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牽手教育
-
2 # 向日葵145806173
用語言,文字的欣賞,鼓勵,支援,包容來替代包攬,讓孩子內心充滿力量來應對現實生活,成長,進步,進取,長能力,長本事。獨立,自信。不必依賴而受制於人,也不必踩人來高人一等。做人“讓人平等,舒服,不勉強自己,不勉強別人”,做事“經驗多,動手習慣,能力強”成功。知道哪些是免費的,哪些是自己的。
-
3 # 明媚的80後
這個要言傳身教吧。平時你對老人的態度是什麼樣,孩子都看在眼裡。
還有就是不要什麼事情都提前替他安排好,甚至直接幫他做了。讓他自己去體驗,然後才能悟。
我有個同事,前兩天跟我說,老師又告狀了,她家孩子在學校打人。她家孩子還在上幼兒園,打完小朋友後,老師說孩子認錯倒挺快,就是愛動手。我問她,賠禮道歉了嗎?她說在微信朋友圈裡,給小朋友媽媽道歉了,又給老師送禮了。我聽了暈了,這種解決方式完全不可取。一定要帶著孩子親自去道歉,這個儀式很重要,讓孩子明白做錯了事,是什麼樣的結果。
同理,不懂感恩的孩子,多半是家長幫他做的事太過了點,造成他認為,父母給他的,都是理所應當的。放手,讓孩子獨立,吃點苦頭,不要太心疼。
你不好好教育你的孩子,將來有人替你教育。那就更後悔了
-
4 # 領者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孩子的成長與教育關鍵在於大人的身體力行。當他覺得一切來得太過容易,就不會珍惜。相反,來之不易的,才倍感珍貴。
當下社會,對孩子的溺愛現象非常普遍,正因為要啥有啥,所以孩子會認為他所獲得的都是理所應當。不但不能理解父母的辛苦,反倒會在心願得不到滿足時心生埋怨,甚至仇恨。
但這真的不是孩子的問題。問題出在教育上。
一,延遲滿足。讓孩子知道,並非所有的事情都是百分百可以得到滿足。獲得是需要付出和等待的。
二,體驗教育。讓孩子參與勞動過程,感悟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懂得父母的不易。督促並鼓勵孩子參與勞動,是最為直接有效的方式。
三,孝行感化。透過借鑑別人的故事,說教自己的孩子。《孝經》、《二十四孝》、《弟子規》、《三字經》等都可以誦讀。
-
5 # 林u心泉
怎樣教育不懂感恩的孩子?
首先是父母應該做出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天和孩子在一起,耳濡目染的
無形之中就給孩子形成了習慣。比如說:父母經常的帶孩子回孩子的爺爺奶奶家、外公外婆家看看他們,帶一些他們能吃的東西,並幫助他們做你可能做的事情,或者有條件的出去遊玩的時候,也能帶上老人家,一大家人在一起很溫暖等等好多的日常生活中,隨時都可以。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慢慢的就形成了習慣。
舉個真實的例子:一家中的老人家,每天和家人在一起吃飯,有一天這位老人在晚飯的時候沒有過來吃飯,那個小重孫子,看看吃飯時太奶沒有坐在那個位置上,就自己跑過太奶那屋子去喊了。這就是日常耳濡目染的原因。
其次是父母要自強自立。自強自立不一定非要賺多少錢,就是不是拿這個來衡量的,是一種自身修養的自強自立。父母的行為要積極向上,不能消極,這是很重要的一個事情。
再次是家庭要和諧。父母彼此之間更要懂得尊重對方,彼此感恩對方為自己、為家庭的付出,孩子看著眼裡,會學著有承擔、擔當的責任感。在家庭裡有的時候,特別是在家務勞動方面,要彼此承擔共同勞動,個人特別認為即使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要家人自己承擔家務勞動,調動孩子一起參加,培養孩子勞動的快樂感。
孩子很多時候是好的,在各個不同成長期,都有一些特別的行為,如果是有駁於感恩的行為,及時提醒給予教育。我們不是經常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嗎。
感恩不只存在於親情之間,應存在於所有人彼此之間,以及人與有生命或是沒有生命的一切事物之間。
感恩是源自於內心的行為,不只是做在形式上的,表面的東西永遠都是經不起考驗和推敲的,只有源自於內心世界的東西,才沒有計較,才能持久。
-
6 # 輕鬆悟空
首先,以身作則,做好榜樣。父母是孩子身邊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好的榜樣,要想讓孩子學會感恩,首先父母要懂得感恩,比如,平時對待父母,和父母的聊天,和父母一起出遊,幫助父母幹活,關心父母的身體等等這些小事,都會影響到孩子。
其次,要做好引導。孩子的世界其實很簡單,他們懂得什麼是好的,怎麼做會得到大人們的讚揚,所以一定不要誤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比如說,在孩子小時候,可能會不經意間打了爺爺奶奶,而當時,沒有人去糾正孩子的錯誤,而是當做一個可笑的事情,一笑而過了,孩子會以為這樣做是對的。孩子所犯的錯往往都是在這不經意間養成的。
-
7 # 坎坎坷坷人生的路啊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也是4+2+1的模式,長輩們覺得自己那一代生活不好,所以儘可能的滿足寶寶的要求,俗話說“隔輩疼”,爺爺奶奶對孫子輩的真是“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然而殊不知這樣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沒有好處的,會讓孩子變得自私自利,不知道感恩,覺得的別人為自己做什麼都是應該的等等。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引導孩子懂得感恩呢?
第一參與感
我們可以讓孩子參與家務活,讓孩子有家庭感,讓孩子知道家長為了家庭的付出,是多麼不容易,我們是家庭中的一員,要為家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例如,在吃飯的時候讓孩子幫助分發筷子,吃完收拾碗筷等等
第二,知道尊敬長輩,
讓孩子知道尊敬長輩,知道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長輩們年輕時的努力所得來的,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
例如,認真聽取長輩的意見,吃水果時要先給長輩吃,吃飯時,等長輩坐下我們在坐等等
第三,家長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孩子是具有模仿性的,所以我們家長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要為孩子做榜樣,
孩子的教育是一個長期的事情所以我們要持之以恆
-
8 # 吾家兒陽陽初成長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美德。對於我們來說,感恩意識絕不是簡單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它更是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和健全人格的體現。
孩子就是我們的未來,教會孩子感恩尤其重要!那麼我們怎麼才能教會孩子感恩呢?
1、首先看看自己是不是感恩的人吧?
2、從小隻有得到,沒有付出,孩子會覺得你做得是應該的!
孩子看電視,你做飯,飯菜上桌後,你叫他幾次他都不來吃飯,還要你去哄?他不知道他天天穿的衣服為什麼那麼幹淨,他不知道家裡為什麼天天那麼幹淨……為什麼我們不能讓孩子和我一起幹點家務,讓他知道我們每天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用勞動成果換來的。讓他在勞動中感恩父母、感恩家人。小的時候不懂得感恩家人,長大了就不會感恩社會!
3、不要讓孩子從小就吃獨食。
家裡好吃的東西都給孩子留到,孩子偶爾一次給你吃,你還說,孩子你吃吧,那是我專門給你買的?這樣的事情不知道在多少個家庭裡發生,如果你家裡也是那樣的,那還是改掉這個習慣嗎?一個孩子習慣了被給予,只知道索取怎麼可能知道感恩呢?
-
9 # 俊傑0123
孩子不懂感恩,那就讓他自己養活自己,不管他多大或者多小,你就灌注這個思想給他,吃過苦,他就會明白,沒有人欠他的,他會明白,自己要得到一些東西,是要付出代價的,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
-
10 # 愛家心理張麗
跟孩子談感恩長篇大論聽不懂,或者他們會不耐煩,我覺得故事的方法挺好的。我一般會用故事把想要跟孩子說的東西都給涵蓋進去。
昨天帶大寶去圖書館看書,當時我們看到了格林童話中的一篇《小鞋匠》,故事大致是說一個小鞋匠家裡窮得只有做一雙皮鞋的皮料,他裁剪好之後,就放在哪裡等第二天再做。第二天他起床後發現鞋子做好了,他買了一個好價錢,因此有了買做兩雙鞋子的皮料,他晚上裁好皮料,結果第二天皮料又被做成了精美的鞋子。日復一日小鞋匠的日子越來越好了。到了聖誕節的前一天晚上小鞋匠終於揭開了謎底,原來是兩個小精靈在幫他們做鞋子,小鞋匠夫婦非常感激他們,所以他們做了新衣服新鞋作為聖誕禮物放在了平時放皮料的工作臺哪裡。兩個小精靈看到後高興的穿上了新衣服新鞋,可是從此之後他們再也沒有來了。小鞋匠依靠自己的雙手一直過著幸福的日子。
當看到最後一頁的時候,大寶就問我“為什麼小精靈不來了?”這個時候我讓她又重新看了一遍故事。故事在開頭的時候強調小精靈做好的鞋子特別的精緻,漂亮,而到後面小鞋匠做鞋子的時候用了一個:“他的手藝現在大有長進,做出的鞋子也十分精美。”我告訴大寶那是因為小精靈發現小鞋匠長大了,他有能力透過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過上幸福的生活了。所以他們去幫助別的更需要幫助的人了。
在這個故事裡有兩個重點,一個暗線。第一個重點就是要懂得感恩,小鞋匠夫婦發現是小精靈給他們做的鞋子之後,就想要儘自己的力量來回報他們,所以為他們做了小衣服小鞋子。當我們得到別人的幫助的時候,我們不但要有禮貌,而且要感謝對方,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給對方回報,哪怕是一句謝謝,或者一份很小的心意。
在這裡我加入了孩子日常生活的一些細節,順便跟他說了一下詩經中的《木瓜》。我家孩子很喜歡到鄰居家去玩,有些時候兩個小姑娘還會一起睡午覺,我除了日常讓大寶分享自己的食物之外,還讓她學會送對方禮物。我們成人的世界其實也是如此,有來有往才能有朋友,不可以讓別人經常付出,而自己什麼回報都沒有。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力量來回饋對方,這個時候我就順便把《詩經.衛風.木瓜》給大寶說了一下,我們的回報可以不均等,但是一定要有心。
第二個重點就是成長,對於“小精靈為什麼不來了?”這個問題,孩子會困惑他為什麼拿了禮物不跟我做好朋友了,這個時候除了可以在友誼方面告訴孩子,我們送對方禮物是因為那個時候彼此是好朋友,但是好朋友也會有離開的時候。其次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看到獨立的那一面。小鞋匠因為做鞋的技術成熟了,可以做出漂亮鞋子了,所以小精靈去幫助更有需要的人了。我在這裡跟大寶說的是父母和孩子關係,我告訴她總有一天爸爸媽媽也會離開她,因為她會長大會要自己照顧自己。然後誇獎了一些近期比前一段表現好的行為,可以自己洗小襪子,可以自己洗腳刷牙等。
我有一個諮客他和大寶的想法有些類似,他們都感覺你拿了我的禮物,你就應該永遠和我的關係好,怎麼你可以又和我關係不好,而和別人的關係更好了呢?這其實就是面對關係卻不懂得關係也會改變和成長的原因,認為什麼都是一成不變的。其實禮物不是套牢朋友的手段,而是感恩的一個表現。真正可以讓朋友和自己一起走下去的則在於自己不停的成長。而且我們也要接受,到一定程度,關係會像是毛毛蟲變蝴蝶,發生蛻變,曾經的朋友會離開,而新的朋友會到來。
現在我們來說一下暗線,我給大寶講的是小鞋匠在得到幫助的時候,還努力提高自己做鞋子的技術,而不是因為有人幫忙做鞋,他就什麼都不做了,所以他給小精靈可以做出漂亮的鞋子,那是因為他在不停的練習自己做鞋子的技能。大寶最開始不會寫字,但是現在寫的數字和字母又規矩又漂亮,那也是因為練習的原因。學習方面,一定要多練習,才可以獲得成績。好多事情就是因為練習的多了,所以才能越做越好的。
最後讀到“小鞋匠運用自己的雙手繼續讓自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時,我順便說了一句,你要多認識漢字你就能自己讀故事了,人生很多事情最終都是需要依靠自己來的,人都會長大,都要學會獨自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大寶用迷茫的眼光看了看我,然後鄭重的點了點頭。
就這樣我不但教會了她感恩,更讓他懂得了成長。
我是三寶美媽,有愛好的心理諮詢師,這個辦法您也可以試試。
-
11 # 詩人半斤先生
子不教母之過?其實,一個孩子的行為習慣,大部分是在家庭氛圍中養成的,和學校關係並不大!一個不懂的感恩的人,這和父母的行為習慣有著直接的關係!對於那些不懂的感恩的孩子,我覺得需要三步來引導!
第一:父母的行為習慣要主動刻意的改變,因為父母的行為直接影響孩子你行為,照貓畫虎在家庭教育中非常寫實。所以,父母的脾氣應該暴躁,孩子也會跟著暴躁。
第二:父母對孩子也嚴苛,首先父母要有原則,不是孩子所有的要求父母都要去滿足,有時候,你要讓孩子知道,他所要求的,並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
第三:多參與家庭遊戲,多與外界聯絡,父母要主動,孩子的行為。修養等,和父母平時的言談舉止有很大關係,在參與社交過程中,孩子也會隨著父母的言談舉止去模仿,長時間下去,就會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
12 # 小菲老師說育兒
孩子不懂得感恩,我想家長的意思可能是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辛苦,看不到父母的辛苦工作,不能照顧父母的情緒或者身體,對於父母狀態從不關心,這可能不是一個孩子的問題,現在的很多孩子或許都會有這樣的問題
家長可以怎麼做?
1、帶孩子多去自己工作的場所參觀和體驗或者參加一些職業體驗的活動,讓孩子瞭解每種職業背後的不容易
2、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覺得累的時候請告訴孩子,不要覺得這對孩子不好,這恰恰是孩子學習的機會,讓孩子知道原來媽媽也會累,原來媽媽也會不舒服,媽媽也需要休息,這也是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
3、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不懂感恩的標籤,沒有人生來就懂感恩,孩子的成長也是動態的,或許只是因為他還不理解或者只是不懂,但是父母要相信孩子天生具有同情他人的能力,幫助他人的意願,只要生活裡不經常出現負面的榜樣,那麼孩子就一定擁有感恩的能力和意識,只是沒有被激發出來
-
13 # 鶴舞蘭天逍遙客
孩子不懂感恩,家長該怎麼引導?答這不是引導問題,這是上行下效問題。這個問題很嚴重,不是孩子不懂感恩,而是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對他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不知道感恩,不知道尊重老人,在言行舉止中而起到了不好的表帥作用。再一個對孩子的嬌生慣養,使他們在心中思想中只有自己而沒有別人。現在意識到了問題,那就馬上改正。從自我做起,從今天做起。如早晨起來,見著爺爺奶奶要先問好,如需要先於奶奶爺爺吃飯,要學會給老人打招呼,爺爺奶奶我要上學去,時間不早了,我先吃飯了等從語言的文明禮貌做起。讓孩子包括自己知道家裡人誰是長輩,誰是大小。應該怎麼樣的尊老愛幼。而在平時的生活當中,要事事以老人為先。在吃飯時,讓孩子包括自己先洗手,然後先給老人把飯稱上,然後再逐次的依樣稱上。等大家坐好了,老人吃上了,眾人再開始吃飯。從這些小的事情做起,第一給孩子做個榜樣,第二讓孩子從小就接受尊老愛幼的優良習慣,對孩子的身心都是一個很基本的素質禮貌禮儀。就是在走入社會中,也會因為你的禮貌你的素質你的語言,使領導對你的表現重視高看。就是現在社會中,在那各種的攻關社交中,是不是也需要尊重領導,分出大小。領導坐宴席坐在最裡邊,坐在上位。而領導不動筷誰敢亂動。所以不論是中國還是外國,不論是社會還是家庭都有大小之分老幼之分,從今做起,從自己開始做起,要從身體歷行上,語言上經常給孩子念叼,你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小時候拉扯我們不容易,吃盡了苦頭,受盡了罪,我們做兒女的要懂得感恩,要對老人有回報要孝順,百事孝為先等,反過來講你的同事,你的朋友給了你在工作中生活中的一些幫助,不是也要道聲感謝,甚至送點禮品,擺個宴席嗎?這些個事從社會到家庭都一樣。只要認識到從現在做起就不晚。回答完畢。
-
14 # 樺姐談養育
如何培養的感恩之心?
1. 父母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這個毋庸置疑,你希望孩子是什麼樣的人,首先,你自己先做那樣的人。因為,孩子不是聽你說什麼,而是看你怎麼做的。
2. 讓孩子幫自己做點事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其實,就想幫著父母做事,一是好奇,二是因為,孩子也想證明自己的能力,想要成長。可在生活中,大部份父母是怎麼做的呢?“哎呀,你拎不動的,還是我來拎”、“你還小,等你長大了,再來幫忙”、“跟你說了,不要來廚房搗亂,你看看你,弄的到處都是”。
孩子想做點事的慾望,全部被這些話澆滅,自信心也受打擊。真的等到孩子長大了,父母發現已經叫不動了。
所以,當孩子有這個慾望幫助父母做事,就要給他這個機會,哪怕由於技術不熟練,技能沒有掌握,做不好,父母都要鼓勵他去做,可以一邊示範,一邊指導孩子做。讓孩子在幫助父母做事的過程中找到樂趣,獲得成就感,讓他知道,大人也不是無所不能,有時,也是需要幫助的。當下回,請求孩子幫助時,孩子會非常樂意,因為他有過很多次愉快的體驗。
3. 讓孩子養一種小動物
透過讓孩子養小動物,比如:小金魚、小烏龜、小兔子,讓他們理解父母的愛和期待。孩子在養的過程中扮演了“父母”的角色,而小動物則是扮演了“孩子”的角色。
養小動物讓孩子明白了,他們付出愛,是小動物健康成長的源泉。正如,他們在父母的愛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
15 # 芝士啟蒙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要讓他們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讓他們學會懂得尊重他人。
有專家分析,現在的孩子不懂感恩與父母家人單一單向、氾濫給予“愛”有直接的關係。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認為家人的付出,家人對自己的千依百順是理所當然的,不但不知道感謝,反而埋下驕橫跋扈、自私自利的種子。
感恩,要有意識讓每個孩子懂得:他降臨到這個世界上,每一步的成長和發展都離不開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朋友的關愛和大自然慷慨的賜予。對孩子來說,學會感恩,常懷感恩之心,就應該在自己的心中裝著他人,而不是一切“以自我為中心”。
感恩,要有行動感恩應從家庭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比如父母生日,孩子給父母送上一個生日蛋糕、寫上一張生日卡就是感恩。平時,孩子為父母倒一杯熱茶,送上一條熱毛巾,何嘗不是感恩。告訴孩子感恩無須旁人提醒,應該發自每個人的內心,即使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關愛的話語,一個凝望的眼神,一種溫暖的觸控,無不是感恩的載體。
感恩,要有榜樣要教會孩子學會感恩,家長首先必須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家長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是孩子們模仿的物件。家長對待周圍的人要關切、平和、耐心,面對他人臉上要常帶發自內心的、真誠的微笑。家長的這種感恩態度,必然會給孩子積極的影響。
-
16 # 業餘賞花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非常重要,不要把自己的責任都一味的推給老師。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上學了就有老師管教,而忽略了自己作為第一任老師的責任,疏於孩子的管教,讓孩子錯誤的認為家長不重視,使孩子感受不到那份親情而變得性格孤僻。
再者有的家長也不是沒有管孩子,只是方法錯誤,過度望子成龍的思想對孩子的壓力過大而讓孩子產生逆反心裡,使孩子感受不到溫暖而產生冷酷無情的性格。
學校老師只能傳授文化知識和做人的道理,真正影響孩子的是家庭的教育,總的來說過份膩愛是讓孩子不懂得感恩最主要的原因。
-
17 # 漁和魚不一樣
現代孩子的教育是一個較複雜,系統的問題。作為家長應樹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理念。人剛來到這個世界是一紙空文,其內容是以漸變的形式,不知不覺增加的,並多樣化豐富起來。其內容有積極進取的一面,也會有不良影響帶來消極的東西。這也包含對別人和社會的感恩——人之所以為人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出現孩子中不知感恩,應主要是三方面的作用結果。首先父母要懂得身教勝於言教,作為孩子的啟蒙,第一位師長更應知曉教育在人成長中的重要性,階段性,不適時機性,要全方位實施和耐心。愛不僅是滿足孩子對物質的需要,更應懂得這一切是父母社會共同辛勤付出的結果。要懂,得到的每一樣都不是理所當然,這是父母無私的付出,有些是老師,同學,朋友的付出。世上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愛,得到和付出是相互的,這樣人與人,人與社會才和諧!孩子的家長,教師是教育的主導者,在感恩教育中要不失時機,不論在生活,勞動學習中,要及時用合適的方式,開導指出箇中原由,明白要得到就要付出,沒有付出就不會得到。人皆如此!這要求人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沒有感恩那來付出愛心。當你遇到困難誰來幫扶你,反之亦然!
最後 ,孩子美德的培養形成,社會影響,社會責任,特別是主流意識的影響不可小覷!
-
18 # 那年花開未飄雪
1、多帶孩子回父母家看看,讓他漸漸融入到和諧的家庭關係中去,自己的一些孝順、感恩父母的舉動,無形中會使孩子潛移默化,感染到他。
2、不懂感恩的孩子大多數比較自私,自私的緣由大多來源於環境,父母的教育方式,親人的寵溺,獨生子女的要素,父母的言行往往影響到孩子,平時應當在孩子放錯的時候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好言好語,過於嚴厲會形成孩子的逆反心理,當他開始厭倦身邊最親近的人時,很容易我行我素,不把別人放在眼裡,更不懂得感恩別人的付出。
3、帶他到實踐中去,讓他體會世間不一樣的艱辛,感恩的人必定是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人,平時有意識的帶他到圖書館看書,然後買一些感恩勵志的書,睡前讀一讀,薰陶一下,昇華一下思想,提高解讀身邊人,身邊事的能力,自然,感恩之心也逐漸產生。
-
19 # 中小教育指導
不懂感恩,從小的說,叫做不懂禮貌;從大的說,叫做沒有教養.
讓孩子懂得感恩,先從家庭開始培養起來.從小事開始.我從家庭、社會、學校三個方面來舉例:
第一:家庭環境
第二:社會環境
1、坐公交的時候,讓孩子主動給老人讓座位
3、遊樂場遊玩的時候,主動和小朋友一起玩,走的時候,和熟悉的小朋友說再見
第三:學校環境
1、上學的時候,主動向老師、學校領導、保安主動問好
3、對待小朋友要有禮貌,主動打招呼
-
20 # 使用者998188613784
我的孩子,吃過苦,流過血,流過淚,在艱苦環境下透過自身努力考取了不錯崗位。而且在工作中也很努力,對長者也很遵重!也體量父母的艱幸,知恩圖報,我們感謝社會和組織給了我們一個好孩子!以前在新彊喀什幹了五年特警,透過自學考進檢察院。
回覆列表
想讓孩子感恩自己,要讓他有感恩理由。網友:三件事不做自私父母
我們經常聽見父母對孩子說這麼一句話:"你以為我是為了誰?我是為了你啊,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你怎麼就一點也不知道啊。"父母口口聲聲說自己為孩子做了很多,但是你內心是否真的想過:你真的為孩子做了很多嗎?你說你努力工作是為了孩子,但你沒有孩子的時候是不是就不工作了?你說你為了照顧孩子放棄自己的愛好,但培養孩子是否也讓你學會"養育"這個新的技能?你為了孩子付出自己的金錢和精力,但你同時收穫了歡樂和精神昇華。父母想在孩子身上得到一些東西,就需要付出等價的東西,你想讓孩子感恩自己,就要讓他們有感恩的理由。
很多父母說孩子難管,總是和自己頂嘴,父母是否想過自己的問題:你有沒有給孩子話語權?你是否真正的靜下心來聽過孩子的話?如果你肯傾聽,孩子還會頂嘴嗎?父母覺得孩子不懂事,不體諒父母的辛苦,這是因為你不肯給他們陪伴。你覺得自己工作壓力大,需要回家放鬆一下。但你想過孩子嗎?他們的學習壓力大,也需要回家放鬆一下。但更多的時候,除了金錢,你和孩子是否平等的進行過溝通?暫時不能開學的這段時間,有的孩子只會比在學校壓力更大,因為你的監管更嚴格。你也更痛苦。工作需要經營、生意需要經營、愛情需要經營、親情更需要經營。要學會體諒孩子,和孩子溝通、交流。怎麼能和孩子建立有效的溝通呢?
任何事情都有其兩面性,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這段時間的天災面前,開學時間未知的時候,聰明的父母會在這期間,利用親子活動和孩子建立友好的關係,也能讓你更加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父母在難得空閒的時間裡,不要光顧著看抖音或刷朋友圈,不妨帶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庭遊戲。我推薦3個親子游戲型別,幫你更好經營自己的親子關係。
學會這3種類型親子游戲,讓你和孩子做朋友,和你無話不說。分別是共同完成一項挑戰、進行家庭角色互換和共同學習。
第一個型別,共同完成一項挑戰。這個挑戰可以是遊戲,就是手遊或是電腦遊戲。最好是能共同組隊的遊戲型別。為什麼要和孩子一起玩遊戲,既然我們生活的時代,遊戲已經是我們不能阻止孩子接觸的事情,還不如利用好它,為我所用。和孩子一起在遊戲中組隊,一起完成任務,讓孩子重新建立起對你的崇拜。也能更好的瞭解孩子的智力成長水平,為孩子過濾不良資訊。與其把孩子交個一個陌生的遊戲環境,不如自己和孩子一起面對遊戲誘惑,一起戰勝它。在遊戲中和孩子形成"戰友"關係,真正的陪伴就不遠了。畢竟願意和戰友交心的人多,和父母交心的人少。當然也可以是共同做一頓豐富的晚餐,共同畫一幅畫。
第二個型別,進行家庭角色互換。在特定的時間裡,讓你的家庭成員角色互換,這期間可以讓孩子,扮演他心目中的爸爸媽媽。你可以扮演孩子發脾氣的樣子、挑食的樣子、不講理的樣子,各種你想讓孩子能,看到自己滑稽到不可理喻的自己。從而能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創作屬於你的家庭特有的,別人看不懂的動作。這樣你們之間就有"秘密"了,有"秘密"的朋友關係才最牢固。也可以是,說真話、雙黃等。
第三個方法,共同學習。共同閱讀一本書,共同學習一項新技能。這個方法對什麼年齡的孩子都適用。共同看繪本,還是別的,取決於孩子的興趣。希望增強大腦思維能力的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書,或者玩"讀文章找形容詞"的遊戲、"詞語接龍"的遊戲等,這些活動都能在無形中讓孩子端正學習態度。
在家庭裡,快樂是會互相傳染的,焦慮也會。父母萬不可把自己的家庭氣氛,永遠充斥著指責而死氣沉沉。如果父母心裡有很多擔心,就不要指望孩子不受影響。家庭好比一架飛機,孩子是乘客,如果機長和乘務長整天一驚一乍,乘客會怎樣呢?如果機長內心平靜,充滿自信,乘務長細心體貼、臨危不亂,那麼乘客怎麼能不陶醉藍天白雲之中呢?千萬別小看了這些看起來平淡無奇的細節,孩子們就是在貌似無意義的動作中認識世界,建構自己的。幸福的家庭都是類似的,懂事的孩子加上善解人意的父母,構建起自己的幸福堡壘,去用心經營自己的親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