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方鵬

    實力使然,國家還很虛弱,由不得人任性,呂后是理智的,巧妙化解來自敵國的試探和激將,忍辱負重進行休養生息,經過三代人的積蓄,才有後來漢武帝反擊匈奴的大手筆。其時戰力不如匈奴,百業待興,財政也支撐不起大戰,更重要的是,冒頓寫這封侮辱性的國書時,正是劉邦死後不久,國內有功臣派、諸侯王派,還有後宮爭寵的女人們,這些都急切需要處理妥當,也沒閒功夫對匈作戰。

    他說,當初先帝帶四十萬兵馬,還發生白登之圍,樊噲這麼說既欺君又誤國,自吹自擂,並且匈奴的土地不適合耕作,我們就算勝了,也沒有多大用處,主要還是國力不允許開戰。建議呂后隱忍。呂后是女中梟雄,明白自己與兒子新上位,各種勢力還需平衡,確實不是開戰的合適時機,便坦然回信給冒頓說,我年老體衰,不值得單于為我屈尊玷汙自己,敝國沒有做錯什麼,還請單于寬恕。並加送一些禮物給匈奴,這件事就算揭過了。

  • 2 # 漩渦鳴人yy

    當時匈奴的單于呢是冒頓,冒頓這位仁兄大家都知道,這是匈奴崛起的一個關鍵人物,也正是因為這一位的勵精圖治,讓匈奴儼然成為了北方最大的霸主,沒有之一在白登,40萬匈奴騎兵包圍漢高祖劉邦的時候,劉邦這才意識到他的北方有一個強大的敵人,他一直都沒有辦法解決。

    所以他派了一位公主出去和親,算是兩國重修於好的證明,但是俗話說的好啊!議潮君子一朝臣,劉邦死了,沒有人過來執行他的政策,這對於默讀來講自己拼盡全力擊敗的看高祖劉邦就顯得沒有任何意義了,因此他急需去試探一下中央王朝的意思,已決定下一步究竟是對中央王朝動兵了,還是說兩國和好?

    因此他就寫了一封信出去,但普通的信,他知道達不到目的,因此他就寫了一封特別的信,在這封信裡面冒頓的意思很明確,就是我呢是匈奴的老大,你呢是大漢王朝老大的女人,現在你的老大死了,那你是不是應該下架過來到我這邊來,咱倆就算得上是各取所需,是不是?

    這封信到了呂后的手裡面,呂后當即就把這封信拿給朝中的大臣看,朝中的大臣個個義憤填膺,後來呂后的妹夫樊噲站了出來,她就對著呂后說給我10萬兵馬,我幫你把匈奴給滅了,這種話一說出來,大家立刻覺得行,有這個人在這吹牛,這種事情肯定能辦成,因此呂后在眾望所歸之下就快要把軍隊交到樊噲的手裡面了。

    說出這句話的人就是季布,曾經西楚霸王手底下的將軍,千金易得,不如季布一諾,這位仁兄憑藉著自己的人格折服了當時的對手劉邦,劉邦遍行天下之後把他找到之後並沒有加害於他,反而讓他在朝廷之中擔任一官半職。

    這個人,說話實在,而且比較注重誠信,在朝堂之上所有人都被樊噲說的頭腦發熱的時候,只有他冷靜地提醒大家此時不能打。

    話說回來,樊噲這個人的嘴巴也確實不能信。就因為他這張嘴,她就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當時劉邦快死了,結果有人告訴她反饋說她壞話咒他趕緊死,劉邦二話沒說就派人把他給殺了,要不是當時去執行命令的人腦子活泛,知道劉邦死了之後,就是呂后上臺,自己沒有好果子吃,所以保了樊噲一命,否則他早就在軍前,已經被斬殺了。

    呂后一聽,自然也是明白其中的道理,能夠輔佐漢高祖劉邦有如今的成就,呂后手中的權力和手腕大家也都知道,因此她也明白莫讀的這封信實際上就是一句試探,甭管你到底什麼意思,他都把大漢王朝是做自己囊中之物,只要自己不樂意就能帶兵過來攻打,倘若今天他真的把這封信給撕了,就算他不帶兵去攻打匈奴,匈奴人也會提冰北犯,對於兩國來講,往好了說兩敗俱傷,往壞了說自己不保啊。

    所以呂后當即認慫,不僅寫了一封信表達了自己的歉意,說自己已經老了,不可能再嫁給其他的人了,而且還精挑細選了一個漂亮姑娘嫁給了冒頓,算是延續了之前的和親政策。

  • 3 # 希望星晨58298869

    1.呂后有了豐富的執政經驗。

    這個時候的呂后不再是呂公家弱不經風的千金小姐了。他有協助劉邦建立大漢的奮鬥經歷,有在項羽楚營當二十八個月楚囚的痛苦回憶,有讓韓信、彭越死於非命的手腕,有把戚夫人做成‘’人彘‘’的高超藝術。

    她早可以獨當一面了,此時,她政務嫻熟,威望日高,已是一位成熟的女政治家了。她心裡素質是很高的,面對匈奴單于的侮辱,知道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能意氣用事。所以,她堅持以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為處理這件事的原則。

    2.國力不允許她把匈奴單于當戚夫人一樣處理。

    公元前209年,匈奴太子冒頓殺父自立。冒頓這傢伙久經沙場、能征慣戰。他成為單于後,經過縱橫馳騁的大征伐,雄踞大漠南北,建立了疆域遼闊的匈奴帝國。漢高祖劉邦不服,曾經御駕親征過這位猛人。結果是冒頓把個劉邦牢牢地困在了白登山,時間長達7天7夜之久。若不是劉邦手下的謀士陳平建議向冒頓單于的閼氏行賄,劉邦差點就掛了。前車之鑑,呂后銘記在心。

    自公元前195年,劉邦駕崩後,西漢大權一直掌握在呂后手中。此時,韓信、彭越、英布相繼作古,曹參、周勃、灌嬰等人文治武功又拿不出手,屠夫樊噲呢?兵權在握不假,他又是呂后的妹夫,人也可靠,也有戰場經驗。可是,一旦樊噲領兵征討匈奴,呂后在中央就孤立難支、岌岌可危了。3.西漢發展的需要。

    呂后作為中國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信奉黃老之術與民休息的政策,懂得歷盡戰亂的西漢之邊境安寧、人民安居樂業對大力發展生產的重要性,所以,她不便也不能發飆。

    4.冒頓要逐鹿中原,是有備而來。呂后不讓他師出有名。

    匈奴冒頓單于於公元前192年派使者給呂后送來一封書信:

    “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短小精悍,充滿了挑釁和侮辱,尤其是“我是孤男,你是寡女,不如咱倆成親,互取所需”的表達,令人氣憤,簡直就是赤祼裸地耍流氓!這哪裡是談戀愛呢?

    呂后當然知道是淫褻之語,羞怒交加有過,但很短暫。呂后清楚,這傢伙要為南下擄掠找藉口了,她經過深思熟慮,終於安靜了下來。

    5.呂后要藉機增強朝臣同仇敵愾的決心,並且要為與匈奴恢復和親政策找到理由。

    呂后顧不得臉面了,把冒頓的信拿到朝廷傳閱。她懂得,群臣看過後,會有好的效果。樊噲英勇,要帶領十萬人馬,橫掃匈奴。季布當頭棒喝:“樊噲當斬!”。原因是“夫高帝將兵四十餘萬眾,困於平城,今噲柰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面欺!”

    呂季布說樊噲是自欺欺人,自不量力。五年前英明的先帝漢高祖劉邦親率四十萬大軍征伐這個傢伙,就差點一命嗚呼了,何況你呢?

    臣子們也是明白人,開始講真話:

    諸將曰:“以高帝賢武,然尚困於平城。”於是高後乃止,復與匈奴和親。

    6.呂后長袖善舞,趁機拉攏單于,力爭與之搞 好關係。有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之意。

    呂后給匈奴單于回信道 :

    “單于不忘弊邑,賜之以書,弊邑恐懼。退而自圖,年老氣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汙。弊邑無罪,宜在見赦。竊有御車二乘,馬二駟,以奉常駕。”

    意思是,我青春不再,年老體衰,頭髮、牙齒都已脫落,不敢玷汙自己了。如果我們有做得不好,還請你寬恕。

    後來,到了呂后的曾孫漢武帝劉徹時期,衛青、霍去病等人殺得匈奴“遠遁”。不敢南顧。

  • 4 # 清心論史

    秦漢時期中間短短的十幾年,竟然同時出現了五位頂天立地的英雄豪傑,他們分別是秦始皇、劉邦、呂雉、項羽、冒頓單于。其餘能威震一方、搖動天下的英雄,更是數不勝數。

    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英雄之間的交鋒精彩紛呈,讓人津津樂道。

    劉邦拋棄社稷後,女強人呂雉垂簾聽政,她撐起了大漢江山,擔負著黎明百姓的福禍。而她要面對的對手都是很強大的,其中最強大的一個,就是匈奴歷史上最賢明的冒頓單于。

    書信侮辱

    惠帝三年,大漢從皇室之中挑選出了一位美貌的公主,嫁去匈奴和親。得到美人與大批嫁妝的冒頓單于,不僅沒有表現出該有的誠意,自恃國富兵強,以為大漢向他示弱,而愈發傲慢無禮。

    他竟然派使者送了一封言語極其輕薄的信給呂后,史書記載此信“辭極褻嫚”。

    短短四個字,就隱晦地表達了此信的內容。據一些說法,冒頓單于這封信的內容是:我沒有正妻,而你又失去了丈夫,不如你嫁給我吧!

    這封信不僅侮辱了呂雉,還侮辱了整個大漢。呂后作為大漢的堂堂皇太后,豈會下嫁給你這個蠻夷酋長?況且呂后是何人,她怎忍受得了這種侮辱。她立即召集漢廷大臣,讓宦官將信的內容宣讀出來,一時間,憤怒的聲音就充斥著朝堂。

    呂后的意思很明確:冒頓單于竟敢如此大逆不道,怎麼迴應,你們看著辦吧!樊噲是呂后的親妹夫,文武大臣沒有比他更憤怒的了,他當場揚言道:“臣請兵十萬,願親自率軍攻打匈奴,橫行匈奴草原,給冒頓一點顏色瞧瞧!”

    將領們都阿呂后之意,都表示:樊噲的意見好極了!

    中郎將季布站了出來,當場懟了樊噲一通:“樊噲犯了欺君之罪!當初高帝率領三十二萬大軍出擊匈奴,被冒頓單于圍困在白登山上七天,樊噲當時是上將軍,卻沒有辦法解圍。此事還沒過去多久,當時受傷的戰士都還沒有痊癒。現在他居然還好意思說:‘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這是當面欺騙您!而且匈奴人不懂禮儀,被他們誇讚不值得慶幸,被他們侮辱也不值得發怒。如今當務之急是撫平戰亂帶來的創傷,何必又動搖天下,與匈奴構禍!”

    朝堂之中瞬間被一股緊張的氣息充斥著,大臣們惶恐不安都不敢說話,呂后也很是尷尬,只好退朝。

    過了不久,呂后派使者送信給冒頓單于,很謙遜地迴應了他送來的信,還送去了兩輛精美的馬車,與八匹上好的寶馬。自己無禮地對待別人,別人卻彬彬有禮地迴應,冒頓單于也覺得很不好意思。他也派一位使者回信給呂后:“從前我不懂中國禮儀,言辭多有冒犯,感謝陛下寬恕我!”還送來了一匹千里馬作回禮。

    為何能忍

    季布的話說出了原因,呂后想攻打匈奴,只是被一時的怒氣衝昏了頭腦。樊噲帶兵的能力當然比不過劉邦,十萬大軍當讓沒三十二萬大軍厲害,劉邦與冒頓單于交鋒都遭到了失敗,更何況是樊噲。

    而且當時的情況,也不適合與匈奴構禍。秦朝繁徭重役,早已讓天下疲敝不堪。再加上反秦起義時的三年戰亂,和楚漢相距的五年戰亂,還有劉邦討伐各地叛亂的多年戰亂,早已讓漢朝遍地創傷。到了呂后的時期,天下終於獲得了安定,百姓已經厭倦了戰爭,只想拿起鋤頭致富。百業待興,不是與匈奴徹底撕破臉的好時機。

    漢朝剛建立時,劉邦作為天子,連四匹顏色相同的馬都找不齊,御用馬車居然是用四匹顏色不同的馬拉動的。諸侯和大臣們更加悲催,只能用牛拉馬車上朝。到了呂后的時期,這種情況又好了多少?

    後世的人對呂后的看法往往帶有偏見,事實上,她也是一個優秀的君主。劉邦重農抑商,貶低商人的地位,處處給他們設阻礙,讓漢朝初期的商業難以發展。呂后時期,不僅沿用了劉邦確立的無為而治,還寬鬆了對商人的限制,讓漢朝初期的商業蓬勃發展,讓經濟更進一步,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呂后時期,實際上是媲美文景之治的。

    當時的情況,讓大漢無法徹底與匈奴撕破臉皮,呂后雖然最開始被憤怒衝昏了頭腦,但經過後面的冷靜,還是覺得當務之急是發展經濟,所以選擇與匈奴和解。畢竟自己一人遭受的屈辱,不值得讓天下人都為之賣命。呂后的形象就算再負面,她也是一個擔負著天下重擔的君主,事事都要為天下人考慮,她對漢朝的貢獻,也是不可忽視的。

  • 5 # 沙漠綠洲中的小草

    面對羞辱,任何人都會反擊,但反擊的方式不同,特別是面對強敵時,應對策略決定能不能給對方沉重一擊,還是自己再受羞辱!受到羞辱,如果敵人過於強大,馬上正面反擊,也許正是對方想要的藉口,最好結果是魚死網破,大多數是魚死網好好的!在強敵羞辱時,韜光養晦才是王道,不是屈辱的活著,而是在屈辱中強大自己,然後尋找機會給羞辱的人沉重打擊,甚至讓他永不翻身。韓信,勾踐都是高手,因此歷史留名!

  • 6 # 山野老人

    呂后面對匈奴單于的侮辱,為何能夠容忍?

    呂后收到冒頓單于的侮辱信,召集陳平、季布、樊噲等商量對策。

    樊噲激動地說:“請呂后給我十萬軍隊,我帶著到匈奴境內橫衝直撞,殺死冒頓單于,為呂后報仇。”

    樊噲說完,在場的沒有人做聲!

    呂后問季布說:“將軍怎麼不做聲呢?樊噲剛才說的話,你贊成嗎?”

    季布想了一陣,突然說:“呂后應該殺了樊噲!”

    呂后聽了非常吃驚,問季布說:“為什麼要殺了樊噲?”

    (樊噲)

    季布說:“當年高皇帝在白登山被匈奴包圍七天七夜,很多士兵被凍死。有了雖然逃回來了,但是提起白登山仍然心有餘悸。當年高皇帝有四十萬大軍,匈奴只有十萬大軍。高皇帝都沒有能力打敗匈奴。現在樊噲說只要十萬大軍就可以在匈奴橫衝直撞,這明明是在說假話,欺騙呂后。況且當年高皇帝被圍白登山,樊噲也在場!”

    季布說完,呂后問陳平說:“季將軍的話有道理嗎?”

    陳平說:“我也是這樣認為的!”

    呂后聽完陳平的話,不聲不響地走了!

    之後,呂后還讓她的秘書給單于寫了回信。

    回信的內容也是奴顏婢膝。

    從這個故事中就可以知道,呂后遭受冒頓單于的侮辱,不是能夠容忍,而是別無選擇,只好容忍。

  • 7 # 少顏翁

    西漢剛剛建立,綜合國力不足於匈奴一戰。眾多因素的造成只能使當時的西漢以和親之策。緩解與匈奴的關係。以待崛起。

  • 8 # 狂史中國

    呂后是高明的政治家,漢初百廢待興,國力衰弱,民不聊生,軍事上,雖然擊敗項羽,但馬軍和匈奴對比還是有很大差距。

    漢民族是農耕民族,匈奴是草原民族,匈奴天生有騎射的本領,漢族無法與之一戰!匈奴進攻迅速凌厲,有危險的時候,退去也是速度奇快。漢族在戰爭速度上已經輸了。

    呂后受匈奴調戲,只能忍辱負重,還是客客氣氣得體地應付匈奴王,繼續以和親的政策忽悠對方,經過文景兩代帝王的隱辱,國家的力量逐漸恢復,漢武帝才得以北擊匈奴!

    漢武帝劉徹就是要他徹底解決匈奴的問題!有呂后和文景兩代帝王的超前眼光,國家才得以強大。華人柔中帶剛的謀略非常了不起!

  • 9 # 君山話史

    不容忍又能怎樣呢?

    公元前192年,匈奴冒頓單于給呂后寫了一封調戲書信,大意是這樣的:

    呂后看後,羞怒交加,差點沒氣死。大漢的武將文臣們當然也很生氣,呂后的妹夫,大漢帝國的開國元勳之一樊噲站出來說:“臣願意帶領十萬人馬,橫掃匈奴,殺他片甲不留。”

    正當眾人紛紛應和,拍樊噲的馬屁時,有一人卻喊到:“樊噲當斬!”

    說話的人是中郎將季布。為什麼他說“樊噲當斬”?季布解釋道:“樊噲大言不慚,罪當斬首。當年高皇帝以三十二萬的大軍,北征匈奴,尚且受困平城,七天七夜,樊咐身為上將軍,不能解圍。現在樊噲居然大言不慚,將兵十萬欲橫掃匈奴,這豈不是欺君之罪。如今,多年戰爭的創傷尚未平復,樊噲又吹牛來諂諛主上,難道是想動搖天下的根本麼?”

    季布的話雖然說得狠了些,也不是沒有道理。樊噲也意識到自己吹牛吹過頭了,過了幾天,就為自己的誇誇其談向呂后負荊請罪。

    呂后能怎麼辦?忍一時風平浪靜,只有忍了。

    呂后差人回覆冒頓單于一封信,極盡謙卑,大失國體,這封信大意這樣的:

    “單于還記得老身,賜我書信,令我誠惶誠恐,可現在我已經年邁氣衰,頭髮跟牙齒都開始掉了,走起路來也搖搖晃晃的。我想單于一定是誤聽了別人的話,要跟我這樣的老太婆結秦晉之好,單于您這不是在汙辱自己嗎?老身反省一番,自以為沒有做過什麼對不起單于的事,您還是放我一馬吧。我私底下送給您兩輛馬車,還有八匹好馬,還望笑納了。”

    不單這樣,呂后又祭出“和親”的法寶,挑選了一位年輕美麗的女子,準備嫁給冒頓,以防這位行為古怪卻實力超強的匈奴單于心血來潮又來戲弄自己這個老太婆。對於呂后送出的厚禮,冒頓單于當然是笑納了。呂后被匈奴冒頓單于大大戲弄了一番,這段故事,史稱“嫚書之辱”。

  • 10 # 靈石蘊

    這事怪秦始皇,要不是他暴斃,蒙恬和至於被矯詔賜死,蒙恬若不死,早就率領三十萬大軍平了匈奴,哪還有冒頓發跡。沒了冒頓呂后會隱忍匈奴?這事怪劉邦,韓信明明告誡過他,以他能力只能帥兵十萬,可劉邦竟然敢率兵三十二萬去打匈奴,結果控制不過來,導致前後軍脫節,被困白登,讓冒頓打出了驕氣。沒有驕氣的匈奴,哪裡敢對中國下手?自己老婆又和至於被辱!大秦北擊匈奴,才過沒幾年呢可惜,這些說這些又有什麼用,一個個都是作死小能手。遇到了鳴鏑練兵殺妻殺父的冒頓,呂后該有此辱

    大約公元前195年,匈奴王冒頓得知劉邦駕崩,寄信調戲了一下呂后,說,劉邦死了,你孤身一人怪可憐的,我是草原君王,正好和你配對,數次徘徊邊境,想去中國看你,又不知你心意,盼望回信面對赤裸裸的侮辱,呂后也只能委屈求全,回了一封,說,老身年老色衰,牙都掉了,汙了大王眼睛就罪過了,隨信奉上兩駕御用馬車,八匹駿馬,已全大王憐愛之情

    唉,呂后自己也作死內鬥專權,能領兵的開國大帥,韓信英布被弄死了,周勃灌嬰心向劉家不鳥她,就一樊噲,衝鋒可以,領兵算了吧

    打不過人家,無可用之兵,不容忍莫頓又有什麼辦法?

  • 11 # 楊某人雜家派

    呂后此前的經歷使她成長為一個懂得隱忍的政治家,她前半生都跟著劉邦南征北戰,還曾被項羽俘虜當了三年階下囚,劉邦並不關心反而還寵幸了戚夫人。

    別說劉邦不關心呂后,就連一同被俘的劉老爺子,劉邦也不在乎。項羽曾在兩軍陣前擺下一口大鍋,威脅劉邦要是不乖乖投降就把劉老爺子活活煮了。然而劉邦卻不慌不滿的回答項羽:你我當初結拜為兄弟,那麼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你若非要烹你父親,那就烹吧,不過煮熟了記得分我一碗湯。

    估計從那一刻,呂后就已經深刻體會到了政治鬥爭的殘酷。在自身實力不足的情況下,拼死一搏只會是以卵擊石。先保全自身,以圖將來,最終一路隱忍熬成了大權在握的皇太后。

    呂后是個成熟的政治家,面對匈奴的挑釁深知國家之間的博弈是不能摻雜個人感情,意氣用事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而且就算不忍又能怎樣?當年高祖劉邦親率四十萬大軍圍剿匈奴,反倒被冒頓單于誘敵深入圍困於白登山達七天七夜,差點交待在戰場上。若不是手下陳平妙計解了白登之圍,恐怕劉邦此行兇多吉少,歷史也將會改寫。

    當時的漢朝因為剛剛經歷戰亂,國力十分孱弱,官員出門都坐牛車,連皇帝的馬車都找不到四匹白色的馬來拉。然而包圍劉邦的四十萬匈奴騎兵西面的是清一色白馬,東面是一色青馬,北面是一色黑馬,南面是一色紅馬,可見匈奴軍事實力之強大。漢軍因為缺少馬匹所以只有步兵,正面戰場步兵面對騎兵只有被屠殺的分。

    如今距離白登之圍才過去短短五年,面對如此強大的對手,呂后能做的只有忍。不光呂后忍,漢文帝漢景帝也是一忍再忍,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直到60年後漢武帝時期,漢朝終於養足了精神,開始對匈奴進行征討。

  • 12 # 哦聲音31

    王恢面對匈奴瞻前顧後,缺乏亮劍的勇氣。致使三十萬大軍無功而返,令漢武帝難以向天下臣民交待。而王恢陷入牢獄之後為免罪向政敵田盼賄賂,結果落人口實,罪加一等。漢武帝不得不殺掉王恢!

  • 13 # 老衲侃春秋

    秦始皇滅掉六國,統一中國後,建立了秦朝。他的北方近鄰,有一個稱作匈奴的少數民族,此時也在經歷著大動盪。太子冒頓殺死其父頭曼單于,於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殺父而自立。

    隨後他向西驅逐走月氏,向南吞併樓煩等部落,又征服了北方的渾庚、屈射、丁零、鬲昆、薪犁諸國,經過一系列的大征伐,北方各族都臣服了。至此,冒頓雄踞大漠南北,統一了現在的蒙古草原,建立起了一個亙古未有的匈奴帝國。於是匈奴的貴族、大臣都心服冒頓,認為冒頓單于是賢能的。

    匈奴帝國疆域,最東達到遼河流域,最西到達蔥嶺(現帕米爾高原),南達秦長城,北抵貝加爾湖一帶。史學界都承認,這是匈奴帝國,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最強大的時期。

    他們變的時候,內地也在大變。這時,中原內地已經更換了王朝,由劉邦的漢取代了秦。已經坐穩天下的冒頓單于一看,你們那裡亂了,我何不趁火打劫,到漢地一遊,聽說那裡物產豐富,財源滾滾,美女成群。多麼好的地方啊。

    於是就出兵了,先是攻打邊境的馬邑,不成想,這麼順利,剛打幾下,駐守馬邑的韓王信就繳械投降了。哈哈。痛快!痛快!

    匈奴得到了韓信這個嚮導,於是率兵向南越過了句注山,攻打太原,直到晉陽城下。

    敵人在自己家的菜園子耀武揚威,做為皇帝的劉邦,心裡肯定不爽,再說他在外面散漫慣了,這幾年憋在宮中也有些鬱悶了,想出來活動活動,於是御駕親征,親自率領32萬大軍,去迎擊匈奴。先在銅輥(今山西沁縣)告捷,後來又乘勝追擊,直至樓煩(今山西寧武)一帶。

    試想一想,開國皇帝那有一個是慫貨。如果不行早就被淘汰了。雖然劉邦同志文治武功一般,但也是不能小瞧的。於是一路高唱凱歌,輕敵冒進,直追到大同平城。

    匈奴一看,我的乖乖,漢朝還真有一股子戰鬥勁,趕快撤吧。於是發揮自己馬上特長,開始了戰略部署。

    當他們被追趕時,他們的戰術是引誘中國軍隊深入大戈壁灘或是草原荒涼之地,然後在自己不遭埋伏的情況下,以雷雨般的箭懲罰追趕者,直到他們的敵人被拖垮,被飢渴弄得精疲力竭,他們才一舉而消滅之。由於他們的騎兵的機動性以及他們的弓箭技術,這些方法相當有效。 (《草原帝國》法·勒內·格魯塞)

    劉邦果然中計。他帶領先頭部隊盲目冒進,被圍困於平城白登山,達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隊斷絕了聯絡。後來,劉邦採用陳平的計謀,向冒頓單于的閼氏(冒頓妻)行賄,才得脫險。

    “白登之圍 ”後,劉邦同志才明白,人是軟的,鐵是硬的。僅靠以武力手段來解決這些問題是不可取的。後來,又發揮自己“猴皮筋”的特長,採取和親、上供的手段,籠絡匈奴、維護邊境的安寧。

    公元前195年,劉邦駕崩,劉盈即位為帝,但是劉盈很短命,執政不久,也去世。自此,呂后開始了臨朝稱制階段。這個詞語在正史中最早出現於班固的《漢書·高後紀》:

    “惠帝崩,太子立為皇帝,年幼,太后臨朝稱制,大赦天下。”

    古時後宮是不能上廳堂的,所以後妃要掌權就要“臨朝”,從秦始皇開始皇帝的命令專稱“制”、佈告公文稱“誥”;后妃掌權之後其命令自然也要上升到皇帝的級別,於是就叫“稱制”。歷史上這種“牝雞司晨”的形式就是由呂后所首創。

    漢朝經歷了這樣反反覆覆的動亂,盤踞在北方的冒頓單于都看在眼裡。心想,趁漢朝混亂,我何不借此機會再撈他一票?但是這幾年漢朝政府又是和親又是進貢的,表現也相當不錯,自己也沒有理由破壞這種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呀,怎麼辦呢?想了半天,想出一個鬼主意來。我把他們激怒了,他們只要稍微一起反應,不就有了口實了嗎。於是給呂后寫了一封“求愛信”。信是這樣寫的:

    “我本孤獨無依之君王,出生於沮澤之中,生長於原野廣闊牛馬成群之域,數次到達中國邊境,希望到中國一遊。陛下現在也是孤獨一人,寂寞獨居,身為一國之主,我們兩人都享不到天倫之樂,也沒有什麼可以自娛自樂,一個鰥夫,一個寡居,不如就嫁給我,還可以相互補償一下。”

    呂雉是漢朝第一女漢子,她心狠手黑,漢朝一建國,就屠殺功臣立威。在她之手先後有韓信、彭越喪命。劉邦死了以後,她又把老情敵戚夫人砍去手腳折磨致死。之後成為漢帝國說一不二的女老大。

    呂后閱讀信後,這個氣呀。她不是氣冒頓無理,是來氣有意思何不早點表達,自己過去和審視其鵲橋暗渡,何其快活!你早日說明這個想法,也讓老孃我“開開洋葷”不是?如今自己年老色衰,已經沒有了這方面的慾望,這不是拿自己開涮嗎?

    自己心裡這樣想,但是不能嘴上說出來,否則在朝臣面前就要“栽了。”於是拿上信讓大家看。

    面對這樣的淫褻之語,對漢朝廷來說無疑是嚴重的挑釁。

    首先是妹夫樊噲慷慨陳詞:“臣願領兵十萬,橫行匈奴中!”

    呂后便徵詢陳平、季布的意見。季布直接一步到位:

    “樊噲該殺!從前陳豨在代國叛亂,高皇帝北征,率兵至三十多萬,尚且受困平城,被圍七日,那時樊噲為上將,前驅臨陣,尚不能努力解圍。天下傳唱:‘平城之中亦誠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如今歌聲未絕,兵傷未愈,樊噲又欲搖動天下,而且妄言,十萬人可橫行匈奴,這豈不是當面欺上麼?且夷狄情性,野蠻未化,我邦何必與他計較,他有好言,不足為喜,他有惡言,也不足為怒。”

    呂后冷靜下來一想,過去老頭子帶的開國時期的老兵油子都打不過匈奴,現在真正的戰將如韓信、彭越都讓自己宰了,妹夫樊噲就是個莽夫,個人拼命還行,領軍作戰那是白扯,所以,就贊同了季布的意見。

    既然不能與之抗衡,就只有忍氣吞聲,繼續以前的和親政策。

    呂后立即令張釋給冒頓寫了一封措辭非常謙恭的回信,謙虛謹慎纏綿悱惻,只看的漢家後輩兒孫是顏面盡失無地自容:

    “單于不忘弊邑,賜之以書,弊邑恐懼。退而自圖,年老氣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汙。弊邑無罪,宜在見赦。竊有御車二乘,馬二駟,以奉常駕。”

    意思就是:“單于還沒忘記我們這個國家,給我寫來書信,真是誠惶誠恐。可惜我現在年老氣衰,發齒墮落,連走路都走不快了,單于您一定是誤聽了別人的話,才提出這樣的要求的。您就不要自己侮辱自己了。我們也沒有作出什麼對不起您的事,您還是放過我吧。我私底下送給您兩輛馬車,還有八匹好馬,您就笑納了吧。”

    就這樣,一場即將發生的戰爭,被消弭於萌芽中。

    這起事件分析:1.呂雉不愧是一個政治家。自己和國家受到如此大的羞辱,硬是承受了。不是隨意發飆的神經質。聯想後來的慈禧,一怒之下向萬國開戰,結果換來了《辛丑條約》,華人一人賠付一兩銀子,總額達四億五千萬兩。

    2.在朝中大臣群情激奮中,能理性的進行分析。對局勢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後來證明,當時的匈奴是最強大的時期,如果硬開戰,對大漢朝廷將會是毀滅性的災難。

    3.不開戰並不是一味地卑躬屈膝。懂得“發展才是硬道理。”朝廷加快了休養生息的步伐。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這些舉措得到司馬遷的充分肯定。“呂后在位的時候,百姓得以脫離戰國時期的苦難,君臣都想透過無為而治來休養生息,所以惠帝垂衣拱手,安閒無為,呂后以女主身份代行皇帝職權,施政不出門戶,天下卻也安然無事。刑罪很少使用,犯罪的人也很少。百姓專心從事農耕,衣食富足起來了。”(“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史記·呂太后本紀》)

    後續:中國有句古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話說得短了點,只要大仇得報,一百年不晚。

    劉邦同志帶著遺憾走了,呂后帶著遺憾走了。

    斗轉星移,劉邦的玄孫劉徹執政了。他對這種帶有屈辱性質的和親政策,他深惡痛絕,於是積極備戰,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等一切準備工作做好了, 從公元前133年至119年,幾十年間,和匈奴之間數次交鋒。名將衛青、霍去病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收河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封狼居胥,將當時漢朝的北部疆域從長城沿線推至漠北。

    從此解除了上百年的北方之患,也從此打開了漢通西域的道路。這時的劉邦如果地下有知,肯定是長長的嘆一口氣,好孫子(是讚揚,不是罵人。),比你祖爺爺強,不愧是老劉家的好種,我總算可以揚眉吐氣了!

    參考資料:《史記》漢·司馬遷

    《漢書》漢·班固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 14 # 黑句本

    看到這樣的問題,第一個反應,呂后這女人能屈能伸,著實不簡單,劉邦不顧寵姬愛子難善終的結局,也要把大漢江山交到她手裡,看來還是有些道理的;第二個反應,敢厚顏無恥的公然調戲大漢太后,匈奴這個單于不僅囂張,而且十分邪性。

    具體聊這個問題前,有必要先把這個問題還原到當時的歷史情境中去:惠帝六年(前192年),獨攬皇權的大漢呂后突然接到匈奴單于冒頓的一封求婚書。

    在求婚書中,冒頓單于稱“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短短几言,淫邪之氣躍然紙上,這冒頓單于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竟能做出這種事來?

    這傢伙很危險,而且是那種邪惡起來,難以捉摸,防不勝防的型別。

    冒頓單于原本是匈奴頭曼單于的太子,頭曼單于在世時,正是秦朝的鼎盛期。後來這頭曼單于因為寵愛他的一位閼氏(音同煙之),愛屋及烏便起了廢立太子之心。

    找不到廢掉冒頓的藉口,這老單于也夠狠毒,他先把冒頓送到月氏國當人質,跟著就發兵攻打月氏,想以此借刀殺人,直接弄死自己的這個兒子。

    哪知道,冒頓這傢伙竟奇蹟般地偷了一匹良馬逃出了月氏國。遊牧民族尚勇,見冒頓竟單槍匹馬逃出了死境,頭曼單于因此認定冒頓是勇武異常的英雄,腦袋一熱,就撥了一萬騎兵給他。

    有了這一萬騎兵,冒頓單于隨即開始醞釀“弒父奪權”的陰謀計劃。

    這計劃十分的瘋狂、狠毒。

    冒頓造了一種射出去能發出響亮叫聲的箭(鳴箭),然後開始馴練他手下的騎兵,注意是馴練,而不是訓練。

    冒頓發下死命令:響箭射向哪裡,誰不跟著射殺,就處死誰。

    第一次,冒頓打獵射出一支響箭,有人沒反應過來,沒有跟著他的響箭開弓,結果這些人被一律處死;第二次,冒頓突然用響箭射自己的戰馬,有人猶豫沒敢開弓,結果這些人被一律處死;第三次,冒頓突然用響箭射自己的愛妾,有人猶豫沒敢開弓,結果這些人被一律處死;第四次,冒頓在打獵時突然用響箭射老單于的寶馬,結果再無人猶豫。

    馴練到這個地步,冒頓知道可以向親爹老單于下手了。

    趁著一次打獵的機會,冒頓突然向老單于射出了一支響箭,結果萬箭齊發,老單于瞬間就被射成了一隻大刺蝟。

    每讀到這個細節,咱都覺得這傢伙的狠毒中帶著濃濃的邪性。

    窩裡鬥如此,窩外鬥同樣如此。

    冒頓單于即位後,鄰國東胡非常強盛,於是想逞強敲竹槓,他們派出使者先向冒頓單于索取老單于寶馬。

    群臣覺得老單于寶馬是匈奴的象徵,不能給。

    但冒頓單于卻說,你們不要吝嗇,他們要,就給他們。

    東胡王見輕易就要來了老單于寶馬,開始覺得冒頓單于是個慫貨,接著又索要冒頓單于的女人。

    群臣覺得這是羞辱。

    但冒頓單于卻說,你們不要吝嗇,他們要,就給他們。

    東胡王得到冒頓單于的女人後,便認定冒頓單于是慫貨,於是獅子大張口,開始索要東胡與匈奴中間一塊無人居住的土地。

    群臣覺得那塊土地無足輕重,他們要,就給他們。

    但冒頓單于卻說,土地是根本,怎能給他們!到他們還的時候了。

    說完,冒頓單于即率領匈奴大軍向東胡奔襲而去。

    東胡王因為早已認定冒頓單于是慫貨,根本沒想到匈奴大軍能殺將過來,因為沒有防範,結果王死國滅。

    由這一幕,再看他給呂后送婚書,這傢伙在打什麼算盤,很難想象。

    即便是劉邦,在和這傢伙交手的時候,不僅沒佔到絲毫便宜,相反自己差一點也摺進去。

    這便是高祖七年,著名的白登之圍。

    劉邦為什麼會被圍?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中了冒頓單于的詭計。在與劉邦對陣時,這傢伙先假裝敗走,進而引誘劉邦親率大軍追擊,當發現劉邦孤軍已深入到白登時,事先隱藏起來的四十萬匈奴精兵被這傢伙瞬間放出。

    危急之時,幸虧有陳平獻出奇計,劉邦最終才從白登之圍中逃脫出來。

    至於陳平的奇計具體是什麼?《史記》、《漢書》等正史都沒有記載,只說是陳平派使者攜重金遊說了冒頓單于的閼氏,

    為什麼沒有具體的記載?堂堂大漢天子靠取悅誆騙匈奴單于的女人這才僥倖脫險,具體細節說出來太丟人。

    白登之圍,算是劉邦以及初建的大漢王朝第一次正面見識匈奴冒頓單于的厲害以及他身後的強大軍力。

    對於當時的大漢王朝來說,漢兵剛經歷三年反秦,四年滅項,與三四十萬的匈奴強兵直接對抗,幾無勝算。

    萬般無奈下,劉邦只好祭出和親的招數,妄圖以此化解匈奴對大漢的威脅。

    為了能讓和親達到化干戈為玉帛的效果,劉邦一開始想把呂后生的嫡長公主嫁給冒頓單于,因為呂后堅決不幹,最後才選一宗室之女,假稱是長公主,敷衍過去。

    由這個背景再來看冒頓單于給呂后送婚書這事,究竟有多羞辱,就很明白了。

    名義上,這是要呂后和她女兒共侍冒頓單于這一夫呀!

    正因為此番羞辱太過分,呂后一開始有發兵雪恥的意思,尤其當她那妹夫、開國功臣樊噲站出來叫嚷——給他十萬精兵,他就能蕩平匈奴的時候,呂后差點失控。

    但就在這個時候,昔日項羽手下的猛將、漢初中郎將季布站了出來。

    季布說,樊噲應該立即斬首!當年高皇帝率領四十萬大軍攻打匈奴,被困在平城。你樊噲憑什麼說用十萬大軍就能蕩平匈奴?這是當面欺君!當年秦朝花大力氣對付匈奴,結果導致陳勝起義,至今創傷仍沒有恢復。樊噲當面迎合主上,這是動搖天下根本。

    這反駁的理由說的太透徹了!

    呂后隨之警醒。

    於是這才有了漢初那封著名的回信:大單于沒有忘記我,專門給我寫信,我惶恐不安。仔細想想,我已經年老體衰,頭髮、牙齒都脫落了,走起路來搖搖晃晃,大單于還沒有忘記我,實在讓人感動。

    隨信一同送去的還有呂后特贈的兩輛馬車。

    冒頓單于接到回信後,有些慚愧,他派使者來,當面道歉說:我從未聽說過漢朝的禮儀,陛下這才算是讓我領教了。

    所以說,有時候忍辱負重不僅是一種審時度勢,它也是一種無形的力量!

    可以化解一切挑釁與陰謀的力量!

  • 15 # 漢史趣聞

    劉邦去世之後,呂后執政,這時候大漢北方依然是強大的匈奴。本來劉邦活著的時候,選擇和匈奴和親了。漢和匈也開始和平相處了。

    但是,劉邦剛一死,匈奴單于又開始來找事了。

    這時候的匈奴單于還是冒頓單于,冒頓單于覺得呂后孤兒寡母的比較好欺負。所以,他就給呂后寫了一封信。

    當然了這一封信,是帶有屈辱性語言的,冒頓單于的用意,就是想激怒呂后,然後和漢朝在打一仗。

    那麼冒頓單于寫的這一封信,到底是什麼信呢?

    說實話就是類似於一封情書,大致內容就是冒頓單于向呂后求愛。他在信裡寫到,呂后剛死了丈夫,肯定很寂寞吧。

    正好他冒頓單于目前也是單身一個人。

    所以,他想問問呂后,是否有意思和他一起搭夥過日子。若是可以的話,他冒頓單于也可以來中原,若是呂后覺得冒頓來中原不體面,也可以讓呂后去匈奴定居。

    當然了這封信的用意,主要就是為了激怒呂后。

    當呂后讀了這封信之後,她真的是又羞又怒。當時,她就想發兵去和匈奴痛痛快快的打一仗。

    但是,呂后憤怒終歸是憤怒,她這時候還是很理智的。

    因為她知道打仗並非是兒戲,所以,她叫來了重臣來商議了一下。

    呂后的妹夫樊噲,見到匈奴這封極其無理的信之後,他就說讓呂后給他十萬大軍,讓他去滅了匈奴。

    呂后也很贊成,因為,她覺得只要有人支援她,這個仗就能打。

    可是,這時候季布站了出來,季布說樊噲應該殺頭。

    季布為什麼要這樣說?

    因為他清晰的記得,就在不久前,劉邦帶領的四十萬大軍,被匈奴圍了一個水洩不通,劉邦也因此還差點殞命。

    這一戰就是大家熟悉的白登山之圍,最後是陳平用了一個見不得人的計策,才幫助劉邦逃過一劫的。

    樊噲竟然在這個時候吹牛,說自己可以帶領十萬大軍橫掃匈奴。這樣的樊噲,不殺難道該留著嗎?季布的話,就是在說,連高祖劉邦都不是匈奴的對手,難道你樊噲比劉邦還要厲害嗎?

    當季布說完這樣的話之後,所有的臣子都底下了頭。因為他們明白,季布說的是實話,這時候的漢朝還不是匈奴的對手。

    所以,匈奴單于侮辱呂后的這件事,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呂后見到大臣的表現,也知道什麼意思了。既然要選擇忍了這一口氣,那麼,就必須要給匈奴和好下去。

    所以,她又給匈奴回了一封信,說自己年紀也大了,牙齒也掉了。早就人老珠黃了,她是不可能再嫁人了,不過,漢朝有的是美女,若是單于有需要,她會派去送幾個漢朝的美女給單于的。

    當冒頓單于收到這封信之後,他倒是有點不好意思了。覺得自己那樣寫信,侮辱人家呂后,人家竟然這樣客氣對他。

    所以,他也沒有為難漢朝,漢匈之間又開始和平相處了起來。

    說實話呂后之所以能夠容忍,就是國力不行,這時候他們還不是匈奴的對手。大漢真正的強過匈奴是從漢武帝的時候,這時候已經到了呂后的重孫子輩了。

  • 16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呂后當政第四年的時候,匈奴冒頓單于的妻子去世了,於是冒頓單于派使者給呂后送來一封信。冒頓單于在信中說:“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冒頓劇照)

    冒頓單于的這個話,充滿了挑釁和侮辱。說挑釁,是有“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這話。顯然,冒頓單于並不是真的要到漢朝來旅遊,而是有吞併漢朝的意思。說侮辱,表達的地方就更多了,比如“兩主不樂,無以自虞”,比如“願以所有,易其所無”等等。尤其是最後一句,不僅僅是侮辱,簡直就是耍流氓了。

    呂后當然讀懂了冒頓單于的侮辱,所以她非常生氣,把這封信拿到朝廷中,把文臣武將召集起來討論。樊噲當時說,給我十萬人馬,我將橫掃匈奴。季布卻說,樊噲這個人,可以拉出去斬了。當年高帝率領四十萬大軍,尚且被被匈奴困在平城。樊噲說他十萬人馬就能打敗匈奴,難道他比高帝還厲害?再說了,秦朝當年就是強打匈奴,才引發了陳勝起義。而我們現在創傷都沒治好,怎麼打?

    呂后聽了後,便放棄了攻打匈奴的打算。回了一封信,說我年老氣衰,牙齒脫離,走路不穩,不值得單于你玷汙自己。如果我們有做得不對的地方,還請你寬恕。接著,為單于送去車馬這些物品,表示將繼續和親。

    這一封回信,可以說非常的低三下四,忍氣吞聲了……

    我們知道,呂后是一個非常剛硬的人。劉邦去世後,她對劉邦的後宮及兒子們大肆屠殺,帶來了一場腥風血雨。那麼,面對冒頓單于那樣的侮辱,她為什麼卻一反常態,如此的低眉順眼呢?

    (呂后劇照)

    我認為,呂后之所以有那樣的處事方式,主要有以下一些考慮。

    一、無人支援。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史記》的記載沒有。司馬遷在《史記》中,除了記載樊噲表示願意帶十萬兵前往討伐以外,其他人,包括周勃、灌嬰等武將,陳平、王陵等文臣都沒有說話。唯一說話的,是季布。

    季布本來是項羽手下的一面得力干將,作戰勇猛,多次打敗劉邦。也因此,劉邦當皇帝后,便釋出命令四處捉拿季布,要斬了他報仇雪恨。後來,還是劉邦的車伕夏侯嬰站出來為季布說情,劉邦才饒了他,還封他為郎中。

    周勃、灌嬰、陳平、王陵這些人不說話,說明大家不會支援她。畢竟呂后上臺後,對劉邦的嬪妃、兒子及舊臣都有打壓。那些人,人人自危,就算不支援,卻也不敢說出口,只能用沉默表示。

    季布不一樣,本身是降臣,而且曾經也是劉邦的敵人,是劉邦欲除之而後快的人。他自然不會幫著劉邦的嬪妃及兒子們說話。而恰恰他不幫他們說話,因此,他說出的話才是比較真實的,也是代表那些沒說話的人的心聲的。

    (樊噲劇照)

    二、無將可用。

    劉邦當初在攻打匈奴的時候,不得不自己帶兵出征,根本的原因,就是無將可用。劉邦厲害的大將是韓信,除此外,彭越、英布也不錯。但是都被劉邦和呂后給搞死了。剩下的曹參也在劉肥那裡,不可能讓他帶兵打仗。周勃、灌嬰等人,當年已經證明能力比較一般了。

    最為關鍵的是,就算這幾個人打仗很厲害,呂后也沒膽量把兵權交到曹參、周勃、灌嬰任何一個人手裡。這些人都是劉邦的忠心老臣,如果他們把兵權拿到手裡,聯合劉邦剩下的那些兒子們造反,呂后還有活命嗎?

    呂后對這一點有深刻的感受,他在去世前,反覆強調呂祿呂產等人一定要把兵權拿在手裡,就說明她知道兵權有多重要。

    實際上,真正可以用的,就只有樊噲一個人。然而,樊噲也就是一個壯士而已,再加上那時候他已經很老了,連壯士都算不上,他能帶兵打仗嗎?劉邦帶兵打匈奴的時候,他就參與了的,已經證明他打匈奴不行,能派他去麼?再說了,劉邦當年尚且領兵四十萬,他卻說十萬就可以橫掃匈奴,可見,他多麼沒腦子。這樣的人去打仗,能贏嗎?

    三、國內不穩。

    呂后之所以敢有恃無恐排除異己,就是因為樊噲在國內掌控著兵權。如果把樊噲派出去了,國內就空虛了,這時候,地方上如果有人反叛呂后,或者朝中大臣想要反叛呂后,呂后都會束手無策。

    因此,呂后為了確保國內穩定,無論如何是不敢把樊噲派出去的。

    後來,劉盈去世時,呂后光嚎不哭。張良的兒子就對陳平說,這是因為太后手中沒拿著兵權,不放心呢。於是陳平建議呂后由諸呂帶兵,這樣,呂后看見國內穩定了,她的眼淚才流出來了。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呂后實在是不敢和匈奴打這一仗的,因此她也只敢忍氣吞聲。

    (參考資料:《史記》)

  • 17 # 楊沐葦

    1. 實力決定態度,真理永遠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當時打不過人家呀。

    2. 小不忍則亂大謀。

    3. 有著“臥薪嚐膽”的歷史古訓在,有忍辱負重、發憤圖強的文化屬性作為鋪墊和基礎。

  • 18 # 一個人的歷史

    怎麼說呢,呂后對於匈奴冒頓單于的侮辱能夠容忍,那是因為我們大家只看到她的狠辣一面,而沒有看到她堅韌的一面,要注意在正史評價裡,對於呂雉的評價是剛毅能斷,解釋一下就是:性格堅韌,遇事果斷。

    具體到這件事上來說,當時劉邦去世不久,孝惠帝劉盈年幼,呂雉主政。匈奴冒頓單于看到劉邦去世,認為自己有機可乘,於是寫下一份極具侮辱性的書信,派人作為使者帶到了漢朝,想以此信激怒呂雉。他原本的打算是:呂雉是一女流,必然會被自己寫的內容激怒,進而斬殺匈奴的使者,這是冒頓便可以此為藉口,派遣大軍突進中原。

    這封信的內容大意是:冒頓單于聽說呂后剛剛死了丈夫,而自己的妻子也剛剛去世。既然兩個人都是可憐人,情感空虛寂寞,倒不如結合在一起,這樣大家各取所需豈不快哉!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呂雉十分憤怒,他想立刻將冒頓單于這個畜生做成人彘。但她沒有那麼做,也沒有殺掉使者,而是讓他先回去等候回覆,並召開了一次朝堂上的辯論大會。在朝堂上,樊噲情緒激動,他表示給我十萬大軍就可以把匈奴人滅掉。朝臣們隨聲附和說,匈奴人真是膽大妄為,竟敢侮辱上邦太后,一定要懲戒,孝惠帝劉盈也為母親受到的侮辱感到憤憤不平。

    正當群情激昂之時,季布出來潑了一盆涼水。他對呂后說:“樊噲該殺!”當年高祖劉邦率領群臣及數十萬人馬,都不是匈奴冒頓的對手,如今樊噲帶十萬軍馬,便能把匈奴滅掉,這不是說空話嗎?聽他這麼一說,大家都像洩了氣的皮球不在說話,樊噲也退了下去默不作聲,因為他心裡知道,痛快話好說,具體的事難辦。

    呂雉最後命人寫下了一封回信,回信中寫道,:我年老色衰,恐怕不能服侍大王了,但大漢有公主,青春靚麗,代替我進獻給大王作為感情上慰藉,希望兩國永結秦晉之好,讓百姓避免刀兵之災!

    看到呂雉的回信,冒頓單于意識到呂雉絕不是一個一般的女人,自己現在倒是出師無名了。呂雉透過自己的隱忍和智慧,避免了兩國交兵,沒有給冒頓單于進攻大漢的口實。

  • 19 # 亙古懷念說史

    面對草原之王冒頓的調戲,呂后的表現一則說明她確實是一個能忍的人,二則也說明了大漢朝當時的國力不足以與匈奴完全撕破臉。

    自從公元前200年白登之圍後,漢高祖劉邦就制定了表面對匈奴屈辱和親,實則韜光養晦,與民休息,積蓄國力的基本國策。

    劉邦的繼任者漢惠帝劉盈繼續執行這一基本國策。呂后作為漢惠帝時代真正的掌權者,必然也深知劉邦的良苦用心和大漢國力凋零的現狀。

    自此以後雖然大漢政局發生過重大動盪,但繼任的漢文帝劉恆和漢景帝劉啟依然忠實的執行了劉邦制定的國策。

    長達40年的文景時代讓大漢王朝徹底從當初的民生凋敝的貧弱狀態轉變國富民強的狀態,國內的各種矛盾得到緩解,同姓諸侯王偉大不掉的局面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

    到了漢武帝時代,大漢帝國的國力已經遠遠超過匈奴。真正反擊匈奴的時刻已經到來,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肩負起這一歷史使命。

    所以漢武時代的輝煌是先輩們的忍辱負重換來的的,其中尤其以呂后為代表。

    大漢國母居然被公然調戲,任何一個有血氣的大漢男兒都不會無動於衷!大漢朝臣義憤填膺,決定不惜與匈奴開戰。

    開國功臣樊噲請求呂后撥給自己10萬騎兵橫掃匈奴。明眼人都知道他樊噲在吹牛,當初劉邦率領32萬大軍都無法戰勝匈奴,你樊噲有這能耐!

    就數當事人呂后最淡定,嚥下了這口氣。她繼續堅定不移執行與匈奴和親的政策,國母的忍辱負重反而激勵了大漢子民。

    多年以後,當漢武帝劉徹聽到呂后受辱的故事後,發誓要一定要打殘匈奴,漢武帝果然做到了。沒有呂后等人的前人栽樹,哪有漢武帝的後人乘涼?

  • 20 # 老張讀史書

    不熬苦中苦,怎做人上人。所謂“忍”者,心字頭上插把刀,衝動只能逞一時之快,於解決問題毫無意義,如果貿然出兵進攻匈奴,反而正中單于之計。

    面對匈奴冒頓單于肆無忌憚的文字調戲,呂后生氣歸生氣,但她冷靜思考之後明白,要以國家大局為重,目前主少國疑,正是國家動盪不安之際,必須忍常人所不能忍,使生靈免遭戰爭的摧殘,經濟才能得以恢復和發展,等將來國力強大了,再找匈奴報仇雪恨不遲!

    這就是呂后,一個女人能夠高瞻遠矚,謀全域性,不求一時之得失,忍受一時的恥辱,僅從這點看,呂后堪稱偉大的政治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期如何安排好學齡前兒童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