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蘇北農園
-
2 # zhang6636
我看是好事,現在一些人喜歡進口糧食,說進口糧食價格低。這樣中國農民也不用種糧食了.買糧食還便宜。讓外華人為我們打工,大家都做老闆了
-
3 # 駢邑東木
農村經濟轉型期,該種什麼,有的是自己說了算,有的是鎮鄉統一要求。對於人均土地佔有不到一市畝的地方,種什麼都無所謂。什麼收益高就種什麼,但風險自負。但對大規模的糧田,就需要政府來調控,首先必須保證糧食產量,其次才能種別的吧!
-
4 # 微語農技
農民興起“種樹潮”,是很自然的利益驅使的行為,相比起種糧食,種樹要花的心思、費的功夫就少些,無論是種果樹還是種花木,最後的經濟效益比糧食還要好,大家當然就去種樹了。農田都種樹不種糧食無疑是危險的,因為這樣會導致糧食產量降低,讓中國糧食更加依賴進口,糧食安全得不到保證。但是如果非要強制大家種糧食,農民的收入就太低了。所以國家專門劃出了永久基本田,用永久基本田來保證基本的糧食種植量,普通的農田就可以種一些別的東西。
想要我們的農民主動自願的種糧食,就要增加他們的收入,而實際上比起糧食漲價更應該減少成本,這也需要我們的農業進一步向著產業化、規模化發展。糧食的生產一定要得到保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安全,一旦對外國依賴過重,那就是給了別國控制我們的機會。
-
5 # 農民劉二
你好,我是劉二,很開心回答這個問題。在很多年前國家就鼓勵退耕還林,但是現在又說種樹不好,所以說很矛盾,但是農民種樹都是自己的意願,也根據自己的勞動力情況而選擇的,到底是什麼原因,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這邊人為什麼要種樹。
我們這裡是廣西柳州市一個農村。我們村子裡面種樹的人幾乎佔到了80%比例。我們這邊稻田還是種水稻的,只是耕地現在大多數拿來種樹了。大家舉例說明一下為什麼要種樹?我們這邊主要種的樹是我們的速生桉樹。基本上種下去4年到5年就可以賣了。現在的價格是500~600塊錢一噸。畝產可以達到10~20噸左右。
由於現在村裡面的年輕人基本都到外面去打工了,剩下了一些老人的家裡面。老一輩的人因為年紀大了,體力下降了所以種上了桉樹。是種甘蔗的,因為甘蔗從種甘蔗,然後還要施肥兩次,打藥兩次,中間還要剝甘蔗葉,砍甘蔗這個漫長的這期大概到明年的清明節。所以這些老人現在根本就跟不上這些勞動節奏了。
因為有些荒山野嶺扔在那裡也是浪費,不如都種上桉樹丟在那裡幾年,他又有一批收入了。桉樹現在的苗木大概是1塊2到1塊5一顆,一畝種植下去大概就是150塊錢左右。當年種下去的桉樹只需要施肥一次,還有打除草劑一次就可以,沒有什麼工作了,因為省時省力。往後每年也是按照這樣的規律管理就可以了。如果有時間或者能力好一點的,可以放到兩次肥或者是除草兩次,這樣桉樹成長更加迅速。
種植桉樹以後,農民的勞動力沒有那麼辛苦了,時間也多了,他可以去做一些輕鬆的勞動。基本上一年在桉樹勞動的時間大概就是10天到半個月左右。種甘蔗或者其他農作物的時候,幾乎都沒有空閒時間。重要的是種甘肅,你不必擔憂他虧本。種植桉樹效益好,節約勞動力。尤其是現在桉樹有了一些省工肥料,讓勞動者更加輕鬆了,一顆肥料大概有拇指那麼大,放上2~3粒就可以,一年都不用放肥料了,特別的輕鬆。像我們村子裡面有些種了20畝桉樹,5年以後收入就有十幾萬,而種甘蔗累死累活去也沒有桉樹收益那麼好。
雖然有好多話題說桉樹是一種有害的樹,特別的吸收水分,還有對土壤造成破壞,水質大量流失,汙染水質,空氣等等一些很多負面的新聞。雖然說國家禁止種桉樹了,但是這些年在街上到處有苗木賣,桉樹專用肥賣,還有木材加工廠大量收購桉樹。這個國家真的禁止種桉樹了,其他這些有關桉樹的銷售應該馬上就中斷了。所以農民的種樹不用那麼辛苦,也不用花那麼多時間去管理,然後他收益又好,所以他們就選擇了種樹。
-
6 # 大江東去723
不是說種樹就不好,只是說種樹的人多了,行情就會跌落,沒有效益白忙活,那就糟了。
某些地區不適宜栽樹,也不行。
有些地區你栽的樹形不成一個產業的完整鏈你也不行,效益低下或者賠錢。
用市場的力量淘汰人們的熱情吧,不能用行政的力量硬撐。
-
7 # 隱藏的溫柔
弊大於利!
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種植能砍伐的桉樹!為了種樹搞綠化的應該極少。種植桉樹出產快,利潤大,基本5.6年就可以砍伐出產。一顆樹苗可以砍伐三次,最高的可以長到二十幾米,所以吸引了兩廣那麼多人種植
桉樹的合成品木板,是有效減少了其它樹的亂砍亂伐。比如以前的桌子、椅子都是實木做的,現在基本都以桉樹的合板為主,還有建築工地要用的板材、房屋板材裝修,也以合板為主!
但種植桉樹對土壤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1.桉樹對水分需求非常大,吸收土壤的水份和養分都比旁邊的任何樹種強,大面積種植會導致土壤層缺失水份、鬆散,高處塌方的機率會比較高!2.桉樹會分泌一種有毒物質,這種物質會有效的抑制其它樹種的生長!3.桉樹釋放的含有橡膠基質的碳氫化合物與二氧化碳結合會形成臭氧,對人體有刺激和毒害作用。4.種植桉樹過後的土地,暫時是種植不了其它樹種的,土壤的養分基本都被前身的桉樹所吸收,想要恢復之前土質,相當的難!
所以種植桉樹對水源的流失,環境汙染是非常大的!
現在很多地方政府出臺了政策,不準再種植桉樹!用砍伐指標限制,以生態林來畫紅線!以前種植的,即使辦了砍伐證,也要砍後復綠!但效果不是很佳,還是很多農民零零散散種植
我認為,應該從培養桉樹苗的地方抓起。查到誰培養桉樹苗就大力的罰款,這樣效果應該可以!
-
8 # 姜太糖
農村許多耕地都種上了園林綠化苗木,這是近十幾年來農村地區常見的現象。農田不種糧食,全部用來種樹,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我認為:耕地種樹不是什麼好事,卻是農民的無奈和辛酸。
01耕地種樹的背後是農村人口流失的現狀
農村除了種地養殖,農民基本上沒有其他收入。平均每戶農民有五畝地,每年種的小麥、水稻夠一家人吃,有點富裕罷了。但是想靠農村種地維持家庭開支,基本上天方夜譚。
於是,更多的年輕人外出打工,加上每年上大學的人越來越多,導致農村青壯勞力流失,結果就是沒人種地。
02耕地種樹是農民的無奈之舉
剛才提到了,農村青壯勞力流失,沒人種地,總不能讓地閒著吧?於是大部分農民在自家的耕地栽樹,留著以後賣苗木。
加上近幾年 城市園林建設,需要大量的綠化苗木,所以更多的空地栽上了樹,算是一種收入吧。
栽樹不需要過多的管護,只要不出現病蟲害,基本上不用管了,家裡全是老人,一舉兩得。
03耕地栽樹的壞處
耕地土壤有豐富的營養成份,正好適合糧食的生長。栽樹後,土地得不到休息,營養成份會快速流失,造成土壤貧瘠。
大多數農民不會種植苗木,施肥更不及時,三五年下來耕地就“傷了”。
同時,農民不瞭解綠化苗木行情,對其價格、規格、種植技術一無所知,甚至不具備苗木栽植的資質。最後的結果就是辛辛苦苦種了幾年的樹沒人要,還把地毀了。
總的來說,我認為農村耕地種樹一方面對耕地毀壞太大,絕不是什麼好事。另一方面又是沒人種地的現狀,只能種樹。
這種矛盾普遍存在農村,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透過土地流傳,統一規劃、集中栽植,實現土地的最大化使用。
-
9 # abCd6666和天下
農民興起“種樹潮”,農田不種糧食全種樹,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優質提問官,看來你對現行相關法律的瞭解還存在一定的欠缺,要加強這方面學習啊。
農民承包地享有充分的自主經營權,但這並不意味著在自己的確權土地上啥都可以種,它也是有著法律規範的。盲目種植以至違法,血本無歸,得不償失。
國家對基本農田是劃了紅線的,任意改變土地使用性質即違法。像這種擅自變更土地使用性質,把好端端的良田用來種樹的行為法律是絕不允許的。
根據國家《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及《國務院關於堅決制止佔用基本農田進行植樹等行為的緊急通知》精神,題主所提問題即“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一目瞭然。故該議題是一個拋開國家現行法律於不顧的偽命題,根本沒有一議的必要。
-
10 # 農人顧流芳
出現“種樹潮”的這種現象,主要的原因還是農民產出的糧食不值錢。種植戶十幾畝地一年純收入連兩萬都達不到,年輕的勞動力都出去打工,土地沒辦法就栽上樹。以前這種情況相對較大,大面積糧食用地都開始栽樹,那些原本不想栽樹的,地裡旁邊人家在上樹,時間長了影響自己家地裡的糧食生長,沒辦法也都開始栽樹。種樹比種莊稼的更容易也更簡單,不過前提是不能用良田去種植樹木或經濟林。
當然以上的情況也只是部分農民,很多農村是有退耕還林有補帖的。大家都知道在農村是不準佔用基本農田進行植樹造林、發展林果業和搞林糧間作。為了提高農民種樹的積極性就給與一定補貼,這對農民來說是一舉兩得的事。種樹既能減少土地資源浪費,同時又能防止水土流失,而且還可讓農民有時間去外面打打零工增加家庭收入減少家庭的負擔。
其次,農村大部分的年輕農民外出打工成為農村的一種形式,農村成了留守老人和兒童在守著,種樹成了唯一的選項,種一些像經濟林、果樹這些比種植莊稼要賺得多,種樹也只在幼苗期需要管理,成林後基本就不需要怎麼去管理,果樹的管理也比種植莊稼要輕鬆多,並且賺得也多。
試問一下現在一瓶礦泉水的價格要比一斤玉米和一斤小麥的價格高,有誰還會願意去種植莊稼。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髮展,只有提高農民的種植積極性,才能實現高利用率的規模化種植、提高農業效率、減少土地閒置。對此,絕對不能生拉硬打,要讓農民不能覺得是種地沒用,要讓農民主動回家種植生產,才能更好的農業發展和提高家庭生活水平。
-
11 # 邊緣的荳子農民興起“種樹潮”,農田不種糧食全種樹,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不能籠統的說是好事還是壞事的。
第一、從種樹的原因和收益來看,農村要發展經濟,在勞動力外流的情況下,種樹確實一個不錯的選擇。既能拿到一部分的“退耕還林”的補貼,又能“十年樹木”,賣個好價錢。
第二、從對基本農田的保護和保障糧食生產來看,大面積種植對基本農田的保護和糧食的保障是有一定影響。一方面是良田變樹林,想要恢復需要一定的時間,短時間內無法保證糧食的生產;另一方面,農田的減少對糧食的生產的影響肯定是有的,雖然這幾年糧食的畝產一直在增加,但一些不好的現象也有出現。比如,永久耕地面積的減少,因為疫情影響的“糧食危機”也在。這次從印度等地闖入的蝗災也對當地的農業生產造成很大的影響,減產減收在所難免。
第三、天災人禍,難以預測,洪水千里,良田傾覆。保障基本農田,保障糧食生產,什麼時候都不能廢棄。
第四、天下糧倉,也是天下民心。相信有關注的朋友都會在意這個資訊的,這個就不多說了。種樹還是種糧,需要細細思量一番的。
回覆列表
如今的農村,經濟在向好,我們農民種地也要講究經濟,想方設法讓土地增值,我們種地的也要算一筆賬啊,一畝地是種糧食作物產值高呢?還是種樹產值高呢,如何讓土地增加收入最大化呢?
在農村興起了種樹潮,說簡單點就是省工、省事、省錢,經濟產出比種糧食效益要高。我們蘇北土地每年種兩季糧食作物:小麥、水稻,交替種植。小麥的產出是每畝八百斤,每斤一塊零八分,摺合錢款是八百七十元,除去成本六百多元,每畝只有兩百多元的利益,人工還沒有算上去!
水稻的產出是每畝一千二百斤,每斤一元一角五分,摺合錢款是一千四百元,除去成本和插秧錢以及多整一次地還有比小麥多打幾次農藥,光成本就要九百多元!只能產出五百元的利益不包括人工費!這樣糧食作物每畝地每年產生的利益是七百多元吧。
種樹就不一樣了,比如種楊樹吧,以十年為限,每畝地的楊樹可以有近一萬五的收入,反而成本很少,只出樹苗的錢。種楊樹就比種糧食作物多出兩倍的收益。
我們那的農民有的現在也開始種花木了,因為花木產出的經濟收益比糧食作物更多,我們農民的腦袋也活躍了,江蘇沭陽的花木基地可是全國聞名的!
農民種樹也是為了經濟效益,讓每寸土地的產出收益最大化,我認為是好事情,搞活農村經濟,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