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何始終找不到他的墓?
6
回覆列表
  • 1 # 湘西小木魚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

    諸葛亮很有才卻長期在隆中隱居,劉備聽說諸葛亮的才能後三顧茅廬請出了他。諸葛亮從此忠心耿耿輔助劉備。劉備自稱漢中王建立蜀漢後,諸葛亮成了蜀漢的丞相,劉備無比信賴他,託孤的時候甚至說了諸葛亮可以自己做皇帝的話:”如果嗣子(劉禪)可以輔助,便輔助他;如果他沒有才幹,你可以自行取度。”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依舊忠於蜀漢忠於劉禪,為了統一中原多次北伐,卻因積勞而病倒最後在五丈原病逝,據說死之前對自己的後事也有安排,那就是“棺材南抬,繩斷便葬”,諸葛亮為何這麼安排了?其實神秘妙算的他是為了防止人被人盜墓。

    諸葛亮的遺囑。

    諸葛亮在傳說中是無所不能的,據說他也知道自己病入膏肓了,曾經還用古老的法術七星燈續命,但是卻在關鍵的時候被魏延無意闖入,致七星燈的主燈熄滅,他長嘆了一聲都是天意也開始安排了很多事,他安排了朝中的一些大事,也對自己的子孫和身後事都有安排。

    諸葛亮一生清廉,財產很少,他對子孫的安排是:“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意思就是說自己的子孫靠著這800棵桑樹和15頃薄田就可以自給自足了。

    棺材南抬,繩斷便葬。

    諸葛亮對自己的身後事安排是:“棺材南抬,繩斷便葬。”什麼意思了?意思就是讓幾個人抬著棺材南走,繩子什麼時候斷了就什麼時候下葬。

    劉備也按照諸葛亮的意思做了,讓四個壯漢抬著諸葛亮的棺材南走,但是這四個人走了很久發現繩子也不斷,於是就用刀砍斷了繩子把棺材下葬了,回去給劉禪覆命了。

    但是劉禪發覺他們四個人用的時間太短了不對勁就拷問這幾個人知道了是他們自己砍斷了繩子,劉禪一怒之下就下令殺了這四個人,但是這四個人被殺了之後問題也來了,那就是再也沒人知道諸葛亮葬在哪裡了。

    但是諸葛亮的墓地如今的確還沒有找到,發現的也只是衣冠冢罷了。

  • 2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眾所周知,諸葛亮是三國中名聲最響的謀士,有著“妖人”之稱。

    編輯

    公元201年,劉備屢次被強大的曹操打敗,其謀士徐庶也被曹操以母相要挾而不得已投歸曹營,徐庶在臨走前,出於感恩之心,他向劉備推薦了當時還隱居在隆中的諸葛亮。

    結果諸葛亮被劉備的三顧茅廬所打動,毅然選擇出山輔佐他,下山前,諸葛亮就為劉備分析到了天下的形勢,並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下山後,諸葛亮大展才華,用其無所為能的計謀和軍事才能,成功輔佐劉備由弱變強,先是力助劉備聯合孫權在赤壁一起抗曹,隨後佔領荊州,又取得了益州之戰和漢中之戰的大勝,最終助劉備在蜀中稱帝。

    其中,諸葛亮居功至偉。

    編輯

    然而,隨著關羽“大意失荊州”敗亡, 劉備為報結拜兄弟之仇,不聽諸葛亮勸阻,毅然舉全國之兵伐吳,結果導致了夷陵大敗。之後急火攻心的劉備病逝在白帝城,臨終前,他把後主劉禪託付給了諸葛亮。

    之後,諸葛亮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穩定蜀中內政的情況下,毅然率軍六出祁山伐魏。公元234年,勞累成積的諸葛亮在北伐途中,病逝五丈原。

    逝世前,他除了對接管的人事進行了安排,還留下了三條遺囑,事後證明,三條遺囑竟然全部都字字應驗。

    編輯

    第一條是給後主劉禪留的,6個字:親賢臣,遠小人。可惜後來劉禪把他的話當成了耳邊風,最終因為重用小人黃皓導致亡國。

    編輯

    第二條給他自己的後事安排的,8個字:抬棺南走,繩斷下葬。他死後,劉禪按辦,派四個壯抬其棺材南走,直到繩斷才下葬。結果四壯漢在途中又累又餓,於是割斷繩子就此草埋。事後劉禪覺得不對,一怒之下斬殺了他們,結果忘了他們下葬之地,於是諸葛亮埋藏之地就成了千古謎團。

    編輯

    第三是給兒子諸葛瞻留的,10個:嫌棄早成,定不為重器耳。

    要知道諸葛亮在普遍早婚的三國,屬於典型的晚婚晚育,他25歲才迎娶了“醜妻”黃月英,因為長年征戰等種種原因,諸葛亮46歲才生下兒子諸葛瞻。

    而諸葛亮病逝五丈原時,諸葛瞻才僅僅8歲多。

    編輯

    因為諸葛瞻年齡小,因此,諸葛亮生前征戰時,自然不能把他帶在身邊,因此諸葛瞻並沒有從諸葛亮身上學到征戰及臨敵的本領。無奈之下,諸葛亮才在臨死之前把自己生平所學傳授給姜維。

    當然,儘管如此,諸葛瞻卻遺傳了諸葛亮的才氣,小小年紀在書畫和記憶方面都有著良好和超群的天賦,早得很成熟老練。

    然而,知子莫若父,諸葛亮顯然知道兒子的長處,也明白他的短處。諸葛瞻在智力和為人方面過於早熟,但在行軍打仗方面卻是一張白紙,再加上他死後,如果不能受到高人的教誨,他長大後恐怕是“難成大器”。於是給兒子下了“不為重器耳”的結論。

    編輯

    果然,諸葛亮死後,諸葛瞻直接世襲了他的爵位。諸葛瞻成人後又娶了蜀漢的公主,成為“皇儲”。同時官職也飛雲直上,先是升為侍中,後被任為了“衛將軍”,並不擅長軍事的他開始執掌軍權。而因為諸葛瞻是諸葛亮的兒子,當時也沒有人發出置疑之聲。

    只是惡果終究還是來了。

    炎興元年,魏軍開始反攻倒算,主動進攻蜀國。當魏將鄧艾攻打陰平時,蜀臣黃崇多次勸誡諸葛瞻迅速佔領險要地勢以拒敵。結果諸葛瞻卻把他的話當成了耳邊風,結果導致蜀軍一敗塗地。

    心懷愧疚的諸葛瞻後來更是放棄“堅守”就可以退敵這一高階戰術不用,而是主動和後勤供給不足,唯有速戰速決才有出路的魏軍進行大決戰。結果魏軍在哀兵必勝的信念引領下,個個奮勇爭先,以一當十,最終打敗蜀軍,並且斬殺了諸葛瞻父子。

    編輯

    諸葛亮臨終前給兒子諸葛瞻留的“嫌棄早成,定不為重器耳”10字遺言果然字字應驗了。

    總之,諸葛亮臨死前三條遺言都應驗了,其智謀和眼界之高當真令人佩服。

  • 3 # 一更歷史

    唐朝詩人杜甫曾經用一首詩表達了他對一代賢相諸葛亮的懷念與讚賞:“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而劉備也曾經誇讚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在古代民間以至現代,諸葛亮都是智慧的化身。

    諸葛亮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但十分可惜的是,後主劉禪平庸無能,大部分的國家事務都壓在了諸葛亮身上,此時的諸葛亮年齡已大,很快便積勞成疾,病情逐漸惡化,不久便病死於五丈原。

    諸葛亮有多操勞?在五丈原的時候,司馬懿曾派人探聽諸葛亮的身體狀況。得知諸葛亮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 上的責罰,都親自批閱,所吃的飯食不到幾升後,司馬懿曾說過這麼一句話:諸葛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

    意思是,諸葛孔明進食少而事務煩,他還能活多久呢!

    諸葛亮病逝後,一時間軍中沒有主心骨,人心惶惶。這些手下遵循諸葛亮的遺囑,密不發喪,帶著軍隊向後退去。而司馬懿率兵追擊時,遠遠望去,似乎諸葛亮正坐在車中,司馬懿懷疑有詐,於是便退軍了,這便是“死諸葛嚇走活仲達”一事。

    司馬懿聽聞蜀軍在斜谷發喪後自嘲道:“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其後,司馬懿視察蜀軍遺留的營寨,感嘆說:“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

    在諸葛亮臨終前,他曾立下遺囑:“首先密不發喪,其次諸葛亮囑咐後主劉禪,讓他命令下人將自己葬在南方,並且讓四個人抬著棺材向南方走,繩子不斷不能停,必須在繩子斷的時候立刻下葬”。

    諸葛亮作為蜀漢功臣,他的遺囑果斷的答應了,後來劉禪命令四位壯漢抬著諸葛亮的棺材一直向南走,並再而三地叮囑,一定要安全保護好棺材。這時我們不禁提出疑惑,為什麼諸葛亮的棺材一定要葬在南方呢?為何繩子必須在斷的時候才能下葬呢?

    其實諸葛亮早已心知肚明,他在戰場上運籌帷幄多年,早已惹下眾多怨恨,在他死後仇家必定會對他的屍身尋仇,而諸葛亮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北方是曹魏的地界,一向與蜀漢有仇,而東方是吳國的地界,雖然吳國與蜀國一直是盟友關係,但戰場上哪能有永久的朋友呢?因此東方也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而西方天寒地凍,人煙罕見,諸葛亮並不會選擇這樣荒涼的地方。

    唯有南方溫暖舒適,仇人罕見,因此諸葛亮將自己的屍身安葬處選擇了南方。那為何必須要在繩子斷的時候才能將棺材下葬呢?這便是諸葛亮的智慧之處。諸葛亮在遺囑中並沒有說安葬的具體位置,而繩子也根本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斷,也就是說除了那四位壯漢,根本沒有任何人知道諸葛亮葬在何處。

    可是天不遂人願,那四位壯漢由於棺材太沉過度勞累,竟然偷偷將繩子割斷了,之後這四個人將諸葛亮安葬後,便回去向劉禪覆命。

    劉禪雖無能平庸,但他也能看出事情有些許不對勁,在劉禪的嚴刑逼供下,這四位壯漢最終將自己把繩子割掉的事情說了出來。

    劉禪大怒,於是處死了這四個人,在這四人死後,便再也沒有人知道,諸葛亮究竟葬在何處。

    雖然現如今諸葛亮墓已經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他曾經的那些神奇妙算,人們根本無法忘懷。正如乾隆皇帝所言:“諸葛孔明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

  • 4 # 由史看今

    四川成都武侯祠中有一副楹聯,完整的概括了諸葛亮的一生

    可託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隱居以求其忠,仗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吾見其人 這首詩中表達了後世對諸葛武侯的欽佩和敬重。諸葛亮去世後,他的死對頭司馬懿感嘆道“亮乃天下奇才也"欽佩之情,溢於言表。劉備曾評價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發明家,早年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荊州,叔父死後,諸葛亮隱居隆中,後來劉備得水鏡先生指點,“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的《隆中對》描繪了三足鼎立的戰略遠景,後來促成孫劉聯盟“火燒赤壁”打敗曹軍,奪取荊州形成三國鼎立之形勢,

    建安十六年,奪取益州,隨後又打敗曹軍攻取漢中,劉備號稱"漢中王“建立蜀漢政權,此時劉備集團的勢力達到頂峰,隨後呂蒙”白衣過江,奇襲荊州,荊州陷落,關羽敗走麥城兵敗被東吳殺害,劉備不聽諸葛亮的勸阻,舉全國之力大舉伐吳,結果在夷陵被吳將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蜀軍幾乎全軍覆沒,死傷慘重,劉備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隨後病逝於白帝城。

    夷陵之戰讓蜀國元氣大傷,面對東吳和曹魏兩路大軍的討伐,諸葛亮運籌帷幄化解危機,隨後和東吳重修秦晉之好,再次確立孫劉聯盟,同時在經濟,政治,文化領域進行一系列改革讓蜀國國力得到恢復,平定南中孟獲的叛亂,七擒孟獲而不殺最終讓孟獲真心臣服,由於採取平等自主的民族政策同時帶去中原先進科技,文化對西南地區的開發做出很大貢獻,蜀漢南中的安定並獲得了大量的資源以及兵源,隨後組建了無當飛軍這支勁旅經過長期準備有了北伐的基礎。

    從公元前226年到公元前234年諸葛亮率領蜀軍8年時間6出岐山北伐中原,恢復漢室,皆因蜀道艱難,糧草供運不及而導致北伐大業無功而返,公元前234年諸葛亮積勞成疾,最終命歸五丈原,給後世留下”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的無限惋惜和感嘆,據說諸葛亮遺言,要讓四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便下葬的遺言。

    為什麼諸葛亮死前會留下遺言,要讓四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便下葬?

    我個人覺得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第一:這其中和三國末年的秘葬文化有關。三國時期諸侯割據,攻伐不斷,帶兵打仗,建立功業需要花大把的錢,於是很多梟雄派人開始盜王公貴族墓穴來補充軍資所需,最著名就是曹操設立摸金校尉一職專門負責盜墓,這在很多盜墓影視劇中都有出現摸金校尉一詞,盜墓風氣的盛行讓很多王公貴族對自己墓穴安全很是擔憂,所以大多數選擇秘葬,曹操的墓穴就是秘葬千百年無人知曉直到最近幾年無意中發現,作為智慧化身的諸葛亮當然也明白這一點,要讓四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便下葬,諸葛亮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葬在哪裡別人更不可能知道了,既可以防止仇家死後對他的報復,又可以防盜墓賊兩全其美!

    第二:遠離司馬懿,讓其無法找到。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對手司馬懿,諸葛亮與其多次為敵,而且曾送女人肚兜給司馬懿羞辱司馬懿,諸葛亮死後怕司馬懿找到墓穴百般羞辱他的屍體,而曹魏政權在北方,遠離司馬懿只能往南走,另外我們看三國蜀漢地圖會發現,蜀漢的政權中心,成都的南方,正好是南中,南中就是諸葛亮七擒孟獲的地方,南中首領孟獲因感恩不殺之恩和諸葛亮關係很好,南中蠻族民風彪悍,好勇善戰,”四人抬棺往南走“可能指的就是南中,繩斷便下葬,這樣諸葛亮就會被秘密埋葬在南中,以南中民風的彪悍,以及首領孟獲對諸葛亮的尊崇,司馬懿想找到其墓穴難以上青天!

    第三:不想讓國家以及民眾花錢祭拜自己所以秘葬。諸葛亮一生高風亮節,兩袖清風,死後不想讓國家和民眾中花錢祭祀!所以才有了四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便下葬這樣就沒有人直到自己在那裡了,就無法祭祀了,果真如諸葛亮所預料的,諸葛亮死後很多官員上書朝廷建立諸葛亮廟,朝廷以不符合禮制駁回,隨後很多民眾自發在道路兩旁燒紙祭祀諸葛亮,緬懷對諸葛武侯的思念,最後蜀漢後主劉禪命令修建諸葛亮廟!

  • 5 # Adans65

    類似的問題有幾個,答案也不少,看了覺得可笑,頗有些無厘頭。功蓋三分國,蜀國大丞相,劉禪稱其為相父,按禮制是要扶欞下葬的,更不要說一干文武大臣,四個人抬得起來就不錯了,還想走幾步,可能嗎?你抬過棺材嗎?諸葛亮的棺材至少要六十四個人抬,且不止一波替換的才行。當然這都不是大家所關心的,重點是葬在繩子自己斷的地方這是個什麼梗。抬棺材的人隨便給弄得,敢不敢呢?那麼繩子怎麼會自己斷了,應該是兩力相較的結果。哪兩力呢,抬棺人向上抬的力,和棺材向下壓的力。六十四個抬棺人,覺得棺材越來越沉,怕棺材著了地,拼命往上抬,棺材在路上是不能著地的,結果把繩子就給掙斷了。棺材為什麼會變得越來越沉呢,是神鬼之力嗎,諸葛亮要葬天選之地嗎,有人會說這不科學呀,那就來看一下科學的解釋吧。其實諸葛亮的墓地是早就選好了,孔明一生曉陰陽,知八卦,明山川,察地理,可能在其發喪之地,棺材向南的方向存在一個近地富磁礦脈,而孔明的棺材可能就是鐵做的,甚至裡面還有大量的磁石,當走到富磁鐵礦石集中區域,產生了吸力,使棺材變的越來越重,墜斷了繩子,是不是合理的解釋了。所以我覺得諸葛亮借的不是天之功,乃是地之力,選擇磁石礦做墓地,神來之筆啊。

  • 6 # 阿斗不傻

    《諸葛亮下葬之謎,最後的心理戰》

    各位朋友肯定知道傳奇人物,諸葛亮,能力非凡出將入相,堪稱神話,不僅如此,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曉奇門八卦。

    那麼如此傳奇的人物死後究竟下葬何處呢?

    他既然懂天文地理奇門遁甲,他的墓穴必定是風水寶地啦!

    其實諸葛亮的下葬位置,有明確記錄,就是在定軍山。那麼為何就是找不到咧?

    原因很簡單,他不想死後被仇人所打擾。所以沒有立碑文,沒有修顯眼的墓地!

    他的下葬方式也算奇特無比,關於此,說法很多,方式大同小異,只是細節不同而已!第一種:據說諸葛亮臨終前交代是,自己要下葬定軍山。至於具體位置是哪裡,他會安排好,自己選點。

    這些人就奇怪的問,人都死了還可以自己選?諸葛亮說,仙人自有妙計。

    他的要求是,死後放入棺木中後,幾個人抬棺一直往定軍山方向走走,當抬到捆綁棺木繩索斷裂,棺木落地之處,就是最後葬身地。

    蜀國君臣他死後遵守他意願,按他要求一律照辦。但進入定軍山不久繩索突然斷啦,這真是想不到的事情。

    按照諸葛亮所說,此處就是他葬身之處,於是就挖穴準備埋棺木。這時旁邊突然發生一聲巨響。原來是山崩,崩出一個口子剛好夠棺木下葬。

    好吧,諸葛亮是神仙,奇人奇事自然不可用常人之心對待。奇門遁甲如此神奇,姑且我們就這樣相信吧還有第二種說法是關於心理遊戲的,這個說法,我個人認為,比較符合實際!

    諸葛亮同樣是要求死後葬在定軍山,也要求四人抬棺,不需要任何儀仗,就單單抬棺幾人,跟隨他下葬,要求是往定軍山走。

    棺木繩索斷裂處就是下葬之處,抬棺之人不用管他即可歸去(這個事好奇怪誰埋他啊)我們繼續看。

    其實古代抬棺繩索可不是隨便什麼東西哦,能說斷就斷的。

    哪都是粗糙的大繩索,原來諸葛亮早算好,抬棺人心理,那就是沒有那麼好耐心,中途肯定會出妖蛾子,所以故意設套。

    這也是諸葛亮過人之處,抬棺人開始安安心心走了三天,第一天心態都很好。第二天開始有小心思啦。到啦第三天,他們開始議論紛紛,互相說這麼粗的繩索抬到什麼時候才能斷啊?

    於是就用小刀劃了幾下,這樣比較容易斷了。這是正常人的心理反映和做法!

    到啦第四天的時候天下起大雨,求雨算雨對於上知天文的諸葛亮而言,不過雕蟲小技。

    抬棺的人越走越不耐煩,於是就故意顛簸,繩索就真的斷裂了,畢竟大繩索被劃的跟小繩索大小。於是抬棺四個人一看,繩索都斷啦,就說明任務完成了,可以回去覆命啦。 於是興沖沖往回走。

    可是諸葛亮臨死前就有跟屬下說好,如果抬棺之人七日之內就回來,必然有問題,直接處罰後面的不用管啦。

    看見回來的四個人,再看看時間才四天,屬下當然明白有問題,於是下令吧四人關起來。並親自派人去沿途找尋棺木。(總不能讓諸葛武侯流落野外吧)

    哪知道因為下大雨,出現多處泥石流塌方,諸葛亮的棺木居然找不到了!

    就這樣,一代傳奇人物諸葛亮就如此下葬,沒有任何的碑文與墓穴留下!

    這第二種說法可謂充滿了傳奇色彩。

    第一,諸葛亮算準了抬棺之人的心理,他們必然不會按照要求完成任務。

    第二,他算準了天氣和時間,以及大概的位置。

    第三,他算準了,必然會有屬下去找她,然而他的願望就是不讓人找到他。

    最後他成功的將自己安葬在一個,除啦抬棺者,沒人知道的地方,這個地方還因為他算準的下雨經歷了泥石流,最後棺木隨他心願,無影無蹤。

    好吧,傳奇之人,總有傳奇之處,各位如果對,這個傳奇的說法有什麼想法可以說一下,其實我是,不太相信的。

  • 7 # 紅楓秋月5293

    謝邀:諸葛亮是個極其傳奇人物,而在三國之中,他的一生都是非常慎重的,對於軍事,天文,地理等許多方面都是個奇才。對-一個人的思維心理都能揣摩透徹,也深知自已死後,不可能有那麼真心計程車兵把他抬回遠離的西蜀安葬,也深知必定葬於定軍山,這樣就死前作了囑託,讓抬著他死後的棺槨之人,繩斷處就是他的葬身之處,並囑託姜維等心腹之人,在抬棺之人七日之內回來殺之。而抬棺之人無人監督,走了三天就把指棺木的繩索使壞弄斷了,諸葛亮生前就算定死後三天會有大雨,根據定軍山的地茂就有泥石流的發生,把安葬棺木的地方掩埋,使人無法只道具體位置,抬棺木的幾人三天就回了營,姜維就把他們給殺了。這樣安葬棺木的具體位置就成了一個迷,無人知曉。而北魏恨透了諸葛亮,諸葛亮也知他死後必敗會撤軍,北魏計程車兵隨之會追趕。古代有對所恨之人有鞭屍的習慣,用以對所恨之人的懲罰,舒解心中的惡氣。諸葛亮就算到了這層意思,才想出了這個計策。也使之後人對這個卓越的軍事家,無處可尋。這也是諸葛亮的精明之處。這是我個人的理解,敬請精通三國的網友指教。謝謝啦。

  • 8 # 白這個顏色

    【三國秘史】載:諸葛亮與司馬懿,都是三國英才,司馬懿對諸葛亮五體投地,司馬懿心懷大志,早已看出三國統一的結局,要想得天下,沒有諸葛亮這樣的人輔助,萬難成功。

    司馬懿在諸葛亮心裡是被輕視的,司馬懿想要得到諸葛亮的幫助也不是容易的事。司馬懿愛女司馬娟,看到父親司馬懿為得到諸葛亮寢食難安,終日愁眉不展。司馬娟答應父親能有辦法說服諸葛亮。

    司馬娟才女也,三國之美數司馬,就是說的司馬娟,司馬娟是三國第一美女,小時精通醫理,深得華佗真傳,詩詞歌賦,無所不能。女扮男裝,離開司馬府,經過一年的努力,居然成了諸葛亮貼身的書童,聰明伶俐的司馬娟,很快取得諸葛亮的信任。成為諸葛亮貼身內務人員,負責諸葛亮的生活。

    司馬娟偷偷在諸葛亮的飲食中放入子午草,半年過後,每當午夜,諸葛亮便輾轉難眠,心血來潮。一天,諸葛亮忽然夢中醒來,身邊溫香軟玉,一個妙齡女子,美豔絕倫,諸葛亮正處在興奮勁頭,先上手再說,風捲殘雲過後,葉落花謝,滿地落紅。原來司馬娟把處子之身給了諸葛亮。諸葛亮問明司馬娟,司馬娟沒有實言相告,只是說因為崇拜諸葛亮,才不顧廉恥以身相許。

    慢慢諸葛亮與司馬娟情深似海,司馬娟用自己美麗的身軀,激活了諸葛亮的不育死精,司馬娟懷上諸葛亮的孩子。諸葛亮是知道自己的身體病源的,因為老婆醜陋,抑鬱而成病。諸葛亮感謝上天有眼,讓他傳留後代。

    在與司馬娟相處的日子裡,兩個人成了夫妻,朋友,相見恨晚。一日,司馬娟跪於諸葛亮面前,以實情相告,諸葛亮才知道是司馬懿的愛女,看看即將出生的孩子,諸葛亮陷入沉思,知道三國鼎立的局面本來也堅持不多久。看著司馬娟的一腔溫情,又想想她肚子裡自己的孩子,答應了幫助司馬懿得天下。

    最後一次北伐,只是做做樣子,諸葛亮沒有死,裝的。讓四個人抬棺材,也是故弄玄虛,沒走出多遠就被人殺死。再說棺材裡也不是諸葛亮,諸葛亮帶著司馬娟,去了洛陽。司馬娟為諸葛亮生下三個兒子,諸葛星,諸葛北,諸葛宇。後來諸葛亮幫助司馬懿,為司馬氏的晉朝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諸葛亮死於97歲,三國中,最長壽的英雄。與司馬娟死於同年。二人的合葬墓就在白馬寺東南136公里的落鳳灘。

  • 9 # 找靚機質檢員啊正

    說到辯論,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始祖,那就是諸葛亮,先是大戰王司徒,再是大戰王朗 簡直就是妥妥的學霸啊!作為智慧與才能的化身, 諸葛亮的葬身地點更是撲朔迷離,但據說他死前留下了,這樣一句囑咐;四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下葬、這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特別的寓意嗎?

    有人說古代智者在臨死前都會有所感知 ,所以諸葛亮在死前就有了先知,留下這樣的話也是為了能塵歸塵土歸土, 生前太過聰慧 。死後自然要隨緣而葬了。

    也有人說這是諸葛亮的高明, 這話絕不是字面上的意思 。

    四人抬棺, 往南走, 繩斷下葬, 潛在的是, 四人乃是最低階的葬禮。 一般小兵小將死後才會四人抬棺, 當時蜀軍交戰。 如果大搞葬禮必然會被發現, 但如果葬個小兵 。四人抬棺就可以掩人耳目啦!

    再來這個, 往南走, 則是蜀軍北伐 ,往南就是回都城, 往家走啊。而最後的 ,繩斷下葬。 則因為古人觀星之術十分了得 ,諸葛亮害怕死後。司馬懿得知自己的下葬地點。

    所以直接交給天來定, 但諸葛亮棺木下葬後 ,抬棺之人覺得太過辛苦。 於是就中途葬了,劉禪得知後大怒。 當即就把這四人殺了, 殺後才發覺忘記問了墓地。

    因此一代臥龍諸葛亮的墓也就成了謎,但在歷史上, 三國本身就有薄葬風俗, 就連曹操 ,曹丕這樣一代帝王,也是一口薄棺, 甚至據稱曹操是穿補丁入葬 。

    這也大大降低了盜墓的可能,古人的智慧真是妙不可言啊!

  • 10 # 世界歷史唯物觀

    《諸葛亮死前最後遺言,四人抬棺繩斷下葬,劉禪知道原因後無地自容》:

    公元234年,蜀漢已經是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了,這幾年曹魏經過韜光養晦,國力已經大增,東吳又是聯而不合。值此危難之際,54歲的諸葛亮不得已繼續北伐,透過這種方式來耗費曹魏國力,畢竟蜀道這種天然關隘是必須利用的,而此時的諸葛亮已經是第六次出祁山。

    諸葛亮這次的對手又是司馬懿,這個難纏的對手,數次使得諸葛亮的北伐大計化為泡影。這一次也不例外,堅守不戰的司馬懿看準了蜀軍的短板,就是要透過這種方式來逼迫蜀軍不戰而退。諸葛亮心急如焚,而且夜光天象還發現了自己大限將至。

    北伐大業未成,諸葛亮難道就要隨先帝而去,可屆時又有什麼面目去面見先帝呢?諸葛亮只得使用七星燈這種方式來改天命,同時也是在拿自己賭蜀漢的國運。結局就是證明了蜀漢不得天命,諸葛亮實則逆天而行,諸葛亮就此即將隕落。

    而死前諸葛亮將後事交代給了姜維,第一就是要防止魏延造反,第二就是如何撤兵,所以才有了死諸葛嚇死活仲達的傳奇。對於如何安葬自己,諸葛亮要求將自己下葬到定軍山,而且最後一句遺言就是安葬自己於定軍山,而且要四人抬棺向南走,繩斷即下葬,這一條令人不解的遺言十分令人驚奇,但是實行後的結果卻使得劉禪無地自容。

    諸葛亮下這道遺命之後,四人抬棺抬到第四天才回來,但是當天便天下大雨,引發了泥石流。結果就是諸葛亮下葬之處成為了謎團,無論怎樣都找不到了。眾人方知諸葛亮用意,諸葛亮死前知道定軍山會爆發暴雨,所以才如此做,為的就是不讓眾人知道自己下葬之處,因為諸葛亮覺得自己北伐沒成功,實在是死後都無面目見世人。

    而諸葛亮的隨葬品簡直是簡陋,還比不上一個普通官員的隨葬品。諸葛亮深知蜀國貧窮,不能為自己的葬禮耗費太多的國力,所以才會有如此考量。諸葛亮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最好詮釋。

  • 11 # 小小嬴政

    首先澄清一下,《三國演義》將諸葛亮妖魔化,很多的歷史事件(比如空城計、火燒上方谷)正史中不曾發生,今天只是就事論事,說說諸葛亮被妖魔化的精彩故事。相傳諸葛孔明乃是姜子牙轉世,天文地理奇門遁甲陰陽八卦,無所不通。病死五丈原後,留下遺言讓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下葬,此中寓意諸葛孔明已料到自己死後蜀國必被司馬氏所滅,導演這出“戲劇”,以保自己死後的安寧。

    武侯墓,也就是諸葛亮墓在如今的陝西勉縣定軍山腳下,墓區崗巒起伏、山環水抱,素有“陝南天然公園”之稱,進入墓區陵園,一片漢柏古松呈現在眼前,清幽、古樸。院中,有許多歷代歌頌諸葛亮的詩詞和復修墓廟記文的石碑,墓前有一小亭,被稱作“墓亭”,內豎石碑一通,上刻“漢丞相諸葛忠武侯之墓”。墓後有古桂兩珠,枝繁葉茂,濃蔭如蓋,被稱作“護墓雙桂”。你可能會說,建造這麼好,那肯定就是諸葛亮的墓穴所在地了,其實不然,這是後人為紀念諸葛亮而建造的衣冠冢而已。

    那麼諸葛亮真正的墓穴在哪兒呢?接著往下走,拋開真相!

    一:山崩地裂魏延夜闖營帳,踹滅了燈盞,諸葛亮知道自己陽壽將盡,在彌留之際,囑咐後主劉禪,在自己死後,將屍體入棺,派四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下葬。劉禪對於這位給蜀國立下汗馬功勞的丞相的遺言不敢不從,便吩咐四個關西壯漢抬棺往南走,這幾位壯漢將棺木抬到定軍山的時候,突然電閃雷鳴山崩地裂,大水順山而下形成泥石流,將抬棺四人與棺木一同掩埋,因此無人知道諸葛亮的棺木究竟埋在哪裡。二:揣摩心思還有一種關於四人抬棺往南走的傳說,同樣又充分體現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據說四人抬棺往南走的前三天相安無事,到了第四天的時候幾個人心裡開始有了小心思,他們開始議論紛紛,互相說這麼粗的繩子抬到什麼時候才能斷,於是就用刀子劃了幾下繩子,第五天的時候趕上天下大雨道路泥濘,幾個人越走越不耐煩,就故意顛簸,忽然繩子斷掉,幾個人就地將諸葛亮的棺木掩埋,回去覆命。當初諸葛亮囑咐劉禪如若抬棺之人七日之內覆命,回來後定斬不饒。就這樣,幾個人被斬,棺木也就下落不明瞭。

    至此關於“抬棺往南走”之說已經結束,你可能會說諸葛亮神機妙算,他早已經料到自己死後,蜀國必被司馬氏所滅,而他和司馬氏交戰多年,蜀國滅亡司馬氏必然來挖他的墳墓,才導演這場“四人抬棺繩斷下葬”的戲劇,目的就是保自己死後的安寧。

    其實不然,歷史皆為後人所著,世人又受《三國演義》侵害,而羅貫中又極力“捧劉貶曹”,因此人們想當然的將諸葛亮“妖魔化”,縱然諸葛孔明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後人稱讚,但換個角度去想,“做好事不留名”豈不是太傻,故弄玄虛讓後人記住,僅此而已!

  • 12 # 貓眼觀史

    給大家看一個不一樣的故事,相傳諸葛亮生前吩咐讓四名士兵抬著自己的棺材跟隨蜀軍一起南撤,楊儀和姜維也就照辦了,數天後,大軍先行回到成都,而四名士兵剛好走到了定軍山腳下,一個個都在想這繩子什麼時候才斷啊?丞相吩咐要繩子斷的地方才可以下葬,說話間,繩子竟然真的斷了!於是他們趕緊挖坑,頓時天空烏雲密佈,地動山搖,隨著一聲巨響,山上的石土頃刻間垮塌下來,他們還沒回過神來就已經被石土掩埋,而諸葛亮的墓地也一直到現在都無人知曉,現在我們所知道的都是諸葛亮的衣冠冢。

    那麼諸葛亮為何要繩子斷了才下葬?有什麼寓意嗎?據《三國志》記載:“亮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

    諸葛亮在棺材裡說,早知道我就說清楚一些,省的你們天天為了這個事情操心,先說說為什麼諸葛亮要求繩斷下葬?一是為了迷惑司馬懿,讓他找不到自己的墳墓,二是為了不被後人盜墓,要知道三國時期是盜墓風興起的時期,誰也不想死後還不得安寧。那麼諸葛亮為什麼只需要四個人抬呢?諸葛亮病逝五丈原,撤退時總不能大張旗鼓吧,諸葛亮用最低配置,無非就是為了不引起曹魏的注意,再加上即使這四個人途中遇到別人,他們也不知道是諸葛亮的棺木,因為他們認為堂堂一國宰相,怎麼可能是這種操作?也太簡樸了吧!

    所以說諸葛亮自己都不知道葬在什麼地方,別人還能知道嗎?

  • 13 # 潘先森說

    網上這類胡言亂語,多到不得了。

    陳壽《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亮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

    定軍山是黃忠斬夏侯淵處。

    通常找最基本的資料就可以得到答案。

    《三國志》是正史,二十四史之一。

    《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 14 # 歷史雜貨鋪

    諸葛亮還真沒有什麼特殊的寓意,諸葛亮的目的只是不想讓人知道他的墓地在哪而已,盜墓這行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在諸葛亮時代同樣有盜墓的,比如曹操,曹操被稱為盜墓界的祖師爺,當時他在軍中專門設定了盜墓的職位,諸葛亮當然也知道這件事。

    自古以來盜墓賊層出不窮,盜墓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錢,尤其是諸葛亮這樣的人,且不說他在生前得罪不少人,仇人一大堆,諸葛亮死後,必然有人認為諸葛亮會寫一本類似兵書的東西,他們會想方設法的盜了諸葛亮的墓去找寶貝,我們都能想到這個問題,料事如神的諸葛亮自然也能想到,所以他才會想到這個下葬辦法。

    這件事大致是這樣的,諸葛亮死之前告訴眾人,自己死後只需要穿著自己平時穿的衣服下葬就可以,不需要任何的陪葬品,並且他死後要讓四個士兵抬著自己的棺材一直朝南走,繩子斷了就把自己埋在那裡就行。

    人們自然尊重諸葛亮的意願,四個士兵抬著諸葛亮的棺材一直朝南走,到了某個地方將諸葛亮埋葬,四個士兵回去之後,問他們繩子斷了嗎,是否撒謊。最終四個士兵承認繩子一直不斷,所以他們就直接把諸葛亮埋了,氣的劉禪直接把這四個士兵殺了。

    實際上,無論繩子斷與不斷,這四個士兵都得死,諸葛亮不想讓人們知道他的墓地所在。這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有趣的是曹操還給自己設定了七十二疑冢,目的和諸葛亮是一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在遊戲中指揮被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