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禾呈言似川十甫下有寸
-
2 # 塞北閒人大羊
首先我們要站在未來的高度、客觀的立場上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復原歷史、瞭解歷史、解析歷史,掌握第一手資料。然後結合當前社會實際需要有選擇的揚棄一些不適合現今社會的思潮和觀念,儘可能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最後用無產階級歷史唯物主義辯證的眼光和標準評判歷史!
-
3 # 老劉十五
歷史要怎麼來評判?這是一個非常嚴肅而又複雜的問題。
任何人評判一段歷史,要做到客觀公正是很困難的。由於他的世界觀丶政治觀點或多或少會影響到他對這段歷史的認識和評判。
闢如司馬遷的的《史記》,對秦世皇焚書坑儒那段歷史是持否定態度,這是因為他侷限於當時的歷史背景。
以歷史發展的觀點看,秦世皇這一措施是適應當時的時代需要。奏世皇統一七國後,為了建立中央集權的統治,他實行了一系列的措施,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等等。這勢必會引起一些人的反對,尤其是是一批反對統一文字的文人書生。秦世皇為了順利達到統一目的而採用焚書坑儒等一糸列舉措,從而很快地把秦國變成了一個強大的封建帝國。
所以,我認為評判一段歷史,應當用客觀發展的方法去評判。
-
4 # 閒聊歷史故事
不知道題主是問評判歷史事件還是歷史人物還是歷史朝代?
簡單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待:
一、從其當時所處的客觀環境來看待如評價一個歷史人物,比方他做了一件事,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壞事,當然也可能好壞參半(以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分析)
1、他是因為本身動機(本身動機也屬於大的客觀條件之一),是為滿足個人私慾,就想這樣做(古代皇子哪個不想當皇帝?)這又是一件好事,即使是為了滿足個人慾望,也不必太過苛責(見貞觀之治的功勞)
這又是一件壞事,因為李世民殺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殺兄弒弟,有違倫常)
2、他被客觀條件限制(如被客觀條件脅迫,或為了成就一件更大的好事才犧牲小我)不得不這麼做。被客觀條件脅迫,做了一件壞事,那麼他就只是歷史潮流下的一個棋子,最多算從犯(皇子爭位,性命攸關,如果李建成上位,李世民的下場如何,也可以預見)
是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秦王李世民征戰多年,打下大半個國家,手下將領謀士眾多;且他素有治理天下、造福百姓的大志)
最好能綜合他當時所處的總體社會關係等客觀因素去評判。
二、以結果為導向去評判如評價一個歷史事件,可以從它所造成的影響,有好的影響和壞的影響,對當時的影響和後世的影響等方面來具體分析(以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來舉例)
1、不好的一面楊廣下令開鑿大運河,勞民傷財,百姓死傷眾多。
隋朝立國不久,大大消耗了隋朝的國力,激發了農民階層和統治階級的矛盾,全國各地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發展停滯,華夏大地又進入和南北朝一樣的混亂時期,導致民不聊生,生靈塗炭。
2、好的一面開鑿大運河,雖在當時透支了社會勞動力,但是打通了華夏南北之間的水上運輸渠道,大大方便了經濟貿易與交流,促進了華夏的文化繁榮。
是一件過在當代,功在千秋的歷史事件。
當然上面兩個例子還有更多角度可以去分析看待。
評價歷史,是一件見仁見智的事情,思維不同,角度不同,所獲得的結果也不盡相同。歷史本沒有什麼科學價值,卻能起到警醒後人的作用。
-
5 # 耀強不是小強
我認為評判歷史要多方面考證,不可以輕下結論,不可偏頗,要多方查證,不可偏聽偏信,因為歷史基本都是勝利者寫的,為尊者諱的觀念很容易使真相被淹沒。
無論歷史真相是什麼樣的,我們都要尊重,不可用個人喜好來造謠抹殺和篡改歷史。而且要就事論事,不可一概而論,這是對歷史人物的尊重,也是對自己說話的負責,而不是單純進行道德的批判。
正確評判歷史要做到運用唯物主義歷史觀辯證分析,從古代的角度看古代歷史,要有邏輯思維。
沒有哲學思想的評價歷史,那等於沒看書一樣。要有唯物主義,不是你說什麼就什麼,要不然就變成了唯心主義。要根據唯物主義歷史觀,客觀全面的分析歷史,不要有偏見和極端思想。
要從古代的角度看古代歷史,而不是現在的發展眼光看古代歷史。比如古代殺人和現代殺人性質和制度不一樣,沒有可比性,所以不能以現在的法律道德價值觀來衡量古代歷史。
其實一個人要想形成正確的評價歷史是比較難的,因為人都是有主觀能動性的,感情,思想都是不可控制的。想要正確的評價歷史,就需要我們放下自己個人的情感,以一個完全客觀的視角站在歷史長河的高處去看之前的人和事,無關乎對錯或者喜惡。
想要客觀公正的評價歷史,就需要多讀書,多查詢資料,儘可能讀不同門類的書,歷史的,自然科學的,社會科學的,哲學的,心理學的,經濟學等等。
因為人如果只讀自己喜歡那一型別的書就容易偏執,如果你真能靜下心來讀幾本哲學的書,境界絕對會有所提升。你會發現其實一件事情,自然科學可以解釋,社會科學也可以解釋。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很多歷史事件換個角度和方法來看,也會有不一樣的感觸,逐漸的就沒有那麼多的個人情感摻雜在其中。
比如之前看到慈禧太后賣國求榮,還殺變法人士,覺得面目可憎,實在該死!但是反過來一想,人本來就是自私的動物,人性中為了自己的利益是天性,這件事兒這麼看又是沒有錯的。這也並不矛盾,歷史上像這樣的事比比皆是,你可以把自己最討厭的歷史人物拿出來分析一下,他們很多時候的做法放在另一個角度很好理解。
總之評價歷史,要站在中立的角度客觀公正的看待,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當時發生的事件,綜合因素做評價。
-
6 # 則易為克
觀公正地評價歷史事件應遵循的主要標準和方法:
1 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
2 是否推動生產力發展
3 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願望
4 把歷史事件置於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加以評價,主觀目的和客觀作用分別評價
5 具體歷史事件具體分析
6 全面的觀點,辯證的一分為二的方法,看主流----比如歷史人物的功過(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歷史評價的基本原則
歷史評價,是指用辯證、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對歷史事件、人物、觀點等進行分析、評判,作出正確的、符合客觀規律的論斷。在評價歷史時一定要注意以下三個原則:
一、堅持一個標準。生產力是歷史發展的終極動力,是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價歷史現象最根本的標準。在歷史上,凡是促進生產力和人類社會發展的人和事都是進步的,反之,則是消極的落後的。
二、運用兩個觀點。一方面要用歷史的觀點,把歷史事件、人物、觀點放到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進行考查、評論,不能以我們現在的眼光去苛求古人;另一方面,要用辯證的觀點,全面的、一分為二的去考查、分析評價物件,講清評價物件的積極性和消極性、進步性和落後性。
-
7 # 丿故園無此聲
歷史的評判要客觀全面看待歷史,往往歷史有功也有過,分析功與過,承認對社會發展推進的利,又要正時當時侷限性而導致的錯誤。
-
8 # 甦醒清晨
評判歷史,要看採取何種標準,和評判者的立場。
下面從王安石變法,舉例說明為什麼歷史充滿爭議性。
首先,國計民生,其實國計與民生是兩個問題,還常常矛盾。
王安石做地方官時,將民生作為頭等大事:興修水利、推行青苗法、興辦學校、維護社會治安。
當時好評如潮,民眾極其擁護,讓朝廷看到希望,歐陽修等極力推薦進京擔負重任。
在王安石擔任宰相後,依然是胸懷天下,與兢兢業業的宋神宗君臣一心,銳意改革:一系列的富國之法、強兵之法、取士之法。
這讓積貧積弱的北宋在財政上,到宋哲宗在位,依然“餘財羨澤,至今蒙利”,剩錢“散在天下州縣,貫朽不用”;軍事上,向西拓邊2000裡、設六州,驅趕鬧事的安南(古越南),結果安南還又獻給北宋幾個地盤。
新法在推行過程中有走樣,王安石也不會不知。但宋太祖、太宗以後的北宋,面對大遼、西夏雙重壓力,用賠款換苟且。國家到處都需要用錢,擔當宰相的王安石,國計只能成為著眼點,短期內若要取得大量財政收入,民生就被放在了次要位置。
良好初衷的青苗法,在當時,的確讓窮者更窮,富者也變窮。上下內外怨聲載道,大失民心,朝廷成為所有階層的對立面。
怎麼辦?退則一切付之東流,進則天下不滿,百姓騷動。
王安石變法是好法,還是惡法?王安石是治世能臣,還是“做翰林學士則有餘,處輔弼之地則不可”?
但我們知道,歐陽修、司馬光等等偉大的仁人志士,所有努力也都遠沒有達到王安石變法取得的成效。
北宋的確在王安石時代達到了富國強兵。宋神宗死後,北宋出現反覆,變法出現翻盤,王安石被罷免宰相。
王安石認死理的推行變法,司馬光認死理的清除變法。又該怎麼去評價?
兩位偉大的人物,都從各自認為正確的角度來拯救大宋,他們又同一年先後去世,對彼此的評價,讓人動容、淚目。
所以,用不同的標準,站在不同的立場,你會得到完全不同的評價。
不要奢求絕對的好壞,絕對的錯對,絕對的完美,絕對的統一。歷史會讓人愛,讓人恨,讓人為他爭論不休!
-
9 # 菁菁哆啦
歷史沒辦法評判吧?最多能評判某個歷史事件。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評判標準也會因為個人的學識經歷有很大不同。
-
10 # 最強大的我們
歷史為什麼要來批判呢?其實歸根到底,我們所認識的歷史不一定是真實的歷史。一定要放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看。而歷史一般是由勝利者所書寫。
一方面他要誇他自己的功勞,另一方面要貶低對手,放大對手的缺點。像我們熟知的項羽。我們普遍的認識是他狂妄自大不聽信,周圍人的勸告。
而且項羽疑心病較重。最後敗給了劉邦。這就是史書上在刻意的貶低他。而我們現在對項羽的印象是《霸王別姬》裡的霸王。
我還認為史書是有寫書人的主觀意識,有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司馬遷所寫的《史記》。我依舊記得當時漢武帝看到司馬遷所寫的《史記》時憤怒的樣子。
我們都知道司馬遷因為犯了錯被施以宮刑。司馬遷忍痛寫完了《史記》。他對漢武帝的仇恨之心是溢於言表。只能在史書中發洩。其實司馬遷,是挺看重項羽的。
專門把項羽列為本紀與各位皇帝並列。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對各個史書存在較大的爭議的問題。比如最近比較火的是《明朝那些事》兒。
其實他也是帶著作者的主觀意識來寫的。雖然許多事兒寫的非常有趣,但是不一定是真實發生的。每一段歷史背後都隱藏了各種各樣的秘密。
我們確實應該要客觀的看待歷史。就像《三國演義》對我們影響一樣。
我們一般認為曹操就是奸雄。他的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是我們對曹操的印象。其實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是我對他的看法。曹操不僅是一個偉大政治家還是一個詩人。這也是羅貫中過於抬舉劉備的蜀漢政權造成。當然歷史是一把雙刃劍,有好的就必定是有壞的。物極必反。
面對歷史我們應該正確的去判斷,而不是道聽途說。後期的不斷考證逐漸打破我們對原本歷史認識。
-
11 # 瀟瀟愛筠
反正不是由人民評判。歷史怎麼評判就交給歷史吧,誰的拳頭硬真理就掌握在誰手中。吾等鼠輩還是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歷史的滾滾洪流會把我們帶到歷史的十字路口,看準方向,找到盟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伺機而動。人民以人民的名義行事,歷史就能改寫。
-
12 # 皮卡te
就向後人對於始皇帝的評價一樣,我們不能只看到他的不足之處,比如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完成大一統這都是很好的,修建長城也是為了民生社稷。這些基於當時都是正確的決定,只是有些讀物上對秦始皇的評價不盡公允。
那麼我們怎麼才能儘可能的還原一段相對於真實的歷史呢?其實我覺得還是得勤于思考,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有明顯的錯誤。比如說舜繼位是軟禁了堯,而非得到堯的禪讓,但是我們仔細思考他為什麼這麼做,我們聯想一下當時時政我們也就能明白。為了避免含沙射影他只能這麼寫,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可以相信《史記》是真的,也可以質疑,歸根到底太過久遠的歷史很難證實。
所以看待歷史應當客觀,不能以現在人的角度看古人,這樣的做法是片面的,只有瞭解當時的環境和背景下以當時的角度去分析才能得到客觀的評價。每個人一定有自己的看法,人云亦云不可取,和別人爭個面紅耳赤也不可取,對歷史的看法應該是嚴謹而“美美與共”。另外就是需要多參考一些史書資料和文獻,相互參照,這樣或許才可以還原一段客觀的歷史。
-
13 # dfkbs-lt
歷史,千秋功過,誰與評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主人,是非曲直,公道自在人心,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口杯。歷史是時間的果實,是老百姓心中燦爛的星辰!給人以啟迪,“往事不可追,來者猶可諫”!
-
14 # 溫柔雪碧j
歷史要怎麼來評判?這是一個很主觀的問題,評判者的立場觀點,意識形態或者是政治理念的不同,對同一件歷史事件的評判都會有所不同。打個比方,比如少帥張學良,以及他發動的西安事變,在我們中國內地,對他的評價就很高,而在臺灣地區,對張學良的評價就不如我們大陸這麼高,因為大家的立場有所不同。
所以歷史最好的功能,應該是記錄功能,把歷史上所發生的事情完完整整的呈現在我們後人面前,至於歷史事件,怎麼評價就因人而異了。
-
15 # 劉駿律師
無論正史還是野史,都辯正的眼光去看。能記入歷史的人,絕對不是普通人,也絕對不會壞到極點或好到極點的人。因為這兩種人無論在任何時代,都不可能成為領袖的。
-
16 # 素潔簡歡一笑容向暖
歷史要客觀評價,但要做到這點卻是十分不易,因為歷史不能完全複製,只能人為的記錄,所以這就給記錄編寫者提供了巨大的想象和發揮的空間,受記錄編寫者自身認知侷限和立場站位影響,其真實客觀性實難保障,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由眾多編寫者書就的不同版本中求同存異,加以分析研究,求得最接近歷史真實的結論。
回覆列表
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勝利者自然會把失敗者無限醜化,而高抬自己,看歷史絕對不能兩極化,也不能無條件的相信史書,古代史官,當然知道自己該記錄什麼,對什麼應該遮遮掩掩,所以看歷史或許把自己放到歷史情節裡,用心去感悟每一個不管好的壞的人物,想想自己如果是他/她會怎麼做,畢竟正義不一定永遠戰勝邪惡,不要總著迷正義邪惡,還要關注人物的感情,適當地聽下歷史學家的想法,方能解開歷史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