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釣魚精英堂

    如今玩亞釣法以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現在的路亞釣友可說是非常火熱。年齡的跨度也非常大,大到70多歲的老人、小到10幾歲的小學生,這些人對路亞的興趣是越來越高。

    初學路亞江河怎麼選裝備?

    我的回答是:

    既然路亞主要是玩的,路亞是給發燒友準備的,裝備是不是也需要發燒級的,因為有時候我們出去路亞不只是為了中魚,經常是為了拿著那賞心悅目的裝備,在水邊不斷拋投時感覺。當然,也不必攀比,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儘量買那些永遠都不會把它扔到角落裡的東西。

    具體來說,我們就來聊一聊路亞裝備的選擇問題,告誡新手別走彎路。

    一、路亞竿

    長短:淡水路亞所用的魚竿,根據釣場環境,物件魚種和釣手的身材等因素,太長不好拋竿,太短了又不能拋不遠。建議在1.65-2.1米的範圍內選用。

    軟硬:路亞竿調性的常用分級為UL、 L、 ML、M、MH、H(由軟至硬) 。原則上,不要超硬調的魚竿,也不易用最軟的,調性為L/ML,適合3-12克左右的擬餌即可。

    手柄:一為直柄、一為槍柄。這是根據所用的路亞輪子來選擇,直柄配紡車輪,槍柄配臥式輪(也稱水滴輪)或拋投式鼓型輪。

    二、路亞輪

    紡車輪也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看到的海竿輪,臥式輪不太常見。這兩種輪子的主要區別除了外形上的差異,就是他的出線方式,紡車輪在開啟線杯之後即處於自由出線狀態,出線阻力很小,只要竿子選配合適即使很輕的路亞也能夠拋投到足夠遠的距離,但由於其的出現方式的關係,相比起水滴輪來,他的指向性就要差一些了。所以在需要拋遠的釣場應該首選紡車輪。

    紡車輪

    水滴輪

    水滴輪以常見來分,主要分兩種:1,磁性剎車輪。2,離心剎車輪。

    1、磁性剎車輪,它的主要特徵,外部有一個磁力調節的旋鈕,0-10級可調,10為最大剎車力。

    2、離心剎車輪,它的主要特徵,側蓋很方便開啟,主要調節剎車豆位置控制剎車力,剎車豆全部往最外層推出是最大剎車力。

    三、路亞線

    用於路亞的魚線主要分三大類,尼龍線、碳素線及PE線,下面是各種特性:

    尼龍線——說到尼龍線,不得不提到杜邦公司。正在他們在1938年首度研製於尼龍材料,並於1958年,推出了斯特恩(Stren)尼龍漁線。尼龍線的拉力強、彈性好,切水效能快,垂釣靈敏度高,經久耐用,冬天也不易發變脆。加上生產工藝已相當成熟,價格相對低廉,從而尼龍線就是我們釣魚人平常最常使用的魚線。

    具體來說,尼龍線又可分為一般通用的沉水線與浮水線等兩種,浮水尼龍線大多以磯釣母線為選用。

    尼龍線

    碳素線——這種線以尼龍線為主要原料,複合碳氟化物材質入線體,從而使得線性更加耐磨,強度更大。碳纖線可以說是為了路亞擬餌釣法而開發出的漁線,它完全不吸水,耐磨而無伸展性,能讓魚訊傳達更直接敏銳。由於各部分的折射率相同,在水下,它幾乎是完全透明的。同時,它還能夠抵抗住Sunny、汽油、鹽分等物質的侵蝕,且切水性也非常優越,入水時動靜輕微,干擾小。

    正因為有這些優點,價格自然也更貴一些。

    碳線

    編織線—— 編織線的編織方式可分為基本的十字編織與多股的交叉編織法,原則上,編織方式越緊密、釣線就越強悍與耐磨。此外,外層的包覆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編織線的種類可分為佈線、PE線、火線。其中又以PE線最常用。

    PE線由極細的PE編織而成,強度更大,同樣的號數可造得更幼細,耐水性亦很高,很適合深場及遠投,但必需配合SIC或更高階的導線環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繞線入魚輪要適可而止,最理想是捲到7至8成滿,太多的話一投便會成“堆”一飛出,導致“炒粉”。使用PE及尼龍線時可先溼水才繞進漁輪會繞得多一點。

    編織線

    小結:從上面我們對幾種線的生產工藝和優缺點進行分析,根據每個釣手所處環境、裝備的情況,就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

    我自己的經驗是:場地複雜用PE,開闊水面用尼龍;輕路亞用PE,重路亞用尼龍;竿用PE,輕竿用尼龍。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每個釣手有不同體會。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對,比如玩重型鐵板,用尼龍肯定不合適了。

    四、路亞餌(假餌)

    擬餌對於魚類的“視覺”刺激,主要分成了“泳形”刺激、與“光線”刺激兩個部分。擬餌的泳形設計相當的五花八門,它有專門針對目標魚的習性,水流的因素,以及釣者的控線速度等條件,而有許多的差異。主要分軟餌、硬餌兩大類。

    下面以幾種常見的擬餌,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波趴:是一種水面系擬餌,始終浮在水面,拖拽時其“嘴巴”會撞擊水面激起浪花吸引掠食性魚類。

    手法:丟擲後竿尖向下或者向上都可,當水面浪比較小或沒浪時慢收兩圈輕抽一下撞出水花,然後做短暫停頓;當水面浪比較大時就要抽得力度大點,一般要連抽兩下做短暫停頓。有魚攻擊時就猛抽!

    米諾:一小塊舌板,且身體細長的,我們稱它為米諾。米諾一般丟擲後是浮在水面,也有緩沉型,就是拋到水面後緩慢下沉,當沉到一定深度後有可能就不再下沉。

    通常下潛不要深於0.5米,可以在夜晚,或發現魚群在水面追食時使用。大舌板米諾,可下水1.0-2.0米,適合在魚情密集一般,或白天搜尋。在收線的過程中要“慢收輕抽,有口就猛抽”。

    搖滾(小胖),一大塊舌板,且較為短胖,我們稱它為搖滾,潛水深度比米諾深點。其他和米諾相同。

    亮片:亮片被稱為萬能餌,號稱可以用在大多數環境中,全泳層,適應多種物件魚。一般選擇重量4--8克的,在白天和傍晚釣翹嘴有相當好的功效。

    VIB :不帶舌板,極少數產品帶舌板,連線環在背上是它最大的特點,VIB的頭頂部寬平,身體看上去寬扁。這種設計,阻風小,飛行功力強,逆風時也拋得比較遠。

    它可以在大範圍和不同的泳層快速搜尋,也可以在淺水和深水區進行底層跳躍前進,VIB快頻率的顫動和身體的反射次數,是非常吸引魚的一種擬餌,在毫無障礙標點的廣闊水域,用VIB去探索是很不錯的選擇,缺點是容易掛障礙失去擬餌。

    寫在最後

    給路亞新手一個建議,既不能沉迷於裝備,也不能輕言放棄。

    作為一個過來人,最開始喜歡路亞也是沒人教,就是看看影片,發現人家玩的都挺溜,到了自己玩,連用什麼餌都不懂,一開始那是各種炒粉,更不用提啥PE線加前導了,掛地球是家常便飯,炒粉是加菜。手法就更無從談起,能把魚餌甩出去就不錯了,還要求什麼距離;過頭拋;打水漂等等。總之慢慢玩,熟能生巧而已。

  • 2 # 轅門二哥

    過來人告訴後來者:

    根據目標魚選餌,

    根據餌重選竿硬度,

    根據環境選竿長(宜長不宜短),

    根據餌重和目標魚大小選線徑(八編為佳),

    考慮耐久性和遠投性重餌該用1.5-2號線。

    線一定用正經進口品牌的!

    根據線徑線長選輪杯型號,shimano4000杯可繞2號八編200米。

    能用紡車輪千萬別用水滴輪!

    能攜帶雙節千萬別用三節竿!

    實在不好攜帶可以考慮國外大牌振出竿!

    富士導眼的竿一般不會差!

    用低檔進口大牌輪也別用中國產多軸承貨(寶熊例外)!

    最好不用前導線,那是個坑,斷線都在打結處!

    路亞用具都是易損耗品,出釣必須備份!

    不嘚瑟幾張照片就像沒有發言權似的,注意日期戳!

  • 3 # 樂園之失

    路亞釣法現在已以成為風靡全國的釣法之一,主要針對的是淡水領域中的掠食性魚類。先不說路亞釣法操作的多樣性,僅是炫酷的作釣方式就足以吸引年輕人的參與了,當然,老胖我也不例外。但是問題來了,初學路亞應該怎樣選擇裝備呢?本著答題盡善盡美的原則,結合題主的提問以及實際作釣經驗咱們來聊聊初學路亞這樣選擇裝備。

    初學路亞如何選擇裝備

    路亞的作釣手法其實並不難,無非是抽停、調低,並透過搖輪的方式使擬餌在水下游動,如果您抱著這種認知來學習路亞,不能說是錯誤,只能說沒有真正瞭解。

    路亞的主要作釣方式是拋竿,可以大範圍或遠距離的搜尋,也可以尋找標點精準的作釣,可謂無論哪一種方式都離不開拋竿的熟練度,而在擬餌的操控上也需要精細的操作,使擬餌的動作越貼近自然越好,所以這是兩大部分的考量,即拋竿、作釣。

    說到拋竿就不得不談一談裝備的問題,目前市面在售的路亞竿分為直柄竿與槍柄竿兩大類,分別對應的是紡車輪與水滴輪或鼓輪,那麼從新人的角度來看,直柄竿紡車輪更適合新手操作。

    紡車輪不需要精準的調校,對於各種擬餌切換的寬容度比較高,使用得當的話很少會出現炒粉的現象,操作極為簡單,同時搭配較長尺寸的直柄竿可以很好的實現遠投的效果,所以個人建議:初學路亞應該從簡單易拋竿的紡車輪入手,這樣可以快速的進入作釣狀態。

    我的使用經驗:我的第一隻路亞竿買的是瑞元的直柄感,搭配的是2000型的紡車輪,由於我有一定的海竿作釣基礎,所以對於紡車輪的拋投上手較快,但如果是純新手的釣魚,紡車輪的拋投還是需要認真學習的,即便這樣也比水滴輪的拋投要容易的多。

    江河路亞怎樣選裝備

    題主提出的問題是,在江、河這種大面積水域的釣場作釣,以個人作釣經驗來看,在大水面作釣,更適合選擇直柄紡車輪的搭配來實現遠投。

    紡車輪除了上文提到的操作簡單外,拋投的距離上要優於水滴輪,雖然精準度會略差一些,但大水面作釣講究的是遠距離搜尋,至於標點的判斷倒是其次。

    遠投的作釣方式需要裝備的支援,釣竿可以選擇2.1米以上的長釣竿,硬度以M調或MH為佳,搭配2000型至2500型的紡車輪,這是釣具的搭配搭配。當然,魚線輪的型號越大容線量就越大,也就更適合遠投。

    為了配合遠投,擬餌的選擇上可以選用重量較大的鐵板、亮片或其他硬餌,通常重量在15克左右比較適合,這還需要看釣竿的具體使用克數。

    從作釣的角度來看,路亞的視窗期通常是在一天的早晚時分,在現階段的夏季,夜釣也是常規的作釣方式,這時候紡車輪就比水滴輪的使用要方便的多,畢竟水滴輪是需要透過目視擬餌的落水來控制線杯。

    我的作釣經驗:說到遠投能力,首選還是直柄竿,尤其是我們業餘玩家缺少專業船隻支援下的岸投。水滴輪搭配得當的話也可以實現遠投,但總體要弱於紡車輪,在我們本地故黃河路亞,水面寬約800米就比較適合紡車輪。

    水滴輪在江河的使用

    在大多數新手釣友看來,槍柄竿水滴輪的搭配外觀上更帥氣一些,真正入手後就會發現操作及其複雜炒粉也是常態。

    水滴輪的精髓在於精確的拋投,這考驗的是釣手的對於標點的知識積累以及熟練的手法,假設找到標點而無法精準的將擬餌拋至標點,那麼作釣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水滴輪相對紡車是一種進階的玩法。

    槍柄竿紡車輪在大水面的江河作釣除了大面積搜尋之外,更適合尋找標點的精細作釣,比如碼頭區停靠的船舶、近岸處的倒樹、橋墩或其他類似標點的障礙區。

    除此以外,在早晨與傍晚目視感較好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水滴輪來作釣近岸處,這段時間掠食性魚類多會在近岸處追逐小雜魚,在觀測到小白條躍出水面的情況時,多數是受到水下攻擊所導致的是為移動標點、當然紡車輪也可以適使用,只是精準度沒有水滴輪效果好而已

    那麼相對於江河作釣,個人建議ML硬度的長尺寸釣竿,搭配2000型水滴輪即可,擬餌使用上可選重量較多,通常7克至15克之間都可以使用。

    我的作釣經驗:我也有水滴輪裝備,但說實話炸線的次數也挺多,而且受天氣的影響也較大,尤其是大水面風向來回不定且風力較大,使用水滴輪很受影響。再者,水滴輪也不是為了遠投而設計,所以並不能因為外形感到帥氣就去入手,真正的出發點應該是從作釣開始的。

    寫到最後

    本文透過裝備的選擇、釣場的使用、水滴輪的作釣方式等三個部分的論述回答了題主的問題。個人認為,路亞作釣應該是個逐步進階的過程,紡車輪可以快速的進入狀態,也可以更快的提升擬餌的操作,待釣技提升後再決定投入水滴輪裝備才是正確的選擇。

  • 4 # 小強釣魚

    釣友好,對於初學路亞釣友如何選裝備這個問題,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一、路亞杆子選擇最好是1.98米的,因為如果杆子太長,不好拋杆,太短的話,又拋不遠,所以1.98米的比較合適。杆子選擇不軟不硬的,價位也最好先選擇便宜一點的,或者買個二手的練練手。

    二、選擇線組,新手建議選擇1.5~2.0的線(不用太長100米足夠),有人會覺得線粗點好,但是路亞線不能太粗,太粗會影響拋投的距離

    三、繞車輪,新手選個1000或者2000型的紡線輪就行,容易上手

  • 5 # 望財神

    1,江河裡路亞目標魚都在深水處。竿子一定不要選短的,拋不遠。

    2.個人喜歡紡車輪,水滴輪感覺拋不遠

    3.pe上要綁前導線

  • 6 # 漁你同行漁樂中心

    現在還不清楚這個“初學者”新手是到學到什麼階段,如果換處於練習拋投階段的話,那有如下建議:

    1、建議選擇一款不容易炸線的輪子,剎車型別為電子剎車的相對來說容易上手。

    2、根據自己所在地理位置有的物件魚選擇路亞杆的長度,如果所處環境翹嘴、鱤魚等較多的話,建議選擇杆子長度在2米-2.2米之間;如果所處的環境鱸魚、鱖魚較多的話,建議選擇杆子長度在1.9米-2.0米之間;

    3、根據有的物件魚選擇假餌,翹嘴、鱤魚用米諾、鉛筆、波爬等用水面系的較多;鱸魚、鱖魚選擇crank、鉛頭鉤、vib、包鉛魚、倒釣線組等較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日金價為什麼突然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