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也想up
-
2 # 文都肉多多
有些孩子會有咬指甲的習慣,這在小孩子中間是很普遍的一種現象。美國一位心理學家調查發現,6-12歲的兒童中,咬指甲的發生率高達44%,咬指甲的行為可能發生在兒童期的任一階段,頑固的可能伴隨終生。
孩子咬指甲的原因是很多的。父母由於工作原因,對孩子關愛不夠,家裡關係緊張,或者對一個新環境適應困難,都能使孩子感到緊張、焦慮不安,近而出現咬指甲的行為,時間一長便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同伴的缺失也會成為一種咬指甲的誘因,現在的家庭獨生子女多,家居環境也多是樓房,鄰居之間缺乏交流溝通,孩子們更加缺乏玩伴,從學校回來就是待在家裡一個人寫作業,一個人玩耍,一個人看電視,沒有童年夥伴和遊戲,缺乏趣味性,便不自覺地就會咬起指甲來。小孩子在一次無意間咬指甲得到快感後,就會反覆重複去做,這時如果父母及其監護人不及時制止,也會發展成為習慣性行為。咬指甲可以轉移和分散在一些痛苦和不舒服感上的注意力,如果這種不舒服感長期存在,小孩子就會反覆地咬指甲,時間長了咬指甲也就成了一種習慣。另外,同伴之間的模仿,也是咬指甲行為產生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兒童的咬指甲行為不僅影響身體健康,同時也是兒童內心緊張、焦慮、壓抑、自卑感以及敵對感的表現,所以及早地進行防治是非常必要的。這就要求做父母的平時要多與孩子進行溝通,多花時間在孩子身上,打造一個溫馨的親子氛圍。在換了一個陌生的環境時要給孩子多點關注。
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是無私的,在給予孩子豐富物質的基礎上,也要充分地去關懷孩子心靈深處的需求,做孩子的好朋友,多點耐心多與孩子進行溝通,幫助他們攻克他們小小心靈深處的一個個小堡壘,給他們創造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
3 # ForeverLove145437135
孩子咬指甲有很多原因:1.模仿其他小朋友,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但是他不確定哪個可以模仿哪個不可以模仿,很多時候就會把別人不好的一些習慣模仿來,這就需要家長多關注孩子,以便在開始的時候就正確引導孩子,不要等到時間久了成了習慣,就不好改正了。
2.有的孩子咬指甲可能是內心緊張,焦慮,自卑,缺乏安全感,缺少大人的關愛,尤其是父母的關愛,有的父母可能忙於工作,對孩子的內心缺少了解,和孩子缺少溝通,導致孩子咬指甲。我身邊有一個例子,父母有兩個孩子,怕有了老二會對老大心理產生偏心等的影響,就對老二關心的很少,不太關注,結果老二就出現了咬指甲的現象,母親發現了這個問題,對孩子多加關愛,陪孩子玩耍聊天等等,慢慢的孩子咬指甲的現象好了很多。
3.孩子有時指甲長了或者手上有一點皮,他想給弄掉,可是沒有工具呀只能用牙咬掉,長此以往咬指甲就成了習慣了,所以呢還是要讓我們做父母的對孩子多一點關愛,多多關注孩子。如果發現孩子咬指甲了,也不要很強硬的制止,有時孩子可能會和家長對著幹,就是不聽,反而更厲害了,我們要正確的引導孩子,講講手上會有很多細菌,轉移他的注意力,給他找點事情做,讓手忙起來,就會好一點。
-
4 # 營養快報
孩子愛咬指甲大多是心理原因,很多孩子都曾表示“控制不住”。有些孩子把自己的指甲都咬到脫落變形了,還是繼續咬,家長要怎麼做呢?
我朋友家的女兒六歲了,最近他媽媽發現多了一壞習慣,喜歡咬指甲。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她再不肯讓大人幫她修剪指甲,而是喜歡自己用牙齒去啃,每每指甲才長出來一點點,就迫不及待用牙齒一絲一絲地啃掉。開始大人以為這是小事,加上工作忙,也沒怎麼認真對待,只是告訴她,指甲長了就要讓媽媽來剪,別自己用牙啃,那樣不但不衛生,還會把指甲啃壞。妞妞當時是點頭答應的,可沒過多久就忘了,還是啃。後來不管怎麼好言哄勸或疾言厲色,她就是改不掉這個壞毛病,而且情況似乎越來越嚴重了。一些小朋友喜歡把自己的手指甲放在嘴裡咬,其原因主要與緊張和憂慮有關。孩子啃指甲的習慣提示了家長對他的關注不足,當孩子啃指甲的時候家長會注意到他,於是就採取這種方法來吸引家長的注意力。
另據醫學研究發現啃指甲的習慣是兒童侷促不安多動、體內缺少某些重要元素的表現;也可能是孩子患有異嗜症(體內有寄生蟲存在)。
啃指甲會使細菌透過口腔進入體內,情況嚴重者還會引起鉛中毒。因環境中的鉛會潛藏在指甲裡,最終積聚在指甲蓋中。經常啃指甲,鉛會隨著唾液進入消化系統,進入血液,兒童體內有少量這樣的毒素,就會影響其身體和智力的生長髮育。科學家指出,鉛特別易於積聚在指甲中。兒童好奇心強,喜歡用手去觸控各種物品,而且一般有“手——口接觸(吮吸)”頻繁的行為特點,這就給鉛進入體內創造了條件。由於兒童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許多器官的功能都不完善,大腦的發育尚未完成,“血——腦屏障”不能阻止鉛離子進入大腦。低量、長期的鉛接觸會造成鉛在體內積累。研究表明,過量的鉛接觸會造成神經元能量代謝降低,使兒童,尤其是學齡前兒童的神經發育指數達不到應有的標準,造成記憶力和思維能力下降,影響智力發展,這種損害是不可逆的!
為此,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方法積極治療:A、一般療法:消除緊張因素;培養健康生活習慣;定期修剪指甲,防止表皮損傷和感染。B、心理療法:正面教導,耐心把手指從嘴裡移開,轉移其注意力,多參加集體活動。C、厭惡療法:可在手指上塗以黃連水或辣椒水。
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培養兒童養成勤洗手的良好習慣,特別注意在進食前一定要洗手。 2、常給幼兒剪指甲,因為指甲縫是特別容易匿藏鉛塵的部位。 3、要注意生活用品及室內的清潔,做到及時除塵,經常清洗兒童的玩具和其他一些有可能被孩子放到口中的物品。 4、儘量保證兒童玩具不含鉛,如果有可能,應用弱酸清洗. 5、位於交通繁忙的馬路附近或鉛作業工業區附近的家庭,應經常用溼布抹去兒童能觸及到的部位的灰塵。食品和奶瓶的奶嘴上要加上罩子。 6、裝修房間時選擇無鉛建材和塗料; 7、在飲食方面要注意營養充足全面,可以多吃些富含鈣、鐵、鋅的食物以減少鉛的吸收,預防貧血。
-
5 # 涵妮媽媽育兒經
所謂的咬指甲,也稱咬指甲症或咬指甲癖,是指寶寶反覆出現的自主或不自主的啃咬手指甲的行為,呃,也有少部分是咬腳趾甲。
這種不良習慣,其實在兒童期也停常見,尤其是3~6歲的寶,男女寶寶都有可能發生,大多數寶隨著年齡增長,咬指甲行為會自行消失,只有少數頑固的,會持續到成人。
寶寶為什麼喜歡咬指甲?
導致寶寶咬指甲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精神的緊張,尤其是生活節奏改變了,像是上幼兒園、小學時就容易緊張。還有一些寶咬指甲,純粹是模仿別人。也可能和寶寶的性格有關係,比如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等等。
寶寶反覆咬指甲,輕的只是啃咬指甲,重的呢,就沒上限了——把每個指甲咬壞,甚至咬壞指甲周圍的面板,媽媽們有時候真的是欲哭無淚。
找出誘因 合理糾正
既然認識到了是病症,就要找出誘因,然後才能及時改善寶寶的生活環境,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同時,媽媽們也要定期給寶修剪指甲,防止指甲感染和表皮損傷。
心理療法
也就是行為限制+正面引導
所謂行為限制,就是一旦發現寶咬指甲了,趕緊制止他,可以先耐心地讓寶寶把手指慢慢從嘴裡移開,口頭表揚一下分散他的注意力。
正面引導呢,就要讓寶寶知道咬指甲的危害性,最好再鼓勵小傢伙參加集體活動和戶外鍛鍊,發揮潛能,促進身心健康發育。
不過心不能急,任何一種病症的治療都需要時間,矯治的過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媽媽們自己要有信心,還要把這信心傳遞給寶寶,堅持一段時間,妥妥解決咬指甲問題。
多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參加娛樂活動、集體活動,尤其是當寶出現咬指甲行為時,分散小傢伙的注意力,慢慢就會好起來的。
-
6 # 愛心輔導媽媽
孩子愛吃手指頭、愛咬指甲,都是習慣養成問題,這個習慣很不好,孩子玩兒玩具,做遊戲,不管是做什麼事,都離不開手,可想而知,手上的細菌得有多少?然後放在嘴裡,是不是很髒啊?
所以家長一定要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看見孩子把手放到嘴裡,一定要制止,不然久而久之,孩子會生病的。
-
7 # 藥療君
啃指甲也稱咬指甲症或咬指甲癖,是指反覆啃咬指甲的行為,也有少部分是咬腳趾甲。咬指甲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不良習慣,尤其是3~6歲的寶寶,男寶女寶都有可能發生,大多數寶隨著年齡增長,咬指甲行為會自行消失,只有少數頑固的,會持續到成人。
寶寶為什麼愛咬指甲?原因還是個謎。不過有人說這樣不就免了剪指甲這一步驟嘛!心可真大!長期啃咬指甲會影響牙齒的正常發育,造成牙齒畸形,牙齦損傷,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指甲中留存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蟲卵等,可致消化系統疾病、寄生蟲病等多種疾病,如:甲溝炎、甲板損傷和反覆呼吸道感染。
那麼到底是因為啥呢?很多心理學家認為是因為緊張了,比如說入托、入學時寶寶特別容易出現緊張,也不排除有部分寶寶是模仿他人而形成。
怎樣糾正寶寶改掉咬指甲的習慣呢?限制加引導,所謂行為限制,就是一旦發現寶寶咬指甲了,趕緊制止他,可以先耐心地讓寶寶把手指慢慢從嘴裡移開,再配上微笑、點頭或誇獎的口吻表揚寶寶,最後用故事或玩具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正面引導呢,就要讓寶寶知道咬指甲的危害性,最好再鼓勵小傢伙參加集體活動和戶外鍛鍊,發揮潛能,促進身心健康發育。
-
8 # 海貝媽
啃指甲也稱咬指甲症或咬指甲癖,是指反覆啃咬指甲的行為,也有少部分是咬腳趾甲。咬指甲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不良習慣,尤其是3~6歲的寶寶,男寶女寶都有可能發生,大多數寶隨著年齡增長,咬指甲行為會自行消失,只有少數頑固的,會持續到成人。
寶寶出現“啃咬指甲”的行為時家長會非常擔心、各種猜疑:“啃指甲”是為什麼呢?缺鐵、缺鋅了嗎?肚子裡有蟲嗎?這指甲裡好多細菌寶寶都吃下去怎麼是好?怎麼能讓寶寶不“啃指甲”呢?
那麼寶寶為啥喜歡咬指甲?
媽媽們想想,自己如果緊張的話,是不是也會有絞衣角之類的動作?寶寶“啃咬指甲”這種行為大多數的原因與精神緊張有關,是一種心理行為表現。
在生活節奏改變比如寶寶入托、入學時寶寶特別容易出現緊張;心理壓力的產生比如學習壓力、家長的期望太高時寶寶會緊張;在生病時也焦慮也容易誘發此症,部分寶寶由於模仿他人而形成。具有內向、敏感、焦慮素質等性格特點的寶寶容易患此症。當然了,也有部分寶寶為啥咬指甲,誘因連醫生也不知道。
咬指甲的危害有哪些?
寶寶反覆咬指甲,咬啊咬,輕的只是啃咬指甲,重的呢,就沒上限了——把每個指甲咬壞,甚至咬壞指甲周圍的面板,少數寶還盯上了腳趾甲。
部分寶寶常伴有其他行為問題,如睡眠障礙、多動、焦慮、緊張不安、抽動障礙、吸吮手指、挖鼻孔等,症狀頑固者夜間也出現咬指甲行為,媽媽們是不是欲哭無淚?
如何糾正寶寶咬指甲?
首先,媽媽要認識到,寶寶愛咬指甲是一種病症,如果只採取打罵或懲罰,只會讓他的病情加重。
既然認識到了是病症,就要找出誘因不是?然後才能及時改善寶寶的生活環境,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不是?
媽媽還要定期給寶寶修剪指甲,防止指甲感染和表皮損傷。
然後就是心理療法——
也就是行為限制+正面引導唄~
所謂行為限制,就是一旦發現寶寶咬指甲了,趕緊滴制止他,可以先耐心地讓寶寶把手指慢慢從嘴裡移開,再配上微笑、點頭或誇獎的口吻表揚寶寶,最後用故事或玩具分散寶的注意力。
正面引導呢,就要讓寶寶知道咬指甲的危害性,最好再鼓勵小傢伙參加集體活動和戶外鍛鍊,發揮潛能,促進身心健康發育。
不過心不能急,任何一種病症的治療都需要時間,矯治的過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爸爸媽媽自己要有信心,還要把這信心傳遞給寶寶,然後爸爸媽媽監督+寶寶的自我監督,堅持一段時間,妥妥解決咬指甲問題。定期健康體檢排除病理因素,心理誘導:
兒保門診定期健康體檢,早期發現寶寶缺鐵、缺鋅、血鉛招標等,按醫囑早期食療或藥物治療。發現寶寶有“啃咬指甲”的行為可以去兒童心理門診心理諮詢。從醫學的角度發現寶寶行為的可能原因,用科學方法面對,理性判斷和應對,誘導改變有個過程。
-
9 # 埃米爾
不管什麼時候都要引起注意,不然孩子一步小心指甲就會被咬成這樣:
3歲後的孩子還咬指甲的習慣是兒童侷促不安易動的表現,是體內缺少某些重要元素的表現,父母不要讓孩子啃指甲。因為啃指甲會使細菌透過口腔進入體內,而且還會引起鉛中毒。這種情況應排除是否缺鋅,還要排除是否有心理方面的問題,根據臨床觀察和體格檢查這些兒童往往伴有貧血(缺鐵性貧血),如營養不良引起的慢性缺鐵性貧血等紿這些兒童服用鐵劑後症狀可自行消失。
-
10 # 孕嬰營養陳彬
寶寶缺鋅的8種常見表現
1、免疫力低下,反覆感染:經常感冒發燒,反覆呼吸道感染如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出虛汗,睡覺盜汗;
2、生長髮育緩慢;身高比同齡組的低3-6釐米,體重輕2-3公斤;
3、智力發育不良:多動、反應慢、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差;
4、食慾減退:挑食、厭食、拒食、含飯,普遍食量減少,部分孩子沒有飢餓感,不主動進食;
5、異食癖:咬指甲、咬衣物、玩具、硬物,吃頭髮、紙屑、生米、牆灰、泥土、沙石等;
6、視力問題:視力下降,容易導致夜視困難、近視、遠視、散光等;
7、面板損害:出現外傷時,傷口不易癒合;易患皮炎、頑固性溼疹;
8、其他:煩躁、出汗、地圖舌、指甲白斑、手指端多處肉刺、口腔潰瘍、頭髮枯黃、稀疏或脫落。
-
11 # 恬咪寶貝
我女兒剛上幼兒園也咬手指甲,因為是她緊張,不安,缺乏安全感。要鍛鍊鍛鍊社交能力,鼓勵孩子接觸新事物,與人交流,首先家長要先給孩子帶頭,現在我女兒不咬手指甲了。
-
12 # 若愛只如初見951213
說起咬手指啊,這個我應該有點發言權,我今年20多了,從小就一直咬指甲,記事起就不知道應該咬指甲捱了多少次打,但是就是忍不住,最開始小時候咬了就吃下去,讀書初中以後咬的指甲碎就吐出來,有時候很想跟其他女孩一樣留長指甲然後塗指甲油漂漂亮亮的。但是就是忍不住,真的忍不住,不能去盯著指甲,好多次憋了一週左右不咬指甲,結果做事做著盯上指甲了,然後又咬了,咬的凹凹凸凸的,而且肉也露出來,我也很苦惱,但是不知道怎麼解決!我閨女今年四歲了,也在兩三歲開始咬指甲,有時候血都咬出來了還在咬,我媽看到就打了,但是沒用,有時候她玩著咬著就睡著了,唉,這個問題我也只能回答你經歷,沒法回答你辦法。聽他們說好像是缺鈣,具體也不知道。
-
13 # 大牌大熊
1、習慣形成的。你女兒從小就喜歡咬指甲。如果習慣形成的要經常提醒和強化教育。隨著年齡增長等懂事時自然矯正了。
2、生物學觀點:條件反射。你女兒在一定條件的多次刺激下,形成咬指甲的反射。當這種刺激來臨時,她就咬指甲。如果是條件反射,用一種更有力更強的刺激代替原來的刺激,比如讓她做操唱歌讓她忘記這種刺激。反覆強化,就可以改掉咬指甲的習慣。在這裡請你注意,你把女兒指甲塗抹指甲油等很可能是造成咬指甲的原因。如果你把你女兒的指甲剪得非常整齊,她不會去咬指頭的,疼!指甲裡面含有她喜歡吃的食品糖類也可能是誘因,剪短指甲即可。
3、心理學:戀咬指甲傾向。有事沒事就咬指甲。有時緊張或者著急也咬指甲。採目標變轉移的方法,詳細請向心理醫生諮詢。
咬指甲和含指頭相似,不是什麼大的心理疾病,克服需要長期努力要及時提醒和說服教育。指甲內含有看不見的小蟲子叫細菌,會把牙齒變成蟲牙,吃進土裡會生病的……堅持才能最後勝利!ok!
-
14 # 每日談心
小朋友喜歡咬指甲是什麼原因?對於小朋友身上這種常見的不良習慣,我們應該從多方面去分析:
1.從生物學上來看,小朋友喜歡咬指甲,很可能是體內缺乏某種微量元素。要確診這一點的話,可能需要去到醫院化驗微量元素。2.從心理學上來看,有多方面的可能性。以下羅列出三種常見的情況:①無意識行為,習慣,口欲期的延續。
首先,小朋友咬指甲這一件事一般都是無意識行為,是一種習慣,所以當家長跟小朋友溝通很多次的時候,哪怕小朋友知道了這是不好的習慣,但是許多時候也還是會不自覺地咬起指甲。有心理學家提出這是口欲期的一種延續。
所謂的口欲期,意指嬰幼兒時期處於一種完全不自立的狀態,依賴母親或是其他的養育者生活。那麼行動能力還為開發之前,“口”便是嬰幼兒生活的中心和興趣的中心,就像嬰兒吃奶是用口;飢餓或是身體不適不適其他原因,嬰幼兒也會透過用口來哭鬧,讓大人知道。如此,便養成了一種習慣,幼時吸奶嘴,後來戒奶的,就透過咬指甲或是其他方式來替代這一習慣。
②緩解自己緊張焦慮的情緒。
其次,也有專家提出,小朋友咬指甲這種行為,許多時候也可能是為了緩解自己緊張或是焦慮的情緒。比如,家庭環境緊張,父母之間關係不佳,常常在孩子面前爭吵,致使孩子感到害怕,精神過度繃緊,從而就需要透過一些行動來緩解這種情緒,而小朋友許多時候就會不自覺地透過咬指甲來分散自己這種情緒。當然,也還有其他情況,比如小朋友正在思考作業,或是思考其他問題的時候,也會無意識地咬指甲。
據心理學家實驗研究表明,我們每個人都有模仿的本質存在,許多時候,我們也是透過模仿來學習的,比如,小時候模仿大人拿筷子,模仿大人走路等等。而幼兒時期是我們模仿能力最強的時期。所以,為人父母,很容易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孩子有時候會不經意有些讓我們感到驚訝的言行。因為許多時候孩子總在不經意之間模仿到某個人的言行。
也就是說,當身邊的人曾經也有過“咬指甲”的行為的話,孩子也有可能模仿學成。
總而言之,許多孩子咬指甲這一行為習慣,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剔除,但是也不排除有些較為頑固的人,改不掉這個不良習慣。所以,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可以多加引導。但是切忌要以正確的方式,而不是透過責怪孩子,打罵孩子來解決問題。祝好!
-
15 # 杏花島
不少寶媽都會在門診的時候問大夫,寶寶為什麼總愛啃自己的指甲,是腸道里有蟲嗎?也有不少年齡較大的兒童,來到門診一看,手指頭光禿禿的,當然,不是被“勤快”的家長剪成這樣,基本上都是患兒自己沒事兒就啃指甲,啃得手指頭髮紅,疼痛,甚至出現甲溝炎,仍然減不滅孩子啃指甲的“熱情”。
寶寶為什麼就愛咬自己的指甲呢?喜歡指甲的味道?當然不是。其實,3-4個月的嬰兒由於有吸允的要求,當寶寶飢餓的時候或者睡前,常常會把自己手指頭放嘴裡吸允,以此來尋求安慰,這種情況一般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家長的指導而逐漸消失,但仍然有一部分寶寶持續了這種不良嗜好。出現著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兒童在心理上的自卑感、孤獨感、不滿足感、尋求充分的愛、緊張感等等,透過咬指甲來紓解或者說是轉移、填補自己的情緒,慢慢養成習慣,甚至到成年也難以戒除;另一方面,由於兒童模仿適應能力極強,當家長或身邊的親戚朋友有這種咬指甲嗜好的時候,兒童常常會透過模仿,自己也養成該不良習慣。
針對此種情況,關鍵要找到孩子產生該情況的原因,家長要多給予其關愛,消除不良情緒,平時,可轉移其注意力,並多多鼓勵寶寶,改掉壞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切勿打罵。
本期答主:曹鑫 醫學碩士
-
16 # 育學園
與成人咬指甲不同,寶寶的指甲都被修理得較短,所以咬指甲常與吃手一起發生,不容易被爸爸媽媽發現。這時期的寶寶咬指甲大多會直接咬甲床,出現甲床受傷、出血、倒刺的情況較多一些。寶寶愛咬指甲的原因很多,好奇、無聊、焦慮、寂寞、安全感不強等都可能誘使寶寶愛咬指甲。
對於大部分13-14個月寶寶出現的咬指甲行為,爸爸媽媽可以透過“讓小手忙起來”來減少這一行為的發生。平常與寶寶相處時,可以多給寶寶準備一些鍛鍊手部精細動作的玩具,例如繞珠、積木、敲琴、多面體、圖形鑲嵌等。同時,爸爸媽媽要有效陪伴寶寶,和寶寶一起玩玩具,為他講解這個玩具是否有其他玩法,讓寶寶在遊戲中感到快樂,從而緩解因無聊、寂寞、焦慮、安全感不強導致的啃咬指甲的習慣。
對於因為感到好奇而出現的啃咬指甲的行為,爸爸媽媽不妨順其自然,當寶寶感到厭倦或對其他事物產生新的好奇時,自然會忘記咬指甲這件事。不過,如果寶寶咬指甲的次數過於頻繁,指甲及手指受傷較重,寶寶性格過於內向膽怯的話,就需要爸爸媽媽加以注意了。家長應及時反思平日的育兒習慣,更加關注寶寶的內心活動及心理需求,如果出現自己不能理解或分辨不清的情況,應帶寶寶就醫。
-
17 # 實用小技巧
應該是得了戀物症,寶寶缺乏安全感呢。小時候是不是強行不讓寶寶吃手指?寶寶缺乏安全感需要給寶寶安全感,多與他交流互動,能真正感受到關懷,不要一味讓寶寶獨立玩。或者多帶寶寶出去見識見識,增加樂趣。不要強行阻止寶寶吃手指,要循序漸進的幫寶寶戒掉吃手指。
-
18 # 吳一波
孩子吃指甲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原因:
首先,3歲以下的嬰幼兒正在長牙,因此他們的牙齒會有癢癢的感覺,啃東西可以緩解這類癢感,所以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普遍喜歡吃指甲。斷奶的孩子愛吃指甲則是因為他們對母親的乳頭的留戀,這種自我安慰行為一般過一段時間就可以消失。
其次,當孩子的體內缺少鋅、鐵和鈣等微量元素時,孩子就可能會喜歡吃指甲,因此建議家長帶自己喜歡吃指甲的孩子去醫院做一個微量元素檢測,以便於及時發現並糾正微量元素的缺乏。如果發現孩子確實是缺少微量元素,就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補充。
第三,部分家長可能不夠關心孩子的衛生和健康,比如在孩子指甲長了的時候不進行修剪,甚至替孩子啃指甲,時間一長就可能讓孩子養成不良習慣。
第四,部分家庭的夫妻關係可能較為緊張,孩子因此得不到父母足夠的關愛,從而導致孩子情緒緊張,並透過吃指甲來轉移注意力。一些孤獨寂寞的孩子也可能透過吃指甲來打發時間。
第五,很多孩子會提前開始學習生涯,比如參加一些學前班和特長班,如果他們的學習壓力過大,並且家長的期望值過高,就會導致孩子心理負擔過大,不自覺地透過吃指甲的方式來分散精力和減輕壓力。如果情況一直沒有改善,孩子甚至會把吃指甲的習慣帶到青春期和成年期。
最後,孩子經常吃指甲的行為有時反映出了他們的負面情緒,這些負面情緒的根源可能是受關注不夠或者缺乏安全感。某些孩子如果由於吃指甲而經常受到批評和訓斥,就又會產生緊張和焦慮等不良情緒,成為繼發性精神刺激因素。
家長可以逐一排查上述六方面的原因,並進行針對性的矯正。如果家長想讓孩子改掉吃指甲的習慣,可以參考以下的一些建議:一方面,家長一定不要因為孩子吃指甲而打罵孩子,要在充分思考之後與孩子進行溝通,並且不要表現得過於簡單粗暴,否則會使孩子感到緊張,甚至產生自卑、孤獨等情緒;另一方面,要給孩子心理上的支援和安慰,增強孩子戰勝不良習慣的信心,有的孩子因為喜歡吃指甲,可能會被同齡的小朋友們恥笑或被老師批評,這些情況都會導致孩子產生心理壓力,這個時候,家長要適時給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援和安慰,鼓勵孩子改掉不良行為,千萬不要當眾呵斥孩子,以免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改掉不良行為的信心。
另外,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及時發現孩子被愛和被關注的需求,儘可能地抽時間與孩子交流感情,讓孩子有充足的幸福感和滿足感,並在孩子靠吃指甲排解不良情緒時引導孩子和小朋友一起活動,努力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健康向上、快樂活潑的活動中,使孩子淡忘吃指甲這種行為;同時,家長也要適當調整對孩子的要求,拋棄一些過於偏激嚴苛的教育觀念,為孩子營造一個寬鬆、溫和的家庭環境,以免讓孩子有太多的壓力。
回覆列表
一歲以內咬指甲可以,大一點的話可能是缺鋅,我家孩子三歲的時候出現這種狀況,而且還不愛吃飯,吃了兩瓶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