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弘建教育
-
2 # 歸閒居
孔子說:“進學修身就像堆土成山一樣,差一筐土就大功告成了,但停下不幹,功虧一簣了,那是我自己半途而廢造成的;也像平整窪地一樣,雖然剛剛倒入一筐土,但是不停地往裡倒,最終成功了,那是我堅持不懈、一往無前的結果。”
孔子用堆土和填土這兩個形象的比喻,對照說明了學習要透過積累和依靠自己的道理。
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過程,都是積少成多,日積月累的結果,這就要求人們不論遇到什麼情況,都要有自強不息、鍥而不捨、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如此堅持不懈,方能最後成功。相反,若缺乏毅力和韌性,沒有堅持到底的精神,只能是前功盡棄,一事無成。
事情成敗的原因固然很多,其實最根本的、起決定作用的還是我們自己。是止步不前還是一往無前,是半途而廢還是堅持到底,這些全是由自己決定的,與他人無關。所以,孔子認為,學習是為了自己,學業的長進也必須依靠自己。對自己要有信心,挖掘自身的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己的能動性。
-
3 # 藍天2404
孔子說:堆土山差一筐土,你停了先來,失敗啦,填平地,你不停的幹堅持下來成功啦!說:我們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恆,堅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廢。功虧一簣!
-
4 #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有意思!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第一個對子:
為山VS平地,
一個是損一個是益,
山不差一簣,
地要平就不能少那一簣!
是繼續為山還是去填平那個坑?
第二個對子:
吾止VS吾往,
止VS進,止VS往,
山再來一萬筐,
不增其高,
地坑不填永遠不平!
何止何往?
緣何止緣何往?
歸結一下,
不為典要。
道德學業,
缺一不可,
均衡發展,
不鑽牛角尖,
不沽名釣譽,
不以一眚掩百德,
寧以一瑕掩瑜,
過猶不及,
此處是說中庸之道的抉擇麼?
-
5 # 猛哥厲史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意思是:孔子說:“好比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下來,那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雖然只倒下一筐,這時繼續前進,那是我自己要前進的。”
這不過是一句大白話而已,並沒有什麼深刻的哲理。
但是尊孔者一定要說,這句話富有深刻的哲學意味。
並且給洗白成持之以恆修身、半途而廢之類的境界。
從文學藝術的角度講,隱喻是一種很好的寫作手法,但是作為科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最好還是少用、慎用,用不好,不但道理沒說清楚,反而會把自己和他人都弄糊塗了。
就孔子這些廢話,華人研究了幾千年了,還沒個定論,也不可能有定論。誤導人把時間荒廢在蠕學這種邪教身上,就是犯罪
-
6 # 廢品之家網
【賣廢品就上廢品之家,您的問題我來回答】
譯文 孔子說:“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下來,那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雖然只倒下一筐,這時繼續前進,那是我自己要前進的。”
評析 孔子在這裡用堆土成山這一比喻,說明功虧一簣和持之以恆的深刻道理,他鼓勵自己和學生們無論在學問和道德上,都應該是堅持不懈,自覺自願。這對於立志有所作為的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對人的道德品質的塑造。
-
7 # 農民看笑話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我個人理解是,比如高山,你沒填一筐土,但是擋住你的腳步了,所以我停下腳步了;比如平地,你填了一筐土,也不影響我走路,所以我繼續前進了!這就跟知難而退一個意思,遇見高山就犯懶不爬了;遇到平地挖了一個坑也好,多了一個小小的土堆也是好走的路!其實就是順境逆境的對白而已!
-
8 # 胡學秀
我的理解是:人都是知難而退,自己能堅持到最後的很少。孔聖人要求我們,凡事不要知難而退,半途而廢,不管好做不好做,都要自覺地堅持到最後。前部分講知難而退,半途而廢;後部分講自覺堅持下去。
-
9 # 風過無痕攝有痕
怎麼理解《論語》中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這段話出自《論語·子罕》篇。譯文是孔子說,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下來,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又好比平整天地,雖然只到下一筐土,如果決心繼續,還是要自己去幹的。
孔子在這裡所要表達的意思是,在治學與修身及做事上,要有一股鍥而不捨的韌勁,他用堆土成山這一比喻,說明功虧一簣和持之以恆的深刻道理,他鼓勵自己和弟子們無論在做人和做事上,都應該堅持不懈,高度自覺。這對於立志有所作為的人來說,永遠都是十分重要的警句。
如何對孔子這一論述的準確理解,需要貫穿於《論語》和孔子的言行中去體悟。
一、學習是一件終身的事情
孔子的一生是學習的一生,他從15歲立志學習直到去世,他對自己的人生定位就是發憤求學,是常常連自己腹中飢餓都沒有感覺的人,有時候連吃飯都忘了。一旦學問上有所收穫,又會快樂的忘記憂愁,連日漸衰老的威脅也忘了。蔡元培先生針對此評價說,孔子的為學精神是永遠年輕的,因此能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終身不倦的學習,使孔子時時保持進步的狀態,總能達到一種新境界。
由終身學習,聯想到江郎才盡的故事。南北時期,梁朝有個名叫江淹的金紫光祿大夫,年輕時家境貧寒,但好學不倦,成了現在所稱的作家大伽,中年為官後,耽於安樂,自我放縱,不再刻苦砥礪了,自嘲他性有三短,其中的“體本疲緩,臥本肯起”、“性甚畏動,事絕不行”屬於“隨”的劣性。於此,他事業消磨,只“望在五畝之宅,半頃之田”,哪還有什麼治國平天下的雄心壯志,後來學疏才淺,詩文褪色,“絕無美句”。應驗了孔子的話,自己停下來了。學習是一件終身的事情,正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大學問的人,貴在勤勉和持之以恆的努力,否則再聰明的人也會有江郎才盡的那一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注重提升自己有形、無形的能力才能滿足事業的發展需要。學習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需要長期積累、不斷磨鍊。中國古代有許多學習經典故事,比如匡衡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窺園、管寧割席分坐、范仲淹苦讀、聞一多醉書、魯迅嚼辣驅寒等等,都在說明學習的刻苦和持之以恆精神。
二、自我約束以求上進
愛你,總是停不下來!孔子因為理想和追求,對於為人處世中所表現出來的自我約束到了極致,成為一種內心的自覺,一種自然的流露,並見之於行動。
在學習上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他自覺做到“學不厭”、“教不倦”。他曾經向老子問禮,向師襄學琴,奉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也是他自己一生為學的真實寫照。學習使他快樂,使他進步,他不能停下來呀!
在理想事業上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他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年,歷經千辛萬苦,不僅得不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搭上自己的性命,但這些都不能阻擋他跟著理想走的感覺和步伐,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他創立的儒家學派,成為中國2000多年封建社會的正統,其政治主張可以說是澤被後世了。追求事業,樂觀向上,他停不下來呀!
在做人上是“與人為善”、“直道而行”。他奉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為了這單純而偉大的做人的準則,他也吃盡了苦頭到處碰壁。老子曾經勸諫孔子看問題深刻,講話太尖銳,會傷害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危險。這恐怕就是孔子不能從政的原因之一。性急而敏感,不肯放棄理想,使孔子終身只能徘徊在春秋末期的政壇邊緣,但他總能從失敗的陰影中擺脫出來,因為另一扇門在等他開啟,他不能停下來呀!
自律是對自己的承諾,要成為自己的最嚴厲的批評者。愛因斯坦小時候不愛學習,成天四處遊玩,父母也規勸不了。直到16歲那年,父親給他講了一個清掃煙囪的身邊故事,讓他從此開悟,在以後時時反省自己。南宋末年許衡不食無主之梨的故事,體現了一種誠實自律的品質。曾國藩堪稱自律的表率,他每天記日記,並對自己的言行進行檢查、反思,一直貫穿到他的後半生,勉勵自己勤儉、謙對、仁恕、誠信,知命、惜福。
三、時不我待
德國詩人歌德這樣總結人生:“少年,我愛你的美貌;壯年,我愛你的言談;老年,我愛你的德行。”
孔子這樣總結自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人都變成了七十歲的老者,還能從心所欲,瀟灑但不能“為老不尊”,還得守規矩。這樣才能使不老的心真正自由翱翔,飛得更高更遠,才不會停下來呀!
孔子在川上說:“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南懷瑾先生認為這是整個《論語》中最為動人的,很有哲學意蘊,意境也很美。是啊,這個世界上的萬物大概都是和時間一樣吧,像眼下的江水,每天每日沒夜地奔流,從來不會為任何人稍作停留,真是無情啊!原來時間不等人啊,孔子感嘆自己的一生何不像這江水和時間一樣永不停歇啊!
時間每時每刻都在流逝,可是這樣的流逝依然不能引起當下我們的重視,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中,似乎感覺不到“逝者如斯夫”,在事業中甚至停滯不前。人類的歷史就是在時光中建造的,每個人的歷史也是如此,時間能建造一切,也能摧毀一切。
時不我待,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李大釗這樣說:“我以為世界上最寶貴的是‘今’,最容易喪失的也是‘今’。正是因為它最容易喪失,所以更覺得它寶貴。”古今中外,凡事為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人,都是在與時間賽跑,從把握今天起步的。愛迪生以“惜時如命”為座右銘,有時候就睡在實驗室,還說是最喜歡的休養勝地,感嘆人生太短暫,事情這麼多,能不兼程而進嗎?國畫大師齊白石,據說他27歲專攻國畫後,直到去世70多年間,只有兩次間斷過作畫。一次是他63歲生病昏迷不醒數日,一次是64歲時因母親去世過度憂傷而擱筆。法國作家巴爾扎克,活了51歲,但卻是多產作家,常常把自己鎖起來,每天工作十五六小時,不分晝夜。
山高久仞,功虧一簣。做一切事情都應盡力而為,不可半途而廢。最難做的事是把容易做的事持之以恆。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回覆列表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簣”,讀音是kuì,古時盛土的筐子。
本章的譯文是,孔子說:“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下來,那是我自己半途而廢;譬如在平地上堆山,雖然只倒下一筐,這時繼續前進,那是我自己要繼續堅持。”
朱熹對本章的註釋是這樣的,“書曰:‘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夫子之言,蓋出於此。言山成而但少一簣,其止者,吾自止耳;平地而方覆一簣,其進者,吾自往耳。蓋學者自強不息,則積少成多;中道而止,則前功盡棄。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不論做事還是為人,貴在持之以恆,功虧一簣也好,持之以恆也罷,關鍵都在於自己。堅持就是勝利,不可半途而廢,才可不功虧一簣,這道理太簡單了,似乎人人都懂,但能做到的卻極少。網上看到華杉所注的《四書》,對於堅持與不能堅持列出了三條理念上的區別,很值得一讀。
其一,君子有志,小人有願。君子為志向驅使,他的著眼點在於“我要追求什麼,我要做什麼”。小人為願望吸引,他的著眼點在於“我要實現願望,我要得到什麼。”所以君子不太去巴望能不能如願,什麼時候能如願,而是堅定立志於這前進的方向,鍥而不捨。小人會時刻評估、懷疑:“到不了怎麼辦呢?你能保證一定能成功嗎?要不要換一條道走呢?該轉型了!”但凡問這問題的人,一定不能堅持。其二, 對“堅持錯了”的認識論。堅持,還是沒達到,堅持錯了,怎麼辦?什麼叫“錯”?很多人所謂的錯,是以結果為標準,沒成功就叫“錯”,你怎麼知道沒成功呢?你怎麼知道現在是結果呢?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想法,才會功虧一簣呀,就差一筐土,你不堆了。
這還是雞同鴨講,語言不通。有志向的人,一是生知安行,成敗不改其樂;二是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我堅持修行自己,能有機會,就發揮;沒有機會,就藏之於身,繼續精進,自得其樂。其三,是對“結果”的態度,“結果”怎麼樣呢?“成功”嗎?這是不能堅持的人問的問題,還是在判斷,在猶疑。能堅持的人,對結果只有四個字——死而後已。他除了堅持,就是堅持,他不跟你討論什麼成不成功,結果如何,死的時候才有結果,而且無論那時候是什麼結果,我都安然接受。君子只管自己努力,能接受任何結果,因為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命運,我們能做的,只是很小一部分,我就堅持把我那部分做好,這叫盡人事,聽天命。
所謂堅持,不是確信堅持就是勝利,而是有使命驅使,志向支援,而且能接受任何結果。這理念,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