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雛鷹培養計劃
-
2 # 廣州親子教育圈
性教育可不僅僅是告訴孩子我們的生理解剖結構,還包括性別意識教育,對於身體的感知與判斷,以及親密感,等等。而這些,確實是從嬰兒期便開始了。
一、學會清潔自己的身體
幼兒的性教育也就伴隨著清潔身體開始了。清潔身體包括:手紙的使用方法、擦屁股的方法、內衣的清潔等。比如,女孩子擦屁股必須從前往後擦,而決不能弄反了,否則會引起性器官的炎症;男孩子不能用剛玩過玩具的手去摸小雞雞,以免“傷害”這個“最重要的地方”。
二、瞭解生命的由來
向孩子們解釋他們最大的疑問:我是從哪來的?而在幼兒期,透過為孩子們過生日、教他們培育動植物等活動,都可以讓他們在樸素的驚奇和感動中瞭解生命,是培養生命尊重的絕佳機會
三、認知性別角色
孩子們在幼兒園上第一節游泳課。橋浦清子老師把每年的這個時候作為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好機會:讓孩子自我認知性別角色,明白自己是男的還是女的,並初步瞭解男女的區別,樹立起自我保護意識。
四、性知識從小學教到高中
中國目前還沒有比較好的教育性的課程,所以家長可以自己在小學開買一些《衛生》相關書籍,男女之間身體的區別、月經和懷孕的原理,初中每年也有1—2小時的特別講座,呼籲學生不要進行危險的性行為,學生還可以學到避孕和性病知識。高中的體育保健課和家庭生活課裡有性教育的課程,內容涉及避孕、流產、性病、艾滋和倫理道德方面。
-
3 # 曙光支教
當看電視時看到親熱鏡頭是就是進行性教育的好機會。
可是啊。當看到這一幕時,孩子們都還不清楚發生了什麼,家長們就坐不住了,開始手忙腳亂的找遙控器換臺了。但是啊,電視上男女主角的親熱戲總是來的猝不及防,那麼,孩子看到親熱鏡頭就是不可避免的,作為父母的人不要覺得尷尬,因為這正是進行性教育的好機會!
1.當孩子看到的還不是色情,暴露或者暴力的鏡頭時,僅僅是親吻的畫面時,家長不必換臺,是要告訴孩子這是一種愛的表現。當雙方彼此相愛的時候,會透過親吻的方式來表達。
➁ 當孩子看到的是帶有色情、暴露甚至暴力的鏡頭時,家長更要告訴孩子這意味什麼。家長要向孩子傳遞,對這件事情這個行為的看法。必須要引導孩子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
比如看到有強姦的畫面,家長要告訴孩子這是錯誤的。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由自己做主的,誰都不能強迫你做任何事情。如果別人侵犯了我們,我們要尋找家人或者可以信任的人,或者法律來保護自己。
又比如看到過於裸露的畫面,家長要告訴孩子自己的態度,告訴孩子這是錯誤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部位,不能給別人看,也不能看別人的隱私部位。向別人暴露自己的隱私部位是一種不文明,不禮貌,對別人不尊重的行為。
➂ 最想要強調的一點。家長直面遇到的情況,給孩子做出正確引導,比一味選擇換臺逃避要有效的多。一方面,你越是逃避,孩子越是好奇。孩子會想剛才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家長要換臺。甚至在日後的生活中,他會特意留意這樣的事情。另一方面,會讓孩子產生對於親密行為的誤解,認為表達愛的親吻和色情都是錯誤的,成年後甚至會覺得異性的接觸很噁心,拒絕戀愛與婚姻。
其實最好的兒童性教育就是做情境教育,所以我們應該抓住這樣的機會。在和孩子看電視時,遇到親熱鏡頭,不用覺得尷尬,也不用逃避、立馬換頻道。
不妨和孩子就電視內容來隨便聊聊,試著可以聊聊親密關係和尊重的話題。將注意的焦點放在電視內容上,而非現實人物,會給雙方減輕不少的壓力。
如果電視裡出現了一些不愉快的,又或者是暴力的場景,可以向孩子傳遞你在愛情、性和親密關係這些方面的態度。你贊成的或者是反對的,都要讓孩子瞭解,而你們此時一起在看的電視正是給你們提供了很好的教育情境。
-
4 # 人寵情
當孩子問媽媽自己是怎麼來的時候,這對媽媽來說就是一個很多好的性教育機會。
媽媽可以這樣回答自己的孩子:你是爸爸和媽媽共同創造出來的。媽媽身體裡的一個卵子和爸爸身體裡的一個精子結合在一起長成一個叫“受精卵”的小東西,他們共同生長在媽媽身體裡的一個小房間裡,這個小房間被醫生們成為“子宮”,子宮裡面有各種營養成分,包括爸爸媽媽對彼此的愛,如果沒有“愛”這種營養成分的話,受精卵就無法繼續長大,這個受精卵就是透過吸收房間裡的各種營養成分慢慢長大的。等到長到十個月的時候,小房子就裝不下他了,因為他已經長得太大了,沒有辦法,爸爸媽媽只好找來醫生幫我們把他拿出來,這樣,他就出生了,來到了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裡。這個剛開始被稱為“受精卵”後來在醫生的幫助下出生的小東西就是你了!
-
5 # 童書媽媽三川玲
很多性教育學家都認為抓住生活中的“可教時刻”,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做法,遠遠勝於等著對孩子進行一次鄭重其事的性教育和談話。所以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在生活中抓住機會提出性的話題。
比如一兩歲的孩子在換尿布、洗澡的時候,可以告訴他身體部位對應的準確名稱,比如“陰莖、陰部、肛門、乳房……”等等。帶著三四歲的孩子遇見孕婦,正好可以告訴孩子“她懷孕了,肚子裡有一個小寶寶,正在她的身體裡,那個地方叫子宮。”
如果去到農村或是動物園,可能會看到動物交配的情景,如果孩子已經有了精子卵子的概念,也可以結合實際情境告訴孩子,動物正在交配。同時也可以介紹一些性文化的常識,比如動物是不在乎交配時被其他人和動物看到的,而人類認為做愛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不願意被別人看到。也可以告訴孩子,人們認為性是很隱私的話題,尤其在國內,不適合在公共場合大聲談論性的話題,如果有什麼問題和爸爸媽媽在私下裡討論。
而對於大孩子,可以根據各種主題日和新聞,比如艾滋病日(12月1日)可以趁機跟孩子談談艾滋病這種性傳染病的知識。
總之,如果父母決定要給孩子適當的性教育,自己在性知識有了足夠的準備,在性觀念上思考得比較充分,總會有恰當的時機跟孩子自然地聊聊性。
-
6 # 糯米麻麻Coco
孩子的性別意識發育有早有晚,所以當孩子開始意識到男生女生區別的時候,就可以接著機會對孩子進行性啟蒙,不但是身體的結構啟蒙,還包括性意識啟蒙。
給孩子洗澡的時候,就都會告訴孩子背心褲頭蓋住的地方是絕對不給人碰的除了媽媽給寶寶洗澡的時候。
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回到家站著尿尿,我說為啥站著?她說他們班小男孩都是站著尿尿的。告訴孩子男孩女孩身體結構不一樣的,找來了繪本《我們的身體》給孩子看的,男孩女孩身體結構不一樣,所以導致尿尿的時候男孩需要站著,女孩需要坐著的結果。自打那以後,孩子再也不模仿男孩子尿尿了。
生活中好多性教育的場景,只要父母用心,多關注孩子的成長,把性教育做到潤物細無聲,相信孩子會跟安全平穩得度過青春期。
-
7 # 積木育兒
3-5歲的孩子,對於性方面的話題尤其熱衷。這是好事,是健康孩子正常發展必經的階段,亦是孩子深入探索自己的一個新鮮歷程。藉由探索自己生命的來源、蘊藏在自己身體內的某種神秘能量,孩子們更深刻地認識自己,也進一步認識自己和他人、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孩子對性的好奇,但是並不像成人想象的那樣,帶有性的意味,孩子想去了解男女的身體區別,就像是想去認識一隻小狗,認識一個杯子一樣自然。爸爸媽媽不必遮遮掩掩,不好意思,對孩子的性教育可以滲透到生活中去。
與同性父母如廁、沐浴時3歲之後,建議與同性父母共浴。在與同性父母一起如廁,一起沐浴的時候,父母允許孩子在性上面表現出好奇,且給孩子權利去關注、探索性的問題,是非常智慧的做法。媽媽在與自己的小女孩一起沐浴的過程,爸爸在與自己的小男孩一起沐浴的過程,告訴孩子不同性別身體的特點,展示給孩子看,成熟的身體是怎樣的,也會是一個很好的性別認同的過程。女孩向媽媽認同,男孩向爸爸認同,非常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和社會化。
做親子游戲時看到孩子總摸自己的生殖器,不要強化,保持自然的態度,同時,可以把孩子對自己性器官的好奇,轉變成認識身體的小遊戲。譬如早上起來,媽媽給寶寶說:“早上好,我的寶貝;早上好,寶寶的大腦袋,小胳膊,大長腿,小腳丫……”。透過遊戲傳達給孩子,小雞雞跟自己的大腦袋,小胳膊,小腳丫沒區別!如此,既讓孩子滿足了對自己身體的探索,同時又將孩子的性教育化於自然、無形之中。當你開始給孩子做身體啟蒙時,請清晰地為他身體的每一個部位命名,給予他身體的每一個器官同等的重視。
給孩子講繪本的時候市場有很多關於兒童性教育的繪本,這些繪本不僅生動有趣,而且也避免了爸爸媽媽直接給孩子講性話題時的尷尬,透過繪本告訴孩子生命是怎麼來的,男孩女孩之間有什麼樣的差別,為什麼有這樣的差別,怎麼保護自己的身體。比如《小雞雞的故事》《乳房的故事》《請不要隨便摸我》《我們的身體》。在讀繪本中,慢慢去認識不同性別有什麼特徵,自然而然地給孩子進行性別的教育。
回覆列表
在兒童的性別發展方面,三歲到十二歲的階段焦點可以放在身體的意義上,從外觀來看,他們會首先注意到男女在髮型穿著上是不同的,接著孩子們會發現,男女上不同的廁所,於是孩子會明白,男生有小雞雞而女生沒有,也就是了解到男女有不同的生理解構,有了這層的差異,他們便感覺到一些模糊而曖昧的氣氛,一方面是來自於父母師長被詢問時出現的尷尬臉色,另一方面則是來自大眾傳播媒體的報導,在此階段,父母應該要注意兩大原則,一是讓孩子懂得保護自己的身體,第二是要孩子對身體的各部位有正面的經驗與意象。
1.讓孩子懂得尊重與保護自己的身體:
通常在為小孩洗澡的時候,可以輕鬆的告訴孩子,身體各個部位被人碰觸的尺度範圍在那裡,例如臉頰可以親吻,但是限於親人之間,有第三者在場時,可以與別人牽手,但限於某種狀況,生殖器絕對不能被人碰觸,即使是隔著衣物手套。教孩子保護自己的身體,不只限於女孩,男孩也一樣,因為現在的社會新聞中,也有漸多的小男生被精神異常份子侵犯,除此之外,要教導孩子,在生活中,進出家門之間,在陌生的環境中如何保護自己免受陌生人的干擾。
2.要孩子對身體的各部位有正面的經驗與意象:
也許在亞當與夏娃被上帝趕出伊甸園之後,人類對於自己的身體就產生了一種原始的罪惡感,這種罪惡感讓人們對於性面,不敢公然討論,反而告成許多的錯誤資訊與私密的性行為,因此,家長本身要自我心理建設,身體應該是被尊重與肯定的,如果父母對於小孩探究生殖器的反應是憂愁責罵或處罰,可能會使小孩認為這種方式得到的快樂是錯誤的,這種訊息可能會妨礙小孩接受和給予性愛愉悅的能力,而且最後會干擾到建立愛情與親密關係的能力,以承認性慾取代禁絕性慾,能夠增進孩子的自尊,建立肯定的身體形象,而且能激發能力及果斷力,但是性的表現,必需經過父母的指導。
父母也應該使用正確的字眼,父母有時使用簡單的字(有時甚或不是文字),來形容性的構造,例如以“噓噓”或“屁屁”,以至於讓孩子感受到有關性之負面訊息,因為這樣的字眼似乎在暗示:比起身體的其它部份諸如鼻子、耳朵、膝蓋,性器官(如外陰部,睪丸)是相當不同的,而且是令人不好意思的,感到神秘或是一種禁忌,這會影響到衛生保健的習慣與觀念,甚至青春期階段對異性的看法,通常對自己身體有負面意義的人,也會對異性有負面的意象,而造成青春期的偏差行為,例如:強暴,虐待。
父母應該主動提出適合各種孩子年齡,興趣及理解程度之有關生殖及性方面的主題,例如當有親戚或朋友懷孕時,正是對孩子說明有關嬰兒如何存於母親體內的時機,且要使用正確的專門用語說明,例如說明嬰兒是生長在女性的子宮內,而且要正確的形容子宮正是為了孕育嬰兒,如溫床似的特別地方,一個更積極正面的態度是母親告訴孩子,自己在懷他的時候,一些心情與期待,指著孩子的肚臍說,這是曾經與母親相連繫的部位,這樣既客觀又具個人意義的方式,將能使孩子對於性有一個正確的看法與意義,不再隱誨不清,或是抱持著太多的幻想。
一個更重要的提醒是,父母本身對於性的知識與看法必須是健康的,如果成年人都著迷於偏差的性錄影帶,沉浸於威而剛的驚人效果,那如何教導下一代有一個健康的性觀念,兒童的性教育如果作的好,社會新聞中的性虐待,強暴,近親亂倫的事將可減少到最低,希望藉此提醒教育單位能積極作好兒童的性教育,重視下一代的心理衛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