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玉翡翠大講堂
-
2 # 壺小弟紫砂
和田玉白玉可分為羊脂白玉、一級白玉、二級白玉、三級白玉四個等級,它們在成分上大致相同,只是因為微量元素以及形態、綹裂、雜質不同而表現了在顏色、光澤、質地上的差異。
羊脂白玉:其顏色為羊脂白,質地細膩,光澤柔和均勻,油脂光澤,糯性十足,半透明狀。不僅是白玉中玉質最好的,也是和田玉極品。
一級白玉:顏色亦為白色,質細膩縝密、色澤均勻,油脂光澤,光潔油潤,其顏色觀感稍稍遜於羊脂白玉,基本無雜質綹裂等等瑕疵,亦是玉中精品。
二級白玉:顏色主要為白色,但是其中不乏青、灰、黃、綠等等顏色,光澤為蠟狀或油脂,半透明,質地較為細膩。常常有綹裂、雜質等瑕疵。
三級白玉:其白顏色之中常見黃、灰、青、綠等色彩,蠟狀光澤,多伴有棉、綹、裂、雜質等瑕疵。
擴充套件資料:
和田玉,“中國四大名玉”之一(其三為陝西藍田玉、遼寧岫玉和河南獨山玉)。
傳統狹義範疇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石,以和田“子料”為代表聞名於世;廣義的和田玉指軟玉(真玉)。
和田玉雖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並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而是一類產品的名稱。
中國把透閃石成份佔98%以上的石頭都命名為和田玉,都在國標範圍內。
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和田玉因產於崑崙山被稱為“崑山之玉”,以後又因位於“于闐國”境內而被稱為“于闐玉”。直到清光緒九年(1883年)設立和田直隸州時,才被正式命名為“和田玉”。
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的西漢國寶級文物“皇后之璽”,其質地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漢代皇后玉璽,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徽寶“中國印”,也是採用新疆和田玉作為材料。
長期以來,學術界對和田玉是按產地來劃分還是按礦物成分來劃分存在很大爭議,2013年12月17日和2014年1月,中國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和全國標準樣品技術委員會批准釋出了國家標準GSB 16-3061-2013《和田玉實物標準樣品》,正式確定——“和田玉實物樣品國家標準不論產地,一律按其礦物成分來界定。”
-
3 # 和田玉蘇工精品
和田玉的內在特徵是決定其價值的根本所在。也就是說,和田玉之所以能成為“玉中之王”,是由於其本身的透明度、光澤、密度、紋理、顏色等特性所決定的。
和田玉和翡翠是玉石中最為出眾的兩個品種,根據質地和田玉被稱為軟玉,翡翠稱為硬玉。和田玉的軟,並不是真的“軟”,而是因為它的糯性和韌性比較高,這也是和田玉雕刻很出彩的原因。
但是總有人將和田玉的硬度和韌性混淆,其實不然,硬度是相對的,而韌性是絕對的。硬度是指玉石抗外來作用力,如壓、刻、磨的能力。硬度大,則玉器拋光性好,亮度好,且能長期儲存。
硬度
衡量和田玉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看其硬度, 一般是硬度越大的玉,拋光性就越好,能夠長期儲存。正因如此,業內常用硬度劃分玉器的高、中、低檔,一般來說,硬度越大則越高檔,反之則越低檔 。
和田玉的硬度在玉石當中算是比較高的,而且也是韌度最大的;通常表示硬度有兩種方法:
(1)相對硬度,或稱摩氏硬度,是一種刻劃硬度。
(2)絕對硬度,亦叫壓入硬度。是根據礦物表面上能夠承受的重量來測定。和田玉的摩氏硬度為約為6.5~6.9 級之間 ,由於所含雜質成分和數量的不同,各和田玉品種之間的硬度並不相同 。
和田白玉的硬度在6.6~6.7級之間。和田羊脂白玉的硬度在6.5~6.6級之間;和田青玉和和田碧玉的硬度在6.6~6.9級之間 ;一般來說青玉硬度稍大於白玉。
珠寶業中一般把硬度作為劃分寶石和玉石的一個重要標誌。寶石硬度一般在摩氏7度以上,玉石硬度一般在摩氏4~7度,摩氏4度以下通常稱為彩石或雕刻石。硬度大,拋光性好,能使玉器發亮,同時也便於儲存。
塊度和重量也是衡量和田玉價值的一個重要標準
一般相同質地的和田玉,硬度越大,就越重,品級就越高,其價格也就越昂貴。現實生活中,塊度大的和田玉非常難得,在歷史記載中,重量在100公斤以上的和田白玉屈指可數,而且這樣的白玉一般都會作為珍寶上貢給朝廷。
1965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1 0週年之際,和田人民將一塊重達400公斤的和田白玉作為禮品擺放在自治區黨委大院。
1976年和田將所採的重達178公斤的和田白玉,敬獻給毛主席紀念堂。1980年所採的重達472公斤和田白玉,經揚州玉雕廠磨成“大千佛國圖”玉山子,獲國家珍品金盃獎,永久收藏在中國工藝美術館。
2004年在和田又採得帶皮的和田羊脂白玉,重達80公斤。和田玉的等級標準,有其嚴格的要求。
按照不同品種細分等級。比如重量在6公斤以上的白玉就被劃分為特級白玉,3公斤以上的被劃分為一級品;1公斤以上的被劃分為二級品。
密度
密度是指和田玉單位體積的質量,也是業內人士所說的比重。密度越高,顯得玉越重,有些玩家喜歡掂玉,其實就是在琢磨它的密度。
玉石的密度是最重要的鑑定玉石好壞的依據,一件和田玉玉器,如果它的外觀油油潤潤(不是人為打油),玉石結構不容易被看出來的話,就大致說明這件玉的密度很好的。
密度高就是一個玉石內部的礦物集合體結合的十分緊密,密度好的玉石一定是很油潤的。
經樣品測定,和田玉的密度為2.9-3.1克/立方厘米。不同的和田玉之間存在差異:和田白玉為2.922,青白玉為2.976,墨玉為2.66。一般情況下,白玉比重小於青白玉或者青玉,墨玉因含有較輕的石墨鱗片而比重較小。
在進行玉石鑑定時,密度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玉文化有悠久而輝煌的歷史,和田玉的歷史是從巫玉走向神玉,從神玉走向王玉,又從王玉走向民玉,中國玉文化向世界展示了華夏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無數精美絕倫的中國玉器向世人不斷訴說著中國玉文化的燦爛歷史,中國古玉器不僅散發著無限的生命力,中國現代玉器仍然釋放著難珠的民族藝術光芒。
回覆列表
您好,下面由我給您解答。和田玉白玉可分為羊脂白玉、一級白玉、二級白玉、三級白玉四個等級,它們在成分上大致相同,只是因為微量元素以及形態、綹裂、雜質不同而表現了在顏色、光澤、質地上的差異脂白玉:其顏色為羊脂白,質地細膩,光澤柔和均勻,油脂光澤,糯性十足,半透明狀。不僅是白玉中玉質最好的,也是和田玉極品。
其中一級白玉:顏色亦為白色,質細膩縝密、色澤均勻,油脂光澤,光潔油潤,其顏色觀感稍稍遜於羊脂白玉,基本無雜質綹裂等等瑕疵,亦是玉中精品。
二級的白玉:顏色主要為白色,但是其中不乏青、灰、黃、綠等等顏色,光澤為蠟狀或油脂,半透明,質地較為細膩。常常有綹裂、雜質等瑕疵。
三級的白玉:其白顏色之中常見黃、灰、青、綠等色彩,蠟狀光澤,常常有棉、綹、裂、雜質等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