇帝的諡號達到了17個字,看你怎麼稱呼!所以唐以後都習慣稱皇帝為某祖某宗了。

    廟號中也有好壞。比如,太祖、高祖開國立業,世祖、太宗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號,仁宗、宣宗、聖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另外,哲宗、興宗等都是有所作為的好皇帝,而肅宗、代宗、顯宗、景宗都是差強人意的皇帝。神宗、英宗功業不足,德宗、寧宗過於懦弱,玄宗、真宗、理宗、徽宗、道宗等好玄虛,文宗、武宗名褒實貶,穆宗、敬宗功過相當,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國。

    至於“皇”字,官方只有秦始皇被冠以此名。我想大概是因為古代“始”和“帝”讀音相近,故說起來不習慣,所以稱“皇”吧。其他如“唐明皇”(唐玄宗)、“明文皇”(明成祖)等,都是民間叫法,不是官方稱呼。另外補充幾句。首先,諡號在秦始皇時一度被取消,因為專斷的始皇帝不願意讓別人隨便評價尊長。其次,每個朝代對皇帝還有不同的稱呼,如明清(特別是清朝)時期一般用年號來稱呼某皇帝,如稱明神宗朱翊鈞為萬曆帝,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為康熙帝等。

    這是因為過去每個皇帝有數個年號,而清代的皇帝全部只有一個年號,用年號稱皇帝,當然很方便。又如宋朝稱皇帝為某陵(用皇帝陵墓稱號),如把宋太宗稱為“永熙陵”等。又如元朝皇帝還有蒙古語稱號,如元世祖忽必烈又稱“薛禪皇帝”等。最後,唐代以後的皇帝還有尊號,與前面的諡號和廟號不同,這是皇帝生前的稱號。尊號一般很長,因為大臣們會盡量把好的詞語都往皇帝身上加,尊號一般在皇帝在世之時便開始有群臣上請,並不斷加長。如唐玄宗的尊號是“開元天地天寶聖文神武孝德應道皇帝”,但一般不以尊號稱皇帝。

    廟號和諡號作為古代禮教而被認為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在中國歷史上,秦漢以後基本上所有政權(包括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王朝)的君主都有廟號和諡號,而且這也深刻影響了北韓、日本、越南、琉球等周邊國家和地區,也可以證明我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

  • 2 # 傳玉人翡翠

    1.宗一般只皇帝的廟號如高祖太宗這是指皇帝的廟號,只有皇帝死後進宗廟才有的。而宗廟制度從周朝開始,基本規律就是開國為祖,守成為宗。當然在之後也有朝代例外,比如元明清三朝有多個皇帝稱祖。後來皇帝死後都想進宗廟,於是從唐朝開始,皇帝死後就都有廟號了。

    2.帝是皇帝死後給他的諡號,如某某帝。是對其一生功過的評價,在當時專門有一本書,從其中挑出諡號,可以是讚美的諡號,也有惡諡,如紂王。在唐朝開始諡號也有了變化,加了很多用來拍馬屁的話,如唐玄宗諡號就是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

    3。年號,有些皇帝除了用廟號,和諡號也用年號。這些主要在明清時期。這些都是皇帝自己搞的如道光几几年,乾隆几几年

    最後總的來說就是,唐之前稱諡號,唐之後稱廟號,明清多用年號。

  • 3 # 八卦歷史課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有諡號、廟號和年號,常用稱呼則有一個歷史演變,簡單概括來說:稱為宗的一般用的是廟號,稱為帝的一般用的是諡號。唐以前常用諡號,比如漢武帝、魏文帝;唐五代兩宋元朝多用廟號,比如唐太宗、宋仁宗、元世祖。明清多有年號,比如乾隆、雍正。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演變,也是有原因的。

    在唐朝以前,皇帝常用諡號來稱呼。因為唐以前的諡法還比較能體現一個皇帝的生平功過(諡號是在皇帝死後由大臣和繼任者確定的),而且簡潔好記,往往只有1到3個字。同時,周朝時廟號被取消,漢朝時雖有廟號但制度很嚴格,很多皇帝得不到廟號。而年號因為頻繁變動,也不利於作為皇帝的常用稱呼。所以在這段歷史上,皇帝最常用的稱呼用諡號。

    唐以後,諡號開始變得非常冗長,而且多是美諡,失去了褒貶的功能。同時,廟號則變得常規化,每個皇帝都可以有一個廟號,並且形成了一定的法度。比如開國皇帝一般稱“祖”,後面皇帝一般稱宗(也有例外,比如明成祖)。另外,廟號雖然不參照諡法,但也有褒貶功能,所以這段時期常用廟號來稱呼皇帝。

    明清以後,年號開始被固定下來,一般一個皇帝都只用一個年號(也個例外)。年號一般在新皇帝登基就確定,而且用於紀年,在生活中十分常用,所以之後歷史上開始常用年號來指代皇帝,比如永樂皇帝、正德皇帝、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當然他們也都有廟號和諡號,只是因為繁複(諡號)或者沒個性(廟號)而終於被他們的年號取代了而已。

  • 4 # 歷史百家爭鳴

    這個問題我曾經專門科普過,古代皇帝有三種號:廟號,諡號,年號!

    漢武帝就是諡號,唐太宗就是廟號,康熙則是年號,這都是古代禮儀。

    廟號起源於重視祭祀和敬拜的商朝,隋朝以前。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廟號,一般皇帝死後會建專屬的家廟祭祀,幾代以後,由於人太多就合併到太廟祭祀,對國家有大功的會保留家廟,上廟號,以示永遠立廟祭祀。所以只有大功的君王才有廟號!

    而諡號起源於周,周有專門的上諡號的規則,分為上諡,中諡,下諡,以評價皇帝的一生,蓋棺論定。比如學勤好問曰文,克定禍亂曰武等等,但是秦始皇統一中國,認為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廢除了,漢朝建立又恢復了,所以才有漢文帝,漢武帝,隋煬帝等這樣的諡號。

    為什麼皇帝的稱號不同朝代會有不同呢?那是因為太子即位以後往往會給自己的父親上美諡,導致諡號非常長,而且無法客觀評價皇帝,廟號反而比較中肯,於是就有了唐太宗,宋太祖這樣的廟號,而明清很多皇帝大多數都是一個年號,可以代表這個皇帝不產生歧義,於是就用年號稱呼皇帝,比如永樂,嘉靖,乾隆,光緒等!

  • 5 # 解憂合作社

    對皇帝的稱呼一般有三種

    1、稱呼諡號:比如漢武帝

    2、稱呼廟號:比如唐太宗

    3、稱呼年號:比如康熙皇帝其實一個皇帝同時擁有諡號(死後,下一任皇帝給的)、廟號(死後,代表他在家族中的位置)、年號(以前的皇帝在任期間會使用好幾個年號,明朝開始固定為一個皇帝一個年號了)。

    比如李世民,他的諡號是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簡稱文皇帝,廟號太宗,年號貞觀。理論上講,我們稱呼他為唐文帝、唐太宗或者貞觀皇帝都是正確的。再比如唐玄宗,我們習慣上又稱呼他唐明皇,”明“就是他的諡號。

    唯一的區別就是,在不同的朝代,史學上會習慣性的用哪一種稱呼而已。

    廟號和諡號的區別

    簡單說,只要後面是祖和宗的都是廟號,有了這個就可以進太廟 而後面有 帝 的基本都是諡號,是後代根據其功德贈予的 由於唐以後諡號的字越來越多,又是十幾個字以上,所以不方便,就叫廟號了

    廟號為高祖的皇帝,通常其在位時已經追封了他的某一個祖先為太祖(通常此祖先已有很高的地位和聲望,被認為是家族興旺的奠基人),當他駕崩後,後人便不能再追封為太祖,改為使用高祖。

    比如李淵登位後,李虎(李淵祖父)被尊為皇帝,廟號唐太祖。 廟號為太祖的皇帝,通常是沒有靠祖上的基業,較近的幾代祖上也沒有太顯赫的人物,得天下後,同常被稱為太祖。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成湯有可能是太祖)。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

    ————————————————————————————

  • 6 # 老賈先聲

    “帝”是諡號,比如漢武帝,隋煬帝。而“祖”“宗”是廟號,比如說漢太祖(司馬遷稱高祖),唐太宗,明神宗。

    先從諡號開始說吧。“諡號”產生於周朝。每個天子死後,史官就根據他生前的行為,給他一個評價。譬如,周武王,因為他滅商朝有武功,死後諡他為“武”,後人就不叫他周姬發,而叫他周武王了。周文王因為發揚文化,重視本國的農業生產,關心內政,就諡他為“文”,後人亦就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做周文王了。諡號的使用是有固定的規矩的,就像是有個文字型檔,諡號的選擇就是從這裡面選擇出來的。這種諡法一直流傳了兩千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才跟著清王朝一同被消滅了。

    但是,諡法在秦朝時也曾一度中斷。這是因為,秦王贏政於公元221年統一中國後,認為加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不可取。於是下令廢除了諡法,自稱“始皇帝”。後世子孫世代相傳,即二世、三世皇帝。後來到了漢朝,廟號、諡號才恢復過來。如漢武帝,他本名劉徹,廟號“世宗”,諡號“孝武”,全稱是“世宗孝武皇帝”,簡稱漢武帝。

    而“廟號”,就是帝王的子孫在宗廟祭祀他時給他特立的名號。在上古時,帝王在生前死後都用的是同一個名字。後來,人們覺得直接稱呼已死的先帝、先王不大方便,祭祀時直呼名字也有些不妥。所以,商時祭祀時就用每個王生日的天干來稱呼他,不再用他的名字了,以表示恭敬。如夏、商兩代的王,習慣上就是以廟號相稱的,如夏朝太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不過隋朝之前不是所有帝王都有廟號的,因為只有對國家社稷有貢獻的人才配進入太廟接受子孫祭祀,而在唐朝之後,所有的帝王無論好壞都有了自己的廟號。怎麼起廟號也是有講究的,一般來說,如果這個帝王是有開國之功的,那麼廟號就會被稱為是“祖”,如果不是開國而是有守成之功,那麼就會被稱為“宗”。

     

    而且除了諡號和廟號,帝王們的名字還有很多別的型別,比如尊號(徽號)就既可以在帝王生前就起好了,也可以在帝王死後追加,尊號,一般用於外交、禮儀、祭祀等。皇帝的尊號不需避諱,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叫

    在最開始的時候尊號其實很短,就兩個字左右,但是越到後來越誇張,好大喜功的帝王們恨不得寫一本書來作為自己的尊號,例如乾隆帝的尊號就有20多個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對帝王的稱謂,唐朝是一個分水嶺。唐朝以前的帝王,通常稱其諡號,即某某帝,如漢武帝、魏文帝、隋煬帝等等。而從唐朝開始,通常改稱其廟號(明清時期,也通稱年號),即某某祖、某某宗,如唐高祖、唐太宗、唐昭宗等等。

    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自唐朝起,帝王的諡號開始變長,唐朝以前帝王的諡號通常只有一兩個字。而到了唐朝,開始“加諡”,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初諡為“文”,按過去對帝王的通行稱謂,應該稱其唐文帝。不過李世民的子孫,認為單獨一個“文”並不足以彰顯李世民的功德,於是又給李世民“加諡”,最終將其諡號定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也就是說得稱呼李世民為“唐文武大聖大廣孝帝”。如此,稱呼起來著實不便。

    其二,自唐朝起,每位帝王都有了自己的廟號。而在唐朝以前,有功績的帝王才能擁有廟號。比如,西漢有11位皇帝,算上廢帝的話,有15位皇帝。最終,被確認能享有廟號資格的只有四位。而廟號只有一個字,故而,自唐朝起,對帝王的稱謂,就改稱其廟號了。

     

    稱呼“皇”的皇帝,那就要說說唐明皇李隆基了,李隆基的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諡號雖長,但其核心為“明”。我們都知道李隆基廟號叫“唐玄宗”,清朝的康熙皇帝名字叫“愛新覺羅.玄燁”。為了能夠避諱康熙帝“玄燁”的名字所從清朝康熙帝開始人們就稱唐玄宗叫做唐明皇了。

  • 7 # 心向青山

    對皇帝的稱呼有三種:諡號、廟號、年號。

    1,唐朝之前對皇帝均稱諡號,即××帝。

    諡號有褒貶,是對皇帝的蓋棺定論。

    比如漢文帝的“文”是褒諡

    隋煬帝的“煬”是惡諡。

    2,從唐朝至明初,對皇帝稱呼是廟號,即××祖,××宗。

    漢朝之時,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比如西漢只有四個皇帝有廟號:漢太祖劉邦、漢太宗劉恆,漢世宗劉徹,漢中宗劉洵。

    而從唐朝開始,每個皇帝都有廟號,同時諡號越來越長,稱呼不便,比如李世民的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因此從唐朝開始稱廟號。

    3,明清皇帝稱年號,比如永樂、康熙。

    年號本來是用來紀念的,明朝之前皇帝改年號很頻繁,但從明朝開始一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用年號代指皇帝很方便,因此年號便成了皇帝的代稱。

    網友們,這道題選哪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古代女人生育後無奶水,會怎樣養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