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黑夜野玫瑰

    在筆法技巧中,運筆的速度是絕對不可忽視的技巧之一。筆速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快與慢的問題,它與所要書寫的墨色、字型,所要表現的風格、節奏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筆速本身既能完美地表現這幾個方面,又要受到這幾個方面的制約。

    1、 筆速與墨色的關係

    用墨的核心技巧是“紙墨相發”,用墨的關鍵技巧是施墨。由於水墨落到紙上有滲化的特性,所以,施墨之時必須要把握準分寸,否則失控就會敗墨,失去墨韻。

    其規律是:“飽筆滲化快,渴筆滲化慢”(其中墨的水分大小和紙質的吸水性大小不能忽略)。為使墨的控制準確而合度,如何把握筆速就是關鍵環節了。其要領是:“飽筆須快,渴筆宜慢”。

    如在行草書的創作中,當毛筆蘸一次墨之後,要連續書寫若干字,筆含之墨就有一個由多而漸少的過程,而行筆的速度也要有一個由快而漸慢的過程。這是一個有規律的過程。如果不按這個規律運筆,飽筆反慢運,渴筆卻快行,那紙上之墨一定一塌糊塗。前段漫漶不清,後段蒼白乏色,也就無所謂墨韻而言了。行、草書的墨色注重濃淡、枯澀、燥潤、虛實的變化,因此,對筆速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具有高速與低速的馭筆能力技巧,才能表現行草書的墨色墨韻。

    在篆、隸、楷的創作中,筆速要求勻和,一般情況下反差較小,大多采用中低檔的速度。原因是,這類字型的墨色反差較小,書寫時筆中所含之墨不宜太飽,不宜太渴。筆速與墨色是互為表現的關係,又是互為制約的關係。

    2、 筆速與字型的關係

    不同的字型對筆速有不同的要求。篆、隸、楷的筆法是筆筆獨立的,又要強筆畫的刻畫。這樣,在點畫的書寫中,運筆的速度就很難加快。另外,這幾種字型的章法基本是成行成列,一格一字,字字獨立,字與字之間沒有綿互縈帶關係,故而,很難以快檔筆速運筆。行書、草書的筆法有很大的自由度,筆畫的長短、粗細隨機可變,直線、弧線可任意組合,筆勢可斷可連,單字中可連筆,數個字可纏綿。這些都為筆速的加快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或可以說,提供了既可以加快又可以放慢的條件。

    3、 筆速與風格的關係

    技巧表現風格,風格制約技巧。筆速是筆法中的技巧,故而,筆速與風格是互為表現,互為制約的關係。風格恬靜一路,筆速須穩和;狂狷一路,筆速要急掣;古樸一路,筆速應遲澀,等等。在行、草書中,這種風格的多樣性與筆速的多變性是共存共生的。行草屬動態字型,風格差異極大,其筆速的變化差異尤其明顯。它要求書寫者,必須能對各檔的筆速,都要有很強很嫻熟的駕馭能力,才能很好地把握風格。同樣是王羲之的作品,其筆速不同,風格不同。《蘭亭》筆速相對慢,《月儀》筆速快。這類例子不勝列舉。篆、、雖屬靜態字型,但在風格上是非常多樣化的。以唐楷為例,禇遂良筆速快,歐陽詢筆速中,顏真卿筆速慢。筆速的快慢對風格的表現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由此可知,風格對筆速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筆速對風格的表現是需要分寸的。

    4、 筆與奏的關係

    從嚴格的意義上講,任何字型在創作上,都必須要有節奏韻律的展示。單從點畫線條的角度上看,粗與細、重與輕、長與短以及遲澀與流暢、穩重與奔放等等,都是構成節奏的基本要素。這種對比愈是強烈,節奏就愈加跳蕩。遲澀和穩重之筆必然是慢行的,流暢與奔放之筆肯定是快捷的。行、草書的寫,快徐急、重輕粗細、大小收放的變化很大,所以就不是等勻的運筆速度。這是行草書創作非常重要的筆法技巧。篆、隸、楷書的書寫,雖然不比行草的節奏反差大,其中也有節奏把握的問題。或某字凝重,或某字飄逸,須依行氣節奏的需要而有所變化,筆速的把握亦當隨之而變化。

    快速的運筆與細微的畫是一對矛盾,筆速越快,發力與鋒變失控的機率越大。所謂練筆,練的就是要解決這對矛盾,練的就是快且精,練的就是能駕馭各檔的筆速來寫出精美的點畫線條和精彩的漢字造型。

  • 2 # 筆尖寫字課堂

    “寫字,如何控制筆速?”在寫字的時候,因塑造不同筆畫和所要達到的目的不同,所以常常需要控制調節筆速,也就是調節控制運筆的快與慢,快與慢的結合才能寫出既有力度又表現豐富的書法來。具體如何控制筆速,我認為應該在實際書寫中去調節與控制,第一,主筆慢速,次要筆畫快速;第二,長筆畫慢速,短筆畫快速;第三,實筆慢速,虛筆快速。

    接下來我們就從這三個方面著手來談談如何控制筆速能達到最佳效果。

    第一,主筆慢速,次要筆畫快速

    筆速分為快慢兩種,其實也就是書法中所說的“疾澀二法”。

    疾筆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用筆的快速,二是筆勢的強勁,速度只是“疾筆”的外表,而它的本質在於“勁”上。

    “澀筆”也包含著兩層含義,一是用筆的遲緩,二是筆勢的沉實。

    這“快速”與“強勁”,“遲緩”與“沉實”其實就是我以上所說的主筆慢速,而次要筆畫快速。

    我們舉例來說說怎樣透過“主筆慢速,必要筆畫快速”來控制筆速。

    我們看這個顏體楷書的單字“藏”,這個字筆畫繁多,筆畫的種類也比較多,所以在這諸多筆畫中必然有主次之分,我們發現這個字當中絕大部分筆畫都是短小的筆畫,所以這些短小的筆畫在書寫時就要快速,增加筆畫的強勁之勢,我們同樣也能分析出,所有的筆畫的書寫其實都是在為了最後倒數第二個筆畫也就是戈鉤做準備,那麼這個筆畫毫無疑問就是主筆,像這種對全字起關鍵作用的主筆畫,寫的時候就需要慢速,以彰顯整個字的沉著之感。

    我們再看這個“手”字,與“藏”字比起來,筆畫自然少了很多,但是同樣有主次筆之分,在這個字當中,次要筆畫當然是前三筆,最後一筆彎鉤是主要筆畫,因此前三筆用筆快速輕巧,而最後一筆的彎鉤則需慢速沉穩,以支撐全字。

    所以在寫字時控制好筆速首先就是注重主筆慢速,次要筆畫快速的原則,在實際書寫中去調節與控制。

    第二,長筆畫慢速,短筆畫快速

    東漢書法家早就說過:

    “書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澀,得疾澀二法,書妙盡矣。”

    這裡的疾澀當然是行筆的快慢,說明書寫要有快有慢,節奏分明,才能把字的神采和風度體現出來,而這一塊一慢能在筆畫的長短之中體現出來。

    我們還是以顏真卿楷書單字“之”為例,前三個筆畫肯定是短筆畫,在實際書寫的時候也是特別快速的,尤其是第三筆,是“永字八法”中的“啄”法,王羲之就說過:“啄不可緩,緩則失勢。”所以怎能不寫快呢?

    最後一個筆畫捺無疑是長筆畫,因此須把全字的重點放在這個筆畫上,慢速書寫,謹慎出鋒,顯得沉著穩重,不然整個字會頭重腳輕,全無神采了。

    又比如說這個“用”字,除了中間兩橫以外,其餘全是長筆畫,而且它的筆順也是先外面後中間,在慢速沉穩地塑造好外部的框架時,順勢快速寫好中間的兩個小短橫,使得整個字長短相間,粗細有別,自然得法。

    正如清代書法家劉煕載在《藝概·書概》中所說的:

    “行筆不論遲速,期於備法。善書者雖速而備法,不善書者雖遲而法遺。”

    這就說明行筆的快與慢都要各盡所能,為塑造整個字的形態和神態服務。

    所以,在寫字時要控制好筆速,就要在實際書寫中把握長筆畫慢速書寫,短筆畫快速書寫的原則,長慢短快,自然備法。

    第三,實筆慢速,虛筆快速

    寫字時,必然要虛實結合,如果一篇字全是實在的筆畫則顯得劍拔弩張,而如果全是虛的筆畫則又顯得軟弱乏力。

    在寫字中,那些粗重的筆畫,起主要或者重要作用的筆畫就是實在的筆畫,如長橫、長豎、大撇、大捺等等,那些纖細、小巧的筆畫則屬於虛的筆畫,行筆快速,不事雕琢,一筆到位,往往給字增添靈巧度。

    我們還是透過具體例字來分析:

    我認為在眾多書法家中,就楷書而言,把虛實體現得淋漓盡致,對比強烈的當數褚遂良了。

    我們從褚遂良的書法作品便可以看出這一點,他的橫畫纖細入微,而有些豎畫與捺畫則力度雄強,粗度陡然增加,形成強烈的粗細和虛實對比。而且他的楷書在筆畫接筆處更是把虛筆用得很好,顯得字更加靈巧生動。

    我們看上面的這個“大”字,只有三個筆畫,前兩個筆畫橫撇都是虛筆,纖細短促,書寫自然要快速才能有這種效果,而最後一捺實實在在是實筆,整個筆畫的粗度和前兩個筆畫形成鮮明對比,這自然要謹慎下筆,精心安排,慢速書寫,因為這一筆決定著整個字的成敗。

    又比如這個“唐”字,橫向的筆畫基本上都是虛筆,而且由於等距的原則,書寫連續而快速,而豎筆在書寫中不能和橫畫連線,需要另外起筆,屬於實筆,所以書寫速度自然要慢,筆筆到位,一絲不苟。整個字虛實得當,自然而得體。

    所以,要想在實際寫字時控制好筆速,必須要了解筆畫的虛實,本著實在筆畫慢速,虛的筆畫快速的原則去進行調節和控制,自然就知道哪裡該快,哪裡該慢了,寫出來的字也顯得靈巧而不呆板。

    透過以上舉例論述,我得出了控制好筆速的三個關鍵:一是主筆慢,次要筆畫快;二是長筆畫慢,短筆畫快;三是實筆慢,虛筆快。注意這三個原則,再根據實際書寫需要,自然就能控制好筆速了。

  • 3 # 回答小知識

    在運筆過程中,總有速度的快慢疾緩之分。如何掌握好,那可是練筆時不可忽視的大事。

    明倪蘇門《書法論》說:“輕重疾徐四法,維徐為要……此法一熟,則諸法方可運用。”此為主張先學孰慢者。唐韓方明為主張快者,他在《授筆要說》中說:“落筆要快,快則意出。”再如唐歐陽詢《傳授訣》講:“最不可忙,忙則失勢;次不可緩,緩則骨痴。”另有清劉熙載《藝概》中說:“古人論用筆,不外‘疾’、‘澀’二字。澀非遲也,疾非速也,以遲速為疾澀,而能疾澀者無之。

    此上四種主張均有不同。實際操作中應根據要求不同而論,筆者認為孫過庭《書譜》中論說較為科學、準確、辯證地闡述了運筆的快慢關係:“至有未悟淹留,偏追勁疾;不能迅速,翻效遲重。夫勁速者,超逸之機;遲留者,賞會之致。將反其速,行臻會美之方;專溺於遲,終爽絕倫之妙。能速不速,所謂淹留;因遲就遲,詎名賞會!非夫心閒手敏,難以兼通者焉。

    所以說,如何把握好運筆的速度、技巧,還得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強化訓練。

    一、運筆速度在各種書體中的變化。不同的書體對運筆速度有著不同的要求,切不可千篇一律。行、草書在筆法結字上有很大的自由度,結字可側跌宕,數個字可纏綿一起或筆斷意連,用筆的張弛伸縮,提按頓挫隨機而變,直線、弧線的任意組合,單個字中的連筆。

    這些都提供了加快運筆速度的契機,或者說,提供了快又可以放慢的條件。那麼,楷、篆、隸書的筆法結字是字字、筆筆獨立的,又需細化運筆的過程。這就使運筆在時間上有了慢的條件。

    當然,也需有筆斷意連的氣韻,但筆法外在表現上已不存在縈帶纏繞,速度自然也就放慢了。

    二、運筆速度與墨分五色的變化。墨分五色之墨韻離不開水與宣紙、毛筆的關係,但也和運筆速度息息相關,由於墨落到宣紙上有一個滲化的過程,所以落墨之時必須要掌握好火候,不然會失控造成敗墨,就失去其墨趣、墨韻了。

    那麼,在筆中飽蘸墨後應連續寫下去,直到渴墨後不能再寫了,再飽蘸墨寫下去。這裡就有一個運筆速度的要求:“筆中飽蘸墨滲化快,此時運筆速度則需快,筆中渴墨滲化慢,此時運筆速度則需慢。”反之,該快而慢,結果是停滯凝結,形成“墨豬”。該慢而快的話,離鈞在《書訣》中說:“未能速而速,謂之狂馳……狂馳則形勢不全。”其實速度與墨色是互為制約、互為表現的一種關係。

    運筆速度與節奏韻律、風格的變化。風格決定了節奏韻律,節奏韻律的不同產生了風格,它們都存在於各種書體中,都產生了不同的運筆速度:奔放狂爽的,節奏韻律跳動大,運筆速度需勁急;雅逸靜謐的,節奏韻律超於平和,運筆速度徐緩;古樸凝重的,節奏韻律穩重殷實,執行速度需遲澀等。同是一個人寫的不同作品或書體也會在風格、節奏韻律上有運筆速度的暢達與遲緩,這就要求作者掌握好各種需要的運筆速度,特別在風格差異大的、節奏韻律強烈的行草書中,反差極大。

    快速的運筆與細微的刻畫是一對矛盾,筆速越快,發力與鋒變失控的機率越大。所謂練筆,練的就是要解決這對矛盾,練的就是快且精,練的就是能駕馭各檔的筆速來寫出精美的點畫線條和精彩的漢字造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芳官等人拜乾孃,丫鬟拜乾孃是一種什麼樣的習俗?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