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說東論西話家常

    有幸回答你的問題,兩個孩子都是順產,老大陣痛的時候腰疼,持續陣痛8個小時吧,就是覺著腰像折了一樣疼,好不容易骨縫來了四指,可以去產房了,再去產房過程中,自己幾乎是被疼暈的節奏,到了產房開十指了,幸運的是孩子瘦小,產程沒費什麼力氣,配合助產士用力,很快幾分鐘就生了。老二就更難了,從有反應到進產房也用了10來個小時,歲數大了的緣故,疼的頂不住,打的無痛和催產,宮口開的慢,就這樣產房裡盪漾的都是我的痛苦聲音,產程也不順利,寶寶個頭大,要不是現在有助產士,估計就是難產了,產程就持續了一個多小時,生完寶寶我真的一點力氣都沒有了,臉色蒼白,嘴唇無色,恢復了好幾天才有點力氣。

  • 2 # 記錄生活的小琦

    我是順產我沒有剖腹產過,所以我只說順產這一部分,我因為第1胎沒有什麼經驗,完全不知道應該走哪一步了,見紅之後就去醫院住,這住了兩天沒有什麼反應,到第2天的半夜11:30開始肚子疼,就是突然肚子很疼,半個小時前護士還給我量過胎心和胎心監護都還很正常沒有宮縮,突然一下子他就很疼,然後就5分鐘一次三分鐘一次一分鐘一次,我直接就疼的不行了,我孕期一直堅持運動,而且是挺大量的運動,所以我以為會很快就生,結果疼到早上的9:49,去差不多疼了10個小時做內檢才開到三指,三指就給我推到產房了,到了產房可能護士看我還早著呢,所以慢慢悠悠的給我加上催產素人工破水。加了這兩項之後那個疼痛感是加倍的,直接我就崩潰了,不知道該怎麼辦?後來疼得有點暈暈乎乎的,渾身都跟水洗的一樣,已經不知道身在何方的那種感覺,來了好多護士大夫一起摁我的肚子,又給我側切了側切我是沒有感覺的,但是我聽到剪子剪東西的聲音,這個是可以忽略掉的,然後就感覺有什麼東西出去了,有感覺到有人在給我打止血針,迷迷糊糊的,那個時候以為總算過去了,但實際上還要縫針,縫了差不多有20分鐘,而且我縫的還算少,只縫了一針,因為給我縫針的是個主任,來了一堆實習生在那看怎麼縫,所以連教帶縫縫了有20多分鐘,我覺得最疼的就是兩個部分,一個就是開宮口的時候,一個就是縫針的時候,其他比如說宮縮都是可以忍受的,這兩個是真的沒辦法忍受。

  • 3 # 諾諾老母親

    我當時去產檢的時候去做B超,那個B超醫生在我這照了很久。後面出了B超結果說我肚子的羊水偏少再不生出來的話擔心肚子裡的寶寶窒息或者各種問題,說的很嚇人,所以當時就被安排了住院準備進行催產。

    1、最難忘的莫過於開宮口,我的子宮內壁厚所以開宮口很慢,當時開了九十個小時才三四指,後面助產士看我有點hold不住了就直接幫我人工開宮口和人工破羊水,當時羊水破了之後痛到渾身發抖,發冷差點就要休克。差不多看到胎兒的頭的時候,產科主任進來了,後面讓我宮縮一來就出力,宮縮的時候出力也很痛+難受。還混雜一些糞便出來場面一頓尷尬,歷經了十幾個小時我也順利的分娩。

    2、經歷了十幾個小時的痛之後,我是出力過猛導致有撕裂,當時痛到我真的要暈過去了沒有想到撕裂縫針這麼痛,重點是接產主任沒有給我打麻醉藥讓我繼續忍著疼痛。比來大姨媽痛經都痛。

    3、最後面莫過於就是產後回到病房裡面,醫生護士過來幫我進行按摩排惡露,那種酸爽真的不比剖腹產舒服的。我當時生完孩子就請了月嫂在醫院進行照顧我。我歷經完分娩之痛+縫針之痛+排惡露之痛,還要經歷最後之痛就是月嫂幫助我按摩胸部開奶,她按胸部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很痛,痛到我忍受不住要暈過去。

  • 4 # 餃子故事會

    生我家餃子的時候,比較堅定選擇順產,現在想來以下這幾個時候真的是痛到無法形容:

    1、要開到十指。當開到三指就很難熬了,所以打了無痛,打完感覺世界瞬間美好。

    2、生孩子的過程,尷尬的事情就是:用力生孩子時,大小便會失禁,會一起排出來。同時要麼側切,要麼撕裂,縫合時候的痛不會比生寶寶時候輕。

    3、生完孩子後,傷口很疼,每天上藥,消毒,同時還要上廁所,不然便秘會加重,忍受傷口的疼痛,怕使勁傷口裂開。

  • 5 # 被蝸牛牽著散步的我們

    生了兩個孩子,全部順產,只體會了兩個難熬的階段,不知道第三個是什麼?

    生老大的時候,陣痛剛開始是肚子疼,後來肚子不疼了,腰疼,據說腰疼生的快,後面順產過程完全聽從醫生的指令很順利,側切是打麻藥的,比起陣痛不值一提。生老大感覺最難熬的就是陣痛。

    生老二的時候,依然陣痛難熬,說是一兩分鐘一次就要生了,可是我都三分鐘一次,最後實在撐不下去了,醫生給看了一下,說全開了,說我也太能撐了吧。其實我有讓他們幫我看,一個醫生說等一下,開完會,我才撐那麼久的。不應該撐那麼久,太久了腹壓會很高的,他們現準備手術檯,各種東西,我腹壓上來還不讓我使勁,有時候真的由不得我,最後等他們準備我,我已經沒有力氣了,他們說話我都有點聽不清楚了,所以生產過程不是很順利,我只記得我腹壓高的很,讓我憋住不使勁,感覺肚子都要爆炸。羊水也是硬生生擠破的。所以大家生孩子的時候能早不要晚去產房!!!少受罪!!

  • 6 # 活蹦亂跳小松噓

    大多數孕媽都會選擇順產,因為術後能恢復得更快,並且腹部不會留下剖宮的疤痕。剖腹產雖然疼痛感比較小,但是要用到的手術刀就有十幾種,讓人看了瘮得慌。

    一般在順產的時候是比較少用到手術工具的,但是在分娩過程中,往往存在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若是遇到難產,醫生就不得不用上一些助產的手術工具,來幫助孕媽分娩。有的手術工具要徵求本人的同意才能使用,所以孕媽們應該提前瞭解這幾種手術工具,才能更快地做出選擇。

    側切剪

    會陰側切術在順產中是很常見的小手術,有很多順產的媽媽都做過會陰側切。會陰側切是用側切剪將產婦的會陰側方剪開,使Y道口變得更大,這是為了能更快地分娩出寶寶,避免出現難產的情況,還能防止孕媽的會陰撕裂,保護盆底肌肉不受到傷害。

    孕媽順產時是否需要進行會陰側切術,得看醫生的判斷。

    當寶寶的頭將要從Y道口露出來時,醫生就能判斷出寶寶的頭部大不大,是否會造成Y道撕裂嚴重,再依據孕媽的身體狀況,然後做出最後的決定。

    產鉗

    產鉗是在難產中比較常用到的手術工具,能夠幫助孕媽順利分娩。

    在寶寶的頭部一直出不來,孕媽又宮縮乏力時,醫生就會考慮進行產鉗助產術。

    將產鉗放到寶寶頭部的兩邊,利用子宮收縮的力量,往外輕輕地拉出。

    產鉗助產術的過程並不容易,但是孕媽們也不用太擔心,做這個手術的醫生都是受過專業訓練的,一般情況下,對寶寶和孕媽不會有什麼傷害。並且在進行產鉗助產手術之前,醫生都會徵求孕媽本人的同意,尊重孕媽做出的選擇,若是不會同意的話,醫生是堅決不會進行這個手術的。

    人工破膜

    人工破膜是自然分娩中常見的引產手術,是靠人工干預的方式,用小小的鉤針將宮口處的羊膜給撕破。

    問:在什麼情況下,孕媽要進行人工破膜手術?

    孕媽超過預產期一個星期,還沒有分娩的情況下,應該選擇人工破膜。還有就是在順產時孕媽宮縮乏力時,透過人工破膜能夠促進宮縮,加快胎頭下降的速度,縮短分娩的時間。

    但是,人工破膜也有一定的風險:

    可能會增加孕媽感染的機率,還會有臍帶脫落,胎兒窘迫的情況,此時就需要及時進行剖腹產手術。

    所以,孕媽們如果提前去了解人工破膜手術,在遇到緊急情況時,也能快速地做出決定。

    不過孕媽們也不用太擔心,醫生在手術之前都會提前告知風險,這些風險也是醫生衡量過的,一般沒有大問題,醫生才敢進行手術。

    除了上面說的三種手術工具,在自然分娩中還可能會遇到其他的情況,這還需要孕媽們提前去了解。多瞭解不是一件壞事,孕媽們可以在網上查詢相關資料,也可以閱讀相關書籍,如此一來懂的東西多了,也能在關鍵時刻幫助自己做出選擇。

    【知識點總結】

    懷孕後,很多媽媽擔心寶寶的營養跟不上,或者因口味的變壞就毫不忌口的胡吃海喝。還有的人擔心過多的活動,容易讓寶寶受到傷害,所以就小心翼翼的,真的只“安心”的在家養胎。其實合理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才更有助於順利分娩。

    第一次當媽打算順產的人,做到下面這幾點,分娩時會更順利:

    預產期前一個月,瞭解相關分娩知識,和分娩時可能會遇到的緊急情況及應對方法,做到心中有數。孕期不要偷懶,也別捨不得花錢,一定要按時產檢,這樣一旦胎兒出現問題可以及時發現。孕期控制要自己的體重,不要隨心所欲,毫不忌口。孕期飲食不當不僅會出現分娩困難的問題,還會增加胎兒出現巨大兒的情況,反之亦然。孕期體重的增長最好控制在25斤以內,這樣不僅有利於分娩,還有助於產後恢復。

    寶寶三歲之後就可以培養他的學習興趣啦,購買一些帶圖的卡片和書本讓他認識,或者給寶寶安裝了一些教學軟體,你可以百度搜索【貓小帥識字】,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險故事,寶寶特別愛聽,現在我下班回來還會說:“麻麻,我給你講故事”。還有一些簡單的小遊戲,不僅加深寶寶漢字的記憶,還讓我家好動的寶寶,乖乖的自己玩(自帶滑稽)。

  • 7 # 順產日記

    我是一名全職寶媽,自己的女兒剛滿15個月,在孕期和育兒方面有一些經驗。關於你的問題,我想說:

    1、宮口開前三指

    順產分為好幾個產程,理論上而言,第一產程耗時最久,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開宮口”,學名子宮頸口擴張。胎兒要出生,並非很多男性所想的那麼簡單,媽媽一用力,胎兒就像是上大號一樣被拉出來。

    胎兒與外界之間,有一道關卡“子宮頸”,大家可以簡單地將其視為“出口”,在妊娠階段,它就像是一扇防盜門,將孩子關在媽媽的肚子裡,不管孕媽怎麼跳、蹦或者運動,寶寶都不會掉出來。

    由於子宮頸平日裡只有一指尖大小,胎兒想要透過,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為了確保胎兒的腦袋能穿過子宮頸,在宮縮發動時,胎兒會一次又一次衝撞它,在激素的配合下,強行將其撐大,直至胎兒的腦袋能穿過去。

    文字描述起來很簡單,其實過程讓人生不如死,試想一下,原本只有那麼點大的孔,被硬生生撐大到10指左右,還位於人體內部,屬於嫩肉,孕媽能不痛苦嗎?

    整個開宮口階段,初產婦一般要花10-15小時,經產婦也得5-8個小時,其中開前三指所需時間佔比最大,能達到40%-60%,只要將這個時間段撐過去,下面日子就好過了。

    孕媽還可以選擇無痛分娩(只能3指之後使用),用麻藥緩解痛楚,效果顯著,對胎兒的傷害也不大。

    2、第二產程

    第二產程的用時雖短,但它的痛楚一點都不差,如果說開宮口是孕媽被逼著受苦,那第二產程就是她們主動遭罪。

    為了加速產程,順利完成分娩,孕媽需要聽從醫生的指揮,在宮縮發動時,主動發力,這就意味著,她們的關注點需要一直放在生孩子這件事情上,不能透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緩解痛楚。

    產道原本就幾根手指的寬度,胎兒的腦袋直徑卻有9公寸,相當於蘋果透過氣球,在這期間會導致產道出現無數撕裂傷,必要情況下,醫護人員還會採取側切的方式方便胎兒腦袋娩出。而這一切都是在孕媽清醒狀態下完成的,有種“刮骨療毒”的意思。

    這還是一切順利的情況,如果在第二產程中出現意外,輕則緊急轉剖腹產,據過來人的回憶,這種情況下,往往是麻藥還沒發揮作用,醫生就開始下刀了,完全是“活剖”;重則不顧胎兒狀況,需要對孕婦進行搶救,死亡率極高!

    慶幸的是,隨著現代醫療水平越來越發財,絕大多數意外情況都已經有了針對措施,出現悲劇的機率很小。

    孕媽也不用擔心所謂的“保大保小”問題,行內人都知道,如果出現最糟糕的情況,醫生肯定是優先確保孕媽的生命安全,只有在事情無法挽回時,才會真正選擇保小。

    3、胎盤娩出

    對於這個詞,很多男性並不清楚,他們只知道生孩子就是把孩子生出來,然後就完事了。

    正常情況下,胎盤娩出確實不需要我們關注,胎兒順利娩出之後,胎盤會在10-15分鐘內自然脫落,最遲也不會超過半小時。但近年來,隨著年輕一代女性的私生活越來越亂,越來越多的孕婦開始出現胎盤無法自然脫落或者脫落不完全的症狀。

    醫護人員必須手動幫助清除胎盤,這樣才能避免產後大出血的發生。

    具體過程:醫生透過產道,直接將手伸入孕媽子宮內,一點一點將胎盤扣下來。如此“血腥”的過程,難怪有人說,這比分娩還要折磨人。

    孩子出生後,這兩個事情比順產還難熬。正是因為順產如此痛苦,很多女性才會選擇剖腹產,希望以此逃避苦難,殊不知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其實都不好受。

  • 8 # 頓頓媽媽

    是這樣的,那時最難熬的三個階段:

    1、開骨縫,要開到十指。當開到三指就很難熬了,醫生說,宮縮得有規律,達到一定峰值,也只是開了七八指,真的特別疼,很難忍受。

    2、生孩子的過程,尷尬的事情就是:用力生孩子時,大小便會失禁,會一起排出來。同時要麼側切,要麼撕裂。

    3、生完孩子後,傷口很疼,每天上藥,同時還要上廁所,忍受傷口的疼痛,怕使勁傷口裂開,甚至讓家人幫塗抹傷口,上廁所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遊戲讓你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