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行道者啊亮

    張良是漢高祖劉邦的主要謀臣,“漢初三傑”,輔佐劉邦成就帝業後,就“激流勇退”,託名“辟穀”,隱居秦嶺紫柏山下。後人仰慕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高風。在距漢中留壩縣城17公里處的廟臺子街上建廟奉祠。因他曾封“留侯”,故名“留候祠”,俗稱“張良廟”。

    在西安去四川的回程中,沿著316國道從漢中回家鄉寶雞,在中午時分經過張良廟,看到清靜的街道和景區,就停車走進了這座文化殿堂。張良廟始建於東漢末年,是張良功成身退隱居之地,據說,最早的張良廟是由張良的10世玄孫漢中王張魯所建,歷經1700年,原址已無從考察.廟臺子張良廟是明、清建築,6大院,有房舍150餘間,佔地14200 平方米,為陝西大型祠廟之一。是全國最大的祭祀張良的祠廟,中國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三洞天”。

  • 2 # 觀歷史品人心

    這種可能性不大。我覺得他雖然隱退,但並沒有隱居,還是在長安的。

    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留侯這樣的聰明人不會選擇小隱隱於野的。其實他雖說是隱退,一直都處在當時政治的核心中,否則公元前189年齊王劉肥死的時候,漢惠帝劉盈怎麼會派子房去安撫齊地呢,要是他隱居去了,這麼急的事情上哪兒找人啊。所以說我覺得張良是住在長安的。

    其他關於隱居地的傳說很多,像紫柏山啊,張家界啊都有,而且現在在那裡還有很多後來人造的關於張良隱居的建築,當地也流傳他隱居在那兒的傳說,但傳說畢竟只是傳說。

    但張良這個人真是大智慧,看破世事,就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 3 # 鐵劍齋

    開宗明義,我認為張良功成身退是真的,但沒有隱居紫柏山。下行詳細分析。

    首先,解題。

    本題所問是張良功成之後的事情,因此,作為西漢“開國三傑”之一的事蹟,在這裡就可以略去不提了。只是簡單說一下西漢初年分封功臣時張良的待遇:

    漢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嘗有戰鬥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

    “漢六年”就是公元前201年。“留”,是張良的封地,也就是他與劉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蘇沛縣)。從這一點上可見張良的聰明,選擇與領導相會的舊地,是一種感恩,劉邦當然能體會。

    其次,身退。

    史書記載,張良素來體弱多病,西漢天下初定之後,他便託辭多病,閉門不出。隨著劉邦皇位的漸次穩固,張良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遵循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

    只是在公元前197年(即漢高祖十年),張良卻於呂后情面,出面挽救了一次太子的政治危機。

    張良是個十足的智者,有大智慧。黃石公教給他的究竟是什麼,後世的傳說不足全信,但是從他跟隨劉邦平定天下中所獻的計策中,可以看到極高的權謀。

    同時,從春秋開始的謀士們的各種待遇,離他生活的年代並不遠,他一定有耳聞,也能讀到。更何況西漢建國之後,各位功臣的遭遇,作為張良,不可能不洞若觀火。因此,隱退是必然的。

    再次,紫柏山?黃袍山?

    張良在歷史上留下的事蹟,應該大多是真實的,但他又同時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

    1.出生地有兩處。

    史書記載張良所出生的城父,戰國時有兩座,一座屬潁川郡(今河南寶豐)(漢改更名為父城),另一座東城父屬沛郡(今安徽亳州)。

    2.身後墓地眾多。

    據統計,有“張良墓”的地方,有5處之多,分別在河南蘭考、山東濟水、江蘇徐州、湖南張家界和山東微山。

    3.歸隱處成謎。

    紫柏山有張良廟,即本題中所說。同時,相傳張良歸隱後在張師山(即黃石公隱居的地方)相距約50公里處訪得一風景宜人的黃袍山隱居下來(黃袍山位於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東南),張良並修建了“良山道觀”,在道觀不遠處創辦了“伐桂書院”……

    其實在我看來,張良這樣的人物,代表了中國讀書人的理想境界和形象,出世輔佐君王,天下大定又歸隱山林,甚至是求仙學道飛昇。所以,張良歸隱之後的種種,與其說是傳說,不如說是一種美好願望。

    在我看來,只有如下這麼一條記載,還較可信:

    會高帝崩,呂后德留侯,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彊聽而食。

    這是說張良求道食素,而呂皇勸他食人間煙火。因此,我認為張良並沒有歸隱山林——張良一定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以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在哪兒都是受追捧和監控的,那麼,我相信他只不過是大隱隱於市了,至於今天留下的那些廟,不過是他足跡所到之 ,或者後人僅憑傳說而附會的。

  • 4 # 桃桃是愛歷史的女孩子

    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劉邦稱帝后,曾在長樂宮對群臣聲稱,自己之所以打敗項羽,奪得天下,靠的正是他們三人。

    但自古以來,“狡兔盡,走狗烹”,韓信慘被夷滅三族,蕭何也差點含冤死在獄中,唯有張良得以善終。

    張良屢屢解救劉邦於危難之間,在劉邦稱帝后分封時,卻推掉劉邦萬戶封賞,真正做到了急流勇退。

    劉邦稱讚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其實,張良對劉邦的貢獻遠遠不止這些。

    劉邦入關中前,張良多次向劉邦獻計,幫劉邦大軍攻克宛城、嶢關,又在藍田大敗秦軍,終於抵達灞上,最終劉邦成為第一個入主關中的諸侯。劉邦入主關中,惹惱了項羽,項羽準備率軍與勢單力薄的劉邦決戰。而張良卻站了出來,他與項梁、項伯關係要好,努力從中周旋,如果沒有張良前期人情的周旋,僅憑樊噲衝進楚軍營帳中,項羽估計能一劍砍下樊噲的腦袋。劉邦與項羽決戰於彭城,結果被項羽戰敗,倉皇出逃到下邑,好在張良獻上“下邑之謀”的妙計,派人策反了英布、彭越,使劉邦死灰復燃,為日後劉邦奪得天下奠定了基礎。韓信攻克齊國後,派使者向劉邦上書,希望劉邦能同意自己做代理齊王,劉邦勃然大怒,不過被張良給按了下來。張良向劉邦獻計,讓劉邦冊封韓信為真正的齊王,而面對久久不肯出兵的彭越,亦是如此。韓信、彭越的力量也正是擊敗楚軍的主力,不過這也為後面韓信、彭越之死埋下了禍根。

    張良總是劉邦危難之際,獻計相助,劉邦感念於心,想分封給張良三萬戶食邑,但被張良拒絕,而張良僅僅請求劉邦將自己分封在曾經與劉邦相遇的留地。

    張良這一招確實高明,一來表明自己無慾無求,二來向劉邦說明自己感念昔日情意。如此一來,劉邦拿張良也無可奈何。

    劉邦稱帝后,張良並沒有真正歸隱,還是時常向劉邦獻計,甚至為呂雉獻計,但劉邦死後,張良才真正歸隱。

    劉邦稱帝后,定都一事顯得極其重要,群臣都建議劉邦長期定都洛陽,只有謀士婁敬希望劉邦遷都關中。

    張良得知後,表示支援謀士婁敬的看法,於是向劉邦陳述了遷都關中的好處,也正是張良的勸說,劉邦當即乘車前往關中遷都。

    公元前197年,劉邦有改立太子的想法,被呂雉知曉後,呂雉慌忙向張良求助。

    在以往,張良是不願捲入朝堂鬥爭,但張良知道這場奪嫡風波的後果,如果處理不當,政權初建的大漢王朝就會發生動搖。

    於是,張良選擇幫助呂雉,獻計讓呂雉請出商山四皓,為太子助陣,劉邦果真放棄了改立太子的想法。

    而張良因此在劉邦死後,也沒有遭到呂家勢力的迫害。

    既然呂雉感恩張良,那麼張良為什麼還要歸隱山林呢?

    張良一向就是體弱多病,而在劉邦去世時,已經五十五歲,這在古人中算是高齡。

    加上昔日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們已經相繼離世,活下來的也多半捲入呂劉之爭中,早已是物是人非,還是離開的好。

    於是張良隱居於自己的封地,從此不問政事。

  • 5 # 平地一聲驚雷起

    古代的那些謀士,畢生的追求就是擇明主而輔之,然後建功立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比如姜子牙選擇了周文王,諸葛亮選擇了劉備,劉伯溫選擇了朱元璋。

    但位列“漢初三傑”的張良,卻是謀士中的例外。

    與其他謀士不同的是,張良在功成名就後,居然不願做官,而是急流勇退,離開劉邦,做起了隱士。要知道,這是很難的。大家艱苦奮鬥,九死一生,圖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享受勝利的果實嗎?可在這時候,張良卻主動放棄了,重新迴歸普通人的生活。試問,古今中外有幾人可以做到?

    對於張良的選擇,歷史上給出的解釋是:張良有大智慧,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因此退以保身。(至於什麼黃石公的傳說,當然只是個託詞)

    不能說這個理由是錯的,但我覺得至少是不全面的。我認為,張良之所以功成身退,主要是因為他的人生目標已經實現了。

    那麼,張良的人生目標是什麼呢?這要從張良的出身開始說起。

    用現在的標準來看,張良是個典型的“官三代”,而且是最高級別的那種。張良的爺爺、父親都是南韓的宰相。如果不出意外,張良也極有可能子承父業。可是,到了張良的時代,天下已經變了。秦國一家獨大,以虎狼之勢,吞併了其他六國。

    張良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熱愛的南韓被滅,那種痛苦肯定是巨大的。一來,作為南韓的貴族階層,也就是既得利益階層,他對這個國家的感情是深厚的,所謂“世受皇恩”,說得就是張良這種人;二來,張良的人生之路被突如其來的變故給斬斷了。他再也無法朝著宰相的方向努力了,因為作為一個亡國之民,他只能做一個普通人了。

    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在張良看來,正是秦始皇,以及秦國。

    所以,張良在歷史上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收買了一個大力士,去刺殺秦始皇。秦始皇的車隊經過博浪沙那個地方時,大力士出手行刺,可惜沒能成功。張良僥倖逃脫。

    刺殺秦始皇失敗後,張良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人生低谷。大概,他覺得此生復仇無望了。可沒想到,秦始皇死後沒多久,天下頓時風起雲湧,在陳勝、吳廣兩位大哥的引領下,大家都開始從事一種叫做“造反”的工作。

    張良再次看到了希望。萬幸,他遇到了劉邦,然後開始了一段奇妙的人生旅程,滅了秦朝,建立了大漢朝。

    綜上所述,自從南韓被滅後,張良的人生目標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為南韓復仇——而不是像別的謀士那樣,是為了建功立業,彪炳史冊。

    怎麼復仇呢?殺死秦始皇,或者滅掉秦朝。最終,他在刺殺秦始皇失敗後,但透過幫助劉邦,完成了滅暴秦,立大漢的偉業,算是比較圓滿地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既然目標已經實現,那當然可以功成身退了,至於是否隱居紫柏山,則無據可考!

  • 6 # 南嶺說史

    張良中國歷史上號稱“謀聖”的人物,是戰國時代南韓的後裔,後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帝失敗。

    遇到漢高祖劉邦後,助其與西楚霸王項羽在“楚漢之爭”中取勝,最終建立四百年的大漢王朝。

    又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

    漢朝建立後,張良急流勇退,深知“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藉著人生目標和南韓滅秦復仇的願望已經達到,而隱居。

    雖然封侯,也只是小小的一個留侯。

    之後,張良去哪兒了?成為後世的諸多謎之一。

    因張良的人生中有遇到黃石公授予兵書的故事,故而後世多傳說張良成仙得道了,還時常和太上老君老子聊聊人生。因此緣故,後世子孫如開創五斗米道的張道陵把很多神奇的故事安排給張良,不是紫柏山隱居就是白雲山或是其他的名山大川。

    但以今天的科學觀來看,張良成仙的事情不可能是真的。

    那麼張良最後去了哪兒了呢?

    歷史上曾有“一夜三千張良墓”的傳說,中國各地都有他的墓留下,但人只有一個不可能埋在多個地方。

    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記載:“留侯死,並葬黃石。每上冢伏臘,祠黃石。”後來漢書也如是記載,但這個黃石在哪,則很模糊。

    《史記》中記載,張良在呂后當政後曾召見過張良:“呂后德留侯,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彊聽而食。”

    由此可知,張良此時雖已是隱居狀態,但基本上還是能被呂后掌控範圍內。故而很有可能張良最後的隱居地就是長安。

    正所謂“大隱隱於市”,“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與其大費周章找地方隱居,不如就地隱居。

    根據趙海龍先生探究張良蹤跡的著作中統計漢初以來列侯死後葬地情況,見下圖

    可以看出多為葬於封地或是居住地,再就是陪葬皇陵。

    但就史書所記載的張良生前身體較差,體弱多病,需要長時間在家養病,怎麼可能有能力有精力長途跋涉各處登山隱居呢。

    再者留侯封地內府邸只是有僕人及管理賦稅的人員,家人也都居住在長安。

    《漢書》又記載:“留侯陪葬長陵,與高祖陵相去五里。”

    因此,推斷留侯張良生前應當是居住在長安,而未隱居紫柏山或其他名山大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萬特種兵幫白宮撤離,為何轉移到美國境外安全區,美國想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