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豆沙包Daisy

    皇帝的“璽寶”是皇權的象徵。古人稱之為“寶璽”“御璽”“御寶”或“國寶”。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刻造了第一枚“傳國御璽”起,作為象徵國家與至高權力的帝王信物,御寶具有極為崇高而神聖的地位,其工藝與材質居古代所有工藝品之上,是“君權神授”的中國政治文化中的典型象徵。

    到了清朝,乾隆皇帝,一口氣整出了25枚玉璽,開創了中國古代玉璽數量之最。

    乾隆實出於兩個考慮:

    取法中華根本典籍《周易》之“大衍天數,二十有五”,將所有陽數之一、三、五、七、九相加而得;

    乾隆祈望上蒼仰蒙,總佑其國“二十五代之長”,仿姬週二十五代之偉業。而有關御寶之仍貯於交泰殿,乃因其殿蘊含天地交泰,陰陽相合所致。這當然是乾隆的一個良好願望。後人稱這二十五印章為“清二十五寶”

    故宮交泰殿館藏的乾隆二十五寶璽

    這25方寶璽: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年間,一直沿用至宣統末年。

    這二十五方御寶分別為:

    1.大 清 受 命 之 寶

    通高12cm,印面14×14cm

    白玉質,盤龍紐

    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章皇序”之用。

    璽文朱文,玉筋篆〔玉筋篆亦稱"玉箸篆″,為篆書的一種,其筆道圓潤溫厚,形如玉箸(筷子),故名〕,左滿文字字,右漢文。

    制度規定其"以章皇序″,即彰顯大清皇帝受命於天的正統身份。

    2.皇 帝 奉 天 之 寶

    通高15.2cm,印面14×14cm

    碧玉質,盤龍紐

    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章奉若”之用

    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字字,右漢文

    制度規定其"以章奉若″,即表明清代統治是奉天命而行的

    3.大 清 嗣 天 子 寶

    通高16.2cm,印面14×14cm

    金質,交龍紐

    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章繼繩”之用

    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字字,右漢文篆體

    制度規定其"以章繼繩″,即大清遵照上天的標準而行事。“繼繩”之意為“繼繼承承”,即繼承。皇位繼承時使用的玉璽,代表國家行使權力。

    4.皇帝之寶

    皇帝之寶有二方,一玉製,一木製,玉質為絞龍紐,木質蹲龍紐,為皇帝日常用璽。

    皇帝之寶其(木製)

    通高16.6cm,印面15.5×15.5cm,紐高11cm,紐高11cm,附系黃色綬帶

    栴檀木質,盤龍紐

    但從清代檔案考察,在二十五寶中,此寶的使用頻率最高,鈐用範圍極廣,其他諸寶實無以相比

    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制度規定其"以肅法駕″,它是清代實際使用最多的一方御寶,皇帝頒詔,冊封皇后等儀式多用之。是清代二十五寶之中唯一的一方木質寶璽

    據《交泰殿寶譜》,此寶為“以肅法駕”之象徵物,故凡清帝行圍及駐蹕圓明園或避暑山莊時,都要以這方“皇帝之寶”隨駕。此外透過對清代皇帝詔令文書中寶璽使用狀況的統計分析表明,二十五寶中用得最頻繁、範圍最廣的也是這方木質“皇帝之寶”,諸如皇帝登基、皇后冊命、皇帝大婚、釋出殿試金榜及其他重要詔書上均鈐用此寶。可以說此寶是清朝皇權的重要標誌,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5.皇帝之寶其(玉製)

    青玉質,交龍紐,滿文篆書

    據乾隆十三年上諭:“青玉皇帝之寶本清字篆文,傳自太宗文皇帝時。”則知此寶刻治於皇太極時。當時滿文篆書初具雛形,到乾隆十三年創立成熟和規範化的滿文篆書,並施之於寶璽,其生髮之跡清晰可見

    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布詔赦”之用。

    璽文朱文,篆書,滿文。

    制度規定其"以布詔敕″,皇帝登基、傳位、進士提名、大赦天下、頒佈詔書等事皆鈐此寳。

    6.天子之寶

    通高6.4cm,印面7.8×7.8cm

    白玉質,交龍紐

    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祭祀百神”之用

    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制度規定其"以祀百神″,祭祀廟宇神靈,撰寫祭文後鈐此寳。

    7.皇帝尊親之寶

    通高6.1cm,印面6.8×6.8cm

    白玉質,盤龍紐

    上皇太后徽號及上尊諡、廟號之用

    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篆體

    清朝制度規定其"以薦徽號″,皇帝、皇后要有徽號,上徽號詔時要鈐此寶

    8.清皇帝親親之寶

    清二十五寶之八,通高7.7cm,印面7.2×7.2cm

    藏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博物院之交泰殿內

    白玉質,交龍紐

    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展宗盟”之用

    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制度規定其"以展宗盟″,皇帝晉賞親族時,鈐此寳

    9.皇帝行寶

    通高13cm,印面,15.6×15.6cm,碧玉質,蹲龍紐

    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頒錫賚”之用

    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篆體

    制度規定其"以頒賞賚″,對有功之臣,皇帝在賞賜頒詔時,鈐此寳

    10.皇帝信寶

    通高6.5cm,印面10.5×10.5cm

    白玉質,交龍紐

    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徵戎伍”之用

    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制度規定其"以徵戎伍″,皇帝徵兵編制六師時,鈐此寳

    11.天子行寶通高13.8cm,印面15.5×15.5cm碧玉質,蹲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冊外蠻”之用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篆體制度規定其"以冊外蠻″,皇帝冊封少數民族首頜時,鈐此寳12.天子信寶通高8.5cm,印面12.1×12.1cm青玉質,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命殊方”之用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制度規定其"以命殊方″,對少數民族和屬國地區頒令時,鈐此寳。13.敬天勤民之寶

    通高9.8cm,印面10×10cm

    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14.白玉質,交龍紐

    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飭覲吏”之用

    制度規定其"以飭覲吏″,尊敬上天仁愛百姓之寶,用於來京朝覲官員降旨時用

    14.制誥之寶

    通高14.7cm,印面13×13cm

    青玉質,交龍紐

    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諭臣僚”之用

    制度規定其"以論臣僚″,敕封五品以上官員,鈐此寳。制誥之寶在清朝乾隆時期以後,在制式和材料的選用上隨皇帝的變化而有相應變化

    15.敕命之寶

    通高9cm,印面11.3×11.3cm

    碧玉質,交龍紐

    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鈐誥敕”之用

    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制度規定其"以鈐誥敕″,皇帝對六品以下官員釋出敕論,鈐此寳

    16.垂訓之寶

    通高10.5cm,印面13×13cm

    碧玉質,交龍紐

    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揚國憲”之用

    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制度規定其"以揚國憲″,頒佈向全國庶民宣揚國威、皇帝功德的論旨,鈐此寳

    17.命德之寶

    通高10.4cm,印面13×13cm

    青玉質,交龍紐

    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獎忠良”之用

    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制度規定其"以獎忠良″,獎勵軍功,加官晉爵之論,鈐此寳

    18.欽文之寶

    通高9.8cm,印面11.7×11.7cm

    墨玉質,交龍紐

    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重文教”之用

    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制度規定其"以重文教″,皇帝頒發有關文化教育一類文告時,鈐此璽。

    19.表章經史之寶

    通高13.2cm,印面15.3×15.3cm

    碧玉質,交龍紐

    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崇古訓”之用

    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制度規定其"以崇古訓″,皇帝表彰古書籍等時,鈐此寳

    20.巡狩天下之寶

    通高13.3cm,印面15.3×15.3cm

    青玉質,交龍紐

    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從省方”之用

    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制度規定其"以從省方″,皇帝在各地巡視時,鈐此寳

    21.討罪安民之寶

    通高13.9cm,印面15.3×15.3cm

    青玉質,交龍紐

    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張戎伐”之用

    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制度規定其"以張征伐″,皇帝派軍隊征伐叛亂時,鈐此寳

    22.制馭六師之寶

    通高10.8cm,印面17×17cm

    墨玉質,交龍紐

    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制度規定其“以整戎行”,皇帝控制管理全國軍隊,頒佈指令時,即鈐此寳

    墨玉質,交龍紐,原藏於故宮交泰殿

    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整戎行”之用,即皇帝控制管理全國軍隊,頒佈指令時使用

    23.敕正萬邦之寶

    通高10.7cm,印面13×13cm

    青玉質,交龍紐

    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誥外國”之用

    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制度規定其"以誥外國″,對外國使臣回書,對屬國或少數民族政權迴文時,即鈐此寳

    24.敕正萬民之寶

    通高10.4cm,印面12.6×12.6cm

    青玉質,盤龍紐

    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誥四方”之用

    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制度規定其"以誥四方″,皇帝向全國百姓發出文告,即鈐此寳

    25.廣運之寶

    通高15.6cm,印面19×19cm

    墨玉質,交龍紐

    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謹封識”之用

    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制度規定其"以謹封識″,凡是皇帝親筆題寫的匾聯等處,其上若用印,即鈐此寳

    此方寶璽,為二十五寶璽最後一方,個頭最大,重十多公斤

    這二十五方寶璽中,經常使用的只有檀香木"皇帝之寶"、碧玉"敕命之寶"青玉"制誥之寶"三方,分別用於詔書、頒發文書和給予官員釋出誥命。

    25方玉璽是一段古代皇權的歷史,也是一段宮廷治印、雕刻的歷史!

  • 2 # 良人執戟2

    據有關史料記載,中國殷代已有”璽印”,印章在中國巳經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當然,這個時候的璽印在文圖布形上還極其簡陋,處於較為原始的階段。

    從西周開始,實行大封建,各種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如雨後蘑菇,遍佈開花。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印章形式方面也得到了統一。首次允許使用玉材治印。規定:帝王印章稱“璽”,一般人稱“印”。

    在格式方面,官印用田字格佈局,低階官印呈長方形,用日字格佈局。尺寸只能是官印的一半。

    (皇帝之印(滿文))

    秦印文字,寫法自然,甚至歪斜,草率。但是,我很喜歡這種風格,充分體現了秦字的拙樸、原始風貌,賞之韻味無窮。

    從秦章到漢印,印章文化已達巔峰狀態,秦晉由於書法藝術的突飛猛進,在漢印上卻無法超越,而且遠遠低於漢印。

    我們可能忽略了一個問題,唐宋以前印章是直接蓋戳在封泥上的,唐宋以後,由於紙張的普及推廣,風格各異的印章文字直接蓋在紙上,為了產生良好的視覺效果,這時的印風趨於細緻纖巧,而且鑄印漸少,鑿印增多。

    經過宋代、元代、明代,印章清玩風氣日盛,成為文人騷客、士大夫相互之間的重要藝術活動之一。也產生了許多著名的治印篆刻家,如文彭、何震、他們力圖在方寸之間表現出氣象萬千,豐富多彩的藝術意境。

    清代時期,文玩之風愈刮愈烈,印章自然成為文人表達意趣及審美品味的重要方式。一個重要的趨勢在於,金石考據之學日漸盛行,特別是對於古代文字獲得了更為深刻的理解,於是充分體現在各個印派的陸續產生。這種現象在清乾隆時期表現得空前的繁榮昌盛。

    治印風格“劍走偏鋒”,如名家丁敬用的澀刀仿漢印,樸實而不拘謹,灑脫而有法度。

    名家鄧石如更是汲取秦時的權量、詔版、瓦當、古幣文字融入方寸印章中,成就了獨具特色的印風。

    乾隆皇帝繼位後,由於前期的百年積澱,國寶(璽印.下同)制度已經混亂,據《大清會典》記載,各種國寶巳經達到驚人的29萬方之多。

    假如一方章為0.5kg計算,已經達到約7.5萬kg。要一輛大貨車才能夠裝下。

    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有印文和空白印石混在一起,而且出現了一方來歷不明的偽秦傳國璽在顯要的位置上擺放。

    這就牽涉到璽印使用的混亂,內閣大臣們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心情,隨便選一方玉璽鈐印,由此將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鑑於上述情況,乾隆皇帝下決心對宮中諸寶璽進行一次清理與重組。

    亁隆十一年,乾隆皇帝對如何清理整頓宮中印璽有了一個十分清晰的目標,首先是確定寶璽的數量。

    乾隆皇帝親自說出自己的目的:“今交泰殿所貯,歷年既久,記載失真,且有重複者,爰加考證排次,定為二十有五,以符天數(河圖數)。

    這留下來的二十五枚璽印,除了是精品、孤品而外,均為實用之印。它們分別有自己的用途。

    這二十五寶被詳細記錄了名稱、尺寸、紐式、用途,做了考證與確認。

    由於篇幅所限,舉一、二例說明問題。

    “大清受命之寶”,白玉,盤龍紐,方座。漢文篆書滿文字字。“以章皇序”之用。

    如果我沒有說錯的話,《清室遜位詔書》的用印當是此印,哭泣良久的隆裕太后牙一咬,眼一紅,似乎用了全身力氣鈐印。

    “皇帝奉天之寶”,碧玉,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滿文字字。“以章奉若”(奉天命而行)之用。

    “大清嗣天子寶”,金質,交龍鈕方形璽,漢文篆書滿文字字,“以章繼繩”之用。

    “皇帝之寶”,青玉質,交龍紐方形璽,滿文篆字,“以布詔赦”之用。

    二十五方璽印,全部存放於交泰殿,由專人保管和使用登記。

    (交泰殿)

    結束語

    說句實話,二十五方璽印,終身只能秘藏於紫禁城中的交泰殿內,唯一例外可以出宮的只有“皇帝之寶”,因為《大清會典》規定:皇帝出行,該寶隨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蔓越莓(葡萄)奶酥,適合給孩子的少糖配方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