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夢純清子

    不懂拒絕別人的討好型人格,學名叫做 “取悅症” ,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老好人”。很多人的痛苦來源,不是來自別人的傷害,而是來自於他們自己總是想持續地做一個完美的好人,希望讓所有人都滿意,讓所有人都喜歡,總是把別人的需求擺在第一位,而忽略自己的感受。

    “取悅症”不是一種病,它只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狀態和行為傾向,有點兒像拖延症,雖然不致讓我們的身體引起某種病變,但它會加重人的心理負擔,會讓你感覺活得特別累,如果不加以重視的話,甚至會產生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礙。

    取悅和討好別人的習慣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形成的原因也比較複雜,與生長環境、家庭教育、人格特質等因素都密切相關,這些因素的會先形成錯誤的思維習慣,從而對一個人的行為產生影響。 所以,要克服取悅症,首先要改變思維方式。

    擁有25年臨床經驗的心理醫生哈麗亞特·布萊克,認為患取悅症的人,通常有4種錯誤的思維習慣:

    一、我對你好,你就會對我好

    取悅症患者通常認為,只要我做個好人,對別人好,那麼別人就應該對我好,如果別人對我不好,肯定是自己做的還不夠好。所以,他們不僅儘量滿足別人的要求,不傷害別人的感情;同時對別人也抱有很大的期望。

    當別人沒有辦法滿足他們的時候,他們也從來不會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只會感到失望,沮喪,甚至還有點生氣。潛意識裡會認為,之所以別人沒能滿足我,是因為自己做得還不夠好,接下來他們就開始為自己設立更高的要求,然後又對別人產生了更高的希望,就這樣,一個很悲慘的邏輯陷阱就這麼形成了。最終,他們會給人一種敏感、容易受傷、難相處的感覺。

    對別人好沒什麼錯,但不要對任何人抱有太大期望,之所以與人為善,只是因為這是分內的事,是自己人格的體現。

    二、只有付出,才能維繫感情

    一味地付出,不僅不能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可能還會將已有的關係毀掉。

    每個人都不喜歡一直都有虧欠別人的感覺,如果你只對朋友付出卻從不接受任何回報,就等於不讓別人享受付出的愉悅和快感,次數多了,就會對他人形成一種情感上的綁架和操縱,從而讓對方陷入一種尷尬不按的境地。

    任何健康的關係中,都不會存在過分的給予者,在適當的時候給別人機會,允許別人來報答你的好意,你的付出才會更有價值。三、透過取悅別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不可否認,別人的誇獎和稱讚,的確會帶給人的愉悅感,可有的人對這種感覺的需求,已經到了非要不可的地步。他們的心理賬戶裡好像存不下已經做過的事情,也存不下任何的成就,他們每做一件事情,如果沒有獲得別人的肯定,就會覺得很失落,沒有存在感。

    可誇獎並不是常有的,因此他們所採取的策略就是擴大人際範圍,對更多的人好,讓更多的人滿意。一個人的精力往往是很有限的,擴大了人際範圍後,就會容易忽視周邊的人,這是一個必然會發生的現象。

    所以,有取悅傾向的人普遍對周圍的人特別冷漠,如果一直在這麼一種狀態下,會對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的人際關係產生非常不健康的影響。

    四、取悅別人可以避免衝突或受到傷害

    過去的衝突和傷害往往會讓人放大壞情緒的危害,而透過取悅別人,讓別人高興,則可以避免受到傷害,所以,取悅和討好就成為很多人用來保護自己的一種手段。

    可這樣造成一個結果就是,他們永遠不會處理和別人的衝突。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應當儘量避免和別人發生衝突,但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一樣,你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你,所以最重要的不是盡力避免衝突,而是當衝突來了以後,怎麼有效地化解它。害怕問題然後躲避問題,和勇敢地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想概念。

  • 2 # 夢遊瞭

    一、我對你好,你就會對我好

    (沒毛病啊,我對你好,你就應該對我好啊?有問題嗎?

    二、只有付出,才能維繫感情

    (不付出能得到啥?做炕頭就有人稀罕你?你得多美?)

    三、透過取悅別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讓別人喜歡我不好麼?)

    四、取悅別人可以避免衝突或受到傷害

    (都熟人,好辦事!)

    都沒毛病啊!

    我是不是病的很重?!

  • 3 # 流星雨54820096542

    謝邀。孺家思想在一定群體有很深的影響力,象克己寬人、善惡有報、與人為善等傳統的做人道理,已溶入部分人的遺傳基因中。至今網路也提倡助人為樂,微笑示人。但是和善待人要有底線,不分是非,一味的去討好別人,就失去了自我價值。個人感覺做人真得很難,真心以禮待人,卻又被某些品位低的人看不起;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血心態,卻又失去了自己的做人準則。

  • 4 # 心理諮詢師許燁

    人格的形成,是由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的環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先天的遺傳因素用個形象的比喻來說,就像你在網遊中建立人物時所獲得的初始屬性。而後天的人格,就像是你的網遊人物在遊戲中透過成長路線所養成的屬性。

    那麼討好型人格的養成,跟父母的養育關係是緊密相關的。幼兒最大的威脅就是生存受到威脅。對於幼兒來說,父母是一切生存物質提供的源頭。餓的時候,需要媽媽餵奶。如果媽媽不愛自己,對自己疏於照顧,那麼幼兒餓的時候,就會沒有食物,從而產生死亡恐懼。

    當幼兒成長了到了懂事之後,他會發現透過取悅父母的方式,可以獲得父母提供更好的養育。例如獲得物質獎勵,或者是父母更多的關心和照顧。

    就像在60-70年代的家庭中,如果父母養育了多個子女。那麼老大通常會是討好型人格。因為60-70年代大多家庭處於貧困邊緣,家裡多個子女,父母最多要解決的是讓子女吃飽穿暖有書讀的問題。

    所以父母會是雙職工,家裡的弟弟妹妹們就需要靠老大來照顧。而這個時候,老大也會顯得非常懂事,體貼父母的辛苦。當父母不在的時候,老大會頂替上父母的角色來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們。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老大的行為,是在取悅自己的父母。當父母回來看到老大的功勞時,會給予老大更多的誇獎(愛),使老大感受到自己是被父母所需要的。

    而這樣的老大,由於在後天的家庭關係中形成了討好型的人格,之後在工作或是交友中,都會出現無法拒絕別人的情況,因為他已經習慣透過取悅他人來獲得關注與愛的行為模式了。

    就像你玩到滿級的遊戲人物,分配的點數無法修改了。對於這樣的人格,我們還是善待他們吧。

  • 5 # 香菜娛說

    討好型心理是薩提亞提出的生存姿態之一,是存在的一種心理人格,同時也是溝通姿態的一種,特點是非常關注他人,卻絲毫不在意自己,常常以一種令人愉快的面目出現,因此在大部分文化和家庭中得到高度的接納。通俗來說,絕大多數人都願意與討好型人格相處,畢竟這種人格的人比較“聽話”。

    但是討好型人格與具有表裡一致性的使他人愉快的嘗試截然不同,討好以犧牲自我價值為代價,它否定我們的自尊,並傳遞給人們這樣的資訊:我們是不重要的。當我們討好別人時,即便自己感覺不好,也會對別人和顏悅色,即便是自己不願去做不想去做的事,也不會拒絕。桐葉認為,這是一種很卑微生存姿態,其根本原因是害怕被他人否定,害怕與他人起衝突。

    討好型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呢?那範圍就比較廣泛了,最近熱播的《柒個我》中張一山飾演的沈亦臻就擁有七個人格,他的每個人格都是為了自己而形成的,比如崔皓月是為了替沈亦臻承受小時候女主被虐待的記憶而產生的,朱長江是為了自己有能力保護女主而產生的(啊哈,一不小心劇透了)總之,每個心理都有其存在的原因。

    我們剝開討好者的內在,往往會發現他還只是一個敏感、脆弱的孩子,會產生這種心理,可能是早年創傷與恐懼影響過大,也可能是被拋棄、被忽視、被打罵所產生的傷痛依然抹不去,還有可能來自家庭與生長環境,總之什麼都有可能。

    “討好者”的自我概念往往是低自我價值、缺乏自信、遠離自我,把焦點放在對自己的期待上,總覺得要做點什麼別人才會愛我。

    “討好者”渴望別人對他好,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渴望別人能夠察覺出他的需求併為之幫助他,欣賞他,認可他。就像小孩子一樣,渴望得到鼓勵與表揚。就像我對你這麼好一樣,希望你也可以這樣對我。

    說了這麼多討好型心理的特點,下面桐葉與各位一同探討如何擺脫這種心理?

    其一:你是個成年人,並不是孩子,你該以自我為中心,而不是為他人存在

    “討好者”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沒有自我,無法拒絕別人,漸漸的就逐步失去自我,變成人們口中常說的“便利貼”,我們首先要學會的就是像那些無理的要求說“NO”。說幾句反雞湯的話,你以為你處處妥協就能得到尊重與愛護嗎?他們只會把你當做既聽話又好用的工具而已。你又不靠他們的接濟而活,憑什麼處處聽從?

    其二:有需要要說出來,否則沒人會知道

    “討好者”看上去就像沒有需求的人一樣,但那是不可能的,只要是人都會有自己渴望,想要加薪?想要請假?想要拒絕?你不說別人怎麼知道?沒有人會主動過來滿足你的需求。當然,你也不需要滿足別人的需求,因為你不是一張隨用隨撕的便利貼。

    其三:靠一味妥協而追求別人對你的關注與愛,是無意義的

    沒有人會無條件對你好,沒有人會無條件愛你,更沒有人包容你的一切(除了父母親人),人都是自私的,就連你對別人好,也是希望別人同樣對待你。把自己搞的那麼辛苦幹嘛呢,與其追求這種付出不一定有回報的事,不如將時間與精力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同時桐葉在此呼籲,那些喜歡使喚別人,喜歡利用別人的人,如果你身邊有這樣一個有求必應的老好人,希望你可以不要太過分,你不是缺胳膊少腿,能自己動手的請絕不要麻煩他人,要知道,你動動嘴皮的事別人卻要為你的話付出努力,也會因為你的一句話而漸漸迷失自我。而你也會越來越廉價,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6 # 牽手教育

    避免孩子走向“取悅症”,教育應該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應該思維的危害。

    本期內容來自作者閱讀《取悅症》的觀點,剛好對應昨天的內容。我們需要培養目標是,獨立的孩子,不想要取悅症的孩子。

    應該思維是我們上次簡單說過,我們每個人的人際關係,成長要跨過去的障礙。

    什麼是取悅症,它是病嗎?

    答案是,它不是病。書的作者雖然起的這個名字,帶了一個症字,其實不是一種病,它只是一種心理傾向,有點像拖延症。它肯定不是病,它又沒有讓我們的身體產生病變。但是我們自己,包括養育孩子的時候不注意,就容易陷入一個怪圈出不來,這個就是取悅症的一大危害。

    取悅症的三種類型都是什麼,我們該怎麼分辨?

    第一種,認知型取悅症。

    認知型取悅症在孩子身上,是正常的現象。因為孩子的認知,在一定的年齡階段內處於學習階段。但如果是成年人還有這樣的表現就要注意了。這種錯誤觀念就是,只要我當個好人,我對別人好,那麼別人就應該對我好,如果別人對我不好,那麼就是我自己的不對。

    這個奇怪的思維模式是怎麼樣發生的呢?它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模式。常發生在兒童時候,電視劇裡經常用於感動人的橋段,父母鬧離婚,小孩不想讓父母離開,他又沒辦法控制,這時候他就會想,只要我很乖,只要我什麼都聽父母的話,那麼他們就不會分開。

    其實這種有條件的思維模式一般在七八歲的時候就會自然消解,一個孩子在七八歲的時候,就會認識到願望和現實是有差距的。

    第二種,習慣型取悅症。

    這種型別的人討好別人、取悅別人已經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了,是帶有某種強迫性的。他們對別人的需求和認可特別強烈,如果他們為別人做了哪件事,結果別人沒有及時地表達感謝,他們就受不了了,覺得自己立馬被冷落了,對別人的稱讚和認可已經到了非要不可的地步,只能透過取悅別人,透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第三種,逃避型取悅症。

    逃避型的取悅型好人,因為以前受到過某種傷害,在受到傷害的時候,他們發現,可以透過取悅別人,讓別人高興來避免自己受到傷害,這就是他們用來保護自己的一種手段。從來不讓自己陷入衝突當中。每當覺得別人快要生氣的時候,他們會立馬示弱,首先討好,讓別人壓根兒就沒有發飆的理由。這樣造成了一個結果就是,他們永遠不會處理和別人的衝突。

    簡單說了本書說的取悅症的三種類型和危害,分別是認知型、習慣型和逃避型。這些好老人的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極度地想要別人的認可。為了獲得別人的喜歡,或是避免被別人討厭就,他們就會花全部的時間和精力去滿足所有人,對別人都特別好,但是對自己特別狠,一點都不好,最後的結果往往是他們發現別人並不買帳,別人還覺得這些人特別煩。

    如何避免自己和孩子陷入取悅症,簡單來說去除自己思維中的應該思維,讓自己和孩子更順利的走向人際關係的,獨立性階段。只有當認可來自於自己的內心,而不是他人的時候,真正的自信才能建立起來。而說一個人內心強大,實際上就是說他有堅不可摧的自信。

  • 7 # 番茄100478210979

    個人見解(從性格層面分析):

    討好型心理第一是會不敢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第二是會喜歡道歉,第三會迎合別人,第四還可能不會拒絕他人,第五也許會缺乏原則和底線。

    1、性格上喜歡討好別人,個人認為有一部分是先天的,是基因的原因。仔細觀察自己,你會發現自己身上有父母某些方面的影子,例如我吧,我和我爸爸一樣性格上都有點軟軟的,別人說什麼都不太會去反駁。

    2、性格上喜歡討好別人,個人認識有一部分是後天的,是環境的原因。

    (1)家庭環境:父母對子女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小時候,家長只有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才給予關注和表揚,那孩子可能就會在大人面前表現得乖巧討人喜歡,其實孩子是最敏感的,他知道如何表現自己才能得到家長的認同,然後用這種表現去討好家長。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討好的性格。

    (2)社會環境:朋友、同事一樣也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性格不是一塵不變的,是會隨著經歷的變化而不斷地發現細微的變化,在社會的環境中,有些人慢慢地用自己瞭解的方式去理解這個世界,所以觀念上就會有自己的認知,討好型的性格可能是發現了討好別人取悅他人給自己帶來了某些小甜頭或者是可以避免一些小麻煩,漸漸地這個想法透過不斷地實踐並且還得到了印證,那麼也就開始了他的討好之旅。

    可能你會不喜歡討好型的心理,但是每一種心理都有他產生的原因,這跟經歷息息相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廣大球迷覺得JR現在適合湖人的陣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