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中醫博士臧運華

     蒼朮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蒼朮的根莖,以個頭肥大、堅實、無毛須、氣味芳香者為佳,有健脾祛溼、補虛明目等作用。對溼盛困脾,倦怠嗜臥,脘痞腹脹,食慾不振,嘔吐洩瀉及目疾內障、外障、青盲、夜盲有良效。

    中醫認為,蒼朮的保健作用主在溫暖脾胃、增進食慾、明目除溼。因此,應用蒼朮的保健方法頗多。

    蒼朮用於除溼,一是除脾胃之溼,二是祛風溼疼痛。如果溼困脾胃,出現食慾不振、胸悶嘔吐、腹脹腹瀉等症狀,此時用蒼朮效果較好,如與厚朴、陳皮配伍,療效更佳。如果是由風溼引起的關節疼痛,特別是有腫脹的感覺,則可用蒼朮與獨活、防風、秦艽配合煎湯服用。

  • 2 # 南山黃藥師

    蒼朮,是中醫臨床經常用到的一味中藥。它既可以燥溼,又可以健脾,對寒溼困脾的症狀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又被稱為“治溼阻中焦證之要藥”。

    1、溼阻中焦證。中焦的重要臟腑——脾。有喜燥惡溼的特點,可以運化水液,具有促進體內水液代謝的作用。蒼朮,性溫,歸脾經,燥溼健脾。用於脾運化功能失常,溼氣阻滯中焦,導致的痰飲,水腫等症狀。

    2、風寒溼痺證。蒼朮,藥性溫,能祛寒;藥味辛,能發散。可以用於發散風寒,祛風溼,緩解手腳麻木等症狀,又可以用於風寒表實無汗夾溼的症狀。

    3、蒼朮,明目,主要用於夜盲,眼睛乾澀昏花。

    蒼朮的運用

    臨床上,蒼朮經常與厚朴、陳皮配伍。蒼朮,燥溼健脾,祛風溼,發汗,明目;厚朴,燥溼,行氣,消積,平喘;陳皮,理氣調中,燥溼化痰。三味中藥合用,燥溼之力強,而且善於行氣,非常適用於寒溼中阻、脾胃氣滯的人。

    蒼朮使用注意

    蒼朮藥性辛溫苦燥,發汗力強。陰虛內熱、氣虛多汗的人不可以用,以免加重病情,危害身體健康。

  • 3 # 社群居家養老創新運營

    蒼朮味苦性溫,可以燥溼祛痰,味辛香,可以健脾和胃。對於溼氣阻滯中焦脾胃所導致的胃脘部脹滿,嘔吐噁心,乏力,舌苔白厚膩,脈象滑等病症。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蒼朮提取的揮發油,可以對抗乙醯膽鹼引起的腸痙攣。

    蒼朮辛散苦燥,特別擅長祛溼,對於溼氣偏重為主的痺證,咱們可以用蒼朮配伍薏苡仁,羌活,獨活,黃柏,蛇床子,炙甘草等藥一塊應用。對於溼熱導致的痿證,咱們可以用蒼朮配伍牛膝,黃柏,黃芩,黃連,葛根,薏苡仁等藥一塊應用。

    另外蒼朮,還可以明目,可以用於眼睛乾澀的治療,常常配伍決明子一塊調理。還能開肌腠而發汗,主要用於風寒襲表所致的感冒。

    需要注意的是陰虛火旺,或者氣虛多汗的,一定要慎用蒼朮。

  • 4 # 虛空道長

    蒼朮這個藥可以操溼,但是可以和別的藥一起才可以放心大膽吃,如果溼氣熱的時候可以吃一個方子。炒白朮15克蒼朮15克茯岑15克黃精15克苦參15克五味子12克合歡皮15克生薑皮6克大腹皮15克豬芩皮15克葛根10克,早晚服,水煎服,祝福所有老苦大眾身體健康。

  • 5 # 一葉輕舟85

    蒼朮屬於芳香化溼類中藥。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蒼朮的根莖。主產江蘇、浙江、湖南、湖北、河南等地,以乾燥根莖入藥。性味辛、苦,溫。歸脾、胃經。功能:燥溼健脾,祛風勝溼,升清明目。《藥品化義》評價:“蒼朮,味辛主散,性溫而燥,燥可去溼,專入脾胃,主治風寒溼痺,山嵐瘴氣,面板水腫,皆辛烈逐邪之功也。”

    蒼朮常用量6一9克,注意!陰虛火旺、吐血、衄血、氣虛多汗若忌用。常用於腸胃不和、洩瀉、溼熱證、著痺、腳氣病——維生素B1缺乏症、目疾(內外障、青盲、雀目、眼目昏澀等)、肝胃不和、暑溫、痢疾、時行外感、黃白帶下等證。

    特點:蒼朮辛香燥烈,走而不導,能開肌腠以發汗,健脾胃以燥溼,除穢濁以悅脾,解溼邪以快氣。朱丹溪認為:“蒼朮治溼,上、中、下皆有可用。又能總解諸鬱,……蒼朮為足陽明經藥,氣味辛烈,強胃健脾,發谷之氣,能徑入諸藥,疏洩陽明之溼,通行斂澀。”

    蒼朮主含揮發油,包括蒼朮醇和蒼朮酮、維生素A、B及菊糖。有降低血糖、排鉀與鈉作用,治療夜盲症、結核病有顯效。

  • 6 # 進取16127558944

    蒼朮,處方用名還有茅蒼朮、制蒼朮、炒蒼朮。

    其味苦、辛,性溫。歸脾、胃經。

    藥物功效燥溼健脾,祛風除溼,散寒解表。

    臨床用治溼阻脾胃,納少便溏:本品芳香燥烈,長於燥溼健脾,故適應於溼阻脾胃,脘腹脹滿,食少便溏,嘔惡吞酸,苔白厚膩等症,常與厚朴、陳皮、甘草同用,共湊燥溼健脾,行氣和胃之效,如平胃散。由於本品苦溫性燥,長於運脾,與利尿除飲藥同用,還可用治脾虛溼盛的水腫、洩瀉、痰飲等症。

    又治風溼痺痛,風寒感冒,腳氣萎躄,溼溫發熱:本品辛散溫燥,能祛風除溼,常與羌活、獨活、威靈仙、秦艽等同用,治療風寒溼痺;本品兼能發汗解表,還可配藁本、川芎、白芷等,治療風寒感冒;惡寒無汗頭痛,如神術散;本品既能內燥脾溼,又能外祛風溼,若與清熱藥同用,還可用治溼熱合邪的病症,如配黃柏為散服或再加牛膝為丸用,如二妙散,三妙丸,又可用治溼熱下注,足膝紅腫熱痛,痿軟無力,共湊清熱燥溼之效;與石膏、知母、粳米同用,治溼溫發熱,胸悶自汗身重,一身盡痛者,如蒼朮白虎湯。

    此外,本品還可用治夜盲雀目,眼目昏澀,自古有之,故劉完素謂有“明目”之效,可單用,或配羊肝、豬肝煮服效果更佳。

    近代臨床,因本品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用治缺乏維生素A所引起的夜盲症及角膜軟化症。

    臨床每用5~10克。米泔水制或直接蒸熟,既“制蒼朮”;或用麩皮炒,既“炒蒼朮”,都是為了減緩燥性,“生蒼朮”藥性較辛燥。故溼阻中焦,健脾燥溼多用制蒼朮,外祛風溼發汗解表多用生蒼朮。

    本品苦溫燥烈,故陰虛內熱,氣虛多汗者忌用。

    現代研究,蒼朮利尿作用不明顯,但能增迦納、鉀從小便排出,其揮發油有鎮靜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胡歌、古天樂、霍建華,哪些男星的古裝扮相讓你覺得英氣逼人?