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枚小銅錢

    懂得適時放手的父母才能讓孩子高飛,反之則只是聽話,對此你怎麼看?今天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的兒子今年12歲了,生活方面非常獨立,三年級時因為我工作問題沒辦法早上,早飯孩子自己起床做,吃完自己去上課,放學自己回家做飯吃,晚飯是我下班回家了做。平常寫完作業能把自己房間收拾得整整齊齊,坐車出遠門會幫我們整理行李,路上跟小大人一樣照顧我們,這孩子比較省心,在孩子剛剛學走路時摔了多少跤我們說真的,一次沒扶過,沒在孩子面前喊心疼,有的家長會馬上跑過來說哎呀寶貝,是不是很疼,孩子見家長這樣於是都會哭,而我們都是在旁邊對他說,哇!厲害寶寶,站起來。於是孩子就會很自信地慢慢自己嘗試站起來,而且從來沒因為摔跤哭過。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陪伴,需要你的引導,能不管的儘量讓孩子自己感受,早點放手這樣孩子就能獨立,內心就會強大。

  • 2 # A王中鋒

    如果你不能永遠給孩子撐起一片天,那就需要孩子有抵抗風雨的能力。宇宙萬物總在變化中,自立自強的人更能適應萬物的變化。其實自然界是人類最好的老師,每一個強者背後都有一段艱苦的過程,無論是心智方面的艱苦還是物質方面的艱苦。這就是老祖宗早就說過的真理:鷹擊長空,離不開背後一次次從懸崖一躍而下的勇氣;馬行千里,離不開一次次敢於奔跑的動力。

    哪個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愛不僅僅是呵護,愛還是鼓勵,是他們成才的要求,是他們不思進取時的嚴厲。

    適時放手,更有助於高飛。

  • 3 # 瘋和尚孫悟空

    我來我來!

    昨天剛看到一段文字。

    母親要做到愛孩子不難,但要在愛孩子的同時也要讓孩子脫離自己,甚至是希望孩子脫離自己,是很多母親都做不到的事情。

    個人解讀: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並不是父母的延續,父母所能做的,是在孩子年幼無知的時候,提供一些幫助和建議,令孩子能夠成長起來,獨自面對自己未來的生活。

    至於後半句:孩子是擁有很大的潛能的,相信孩子是否具備潛能,是教育和控制的區別所在。

    如果你願意相信自己的孩子有潛能,那就知道哪怕他現在做不好,以後也一定能做好,就一定會給他機會,並相信他。

  • 4 # 寶貝觀察員

    父母是弓,孩子是箭

    弓只能幫箭去到想去的地方

    孕育-生產-撫養是一個過程,孩子從母親體內到雙臂再到放開雙手自己行走,在生理上是一個獨立個體的形成,父母必須懂得放手,就像兩歲的孩子不能再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去照顧,孩子外在的成長我們顯而易見,卻往往忽視了內在的思想,總愛的名義將孩子束縛

    隨著孩子的成長,家長不懂得放手會造成兩個極端,一個聽話,一個叛逆,聽話的像父母的傀儡,自己沒有思想、沒有判斷力、沒有主見;叛逆的像手中的細沙,父母抓的越緊他跑的越快,只想逃離掌控

    前幾天寫過一個文章,“肇東16歲少女弒母案”,裡面的父母就屬於管的太多,不懂得放手,把自己的思想強加於孩子身上,最終導致了這樣的悲劇

    父母是孩子的導遊,你可以為孩子講解,但要把領略風景的權利交於孩子

  • 5 # 好奇人生彭琪皓

    認同觀點,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長的路上都存在一個愛的陷阱,過分愛護!很多父母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已經為孩子安排好一切,孩子人生的路只能按照父母的安排一步一步走,如有不從,就被別人認為是不孝,叛逆!

    走在被安排好的道路上,孩子無法領悟什麼是人生意義,也不知什麼是社會情感,因為他們找不到歸屬感和存在感!

    孩子只能做父母認為正確的事,如學習,輔導班,補習班等,使孩子完全不懂動手,成為一個成績高分的“低能兒”,不懂洗衣煮飯,不能交友,不能獨立生活!

    孩子成長需要空間,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自己的社交圈!如果父母過多的剝奪孩子發展自己的機會,會導致他們無法去驗證自己的能力,去應對現實的社會,也無法形成自主性和自控能力!

    明智的父母應鼓勵孩子持有自信心,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使孩子的自信心在能力的支柱上成長!

    不懂得放手,間接對孩子造成一種傷害,使孩子在成長中形成依賴性,最終只能成為巨嬰,無法獨立生存,過分的愛=直接的傷害!

    如果真的愛孩子,就要放開雙手,讓他們走自己的路,父母扮演的只是陪伴孩子的角色就可以了!

  • 6 # 蚊眼看世界

    智慧的父母都懂得什麼時候應該給予足夠的愛和陪伴,什麼時候應該給孩子自由選擇和獨立的空間。如果只聽父母的,沒有機會自己做決定,也就是沒法人格獨立,將來不只是個會聽話的孩子,也容易成為一個無責任心,無法面對生活中的挫敗的弱者。

    我們教育孩子,不能以聽不聽父母的話為標準,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人生百態需要他自己體味。給予足夠的愛和尊重,懂得適時放手,讓他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摸爬滾打,才能讓他最終成為一個獨立勇敢的生活強者。

  • 7 #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孩子能聽大人話,這是多少家長的夢想?

    至於什麼是適時放手?我以為是需要家長考慮的。

    我主張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需要教育、照顧幫助的人。教育、照顧幫助好理解,但獨立怎麼理解和怎麼做,就大有考究了。

    舉例:1、當年研究,孩子主要問題膽小、不愛勞動。我在女兒一歲半,帶她爬保俶山的巖壁。後來我高一學生不敢爬巖,三歲的女兒來作的表演。2、小學第一天,女兒自己上學,過二條大街。我在開學前陪她走了20遍以上,以後在她身後跟了半個月。

    沒有任何推廣的意思。只是現在女兒走了世界50多囯家,我們從不擔心。

  • 8 # 合奏就好聽

    懂得適時放手的父母才能讓孩子高飛,否則就廢了。

    因為父母受的教育已經過時,如果你沒有及時學習和提升,你用農耕文明的教育理念來教育資料時代的孩子,然後讓他們去面對未來的智慧時代和教育他們的孩子,你認為勝算有多少?

    第一,學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你就需要讀書,學習,讓他知道父母也需要學習,養成習慣,從學習中找答案。當然需要是關於優秀的,經典的,前沿的科技和文化的知識。

    第二,如果家長不學習,你就不能倚老賣老去強迫孩子聽你的。你要多學習知識,多瞭解孩子,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因為你的知識都是錯的,都是片面的,你再去強迫孩子聽你的。那種父母錯了也要聽的想法是愚蠢的。

    第三,學一些心理學,好好了解分享孩子,洞察孩子錯誤背後的隱含因素。不要怒斥,打罵孩子,就如前一段時間一個博士二十年都不和父母聯絡,哪怕母親病重也不願意回國見父母的面。這就是愚蠢父母自己倚老賣老種下的苦果。

    學習,瞭解,溝通,做一個不斷提升的婦女,你才知道怎麼引導,何時放手,才能和孩子是朋友。你在抱怨孩子沒做好的時候,你想想你在教育方面做了什麼好的積累,變化是一點點積累的,無論好的變化,和壞的變化。

  • 9 # 今天學點啥

    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為了分離。人類是最有能力的生物,所以,大自然為了平衡,讓人類的幼崽最為脆弱。剛出生的嬰兒只會哭泣和吸允。脖子毫無力氣,連抬頭尋找乳頭的能力都沒有。需要父母全方位的照顧,才能存活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母子之前就形成了依戀。孩子極其依賴眷戀他的養育者。而這種依賴其實是雙向的。一個完完全全依賴你的小寶貝,給父母帶來極大的滿足。

    問題是,孩子要長大,父親也期待孩子成龍成鳳。這要求孩子必須獨立,擁有自己的獨立的人格。

    就心理發展而言,人有兩個反抗期,極其重要。一個在三歲左右,孩子能自主的行動,他要體驗這一點,往往,大人讓東,他就要往西。另一個就是青春期,要求獨立自主,這個時候父母放手且有技巧的引導,才能讓孩子形成自我,在反覆的實驗中,知道我要什麼。如果這個階段他不反抗,父母才要大大的擔心。

    因為這也許意味著孩子無法在心理上斷奶,之後的“聽話”,就完完全全變成一個負性詞彙,就和“無能”聯絡在一起了。

    所以,一個原則是,“幼要親密,大要分離”。以三歲為界,親密是為了讓孩子對世界有安全感,分離是讓孩子真正的長大成人。

    在這個意義上,我認同符合孩子年齡階段的放手。一點一點的恰當的放手。

  • 10 # 貓咪今年胖八斤

    首先,什麼是聽話!!!

    如果說孩子無任何思想的聽父母的話,就是父母想要的聽話,那麼,這樣的父母就算看到這個話題也不會去真的思考,因為在他們眼裡,孩子不需要其他意見,聽話就好。至於將來,呵呵。

    如果說父母想讓孩子能獨立,那麼,所謂的適時候放手,用詞不當。確切的說,當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父母就該考慮如何和一個自我意識覺醒的獨立人格相處。

    無規矩不成方圓,但這個規矩不是為了捆綁一個獨立人格成為自己的傀儡。允許孩子提出異議,父母做出正面回答即可,至於孩子怎麼選擇,在小的時候就算他們承擔了後果,也能及時補救。

    當父母不曾考慮放手的時間內所有代辦事項,在後來的日常生活中都會慢慢去償還,而償還的結論就是孩子不聽話!!!

  • 11 # 仁傢俬學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想到龍應臺的散文《目送》裡的句子:“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又想起來,前一陣子孩子向我提出要求:自己搭地鐵回家。她的學校到家要倒一次地鐵。換站的地方也不算方便,又是晚高峰時間。總之,我馬上各種擔心浮上心頭。轉念一想,總有不方便接她的時候,讓她自己會搭公共交通也是好的。於是,姐姐陪她坐了一兩回,我請她帶路走了一回,接著她自己回。好在現在科技也發達,戴個手錶有定位,還能隨時聯絡,就放她自己走了。完了回來告訴我地鐵站的章魚小丸子味道還不錯,有一天坐過站了自己也倒回來了。我告訴自己,這是她的生命,需要她自己去經歷。

    至於高不高飛,我的理解不僅僅是孩子能走多遠,更是孩子知道自己能走多遠,會規劃怎麼走,怎麼回。

    就像孩子一開始全聽父母的話,到後來全不聽父母的話,漸漸會知道哪些能聽父母的,哪些不能聽一樣。

    我們現在是父母,學習懂得適時放手,我們也曾經是孩子,在父母的眼光中漸行漸遠。

  • 12 # 學峰5717

    您提到:懂得適時放手的父母才能讓孩子高飛,反之也只聽話,對此你怎麼看?我非常贊同您的看法!所有當父母的都會疼愛.關心.呵護自己的孩子,這是人之常情,但這並不等於溺愛孩子。有些家長對孩子疼愛有加,孩子在他們手裡永遠長不大。從吃穿到住行,事事操心,處處包辦。孩子一時不在身邊,生怕出點什麼意外。彷彿只有這樣,才是真正關心愛護孩子,才算真正盡到了當父母的責任。其實,這種認識和做法是極端錯誤的!這非但不是真正地關心愛護孩子,反而是在害孩子!你想啊,如果當父母的對孩子大事小事一直操心包辦,總是不放心,不撒手,孩子即使長大成人了,也總會一直依賴父母,永遠缺乏獨立的自我判斷能力和自立自強的做事和生存能力!這顯然不是我們每一位父母家長所願意看到的!大自然界中所有的動物都有出窩的時候,何況我們作為高階動物的人呢!飛行員有伴飛到單飛的過程,撫養孩子也有扶持到放手的過程。孩子長大了,父母不能永遠包辦代替,該撒手時就撒手,才是明智的選擇!因為只有撒手,讓孩子走自己該走的路,做自己該做的事,到世上去闖蕩,這樣才能經風雨見世面,增加社會閱歷,積累生活經驗,增強生存能力,更好的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做一個自強自立.既對得起父母又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以上只是個人管見,僅供參考。

  • 13 # 雲梨媽媽

    對孩子適時放手,既是放了自己,也是放了孩子。

    前段時間聽了一則新聞,一個家境不錯的女孩上了大學,家裡花重金請了保姆跟著一起打理生活。其實一個上了大學的孩子,已經成年了,完全可以獨立學會打理自己的生活。為什麼媽媽就是不肯放過孩子?而非要讓她變成一個巨嬰。

    這些父母有沒想過,你不放手孩子,他將來則會面臨以下一些問題:

    一,受挫能力差。

    一帆風順慣了,什麼事情父母都包辦,沒有經歷過挫折,一旦父母沒法幫助自己,很容易一蹶不振。

    二,影響社交能力。

    周圍的朋友對於這種巨嬰,必定排斥,而他們的朋友很少,漸漸地會不愛出門,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嚴重影響了社交能力。無法獨自生活。

    三,會讓孩子養成習慣性啃老。

    如果有一天父母都老了,啃不動了,那又該怎麼辦?

    所以,適當的放手,給孩子更多的空間發展,既是對孩子人格的尊重,也為孩子以後健康心理打下基礎。

    浙江有個孩子在家做化學實驗,一不小心把房子給點著了,雖然最後房子燒黑了,但是家長也沒有責罵,而還是繼而鼓勵孩子做化學實驗,只是要找一個更安全的方式來監督。家長的放手才能換來孩子更大的興趣,和對這個領域的熱愛,試想,如果媽媽對孩子責罵,並加以阻止。以後,這孩子還能繼續有更好的發展嗎?

    所以,適當的放手,更能夠幫助孩子找到方向,實現自我的目標。

    而家長所要做的就是在原則問題上把握住大方向,樹立正確的三觀。尊重孩子的自我發展,拓展更多的興趣領域,取得更好的成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哈弗H2車怎麼樣?請車主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