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沒有心理疾病的人,根本就不懂得心理疾病的痛苦與矛盾。儘管他們特別需要,也渴望得到幫助,可是他們表現出來的行為卻是抗拒幫助的,做為患者親人,是否需要對其進行強制性的幫助?
10
回覆列表
  • 1 # 禎話

    的確,大部分人看到的抑鬱症患者,都是不願意向外求助的。但這個其實只是表象。

    其實在抑鬱症剛剛開始,還只是一種抑鬱心境障礙,沒有完全形成病症的時候,他們是會不斷向外求助的。

    不過,這種時候,很多人並不能察覺抑鬱心境障礙者的求助。從而錯失了幫助他們的機會。

    其實這個時候,大部分的家人和朋友,是不相信他有抑鬱的。過了這個求助階段,進入抑鬱症狀態,他們求助的行為會驟減。此時,親人會開始逐漸相信他有了抑鬱問題,但他已經或者根本不想向外求助了。

    對於題主所說的,親人是否採取強制。這個最好是不要。抑鬱症患者的重要特點,就是在他的內心世界裡,社會支援系統已經崩塌。

    對於他們的輔導,起到重要作用的環節,就是重建社會支援系統。所以,心理輔導並不只針對抑鬱症患者,而是需要親人與諮詢師配合,一起打造良好的社會支援系統。

    當患者拒絕諮詢的時候,並不代表不能開展工作。這時候,要從親人下手,改善親人的認知及對待他的方式。透過一段時間的共同努力,再酌情針對患者做輔導。

  • 2 # 何處是一半

    抑鬱症表現出來的冷漠抗拒是發病時的一種表現,作為家長這時一定要冷靜,不能用強制的方法對待,那樣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會讓病人越來越嚴重。我有幾個建議:

    一:家長要進行行為上的改變,耐心耐心再耐心,子女得抑鬱症家長很多自己就很焦慮,情緒低落,有的不能接受,這種情緒會傳染給患者,所以家長從內心要接受子女患病這件事情,把心態調整好,儘量讓自己情緒平穩,鎮定淡定。特別是患者說出一些出格的話,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時,不要自己情緒暴躁,要理解對方,要知道患者那時處在一種非理性的狀態,要接受忍讓同情,而不是與之理論,自己情緒崩潰。再有的患者會做出過激行為,家長一定要警覺,時刻關注這個問題。

    二、調整好飲食,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一般抑鬱症患者大多失眠,那家長就要關注患者的睡眠,儘量保證患者睡眠時間,作息時間一致,不要他在睡覺家裡各種響聲不斷。再在飲食上進行調整,多吃一些安神的食物,少吃一些刺激的發物,蔬菜水果,雞鴨魚肉搭配,營養均衡。

    三、家人之間多溝通交流,抑鬱症患者大多敏感,心地善良,內心鬥爭激烈,因此在他情緒好些時要多與之交流溝通,放下家長架子,在情緒上給他溫暖,特別是以前有要求的,這時要放下那些要求,讓患者感受到家長的誠意,這時身體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是次要的。

    四、慎重治療。精神方面的疾病不像身體方面的疾病可以透過檢查化驗實驗進行判斷,而是病患口述醫生憑經驗診療,現在有了腦部啥掃描也是輔助作用,所以醫生的判斷和用藥非常重要,這個病又比較複雜,在選擇醫生和用藥方面要特別慎重,要多諮詢多詢問,嚴重的不嚴重的方法不同,一定要謹慎。

    五、提高對待疾病的認識。誰也不想得病,特別是年輕人,但運氣就來了,誰也掌控不了,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接受,抑鬱症患者可以工作和學習,成家立業,要堅定信心。埋怨自責哭泣後悔都於事無補,家長這時需要的是堅強,做孩子的堅強後盾,只有這條路是最佳的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感染上病毒的武磊,治癒後是否有可能結束海外留學,返回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