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思念的念兒

    這個年齡的時候只是期待禮物,期待領到禮物的時候那份喜悅,她還不懂得禮物的貴重與否。所以爸爸媽媽在這個時候要合適的引導孩子,給孩子建立正確的觀念。這個很重要

  • 2 # 紫羅蘭依然

    生活需要儀式感,期待禮物不好嗎?

    多有情趣呀!人家又沒有要金戒指,也沒有要腳踏車,不過就一小小禮物就能滿足熱愛生活的心……

    禮物對於孩子來說,是驚喜,是美好的心情,那說明孩子有一顆細膩的心去感知這個世界,想必也終會成長為善解人意的人,懂得感恩的人。這比無動於衷的人要好吧,我覺得這也是一種高情商的體現。

    我小時候生活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父母都是教師,每月工資三十幾,他們省吃儉用,很少給孩子買東西。我記得大約我六七歲的時候,一個遠房的舅舅是供銷員,整天走南闖北的,一次回來給我帶了一對兒粉色的紗質頭花,喜歡的了不得,由此感受到外面的世界很美好,我長大了是要到外面去瞧一瞧的……

    便是現在如果有誰送我禮物,我那驚喜的心情都無以言表,我會以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當然,一般都是我給別人禮物的時候比較多,因為我知道接收禮物時的心情,所以我願意把好心情帶給我愛的人。

    一份小小的禮物,就足以溫暖人生,這樣的美好,難道你不期待嗎?

  • 3 # homework

    我想這可能和幼兒園的教育或者家庭教育有關,這樣並不好。我女兒今年上大班,幼兒園每到節日都會給小朋友們開展應節教育,包括所有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和少數歐美節日,但是我女兒並不是什麼節日都想要禮物,她最想要禮物的時候是六一兒童節和自己的生日。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她只記得春節要吃餃子,元宵節要吃元宵,端午節要吃粽子,中秋節要吃月餅。

    您的孩子特別在乎節日有可能就和幼兒園教育有關,或者是平時家長也特別在乎節日禮物。我們國家的節日大多都強調全家團圓,不在乎送不送禮物,我印象中只有西方的聖誕節要給孩子送禮物。

    您也可以給孩子在過節時給孩子來個應節教育,告訴孩子很多節日是不需要禮物的,透過對話也可以瞭解到孩子到底是為什麼特別期待的節日,從而有針對性的改掉這個“毛病”。

  • 4 # 佩玉的爸爸

    2019年的最後一天,我們單位幼兒園也舉行了一個聯歡會,所有的小朋友都有禮品。

    當然要講到禮品的話,說小姑娘喜歡禮品,這不絕對,這男孩也喜歡,畢竟過節的時候拿一個屬於自己的禮物拿回家,一方面顯得學校對於孩子們的關心關愛,另一方面孩子自己也有一種主人翁的感覺,畢竟一年一次元旦,是一個重要的節日,通常我們所說生活需要一種儀式感,大概就是指這個意思。

    所以我個人覺得無論是小朋友還是成年人,在任何時候都應當注重這種儀式感,比如說成年人的結婚紀念日,孩子的生日,自己家人的重要生日,重要節日,這些都要有一定的儀式,畢竟如果一切儀式都不存在了,那麼我們在這世界上恐怕真的就是平平淡淡一點讓自己心動的記憶都沒有。

    當然在禮物的貴重程度上可能每個人有所不同,對於小朋友來講,他們喜歡的就是那份被別人喜歡被別人尊重的感覺,他們不一定非得是要多貴重的禮物,比如說小姑娘一個髮卡或者其他一些漂亮的布娃娃布偶都可以,對於小男孩來講,他們喜歡的就是一把槍,但是更大的意義就是在於這個禮物,他有著時間節點,他給自己的人生記憶能夠帶來重要的回憶。

    所以每一個人都應當生活得有儀式感,包括幼兒園的小朋友們。

  • 5 # 蕙宸雙寶媽媽

    我們家的男寶和女寶也都期待過節和禮物的,每當過節我也總是要把節日過的熱熱鬧鬧的。今天是元旦,我和孩子一起佈置了家裡的窗貼、門貼和放了年糖的角落。2019的聖誕節,我也是邀請孩子一同佈置了家裡的聖誕樹,孩子把夜燈、玩具、餅乾糖果都拿來做成了聖誕節佈置。

    可能題主也是擔心一直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會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所以才有這個問題。我前幾年有準備禮物但今年雖然沒有準備禮物,但我會想些活動,例如做聖誕餅乾、唸聖誕繪本、吃特別的餐點或蛋糕、春節掛飾等等的來慶祝!如果題主也是擔心物質上給予的太多,我建議也能夠做些家庭活動來維持節日的儀式感。

    在英國的社會學研究就曾經指出有“儀式感”的家庭,家裡成員的感情更緊密而且幸福度也越高!孩子在節日上對家庭活動的參與,也讓孩子明白她們在家庭中的責任和角色對家裡有更好的歸屬感。

    在孩子的童年裡留下儘可能多的美好回憶是我所希望的,所以當有任何的節日或孩子的生日到來我都會早早規劃慶祝活動。不一定要有物質上的大花費和享受,可能是一次特別的泡腳按摩、單獨孩子的約會時光就為了讓孩子知道我很重視他們,很愛他們。物質上的需要如果合理,通常日常生活中就會滿足,偶爾才會有節日驚喜,所以我們家兩寶對於節日禮物並沒有很看重就是喜歡過節那種熱鬧、特舒的雰圍吧!

  • 6 # 墨顏居008

    這樣挺好啊,這樣的小姑娘就是特別單純,特別天真,他們的禮物不需要多麼的華麗,也不需要多麼的奢侈,他們在乎的是情誼和氣氛,大部分男人找老婆都喜歡找幼兒園的幼師,她們都比較有愛心,而且特別容易滿足,單純的有點孩子氣,一顆糖就能讓他甜很久很久!挺好的,不要對幼兒園的幼師有偏見,他們是最善良,最單純天真的

  • 7 # 心有陽光處處暖

    禮物的本身,是一種承載,承載祝福,喜悅,幸福,快樂。

    禮物的送達,是對,愛情,友情,親情的傳遞。

    喜歡禮物本身是沒有錯的,誰又不喜歡別人對自己表達關心與喜愛。

    只是不要讓明珠蒙塵,兒時的純粹,不要讓成年的名利腐蝕。攀比誰的禮物貴,誰的禮物好,就沒有必要了!

    話說回來,誰不喜歡收到禮物,收到禮物所帶來的滿心的幸福感可是啥禮物都一樣的,

    說到底,只要從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其他的也就無傷大雅了!

  • 8 # 大鵬8807

    無憂無慮,朦朧初懂的幼年,是上天賜給幼兒,最天真爛漫的時光,這個年齡段的她們,最快樂的就是,在幼兒園的老師,小朋友的陪伴下,一起過生日,大家給她唱生日歌,家長和小朋友們,送給她祝福的生日禮物,能得到小朋友對他的友好,和溫暖的關愛,她應該是最開心,最快樂的小天使。

  • 9 # 9264802415148

    孩子們都有求知慾,有榮譽感,有表達喜歡的興趣,成長不僅僅是身體,而是身心、智力、榮辱等全方位的,所以,這是很正常的。

  • 10 # 山東成子

    這說明孩子天真,總是盼著節日有禮物,其實孩子都有這方面的傾向,我感覺沒什麼不好,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幼小的心靈總是讓大人猜不透,大人要給孩子充分的空間,創造良好的環境,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為以後孩子的生活美好加油吧!

  • 11 # 西喬教育觀

    喜歡節日和禮物,符合幼兒心理特點

    幼兒的眼裡,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新的,他們的大腦就像一塊巨大的海綿,想要吸納所有的生活養料,各種思想、情感、知識……

    孩子的世界充滿新鮮。當孩子第一次學會拿東西,把手裡的物品拿起來,丟下去,如此反覆,樂此不疲,常常把他自己逗得哈哈大笑。

    孩子的世界充滿探索。孩子剛剛學會用自己的小手撕碎一張面巾紙,把一張紙撕成細小的碎片,成了孩子最大的樂趣,於是滿地紙屑,也讓孩子充滿成就感。走在路上,看螞蟻打架,往小洞裡扔塊小石子,都讓孩子興趣盎然。

    孩子的世界充滿期盼。對孩子來說,哪怕我們司空見慣的事,對他都有特別的意義。記得當年我家孩子三歲,幼兒園要舉辦聖誕聚會,提前一個月開始準備,孩子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都會說,聖誕老人怎麼還不來?孩子喜歡過節,盼望節日禮物,說明孩子有很強的好奇心,對這個世界充滿期盼,做家長的應該感到高興才是。

    保護孩子的童真,呵護他們的好奇心

    還記得幾年前讀家庭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裡說,孩子從小都盼望聖誕老人在聖誕夜爬下煙囪,把她心儀的禮物裝進枕邊的襪子裡,父母每年都按照孩子的願望,給她準備最喜歡的禮物。直到孩子漸漸長大,早已經意識到,所謂愛心滿滿的聖誕老人,不過是自己親愛的父母,也不願意打破這種“美麗的謊言”。

    保護孩子的天真,愛護他們的童趣,讓他們帶著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去發現,去探索,去感知,去獲得,在成長的道路上,永遠不忘記那顆赤子之心。

    這幾年網上流行一句話,“願你出走多年,歸來仍是少年”,歸來的人,再怎麼也無法抹去滿面風塵,然而,不失內心對人生的那份純淨,憧憬的心,才是人生最好的狀態。

    作為父母老師,孩子成長道路的引路人,擺渡人,我們有義務呵護他們的那份純真。在家庭條件許可的前提下,在每個節日到來時,滿足孩子的期盼,實現他們美好的願望,讓孩子的童年不留遺憾,讓他們長大成人後,有一顆知足感恩的心,去面對人生。

    結束的話

    孩子的世界,單純,乾淨,充滿希冀,孕育美好。幼兒園的她喜歡過節,期待節日禮物,做家長的儘管滿足她的要求,實現她的願望吧。

    至於各種大道理,節日來歷,文化知識,等孩子大一點再說,不遲!

  • 12 # 璐兒十三

    1

    幼兒園的孩子們也就是四五歲左右,是一個對周圍事物都特別感到好奇和新鮮的年齡段!

    還有,幼兒園的老師們也比較注重節日,比如他們自己的節日,教師節,兒童節,父母的節日,父親節,母親節,還有自己的生日!

    這些都是透過老師和同學們還有家長,讓孩子都知道的一些節日,節日對應的就是一般就是禮物!但不同的節日,物件是不同的,就需要家長來引導!

    2

    各種節日都很在乎並期待禮物,這是孩子的天性,無可置否!不妨順著試試給孩子普及一下,比如說民俗那種節日的來歷,比如說像春節呀,端午節呀,中秋節,臘八節啊!

    還有一些五一,十一啊,也可以給孩子講講,沒有物質禮物,可以有精神上的過節方式!

    慢慢地給孩子灌輸,不是所有節日都要給自己禮物的,有時候還要送給別人禮物,或者就沒有禮物,只有祝福就夠了,只是我們的儀式而已!

    相信漸漸地,孩子會對各種節日有不同的見解,還會認真而專注的去過每一個節日!

    其實,孩子期待節日就像我們小時候盼望的過年一樣,是恨正常的!不要打擊,童真是很難得,失去了再也回不來的東西,所以,跟孩子一同成長,發現裡面的樂趣,就是最好的陪伴!

  • 13 # 魚愛流浪

    其實,我也喜歡過節日,我也希望收到禮物,你說為什麼呢?很簡單,生活在一個社會里集體裡,大家都想獲得認同感,都想知道自己在別人心裡的位置,要不然為什麼那麼多結婚後的女人還眼巴巴地望著老公說,你愛不愛她啊。這也許和女性本身或者小姑娘時期的特徵心裡有關,每一次過節好新鮮很盼望;過節了,可以收到禮物,收到祝福,笑得花一樣燦爛,感覺自己在他人心裡有一定的位置,感覺某某對自己好。也許也和我們古代男權社會的形成有關,男人征服世界,女人透過征服男人獲得世界進而體現價值,只不過過了一定時期一定階段男人對禮物和認可的關注度降低了,對事業更關注而已。

  • 14 # 白雲天涯

    小孩子都喜歡節日,因為熱鬧,有節目可以表演,這是一個可以展現自我的好機會,應該讓兒童在各個節日中充分的展現

  • 15 # 宸圭

    幼兒園的小姑娘喜歡節日,也期待禮物,說明日子越來越好了,生活條件允許了,送個禮物也是很正常的。

    如果是我就給孩子買些書籍之類的,讓她多讀書。古人云:少兒好學,如日出之陽;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古人的這些話也如我們現在人一樣強調讀書學習的重要性。世間有益於身心的事挺多,若論益處,都比不過讀書。讀書,是世上最好的事。所以給孩子送的禮物就送書,學習用品。

    生活需要儀式感,收到禮物也是一份獲得感!幸福感!對孩子而言是快樂感!沒有什麼好與不好的。

  • 16 # 清清淡淡淺淺

    表弟的女兒,上幼兒園大班。我們住的很近,經常湊一塊吃飯。每次說去吃火鍋,她都吵著要去“海底撈”。因為“海底撈”給小朋友送禮物。她已經有了很多了。可每次再得到一個禮物,還是那麼興奮。

    生活需要情調,時常來一點小驚喜,就能讓人愉悅不已,那何樂而不為呢?

    就像平常吃飯一樣,一直在家吃飯,偶爾下個館子,換個口味不是挺好嗎?

    遇到節日、生日、或其他的特殊的日子,送個禮物,表達一下愛心,多好啊。

    這也是一種習慣。

  • 17 # 姚果子1019

    儀式感關乎家庭的幸福度。

    我覺得小朋友有期待是一件好事。

    自己小時候最盼過年買一身新衣服,

    那種幸福感伴隨終身。

    禮物不一定一定要是物質的東西,

    可以是和寶寶的手工製作,

    出門遊玩,社會貢獻等等。

    這種過程也很有母子交流的意義。

    同樣的一件東西或者經歷,

    給她賦予了一個節日禮物的特別意義,

    讓孩子有一段美好的期待和經歷,

    她也一定會收穫滿滿的幸福感

    相信對她的人生來說,

    這種幸福感會伴隨她終生

    將來她也會回報給社會,家庭,和自己本身。

    個人比較嚮往有儀式感的生活,

    所以會盡力給寶寶創造有儀式感的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酒局上哪類人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